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汇总20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镇海中学等九所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宁波余姚中学16-17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解析版)

浙江宁波余姚中学16-17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解析版)
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C.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D.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为0.1NA
1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的
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他们的分子数也不同
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的
7.mg O2中含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A.2nB.16 C.32 D.n
8.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H4和CO2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4:11B.分子数之比为4:11
C.体积比4:11D.物质的量之比为4:11
9.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 )
A.淀粉B.KNO3溶液C.FeC13晶体D.熔融的Na2O
A.应含有aB.只含有bC.比含有cD.一定有a、b、c
17.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使9.6gC和一定量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C与O2均没有剩余),测知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大了0.60倍,则O2的物质量为( )
A.0.40molB.0.50molC.0.60molD.0.70mol
18.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 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d倍,则A的相对分子量为(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T,错误的请写F)1.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流通。

3.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表现为对内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人民币汇率稳定.4.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每一次交换价格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5.某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二、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1.2016年里约奥运会吉祥物是维尼休斯,主色调为黄色的里约奥运吉祥物代表了巴西的动物,其中有猫的灵性,猴子的敏捷以及鸟儿的优雅。

该吉祥物在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A.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12.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

这是因为A.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B.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13.通过多轮竞价,最终A企业用30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某卫视黄金时段60秒的广告播放权。

下列选项与材料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A.用400元购买一双皮鞋B.迈腾汽车售价22。

8万C.存款利息收入500元D.购房贷款100万14.各国政府致力于反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之二就是通货膨胀会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货膨胀会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原因是A.通货膨胀会减少人们当期的收入B.通货膨胀会导致纸币发行过多C.通货膨胀会阻碍商品流通D.通货膨胀会降低居民货币收入的购买力16.从2015年6月l5日起,慈溪市城市公交先行实施刷卡乘车.只要拥有带IC芯片以及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市民就可以通过圈存充值后,用银行卡直接刷卡乘车。

20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解析版)

8. (5 分)关于函数 y=sin|2x|+|cos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周期函数,周期为 2π B.在 上是单调递增的
第 1 页(共 16 页)
C.在 D.关于直线
上最大值为 对称
二、填空题(6+6+4+6+4+4+4=34) 9. (6 分)在等比数列{an}中,Sn 为其前 n 项和,已知 a5=2S4+3,a6=2S5+3,则此数列的 公比 q= ,a4,a6 的等比中项为 ,数列 的最大值是 .
(3)若(2)中的 bn 的前 n 项和为 Tn,求证:
18. (15 分)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点 (an+2,Sn+1)在一次函数图象 y=4x﹣5 上, 其中 n∈N .令 bn=an+1﹣2an,且 a1=1. (1)求数列{bn}通项公式; (2)求数列{nbn}的前 n 项和 Tn. 19. (15 分)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E,F 分别是 AC,AB 的中 点, (1)若∠C=60°,b=1,c=3,求△ABC 的面积; (2)若 3AB=2AC, <t 恒成立,求 t 的最小值.
14. (4 分)在数列{an}中,若 a1=1,an+1=2an+3(n≥1) ,则该数列的通项 an=
15. (4 分)已知数列{an}满足:a1=m(m 为正整数) ,an+1=
若 a6=1,则 m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三、解答题(15×4+16=76) 16. (15 分)已知向量 (1)若 f(α)=
13. (4 分)在△ABC 中,已知 a,b,c 是角 A、B、C 的对应边,则 ①若 a>b,则 f(x)=(sinA﹣sinB) •x 在 R 上是增函数; ②若 a ﹣b =(acosB+bcosA) ,则△ABC 是 Rt△; ③cosC+sinC 的最小值为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汇总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汇总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7号干电池比1号干电池的电动势大B .电磁炉的锅不能用陶瓷或耐热玻璃材料,是因为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差C .磁体遇到高温或猛烈碰撞时,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杂乱无章,磁性减弱或消失D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正弦曲线2.夏天的河上,有几名熟悉水性的青年将绳子挂在桥下荡秋千,绳子来回荡几次后跳入河中,现把秋千看成单摆模型,图为小明在荡秋千时的振动图像,已知小王的体重比小明的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王荡秋千时,其周期大于6.28sB .图中a 点对应荡秋千时的最高点,此时回复力为零C .小明荡到图中对应的b 点时,动能最小D .该秋千的绳子长度约为10m3.如图所示,3只小灯泡123L L L 、、分别与电容器、电感线圈和滑线变阻器串联后并联接入电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时,3只小灯泡的亮度相同,现保持电压不变,将交流电的频率变为100Hz ,则L灯比原来的亮A.1L灯比原来的亮B.2L灯比原来的暗C.3L灯比原来的亮D.34.美国使用的电吹风在1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现将它在标准电压为220V的中国使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电吹风正常工作,所需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应为6:11B.标准电压220V指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C.标准电压220V指的是交流电的峰值D.变压器中匝数少的线圈导线较细,匝数多的线圈导线较粗5.为了交通安全,常在公路上设置如图所示的减速带,减速带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

一排等间距设置的减速带,可有效降低车速,称为洗衣板效应。

如果某路面上的减速带的间距为1.5m,一辆故有频率为2赫兹的器材匀速驶过这排减速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汽车以5m/s的速度行驶时,其振动频率为2HzB.当汽车以3m/s的速度行驶时最不颠簸C.当汽车以3m/s的速度行驶时颠簸的最厉害D.汽车速度越大,颠簸的就越厉害6.电流天平是用来测磁感应强度大小的仪器,如图1所示,图2是它的原理示意图,横臂的右边缘固定一条U 形绝缘导线ACDE ,通电前,现将天平调节平衡,指针指在零刻度,将导线通过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后放入待测磁场,在左端钩码钩上加上适量的钩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天平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B .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C .U 形导线AC 、DE 两段都受到向下的安培力D .U 形导线CD 段受到的安培力向下7.光照测量计应用了如图所示的电流,干电池内阻不能忽略,滑动变阻器1R 作为灵敏度调节,电阻2R 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

浙江省宁波市新高一下学期化学易错综合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新高一下学期化学易错综合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新高一下学期化学易错综合题本练习含答案有解析1.(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2.有下列分子或离子:BF3、H2O、NH4+、SO2、HCHO、PCl3、CO2(1)粒子构型为直线型的为:_________(2)粒子的立体构型为V型的为:_________(3)粒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为:_________(4)粒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型的为:_________(5)粒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的为_________。

3.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L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部分有机化合物转化的反应式如下:(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A→B所属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

(5)H与I2反应生成J和H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A和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题中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苯乙酸乙酯(),参照下列模板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Fe3O4(s)+4CO(g)=3Fe(s)+4CO2 (g) △H1= a 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 (g) △ H2= b kJ/mol则反应Fe2O3(s)+3CO(g)=2Fe(s)+3CO2 (g)的△H=________kJ/mol(2)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甲中投入8molCO2(g)、16molH2(g)发生反应:CO 2 (g)+H2(g) CO(g)+H2O(g)甲容器1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

政治-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政治-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就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2.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价格变动可以调节商品的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一定会增加。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重视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8.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的分配。

()9.纳税人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就是骗税。

()10.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最符合韪要求的一个选项,并将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涂黑。

)11.小李领取了5000元工资后,在商场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0元,实际支付了800元。

在这里5000元、1000元、80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12.近年来,关于500元或1000元大面额纸币的发行问题已被炒作多次。

近日,央行负责人再次证实,目前没有发行大面额货币的计划。

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②车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③国家增发纸币必须引起通货膨胀④国家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A. ②③B. ②④C. ①④D. ①③13.截止2016年一季度末,中国信用卡累计发行量已经突破4亿张,达到 4.14亿张,大约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都拥有一张信用卡。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2015年11月1日上午第29届杭州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路跑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平均时速时,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出发后前2小时内与第2小时内是指同一段时间C.不同观众观察同一名运动员的运动,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D.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全马”42.195公里指的就是位移2.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得很快,加速度可能很小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3.汽车乙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甲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0.5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100m B.75m C.25m D.04.太古家用榨油机研发过程和性能功效的《疯狂榨油记》在央视10套《我爱发明》栏目播出后,再度引起广泛关注.有用户欣喜地表示“机子操作很人性化,上手非常简单,材质也非常上档次,以后食用油还是要自己榨,全家都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好油比较放心”.图中是该款榨油机的结构原理图,其中B 为固定铰链,C 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 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 处作用一大小为F 且垂直于壁的压力时,物体D 所受的压力为( )A .2FL d B .2Fd L C D 5.跳水运动员起跳前,在弯曲的跳板最外端静止站立,如图所示,则( )A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B .跳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大小C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大小大于跳板对她的支持力大小D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6.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 =0.2kg 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可知,g 取9.8m/s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可能为0.5NC.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7.小雯同学在二楼走廊上,将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同时以8m/s的速率抛出,其中一个做竖直上抛,另一个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小雯同学在四楼走廊上,以同样的方式同时抛出这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t′,不计空气阻力,则△t′和△t大小关系是()A.△t′=△t B.△t′<△t C.△t′=2△t D.△t′>2△t8.轻质弹簧A的两端分别连在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上,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另有两根与A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B、C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小球相连,B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C的另一端用手牵住,如图所示.适当调节手的高度与用力的方向,保持B弹簧轴线跟竖直方向夹角为37°不变(已知sin37°=0.6,cos37°=0.8),当弹簧C的拉力最小时,B、C两弹簧的形变量之比为()A.3:5 B.4:3 C.1:1 D.5:4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某同学研究平直路面上自行车的运动,以下是他的处理方法,其中属于理想化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B.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C.将自行车的运动方向规定为正方向D.将自行车视为质点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t=1s时的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2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11.在刚刚结束的余姚中学第七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正确的是()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度大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好“快”是指小刘同学跑完全程所用时间最短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1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m、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且这一力由F突然增加到F′时,m和M都仍保持静止状态,关于水平力作用下的这两个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不变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减小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小13.如图所示,物体重20N,用两根轻绳BA、CA连接在竖直墙上,其中CA水平,BA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在物体上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的恒力F,要保证两根绳都能绷直,则恒力F的大小可能是()A.15N B.18N C.25 N D.30 N14.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节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以大小为23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5 B.8 C.13 D.20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5.在进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是四位同学用重锤代替小车,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放进行实验时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一、单选题(l~10小题每题2分,10~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1.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有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A.汤姆生B.道尔顿C.卢瑟福D.波尔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 B.NH3+HCl═NH4ClC.2FeCl2+Cl2═2FeCl3D.H2CO3═H2O+CO2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aCl2=Ca2++2Cl﹣B.Na2SO4=2Na++SO42﹣C.HNO3=H++NO3﹣D.KClO3=K++Cl﹣+3O2﹣4.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75%的酒精溶液B.硝酸钠(固态)C.Fe(OH)3胶体D.豆浆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6.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1mol He ③0.5mol H2O ④0.2mol 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7.mg O2中含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A.2n B.16 C.32 D.n8.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H4和CO2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4:11 B.分子数之比为4:11C.体积比4:11 D.物质的量之比为4:119.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A.淀粉B.KNO3溶液C.FeC13晶体D.熔融的Na2O10.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 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肯定不含有K+B.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的液体C.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D.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1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gC﹣13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28gCO和44gC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N AC.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D.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为0.1N A1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的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他们的分子数也不同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的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15.VmL硫酸铁溶液中含wgSO42﹣,取此溶液0.5VmL,用水稀释成2V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Fe3+物质的量浓度为(以下单位为mol•L﹣1)()A. B. C. D.16.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H2O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将ag样品放入bmL1mol/L的盐酸,使其充分作用后,残留酸用25.52mLcmol/L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则蒸发所得溶液,得到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为克)()A.应含有a B.只含有b C.比含有c D.一定有a、b、c17.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使9.6gC和一定量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C 与O2均没有剩余),测知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大了0.60倍,则O2的物质量为()A.0.40mol B.0.50mol C.0.60mol D.0.70mol18.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d倍,则A的相对分子量为()A.2d B.2.5d C.5d D.0.8d1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 H m X分子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20.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Ba2+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21.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代表字母,填在各小题末的横线上:A、过滤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萃取分液法;E、蒸馏法;F、升化法(l)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2)除去植物油中的水(3)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4)将自来水制为纯净水.22.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填空:①NaCl ②汞③盐酸④BaSO4⑤干冰⑥H2SO4⑦葡萄糖⑧碘酒⑨液态氧气⑩熔融MgC12(l)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以上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纯净物是.23.现有A、B、C、D、E、F、G七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O3、Na2SO4、KCl、AgNO3、MgCl2、Cu(NO3)2和Ba(OH)2溶液中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C:,E:,G:.24.实验室要配制100mL1.0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1)经计算,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 固体g.(2)若用NaCl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A.锥形瓶 B.200mL容量瓶C.烧杯D.胶头滴管E.药匙F.托盘天平(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溶度的标准溶液B.长期贮存溶液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D.量取任意体积的液体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且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4)若实验室需要配制0.5mol/L硫酸溶液450mL,则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量筒,应选用mL规格的量筒最好.(5)下列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进行定容操作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25.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侧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35.1gNaCl放入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溶液l00mL,该溶液怡好与20mL0.1mol/LAgNO3的溶液完全反应.(1)求100mL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2)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26.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色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 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了4.8g.将反应后气体通入2L0.lmol/L的澄清Ca(OH)溶液,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0g.求:2(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标准状况)《写出计算过程)(2)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可能为(3)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为.2016-2017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l~10小题每题2分,10~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1.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有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A.汤姆生B.道尔顿C.卢瑟福D.波尔【考点】1A:化学史;35:分子、原子、离子.【分析】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割,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解答】解:A.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故A错误;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故B正确;C.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故C错误;D.波尔提出量子力学模型,故D错误.故选B.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 B.NH3+HCl═NH4ClC.2FeCl2+Cl2═2FeCl3D.H2CO3═H2O+CO2【考点】B1: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D中均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只有选项C中Fe、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aCl2=Ca2++2Cl﹣B.Na2SO4=2Na++SO42﹣C.HNO3=H++NO3﹣D.KClO3=K++Cl﹣+3O2﹣【考点】4A: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先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用“═”,电离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并注意原子团不可拆分来解答.【解答】解:A、CaCl2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A正确;B、Na2S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B正确;C、HN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3﹣,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C正确;D、KCl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故D错误;故选D.4.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A.75%的酒精溶液B.硝酸钠(固态)C.Fe(OH)3胶体D.豆浆【考点】37:混合物和纯净物;3C: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这些物质都属于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即为纯净物,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物质即可.【解答】解: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均为化合物,即纯净物,A、75%的酒精溶液为混合物,故A错误;B、硝酸钠为纯净物,故B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豆浆为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考点】3C: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37:混合物和纯净物;B1:氧化还原反应;D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仅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表现为有化合价的升降;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解答】解:A、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所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A错误;B、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所以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表现为有化合价的升降,故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定义可以看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并不是看物质本身是否导电,而是看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导电,故D错误.故选C.6.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1mol He ③0.5mol H2O ④0.2mol 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考点】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nN A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解答】解:①0.5mol NH3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4=2mol;②1mol He含有1mol原子;③0.5mol H2O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3=1.5mol;④0.2mol H3PO4含有的原子物质的量为0.2mol×8=1.6mol,由N=nN A可知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原子数目越多,则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序排列的是①④③②.故选A.7.mg O2中含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A.2n B.16 C.32 D.n【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根据m=nM计算出mg氧气、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 A可知:N A=,据此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即可.【解答】解:mg O2的物质的量为:=mol,n个氧原子需要氧气的分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故选B.8.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CH4和CO2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4:11 B.分子数之比为4:11C.体积比4:11 D.物质的量之比为4:11【考点】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相同状态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等质量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而分子个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C、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等质量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解答】解:A、相同状态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密度之比等于16:44=4:11,故A正确;B、等质量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而分子个数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即,由于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之比为4:11,故两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4,故B错误;C、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而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和摩尔质量成反比,故有:,故甲烷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1:4,故C错误;D、等质量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故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故D错误.故选A.9.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A.淀粉B.KNO3溶液C.FeC13晶体D.熔融的Na2O【考点】D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物质导电的条件: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淀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B.KNO3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C.FeC13晶体为电解质,但是硫酸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所以FeC13晶体不导电,故C错误;D.熔融的Na2O是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故D 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考点】P4:分液和萃取;P2:蒸发和结晶、重结晶;P3:蒸馏与分馏.【分析】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B.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如果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会使残留的下层液体又混入上层液体.【解答】解: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石棉网,故A正确;B.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则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故B正确;C.蒸馏操作时,冷凝水应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所以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故C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如果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会使残留的下层液体又混入上层液体,故D正确.故选C.1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 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考点】84: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根据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来判断u夸克、d夸克的个数.【解答】解: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则x×+y×(﹣)=1,解得x=2、y=1;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m×()+n×(﹣)=0,解得m=1、n=2,故选B.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试样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样中肯定不含有K+B.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的液体C.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D.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DG: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PE: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检验钾离子,应透过蓝色股玻璃;B.过滤时应防止滤纸破损;C.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D.应用蒸发皿蒸发液体.【解答】解:A.因钠元素的黄光可遮挡紫光,检验钾离子,应透过蓝色股玻璃,以滤去黄光,故A错误;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滤纸破损,玻璃棒仅起到引流的作用,故B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C正确;D.坩埚用于加热固体,应用蒸发皿蒸发液体,故D错误.故选C.1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gC﹣13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28gCO和44gC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N AC.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D.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为0.1N 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C﹣1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B、求出CO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O和二氧化碳中分别含有1个和2个氧原子来分析;C、求出双氧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双氧水中含18个电子来分析;D、标况下水为液体.【解答】解:A、C﹣1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即摩尔质量为13g/mol,故12gC﹣13的物质的量为mol,故含碳原子个数为个,故A错误;B、28gCO和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而CO和二氧化碳中分别含有1个和2个氧原子,故1molCO和1mol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飞别为N A个和2N A个,故B错误;C、1.7g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而双氧水中含18个电子,故0.05mol双氧水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个数为0.9N A个,故C正确;D、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的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他们的分子数也不同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的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考点】4D:气体摩尔体积.【分析】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物质体积的大小由分子间距离决定;B、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分子数有关;C、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气体的体积有气体的分子数决定;D、气体摩尔体积的可能数值有无数个.【解答】解: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物质体积的大小由分子间距离决定,故A错误;B、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分子数有关,当气体所处的状态不相同时,不同气体的气体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和分子数,故B错误;C、气体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一定,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故C正确;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某个状态下,1mol气体所占据的体积称为该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可能数值有无数个,只由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为22.4L/mol,故D错误.故选C.15.VmL硫酸铁溶液中含wgSO42﹣,取此溶液0.5VmL,用水稀释成2V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Fe3+物质的量浓度为(以下单位为mol•L﹣1)()A. B. C. D.【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根据硫酸铁的化学式计算出Fe3+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0.5VmL该溶液中n(Fe3+),再根据c=计算稀释后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解答】解:n(SO42﹣)==mol,则n(Fe3+)=×n(SO42﹣)=mol,0.5VmL该溶液中n(Fe3+)=×=mol,用水稀释至2VmL,则稀释后溶液中c(Fe3+)==mol/L,故选D.16.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H2O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将ag样品放入bmL1mol/L的盐酸,使其充分作用后,残留酸用25.52mLcmol/L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则蒸发所得溶液,得到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为克)()A.应含有a B.只含有b C.比含有c D.一定有a、b、c【考点】M3: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因为bmL1mol/L的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因为完全中和,故氯元素全部与钠元素,生成氯化钠,先求出bmL1mol/L的盐酸的氯元素的质量,再求出氯化钠的质量.【解答】解:因为bmL1mol/L的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因为完全中和,故氯元素全部与钠元素,生成氯化钠,则bmL1mol/L的盐酸的氯元素的质量=b×10﹣3L×1mol/L×35.5g/mol=3.55b×10﹣2g,故氯化钠的质量为=5.85b×10﹣2g,故表达式中只含b,故选B.17.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使9.6gC和一定量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C 与O2均没有剩余),测知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大了0.60倍,则O2的物质量为()A.0.40mol B.0.50mol C.0.60mol D.0.70mol【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若只发生C+O2CO2时,压强不变,若只发生2C+O22CO时,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测知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大了0.60倍,可知生成CO、CO2,结合原子守恒及物质的量比等于压强比计算.【解答】解:若只发生C+O2CO2时,压强不变,若只发生2C+O22CO时,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测知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大了0.60倍,可知生成CO、CO2,n(C)==0.8mol,可知CO、CO2的总物质的量为0.8mol,由物质的量比等于压强比可知,O2的物质量为=0.5mol,故选B.18.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d倍,则A的相对分子量为()A.2d B.2.5d C.5d D.0.8d【考点】5A: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设A为2mol,则分解生成5mol气体,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d,然后计算A的摩尔质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2AB↑+2C↑+2D↑可知,设A为2mol,则分解生成5mol气体,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d,M混=2dg/mol,其质量为2dg/mol×5mol=10dg,由质量守恒可知,2molA的质量为10dg,所以A的摩尔质量为=5dg/mol,又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d,故选C.1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 H m X分子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 B.(A﹣N)mol C.(A﹣N)mol D.(A﹣N+m)mol【考点】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H m X的相对分子量为:A+m,其摩尔质量为(A+m)g/mol;X原子中含有电子数=质子数=A﹣Z,H m X中含有电子数为:A﹣Z+m,根据n=计算出agH m X 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Z,H m X的相对分子量为:A+m,其摩尔质量为(A+m)g/mol,则agH m X的物质的量为:=mol,H m X中含有电子数为:A﹣Z+m,则在ag H m X分子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A﹣N+m)=(A﹣N+m)mol,故选A.20.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方程 f (x)﹣ m=0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α,β,试讨
论 α+β的值. 18.( 15.00 分)已知函数 f( x) =
为偶函数.
( 1)求实数 t 值; ( 2)记集合 E={ y| y=f(x), x∈ { 1,2,3}} ,λ=l2g2+lg2lg5+lg5﹣1,判断 λ与 E 的关系; ( 3)当 x∈[ a, b] (a>0,b>0)时,若函数 f( x)的值域为 [ 2﹣ ,2﹣ ] ,
8.(5.00 分)若 , , 均为单位向量,且 ? =0,( ﹣ )?( ﹣ )≤0,则
| + ﹣ 2 | 的最大值为(

A.1 B. C. ﹣1 D.2﹣ 【分析】 由题意可得 ( + )≥ 1,只需求 | + ﹣2 | 2 最大值即可,然后根据
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展开即可求得.
【解答】 解:∵ ? =0,( ﹣ )?( ﹣ )≤ 0,
( 2)若 ? =0,则 | | =| | ;
( 3)若 | | =| | ,则 ? =0;
( 4)若 ? =0,则 | | =| | A.1 B.2 C.3 D.4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判断以 , 为邻边的四边形的形状,然后判断选项的正 误. 【解答】 解: , , , 为非零向量,且 + = , ﹣ = ,
( 1)若 | | =| | ,可知以 , 为邻边的四边形的形状是菱形,则 ? =0;正确.
( 2)若 ? =0,可得:( + )( ﹣ )=0,即
,则 | | =| | ;正确.
( 3)若 | | =| | ,可知以 , 为邻边的四边形的形状是矩形,则 ? =0;正确.
( 4)若 ? =0,可知以 , 为邻边的四边形的形状是矩形,则 | | =| | ,正确. 故选: D.
2.( 5.00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y=log2(x+3) B. y=2| x|+ 1
C.y=﹣ x2﹣1 D.y=3﹣| x|
【分析】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判断即可.
【解答】 解:对于 A:函数不是偶函数,不合题意;
对于 B:函数是偶函数,且 x>0 时, y=2x+1 递增;符合题意;
若 ⊥ ,则 cos( ﹣α)+sin( π+α)=

11.( 6.00 分)设函数 f( x)=
,若 a= ,则函数 f(x)
的值域为
;若函数 (f x)是 R 上的减函数,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12.(6.00 分)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E,F 分别是 CD和 BC的中点,若 =x +y
第 3 页(共 21 页)
20.( 15.00 分)已知函数 f( x) =( x﹣ 2)| x+a| (a∈R) ( 1)当 a=1 时,求函数 f(x)的单调递增区间; ( 2)当 x∈[ ﹣2,2] 时,函数 f( x)的最大值为 g(a),求 g( a)的表达式.
第 4 页(共 21 页)
2016-2017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镇海中学、 慈溪 中学、效实中学等九所重点学校高一(上)期末数学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5.00 分)已知实数集 R,集合 A={ x| 1< x< 3} ,集合 B={ x| y=
} ,则 A

15.( 4.00 分)已知函数 f( x) =
( a≠ 0, b∈ R, c>0),g(x)=m[ f
( x)] 2﹣n(mn>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当 b=0 时,函数 f( x)在( 0, )上单调递增,在(
第 2 页(共 21 页)
,+∞)上单调递减;
②函数 f(x)的图象关于 x 轴上某点成中心对称;
本文为 word 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2016-2017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 效实中学等九所重点学校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5.00 分)已知实数集 R,集合 A={ x| 1< x< 3} ,集合 B={ x| y=
【解答】 解:∵ 0<0.993.3<1,log3π>1,log20.8<0, ∴ log20.8< 0.993.3<log3π,
故选: A.
5.(5.00 分)若角 α∈(﹣ π,﹣ ),则

A.﹣ 2tan αB.2tan α C.
D.
【分析】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后即可.
第 6 页(共 21 页)
4.(5.00 分)三个数 0.993.3,log3π,log20.8 的大小关系为(

A.log20.8<0.993.3<log3π B.log20.8<log3π<0.993.3
C.0.993.3<log20.81< log3π D.log3π< 0.993.3<log20.8
【分析】 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
∴ ﹣ ﹣ ? + ≤0,
∴ ( + )≥ 1, ∴ | + ﹣2 | 2=( ﹣ )2+( ﹣ )2+2( ﹣ )?( ﹣ )=4﹣2 ( + )+2[ ﹣
( ( + )+1] =6﹣4 ( + )≤ 6﹣ 4=2,
第 7 页(共 21 页)
【解答】解:∵函数 f(x)=sin( ωx+φ)(ω>0,| φ| < )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 ω=2. 若其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 y=sin[ 2( x+ )+φ] =si(n 2x+ +φ),
再根据 y=sin(2x+ +φ)为奇函数,∴ +φ=kπ,k∈ Z,即 φ=kπ﹣ ,可取 φ=
③存在实数 p 和 q,使得 p≤ f( x)≤ q 对于任意的实数 x 恒成立;
④关于 x 的方程 g( x) =0 的解集可能为 { ﹣3,﹣ 1,0,1} .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4 分) 16.( 14.00 分)已知集合 A={ x| m﹣ 1≤ x≤ 2m+3} ,函数 f(x)=lg(﹣ x2+2x+8) 的定义域为 B. ( 1)当 m=2 时,求 A∪B、(?RA)∩ B; ( 2)若 A∩B=A,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17.( 15.00 分)已知函数 f(x)=Asin(ωx+φ)(A>0,ω> 0, | φ| < )的图
象与 y 轴的交点为( 0,1),它在 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 x0, 2),( x0+ ,﹣ 2).
( 1)求函数 y=f(x)的解析式和单调递增区间;
( 2)若当 0≤ x≤
7.(5.00 分)函数 f (x)=sin(ωx+φ)(ω> 0, | φ| < )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若其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 则函数 f(x)的图象( ) A.关于点( ,0)对称 B.关于点(﹣ ,0)对称 C.关于直线 x=﹣ 对称 D.关于直线 x= 对称 【分析】 利用函数 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 得出结论.
对于 C:函数是偶函数,在( 0,+∞)递减,不合题意;
对于 D:函数是偶函数,在( 0,+∞)递减,不合题意;
故选: B.
3.(5.00 分)已知 , , , 为非零向量,且 + = , ﹣ = ,则下列说法正
第 5 页(共 21 页)
确的个数为(

( 1)若 | | =| | ,则 ? =0;
5.(5.00 分)若角 α∈(﹣ π,﹣ ),则

) =( )
A.﹣ 2tan αB.2tan α C.
D.
6.(5.00 分)若函数 y=(f x)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函数 (f x)的解析式可以为 ( )
第 1 页(共 21 页)
A.f (x)=
B. f(x)=
C. f(x)=
D.f( x) =
} ,则 A
∩( ?RB)=( ) A.{ x| 1<x≤2} B.{ x| 1<x<3} C. { x| 2≤x<3} D.{ x| 1<x< 2}
2.( 5.00 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 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y=log2(x+3) B. y=2| x|+ 1
C.y=﹣ x2﹣1 D.y=3﹣| x|
| + ﹣ 2 | 的最大值为(

A.1 B. C. ﹣1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多空每题 6 分,每空 3 分;单空每题 4 分,共
36 分)
9.( 6.00 分)已知扇形的周长为 30 厘米,它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此时它
的圆心角 α=

10.(6.00 分)已知向量 =(4,5cos α), =( 3,﹣4tan α),若 ∥ ,则 sin α= ;
7.(5.00 分)函数 f (x)=sin(ωx+φ)(ω> 0, | φ| < )的最小正周期为 π,
若其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为奇函数, 则函数 f(x)的图象( )
A.关于点( ,0)对称 B.关于点(﹣ ,0)对称
C.关于直线 x=﹣ 对称 D.关于直线 x= 对称
8.(5.00 分)若 , , 均为单位向量,且 ? =0,( ﹣ )?( ﹣ )≤0,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