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3. 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4. 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作品;5.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1.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2. 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演奏的方式,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特点以及各个民族的典型音乐类型和代表作品;2. 听力训练:通过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3. 小组讨论:结合教学音乐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分析。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中国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1. 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定义和区别;2. 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特点。
第二课时:中国各个民族音乐类型及代表作品1. 汉族音乐及代表作品;2. 蒙古族音乐及代表作品;3. 藏族音乐及代表作品;4. 壮族音乐及代表作品。
第三课时:中国各个民族音乐类型及代表作品(续)1. 朝鲜族音乐及代表作品;2. 侗族音乐及代表作品;3. 满族音乐及代表作品;4. 哈萨克族音乐及代表作品。
第四课时: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影响1. 中国古代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 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第五课时:中国民间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特点1. 弹拨乐器音乐;2. 吹管乐器音乐;3. 打击乐器音乐;4. 弦鸣乐器音乐。
第六课时: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及分析1. 杨洪基《红旗颂》;2. 崔健《一无所有》;3. 林忆莲《雨蝶》;4. 姚贝娜《遥远的她》。
六、教学资源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用于展示文字、图片和音频资料;2. 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料:用于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3. 乐器演奏示范。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案第一章: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1.1 民族民间音乐的定义1.2 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1.3 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2.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2.2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2.3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音乐品种第三章:汉族民间音乐3.1 汉族民间音乐的特点3.2 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3.3 汉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品种第四章:少数民族民间音乐4.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4.2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型4.3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品种第五章: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5.1 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方式5.2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措施5.3 当代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形态6.1 旋律形态6.2 节奏形态6.3 结构形态第七章: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体系7.1 音阶与调式7.2 和声与对位7.3 曲式与体裁第八章:民族民间音乐的表演技巧8.1 唱奏技巧8.2 即兴创作8.3 表演风格与流派第九章: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分析9.1 作品形式与内容9.2 音乐元素分析9.3 作品风格与特点第十章:民族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10.1 文化传承与创新10.2 社会功能与价值10.3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定义与特点重点解析:民族民间音乐的概念界定,以及它与中国传统音乐、西方民间音乐的区别。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它在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中的多样性。
重点环节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分类重点解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
难点解析:如何把握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差异。
重点环节三:汉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与代表性品种重点解析: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难点解析:如何让学生理解汉族民间音乐在不同地区的变体,以及这些变体背后的文化因素。
民族音乐概论-2 教学大纲

民族音乐概论-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710X20课程名称:民族音乐概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课程类别:学科教育课学时/学分: 64/4先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适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民族器乐》袁静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国民歌》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戏曲音乐概论》武俊达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民族音乐概论》是艺术学院音乐系本科的必修课之一。
主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关注对象,兼顾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以及宗教音乐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单一的文化进化论中跳出,对民族音乐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听和唱的感性接触,建立对民族音乐的一定分析和欣赏能力,培养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课程基本要求掌握一些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学会演唱一定数量的民间歌曲或戏曲选段;对民族音乐创作中较特殊的发展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听辨出一些典型的民族音乐种类。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64,期间安排5个课内实践环节,共16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按照民歌的体裁演唱,4个课时,要求按照各体裁艺术特点、演唱方式进行小组唱;第二个实践环节说唱音乐,4个课时,要求严格按照说唱音乐小组唱;第三个实践环节戏曲声腔与剧种,4个课时,要求自选剧种进行小组唱或独唱;第四个实践环节吹奏乐器,2课时,要求自选吹奏乐器进行小组奏或独奏;第五个实践环节拉奏乐器,2课时,要求自选拉奏乐器进行小组奏或独奏。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教案
一、课程安排
1.课程设置
本课程属于常规性教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音乐,主要关注民族音乐的概念、特点、乐器、元素、分类与特点介绍、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民族音乐历史探讨、技术分析和乐音的表现。
2.课时安排
本课程安排了总共10学时,其中8学时为理论课时,2学时为实践课时。
3.课时基础要求
1)理论课时要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内容、结构及技术传授;
2)实践课时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民族乐器演奏相关曲目,对此也需要有相关旋律的谱写能力,有良好的乐理认识与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
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概念与结构,了解民族音乐发展历史,了解民族音乐元素、乐器、乐音的表现,搞清楚民族音乐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的根源与发展,以及民族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的关系。
2.实践能力目标
1)了解民族音乐的演奏方法,理解民族乐器演奏的特点,能够熟练演奏三件民族乐器中的一件;
2)能熟练的谱写一支民族乐曲,承担乐队的演出任务,理解乐队演出所需要的配合,能够熟练表演一支民族乐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14《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罗晓东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Chinese folk music
授课对象:录音艺术
开课学期:三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音乐基础课,中西方音乐史。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以及学生课内外进行收集查询不同体裁的传统音乐素材为练习与学习内容,并做相应的实践练习。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与口试
课程简介:本课程分中国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四个部分来学习中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录音专业的音乐智能性必修课程,课程设置为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音乐体裁分类的角度认知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
通过学唱各民族的民歌,听辨不同体裁的传统乐曲,理性地认知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历史性以及地域性,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为学生提供智能性地文化鉴别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作业、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除课上讲解学习外,学生每周需在课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音乐收集以及民间音乐体裁形式了解。
五、建议教材
王耀华编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邓光华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执笔人:罗晓东
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4、《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

《民族音乐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民族音乐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旨在推动医学生人文精神内涵教育,加强医学生美的人文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美的熏陶.培养医学生熟悉和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促进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主要艺术形式,熟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言,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传承的优秀曲目,进而掌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课程性质:选修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欣赏法、提问法等文字教材:《民族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2014年)课时安排:18学时(理论课10学时、讨论及及音乐赏析8学时)1学分考核方式:考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主要参考书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著。
《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6 王耀华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8郭祥义著.《民族唱法歌曲大全》.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7伍国栋著。
《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刘正维著.《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教学内容:引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引言,初步学习和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贯通的了解民族音乐概论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民族音乐的定义及音乐类别、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特点,熟悉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经典。
第一章民歌和古代歌曲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民歌的起源、民歌与古代歌曲的渊源、新民歌的定义,学习民间歌曲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民歌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与古代歌曲的介绍。
教学重点:民间歌曲的产生与艺术特点民间歌曲的种类教学要点:第一节民间歌曲概述第二节民间歌曲的艺术特点第三节古代歌曲第四节新民歌音乐欣赏:经典民歌赏析第二章歌舞与舞蹈音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强烈的历史文化渲染的艺术特点,学习掌握并能够分析代表性民间歌舞音乐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等。
14《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周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对象:录音专业本科学生
英文名称:Chinese folk music
开课学期: 1/2
学分/学时:2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简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录音艺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的教学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说唱音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门类历史概况、音乐形态等方面的讲授,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模唱,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感知。
课程将讲授与范唱模唱相结合,沿袭了中国民间音乐中的“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文化中的相关知识,感悟其艺术魅力,并使学生将所学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时,该课程通过多媒体、风格模唱与理论讲述等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要求学生对作品地域风格、音乐情感、演唱技艺等有所把握。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作业、实践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上讲授为主,课后学生须完成相应的演唱练习曲目。
五、建议教材
自编
[1] 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执笔人:周烨
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的性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就其基本质而言,它集中而系统地讲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在艺术特点和音乐形态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贯通,努力探寻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及传统音乐形态思维的特点。
2、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开设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时间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和说唱音乐,第二学期讲述民间器乐,每周两学时。
(2)在进行理论讲述的同时,适当配有民歌、戏曲、曲艺的模唱,以及民间舞蹈和民间器乐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品种的感性认识,再结合理性学习。
(3)特别注意突出几个方面的特点教学:
A、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记谱法能够准确记录民间音乐的润腔及一些特殊的音律,要想准确地把握民间音乐的特点,还必须对民音乐进行风格模唱。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较为深入地了解民间音乐这鲜活生动的特点,将会妨碍他们今后的工作。
B、将授课内容基本限定在民间自然传承的音乐的范畴之内。
所谓“基本限定”,是国为这个范畴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情况。
从我国历史的发展看,下层的民间音乐与上层的宫廷音乐和中层的宗教音乐、文人音乐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
它产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C、我国民间音乐五大类别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它们之间不仅有发展阶段的顺序,有各自更为擅长的表现角度,而且存在着由初级到高级和由高级到初级的双向的影响。
应将中国民间贯通起来讲授,通过这个视角,可以更为清晰地通观我民间音乐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学制1年,每周2节课程。
1、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民间歌曲、民间舞蹈和说唱音乐。
在民间歌曲的汉族民歌部分,从“山歌”部分,着重讲述民歌两句体与四句体的结构问题;在民间歌曲的少数民族部分,选取了一些与汉族民歌有较大区别并发展比较成熟的代表种类,这些民歌分别属于世界三大乐系。
这使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有初步但鲜活的认识,并使他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间音乐与汉族民间音乐的明显区别。
在民间舞蹈音乐部分,一方面侧重于它与民歌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主学生看到歌舞中的民歌比生活中单纯歌唱的民歌有更多的发展,我国的民间歌舞又是孕育戏曲形式的温床。
这些都为学生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线索。
在说唱音乐部分,由于在汉族民歌一节中讲述了“时调”,因此省去了对单曲体唱段的重点介绍;在板腔体曲种和主插体曲种中,课程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分析上下句段式及其变化形式的技能方面。
2、第二学期主要学习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在戏曲音乐部分,课程把重点放在曲牌体和板腔体的结构上。
在器乐部分,课程既注意讲授器乐在音乐结构手法上与传统民间声乐形式的一脉相承性,又要注意器乐自身由于没有唱词的限制和人声声带条件的制约,在音乐领域内有更为广阔的驰骋空间。
四、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本课程无先导课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多媒体授课,提问。
2、课后作业。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本课程在每学期末主要采用闭卷的考试方式,综合平时成绩,按百分比计算,考试成绩占期末成绩的70%,平时成线占期末成绩的30%。
作为音乐理论课程的考试之一,任课教师积极做好学生期末复习工作,提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复习大纲,让学生能够清晰把握基础知识和难点、重点知识。
在出卷时,任课教师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上、下学期学生中国民族间音乐概论考试计分规格(以100%计算)
(1)上学期:总论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比分、民间歌曲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
分之四十五的比分、民间舞蹈音乐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分之三十的比分、
(2)下学期:戏曲音乐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分之三十五的比分、说唱音乐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分之三十的比分、民间器乐占考试整个内容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比分、上学期内容占百分之十的比分。
七、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目】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所(人民音乐出版社)
八、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
九、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就其基本质而言,它集中而系统地讲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在教学中有必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在艺术特点和音乐形态方面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贯通,努力探寻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及传统音乐形态思维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民间歌曲的音乐体裁类型划分和代表种类。
2.戏曲音乐的艺术形式及其声腔。
【教学内容】
上学期
总论(2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地位、类别、特点和体系。
【重点难点】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和体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第二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
第三节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第四节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第二章民间歌曲(14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歌曲的体裁类别和代表种类。
【重点难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现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第三节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第三章民间舞蹈音乐(12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舞蹈的特点和代表种类。
【重点难点】我国民间舞蹈的代表种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第三节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下学期
第四章说唱音乐(12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特点、结构类型和代表曲种。
【重点难点】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和代表曲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第三节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
第五章戏曲音乐(14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形式、特点和声腔。
【重点难点】我国戏曲音乐的声腔。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戏曲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曲牌体戏曲声腔
第二节板腔体戏曲声腔
第六章民间器乐(10学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器乐的分类方法、艺术形式、独奏乐与合奏乐。
【重点难点】我国民间器乐的分类方法和变奏手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第三节独奏乐
第四节合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