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白平衡

合集下载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夜晚区正确定位白平衡设置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夜晚区正确定位白平衡设置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夜晚区正确定位白平衡设置在摄影中,白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于一副照片来说,白平衡的设置可以决定整个照片的色调、色彩和色温。

在拍摄夜景和夜晚场景时,正确的白平衡设置非常重要,因为光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夜晚区,如何正确地设置白平衡呢?什么是白平衡?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指通过调整相机的设置来确保白色部分看起来真实、自然。

白平衡的任务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消除色彩偏差,让白色和其他颜色看起来真实自然。

当您在夜晚拍摄时,光线很少。

这意味着你看到的颜色很可能会与实际颜色不同。

白平衡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帮助您恢复颜色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夜晚场景的不同和光线的变化,正确地设置白平衡可能比其他条件更困难。

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现在,让我们来探讨如何正确地设置白平衡。

在夜晚区,您可以使用体验模式、自定义模式或自动模式来设置白平衡。

在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自定义模式,因为这是在夜晚条件下获得最好白平衡的方法之一。

首先,许多相机都带有预设的白平衡选项,例如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阴天。

但是,这些选项在夜晚区通常不适用。

因此,您需要尝试一些其他设置,以找到最合适的白平衡。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选项:1.自定义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允许您更改相机的设置,以适应当前的光线条件。

此方法需要将相机对准一个白平衡卡或任何纯白物品并拍摄一张照片。

相机将根据该照片中的白色来调整白平衡,确保所有颜色都很准确。

2.试错法:夜晚区光线变化很快,因此您可能需要不断尝试不同的白平衡设置,以找到最准确的白平衡。

此方法需要您确保您的相机设置仍处于手动模式下。

照片越多,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到最准确的白平衡。

3.色温微调:某些相机允许您手动调整白平衡的色温。

在夜晚区使用此方法可能非常有用。

通过向“蓝色”或“黄色”方向进行调整,您可以更准确地调整白平衡。

与试错法一样,这需要一些实验和体验。

自定义白平衡的适用场合及设置方法

自定义白平衡的适用场合及设置方法

自定义白平衡的适用场合及设置方法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已经可以轻松地拍摄照片和录制视瓶。

然而,由于不同环境下的光线条件不同,可能会影响到照片和视瓶的颜色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定义白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自定义白平衡的适用场合及设置方法进行探讨。

一、适用场合1. 室内拍摄:在室内拍摄时,由于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灯光(如白炽灯、荧光灯等),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可以有效地消除色温的影响,使照片更加真实自然。

2. 夜间拍摄:夜晚的光线条件十分复杂,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可以帮助摄影师准确捕捉夜晚的色彩,避免出现偏色的情况。

3. 高反差照片:在拍摄高反差照片(如日落、日出等)时,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可以使天空和地面的颜色更加平衡,呈现出自然柔和的效果。

二、设置方法1. 手动白平衡: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的设置中,选择手动白平衡模式。

根据所处环境的光线条件,使用白色卡片或专业白平衡工具进行校准。

将白色卡片置于拍摄环境中,确保光线充足,然后按下快门按钮完成校准。

2. 自定义白平衡预设:一些高端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相机也提供了自定义白平衡预设的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预先设置好自定义白平衡参数,以便快速切换使用。

3. 后期处理软件:在拍摄完成后,也可以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多数拍摄设备都支持在后期处理软件中进行白平衡的校准,通过调整色温和色调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结自定义白平衡在室内拍摄、夜间拍摄和高反差照片拍摄等场合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手动白平衡校准、自定义白平衡预设和后期处理软件调整等方式,可以帮助摄影师在不同环境下准确捕捉光线条件,呈现出真实自然的色彩。

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应当灵活运用自定义白平衡技巧,以获得更加优质的照片和视瓶作品。

自定义白平衡是摄影和摄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被拍摄物体、场景的色彩更加真实自然,让照片和视瓶更具艺术美感。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自定义白平衡的原理和更多的实际应用。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不同季节和日光干扰下进行白平衡精准处理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不同季节和日光干扰下进行白平衡精准处理

摄影白平衡知识:如何在不同季节和日光干扰下进行白平衡精准处理随着数字相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摄影,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摄影白平衡往往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白平衡调整不正确会导致图像出现色偏、色温过冷或过暖等问题,从而影响图像的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在不同季节和日光干扰下进行白平衡精准处理。

一、白平衡的定义白平衡是指使拍摄的图像中的白色物体呈现出白色色调的过程。

相机通过色温来判断图像中的白色物体的颜色,白平衡调整就是在校正图像中白色物体的颜色,以确保它们在照片中的色彩是正常的,从而让整张照片的色彩更加自然,更加真实。

二、白平衡调整的方法1、预设白平衡许多相机都具有几个预设的白平衡设置,例如:太阳光、阴天、荧光灯等,这些设置大都是针对典型的光源环境,相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设模式。

2、手动调整白平衡手动调整白平衡是调整白平衡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可以根据图像所拍摄的环境、光源强度以及所用滤镜的情况来自定义白平衡。

用户可以通过相机的菜单或快捷键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

3、使用灰卡使用灰卡是调整白平衡最精准的方法之一,灰卡被设计成中性的灰色,这样根据灰卡的色温可以确定拍摄状态下所需的白平衡。

拍摄前先让灰卡曝光并记录下色温,然后使用相机菜单或快捷键进行白平衡调整。

三、不同季节白平衡调整技巧1、春季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阳光明媚的天气和绿色的植被使得拍摄春季的照片变得非常美丽。

当拍摄风景照片时,可以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场景中的颜色。

如果需要突出桃花、樱花等花卉的颜色,可以使用人工白平衡模式,并将白点设定在花卉颜色的中等深度。

2、夏季夏天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季节,阳光强烈,色温较高。

在拍摄时,应该考虑到镜头晒太阳的情况,并留意太阳光所产生的阴影。

调整白平衡时使用日光模式即可。

3、秋季秋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季节,天气晴朗,所以可以选择日光白平衡模式进行拍摄。

而夕阳时分的光线较为温暖,所以拍摄时也可以使用阴影模式调整白平衡。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如何设置白平衡范文
一、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是指在摄影过程中,摄影机或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系统把把标准
化的黑色和白色点,赋予三个色调的色彩以调节颜色,从而使照片中的主
要元素反映出更近似真实的色彩。

二、设置白平衡
1、在拍照之前,打开白平衡功能,找一张纯白色或灰色的物体让它
在拍摄的中央,做一张简单的白色平衡校正。

3、点击白色平衡校正,在出现的白色校正框中,可以看到一个矩形,矩形中心的坐标即表示当前成像灯光的颜色温度。

4、可以根据实际室内光线环境拖动滑块对该温度进行调整,确定最
佳灯光组合,然后确定白色平衡后点击“保存”。

5、关于白平衡调整的细节,还可以通过色调、饱和度、亮度等细微
的参数以微调照片的细节,使照片更加通透平衡。

三、白平衡的好处
1、白平衡可以使拍摄的照片保持一致的色彩,避免由于光源强弱造
成照片颜色失真的情况出现。

2、在多光源下调整白平衡,能够抑制色调变化,保持照片中的色彩
比例更加均衡,更加通透自然,完美还原真实的色彩。

白平衡 调整方法

白平衡 调整方法

白平衡调整方法白平衡调整方法白平衡是指摄影中用来保证图像中白色物体呈现出真实的白色的一种技术。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白色物体的颜色会有所偏差,白平衡调整就是为了消除这种颜色偏差,使白色物体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白平衡调整是数字相机和手机相机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摄影师必备的调整技巧之一。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白平衡调整方法。

1. 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是相机默认的白平衡设置,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白平衡。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但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色彩偏差。

2. 预设白平衡预设白平衡是根据不同的光源类型预先设定好的白平衡模式,一般包括日光、阴天、白炽灯等选项。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拍摄环境选择相应的预设白平衡模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固定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3. 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是指通过取样点来进行白平衡调整。

相机会根据用户选择的取样点的颜色来调整白平衡。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殊光线条件下,如夜景、室内灯光等,可以精确调整白平衡效果。

4. 使用灰卡灰卡是一种中性灰色的卡片,通过将相机对准灰卡进行测光和白平衡调整,可以保证拍摄出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使用灰卡需要先将相机设置为手动白平衡模式,然后对准灰卡进行测光和白平衡调整。

5. 后期调整在拍摄后通过后期处理软件进行白平衡调整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后期调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图像的白平衡进行微调,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图像的色彩效果。

总结一下,白平衡调整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合适的白平衡调整可以使图像呈现出真实的色彩。

常见的白平衡调整方法包括自动白平衡、预设白平衡、手动白平衡、使用灰卡以及后期调整。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摄影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白平衡调整。

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技巧

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技巧

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技巧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是拍摄高质量照片的重要环节之一。

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它确保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而不受光源颜色的影响。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正确设置白平衡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真实的场景色彩,使照片更加生动、自然。

以下是一些单反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技巧,希望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1. 自动白平衡不一定总是最佳选择大多数单反相机都提供了自动白平衡(AWB)选项,它会根据场景中的光照条件自动调整白平衡。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自动白平衡可能无法准确捕捉到真实的颜色。

特别是在有色光源下,如黄色的灯光或橙色的夕阳,自动白平衡可能会导致图像偏向蓝色。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图像的色彩,我们应该学会手动调整白平衡。

2. 使用预设白平衡模式大多数单反相机提供了一些预设的白平衡模式,如日光、阴天、荧光灯和白炽灯。

这些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光源颜色温度预设的,选择正确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校准白平衡。

例如,在阴天下拍摄时选择阴天模式,可以增加一些温暖色调,使照片更具舒适感。

在荧光灯照明下拍摄时选择荧光灯模式,可以去除照片中的绿色色偏。

这些预设模式可以提高照片的色彩准确性,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白平衡模式。

3. 手动设置白平衡当预设模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可以手动设置白平衡。

单反相机通常提供了一些手动白平衡选项,如使用一个白色卡片来校准白平衡。

将白色卡片放在被摄主体附近,然后在相机菜单中选择手动白平衡选项,让相机测量白色卡片的色温。

这样相机就会将测量得到的白色作为参考,将其他颜色校准到正确的色温。

手动设置白平衡需要一些实践和经验,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照片的色彩。

4. RAW格式拍摄如果你希望在后期制作中更好地调整图像的白平衡,那么拍摄RAW格式照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AW格式照片保存了相机的原始图像数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后期处理软件中更自由地调整白平衡和其他参数。

与JPEG格式相比,RAW 格式照片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和色彩信息,使我们有更多的空间来调整图像的白平衡。

单反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与方法

单反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与方法

单反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与方法在摄影领域,白平衡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准确还原被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反相机白平衡调整的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单反相机。

1. 什么是白平衡?白平衡是指通过调整相机的色温设置,使相机能够准确地还原被摄物体的颜色。

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室内使用白炽灯拍摄的照片可能会偏黄,而在室外拍摄的照片可能会偏蓝。

通过调整白平衡,我们可以消除这些颜色偏差,还原物体的真实颜色。

2. 白平衡调整的方法2.1 自动白平衡大多数单反相机都配备了自动白平衡功能。

在自动白平衡模式下,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色温。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但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可能无法准确还原颜色。

2.2 预设白平衡除了自动白平衡模式外,单反相机通常还提供了一些预设白平衡模式,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这些预设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选择,以更好地还原被摄物体的颜色。

2.3 手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是一种更高级的调整方法。

它需要使用一个白色参考物,如白色纸张或专业的白平衡卡。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白平衡参考物放在被摄物体所在的位置,然后在相机菜单中选择手动白平衡模式,按下快门,相机会根据白平衡参考物的颜色调整色温。

3. 白平衡调整的技巧3.1 使用灰卡灰卡是一种专业的白平衡参考工具。

它的表面是中性灰色的,可以提供一个准确的参考点。

使用灰卡的方法是将灰卡放在被摄物体所在的位置,然后在相机菜单中选择手动白平衡模式,按下快门,相机会根据灰卡的颜色调整色温。

使用灰卡可以确保白平衡调整的准确性。

3.2 利用自然光在户外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进行白平衡调整。

将相机对准白色或中性灰色的物体,如云朵或墙壁,然后在相机菜单中选择手动白平衡模式,按下快门,相机会根据这个参考点调整色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线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

3.3 后期调整如果在拍摄时无法准确调整白平衡,也可以在后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调整。

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

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

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相机白平衡是摄影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对于保证照片色彩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

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相机白平衡调整技巧,帮助您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调整白平衡的重要性白平衡是相机校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偏差的过程。

不同光源下的色温不同,而色温直接影响照片的色彩。

只有正确调整白平衡,才能拍摄出色彩准确的照片。

否则,照片可能偏向蓝色或黄色,失真严重。

因此,掌握调整白平衡的技巧至关重要。

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大多数相机都配备了自动白平衡(AWB)模式,这是相机根据场景中的主要光线颜色进行自动调整的模式。

这是最简单的白平衡调整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日常拍摄场景。

只需将相机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进行白平衡调整,使照片色彩更为准确。

使用预设白平衡模式预设白平衡模式是相机根据不同场景预设的白平衡模式。

常见的预设白平衡模式有阳光、阴影、白炽灯、荧光灯等。

通过选择与实际场景相符合的预设模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调整白平衡。

例如,在室内使用荧光灯照明时选择荧光灯模式,可以避免照片偏黄。

使用白平衡卡白平衡卡是一种专用的色温卡,用于校准相机白平衡。

将白平衡卡放置在拍摄场景中,然后使用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功能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照片色彩的最高准确性和一致性。

白平衡卡存在各种尺寸和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相机的白平衡卡进行使用。

手动设置白平衡对于高级摄影师来说,手动设置白平衡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手动设置白平衡,可以根据场景中的实际光线情况调整白平衡值。

使用相机菜单中的白平衡设置进行手动调整,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相机所处环境灵活地调整白平衡。

拍摄raw格式照片使用相机拍摄raw格式照片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调整空间。

在后期处理软件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白平衡,以获得最佳的色彩效果。

尤其是在复杂光线环境中拍摄时,拍摄raw格式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细节和色彩信息。

总结相机白平衡调整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聊白平衡
提起白平衡,会给人一种神秘感,说到它神秘,那是因为色光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飘忽不定的物质。

同一张白纸我们在普通灯泡下观看,感觉发黄,在日光灯下观看感觉发青,这不是白纸本身的颜色发生了改变,而是光源的成分发生了改变,白纸表面的物质没有改变,而是它接收到的光线发生了变化。

再举一个例子,晚上逛商场买回一件满意的衬衣,第二天打开一看,感觉不是昨天想象中的的颜色,这说明,因环境光的改变造成了我们对同一颜色的不同感受。

经营翡翠的商人,通常会在自己的手上带上一枚绿色的翡翠戒指,此举不单单是身份的象征,他在选购原料时,可以随时将那只自己熟悉的戒面颜色在当前的环境光下与所选货物的颜色进行参照对比,以免失误。

这说明,人的眼睛对颜色的记忆力非常模糊,你可以记住是绿色,但是是哪种绿,没有参照物是不能像记忆数字那样准确的记忆颜色的。

以上可以看出:一·人的眼睛察觉不到环境光中成分的变化。

二·人对颜色无法进行准确记忆。

我们使用的数码相机就是靠接收拍摄环境中的色光来表现色彩的,说到环境光时,自然要涉及到“色温”这个大家不陌生的字眼,关于色温的概念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这里我只想强调一下色温与“颜色”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色温高低指的是衡量色温的“K”值的高低。

K值高,色温高。

K 值低,色温低。

色光中蓝色成分多则K值高,红色的成分多则K值低。

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规律:
1·日出前色温高,日出后色温低。

2·向阳面色温低,背阴面色温高。

3·晴天色温低,阴天色温高。

4·普通白炽灯泡色温(),日光灯色温()。

[低、高。

您填对了吗?],当然还有高原色温高,内陆色温低。

雪地色温高,土地色温低等等相对的例子。

上面例举的都是相对的概念,那么在同一画面中能否出现不同的色温现象吗?回答是肯定的。

P1
器材:尼康D90 [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AF-S Zoom-Nikkor 80-200mm f/2.8D IF-ED
时间:2010-05-11 08:03:56.00 快门:1/320 光圈:F/5.6 焦距:120毫米感光度:200 P2
器材:佳能5D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大白) [佳能镜头] 时间:2007-09-11 17:53:38 快门:1/800 光圈:F/5.6 焦距:180毫米感光度:100 这两张照片的共同之处是,都是采用约120度的侧逆光拍摄,虽然一个是早上8点,一张是下午5点,但太阳与地面的夹角都差不多。

这样的拍摄角度,便形成了一张照片中两种色温的画面。

P1花瓣和P2山峦的背阴处表现出明显的蓝色,而在阳光直射处却表现出相对较低的色温所形成的红黄色调。

这种色调不统一的现象通常在90度以上的侧逆光拍摄时尤为明显,并且在早晨或傍晚色温变化较大的时刻尤为明显。

在顺光拍摄时则表现微弱。

闲聊到这里,我要说明一下,P1中的牡丹花和P2中的山峦,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不是这样一半发蓝一半发黄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是拍出来的!是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的色光讯息的真实写照。

我们在学习色谱知识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P3的圆环表示出色光之间的关系:180度相互对应的两种颜色光为互补色,这两种色光之间的关系用“此消彼长”来形容比较准确。

在PS软件R、G、B调板中可以示范出,红色增加,青色减少。

绿色增加,紫色减少。

蓝色增加,黄色减少等等。

(有关这部分的详细论述可以在PS教程中RGB色彩模式中找到)
P3
P4 这是P3的扩展图
前面我们讲了大环境下的色温,色温高的环境,色光中蓝色的成分多,红色成分少,等等。

相机便针对不同的色温环境设计了“白平衡”调整选项,白平衡的调整,正是利用了前面讲到的“此消彼长”的原理,在蓝色光成分多的高色温环境下拍摄时提高红色输出,在红黄成分高的低色温环境下拍摄时提高蓝色输出。

通过长红消蓝或长蓝消红达到使画面的色彩更接近于真实的感官。

我们在白平衡选项中所见的“日光、阴天、阴影”等选项,只不过是人为的将色彩输出按照一定的比例粗糙的固定下来,用固定程序的方式应对相应的色温环境。

接触过彩色胶片的影友都知道,彩色负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灯光型,一种是日光型,我们普遍使用的都是日光型,如果在不使用闪灯的情况下拍摄了晚宴,照片红的简直没法看了。

如果外出拍摄时不慎错装了灯光片,拍出的片子全部偏
向蓝色。

这说明,日光片适合在蓝色光较多的高色温环境拍摄,胶片的设计,在红、绿、蓝感光涂层的设计中强调了红色,而灯光片的设计正好与之相反(强调了蓝色),所以,用强调了红色的日光片在灯光下拍摄,结果是红上加红,反之,用强调了蓝色的灯光片在蓝色光成分较高的日光下拍摄,结果一定是蓝上加蓝。

这两种类型的胶片,实际上就是两种红蓝“输出”比例不同的胶片。

可以看成我们白平衡中的“直射阳光”和“白炽灯”选项。

相比之下,胶片时代的应对色温变化的选择粗糙到只有两种,再想细致的调整,就只有在镜头前加装不同深浅的橙色或蓝色滤镜了。

我们进入P5的调整,就是相当于在镜头前增加滤镜!
由于我们的眼睛无法准确的察觉色温的变化,把白平衡设置成自动,便完全可以应付一般性的娱乐拍摄。

而手动调整白平衡,更多的是为了渲染照片的气氛。

至于如何调整白平衡,我觉得有了前面讲的颜色互补概念,剩下的就只有凭经验了。

P5 这是尼康D90的自动白平衡色光坐标图
器材:佳能500D [佳能数码相机] 镜头:Canon EF 35-80mm f/4-5.6
时间:2010-10-10 09:24:46.10 快门:1/125 光圈:F/1.4 焦距:50毫米感光度:200 要想准确的知道可见光中的色光成分,需要一台精密的色谱仪,这样的仪器体积厚重,不可能内置到小巧的相机中,相机中的光谱分析仪估计很简陋,只能“大概其”并且自动程度不高,精度也差。

常见自动白平衡拍出的雪景依然是蓝呼呼一片!为此,相机的设计者在每项程序白平衡的基础上提供了手动调整的方式。

P5是程序自动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此消彼长”的原则进行手动再调整。

P5中将原点向A1、0移动,则拍出的画面在自动基础上曾加了红输出而减少了180度方向上的青输出。

无论我们将坐标原点移动到什么位置,拍出的照片增加的便是该位置色光,减少的是与之180度方向的色光。

我们在后期调整时,常常会遇到P1、P2中两种色像存在同一画面中的情形,用一般的软件只能整体消弱画面中的某一颜色而增加另一种颜色。

用一般软件调整“色偏”是多数影友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手段。

这种手段有一种弊病--不能局部调整。

P6 消弱较浅的蓝,画面增加了红。

P7 消弱较多的蓝,画面增加了较多的红。

像P7这样的画面蓝色虽然不见了,但红呼呼的画面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

P8 将P1消弱了蓝色,虽然局部花瓣仍然有蓝色残留,但画面的整体色像可以接受。

我想,关于白平衡的后期调整,PS C4软件应该完全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可惜我对此一窍不通,有需要的影友可以请教水彩2007版主,这是他的强项。

也许不久的将来,相机有了“动态白平衡”功能,即在拍摄过程中就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是何等的方便。

闲聊的时间不短了,不怕大家笑话,由于生不逢时,我的国家承认的学历只有小学文凭,写这样一篇议论感觉力不从心,只要一摸到键盘,感觉马上就会触及基础理论。

所以,虽然我个人翻看了不少资料同时力求在文字表述上的准确,存在错误是必然的。

好在这里是娱乐交流的天地,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