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969—2018年阿拉善右旗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9—2018年阿拉善右旗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969—2018年阿拉善右旗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 年平均气温上升:在这50年间,阿拉善右旗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在最近20年,气温的上升速度更为显著。

这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体现。

2. 冬季气温上升较快:与年平均气温相比,冬季气温上升的速度更快。

在过去的50
年间,冬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导致了降雪量的减少和冰雪融化速度的加快,
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极端气温事件增加:在这个时期内,阿拉善右旗发生的极端气温事件(如高温和低温)数量明显增加。

夏季和冬季的极端气温事件尤为突出。

这可能会对农田作物生长和牧
畜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气温年际变化较大:尽管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年际变化较大。

在这50年间,阿拉善右旗的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出现了一些突出的寒冷和炎热年份。

这使得气温变化更
加不稳定,给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阿拉善右旗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明显。

这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农业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乌兰地区冻土若干特征分析

乌兰地区冻土若干特征分析

乌兰地区冻土若干特征分析乌兰地区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它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冰冻圈之一、乌兰地区的冻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乌兰地区的冻土厚度较薄。

乌兰地区地处高原腹地,整体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年均气温较低。

这种环境条件下,地表温度长时间低于0°C,形成了冻土带。

然而,乌兰地区的冻土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在1-3米之间。

这主要是由于乌兰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植被覆盖较差,地表热量损失较大,导致冻土层不能持续保持足够的厚度。

其次,乌兰地区的冻土类型丰富。

乌兰地区冻土主要包括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具体包括活动层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活动层冻土是指每年夏季解冻而在冬季重新冻结的冻土层,其厚度一般在0.5米左右。

季节性冻土是指每年冬季冻结而在夏季解冻的冻土层,其厚度一般在1-2米之间。

多年冻土是指在地层深处存在,并且多年不解冻的冻土层,其厚度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

再次,乌兰地区的冻土对人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乌兰地区的冻土属于脆性冻土,一旦遭受破坏或者变化温度,容易发生坍塌或者滑坡等地质灾害。

此外,乌兰地区的冻土对路基、建筑物等基础工程的稳定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最后,乌兰地区的冻土具有较强的水分影响能力。

乌兰地区冻土的冻结和解冻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的水分变化,这对地下水和河流水文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冻土层为寒冷季节地下水和河水提供了有效的储水层,而冻土解冻过程中释放的水分也会影响地下水和河流的水文情况。

综上所述,乌兰地区的冻土具有冻土厚度较薄、冻土类型丰富、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和具有强的水分影响能力等特征。

对乌兰地区的冻土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对于保护环境、推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汪青春;李林;刘蓓;秦宁生;朱尽文
【期刊名称】《青海气象》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本文利用青海26个代表1961~2002年逐日雨量资料和青海东部地区
10个站1981~2001年降水自记资料,分析近40a来青海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青海近年来虽然夏半年降水量和雨日在减少,但降水强度在增大。

夏半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降水日数的减少造成的;而冬半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是由于降雪日数增多和每次降水日平均雨量的增大造成的。

近20a来十分钟、一小
时最大降水的强度在明显增加。

同时90年代夜间出现强降水的机率多于80年代,白天则少于80年代。

因此从降水的强度变化和强降水出现时间变化来看,今后防止洪涝灾害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汪青春;李林;刘蓓;秦宁生;朱尽文
【作者单位】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西宁8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青海省东北部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诊断分析 [J], 陈宗颜;秦宁生;汪青

2.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J], 汪青春;李林;刘蓓;秦宁生;朱尽文
3.安徽省近60年雨日、降水量及雨强的气候变化特征 [J], 王涛;刘承晓
4.清镇市近40年雨量、雨日及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J], 杨涛;张皓;蔡志颖;滕万里;金昭贵
5.寿光市近56年降水量及雨日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J], 高学芹;高建英;张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况及普兰县未来气象发展方向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况及普兰县未来气象发展方向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况及普兰县未来气象发展方向作者:普珠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4期摘要利用NOAA/NCEP再分析资料及普兰县站点观测资料,分析近40年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阐释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及普兰县未来的气象发展方向。

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分布存在明显时空差异,且不同年份降水量和气温变化情况不同。

普兰县气温和年蒸发量逐年增高,但降水量却不断减少,导致普兰县水资源缺少,对环境和气候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全球变暖;降水;气温;青藏高原中图分类号:P46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1.084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 ℃,其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增温幅度最大,其他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次之。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形势改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将对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青藏高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积约230万km2,有着“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极”称号。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焦点区,全球变暖必然会对青藏高原天气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有些学者认为在全球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较其他地区气候状况改变更快,幅度更大。

由于西藏阿里地区人多地少,气象基础设施相对较少,在气象观测和预报上存在一些不足,当地气象局只有在普兰、改则两县设立了气象观测站,普兰县天气和气候代表了阿里地区西部四县气候状况。

本文将主要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气候变化特征,积极探索普兰县未来气象前进方向。

1 资料和方法本文采用的资料包括:1)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NCEP)GHCNCAMS Monthly Temperature表面温度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2)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用观测资料重建的降水资料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PREC),水平分辨率为2.5°×2.5°;3)普兰县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日总云量、日低云量、降水量、蒸发量及风速站点观测资料。

最近十年新疆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

最近十年新疆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

最近十年新疆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
任宜勇;季元中
【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1991(14)4
【摘要】本文利用4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最近10年(1981-1990年)新疆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暖冬突出、年平均气温上升、年降水量增加、寒潮天气减少、最大冻土深度变薄、冬季最低气温偏高与暖冬有关的异常在气现象增多.同时,还对暖冬形成的原因和暖冬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做了初步分析.
【总页数】6页(P42-47)
【关键词】气候;变化;天气;异常;新疆
【作者】任宜勇;季元中
【作者单位】新疆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气候变暖对新疆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J], 普宗朝;张山清
2.气候变暖对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J], 张山清; 吉春容; 普宗朝
3.北极熊:气候变暖让我最近比较烦 [J], 陈春全
4.八十年代新疆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评估 [J], 季元中;任宜勇
5.全球气候变暖与新疆气候变化 [J], 张丙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

青藏高原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湖泊环境响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湖泊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青藏高原的气候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的湖泊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分析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随后,我们将探讨这些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湖泊的水位、水质、生态结构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遥感影像以及气候模型输出结果,揭示气候变化对湖泊环境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过程。

本文还将对青藏高原湖泊环境的响应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将评估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探讨湖泊环境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湖泊的响应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湖泊环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动态变化过程。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湖泊环境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温度、降水、风速等多个方面。

在温度方面,青藏高原整体呈现显著的增温趋势。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过去40年中,高原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2摄氏度。

这种增温趋势在冬季尤为明显,导致高原冬季的气温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夏季。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高原的生态系统,也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降水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过去40年中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但降水分布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减少。

这种降水模式的变化对高原的水资源、湖泊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单选题1.(2021·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陆与北美⽊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度扩展⽊我国阿尔泰⽊—阴⽊一线.其后,随着⽊温升⽊,苔原不断向北及⽊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受全球⽊候变暖的影响,亚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积扩⽊D.⽊积缩⽊(2)苔原带横跨亚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陆降⽊北部最多(3)祁连⽊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可能是因为祁连⽊地()A.⽊前针叶林带以上⽊温⽊B.⽊前基带⽊温⽊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温⽊D.冰期基带⽊温⽊【答案】(1)D(2)B(3)D【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点评】气候变暖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2021·浙江)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

完成下列小题。

(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A【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解析】【分析】(1)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B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是导致洞庭湖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故洞庭湖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和水分,而不是热量和土壤。

乌兰县一次西南气流型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乌兰县一次西南气流型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要 :本文利用天气实况资料 、卫星 云图资料及 自动站观测资料 ,分析 了 20 0 9年 6月 1 8日鸟兰地区m现的强冰
雹天气 过程 。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在西太 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的背景下 ,其外 围的西南气流稳定维持 ,为西 藏西部及青海 海西中东部地 区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 能量 ,高原地 区的地表辐射加热也促进 了低层 的能量积 累;西藏 西部 、青 海南 部 地区午后形成的对流云 ,随着副热带高 压外 隔西南气流 向东北方向移动 ,在移动过程 中发展加强 ,造成 了海西 中东部地
3 天气 形 势
31 5 0 P . 0 h a形 势
上的冰雹 ,对任何品种 的农作物 、 在任何发育期 ,都 可 以造 成不 同程 度 的灾 害 l】 兰县 地 处 柴达 木 盆地 1。乌 ' 2
东 部 ,属高 原大 陆性 气候 ,年 降水量 为 18 7mm,年平
均 冰雹 日数 为 07 ,其 中主 要 集 中在 6~8月 ,占年 .d 冰雹 总 日数 的 8 %。2 0 6 0 9年 6月 1 8日 ,乌 兰 县 出现 了少 见 的强 冰雹 天气 ,造成 了较严 重 的 灾 害 ,分 析这
闭合 中心 的北 界位 置有 所 北抬 ,范 围 明显 增大 。此 次
冰雹 天气 就 是 发 生 在 副 热 带 高压 外 围 的西 南 气 流 中 ,
0 5分结 束 ,持续 了 8 i。 mn 冰 雹 天气 造 成 乌 兰 县希 里 沟镇 河 东 村 1.h z 33m 油 菜 绝 收 ,1.h 麦 受 灾 程 度 7 %以上 ;县 丰 农 合 33m 小 0 作 社 的 1.h 77 m 娃娃 菜 、8h 型 薯 、 193h z m 微 4 . m 洋
路 径偏 北 ,青 海海 西 地 区仍 处 于 高压 环 流边 缘 的西 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草业QINGHAI PRATACULTURE 第28卷第1期2019年3月Vol.28.No.l Mar.2019文章编号:1008-1445 (2019) 01-0050-06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时盛博,白文蓉,张调风,段丽君,李万志,董少睿(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摘要: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 。

雨季时间为 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 ;年平均气温为4.2T ,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 天数为106d ;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最高气温每10a 分别增加45.281mm,0.299X : ,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 气压、年平均风速每 10a 分别减少 0.785%、24.891h 、25.074MJ • m'\0.125hpa,0.261m • s"。

关键词:气候特征;乌兰县中图分类号:S812.1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中国 不同时间序列UT 、不同范围*句的气候变化特 征及其气候影响因子"“I 进行研究。

汪青春,戴 升,肖莲桂等⑵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气 候变化事实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李林〔⑶研究了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区域显著性及其成因。

沈菊「⑷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变化特征,认 为柴达木盆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996年存在突 变。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东经98。

29,,北纬36。

55',海拔高度2950m 。

本 文主要分析讨论1996年以来乌兰县的气候特 征,以及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对指导地 方农牧业生产、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采用乌兰县气象站1996-2016年气温、降水、 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日照时数、辐射等完整的气 象资料序列(资料由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 分析上述气象要素逐日、逐月、逐年、春夏秋冬四 季及年内的气候变化特征。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11)资助。

2结果与分析2.1气象要素的年变化特征从年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a ),年降 水量为增多趋势,每10a 增加的速率为45.281mm, 年降水量增加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检 验,这说明1996年以来,年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比 较明显。

年降水量最大值为323.3mm,出现在 2016年,最小值为120.9mm,出现在2001年,相差 202.4mm,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211.0mm 。

年降水 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67倍,降水异常偏多年 份与异常偏少年份相差较大。

按照全国年降水量 等级划分(200~400mm ),属于干旱气候类型。

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b ),年 平均气温为增暖趋势,增暖速率为每10a 0.299七, 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 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增暖趋势比较显著。

年平均气温最大值为5.0T,岀现在2016年,最小值为3.6紀,岀现在2012年,相差1.4七,多 年的气候平均值为4.2T 。

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的1.39倍。

按照全国年平均气温等级划分 (1-10T ),属于温带气候类型。

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50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时盛博等lc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增暖趋势,增暖速率为每10a 0.609T ,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增暖趋势通过了 a = 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 均最高气温增暖趋势非常显著。

年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为20.3P,岀现在2013年、2015年,最小值 为17.6T :,出现在2005年、2012年,相差2.7T ,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18.9T 。

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15倍。

图1 1996-2016年气象要素年变化曲线图(a 为降水量,b 为平均气温,c 为平均最高气温,d 为相对湿度,e 为日照时数,f 为总辐射,g 为平均气压,h 为平均风速)a ——降水贸 ......多年平均b ——平均气溫 ......多年平均30Q0£ 250.09M 世 20a0isao100.0年份P?!3.0199620012006年份20U 2016年份%/tt M-K s48.036.03300.0£iii 3100.03000.02900.02800.02700.03200.07110709.0g --------平均气压 ......多年平均y = -0.0125)(+709.7710.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199620012006年份201120167100.06700.06500 06900.0年份------平均凤速多年平均善40Qd h §年份 年份7oao --------------!--------------1--------—— 1.5 -------------------------------------------------——----------------------------------------19962001200620U 20161996200120062011201651青海草业2019年第28卷第1期从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I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10a0.785%,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减小趋势没有通过T a=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相对湿度减小趋势并不十分显著。

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值为45.2%,出现在2002年,最小值为38.0%,出现在2011年,相差7.2%,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41.8%。

年平均相对湿度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19倍。

按照全国年平均平均相对湿度等级划分(50%为界线),属于干燥气候类型。

从年日照时数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e),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10a 24.891h,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减小趋势通过了a= 0.10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日照时数减小趋势比较显著。

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值为3178.lh,出现在1997年,最小值为2827.5 h,出现在2012年,相差350.6h,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2995.6h。

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12倍。

按照全国年日照时数等级划分(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h),属于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比较丰富。

从年总辐射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If),年平均总辐射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10a25.074 MJ-m",年平均总辐射的减小趋势没有通过了a =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总辐射减小趋势并不十分显著。

年平均总辐射最大值为7024.5MJ-mj出现在1997年,最小值为6619.9MJ•m",出现在2012年,相差404.6 MJ•mJ,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6789.7MJ-m_2o 年平均总辐射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06倍。

按照全国年总辐射等级划分(全年总辐射为6024~ 7032MJ•m'2),属于三类可利用地区。

从年平均气压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g),年平均气压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10a0.125 hPa,年平均气压的减小趋势没有通过了a=0.05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气压减小趋势并不十分明显。

年平均气压最大值为710.3hPa,出现在2002年,最小值为708.2hPa,出现在2012年,相差2.1hPa,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709.6hPa。

按照全国年平均气压等级划分(850hPa),属于相对偏低区域。

从年平均风速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h),年平均风速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10a0.261m/ s,年平均风速的减小趋势通过了a=0.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风速减小趋势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年平均风速最大值为2.5m/s,出现在1999年、2010年,最小值为1.8m/ s,出现在2012年,相差0.7m/s,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2.2m/s。

按照全国年平均风速8个级别划分(全年平均风速在2~3m/s之间),属于第三区域,既风速相对偏小区域。

2.2气象要素的月变化特征从降水量的月变化曲线图看(图2a),7月降水量最大,12月降水量最小,年内月降水量变化为单峰型。

1月至7月降水量逐步增加,8月至12月降水量逐步减少。

降水量6月、7月、8月在35mm至57mm之间,5月和9月在24mm至27mm 之间,其它月份小于10mm o从月增加和月减少的数量值来看,5月降水量增加值相对较大,而8月降水量减小的值相对较大。

从平均气温的月变化曲线图看(图2b),7月平均气温最大,1月平均气温最小,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为单峰型分布。

2月至7月平均气温逐步上升,8月至翌年1月平均气温逐步下降。

月平均气温6月、7月、8月在14.0T至17.0七之间,4月、5月、9月在6.0T至12.0七之间,3月和10月在0.0紀至4.2T之间,其它月份低于-3.0T。

从月值上升和月值下降的幅度值来看,4月平均气温上升值相对较大,而11月平均气温下降的值相对较大。

从年内平均气温出现时间段和气温上升和下降的持续时间段来看和年内月降水变化形势比较类似,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非常明显。

从平均最高气温的月变化曲线图看(图2c), 7月平均最高气温最大,1月平均最高气温最小,平均最高气温年内的变化为单峰型。

2月至7月平均最高气温逐步上升,8月至翌年1月平均最高气温逐步下降。

月平均最高气温6月、7月、8月、9月在25.1T:至30.0T之间,3月、4月、5月、10月在15.代至25.Or之间,其它月份低于13.0T。

从月值上升和月值下降的幅度值来看,3月平均最髙气温上升值相对较大,而11月平均最高气温下降的值相对较大。

从平均相对湿度的月变化曲线图看(图2d), 7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3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小,52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时盛博等年内月平均相对湿度为单峰型。

4月至7月平均 相对湿度逐步上升,8月至翌年3月平均相对湿度 逐步下降。

月平均相对湿度6月、7月、8月、9月 在50.1%至57.0%之间,其它月份小于50.0%0从 图2 1996-2016年气象要素月变化曲线图(a 为降水量,b 为平均气温d 为平均相对湿度,e 为平均日照时数,f 为平均辐射,g 为平均气压,h 为平均风速)月值上升和月值下降的幅度值来看,6月平均相 对湿度上升值相对较大,而10月平均相对湿度下 降的值相对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