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17.《古诗三首》【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古诗三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由3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会读,会背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借助诗人笔下的精彩描述去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2.学生交流搜集积累的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句。

3.观看微课,了解关于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资料,引导学生谈感

受。

4.整体感悟,交流质疑

(1)导语:诗人是怎样描绘这些大好河山的?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读古诗,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课件提示学习方法:

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②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大意。

③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联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组内提出疑问,合作质疑。

5.教师梳理总结。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一)学习《望天门山》

1.自由朗读古诗,思考:

(1)《望天门山》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作者描写的妙处?

2.集体交流,结合注释,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诗意。

交流点:

(1)了解山的雄奇

①“天门”这个名称让你想象到什么?读了此句你感受到天门山怎样?

②“开”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读了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开”很有力度感,足见长江之势不可挡。

③引导学生试着将“开”替换成其他字读一读,体会诗人用字的准确、传神。

(2)感受水的壮阔

①你通过“回”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它向我们展示了什么独特的意境呢?

②播放课件,学生感受“至此回”的画面。

(3)品味“出”的灵巧

①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

②这儿为什么李白用了个“出”呢?平时写作中,一般怎么形容高山的?能不能换成“两岸青山相对立”?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4.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1)出示动画配乐朗诵,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5. 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1)配乐有感情朗读,再次感悟“断、开、流、回”等词句的气势磅礴,并熟读成诵。

(2)小结: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6.总结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提示关键点:借助注释,抓关键词句体会用词的精妙,理解诗意,通过联想、想象画面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二)根据《望天门山》的学习方法自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1.回忆学法自学古诗,教师参入到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2.自选一首古诗小组合作交流:交流难理解的字、句,谈谈诗中所描绘景色,并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通过联想、想象画面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集体交流《饮湖上初晴后雨》

1.重点交流点:

(1)欣赏西湖晴天的明丽

①“潋滟”展示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说说初晴时西湖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吗?

②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有什么感受?用诗中词是怎样形容的?诗人用一个“好”字来表达对晴天西湖美丽的赞赏。

(2)感受西湖雨天的秀美

①“山色空蒙”让你感受到诗人眼中的雨中西湖是怎么样的呢?

②面对这“山色空蒙”的西湖,苏轼又有什么感受呢?

③“奇”字给你什么感觉?

(3)感受西子喻西湖的别致之美

①引导学生质疑: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谁?大家了解西子吗?为什么诗

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谁能说说。

②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体会西子的淡妆浓抹之美和西湖的晴雨之美的关系。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3.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播放音乐《渔舟唱晚》)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置身其中,你会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感悟意境。

4.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1)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2)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集体交流《望洞庭》

1.交流点:

(1)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2)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说说古诗描绘的景色。

3.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