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合集下载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泥浆护壁钻孔工艺灌注桩的施工作业。

2 引用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本施工作业指导书引用上述标准的有关条款,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应使用标准最新版本。

3 施工准备3.1 材料3.1.1 水泥:宜用425号或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3.1.2 细骨料:应选用干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3.1.3 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且不宜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含泥量不大于2%。

3.1.4 钢筋:品种和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进口钢材须先经化学成分试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

3.2 作业条件3.2.1 施工前应作场地查勘工作,如施工范围内有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应先作清除、移位或妥善处理后方能开工。

3.2.2 施工前应作好场地平整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场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场地内应设有效的排水及泥浆循环系统,并按方案要求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

3.2.3 应具备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3.2.4 施工机械性能必须满足成桩的设计要求。

3.2.5 按有关现场文明施工规定要求,作好硬地坪施工场地。

4 施工工艺4.1 放线、定桩位4.1.1 场地平整后进行放线,定出桩位,并在每个桩位中心点设置一根φ16mm×800mm的钢筋作为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

4.1.2 桩位定出后,有关人员应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做好复核记录。

4.1.3 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4.2 护筒设置4.2.1 护筒一般用4~6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1.5~2m。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工程慨况 01、参建单位 02、工程概述 0三、工程地质慨况 (1)1、地形地貌 (1)2、地层岩性 (1)四、施工布署 (2)1、施工准备 (2)2、施工组织体系 (3)3、劳动力组织计划 (4)4、机具设备计划 (4)5、施工进度计划 (5)五、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5)1、施工原理: (5)2、工艺流程: (5)六、施工方法及要求 (9)1、测量定位 (9)2、材料要求 (9)3、钻孔要求 (9)4、砼施工要求 (10)5、钢筋笼制作安放要求 (10)七、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1)1、质量管理机构 (11)2、质量控制体系图 (12)3、质量保证措施 (12)4、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5)5、质量管理措施 (16)6、技术管理措施 (16)7、质量保证措施 (17)八、安全保证措施 (17)1、安全目标 (18)2、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8)3、安全技术措施 (19)4、消防安全 (19)5、安全生产措施 (20)九、环境保护措施 (20)十、文明施工措施 (21)十一、应急处理措施 (22)一、编制依据1、郢北片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图2、郢北片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0)9、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10、施工现场实地踏勘情况二、工程慨况1、参建单位2、工程概述本工程2#楼原设计为桩基承台基础,原桩基为静压管桩,管桩型号为PHC500AB10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600KN,因检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对地基基础进行变更.经原设计单位复算,2#楼基础改为混凝土桩复合基础,需进行补桩,补桩采用长螺旋成孔压灌桩,补桩数量171根,桩径500mm,桩端在第九层卵石层,且进入该层不小于0。

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

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

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合同段沉管桩处理长度54m,管桩直径377mm,桩长共计8406m,其中K30+350~K30+370段处理深度15m,间距2.5m,178根,共计2670m;K30+370~404段处理深度12m,间距2.0m,478根,共长5736m。

2、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先清除地表树木、草皮等杂物,挖除15~30Cm厚的腐植土。

清表后进行场地整平,整平后回填一层宕渣.(2)、施工用电:自配发电机。

(3)、机械安排:根据重锤轻打的原则,结合桩的类型、长度,以及地质条件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拟采用DZ—90型电动振动沉管机。

DZ—90型电动振动沉管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桩架框架、绞车、滑轮组、电动振动锤、桩管、吊斗、底盘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行走速度:96m/h;激振力:429~697KN;适用桩长:20m以内;容许抗拔力:240KN。

3、沉管桩施工(1)、试桩:为了根据桩的设计承载力,确定桩的入土深度;确定合理的拨管速度和充盈系数,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试桩不少于2根。

在软基段上根据设计文件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试桩的位置,并机具就位。

采用单打法进行沉桩作业,作业工程中根据沉管速度和电流变化确定地层地质变化情况。

沉管至持力层标高或设计标高后,根据沉管时确定的地层地质变化情况,初步拟定拔管速度。

在拔管过程中及时测定推算各种地层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在不能满足要求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试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试桩确定的施工工艺和参数进行沉管桩的施工。

(2)测量放样:为使桩位放样准确,减少中间环节及受地形条件的影响,预应力管桩施工采用桩位坐标点放样,首先根据计算的坐标引出桩基轴线;桩基轴线的定位点位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作系统的检查。

(3)沉桩顺序:主要采用逐排沉桩的方法,沉桩过程中要边退边打,避免桩机移动时扰动已施工的桩位.(4)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①设置桩尖和桩管:按照施工放样的桩位中心,先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1. 灌注桩基础设计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土建工程中的基础结构,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

灌注桩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土层情况、荷载要求、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1.1 土层情况分析在进行灌注桩基础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工程地段的土层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剖面图、地下水位等信息的综合考虑,确定适合灌注桩的土层条件。

1.2 荷载要求确定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结合土层情况及设计标准,确定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变形限制等参数,确保基础结构能够满足工程的承载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及荷载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注桩布局方案,确保桩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4 施工质量要求对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桩身质量、桩端形状、配筋要求等,确保桩体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

2. 灌注桩基础施工灌注桩的施工是基础设计的重要环节,对灌注桩基础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灌注桩基础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工程材料准备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孔洞钻进、注浆灌注、钻孔套筒安装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2.3 检测与验收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包括桩身质量、承载性能、变形限制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基础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 灌注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在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工艺控制•材料质量检验•环境保护措施结语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设计合理、施工规范将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灌注桩基础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规范1、编制依据1)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浆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4)工程设计图纸.5)根据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6)《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等规范施工。

2、施工顺序及施工部署2。

1施工顺序本工程施工顺序原则:施工放线—放线验收-钢筋笼成型并验收—钻孔—成孔验收—吊装钢筋笼入孔至设计标高-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导管—灌注混凝土—检测桩顶标高、起拔导管—清洗机具,设备移位.2.2施工准备2。

2.1技术准备施工前,编制工程施工计划,该计划主要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必须做的有关工作,内容如下;1)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地段进行详细的了解。

2)会同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并和有关方进行图纸会审。

3)施工前,应从甲方处接收轴线基准点、高程测量控制点,并进行复核签证。

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施工场区附近不受施工影响,并在施工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网。

4)根据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高程(±0.000)及建筑红线总平面图结合桩位平面图进行施工放线,由建设方、监理单位验线,及时办理验线手续。

5)开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将技术要求及时传达到机台班组及作业人员。

6)根据有关施工标准、验收规范及施工图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7)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填写开工报告、报送监理、业主批准后方可动工。

2.2。

2现场准备1)施工方设备进场前要求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

2施工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搭建临时性生产生活设施.3)施工方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施工区域,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的位置,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等管线的敷设。

搭设临时设施,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材料堆放和储放;消防保安设施的设置等,做好工地安全防护措施。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操作区域,保证桩孔土方有序堆放。

现行标准--建筑工程行业标准(目录)

现行标准--建筑工程行业标准(目录)

现行标准--建筑工程行业标准(目录)焊工技术考试规程JJ12.2-87电梯导轨JJ49-87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JJ83-91房屋接管验收标准ZBP30001-90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挤扩多支盘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挤扩多支盘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北京俊华地基基础工工程技术集团企业规程北京支盘地工科技开发中心挤扩多支盘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审定单位: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天津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第一章总那么第条为了在挤扩多支盘砼灌注桩(以下简称支盘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条本规程适用于内陆及沿海地域工业与民用建筑支盘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第条支盘桩属灌注桩范围,本规程未列内容尚应遵循JBJ-7-8九、JGJ 94-94、JGJ 4—80及其他行业标准和地址有关规定执行。

第条挤扩支盘灌注桩适合于干法和湿法两类成桩工艺。

第条设计人员应依照建筑结构、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及场地周围环境等综合因素,选择质量靠得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的方案。

第二章支盘桩基础工程勘探第条工程勘探前需搜集JGJ 94—94标准所规定的建筑物、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有关的资料。

第条支盘桩工程因承力盘需要,应查明桩长范围内硬土层在水平方向散布的均匀性。

假设因地层散布转变较大或柱下单桩基础等结构需要时,可适当加密勘探点.第条桩基工程勘探除钻探取土样外,尚需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一级和二N级建筑应配有必然数量(很多于3个)的标准贯入孔或静力触探孔,且提供563修正值。

第条工程地质资料其内容应包括:(1)按现行《岩土工程勘探标准》要求整理的工程地质报告和图件;(2)操纵性钻孔除提供常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外,尚应提供标贯击数或静力触探结果和作为桩基础的各土层侧阻力和端阻力;(3)一级或二级建筑应依照土层特性进行综合评判,提出桩径,桩长及一般桩单桩承载力建议;(4)二级建筑以上提供桩基础沉降量计算指标;(5)提供液化土层埋深和厚度,确信地基液化品级;(6)地下水位及其动力特点和地下水化学成份分析结论;(7)有关地基土液化、冻胀性、湿陷性和膨胀性等资料。

第三章 支盘桩基础工程设计第条 支盘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和砾石、碎(卵)石、强风化岩、回填土、湿陷土、膨胀土等等能被挤扩的地基土。

工程建设标准文件集

工程建设标准文件集

规划
工程勘测
岩土与基础工程
房屋建筑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新建工矿企业项目住宅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指标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生活用房建设标准
招待所建设标准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
CJ/T3035-95 城镇建设和建筑工业产平型号编制规则工程结构
工程防灾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工程安全
环卫与园林
给水排水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供热与供气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设标准运输工程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总图储运
自动化控制
广播、电视、通信
水利工程
电气工程
矿业工程
工业炉窑
工业管道
工程焊接
工业设备
工业工艺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JGJ6-80 高层建筑箱形设计与施工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灌注桩基础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构造(Ⅰ)桩身(Ⅱ)承台第三节桩基计算(Ⅰ)桩顶荷载计算(Ⅱ)桩基垂直承载力及其验算(Ⅲ)桩基水平承载力及其验算(Ⅳ)桩身强度和抗裂性验算(Ⅴ)桩承台的内力计算与强度验算第三章灌注桩基础施工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灌注桩的施工(Ⅰ)一般规定(Ⅱ)螺旋钻成孔灌注桩(Ⅲ)潜水钻成孔灌注桩(Ⅳ)机动洛阳铲挖孔灌注桩(Ⅴ)冲击成孔灌注桩(Ⅵ)钻孔扩底灌注桩(Ⅶ)锤击沉管灌注桩(Ⅷ)振动、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Ⅸ)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第三节承台施工第四节灌注桩基础工程验收附录一灌注桩成孔工艺选择参考表附录二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与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力的桩基附录三基桩计算长度和桩身纵向弯曲系数附录四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附录五受地震水平力的一般建筑物桩基设计计算举例附录六灌注桩基础施工记录表附录七本规程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参考资料一桩的现场试验参考资料二常用灌注桩的成孔机械性能参考资料三灌注桩施工设备示意图例基本符号内外力G——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重;Gs——按设计桩径确定的桩身自重;H——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H1——作用于单桩桩顶的水平力;Hi——作用于第i桩桩顶的水平力;Hμ——单桩水平极限荷载;Hcr——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α——单桩水平容许承载力;Mx、My——作用于桩基上的外力对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外力矩;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上的垂直荷载;N0——作用于单桩桩顶的垂直恒载;N1——作用于单桩桩顶的轴向压力;N1max——作用于单桩桩顶的最大轴向压力;Ni——作用于第i桩桩顶的轴向力;Pμ——单桩轴向受压极限荷载;Pα——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计算指标E——钢筋的弹性模量;Eh——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桩周土的容许摩阻力;fi——柱周第i层土的容许摩阻力;Rj——土的容许端承力;Rα——混凝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Rl——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Rf——混凝土的抗裂设计强度;τt——土的冻胀切力。

几何特征A——桩身截面面积;An——桩身换算截面面积;A0——单桩桩底压力分布面积;A——纵向钢筋面积;Ft——冻土层中桩的侧表面积;B——验算方向的房屋宽度;b0——桩身计算宽度;d——桩的设计直径;d1——成桩直径;de——套管外径;d——钢筋直径;d0——纵向钢筋圆环的直径;e0——荷载偏心距;h——桩的入土深度;hn——承台埋深;I——截面惯性矩;I0——换算截面惯性矩;l——桩长;lc——桩的计算长度;l0——高桩台基桩露出地面的长度;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s——桩的中心距;W0——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xi、yi——i桩至通过桩群形心的Y、X轴的距离。

计算系数K——桩身或承台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y——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的安全系数;KH——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安全系数;Kf——抗裂设计安全系数;C0——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b——承台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R——岩石地基竖向抗力系数;Cn——承台侧面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C——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o——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x——位移换算系数;νM——桩顶(身)最大弯矩系数;νx——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ξN——桩身轴向压力传布系数;ξM——桩身弯矩调整系数;λ——抗拔容许摩阻力与受压容许摩阻力的比例系数;ηxiηyi——第i桩在X、Y方向的弯矩分配系数;ηⅠηⅡ——Ⅰ-Ⅰ、Ⅱ—Ⅱ截面的弯矩分配系数;η——偏心距增大系数;α——桩身变形系数;αt——荷载性质系数;αe——与偏心距有关的系数;φ——桩身纵向弯曲系数;φ——桩周各土层内摩擦角的加权平均值;γ——桩身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β——综合系数;μ——摩擦系数;μ——桩身配筋率;n——桩数或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x——水平位移;xcr——水平临界荷载对应的水平位移;x0α——桩顶容许的水平位移。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房屋和构筑物)灌注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不包括爆扩灌注桩)。

第1-0-2条灌注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基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场地条件与环境、施工设备性能、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与性质等因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第1-0-3条灌注桩按现有成孔工艺划分为:一、钻、挖、冲孔灌注桩:包括螺旋钻成孔、潜水钻成孔、机动洛阳铲挖孔和冲击成孔的灌注桩;二、钻孔扩底灌注桩;三、沉管灌注桩:包括锤击沉管、振动沉管和振动冲击沉管成孔的灌注桩。

成孔工艺可参照附录一选取。

第1-0-4条采用本规程进行灌注桩基础设计、施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若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T、《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修订本)中有关灌注桩部分的规定有不一致之处,按本规程执行)。

第1-0-5条关于试桩一、灌注桩基础应尽量进行桩的垂直静载试验,以确定垂直承载力。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桩的垂直静载试验。

1.重要的、有纪念性的大型建筑;2.使用上、生产工艺上对基础沉降有特殊限制的建筑;3.住宅群和工业建筑群;4.缺乏施工经验和试桩资料时;5.地质情况复杂,成桩质量有怀疑时。

二、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桩的水平静载试验:1.经常受较大水平力的桩基础;2.抗震设防为八度和八度以上的重要的、有纪念性的建筑、高大建筑(八层以上的高层房屋、高度30米以上的工业厂房和高耸构筑物,下同)和建筑群;3.抗震设防为七度和七度以上的对基础水平位移有特殊限制的建筑。

三、经常承受拔力的桩基应进行桩的抗拔试验。

四、对于地质条件、成桩工艺、桩径和桩长相近的桩基工程,垂直、水平静载试桩和抗拔试桩的数量不得少于2根,并不宜少于1%。

五、水平静载试验可利用经垂直静载试验后的试桩,但不能用工程桩进行。

第106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采用灌注桩基础的建筑,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1.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高大建筑;2.使用或构造上对沉降有特殊限制的建筑;3.使用灌注桩的经验尚不足时。

第二章灌注桩基础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灌注桩基础设计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料:一、工程地质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1.根据土层分布的均匀程度,按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中对桩基勘察要求绘制的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2.控制性钻孔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对于粘性土应包括天然容重、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对于砂土和碎石类土应包括颗粒级配、密实程度;对于岩石应包括类别、风化程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控制性钻孔附近静力触探贯入阻力沿深度的变化曲线(有条件进行静力触探的地区);4.附近地区可供参考的试桩资料;5.地下水位及地下水化学分析结论;6.有关地基土冻胀性的资料。

二、建筑场地与环境的条件:包括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施工机械进出场和运行条件,水电源、防振、防噪声的要求,泥浆排泄条件等。

三、建筑场地的总平面及建筑物基础平面图。

四、上部结构类型与形式、荷载大小及其分布和性质、生产工艺与使用对基础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要求。

五、抗震设防等级。

六、施工机械的型号和性能。

第2-2-1条灌注桩的基本尺寸和布置应符合:一、桩长与设计桩径比l燉d(简称长径比)一般应符合表2-1-2-1规定。

桩的长径比表2-1-2-1┌────┬──────────┬───────┐│桩型│穿越一般粘土性砂土│穿越淤泥、自││││重湿陷性黄土│├────┼──────────┼───────┤│端承桩│1/d≤60 │1/d≤60 ││摩擦桩│不限│不限│└────┴──────────┴───────┘二、桩的最小中心距s按表2-1-2-2采用桩的最小中心距s 表2-1-2-2┌─────────┬─────┬───────────┐│成孔工艺│一般情况│排列超过2排,桩数超过││││9根的摩擦柱基础│├─────────┼─────┼───────────┤│钻、挖、冲孔灌注桩│ 2.5d │ 3.0d ││钻孔扩底灌注桩│ 1.5D ││├────┬────┼─────┼───────────┤│沉管灌│穿越非饱│ 3.0d │ 3.5d ││注桩│土和穿越│ 3.5d │4.0d │││饱和土│││└────┴────┴─────┴───────────┘注:d——桩身设计直径(钻直径或沉管外直径,下同),详见第2-3-4条。

D——扩大端设计直径,下同。

三、排列基桩时,应尽量使桩群形心与外荷载重心重合,并应使桩基在受水平力和弯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四、同一建筑物应避免同时采用端承桩和摩擦桩(用沉降缝分开者例外)。

同一基础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对于支承在非岩石类土上的端承桩,不宜超过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1燉10。

五、桩端进入硬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和砂土,不宜小于2~3倍桩径;对于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2倍桩径。

当存在软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一般不宜小于5倍桩径。

穿越软弱土层支承于倾斜基岩上的端承桩,当强风化岩层厚度小于2倍桩径时,桩端应嵌入微风化或未风化基岩层。

(桩径指设计桩径)第2-1-3条在灌注桩基础的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下列项目的计算:一、验算作用于桩基的垂直荷载,使其不超过按第三节确定的桩基容许垂直承载力,并验算桩身的强度。

二、对于承受水平力的桩基,必须验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必要时应验算桩基的水平位移和桩身的裂缝宽度。

三、对于承受拔力的桩基,必须验算桩的抗拔稳定性和桩身的抗拉强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验算桩身的裂缝宽度。

四、当建筑物对桩基的沉降有要求时,应作沉降验算。

五、当桩基下有软下卧层时,应对软下卧层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三、排列基桩时,应尽量使桩群形心与外荷载重心重合,并应使桩基在受水平力和弯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四、同一建筑物应避免同时采用端承桩和摩擦桩(用沉降缝分开者例外)。

同一基础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对于支承在非岩石类土上的端承桩,不宜超过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1燉10。

五、桩端进入硬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和砂土,不宜小于2~3倍桩径;对于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2倍桩径。

当存在软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一般不宜小于5倍桩径。

穿越软弱土层支承于倾斜基岩上的端承桩,当强风化岩层厚度小于2倍桩径时,桩端应嵌入微风化或未风化基岩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