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杜牧——杜牧和他的诗
《走近诗人:杜牧》课件(共54张PPT)

《江南春》
诗歌大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⑥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⑦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小学已学,略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作背景】 一说杜牧来到江南(江苏江阴),看到春天的
江南,烟花细雨,独特而迷人,诗人沉醉其中, 不禁写下了这首诗。
二说当时皇帝过度提倡佛教,削弱了政府的实 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杜牧这年来到江南,不 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 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所以写下这首诗委婉地劝诫唐朝统治者。
高门望族、书香世家、官宦世家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节选) 旧第(指杜佑的府宅)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指《通典》)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少年杜牧的人物小标签: • 皇城土著,有房有钱有权有文化; • 聪明肯努力,“别人家的孩子”; • 关心国事,《孙子》注解,策论咨文。
《赠终南兰若僧》(课外) 家在城南杜曲旁, 两枝仙桂一时芳。
诗歌大意
我家世代居住在长安城的南边,我一年之内既考中进士,又通过吏部考试登科。
禅师都未知名姓, 始觉空门意味长。
杜牧 诗歌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
杜牧的诗歌风格明丽隽永,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他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同时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景物的神韵。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作品,也有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诗篇。
其中,杜牧的七绝诗成就尤高,善于将景物描写与叙事抒情相结合,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
如《赤壁》一诗,虽无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杜牧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为主要特点,同时又不失深沉感慨和丰富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别具一格自风流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别具一格自风流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
唐代文学家,杜牧诗、文皆负盛名,有“小杜”的美称。
晚年曾经居住在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杜牧先祖杜预,也是盛唐大诗人杜甫的先祖,他们同宗。
杜牧的祖上始终在京城一带生活,杜甫的祖上迁居至襄阳等地,两位大文豪亲戚关系就较为远淡了。
杜牧从小饱读诗书,他曾经在诗中写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杜牧通晓历史,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是咏史怀古的文章。
杜牧咏史怀古的诗文在整个唐代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杜牧有“怀古圣手”的称号。
杜牧二十三岁时写成了名篇《阿房宫赋》,因为这篇佳作,杜牧的科举之路也变得通达许多。
太和二年(828),二十六岁的杜牧以第五名的名次顺利通过科举考试。
同年杜牧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等官职。
太和七年(833),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来又转为掌书记,主要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
这一阶段,杜牧居住在扬州,喜欢四处游览,扬州这个城市也为杜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文。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期修建的行宫,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
唐玄宗在骊山之上种满花卉,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团团的锦绣,山顶的重重宫门次第打开。
快马奔驰而来扬起一阵尘土,为博得贵妃一笑,没有人知道这是特地为贵妃送来的远道而来的荔枝。
整首诗没有提到皇帝,但是快马加鞭只为博得贵妃一笑的荔枝,一定是皇帝事先安排好的。
玄宗宠爱贵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了博得美人欢心,这么荒唐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0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千百年来素负盛名。
江南秀美的景色里,莺啼花红,河边的村寨和城外的小镇里随风飘动着酒家的旗子。
杜牧的诗全集

杜牧的诗全集杜牧(803年-858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牧之。
其作品以咏史和咏怀为主,以清丽秀媚、细腻婉约而著称,被誉为唐代“绝妙好逸”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
下面是杜牧的一些代表作品,以供参考: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及时雨滴坠池塘,年华虽短情长在,潇洒自在形神庞。
2.《秋夜诗》寒露已过秋已深,霜风吹过月弯阴,丹桂忆旧诗中事,流水如诗竟谁吟。
3.《秋登兰山寄人》千重豪华竞拍天,投酬马首颔青烟,豪客乐道山绥远,诗人命运逢春变。
4.《秋夜将晓忻州歌》锦绣美景教人愁,酒一杯香坐藕舟,豪言号令即应勒,金戈铁马是何由。
5.《秋夜月空诸县楼》秋夜月空诸县楼,寒风吹过池塘流,今宵不须愁未央,明月高悬尽江周。
6.《秋夜怀古》西风吹尽寒江冻,秋夜寂寥思旧工,古人行藏尽入诗,如今演替似长空。
7.《秋夜即事》锦绣华美歌竞飞,忧愁寂寞最高堆,城市繁华追云影,谁言秋夜不长驰。
8.《秋夜山寺忆黄州诸贤》千年历史堪记取,百年欢乐永存碑,忧愁寂寞何人问,悼亡祭祀满宫闱。
9.《秋夜思乡行》举杯邀欢尽大家,寂寞存亡已觅畋,青春美事难为至,忧愁杂乱有何钱。
10.《秋夜怀人》脱尘而去离怅恨,情债十载不还愿,伪善华美久回眸,寂寞从来心归演。
这是部分杜牧的诗歌作品集,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高度才情和对生活、历史的深入思考。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那种细腻、婉约的诗人气质,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杜牧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他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对于研究杜牧的学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些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珍藏和传颂。
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

杜牧的古诗杜牧的古诗(精选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牧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牧的古诗1原文: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译文: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注释: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赏析: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
杜牧简介

王西平、张田所著的《杜牧评传》在介绍杜牧生平思想时,突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抱负,论析了他重兵,知兵,善于用兵,而重兵又恰恰是为了去兵的观点。
吴在庆的《杜牧论稿》也论及杜牧的政治思想,认为杜牧既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揭露社会弊端,以济时救国为己任的爱国者,也是一个同情民生疾苦、爱护百姓的诗人。
八十年代以后,学界对杜牧思想的探讨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
葛晓音的《杜牧和他的诗歌》就深入探讨了杜牧的思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葛晓音认为,杜牧与其他晚唐诗人不一样,杜牧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还充满信心,存在着很乐观的幻想,这种理想的依据主要是贞元、元和年间的“中兴”给他的幻觉,同时诗人所经历的文、武、宣三朝暂时稳定的局面也给了杜牧这种希望。
杜牧以为既逢“明主”,就有可能实现恢复贞观之治的理想。
杜牧理想的中心内容是“扫洒”“腥膻”和“凶狠”,收复“燕赵”和“河湟”。
杜牧对政治的信心还与杜牧对皇帝的幻想有关。
出于这种幻想,杜牧对朝廷所取得的每一点小小的政绩都有强烈的反应。
尽管杜牧对皇帝的颂扬客观上也起到了歌颂升平、粉饰现实的作用,但在晚唐大多数士大夫醉生梦死、悲观颓废的当时,杜牧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较为难能可贵的。
文章还分析了杜牧与李商隐对待甘露事变的不同态度,作者认为,杜牧之所以对甘露事变后宦官造成的政治恐怖只字不提,反而称作“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主要是因为杜牧迫于当时宦官的势焰而畏惧退缩所致。
作者最后总结道,“杜牧作为这一代优秀诗人之一,在暮霭沉沉的晚唐诗坛上投下了最后一道理想的光辉。
如果说李商隐诗的感伤色彩反映了唐亡以前人们所普遍感到的没落情绪,那么杜牧的豪壮气概则反映了唐亡前夕回光返照阶段某些有志之士企图挽回国运的幻想和努力。
”董其昌: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18]叶奕苞:牧之书蒲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崔郾力荐当时,崔郾侍郎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百官公卿都到城门外摆好酒席饯行,车辆之胜,官员之多,举世罕见。
咏杜牧的诗

咏杜牧的诗
咏杜牧的诗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婉约清新、富有情感为特色,深得后人喜爱。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首咏杜牧的诗歌。
1.《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神州,不见五陵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牛渚江畔,仰望天空,感慨神州大地的壮丽景色,但又无法忘怀五陵文化的辉煌历史。
这种怀古之情,也常常出现在杜牧的诗歌中。
2.《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杜牧对“赤壁之战”的赞美之作。
其中“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更是流传至今,成为了杜牧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3.《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歌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清新脱俗,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其中,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描写,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总的来说,杜牧的诗歌以清新婉约、感情真挚、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走近杜牧

杜牧诗联诵新洲区仓埠初级中学叶伟兵背景音乐选《寒鸦戏水》唐朝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春,杜牧于长安(今西安)谪赴黄州任刺史, 时黄州的治所在今新洲城关。
现辑其诗,取其意,诵如下:童声齐诵:心怀忧愁出帝京,千里远赴黄州城。
枫林叶老红似火,团扇秋来不扑萤;杏花村酒聊一醉,后庭花曲且伤心。
复前行,复前行,黄州城里好栖身!独诵:你穿越千载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一袭蓝袍软翼纱帽辘辘大车吱吱呀呀却不见扬起半分轻尘深重的“愁”字在古官道上轧出了深深的车痕那是分明一个明丽的秋日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亘古的青山将你阻隔于一个孤立的空间前望不见路后望不见家可是如火的诗情点燃了千里万里的枫林童声齐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独诵:那分明是一个天蓝得可爱的夜晚你泊舟秦淮,独步河滩一钩新月,万盏红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被你无意中忽略柔媚的吴音不是解下了你一身的愁绪而是让你的心又添上了新的纠结这样的一个夜晚,你定然无眠当你将无眠吟哦于纸上便无意中走进了不朽童声齐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独诵:塞北江南万水千山你行色匆匆踏歌而来原本想邂逅一场明媚的杏花春雨不想春雨虽是只是暗含了忧伤杏花满目只是点染了愁绪那是一个人人断肠的日子啊萋萋草色依依杨柳却敌不过惨淡的斜阳牧童的笛声将你从漫天的怅惆中惊醒你于是知道饥想到了渴感到了痛是谁用稚嫩的手指引你走向了新的诗行童声齐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诵:秋去春来自然界中的四季不停了更替十载,百载以至千载千年前的苦痛与磨难被岁月孕育成一颗美丽的珍珠在光黄古地在举水两岸熠熠生辉是你啊!为历史遗落的青山为岁月留剩绿水增添了一抹绮丽底色童声齐诵:心怀忧愁出帝京,千里远赴黄州城。
枫林叶老红似火,团扇秋来不扑萤;杏花村酒聊一醉,后庭花曲且伤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呜呼!灭六国者,六 国也,非秦也。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 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 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 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 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
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70000平方米 秦代6尺一步。 十尺一丈。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 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 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
扬州春梦——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扬州春梦——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一益二” 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底下做掌书记。在大 唐一线城市、最繁华的娱乐城市扬州,年轻的杜牧 如鱼得水,工作之余就和同样年轻的同事们出入秦 楼楚馆之中,流连于声色粉黛之间。 三年之后,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 任职。他的长官牛僧孺为他设宴送行,对他说: “以你的气概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一定还会取得更 高的职位。但我经常担忧,怕你因迷恋风情而不能 控制自己。”杜牧一本正经地说:“幸亏我还能经 常检点自己,不至于让大人为我担心。”牛僧儒笑 了笑,让侍童取来一个小书箱,当着杜牧的面打开, 里边装满了关于杜牧的秘密报告。原来牛僧孺知道 杜牧的生活习惯,并没有阻止和说破,只是担心他 有安全问题,一直派人暗中保护他,这些都是每天 的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这三年间,杜牧游乐的时 间、地点,以及暗中摆平他遇到的纠纷等等。杜牧 看到这些,又是羞愧,又是感激,流泪向牛僧儒下 拜致谢。杜牧一辈子感激牛僧孺,牛僧孺的墓志铭 都是杜牧撰写的。
同僚问吴博士来做什么。崔郾回答说,吴老推荐了一个人为第五名进士。酒客连忙追问是谁, 崔侍郎回答说是“杜牧”。旁边立刻有人接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 太好,不拘小节,喜欢出入娱乐场所。崔侍郎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吴博士了。即使杜牧是个屠夫 或卖酒的小贩,我也不会改变了。
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走近杜牧
谢磐郢
目录
一、初识杜牧——白云深处有人家 二、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三、扬州春梦——玉人何处教吹箫 四、无材补天——乐游原上望昭陵 五、咏史一绝——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杜牧其人——古往今来只如此
初识杜牧——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后人
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 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 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 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初识杜牧——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任司空、同平章事。后 又进拜司徒、封岐国公,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杜佑以太保之职致仕,不久病逝,追赠太 傅,谥号安简。
杜佑曾用36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创立 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
初识杜牧——白云深处有人家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祖父杜佑是三朝宰相。 杜牧的堂兄杜悰也官至宰相。 杜牧大约十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不久,他的爸爸
也去世。很快地,杜牧这一房的生活就垮掉了。 杜牧后来说,他祖父分给他这一房的三十间房子,
扬州春梦——玉人何处教吹箫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扬州春梦——玉人何处教吹箫
兵部尚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
因还债都归了别人。他和弟弟杜顗居无定所,八年间搬 家十次,奴婢或死或逃,甚至有时到了要吃野菜的地步。 寒冬长夜,连蜡烛都点不起,兄弟俩只好在黑暗中默默 背书,长达三年。
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阿房宫赋(节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 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 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 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 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不齐。并天下, 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 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 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 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 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 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因赋取士——始觉空门意味长
当时,侍郎崔郾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此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吴武陵看见崔郾, 把崔郾拉到一边,拍着崔郾的肩膀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我老了,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 了,不如为你推荐一个贤士。前些日子,我偶然发现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这个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万机,恐怕没有闲暇去浏览这篇文章,不如让我为你 诵读一下。 说到这里,吴老就字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读了起来。崔郾听后也称赞 不已。吴武陵乘热打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崔郾面露难色,推辞道:状 元已经被他人预定了。吴老穷追不舍,大声说道:如果真得当不了状元,就退一步,让杜牧以第五 名进士及第。崔郾还在踌躇犹豫,吴武陵说: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看有没有比这 写得更好的赋。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然后目送吴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