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蓝论文
APEC峰会的创新与合作:构建开放的亚太经济

APEC峰会的创新与合作:构建开放的亚太经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论坛之一。
自1989年成立以来,APEC峰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领导人共同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平台。
本文将就APEC峰会的创新与合作,以及如何构建开放的亚太经济进行探讨。
APEC峰会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过去几十年间,这一论坛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创新和技术合作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APEC峰会框架下,各成员国积极促进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分享最佳实践、加强科研合作等,APEC成员国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创新合作也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融合。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促使传统产业逐渐融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
APEC峰会通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拓宽数字化创新合作等,打破了传统贸易壁垒,为各国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除了创新合作,APEC峰会还强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互利合作。
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合作也需要本土经济和利益的平衡。
在APEC峰会上,各成员国以平等、多边的原则展开合作,鼓励发展中经济体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体系。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等,APEC峰会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APEC峰会还强调了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
亚太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只有通过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因此,APEC峰会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投资便利化、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构建开放的亚太经济是APEC峰会的核心目标之一。
开放不仅是各成员国共同的利益所在,也是推动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
APEC蓝

APEC蓝A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用来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10月9日及以后几天,京津冀又重现严重雾霾天气,是入秋以来浓度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
为了保障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华被称“史上最严”的保障蓝天措施,如华北地区采取了企业限停产、工地停工、休假和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有报道说会议周期间,在石家庄,因没有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而被处分的官员已达到29名。
经过“最严厉的保蓝”行动,11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
天空也逐渐变蓝,京津冀终于在APEC期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蓝天,即“APEC 蓝”。
中国要发展,很多在会议期间的非常规手段是难以持续的,所以很多人都吐槽说APEC蓝只是“昙花一现”,说APEC蓝会像08年奥运会那样,只是为了迎接盛会,让一个大型工业城市在短期内降低空气污染罢了。
在APEC欢迎晚宴上,习近平说:“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
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虽然,像企业限停产、工地停工、休假和机动车限行等措施不能持续,但是这些做法,为“拨霾见日”指明了方向。
近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力度,生态文明建设也明显加快步伐。
我们不再以GDP为评判国家实力的唯一标准,注重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并切加强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而且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法律上予以了高度重视;近年来,新能源不断发展,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
所有这些努力,都彰显了中国治理雾霾,保护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当然要留住APEC蓝,单单有勇气和决心是不行的,更要靠脚踏实地,真抓真干。
远近之间

龙源期刊网 远近之间作者:刘晨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5年第25期鲲鹏展翅九万里,斥翱翔蓬蒿间。
距离的远近,可大可小。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远近之间,距离可长,可短。
距离近,是繁花凋落在彼岸却开在心头的形神不离。
纵使相隔千山万水,而你却在我心中。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从未对儿子感到有任何疏远,尽管儿子8个月大时便因病失去了听说能力,这道无形的屏障并没有阻止陶艳波爱的付出。
她陪读十六年,细致的照顾将原本疾病拉开的距离缩近为零。
远近之间,相距遥远的两个人心有多近,彼此就有多近,就像热恋中的情侣,就算一方远在天涯,另一方也依旧会感到对方就在你身边,时刻让你执手相依。
远近之间,相隔的是距离,不变的也是距离。
精神上亲密的接近可以忽略现实的疏远,就像两个朋友戴着面具相逢,模糊地辨认着彼此。
距离远,是温情的春水流经冬天冻结成冰的殊途相隔。
无论怎么延长两条平行线,都不会有会集的交点。
转瞬即逝的“APEC蓝”让我们感到的是惋惜,是留恋。
北方天空的阴暗因为污染因为雾霾从而与蓝天划清了界线,“APEC蓝”的出现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美好而又短暂。
经济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好,人们离蓝天却越来越远。
即使蓝天仍旧存在,视野里充斥的仍旧满是污浊不堪。
只有殊途与共,远方的蓝天才会与人们更亲近。
背道相驰,只会拉长距离。
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飞鸟与游鱼的距离。
”海阔天空,距离产生美,美就孕育在那远近之间,恰到好处。
人与人交错间,远近不一,心与心相遇,距离有长有短。
远与近总是相提并论,距离是衡量的标准。
没有天空中相隔数光年的北斗星,也就没有了指引我们前行的心灵的北斗星。
远近之间,无所谓绝对。
远,可至天涯。
近,比心而立。
远近之间,距离的弧线,迷人而美丽。
(编辑:于智博)评点:张兴武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文章开头用诗句引出话题,然后通过“距离近”和“距离远”对比论述观点,有很好的辩证思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国与APEC成员间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中国与APEC 成员间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APEC 成为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作为APEC 成员之一,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贸易竞争性贸易竞争性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同一市场份额,经过价格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从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在APEC 成员国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某些领域的贸易竞争性较为强劲。
1.农业领域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大,与其他APEC 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农业产能,加上政府积极的扶持政策,中国农产品在APEC 地区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容忽视。
同时,在某些农产品上,中国还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如大豆、小麦等。
但是,在其他农产品上,中国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如食糖、生猪等。
2.制造业领域中国是APEC 中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涵盖了许多领域的生产制造。
在许多制造业领域中,中国拥有成本优势,如服装、鞋类、玩具等。
但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如电子、航空、汽车等,中国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3.服务业领域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与其他APEC 成员国相比,整体竞争力较弱。
在一些传统服务领域,如旅游和文化交流等,中国的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较大。
但是,在现代服务领域,如金融、电子商务等,中国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二、贸易互补性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拥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和贸易优势,这就构成了彼此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在APEC 成员国范围内,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相对较强。
1.资源类商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其土地和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在一些资源类商品上,中国需要进口。
与此相反,一些APEC 成员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印尼的煤炭等,这与中国高度契合。
中国进口这些资源类商品的同时,通过出口制成品来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贸易互补。
APEC会议观后感5篇

APEC会议观后感5篇第一篇:APEC会议观后感APEC会议观后感最近在电视上,报纸上,大人们的谈话中,我总听到一个词——APEC。
经过老师的解释,我了解到APEC的中文名称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成立,当时它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体。
主要任务是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合作,改善商业环境,建立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
随着时间的延续,现在成员国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21个,由经济、商业,发展到现在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旅游等几乎覆盖到了各个领域。
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APEC会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外国的食品将会更加便宜,普通民众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买到;海外购物更方便;出国旅行、出国求学越来越便捷……中国是此次2014年APEC峰会的主办人,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在制定和讨论《APEC互联互通蓝图》的框架下,“互联互通”话题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APEC互联互通蓝图》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硬件,主要指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基础设施;第二是机制,或者叫做软联通,主要指规章制度、海关等,比如提出了海关单一窗口;第三是人员流动联通,APEC有个“商务旅行卡”,持卡人在APEC成员间旅行可以免签证。
世界发展越来越一体化,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认清形势,解放思路,放眼全球。
经常看看国外的情况,比如外国的经济形势、规则、风俗、民风等等。
首先要具备爱国心,因为只有一个爱国的人,才能为自己目标的达成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人人爱国,我们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会为祖国的强大增砖添瓦。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多看有关中国的历史故事,多读多关注时事,了解天下事。
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三要努力学习,学习是我们学生的第一任务,只有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为我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写作范文大全

2022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写作范文大全2022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写作范文篇1合作是共赢的前提,共赢是合作的目的。
合作,必须理解对方的需求,原则底线,优势劣势,知彼知己,求得共同利益上的契合点,达成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为共赢提供可靠保证。
材料中两学生彼此都想平安过桥,取得成功。
而囿于独木所限,只有心照不宣,手脚并用,拥抱转体,才有可能。
否则怒目相向,拳脚相加,或趁其不备,突然偷袭,都不会有如此圆满结果。
合作共赢,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拥抱人生,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正能量。
合作双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人为善、济人之困,成人之美、积极用世的生活态度。
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前时江苏女三耀荧屏的故事,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
那种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蛮霸头,那种凌驾公法、原则之上的野心家、黑老大、独行侠、霸权枭雄,向来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唯我独荣,我行我素。
有的是利益诱惑,圈套绞索,你死我活。
有的是蔑视、劫掠、虐杀、宰割,根本不可能施以善意、真诚合作,追求多方共赢、文明进步成果。
当前,社会转型,生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交流全球化,矛盾百出,纠纷迭呈,但五大洲、各地区,和平发展,科学进步,延续文明,乃全人类走向民主平等、繁荣富强利益诉求、共同主题。
唯有倡导合作、坚持合作,才能促成双赢、多赢。
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愿爱好和平、追求文明进步的人们,张开广泛合作的双臂,拥抱自然、拥抱社会、拥抱人生事业中的你我他,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吧!柏条河,优美动人,水拍打岩石发出的动人旋律!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合作共赢的呼唤于是,每感至此,便开始烦躁不安.坐在夹杂着汗臭和争吵声的教室,心中喟然,为什么我不是活在韩愈的早春,拥有天街小雨, 柳满皇都。
谢老师对我们十分严格,是个十足的工作狂,我们都非常怕她!这篇议论文开宗明义,富有丰富的意蕴。
*结构明朗,论证层次清晰,题目即亮明观点,开篇点题,主体部分用分论点展开论述,结尾扣题,结构严谨。
中国APEC经济体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中国APEC经济体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中,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世界面临的环境挑战,中国APEC经济体共同努力,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APEC经济体在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一、低碳经济的推进低碳经济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APEC经济体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首先,各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其次,加强能源效益管理,推动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各国还加强了对碳排放的控制和减排措施,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降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碳排放。
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APEC经济体在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积极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各国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鼓励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了大面积的造林和植树计划,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此外,各国还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推动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三、环境保护的合作环境保护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国APEC经济体在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合作。
各国加强了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了全面、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推动环境的全球治理。
同时,各国加强了环境法律和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高了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能力。
此外,各国还开展了环境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促进了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可持续城市的建设可持续城市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APEC经济体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动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各国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揭秘“APEC蓝”成分

从试验结果看,抗 生素结合益生菌可提 高生 长
猪饲料干物质消化率 ,改善生长猪肠道 内微生物菌 群 结构 , 减少肠道 中大肠杆菌 的数量 , 提高乳酸杆菌
等有益菌 的数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霉素与 2 倍 剂量的益生菌结
合 使 用 效 果 比较 好 。
参考文献
f 1 ] 董晓丽 , 张乃锋 , 周盟 , 等. 复 合菌制剂 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粪便微生物和血清指标的影响l J I . 动物营养学报, 2 0 1 3 , 2 5( 6 ) :
生长猪的后肠微生物菌群和提高饲料消化率 。所 以试 验中单独使用抗生素组 的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其他组的 现象是合理的,对改善生长猪肠道内微生物菌群效果 最好的现象也是合理的。临床中由于单独使用抗生素 影响后肠微生物,进而影响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及饲 料的消化 , 建议将抗生素及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 通过 补充有益微生物, 缓解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副作用。
l 7 9 —1 8 1 .
[ 6 】 R o s s G R, G u s i l s C, O l i s z e w s k i R, e t a 1 . E f f e c t s o f p r o b i o t i c s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w i n e [ J ] . J o u na r l o f B i o s c i e n c e a n d B i o e n g i —
1 2 8 5 —1 2 9 2 .
f 2 1 杨侃侃 , 边 连全 , 刘显军 , 等. 刺 五加多糖对 断奶仔猪 生长性 能、 血清免疫 指标及粪 便微生物菌 群的影 响『 J 1 . 动物 营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举世瞩目。
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改善商业环境,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
北京同时令人关注的还有日益加剧的雾霾,甚至有人仿照英国伦敦“雾都”之称而戏称北京为“霾都”。
随着PM2.5浓度指数久高不落,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里,红墙碧瓦的雄伟宫殿、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都一起笼罩在雾霾里,口罩文化甚至成为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戏称“霾都”是有缘由的。
仅以2013年为例,这是北京60多年来遭遇雾霾最多、最频繁年份,1月份的雾霾天气达到29天,造成北京地区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低,创1954年来最高记录。
而今年10月7日以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
雾霾持续围城,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都在1公里以下,全城空气质量普遍陷入严重污染水平。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官方微信发布,全市空气质量级别曾达到六级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浓度最高时达每立方米426微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长期接触这类细小颗粒物将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风险,因雾霾天气而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被称为“北京咳”,其知名度日益比肩北京烤鸭或京剧。
雾霾天气不仅给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也给环境、交通、经济等各方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些负面影响的背后则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成本。
仅以旅游业为例,据北京市旅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已突破1亿人次,但入境过夜游人数则出现了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同比下降14.3%。
专家分析,北京入境游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除国际经济持续低迷,造成欧美远途旅游出游能力下降外,国外媒体持续炒作北京雾霾天气,对入境游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同时,因雾霾天气导致的航班取消、工厂关闭、高速路限行、医院人满为患……这些对经济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治理大气污染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同时还是政治问题,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
今年的APEC会议召开期间,正值北京进入雾霾高发期,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最近,北京及其周边的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和山东等省市制定了一个保障方案,通过车辆限行、人员放假、停产停工等一系列控制污染源的措施,承诺在APEC期间减排污染物三至四成,这将会大幅改善空气质量。
但APEC会议期间的减排措施能否被长期复制推广,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
治理雾霾首先需要摸清污染来源。
据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3)》分析,大气污染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费量过大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因素影响相叠加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
如何治理雾霾?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需要估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间接的对人的精神损害;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治理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效益,以及间接的社会、生态效益;制定污染者付费制度,以及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等。
总之,需要针对污染来源,采取多种应对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制定治理方案,我们有必要将目光转向多年前的“雾都”伦敦。
伦敦在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雾霾灾害:从12月5日开始连续数日大雾笼罩伦敦,白日昏暗,空气刺鼻。
原因是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遍布市区,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
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在此之后两个月内,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的恶果,由此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上世纪60年代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出台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
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等。
此外,伦敦市还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
上世纪90年代后,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建立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否则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同时,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
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街道清洁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为确保民众知情权,英国民众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如今伦敦空气质量已明显改善,阳光经常能够透过大气照耀在人们的脸上。
不难看出,英国采用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来防治大气污染。
对于北京来说,伦敦治理雾霾的方案有很多可取之处。
但我们必须在借鉴其他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治理之路。
首先,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前提。
中国在几十年里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很长时间以来,以GDP论英雄的错误发展观仍然左右着一些人的思维,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不愿意淘汰落后产能,甚至暗中保护污染企业;有的企业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流于形式,只见减排数字,不见污染改善。
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恶化了生态环境,透支了发展后劲。
我们不可以效仿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他们20世纪之前的那种“先破坏再治理”的路线,政府和企业必须承担起各自的环保责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
同时,防治大气污染,每个人都要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北京的人们肯不肯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北京的人们愿不愿意放弃私家车凉爽的空调、舒适的空间而走进一列拥挤的地铁车厢?这是需要人们做出牺牲的变革,相信这些牺牲在百年后会告诉我们的子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次,依法防治是关键。
我国在1987年就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对这部法律作了修改。
时隔五年,在2000年又对这部法律作出了修订。
2014年9月,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目前已将征求意见稿及说明在互联网上全文公布,通过多种方式征求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意见。
从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到连续的修改,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法律手段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目前当务之急在于切实落实已经出台的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三,经济和科技手段是保障。
在明确立法、执法、守法的前提条件下,要积极利用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防治大气污染。
国家要积极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各地要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污染联合防治。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了防治大气污染5年路线图:从2013年到2017年,将突出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大关键领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水面、生态修复等措施,大力提升环境容量。
随着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临近,北京进入APEC时间。
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11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
天空也逐渐变蓝,被市民称为“APEC蓝”。
让天变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们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前瞻性的意识、互联网的思维,把大气污染防治上升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抓实、抓深、抓细,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期待,APEC会议期间的北京蓝天,在APEC会议之后还将持续蔚蓝,短期的“APEC 蓝”会悄然转变为永久的“Beijing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