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者:————————————————————————————————日期: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1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梅州市群众艺术馆2 中山咸水歌中山市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广东音乐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4 台山市台山市文化馆5潮州音乐潮州市潮州市民间音乐团6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7 广东汉乐大埔县大埔县文化馆8民间舞蹈龙舞湛江人龙舞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文化馆9 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陆丰市文化馆10狮舞(广东醒狮)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11 遂溪县遂溪县文化馆12 广州市番禺区沙溪镇文化站13英歌普宁英歌揭阳市普宁市文化馆14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15传统戏剧潮剧汕头市广东潮剧院16 潮州市潮州市潮剧团17 正字戏陆丰市陆丰市正字戏剧团18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20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21 广州市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22 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23传统戏剧西秦戏海丰县海丰县西秦戏剧团24 白字戏海丰县海丰县白字戏剧团25 花朝戏紫金县紫金县花朝戏剧团26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陆丰市皮影剧团27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高州市高州市文化馆28 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潮安县文化馆29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文化馆30民间美术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1剪纸(广东剪纸)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2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33 潮州市潮州市群众艺术馆34粤绣广绣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35 潮绣潮州市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36 象牙雕刻广州市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37 潮州木雕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文化馆3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东莞市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39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40 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肇庆市端砚协会41凉茶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42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43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44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45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中山市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46 瑶族耍歌堂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民间文学雷州歌雷州市2 谜语(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第一批扩展项目3传统音乐惠东渔歌惠州市4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5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6传统舞蹈麒麟舞海丰县7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8 禾楼舞郁南县9 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10 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11 龙舞埔寨火龙丰顺县第一批扩展项目人龙舞佛山市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醉龙中山市12 狮舞(席狮舞)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3 傩舞(湛江傩舞)湛江市麻章区第一批扩展项目14传统戏剧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15 潮剧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6 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7 曲艺歌册(潮州歌册)潮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8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蔡李佛拳江门市新会区19传统美术石雕(雷州石狗)雷州市20 玉雕广州玉雕广州市荔湾区阳美翡翠玉雕揭阳市21 核雕(广州榄雕)增城市22 彩扎(佛山狮头)佛山市23 灰塑广州市24 镶嵌嵌瓷汕头市嵌瓷普宁市25 新会葵艺江门市新会区26 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英德市27 内画(广东内画)汕头市第一批扩展项目28 潮州木雕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汕头市29 泥塑(大吴泥塑)潮安县第一批扩展项目30 灯彩佛山彩灯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潮州花灯潮州市湘桥区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31传统技艺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市枫溪区32 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市33 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市顺德区34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江门市35 龙舟制作技艺东莞市36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37 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38 传统医药传统中医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广东省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39 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 深圳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40 民俗灯会(泮村灯会) 开平市 41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佛山市 4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中山市 台山浮石飘色 台山市 吴川飘色 吴川市 河田高景陆河县 43 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市 44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市45中秋节(佛山秋色)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147项。
广东非遗文化

1.粤剧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
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一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售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
2009年9月30日,粤居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广东音乐广东音乐又称粤乐,原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约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广东音乐。
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鼎盛,广东音乐开始在全国流行。
2006年0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
技艺和实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
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丅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2008年“茶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第二批,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粤曲粤曲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干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
源干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丅清唱而萌发。
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干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奉。
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完整word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完整word版)⼴东省⾮物质⽂化遗产名录
⼴东省“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
⼴东省“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
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7⽇正式公布第⼆批国家级名录项⽬510项和第⼀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147项。
我省推荐80个项⽬申报第⼆批国家级名录,共有45项列⼊第⼆国家级名录(其中第⼆批国家级名录项⽬29项;扩展项⽬共16项)
⼴东省第三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项⽬
⼀、民间⽂学(5项)
⼆、传统⾳乐(5项)
三、传统舞蹈(3项)
四、传统戏剧(1项)
五、曲艺(5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七、传统美术(3项)
⼋、传统技艺(26项)
九、传统医药(3项)
⼗、民俗(21项)
第⼆部分扩展项⽬(共48项)⼀、传统⾳乐(2项)
⼆、传统舞蹈(19项)
三、传统戏剧(6项)
四、传统美术(6项)
五、传统技艺(2项)
六、传统医药(3项)
七、民俗(10项)
省级⾮物质⽂化遗产项⽬代表性传承⼈名单(共235名)
234
麒麟村爬⼑梯湛江陈⽇畅男73
235 陈⽂⽥男69。
广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项目:1.广东木偶戏:广东木偶戏是广东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它以木偶为主要表演工具,配以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传统音乐伴奏,展现了广东的民俗文化。
2.广东花灯:广东花灯是广东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元素。
它采用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形式,以灯笼、龙舟等形象为主题,寓意吉祥和美好。
3.八会皮雕:八会皮雕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在皮革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形象。
它具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寓意,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独特艺术风格。
4.广东牙雕:广东牙雕是广东特有的工艺传统,使用象牙等动物牙齿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
它以细腻的雕刻技法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代表了广东的工艺美术水平。
5.广东南音:广东南音是广东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被视为粤剧的前身。
它以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唱腔风格为特色,传承了广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
6.口琴艺术(潮汕)、二胡艺术(潮汕):口琴艺术和二胡艺术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口琴艺术以小型口琴为主要乐器,二胡艺术则以二胡为主要乐器。
7.龙船节:龙船节是广东地区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也是广东潮汕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期间,人们会划龙船、舞龙、放烟花炮竹等,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
8.广东舞鼓(潮汕):广东舞鼓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以舞者手中敲击鼓、舞动身体的形式表达情感和节奏。
9.书画技艺(潮汕):潮汕地区的书画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技艺。
10.七彩岭竹编制:七彩岭竹编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使用竹子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工艺品和日常用品。
其以多彩的颜色和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11.扬州木版年画:扬州木版年画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木板雕刻和彩绘的形式展现各种祝福和吉祥图案。
12.潮汕妈祖文化:潮汕地区的妈祖信仰和相关文化,包括潮汕妈祖庙会、庆典活动等。
广东省入选第一批国家非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目录
汕尾滚地金龙表情丰富、
套路众多、舞段精彩、技艺 兼善是这个舞蹈的基本特点。 滚地金龙体现了龙能刚能柔, 善静善动,能显能藏,自强 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返回目录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地道
/view/21098.htm?fr=ala0_1_1
返回目录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
返回目录
广东汉乐“乐圣” 何育 广东汉乐“乐圣”—何育 斋
罗九香
州、汕头、韶关、惠阳 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 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 音乐、外江弦、儒家乐、 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 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 入的,有"中州古乐"之 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 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 /view/902379. 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 htm?fr=ala0_1_1 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 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 八音、中军班音乐)等 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 潮乐(如大锣鼓)的一 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 大乐种之一。
/vi ew/297925.htm?fr=ala0_ 1_1
返回目录
中国的舞狮分"北狮 "(北方狮)、"南 狮"(南方狮)," 北狮"重形,"南狮" 神似。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
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 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 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
共计31项 入选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 项,入选 项) 民间文学 共计 民间音乐(共计 共计72项 入选5项 二、民间音乐 共计 项,入选 项) 民间舞蹈(共计 共计41项 入选3项 三、民间舞蹈 共计 项,入选 项) 传统戏剧(共计 共计92项 入选8项 四、传统戏剧 共计 项,入选 项) 曲艺(共计 共计46项 入选1项 五、曲艺 共计 项,入选 项) 杂技与竞技(共计 共计17项 入选0项 六、杂技与竞技 共计 项,入选 项) 民间美术(共计 共计51项 入选6项 七、民间美术 共计 项,入选 项)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 共计89项 入选3项 八、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 项,入选 项) 传统医药(共计 共计9项 入选0项 九、传统医药 共计 项,入选 项) 民俗(共计 共计70项 入选2项 十、民俗 共计 项,入选 项)
广东省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

2011
龙南武术
佛冈石角文化站
2011
第四批
民间文学
凤城的传说
清城区文化馆
2014
传统音乐
十样锦
连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4
壮族八音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杨万凯
2014
传统舞蹈
舞鸡公狮
佛冈县文化馆
2014
万兴貔貅狮舞
清城区文化馆
2014
传统技艺
瑶族银饰制作技艺
广东瑶族博物馆
唐大打十斤
清城区文化馆
2018
广东省清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批次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保护单位
传承人
入选时间
第一批
民间文学
阳山贤令
阳山县博物馆
刘英杰、吴春华、李纯宏
2007
民间音乐
禾楼歌
清城区文化馆、清新县博物馆
刘普、邓瑞田、陈福林
2007
十点梅花锣鼓乐
英德市文化馆
张方焕、张方绪、赖石光
2007
瑶族八音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赵广福
2009
舞木猫狮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虞与高、虞泽和
2009
抢花炮
佛冈县文化馆
2009
鲤鱼灯
佛冈县文化馆
2009
民间音乐
八音锣鼓
清新县文化馆
2009
第三批
传统技艺
舂白糍
连山壮族瑶族文化馆
2011
瑶族扎染
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房二贵沙
2011
传统舞蹈
舞布龙
连山壮族瑶族文化馆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4.29
•【字号】粤府函〔2022〕67号
•【施行日期】2022.04.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粤府函〔2022〕67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43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2项),现予以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省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9日
附件
1
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43项)
附件2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72项)。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
录扩展项目147项。
我省推荐80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共有45项列入第二国家级名录(其中第二批
国家级名录项目29项;扩展项目共16项)
广东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民间文学(5项)
二、传统音乐(5项)
三、传统舞蹈(3项)
四、传统戏剧(1项)
五、曲艺(5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七、传统美术(3项)
八、传统技艺(26项)
九、传统医药(3项)
十、民俗(21项)
第二部分扩展项目(共48项)一、传统音乐(2项)
二、传统舞蹈(19项)
三、传统戏剧(6项)
四、传统美术(6
项)
五、传统技艺(2项)
六、传统医药(3项)
七、民俗(10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35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147项。
我省推荐80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共有45项列入第二国家级名录(其中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29项;扩展项目共16项)
广东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民间文学(5项)
二、传统音乐(5项)
三、传统舞蹈(3项)
四、传统戏剧(1项)
五、曲艺(5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七、传统美术(3项)
八、传统技艺(26项)
九、传统医药(3项)
十、民俗(21项)
第二部分扩展项目(共48项)一、传统音乐(2项)
二、传统舞蹈(19项)
三、传统戏剧(6项)
四、传统美术(6项)
五、传统技艺(2项)
六、传统医药(3项)
七、民俗(10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35名)
234
麒麟村爬刀梯湛江陈日畅男73
235 陈文田男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