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设汇报

合集下载

合宁高速扩建初设方案汇报

合宁高速扩建初设方案汇报

合宁高速公路大蜀山至陇西立交段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汇报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2006年4月目录一、概述 (2)1.1测设简介: (2)1.2本次汇报的目的及内容 (2)二、路线 (3)2.1路线测设 (3)2.2.路线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3)2.2.1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3)2.2.2路线扩建采用的技术标准 (3)2.3重点路段路线方案 (4)2.4桩号关系 (6)2.5存在问题及建议 (7)三、路基路面 (8)3.1外业及调查 (8)3.2设计原则及相关标准 (9)3.3主要设计方案 (12)3.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6)四、桥涵工程 (28)4.1测设及调查 (28)4.2设计原则及标准 (28)4.3设计方案 (29)4.4存在问题及建议 (38)五、互通式立交 (42)5.1测设及调查 (42)5.2设计原则及指标控制 (42)5.3设计方案 (44)5.4存在问题及建议 (52)六、附图表 (53)一、概述1.1测设简介:合宁高速公路大陇段扩建工程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已列入安徽省2006年年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重点项目之一。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对本项目的工作安排,扩建工程计划于2006年8月开工。

由于扩建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勘察设计工作量大,所需周期较长,为保证扩建工程能够顺利的按计划实施,经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同意,我院于2006年2月底派出测设项目组进驻工地开展本项目的勘察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工期特点,勘察设计工作按一次定测,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程序进行。

中交二院合宁高速公路大陇段扩建工程测设项目组于2006年2月24日进驻合肥,2月27日开始本项目勘察设计和资料收集工作。

此前,我院已安排并完成了本项目全线的高精度彩色航空照片拍摄、1/1000电子地形图、导线点、水准点等控制测量工作,初步建立了全线数据地面模型。

2006年3月23日~3月25日,设计单位检查组对本路段的测设工作进行了中间检查,并形成了中间检查意见。

特检所初设汇报材料 (1)剖析

特检所初设汇报材料 (1)剖析

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初步设计汇报目录1-----效果图展示2-----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3-----项目概况4-----建筑设计概况5-----结构设计概况6-----给水排水设计概况7-----暖通空调设计概况8----电气设计概况9----消防设计概况10----人防设计概况11-----环保节能设计概况12-----绿色建筑设计概况13-----概算一、效果图展示单体效果图,总平面彩图。

二、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初设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现行规范,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唐山市规划局批复的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唐山铭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唐山市西外环以东、规划一路以西、朝阳道以北、用地性质为公共设施用地。

场地地面海拔高程为20.0米左右,地势较为平坦,项目距城市中心区位6千米,距唐山火车站为2.5千米,距北侧政府机关办公区3千米,交通便捷,通达性强,1)建筑用地面积:13333.33m22)建筑总面积:19196.96 m23)建筑层数:A#地上8层地下一层,B#楼地上三层。

4)容积率:1.235)建筑高度:32.95 m6)绿化率:30%7)机动车停车位数量:96辆8)自行车停车位数量:196辆9)新建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本工程扩初设计内容包括用地红线内及承担设计范围内的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弱电设计、防火设计等等。

四、建筑设计概况本项目为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办公楼及相关配套,建筑分A#楼和B#楼两部分,A#楼的主体建筑八层,功能为综合科技楼,包括业务部,数据处理中心,实验室,分析室,制样室,陈列室,储存室,阅览室,药品室,活动室,档案室,餐厅等,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设备机房,车库,厨房,业务室,其中业务室的设置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办公楼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新梦源煤业初设报告

新梦源煤业初设报告

新梦源煤业初设报告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山西晋煤集团临汾晟泰新梦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业场地平整工程,包括7段挡土墙和场地土方工程。

其中:挡土墙包括1、2、3、4、5、6、7号7段挡土墙,其中1至5号为工业场地挡护工程,6、7号为行政生活区场地挡护工程。

7段挡土墙共计781.82m。

挡土墙为浆砌片石砌筑。

上部材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MU30片石,扩展基础用C30级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扩展基础垫层用C10级混凝土,厚100mm,每边宽出100mm。

M10水泥砂浆勾缝、抹面,墙顶用5cm厚的M12.5水泥砂浆压顶,沉降缝缝宽2.5cm,缝内沿内外顶三面填塞沥青麻筋。

挡土墙墙体布置泄水孔,孔眼为100PVC管,孔眼间距2.0m,上下左右交错呈“品”字形布置,衡重台处设泄水孔一排,下排泄水孔出水口高度不小于20cm;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卵石堆反滤层,最低泄水孔反滤层下部夯填至少30cm厚的粘土夯实。

场地土方工程包括:工业场地土方工程挖方量37342.8m3,填方量116935m3;回风井工业场地土方工程挖方量854.5m',填方量2632.7m3;行政生活区场地土方工程挖方量68289.44 m3,填方量3426.02m3三部分。

合计挖方106486.74m',填方122983.72m'。

2、工程目标工期要求:总工期90天。

质量要求:合格。

3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为确保该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付使用,我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公司重点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

公司选拔任命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明确人员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2、项目经理部职责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成管理班子,合理地组织本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使施工方法上先进,组织管理上合理,参与项目的各部门配合密切,要积极贯彻和执行业主、监理公司有关工程精神,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项目经理部要做到如下安排:2.1认真编制月、旬、周生产计划,落实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及成本目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初设报告和初设方案

初设报告和初设方案

初设报告和初设方案一、引言初设报告是在项目启动阶段,为了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可行性而编写的一份文档。

初设方案是在初设报告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进行详细规划的文档。

本文将分别介绍初设报告和初设方案的内容和编写要求。

二、初设报告1.项目背景和目标: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明确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2.项目范围:界定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功能、性能、约束条件等。

3.项目需求:收集和分析项目的需求,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4.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5.项目资源: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6.项目进度: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明确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关键节点。

7.项目成本:估算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等。

8.项目组织:确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和权限。

9.项目沟通:制定项目的沟通计划,明确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方式和频率。

10.项目验收:制定项目的验收标准和方法,明确项目交付的要求和程序。

三、初设方案1.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愿景,确保项目的目标与初设报告的目标一致。

2.项目架构:设计项目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结构、模块划分等。

3.项目技术选型:选择适合项目的技术和工具,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4.项目开发计划:详细规划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时间安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交付物。

5.项目测试计划:制定项目的测试策略和计划,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稳定性。

6.项目风险管理:在初设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7.项目质量管理:明确项目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8.项目沟通管理:进一步细化项目的沟通计划,确保项目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9.项目变更管理:制定项目的变更管理流程,确保项目变更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10.项目交付和验收:详细规划项目的交付过程和验收标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并得到验收。

新设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新设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新设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老师:我很荣幸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向大家汇报我们新设学校的工作情况。

在此之前,我要感谢每一位对这个项目付出了辛勤努力的人,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学校所做的一切。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新设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学管理情况、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师生成长情况。

一、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新设学校成立于去年,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和规划,终于在今年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为了确保学校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和工作安排,包括校园建设、教师招聘、课程编排等方面的工作。

在领导的指导下,全体教职员工通力合作,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有活力、有温度的教育园地。

二、教学管理情况在新设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吸纳了一批经验丰富、教学素质过硬的老师加入我们的团队,并且举办了多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了多样化的课程安排,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注重课程整合和教学创新。

我们鼓励老师们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我们的教学工作将会更加出色。

三、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我们举办了多场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校园开放日、校庆活动、艺术节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

我们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

此外,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也积极倡导关爱心理健康,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道路上不孤独。

四、师生成长情况在新设学校的第一年,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投入工作,共同助力学校的发展。

在教师方面,我们不断举办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机场建设初设工作总结范文(3篇)

机场建设初设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一)工程位置本项目位于我国XX省XX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项目占地XX亩,总投资约XX亿元。

(二)工程布置本项目按4C级民用运输机场进行规划研究,跑道长2600米、宽45米,航站楼面积约10万平方米,停车场约2.5万平方米。

项目主要包括跑道、航站楼、塔台、消防、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

(三)主要技术指标1. 航站楼面积:约10万平方米2. 跑道长度:2600米3. 跑道宽度:45米4. 停机位:约30个5.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6. 设计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四)主要建设内容1. 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包括航站楼、登机桥、行李分拣系统、货运区、旅客休息区等。

2. 航空站坪建设: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机务维修区等。

3. 辅助设施建设:包括消防、供水、供电、通信、监控系统等。

4. 环保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噪声治理、绿化等。

(五)可研及初设等文件的批复过程本项目于XX年XX月启动可行性研究,XX年XX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经XX省XX市发改委批复同意。

XX年XX月启动初步设计,XX年XX月完成初步设计文件,经XX省XX市发改委批复同意。

二、主要项目施工过程及重大问题处理(一)主要项目及重要临建设施的开完工日期1. 航站楼:XX年XX月开工,XX年XX月竣工。

2. 跑道:XX年XX月开工,XX年XX月竣工。

3. 停机坪:XX年XX月开工,XX年XX月竣工。

4. 消防设施:XX年XX月开工,XX年XX月竣工。

5. 供水、供电、通信设施:XX年XX月开工,XX年XX月竣工。

(二)重大技术问题处理1. 航站楼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针对高温、高湿环境,采取湿作业、加强通风等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2. 跑道施工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采取地质勘察、优化设计方案等措施,确保跑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期防汛度汛针对XX省XX市雨季较长,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加强防汛度汛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设计单位启动前工作汇报

设计单位启动前工作汇报

设计单位启动前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设计部门的负责人,我在此向您汇报设计单位启动前的工作。

为了确保设计单位在开展工作之前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我带领设计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人员调整。

根据设计单位的特点和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内部调岗和外部招聘,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

经过多轮面试和评估,我们成功吸引了一批有经验且技术过硬的设计师加入我们的团队。

现在我们的设计团队已经结构完善、人员合理分配,每个人都竭诚为设计单位的顺利启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进行了设备采购和技术更新。

设计工作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为了打造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我们对设计单位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升级。

我们采购了一批新型的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以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安排了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这些新设备和技术,为设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我们也进行了预算和资源规划。

为了确保设计单位的正常运转,我们精心编制了详细的预算计划,对设计工作的经费进行了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

在资源规划方面,我们根据设计工作的需求和特点,优化了设计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为每个人分配了合适的工作任务和资源。

这样一来,我们能够更好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和培训。

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团队建设活动和培训课程。

通过这些活动和课程,我们促进了设计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加强了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行业专家来进行培训,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设计单位启动前的工作汇报,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设计单位的顺利启动和高效运转。

希望领导能够继续给予我们的支持和指导。

谢谢!。

云南大理实力希尔顿度假酒店初设汇报

云南大理实力希尔顿度假酒店初设汇报

28
PAGE
设计依据
大理感通希尔顿五星度假酒店 消防设计篇
设计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1.1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5.1.1 的规定。
耐火等级 单层汽车库 多层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或高层汽车库
一、二级 3000
南中庭 4340.62㎡ (本层441.21㎡)
S8
S8
S8
S8
1667.29㎡
S8
N7
1339.56㎡ 包含避难层走道214.48 ㎡
M4
1059.34㎡
P5
1333.09㎡
M5
785.50㎡
S7
1985.75㎡ (本层1407.84 ㎡)
大理感通希尔顿五星度假酒店 主楼建筑平面设计篇
M4区域 M5区域 N7区域 借N8用区疏域散出口 直N9接区疏域散出口 疏N1散0区楼域梯 中P4庭区区域域 P5区域 客S7区房域区域 餐S8区厅域后勤 行首政层后疏勤散区
23
PAGE
大理感通希尔顿五星度假酒店
消防设计篇
24
设计前提
大理感通希尔顿五星度假酒店 消防设计篇
设计前提:
本项目从大堂入口处计,建筑高度为 23.5m,从东侧室外地坪计,建筑高度为 35.5m。设 计院从严考虑,本项目按照高层建筑设计。
大堂入口
东侧庭院
25
PAGE
设计依据
大理感通希尔顿五星度假酒店 消防设计篇
N19
N19
580.92㎡
北中庭
5842.94㎡ (本层433.70㎡)
南中庭
4340.62㎡ (本层211.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筒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方案一
优 点
1、新掘回风斜井距离原回风斜井风机房 近,可以利用原风机房,投资少。 2、在矿井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中,影响 矿井生产少。 3、风机房远离居住区,减少了扰民。 4、缩短了通风距离,通风费用低。 1、新开凿一个井筒,出矸量大。 2、新掘回风斜井井筒角度大,施工较困 难。
综合考虑两方案技术特点和经济比较结果,本设计 推荐采用方案一。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
整个井田采用一个水平开采,井底车场水平标高 +1090m。 初期开采9号煤层时利用原有开采8号煤层时的三条 下山,开采一采区。后期在9号煤层中布置两条大 巷,分别为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回风大巷兼做运 料,开采二采区。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概况
井田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村西侧,东距太原市区约25km,距太古 公路4km,距太原西站风声河发煤站仅13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 位置图。 王封煤矿井田东为小卧龙村,南与西山煤电集团西铭矿相邻,西为煤 层露头,北与九家背煤矿、白草沟煤矿和红花沟煤矿毗连,见井田境 界示意图。
可采煤层特征表
地层 单位 煤层 编号 厚度(m) 最小 3.80 3.3 最大 4.32 3.57 平均 4.00 0.75 9 3.44 简单 稳定 全区可采 煤层间 距(m) 结构 稳定性 可采性
太原 组
8
较复杂
稳定
已采空
9号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表
煤 层 编 号 原、 浮 煤 原 9 浮 水分 (Mad) (%) 0.48-0.78 0.63 0.24-1.47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9999kt。经计算,全矿井可采储量为5702kt。详见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表。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二班生产,一班检修,每日 净提升时间为16h。
综合考虑储量、开采能力、生产环节、市场需求等因素,经过技术分析 比较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为600kt/a。矿井服务年限7.3a。

煤层 编号 9 合计 面积 (km2) 2.3536 111b 2340 23410 8510 111b+333 10850 10850
单位kt
地质 111b/(111b+333) 21.6 21.6 储量 10850 10850
井田开拓——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
井田开拓——井筒方案比选
方案二:原主斜井仍采用机轨合一,煤炭采用胶带 输送机提升,下放小型设备和材料采用单钩串车, 兼作进风;原回风斜井改为副斜井,装备单钩串车 下放综采设备,兼作进风,同时刷大井筒断面;刷 大原进风斜井断面,改其为回风斜井。 从技术和经济上来看,方案一均优于方案二,设计 选择第一方案。
矿井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后共布置3个井筒,即主 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井筒特征表
井 筒 名 称 井口坐标 纬距X 经距Y 高 井口 井底 主斜井 4196227.840 19619025.620 +1169.300 +1120 17° 78° 284 三心拱 9.06 3.4 胶带输送机 单钩串车 煤炭提升,兼进风和 安全出口 备注 已有 副斜井 4196578.198 19618599.273 +1160.505 +1120 15° 349° 220 半圆拱 7.88 3.0 单钩串车 大型设备提升,兼进 风和安全出口 已有 88 半圆拱 7.88 3.0 台阶、扶手 专用回风井, 兼作安全出口 新开井筒 回风斜井 4196553.0 19618544.5 +1161.5 +1130 21°
0.64
灰分 (Ad) (%) 9.70-12.23
10.97
挥发分 (Vdaf) (%) 12.61-17.49
14.66
硫分 (St.d) (%) 0.55-2.42
1.00
发热量 (Qb.daf) (MJ/kg ) 33.78
GRI
煤 类
4.62-10.65
7.81
11.41-14.80
13.34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表
煤层 编号 9 合计 资源 储量 9999 9999 永久煤柱损失 井田 边界 631 631 井筒 280 280 断层 村庄 陷落柱 250 201 250 201 设计 储量 8637 8637 大巷 工业 广场 457 457 大巷
单位kt
开采 合计 损失 1426 1426 可采 储量 5702 5702
井田开拓
——井筒方案比选
方案一:原主斜井仍采用机轨合一,煤炭采用胶带 输送机提升,下放小型设备和材料采用单钩串车, 兼作进风;原回风斜井改为副斜井,装备单钩串车 下放综采设备,兼作进风,同时刷大井筒断面;在 原回风斜井西部新打一个回风斜井,担负矿井的回 风任务,兼做一个安全出口。原进风行人斜井报废。
方案二
1、充分利用现有的井筒和地面设施, 工程量小。 2、一采区回采工作面推进距离长, 有利于发挥综采设备效能。

1、首采面利用原有下山,初期工程 量小,投产快。 2、三角煤损失少。 3、相比较没有反向运输。 4、通风阻力小。 1、利用原有三条下山,刷大断面和 整修巷道工程量大。 2、一采区回采工作面推进距离短, 不利于发挥综采设备效能。
本井田为褶皱构造,且同时发育断层、陷落柱,但规模均不大,构造属 中等(偏简单)。
9号煤层为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由于8号煤层开采后形成 的采空积水位于9号煤层顶部,是防治水害的关键。奥灰水水位较低,均 处于9号可采煤层底板以下,对采矿无影响。总体来看9号煤层水文地质 条件应为简单。 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矿井现生产能力300kt/a,正常涌水量10m3/h,最 大涌水量15m3/h。根据比拟法计算,矿井生产能力达到600kt/a时,正常 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30m3/h。
井田开拓——井田境界及储量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证号1400000431311的采矿许可证,王封 煤 矿 以 12 点 坐 标 (6° 带 ) 连 线 圈 定 的 井 田 范 围 为 依 据 , 井 田 面 积 为 2.3536km2,准采8、9号煤层,开采深度为1169~1085m。 由于本矿8号煤层已经采完,本次设计只考虑9号煤层。9号煤层地质储 量为10850kt,详见下表。
(m)
标 (m) 井筒倾角 提升方位角
根据选定的井筒方案,结合井下煤层赋存条件及 井田特征,设计提出了两个开拓方案进行比选。
井田开拓
——开拓方案
方案一:利用井底车场南部的原有8号煤层三条下 山开采井田东南部9号煤层,在井田南部F12断层 北侧沿该断层布置运输和回风大巷开采井田中、 西部9号煤层。该大巷布置在9号煤层中,与原8号 煤层三条下山连接。 详见井田开拓方案一平面图和剖面图。
井田开拓
——开拓方案
方案二:在原总运输巷集中煤仓处向南在9号煤层 中掘进两条下山,下山掘进到井田南部F12断层北 侧附近时,沿该断层向西布置运输和回风大巷。 下山东部煤层由该下山开采;下山西部、大巷北 部9号煤层由新掘大巷开采。 详见井田开拓方案二平面图。
井田开拓
方案一 优
——开拓方案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表


1、首采面距离井底车场远,初期工 程量大,工期长。 2、三角煤损失多。 3、相比较煤炭反向运输多。 4、通风阻力大。
井田开拓
——开拓方案
从技术上比较来看,两方案各有优点。但从提高资 源回收率和针对王封煤矿9号煤层试验性开采来说, 方案一较好。 从经济上比较来看,方案一利用原有三条下山,但 三条下山需要刷大断面和巷道整修;方案二新掘两 条下山,经济差别不大,可以认为两方案经济同等。
8号煤层顶板为石灰岩,比较坚硬,本矿开采8号煤层采用刀柱法,采空 区大部分顶板没有垮落,8号煤层的悬顶全由煤柱支撑。由于8、9号煤 层之间仅有0.75m的泥岩,8号煤层开采所留下的煤柱造成的压力全部传 递到9号煤层,对9号煤层开采选择回采工艺造成极大困难。 针对王封煤矿8、9号煤层赋存特点以及8号煤层开采情况,经多次反复 论证,9号煤层开采时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回采工艺。与之相适应的是 矿井生产能力将由300kt/a增加到600kt/a。
目前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共有三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混合提升)、 进风斜井和回风斜井。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现有风机型号为4-11No.20B,功率110KW。 矿井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主、副电源引自西山煤电集团西铭矿 不同变压器不同母线段。 本矿供水来自大口井(大口井位于王封村),水源取自奥灰水。
方案二
1、刷大原进风行人斜井,施工较容易。 2、井筒改造过程中,矸石量少。
缺 点
1、矿井在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过程中影 响生产时间长。 2、风机房离居住区近,风机噪声影响居 民生活。 3、新建风机房,增加投资。 方案二 工程量 (m) 费用 (万元)
序 号
方案一 项 目 工程量 (m) 费用 (万元)
交通位置图
王封煤矿
井田境界示意图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地质特征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8号煤层0.71-0.79m,平均0.75m左右,煤 层厚3.30-3.57m,平均3.44m,结构简单,普遍含1层炭质泥岩夹矸,区 内全部发育、全部可采,稳定为一型。其顶板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为井田内批采煤层之一,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9号煤层属特低灰-低灰、特低硫-中硫、特高热值的贫煤。煤质特征见9 号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表。
1052 1509 1052 1509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目前本矿采用三个斜井开拓,分别为主斜井、进风斜井和回 风斜井。该矿井原主斜井机轨合一提升,配备2JTP-16型绞 车一台,辅助提升单钩串车(双滚筒绞车单钩提升)。经过 校核,原主斜井不能满足下综采支架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需要布置一个副井来下放综采设备。所以需要对原有 井筒整合或新建井筒。 王封煤矿为生产矿井,根据现场实地勘查,原工业场地能够 满足600kt/a生产能力要求。因此,本设计仍采用原有工业 场地。 根据现场勘查和与矿方充分交流,为了便于副井场地布置, 充分利用地面设施,提出两个方案供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