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课程教案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课程教案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公园的概念、功能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公园的概念与功能城市公园的定义城市公园的功能: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社会文化、城市景观等2.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化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性原则: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功能性原则:合理布局,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需求3. 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方法现状分析:分析公园所在区域的地理、经济、社会等条件目标确定:明确公园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功能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公园的空间结构,包括景观节点、活动区域等植物配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文化的植物种类,注重景观效果4. 城市公园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城市公园案例介绍分析案例中的规划与设计方法及其成功经验5. 实践演练: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型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选择公园所在地,分析现状条件确定公园目标和功能规划设计公园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呈现设计成果,进行交流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公园的概念、功能、规划与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城市公园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演练法:分组进行小型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交流与评价法:学生展示设计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和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演示软件。

3. 案例图片:国内外优秀城市公园案例图片。

4. 设计工具:CAD、SketchUp等绘图软件(可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成果:小组合作完成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案。

3.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考察学生对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知识的掌握。

城市公园规划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方案概述这份文档提供了一个城市公园的规划方案,旨在提升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目标1. 提供一个绿色空间,供居民休闲和娱乐活动。

2. 保护和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提供各种活动和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4. 增加城市的文化和艺术元素,丰富居民的生活。

具体方案1. 选择合适的土地:选择一个适宜规划公园的土地,考虑人口分布、交通便利性和生态条件。

2. 设计公园布局:根据土地特点和规划目标,设计公园的整体布局,包括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等。

3.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同时增加植被覆盖和建设人工湖泊等水体,促进生态多样性和水资源保护。

4. 设施与活动:根据社区需求和居民兴趣,提供各种设施和活动,如儿童游乐区、户外运动场所、艺术展示区等。

5. 安全措施:确保公园的安全,设置监控系统、照明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同时加强巡逻和管理维护。

6. 可持续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计划,包括垃圾处理、能源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等,保证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预期效果通过这份规划方案的实施,我们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2.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3. 社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化。

4. 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吸引力的增加。

结论城市公园规划方案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美观、多功能的绿色空间。

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设施和活动,这个公园将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同时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以上是城市公园规划方案的概览,详细的实施细节和预算安排将在后续阶段进行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1:500——1:200。主要为了说明竖向设计或地形变化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①施工图属于工程性图纸,要求尽量做到符合 《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②图纸大小要规范;③ 图纸要求字迹清楚,用仿宋体;④图纸中各要素齐 全(图利、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会签栏填 写完整;⑤图面清晰、整洁;⑥图线使用正确,要 分清楚线型。
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
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
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立意构思,挖掘公园主题内涵
2、功能分区。从实用的角度安排公园的内容, 简单明确。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1)平面图。 2)剖面图。——1:20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4、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标明园内树木花草的种植位置、品种、种植类型、 种植距离等。1:500——1:200 1)种植设计平面图。 2)大样图。——1:100
见附图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59页)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生命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3)道路系统(公园规范:3级道路)。 4)景点的设置。划分景区和确定景点类型及景点取 名。 5)地形处理、竖向规划。(水系规划、水底标高、 驳岸处理…) 6)植物种植设计 7)经济技术指标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公园的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规模。 2)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并进行停车场、出 入口广场等的位置安排。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被不断压缩,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城市公园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展开论述,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

1. 规划目标城市公园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一个便利、舒适、多功能且具有独特特色的休闲空间。

公园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地方,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的需求。

同时,公园应该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成为城市的绿色窗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空间设计城市公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并根据当地的地形、环境和文化特色进行综合规划设计。

公园的布局要合理分区,包括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展示区等,不同功能区要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

同时,公园内的道路和步道要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3. 设施设备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公园内应该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设施设备。

例如,休闲娱乐区可以设置游乐设施、咖啡厅、露天剧场等;运动健身区可以设置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文化展示区可以设置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市民来公园参与各种活动。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公园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是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公园内应该栽种各种树木和花卉,营造浓郁的自然氛围。

景观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设置人工湖泊、喷泉、雕塑等,增加公园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

5. 可持续性发展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应该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源的节约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

公园的建设应该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公园还可以通过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收集雨水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市民对于休闲娱乐和自然环境的需求,提供一个舒适、多功能的绿色空间。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放松的场所。

优秀的城市公园设计与规划,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社交空间和自然环境,还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阐述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

首先,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应注重生态环保。

城市公园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与规划时应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地貌,保护原有植被和水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合理设置绿地、湖泊、湿地等景观元素,提供优质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其次,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应注重社交与文化空间的建设。

城市公园是人们放松身心、交流互动的场所,因此,应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空间。

可以设置广场、草坪、休闲区、户外剧场等,提供不同形式的活动空间,方便居民进行集体活动和个人休息。

同时,公园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当地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公园。

第三,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首先,在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分布公园的数量和布局。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最后,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公园的良好使用状况。

第四,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应注重智能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中,可以引入智能化系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例如,可以设置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提高公园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还可以设置智能化的导览系统和互动设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体验和参与感。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考虑生态环保、社交文化、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只有注重这些方面的设计与规划,才能打造出舒适、宜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设计实施方案

城市公园设计实施方案

城市公园设计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居民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重要场所。

因此,如何设计和实施城市公园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城市公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在公园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远离城市的喧嚣。

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园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

公园中可以设置各种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座椅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让他们在公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其次,城市公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比如湖泊、山地、水系等,以打造更加自然、生态的公园环境。

同时,还需要在公园中合理配置植被,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环境。

此外,还可以在公园中设置一些生态池塘、花园等,吸引各种鸟类和昆虫,增加公园的生态氛围。

再次,城市公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园的使用功能,比如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区、露天音乐广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在公园中设置一些休闲设施,比如休闲长椅、凉亭、游乐设施等,让居民在公园中可以尽情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乐趣。

最后,城市公园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管理和维护。

在公园建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保证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公园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居民在公园中可以安全放心地享受休闲时光。

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公园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增加公园的活力和吸引力。

总之,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实施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公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公园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景观设计课件: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课件: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第一部分 综合公园规划设计
综合公园的基本概念 综合公园出入口设计 综合公园功能分区规划 综合公园园路规划 综合公园地形规划 综合公园种植规划 综合公园的建筑小品设计
综合公园的基本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指有着大面积绿地,能够丰富户外游憩 活动内容、功能全面,且可供半日以上游览的城市公 共性绿地公园。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 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游赏活动。
观赏游憩区内容----自然风景、山石、水体、花木、盆景、 景观小品雕塑、喷泉等;
2.观赏游览区
(1) 本区以观赏、游览参观为主,该区域占地面积 较大,游人密度小的特点。
(2) 观赏游憩区往往选择现状用地地形、植被等比 较优越的地段设计布置园林景观。
(3) 应注意选择合理的道路的平、纵曲线、铺装材 料、铺装纹样、使其能够适应于景观展示、满足动 态观赏的要求。
2、次要道路(次干道)宽2.5-3.5m,属辅助主干道进入 景区的分散道,既是满足景区交通功能的游览用道,又是连 接主干道不能到达的景区、景点的景观空间,是主干道的分 支,可以通行小型服务型车辆。
3、游路小径 宽0.9-1.2m ,一些汀步、山道 也可以为0.6-0.8m,主要供游人散步和休息, 是引导游客分散到景观空间内部的小路,形式 自由曲折变化,园路系统中最末梢的一级小路 。
公园出入口设计
一、出入口类型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1个)、次要出入口
(1个或多个)、专用出入口(1—2个)。 1.主要入口
位于人流主要来向和主要公共交通道路附近,既要在城 市主要道路上,又要避免在对外过境交通干道上。尽可 能接近主要功能区或主景区。
2.次要入口 辅助性作用,可以设置于居住区附近和城市次要道路附 近,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还可以设在公园内有大量 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如露天剧场、展览馆等。 3.专用入口 根据公园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主要由公园园务管理 区、花圃、苗圃、餐厅等直接通向园外,作为专门使用的 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社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档包括规划设计的目标及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置、功能分区等内容。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运动等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提供开放、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加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交流互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2.2 原则•生态原则: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环境可持续性。

•社区原则: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进行规划设计,注重社区参与和共享。

•景观原则:营造美观、宜人的景观环境,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增加公园的吸引力。

•安全原则:确保公园设施的安全性,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保障居民的安全感。

3. 空间布局3.1 区位选择根据城市规划,选择离社区中心较近的地段作为公园的区位,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同时考虑周边的交通状况、自然环境等因素。

3.2 公园分区根据功能需求和空间利用效益,将公园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包括景观区、儿童区、运动区、休闲区等。

各分区之间应有合理的连接和过渡,以形成整体的公园空间。

3.3 绿地布局在公园内部布局绿地,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同时考虑功能分区之间的绿化连廊,增强公园的整体绿化效果。

4. 景观设置4.1 主题景观根据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公园的主题景观,如水系景观、植物景观、雕塑艺术等,以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4.2 建筑设计考虑到公园的功能需求和景观要求,设计合适的建筑物,如休息亭、观景台、卫生间等。

建筑物的材质和形式应与公园整体风格相协调。

4.3 光线与声音设计合理安排公园的照明系统,以提供夜间活动场所。

此外,需要注意降低噪音污染,提供宁静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综合性公园, (2)儿童公园, (3)动物园, (4)专类动物园, (5)植物园, (6)专类植物园, (7)盆景园, (8)风景名胜公园, (9)其他专类公园, (10)居住区公园, (11)带状公园, (12)街旁游园。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郊外森林公园, (2)国民公园, (3)运动场及游戏场, (4)各种广场, (5)花园路, (6)郊外绿地, (7)蔬菜园, (8)运动公园。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儿童公园, (2)邻里公园, (3)地区公园, (4)综合公园, (5)运动公园, (6)风景公园, (7)动、植物园, (8)历史公园, (9)区域公园, (10)游想观光城市, (11)中央公园。
19世纪之后的公园
背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产 业革命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导致环境 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代表性公园: 摄政公园 伯肯黑德公园


1838年开

放的摄政公

园(Regent’s

park)的成功

导致了英国

建造城市公 园的热潮。


1847年开

放使用的

(13)其他

还有一些专题性较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园:专
类花园、药物园、岩石园等,这些小型专题园由于其
小而精、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建立科学的分类系统,有助于正确地把握各类城
市公园的性质,从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建设与经营,以
满足现代社会生活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南北战争结束后建成的布罗斯派克公园的设计延续 了中央公园的自然风景式风格,更为强调休闲娱乐功能 的开发,娱乐和体育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是当时一座典 型的综合性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和 布罗斯派克公园 的建设引发了美 国的城市公园运 动。
4.3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1)中国公园的起源 (2)清末时期的公园 (3)1949年前的公园 (4)1949年后的公园
第一章 公园规划设计概述
第一节 城市公园概论
1公园的概念 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3公园的类型 4公园的是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 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 营的市政设施。

唐学山 <园林设计> P180
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1)城市公园的文化、游憩功能 (2)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 (3)城市公园的景观功能 (4)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 (5)城市公园的防灾避险功能
时间
1858年
地点
美国 纽约
事迹
主持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
纽约中央公园——“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
纽约中央公园
特点:
1. 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 2. 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 3. 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纽约中央公园景色
纽约中央公园景色
布罗斯派克公园:
马尔什(G.P.March)
时间
19世纪中叶
地点
美国
理论
从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与 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 关系,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地合作。
造园家唐宁(A.j.Downing)
时间 地点
1851年 纽约
事迹
倡导修建纽约市第一个公园, 即后来的中央公园。
景观建筑师 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建造城市 公园的大讨论。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 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
主要人物: 马尔什(G.P.March) 唐宁(A.j.Downing) 奥姆斯特德(F、.L.Olmsted)
(1)中国公园的起源
周文王的囿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
焉,与民同之。”
<孟子 卷二 梁惠王章句 >
(2)清末时期的公园
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 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 1890年上海的华人公园的开放 1905年 :无锡的“公花园”
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
伯肯黑德

公园,面 向社会各

个阶层开

放,标志

了城市公

园的正式
诞生。
4.2美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1.“公园墓地”运动 2.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公园墓地”运动
• 19世纪中期最先在波士顿掀起了“公园墓地” 运动。 • 墓地建设多选择在郊外景色优美的地方,同 时结合了公园设计的手法,并且由宗教团体、市 议会和联邦政府以及私人共同出资建造。公园墓 地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公园的魅力,从而拉开美国 公园建设的序幕。
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
1905年 :无锡的“公花园”(城中公园 )
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 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
占地3.3公顷,具备现代“公园”意义和功能特征的公园,故称 “华夏第一公园”。
公园的起源
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一 個名为Sumer的民族开始设立经营。
中國与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 。
4.1英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19世纪之前的公园 从18世纪开始,英国王室所拥有的林苑,狩
猎场向市民开放,这些绿地与已经开放的公园 成为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的雏形。
3.城市公园的分类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儿童公园, (2)近邻娱乐公园, (3)运动公园(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
海滨、游泳场、营地等), (4)教育公园, (5)广场公园, (6)市区小公园, (7)风景眺望公园, (8)水滨公园, (9)综合公园, (10)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 (11)保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