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喉解剖

会厌
喉上面观 (纤维镜下正 常像)
室带
梨状窝 声门裂
舌根 会厌谷
声带
环后隙
声门下区
▪ 为声带平面以下,环状软骨 下缘以上部分。
环状软骨
▪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 ▪ 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
环形软骨,对保持喉的 形状和呼吸通畅其重要 作用。 ▪ 以环甲膜与甲状软骨连 接。
环甲膜切开术
先于甲状软骨、环状 软骨间隙横行切开皮 肤3~4cm,再横行切 开环甲膜1cm直通喉 腔。
环甲膜切开术之切口
10
杓状软骨 ▪ 形似三角椎体,位于环状软骨的上缘; ▪ 与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
成对软骨 ▪ 杓状软骨 ▪ 小角软骨 ▪ 楔状软骨
会厌软骨
• 位于喉的上部,扁平形如叶状。 • 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黏膜下组
织疏松,发炎时易肿胀。
甲状软骨
▪ 为喉部最大软骨。 ▪ 由两侧对称的四边形软骨板在前面中线融合而成,融合处形
成一定的角度,男性呈锐角,突出明显称喉结。 ▪ 其前正中上方呈“V”形凹陷,称甲状软骨上切迹。
声门上区
▪ 指声带平面以上的区域,包括 喉前庭、室带、喉室。
▪ 喉前庭:位于喉入口和室带之 间。
▪ 室带:也称假声带,左右各一 ,位于声带上方并与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 呈淡红色。
▪ 喉室:介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 梭形腔隙。内有黏液腺分泌黏 液,以润滑声带。
声门区
▪ 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 ▪ 声带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
① 食管入口是食管最窄部位,异物最易嵌顿此处; ② 主动脉弓横过压迫食管左侧壁处; ③ 左支气管压迫食管前壁处; ④ 食管穿过横膈裂孔处。
喉讲稿喉的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

室带 声带
声门裂 小角结节
喉入口 舌根
会厌谷
会厌 杓状会厌襞
楔状结节 梨状窝
杓间切迹
2.声门区:glottc portion
声 带 男20~25㎜.女15~20㎜
前连合 后连合 声门裂—喉和气道最窄处.
3.声门下区:
从声带游离缘下 开始.
粘膜下结缔 组织疏松。
声门裂
六、喉的神经、血管及淋巴
五、喉腔
• 喉腔是由喉支架围成的管状腔,上与喉咽 腔相通,下与气管相连。以声带为界,将 喉腔分为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rtion), 声门区(glottic portion)和声门下区 (infraglottic portion)三部.
1.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rtion
• 喉外肌 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包括附着于颅底、舌骨、下颌骨、 喉及胸骨的肌肉。以舌骨为中心可分为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前 者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后者包括胸骨 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
• 喉内肌 喉内肌起点及止点均在喉部,收缩时使喉的有关软骨发生运动。 依其功能分成以下4 组:(1)使声门张开:主要为环杓后肌(2)使声 门关闭:有环杓侧肌(lateral cricoarytenoid muscle)和杓肌 (arytenoid muscle)。(3)使声带紧张和松弛:有环甲肌 (cricothyroid muscle)和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4) 使会厌活动肌群:主要有杓会厌肌(aryepiglottic muscle)和甲状会 厌肌(thyroepiglottic muscle)。
喉的应用解剖学

38
两侧声襞、杓状软骨底和声带 突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门),呈 等腰三角形,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前2/3位于两侧声襞之间,称膜间 部,与发音有关,为喉癌、声带小结 和息肉的好发部位;后1/3位于两 侧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是 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6、杓斜肌:位于杓横肌的后面,起自一侧的杓状软骨肌 突的背部及外侧缘,止于在对侧杓状软骨尖部。其作用是与 杓横肌共同使声门裂变窄,还可缩小喉口。
31
7、杓会厌肌和甲会厌肌: 32
喉肌的功能分类
1、声带紧张肌:环甲肌、环杓后肌、杓肌 2、声带驰缓肌:甲杓外肌和声带肌。 3、声门开大肌:环杓后肌。 4、声门缩小肌:杓横肌、杓斜肌、环杓侧肌、 甲 杓肌、甲杓斜肌。 5、喉口和喉前庭扩大肌: 甲状会厌肌。 6、喉口和喉前庭缩小肌: 杓状会厌肌、杓横肌、杓 斜肌。
前庭襞由室韧带和少量肌纤维为基础的粘膜皱襞,前端 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甲会厌韧带的下方,后端附着于 杓状软骨声带突的上方。其游离缘在声带外侧,与声带游离 缘相平行,随声带活动而活动。
36
声襞(声带)是由粘膜、韧带和声带肌构成。两侧声带 前端相融合成声带前联合(声带腱),附着于前庭襞前端 下方。成年男性距甲状软骨上切迹约8.5mm,成年女性 稍高,约6.5mm。后端附着于杓状软骨声带突,两侧杓 状软骨内侧面之间的粘膜称声带后联合。
20
弹性圆锥外侧面凹陷,与环杓侧肌和甲杓肌接触。前 部纤维垂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圆锥韧带)。
圆锥韧带可作为喉急性阻塞时,为了急救的切开部位。 两侧环甲动脉 吻合弓越过环甲膜 并发出穿支入喉, 当急救切开环甲膜 时,勿伤此动脉弓。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喉部感觉神经来自颈神经丛,运动神经来自迷走神经 和喉返神经等。
02
喉的生理学
喉的呼吸功能
1 2
呼吸功能
喉作为呼吸道的一部分,具有维持正常呼吸的作 用。当空气通过喉部时,声门起到调节气流的作 用,确保呼吸顺畅。
声门调节
喉部中的声门能够根据呼吸需求进行开闭,控制 气流量,以适应不同的呼吸模式,如吸气和呼气。
03
喉的疾病与治疗
喉炎
急性喉炎
01
由于感染、过敏、吸入有害气体等原因导致喉部黏膜的急性炎
症,表现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慢性喉炎
02
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吸入有害气体等原因导致喉部黏膜的慢
性炎症,表现为喉咙干燥、异物感等症状。
治疗
03
喉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激光治疗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声带小结
01
声带小结是由于长期用声不当或 过度用声导致声带黏膜局部增生 ,表现为声嘶、发音疲劳等症状 。
02
治疗:声带小结的治疗主要包括 药物治疗、声带休息、雾化吸入 等,对于较大的小结可以考虑手 术治疗。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或用声 不当导致声带黏膜局部增生,表现为 声嘶、发音疲劳等症状。
喉部皮肤薄而松弛,与深层组织之间 有疏松结缔组织,喉结处尤为明显。
喉的内部结构
喉腔
喉部中央的空腔,由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组成,是发声、 呼吸和吞咽的通道。
声带
位于喉腔中部,由粘膜和声韧带组成,是发声的主要结构。
梨状窝
位于甲状软骨板内面两侧的深凹,是食道入口的两侧开口。
喉的肌肉与韧带
01
喉内肌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何ppt课件

中耳黏膜的炎症,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流脓等症状。
耳聋
听力丧失或下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噪声、药物、遗传等。
鼻部常见疾病
1 2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症状。
鼻窦炎
鼻窦内的炎症,常表现为头痛、鼻塞、流脓涕等 症状。
3
鼻息肉
鼻腔内良性增生性病变,表现为鼻塞、流涕、嗅 觉减退等症状。
内耳解剖与生理
半规管
半规管是内耳的组成部分,能够 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
前庭
前庭是内耳的感觉器官,能够感 受机体平衡状态和位置变化。
耳蜗
耳蜗是内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 够将声音从听骨传导到大脑。
02
鼻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外鼻解剖与生理
01
02
03
04
鼻部骨性结构
包括鼻骨、上颌骨和额骨等, 构成外鼻的支架。
喉咽部结构
喉咽部主要由喉咽膜、会厌、舌骨、甲状软骨等结构组成。
喉咽部功能
喉咽部主要功能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还是发声和吞咽的通 道。
喉的解剖与生理
喉概述
01
喉是呼吸道和发声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气管的上方,上
起自会厌上缘,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喉结构
02
喉主要由喉头、声带、室带、假声带等结构组成。
外鼻软骨
包括侧鼻软骨、中隔软骨和鼻 翼软骨等,使外鼻具有一定的
活动度。
外鼻的皮肤和肌肉
具有感觉和表情功能。
外鼻的生理功能
主要起到嗅觉和呼吸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鼻腔解剖与生理
鼻腔骨性结构
鼻腔的生理功能
包括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构成 鼻腔的支架。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发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声带振动及咽、口、鼻的共鸣作用密 切相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内收的声带,使之振动而发出基音。 其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的长度、厚度、紧张度和振动频率。如声 带短而薄,张力大,振动频率高,则音调高。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二、 喉的生理 3. 保护功能
喉的杓状会厌襞、室带、声带具有括约肌作用,形成了三道防线 ,对下呼吸道起保护作用。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 喉的应用解剖 2. 喉肌
1) 使声门张开的肌
使声门张开的肌(声带外展肌)主要为环杓后肌。该肌收缩时可 使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向外侧转动,使声门裂的后端分开,声门变大 。
2) 使声门关闭的肌
使声门关闭的肌(声带内收肌)包括环杓侧肌和杓肌。这些肌肉 收缩时可使两侧杓状软骨互相接近,两侧声带内收而关闭声门。
1. 喉的软骨
3) 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下接气管。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唯一 呈完整环形的软骨,对保持喉腔通畅甚为重要
4) 杓状软骨
杓状软骨呈三角锥形,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其底部 前端有声带突,外侧为肌突,分别附着声带及喉内肌。杓状软骨与 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运动时可使 喉的应用解剖 3. 喉腔
喉腔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见图4
24)。
图4 24喉腔分区示意图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 喉的应用解剖 3. 喉腔
1) 声门上区
声门上区为声带上缘以上的喉腔。其前壁为会厌软骨,后壁为杓 状软骨,两侧为杓状会厌襞。声带上方与之平行的皱襞为室带,亦 称假声带。声带与室带之间的椭圆形腔隙称为喉室。
第四节 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 喉的应用解剖
1. 喉的软骨
耳鼻喉应用解剖及生理

耳鼻喉应用解剖及生理耳鼻喉应用解剖及生理旨在研究耳鼻喉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耳鼻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负责听觉、嗅觉和语音的产生与感知。
以下将从解剖和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耳部解剖及生理: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连接着中耳。
外耳负责收集声音,并将其传递给中耳。
耳廓的形状有助于定位声源的方向,耳道则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
中耳是一个空腔,包括鼓膜、听骨和咽鼓管。
鼓膜位于外耳道的末端,是声音传递的起点。
当声音进入中耳后,鼓膜开始振动,并将振动传递给听骨。
听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
听骨的运动使得声音从鼓膜传导到内耳。
内耳包括蜗窗和前庭。
蜗窗是内耳的入口处,它是由螺旋管组成的。
蜗窗中含有感觉毛细胞,这些细胞能够转换声波振动为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耳蜗神经传递给听觉中枢,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除了听觉功能之外,内耳还负责平衡。
前庭是内耳中负责平衡的部分,它包括三个半规管和两个囊泡。
半规管通过液体的流动来检测头部的运动,从而帮助我们维持平衡。
鼻部解剖及生理:鼻子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由两个鼻孔、鼻腔和鼻窦组成。
鼻孔是呼吸空气的入口。
鼻腔是从鼻孔到鼻咽部的通道,内部有细小的绒毛和粘液,能够过滤和保湿空气。
鼻腔内还有嗅觉神经细胞,负责嗅觉的感知。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腔隙,含有空气,并与鼻腔相连。
鼻窦的主要功能是减轻头部重量,提供声音共振和保护眼睛。
喉部解剖及生理:喉是位于颈部前方的一个结构,主要由声门、声带和喉软骨组成。
声门位于喉部正中央,是气流通过的通道。
声带是声门内的两片弹性结构,能够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空气从肺部流经声带并使其振动。
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决定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不同的声门位置和喉部肌肉的调节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
此外,喉部还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之间的交叉部分,它通过开闭声门的动作来控制食物和空气的通道。
喉讲稿喉的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

声带麻痹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如果是由外部压迫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来解 除压迫。如果是由神经损伤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来促进神 经再生。
慢性咽炎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咽炎的诊断
慢性咽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常见的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干燥、咳嗽和异物感。体格检查 可能显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变化。可能还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如胃酸反流、鼻窦炎等。
喉的形状
喉的形状呈上宽下窄的漏 斗形,可分为喉前庭、喉 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分。
喉的皮肤
喉部皮肤薄而松弛,与喉 腔黏膜紧密相连,容易随 呼吸运动而起伏。
喉的内部结构
声带
位于喉中间腔内,左右各一,由 声韧带、肌肉和黏膜组成,是发 声的主要结构。
室带
室带位于声带上方,与声带平行, 由黏膜、肌肉和结缔组织组成, 主要功能是辅助声带的运动。
慢性咽炎的治疗
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能包括局部应用抗炎药、抗组胺药 或漱口水等。生活方式改变可能包括戒烟、限制饮酒、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等。心理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患者 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05 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喉癌的研究进展
喉癌的发病机制
喉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近年来,随着分子 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喉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 的思路。
喉癌的早期诊断
随着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进步,喉癌的早期诊断率得到了提高。高分辨率CT和MRI等影 像学检查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和程度,为手术切除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 据。
喉癌的治疗进展
喉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和 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策略在喉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舌膜 颈深淋巴结上群
颈深淋巴结下群或副神经链
声门下区:
环甲膜 喉前、气管前、气管旁淋巴 结---颈深淋巴下群
声门区:
淋巴管较小,引流至颈深淋巴结
喉神经
喉上神经:
外支(运动)----环甲肌
内支(感觉)----声门上
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运动)---支配除环甲肌外的所 有喉内肌
杓会厌襞、室襞
喉弹性圆锥、环甲膜
喉腔
声门上区 室声门裂(声门),前连合
声门下区:
声门旁区:声门旁间隙
前外:甲状软骨
内下:弹性圆锥
内侧:喉室
后壁:梨状窝粘膜
喉血管
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环甲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喉下动脉
淋巴
声门上区:
(感觉)---声门上
喉返神经行程有差别,左侧较右侧长
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1、位置高 2、软 3、粘膜下疏松、淋巴管丰富 4、腔狭小 5、会厌卷曲 6、声带短、童音高
喉生理
1、呼吸 2、发声(基音)---影响因素:声带的长 短、质量、紧张度、活动性运动方式、 呼气流量、声门下压力、共鸣腔等 3、保护(会厌、咳、收缩口等) 4、屏气(固定胸部)
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位置
颈前正中,支厌软骨 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相当于第三颈椎上缘 至六颈椎下缘
软骨支架
成对软骨: 单一软骨:甲状软骨、
会厌软骨、环状软骨
喉韧带与膜
甲状舌骨膜:喉上神经、动脉、静脉于
两侧穿过
会厌前隙:会厌、甲状舌骨中韧带(甲
舌膜)及舌骨会厌韧带三者之间
喉弹性膜:以喉室为界分为上、下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