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新型节能技术有哪些

建筑施工中的新型节能技术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和变革,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新型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还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新型节能技术。
一、墙体保温节能技术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常见的新型墙体保温技术包括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外侧,能够有效地避免冷桥现象,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同时,这种技术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量损失。
外墙内保温则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墙体内侧。
虽然施工相对简单,但容易出现冷桥问题,保温效果相对较弱。
夹心保温是在墙体中间放置保温材料,结合了内外保温的优点,但施工工艺较为复杂。
此外,新型保温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墙体保温提供了更多选择。
例如,真空绝热板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和较小的厚度,能够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保温效果。
二、门窗节能技术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薄弱环节,因此门窗节能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是选用新型节能门窗材料,如断桥铝门窗,其利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有效阻止了室内外热量的传导。
LowE 玻璃也是一种常见的节能玻璃,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性能,能够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降低空调负荷。
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密封胶条和密封毛条等密封材料,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防止空气渗透导致的能量损失。
合理控制门窗的面积比例,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功能需求,科学确定门窗的大小和位置,既能满足采光通风要求,又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三、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主要通过改进屋面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来实现。
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之上,有效保护了保温层,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防水层受到太阳辐射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种植屋面则是在屋面上种植植物,一方面可以保温隔热,另一方面还能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

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全球总能源消耗的40%,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建筑密度和能耗占比更大。
因此,建筑节能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排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带来更洁净、更高效和更环保的建筑。
1.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中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通过降低墙体的导热系数,减少建筑的传热量,降低能耗并达到保温的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保温材料有岩棉板、聚氨酯、挤塑板等。
其中,挤塑板因其导热系数低,强度高,容重轻和防水性好而被广泛应用。
2. 隔热玻璃和窗户建筑玻璃及窗户是建筑能耗中的主要部分。
建筑隔热玻璃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减少外界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并提供隔音效果。
此外,可以加装中空隔热玻璃和框料两用窗户等,进一步降低窗户的导热系数,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3. 可再生能源设施可再生能源设施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
它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以减少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房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都是可再生能源设施中的常见设施。
4. 独立式建筑物(Passive House)设计独立式建筑物是一种通过设计方法达到最低能耗水平的建筑物。
其设计理念就是在无需机械设备的辅助下,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来避免能量损失。
例如,构建房屋的在结构中加入热桥,设计合适的通风口,以及使用优质隔热材料等。
这一建筑节能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建筑节能技术方案及措施的综述。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对未来的能源需求和减少环境污染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应该成为今后建筑设计和建造的重点之一。
建筑施工中的新型节能技术应用有哪些

建筑施工中的新型节能技术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新型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热水器是较为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更是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建筑屋顶或外墙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能还可以并入电网。
这种技术不仅能为建筑提供清洁电力,还能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此外,太阳能采光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采光系统,利用反射镜或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它通过地下埋管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在冬季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供暖,夏季则将室内的热量排放到地下,实现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其能效比传统空调系统高出 30%至 50%,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同时,由于地源热泵系统不直接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建筑施工中,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进行专业的地质勘察和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效果。
三、保温隔热技术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真空绝热板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
气凝胶保温材料不仅保温性能优异,还具有防火、防水等优点。
在建筑施工中,除了选择优质的保温隔热材料外,还需要注重施工工艺。
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避免出现热桥现象,从而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
建筑节能技术-绪论

04
建筑节能技术的实施方 法
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方法
节能建筑设计
01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布局、体形系数、
窗墙比等因素,以降低建筑能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02
在建筑设计中,应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
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保温隔热设计
03
通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设置隔热层等方式,提高建筑物的保
建筑运营阶段的节能方法
智能化管理
通过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 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节能设备的选用
在建筑运营阶段,应选用节能型设备,如高效空调系统、节能照 明系统等。
能耗监测与反馈
通过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 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05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各国政 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大 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成熟阶段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节能 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成为 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使用技术和应用领域不同,建筑节能技术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节能建筑设 计、节能材料、节能设备、节能系统等。
重要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对于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 发达国家开始重视节能问题,建 筑节能技术逐渐兴起。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绿色建筑旨在创造兼具节省能源、水资源和维持环境可持续性的建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新技术被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
下面是一些与建筑节能和环保紧密相关的18项新技术:1. 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废热。
利用热回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 暖通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绿色节能技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建筑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场景的自动调控。
4.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水加热的技术。
与传统的热水器相比,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5. 高效照明系统高效照明系统能够提高室内照明效率,减少能耗,同时也更加环保。
6.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建筑绿化技术,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的舒适度。
7.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一种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可充分利用雨水等资源。
8.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集中供暖和热水的技术,能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太阳能等能源。
9. 风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技术,能够提供清洁的能源,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10. 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可以实现清洁的能源转换。
11. 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以植物细胞为原料进行的能源,能够实现清洁燃烧和循环利用。
12. 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可以提供安全、清洁和环保的能源。
13. 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建筑供暖和供冷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14. 内外保温材料内外保温材料是一种提高建筑物保温效果的材料,可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15. 节能玻璃节能玻璃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在室内进行空调的能耗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16. 集成墙体集成墙体是一种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实现快速建筑和低碳排放。
简述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简述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还能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简述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
一、建筑外围隔热技术建筑外围隔热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
通过在建筑外墙进行隔热处理,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减少建筑内外温度差异,降低冷热负荷。
常用的隔热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玻璃棉等,它们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二、建筑采光技术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是一种另类的节能技术。
通过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采光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建筑材料,增加室内光线的进入,降低能源的消耗。
三、建筑空调系统技术建筑空调系统是建筑中最耗能的部分之一,因此合理利用建筑空调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可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或者分体空调系统,通过优化设计以及智能控制,提高空调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供应热能,进一步提升节能的效果。
四、建筑电力系统技术合理利用建筑电力系统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可以通过选用能效高的电器设备、使用LED灯具、建立智能电网等方式,降低建筑的用电消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实现建筑的自给自足。
五、建筑水资源利用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等技术,将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和利用,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使用节水器具、优化排水系统等方式,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有很多种,包括建筑外围隔热技术、建筑采光技术、建筑空调系统技术、建筑电力系统技术以及建筑水资源利用技术等。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建筑节能技术简介

建筑节能技术简介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分类根据节能手段的不同,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两大类。
1. 被动式技术被动式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和建筑材料,以实现节能效果。
常见的被动式技术包括优化建筑形态、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合理使用传热材料等。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外形和内部间隔,可以减少建筑容积,从而减少建筑的能耗。
2. 主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是指通过引入设备和系统来主动控制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常见的主动式技术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等。
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1. 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节能技术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外墙表面添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传热损失,从而降低室内供暖和制冷的能耗。
外墙保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等各类建筑物中。
2. 高效节能门窗门窗是建筑物中热量流失的主要通道,因此将节能门窗应用于建筑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高效节能门窗采用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通过改变门窗的结构和密封性能,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泄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3.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供暖和热水系统中。
通过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给建筑物的暖气系统或热水系统,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4.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在建筑物中的能耗占比较大。
为了实现照明节能,建筑物可以采用LED灯具、光感应开关、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技术。
LED灯具具有长寿命、节能、亮度可调等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
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代建筑中的节能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现代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在外墙表面设置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二)门窗节能技术门窗是建筑物热量散失的重要部位,因此门窗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门窗节能技术包括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
断桥铝合金门窗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中空玻璃和 LowE 玻璃则能够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三)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主要包括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和设置通风隔热层。
在屋面上铺设保温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
设置通风隔热层则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屋面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
(四)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太阳能光伏发电则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五)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技术。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六)自然通风与采光技术自然通风和采光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照明系统
有人工作时自动打开该区的灯光和 空调;无人时自动关灯和空调 , 有人工 作而又光线充足时只开空调不开灯,自 然又节能。
会议室中安装人体感应,可做到 有人开灯 / 开空调,无人关灯 / 关空 调,以免忘记造成浪费 通过触摸屏的图形界面可进行 各种灯光场景及 AV 场景控制:会议 场景、演讲场景、休息场景、放映 场景等
生活污水 冲厕
人工湿地景观生态——结合景观 设置具有净水效果的景观型人工 湿地,处理生活污理 雨水 景观补水 绿化灌溉
梭鱼草
再力花
清水池
外河道水 ……
(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规划图)
收集 处理 使用
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
热压通风——气流经地下室预冷,进入南北向自然通风井,由井壁风阀进入室内办 公空间、再由室内进入中庭、最后通过屋顶自然通风烟囱拔出。 风压通风——在热压通风换热不足时节(大于25度),南北立面自动电动控制窗开启 (是否开启、开启角度大小,根据室外气象站测得的气象数据进行自动控制,当检测 到室外风速较大、室内换气量过大时,自动关小窗户开启度。窗户的立面划分开启扇 位置,充分考虑人办公时候的通风舒适需求(900高)与景观视野(900——2200高度 无横档遮挡))。 辅助通风——机械辅助通风、地源热泵空调增强舒适实现能力。 当进行热压通风温度过高(室外大于25度),且室外噪声或空气质量较差时, 开启空调排放,提高换气率,增加舒适性能。 当温度相对较低时(室外空气温度13-18度),开启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辐射 采暖辅助自然热压通风。
自然通 风(热 压)气 流组织 建筑内部温度分布 垂直剖面风速矢量分布
电控智能外遮阳
电控智能外遮阳——根据太阳运行角度,室内 综合遮阳系统——建筑形体自遮阳(向南倾斜15度)、机翼型电动智控外遮阳系统、玻璃自身遮阳。 光线强度要求,采用机翼性电控遮阳系统,在 太阳辐射强烈的时候打开,遮挡太阳辐射,降 低空调能耗。在冬季和阴雨天的时候打开,让 建筑形体自遮阳 阳光射入室内,降低采暖能耗。
建筑节能技术
15%
建筑节能
65% 14% 6%
采暖空调 热水供应 电气 炊事
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能耗: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例如用于空调采暖(65%)、 照明及电气(14%)、热水供应(15%)、炊事(6%)等方面的能耗。 建筑节能就是提高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的能源利用效率。
确保室内热舒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6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
• 用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方式 代替传统的静态控制方式,实现动态控制, 达到节能目的 • 可节电20%左右,平均每平方米建筑可节电16kWh。一栋10000平米建 筑可节电16万kWh • 该技术已在三百多个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 • 预计“十一五”期间推广比例为30%,需要总投入62.4亿元,年可节 电85亿kWh
误区:节能就是少用能 节能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少用能,而是在确保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的 节能 。 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前提是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舒适度要求。
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比例
写字楼 写字楼
电梯 3% 办公设备 22% 其他 10% 空调 37%
照 明 40%
商 场
其 他 10%
商场
空 调 50%
德国住宅节能措施
被动措施
1.提高外墙,地板,屋顶 的保温层厚度 2.采用卷帘百叶窗,使夜 间热量流失减少 3.门窗密封性改善,使不 可控制的空气流通减少 4.加强对暖炉及导热管的 保温 5.加大南窗面积,更多接 收太阳热能
主动措施
1.从排风中回收余热
节能 措施
2.从制暖装置产生的废气 中回收余热 3.利用家电余热 4.改善现有空气和水的加 热装置 5.利用太阳能,并通过热
被动太阳能住宅
被动太阳能住宅,保温层厚度在30cm 以上,采暖能耗不超过15kwh/㎡a,被
动房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加强围护
体系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的气密性; 机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低热负荷的采 暖方式。 德国学者乐观地认为,未来10年德国将 全面采用被动,由于被动房的关键技术 是提高外围护的保温性能,即采用的是 低技术措施,在造价上有优势,避免了 建筑节能的高技术、高成本化,因此很 有市场潜力。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地源 热泵 机组 水或 空气 循环 建筑物采 暖、空调 或热水末 端
室外地能 换热系统
水循环
比空气源热泵节能30% 比燃油锅炉采暖节能50% 比电采暖节能70%
1kW的电力 4kW的热 量供应 给用户
3kW的热量来自 于浅层地热能
以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采用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替代R22,通过热 泵循环,输出温度可达75℃,替代传统“制冷机+锅炉”模式,有效解 决建筑采暖、空调、热水的供应,年运行费用节约40%以上。
玻璃自身遮阳——南北立面玻璃传热系数0.7, 遮阳0.44,东西立面、中庭0.29。 结合朝向造型选用玻璃、高效保温隔热U、 适宜的 SC 、中庭幕墙淋水屋面、非晶硅采光 中庭、选用多腔断桥隔断金属型材。
德国的建筑节能技术
德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欧洲和全 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据统计 1991~2001年间德国公民生产 总值增长16%,总能耗反而下降, 其中主要成果源于建筑节能。 70年代的能源危机,德国开 始节约住宅能耗,76年德国建 筑物理学家建造了菲利普实验 住宅,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节能 措施。
泵从空气、地热中获得
热能
德国低能耗住宅分类
德国研究表明,根据德国的气候条件,德国所处的地理纬度相
对中国的哈尔滨,从太阳能获取能源时效果比减少建筑热损失收到
的效果要差,进一步研究表明,20cm的外墙保温层效果是最好的 。
目前德国将低能耗住宅分为四类:节能住宅、低能耗住宅、被
动太阳能住宅、零供暖住宅。
节能住宅
节能住宅,至少有15cm厚的保温层,能耗65kwh/㎡ a。1978年德国建筑采暖能耗标准为200kwh/㎡a,德 国已在92年实现了“节能住宅”目标,年采暖能耗 605kwh/㎡a。
低能耗住宅
低能耗住宅,保温层厚度在20~
25cm之间,能耗不超过30kwh/㎡a 。德国计划到2012年将采暖能耗降 为35kwh/㎡a,因此目前德国有大 量低能耗住宅。
节能
玻璃幕墙——结合朝 向造型选用玻璃、高 效保温隔热U、适宜 的 SC 、中庭幕墙淋水 屋面、非晶硅采光中 庭、选用多腔断桥隔 断金属型材。
外窗隔热原理图
隔热断桥铝型材
建筑隔热保温
窗户: 1. 双层中空或真空玻璃; 2. 低热传递贴膜(E-low 膜) ; 3. 在窗户上安装遮阳装置; 4. 垂直双向开窗;等
中国科学院外专家公寓高温地源热泵联供系统
智能建筑照明系统
1. 在走廊、洗手间、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安装声控装置; 2. 在建筑内大厅或其他采光较好场所安装感光装置和调光器,以最大化利 用自然光照明; 3. 利用建筑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控制建筑 内公共场所灯光; 4. 尽可能替换节能灯泡,如紧凑型荧光灯(CFL)和LED,并在每个灯泡安 装反光器;等。
智能控制与展示系统
对室内环境,室外气象参数,建筑能耗状 况,以及系统的运行特性等进行逐时的测量, 外建筑节能研究提供数据。
主要功能:
空调、风机盘管控制 空调、自然通风与开窗通风切换与控 制 灯光控制(开关及调光) 电动窗帘、遮阳卷帘、幕布、电动窗 控制 排风设备控制 排水、电梯设备监视 影音设备控制 消防联动监控 集中监视及控制
零供暖住宅
零供暖住宅,利用太阳能收集器等 主动采集能量。在被动房的基础上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应很 容易达到零供暖住宅。
德国建筑设计与能耗对应表 综上所述,影响低能耗住宅节能效果的关键是建筑外墙保温性能, 空气更新的办法,太阳能收集及储存的解决办法。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整体实现 可再生能 源发电量 超过总用 电量8% 太阳能 光电占 总用电 量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屋面使用单晶 硅;中庭与入口雨篷采用非晶硅柔性薄 膜电池;地面景观布置双轴逐日性光伏 系统。
铜铟镓硒柔性光伏电池
(示意图)
风力发电系统— —通过室外风环 境模拟分析,选 取风力发电最佳 部位布置风力发 电设备
基本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为地源能,包括土壤、地下 水、地表水等)的既可制冷空调又可采暖和提供热水的高效节能空调技术。地 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以地源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 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同时实现建筑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的三 联供。
空调系统 26%
照明 27%
照明 28%
宾馆 宾馆
其他 18%
空调系统 电梯 8% 26%
开水器 10%
政府办公楼
电脑 29%
照明 27%
电梯 9% 办公设备 4%
空调 44%
电梯 8% 开水器 10% 电脑 29%
照明 25%
3
如何进行建筑节能
节能是为了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能源使用,因此, 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应从两方面着手:对能耗单位进行节能,同时考虑 利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并改善现能源使用结构。
1
全面掌握系统状况 改善设备管理
智能控制与展示系统
N楼交换机
主控机房 1楼交换机 X楼交换机
室内空调红外信号 发射模块 总线交换机 逻辑控制模块
红外动静 传感器
照度 传感器
某建筑节能及智能化控制系统
调光模块
继电器模块
中央空调控制模块
日光灯
电磁阀 风机
调光灯具
排风扇
窗帘
吊扇
中央空调系统
空调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