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内固定方案及选择原则
各种内固定方案及治疗原则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新改进的PFN 股骨近端髓内钉 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 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
1969年成功设计了DCP接骨板 DCP--动力加压接骨板
动力加压接骨板 DCP
AO首创的动力加压设计
确立创伤骨科界的技术标准
螺钉多角度
双向加压的可能
平滑预弯
1981年全球首创 LC-DCP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LC-DCP
主钉的特点
与髓腔解剖形态完全匹配。 6度外展角,便于从大转子顶点置入。 空心主钉,置入方便。 远端有一定的弹性,易于插入,并可避免应力集中。
螺旋刀片的特点
一个内固定同时完成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径 4.5-9mm ,通过打入,填压松质骨,可提高其锚合力,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与骨质贴合紧密,增强了稳定性,抗旋转、抗骨折端塌陷和内翻畸形的能力很强。
锁定内固定器—LISS
微创内固定系统 LISS
内固定器 Internal Fixator 中螺丝钉与接骨板的锁扣固定,接骨板与骨面无紧密接触,最大限度保留了接骨板下方骨皮质的血供。
锁定内固定器—原理
2001年 接骨板发展的里程碑 LCP锁定加压接骨板
一个孔,两种功能
LCP结合孔
蝶形骨块、内踝骨折
推拉螺钉
作为牵开/加压方法复位骨折时的临时固定点
用于加压器、撑开器
复位螺钉
经过钢板孔将骨折块提拉靠近钢板的普通螺钉,骨折复位后可以取出或更换
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

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骨折是骨骼系统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于骨折的治疗,有着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保持骨折部位稳定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是骨折治疗的首要原则。
稳定的骨折部位可以减少骨骼移位和进一步的伤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常见的稳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
外固定是利用支架或夹板等外部装置固定骨折部位,内固定是通过手术将骨折部位的骨块用钢板、钢钉等内部装置固定。
二、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骨折后,由于血管的破裂和组织的损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是骨折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
血液供应的恢复可以通过减少骨折部位的水肿、保持血管通畅以及采用适当的物理治疗方法来实现。
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三、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是骨折治疗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清洁和干燥的环境有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骨折的愈合。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干燥,避免湿气滋生,影响愈合过程。
四、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是骨折治疗的最后一个基本原则。
经过初期的稳定和修复后,骨折部位需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恢复正常的骨骼功能。
锻炼和训练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来实现。
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类型进行个体化的设计。
总结起来,骨折治疗的四大基本原则为保持骨折部位稳定、恢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保持骨折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及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这些原则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在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类型,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加快康复进程。
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及选择

03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依据
钢丝环扎
优点
对骨骼损伤较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骨折。
缺点
稳定性相对较差,术后需要较长时间 的石膏固定。
钢丝张力带
优点
稳定性好,术后恢复较快,不需要长 时间的石膏固定。
缺点
对骨骼损伤较大,适用于横行骨折和 短小的斜行骨折。
钢板内固定
优点
稳定性最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
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及 选择
• 引言 • 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 •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依据 •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依据 • 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髌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 的疗效和适用范围,为临床医 生提供参考依据。
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 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
微型钢板内固定
总结词
一种强效的内固定方式,利用微型钢板和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具有固定牢固、抗旋转、抗弯曲的优点。
详细描述
微型钢板内固定是通过在骨折部位放置微型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使骨折部位得到稳定。该方法适用于粉碎性骨 折或关节面骨折。优点在于固定牢固,能够抵抗旋转和弯曲的力量,减少术后移位和内固定的松动。
髌骨抓固定器
总结词
一种特殊设计的内固定方式,利用髌骨抓和钢板对骨折部位 进行固定,具有固定稳定、恢复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详细描述
髌骨抓固定器是通过在骨折部位放置髌骨抓,再用钢板进行 固定,使骨折部位得到稳定。该方法适用于关节面骨折或粉 碎性骨折。优点在于固定稳定,能够快速恢复关节功能,减 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固定不牢靠。
钢缆固定系统的优缺点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选择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方法
多角度透视 TAD(尖顶距) CalTAD(股骨参考矩-尖顶距)
实用文档
这些方法同样可在粗隆间 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参考。
谢谢!
实用文档
首先定位下位空心钉导针 上下定位在小转子下1/3至下缘水平 前后位于股骨干侧面弧面最高点稍偏后 控制导针使其尖端到达股骨头横径的下1/3 定好第1枚导针后平行打入上位2枚导针 导针尖端位于股骨头中部稍偏上
实用文档
不同倒三角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空心钉其它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
正侧位片导针螺钉均在 股骨头颈内
股骨干滋养动脉 股圆韧带的小凹动脉
股骨颈骨折分型
实用文档
3枚空心钉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倒三角好处
上外侧骨皮质呈分离状态 内侧由于骨皮质的相互接触 张力侧尤其重要
符合பைடு நூலகம்力侧原则
倒三角形抗压、最大垂直载荷明显优于正三角形 倒三角形比正三角形中最大负荷大38% 两者抗扭转性能无显著性差别
实用文档
倒三角固定方法
股骨颈骨折空 心钉内固定
实用文档
髋关节构成
实用文档
髋关节关节囊
实用文档
股骨颈
实用文档
股骨颈
颈干角
前倾角 (矢状面)
实用文档
股骨颈
张力侧骨小梁 压缩侧骨小梁 斜向骨小梁 实用文档
股骨矩
实用文档
股
, 形 成 致 密 的 纵 形 板
骨 颈 、 干 连 接 的 内 后 方
股骨头血供
实用文档
旋股内、外动脉分支骺外侧动脉 干骺端上侧动脉 干骺端下侧动脉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它的治疗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的手术,而科学的骨折固定是治疗骨折最重要的一环。
骨折固定旨在恢复失去的功能,维持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以及使骨折有效地愈合。
正确的骨折固定不仅能够促进骨折的最佳矫正,还有助于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愈合和功能恢复。
骨折固定的根本原则是把骨折矫正,固定低。
它涉及到很多外科医生,如枪支伤,头部,手,脚,骨头,脊柱,髋关节,盆骨和胫骨,以及其他骨头的手术技术。
骨折固定的一般原则包括紧固,保护,天然矫正,部位矫正,吸收,加固,稳定,内固定,外固定,生物内固定,内外固定,局部外固定等。
紧固是骨折固定的最重要的原则。
这是因为紧固的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持骨折部位的位置,以便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紧固的方法包括机械紧固,机械支撑,机械加固,绷带,补丁,钉子,螺钉,钢板,骨螺栓等。
机械紧固系统是骨折固定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保持骨折部位正确位置,以及改变骨折部位的大小,使它们更容易愈合。
保护是骨折固定的另一个主要原则。
保护是为了防止骨折部位发生更多的损伤,防止护具的潜在的压迫性伤害,以及保护骨折部位免受外界刺激。
保护的方法包括采用特殊的固定设备,局部冰敷,局部保护,使用软绷带等。
天然矫正是骨折固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天然矫正是指骨折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外科手术,锻炼,物理治疗和其他方式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法。
通过天然矫正,可以减少对固定设备的依赖,帮助患者舒适、安全地恢复其功能。
部位矫正是指确保骨折部位的正确位置的原则。
骨折的正确位置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的愈合,防止残留变形,减少组织损伤,恢复正常的骨骼结构和功能,从而大大减少治疗的时间和成本。
吸收是骨折固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吸收是指骨折部位外围的支撑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地消失,从而不影响骨折部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吸收物有助于减少组织损伤,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大减少骨折固定的复杂性。
加固是骨折固定原则中的另一个重要要求。
下列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

骨折固定的原则一、引言骨折是指骨骼的一种完整性破坏,它在医疗领域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骨折固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重建骨骼的完整性,使骨折处恢复正常功能。
然而,并非所有固定方法都是适用的,下列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将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不是骨折固定的原则2.1 不适当的切口在骨折固定过程中,切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然而,不适当的切口可能会对骨折复位和固定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切口的位置应选在远离骨折区域的正常组织上,以减少手术对骨骼的损伤;其次,切口的长度应该足够,以便充分暴露骨折端,便于手术操作;最后,切口对软组织的损伤应保持最小化,以尽量减少感染和愈合问题的发生。
2.2 错误的骨折复位方法骨折复位是骨折固定的第一步,它是将骨折断端正确地还原。
然而,并非所有的骨折复位方法都是适用的。
错误的骨折复位方法可能导致骨折断端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固定效果。
正确的骨折复位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准确地找到骨折断端的位置;②采取合适的手法将骨折复位到正确的位置;③检查复位后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再次移位。
2.3 不当的骨折固定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骨折固定材料对于骨折固定是至关重要的。
错误的材料选择可能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甚至骨折再次发生。
在选择骨折固定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金属板、骨钉或者外固定等;②考虑骨折区域的血供情况、软组织损伤以及手术技术要求等因素;③尽量选择质量良好、适合病人体型的固定材料。
2.4 不合理的固定方法选择对于不同类型和部位的骨折,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不合理的固定方法选择可能导致固定效果不佳,增加患者的不适程度。
正确的固定方法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①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内固定或者外固定等;②考虑固定方法对骨折断端稳定性的要求;③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个人需求等因素。
三、结论骨折固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它对于骨折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骨折内固定术

AO理论与方法的进展:
2.理论: (1)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即是生命。——强调
5. 针尾留在皮质外的长度,一般以在不影响拔 针的情况下越短越好。过长则术后肢体活动时 与周围组织摩擦产生疼痛,过短则拔除时困难
6. 在股骨干骨折,行 "V" 形髓内针固定时, 也可采用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腔,这样可以扩大 髓腔和矫正部分弧度,以便插入髓内计起到牢 固的固定作用。
髓内针取出术
五、不锈钢丝内固定术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
骨折治疗的三项基本原则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固定的作用: 1 .维持已整复的位置 2 .保障正常骨愈合过程的进行 3 .为早期的肌肉关节活动创造条件 4 .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及预防继发损伤
一.概述
(一)定义:固定物置放于骨骼而使之稳定的手术
(二)种类:/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内固定如尺骨,股骨颈
与 骨更加“贴附”,增加了板下方骨皮质的破 坏
①髓内针属中心性固定,钢板属偏心固定,前
者抗弯应力大
②髓内针固定髓内血运破坏易恢复。(软组织
Bo的概念----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一)生物固定的内涵是: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血 运,固定坚强而无加压.
(二)Bo的原则: (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部软组织
(四).内固定材料
1
要求:
1)抗酸碱,不起化学作用
骨折内固定AO原则方案

AO/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是在总结了大量 的标准接骨板和螺丝钉及内固定支架的临床疗效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AO/ASIF全新的接骨板和螺丝钉系 统。在LCP系统的接骨板上,既能单纯运用AO标准 的接骨板和螺丝钉技术、也能运用内固定支架的原 则、或是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因此,在两种方法 完美结合的情况下对任何骨折的治疗可能会取得最 好的临床效果。
除非牺牲成角稳定性,否则带锁定头的 螺丝钉(LHS)无法自由变换角度。
组合内固定方法
标准接骨板技术和内固定支架各有其优 势。在研究、开发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系统 时,便考虑将这两种系统的特点有机地结合 起来。可以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在结合螺 钉孔中选择标准螺丝钉固定、单纯成角固定 或组合的治疗方式。
4.5/5.0毫米 锁定加压支持接 骨板
4.5/5.0毫米 锁定加压T形接 骨板
4.5/5.0毫米锁 定加压L形支持接骨 板,左侧
4.5/5.0毫米 锁定加压L形支 持接骨板,右侧
4.5/5.0毫 米锁定加压重 建接骨板
4.5/5.0毫米 锁定加压接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填塞钉
5.0毫米自钻、 自攻型锁定螺 丝钉(蓝色)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系统螺钉孔
螺钉孔由两部分组成
A.带有锥形螺纹的螺钉孔—带锁定头的螺丝钉(LHS)可以通过 其锁扣于接骨板。
B.动力加压单位螺钉孔(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上的孔 一样)—偏心拧入标准螺丝钉可以产生动力加压固定。该螺钉孔 不能使用带锁定头的螺丝(LHS)。
结合螺钉孔的分布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的螺钉孔是非 对称的。基于这种非对称设计,所以只 能进行单方向的加压。在LCP锁定加压 接骨板,必须注意接骨板的中心应对应 于骨折部。在接骨板中心的两侧,螺钉 孔的排列会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钉的功能
名称
机制
应用举例
钢板螺钉 在钢板和骨间产生压力和摩擦力 前臂LC-DCP
位置螺钉 维持骨块间的解剖对位但不加压 下胫腓螺钉
交锁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对于线髓和内旋钉转固定,维持骨的长度、股骨/胫骨交锁髓内钉
锚钉
作为钢丝或坚强缝线的固定点 内踝张力带固定的锚钉
精品PPT
螺钉的功能
名称
机制
应用举例
拉力螺钉 采用滑动孔在骨折之间加压
精品PPT
DHS
• 适合:稳定型骨折
稳定骨折,固定成功 精品PPT
DHS
• 不适合:不稳定骨折、反斜骨折。
不稳定骨精折品PP,T 固定失败
DHS
缺点: (1)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能力弱; (2)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螺钉切除率,尤其
精品PPT
锁定螺钉
新型锁定钉与传统皮质骨螺钉相比: 螺柱更粗
承受更大的屈曲和剪切力 与周围骨质接触面积更大,应力传递更佳
螺纹变窄
锁定钉不需要依靠宽大的螺纹来获得加压 螺纹缩窄为螺柱加粗提供了条件
精品PPT
不同直径规格:6.5 / 4.5 / 3.5 / 2.7 / 2.0 / 1.5mm
……
精品PPT
精品PPT
微创内固定系统 LISS
精品PPT
锁定内固定器—原理
内固定器(Internal Fixator)中螺丝钉与接骨板的锁扣固定,接骨 板与骨面无紧密接触,最大限度保留了接骨板下方骨皮质的血供。
精品PPT
2001年 接骨板发展的里程碑
LCP锁定加压接骨板
精品PPT
LCP结合孔
一个孔,两种功能
必须充分重视局部软组织和骨的血运,固定 可靠而无加压。
精品PPT
骨折固定稳定性
• 绝对稳定
– 拉力螺钉/ 钢板 – 加压钢板
• 相对稳定
– 髓内钉 – 外固定 – 桥接钢板
精品PPT
临床常用的螺钉种类
精品PPT
螺钉的命名
应用部位(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
特点(自攻螺钉、自钻螺钉) 螺钉设计(如空心钉、锁定钉)
• 股骨干中段陈旧性骨 折。
• 钢板内固定失败者。
精品PPT
股骨交锁钉的特点
✓ 固定骨折的力臂比钢板长,作用力均匀分散在整 个骨干的中轴上,不易发生折弯变形。
✓ 锁钉使骨干从上到下形成一体,防止缩短和旋转, 对骨折的固定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精品PPT
精品PPT
胫骨交锁髓内钉
精品PPT
胫骨钉的适应症
骨折内固定方案及选择原则
精品PPT
骨折治疗AO原则(经典)
• 解剖复位 • 坚强内固定 • 保障骨折端血运 • 早期功能锻炼
通过骨折块间加压而达到绝对的稳定性,从 而实现坚强固定,使骨折一期愈合。
精品PPT
BO原则(现代)
• 现代骨折治疗的观念由机械力学向生物学 方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即从解剖复位、 坚强固定、骨折一期愈合的力学固定方式 (AO)演变为间接复位、弹性固定、间接 愈合的生物学固定方式(BO)。
直径(如4.5mm螺钉)
功能或机制(钢板螺钉、拉力螺钉、位置螺钉、交锁钉、 锚钉、推拉螺钉、复位螺钉、阻挡钉)
精品PPT
皮质骨与松质骨螺钉
皮质骨螺钉 松质骨螺钉(32mm螺纹) 松质骨螺钉(16mm螺纹)
精品PPT
自攻与自钻螺钉
普通螺钉
自攻型螺钉
用于外固定支架的自钻斯氏钉
自钻型螺钉
精品PPT
空心钉
1981年全球首创 LC-DCP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精品PPT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LC-DCP)
底面切割,与骨有限接触; 与骨接触减少,对骨膜血运的干扰减小
精品PPT
点接触接骨板—PC-FIX
❖为了进一步减少接骨板与骨面的接触,最大程度保留 骨皮质的血运,1995年AO提出点接触接骨板PC-FIX (Pointed Contact)
精品PPT
精品PPT
内固定物的选择
近年来常用的内固定物主要有两类: ✓ 髓外钉板系统:DHS、DCS、PCCP、解剖型锁定钢
板 等。 ✓ 髓内固定系统:Gamma钉、PFN、PFNA、TFN 等。
精品PPT
DHS
Dynamic Hip Screw 动力髋螺钉
以一根粗大宽螺纹的拉力 螺钉与套管钢板及加压螺钉连 接。在复位及骨折愈合过程中 可使两骨折端靠拢,产生静力 加压作用。对于顺转子间骨折 线骨折可获得动力加压作用。
• 为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提供了基础。
精品PPT
交锁与非交锁
• 普通髓内钉(非交锁)轴 向稳定性差,抗扭转强度 低-适应症较少。
• 交锁髓内钉有较好的抗旋 转、抗压缩作用,固定稳 定性好,符合生物学固定 原则(BO),在四肢长骨 中应用广泛。
精品PPT
股骨交锁髓内钉
精品PPT
股骨钉适应症
• 股骨粗隆下2cm距膝关 节9cm以上的各种类型 骨折。
精品PPT
同一结合孔内可以完成任何一种成熟的技术
普通接骨板 螺钉技术
锁定接骨板 螺钉技术
拉力螺钉技术
精品PPT
髓内钉系统
精品PPT
髓内钉的固定机制
• 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钢板为偏心型固定)。
• 应力分散式固定,非应力遮挡式固定,有利于骨 痂的塑形。
• 中心固定在理论上优于皮质外固定,可减小力臂, 降低内、外翻成角及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
蝶形骨块、内踝骨折
推拉螺钉
作为牵开/加压方法复位骨折时的 临时固定点
用于加压器、撑开器
复位螺钉
经过钢板孔将骨折块提拉靠近钢 板的普通螺钉,骨折复位后可以 取出或更换
应用微创技术将粉碎骨 块复位到LCP
阻挡钉
将螺钉作为支点来改变髓内钉的 胫骨近端骨折应用髓内
方向
钉固定时
精品PPT
接骨板发展历程
精品PPT
精品PPT
锁定内固定器—LISS
1995年,Tepic S和Perren SM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Locking锁定的概 念,从而使用锁定螺丝钉和带螺纹孔的接骨板,以期解决常规螺丝钉固 定时所产生的问题。 接骨板与螺丝钉锁扣固定的出现是接骨板骨折内固定发展史中的一次革 命性的理论变革,从而出现了内固定器(Internal Fixator)。自PC- FIX之后,AO的R.Frigg推出了微创固定系统 LISS(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 胫骨中1/3稳定型骨折: 横形骨折、短斜形骨折、 假关节。
• 胫骨中部60%长度内的不 稳定性骨折:干骺端附近 的骨折、长螺旋形骨折、 节段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骨折伴骨缺损。
精品PPT
胫骨钉的特点
• 多用于胫骨中段骨折。尽管也可用于胫骨近端和 远端骨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易发生畸形愈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