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生物活性肽的膜工艺设备.ppt
合集下载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膜分离设备 107页PPT文档共109页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源自。——拉罗什福科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膜分离设备 107页 PPT文档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第九章 膜分离过程ppt课件

编辑版pppt
33
第三节 膜的应用
微孔过滤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微孔滤膜是检验有形微细杂
质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微生物检测、微粒子 检测。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灭菌液体的生产,反 渗透和超滤的我=前处理,电子工业中超纯水 制造和空气过滤。例如采用聚碳酸酯核孔滤膜 来过滤除去啤酒中的酵母核细菌,使处理后的 啤酒不需加热就可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编辑版pppt
4
第 一 节 膜和膜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性
3 复合膜 选择性膜层沉积于具有微孔的支撑 层上。只是两层材料不同,而非对称膜则是 同一材料。其性能不仅取决于有选择性的表 面薄层,而且受微孔支撑结构、孔径、孔分 布和多孔率的影响。
4 荷电膜 即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对称膜,含 有高浓度的溶胀胶载着固定的正电荷或负电 荷,带有正电荷的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从周 围流体中吸引阴离子。带有负电荷的膜称为 阳离子交换膜。
编辑版pppt
34
第三节 膜的应用
五 纳米过滤(NF)
3
第 一 节 膜和膜分离过程的分类与特性
一 膜的分类
根据各种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可将膜分为 下列几种:
1 对称膜 结构与方向无关的膜,根据制造方法 不同,这些膜或者具有不规则的孔结构,或所 有的孔具有确定的直径。
2 非对称膜 非对称膜有一个很薄的,但比较致 密的分离层和多孔支撑层。分离层为活性膜, 孔径的大小和表皮的性质决定了分离特性,厚 度决定传递速度,该层必需朝向待浓缩的原溶 液。多孔支持层只起支撑作用。
然后将多层膜片浸泡在沉淀液(冰水)中,由于溶剂
和沉淀液发生交换而形成凝胶。凝胶形成后通常在热
水中退火,从而改善了分离能力,并且提高了机械强
度,但渗透能力却有所下降。
活性肽的分离提取PPT课件

2)改善蛋白质营养状况
在肠道易消化吸
收,常用于烧伤、外科手术等患者的蛋白质营养
补充;
3)抗疲劳 在应急情况下,BC可直接向肌肉提供能
源。可作为高强度工作者和运动员能量补充,消除
疲劳、增强体力。
.
6
5.大豆肽
是大豆蛋白的酶水解产品,由3-6个氨基酸组成,有较好 的流的特性,不易形成沉淀,可用于酸性饮料的制作。
第二专题 活性肽/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应用
一、概述 ◆定义:
活性肽———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
活性蛋白质——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分布: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组织;动物乳汁;植物种子等。
◆一般性质: 两性解离;等电点;胶体. 性;变性;沉淀;显色。 1
二、活性肽及活性蛋白质的类型
1.谷胱甘肽
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
开发成各种功能性食品
.
17
3. 降压肽的生产技术
降压肽的生产方式
原料来源
生产方法
多肽序列
蛇毒 酪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 金枪鱼肉 发酵乳
提取 胰蛋白酶 嗜热P-N-I-P-P F-F-V-A-P-F-P-E-V-F-G-K V-H-L-P-P-P I-V-G-R-P-R-H-Q-G I-P-P
机过氧化物作用,消除自由基;
2)解毒剂
可用于氟化物、CO、重金属及有
机溶剂的解毒;
3)保护作用
对放射性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症状起到保护作用。
4)防止皮肤老化及色素沉着 .
3
2. 降压肽
降压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的活性,来体现降压功效。
降压肽
◆降压肽的来源: 1)乳酸蛋白(12肽) 2)鱼贝类(6肽)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膜分离设备 107页PPT文档共109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艺设计-膜分离设备 107 页PPT文档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活性肽的分离提取》课件

人工合成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可以人工合成具有特定序列和功能的活 性肽。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合成的活性肽将更加 高效、稳定和安全。
THANKS.
凝胶色谱
利用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在凝胶孔洞 中的渗透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电泳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利用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 度不同进行分离。
利用DNA或RNA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 进行分离。
等电聚焦电泳
利用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利用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所带电 荷和分子量的关系进行分离。
高效分离过程
通过改进现有的分离方法和开发 新的分离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活 性肽的分离效率和纯度,减少杂 质和副产物的产生。
连续化生产
实现活性肽的连续化生产,可以 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
生物合成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基因改造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来生 产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酶亲和色谱法
利用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活性肽分离提取的
03
实验技术
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吸附、分配系数等差异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
适用于气体和低沸点化合物的分离, 通过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和洗 脱能力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
将样品在薄层板上进行展开,通过不 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迁移 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调味品和香料
活性肽可以用于生产调味品和香料,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食品保鲜
活性肽可以用于食品保鲜,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口感。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可以人工合成具有特定序列和功能的活 性肽。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合成的活性肽将更加 高效、稳定和安全。
THANKS.
凝胶色谱
利用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在凝胶孔洞 中的渗透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电泳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利用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 度不同进行分离。
利用DNA或RNA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 进行分离。
等电聚焦电泳
利用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利用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与所带电 荷和分子量的关系进行分离。
高效分离过程
通过改进现有的分离方法和开发 新的分离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活 性肽的分离效率和纯度,减少杂 质和副产物的产生。
连续化生产
实现活性肽的连续化生产,可以 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活性肽的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
生物合成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基因改造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来生 产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肽,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酶亲和色谱法
利用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活性肽分离提取的
03
实验技术
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吸附、分配系数等差异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
适用于气体和低沸点化合物的分离, 通过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和洗 脱能力进行分离。
薄层色谱
将样品在薄层板上进行展开,通过不 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迁移 速度不同进行分离。
调味品和香料
活性肽可以用于生产调味品和香料,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食品保鲜
活性肽可以用于食品保鲜,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口感。
生物分离工程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幻灯片课件

透析法的应用
▪ 透析法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 ▪ 在生物分离方面,主要用于大分子溶液的脱盐。由于
透析过程以浓差为传质推动力,膜的透过量很小,不 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但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膜的制造
17.2 膜的制造
▪ 要求: ▪ (1)透过速度 ▪ (2)选择性 ▪ (3) 机械强度 ▪ (4) 稳定性
▪ 分离机理
毛细管流动模型 在膜过滤法中,反渗透和超滤与微滤有不同的分离机理。对于后两者,一般认为是简单的 筛分过程,大于膜表面毛细孔的分子被截留,相反,较小的分子则能透过膜。膜是多孔性的 ,膜内有很多孔道。水以滞流方式在孔道内流动,因而服从Hagen-Poiseuille方程式;
Jv d 2 p 32 L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及清洗方法
什么是浓差极化?
▪ 在分离过程中,料液中溶剂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
质被截留,于是在膜表面与临近膜面区域浓度越来越 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 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 致溶液透过流量下降。溶剂向膜面流动(对流)引起溶 质向膜面流动,当溶质向膜面的流动速度与浓度梯度 使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在膜面附近 存在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区,这一区域称为浓度极化 边界层,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生物分离工程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第一讲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 按分子或粒子大小分类 ▪ 按膜孔平均孔径,推动力和传递机制进行分类 ▪ 对称膜与不对称膜 ▪ 有孔膜与无孔膜
▪ 透析法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 ▪ 在生物分离方面,主要用于大分子溶液的脱盐。由于
透析过程以浓差为传质推动力,膜的透过量很小,不 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但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膜的制造
17.2 膜的制造
▪ 要求: ▪ (1)透过速度 ▪ (2)选择性 ▪ (3) 机械强度 ▪ (4) 稳定性
▪ 分离机理
毛细管流动模型 在膜过滤法中,反渗透和超滤与微滤有不同的分离机理。对于后两者,一般认为是简单的 筛分过程,大于膜表面毛细孔的分子被截留,相反,较小的分子则能透过膜。膜是多孔性的 ,膜内有很多孔道。水以滞流方式在孔道内流动,因而服从Hagen-Poiseuille方程式;
Jv d 2 p 32 L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及清洗方法
什么是浓差极化?
▪ 在分离过程中,料液中溶剂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
质被截留,于是在膜表面与临近膜面区域浓度越来越 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 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 致溶液透过流量下降。溶剂向膜面流动(对流)引起溶 质向膜面流动,当溶质向膜面的流动速度与浓度梯度 使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在膜面附近 存在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区,这一区域称为浓度极化 边界层,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生物分离工程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第一讲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 按分子或粒子大小分类 ▪ 按膜孔平均孔径,推动力和传递机制进行分类 ▪ 对称膜与不对称膜 ▪ 有孔膜与无孔膜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膜分离PPT课件

按膜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膜、 复合膜
按材料分:合成有机聚合物膜、 无机材料膜
5
6
7
8
膜分离技术类型
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9
5.2.1反渗透
▪概念: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从溶 液中分离出来。分离时的推动力是压强,由于被分 离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构不同, 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高达 10 MPa。膜孔径范围在0.0001~0.001 μm之间;
▪原理:
由于超滤和反渗透过程都是用一种半透膜把两种不 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淡水或盐水),因此都存在渗 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 一般说来,无机小分子的渗透压要比有机大分子溶
质的渗透压高得多。
10
11
渗透是由于存在化学势存在梯度而引起 的自发扩散现象。
溶液中水的化学势
16
超滤的基本方程
JvLp(p)
Lp
:穿透度(单位时间、 单位膜面积的处理量)
应用:生物制品的浓缩和纯化:小分子如柠檬 酸和抗生素,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
17
5.2.3微滤
▪适用范围:尺寸为0.1-10μm(微米级)的微生 物和微粒子的截留与浓缩、净化与分离特点: 相态不变,无需加热、操作压力低,泵与管对 材料要求不高,可用间歇和连续操作。
膜分离: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的过滤介质进 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 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
3
膜分离的特点 (1)能耗低,无相变 (2)操作条件温和 (3)污染难清除,不能耐受极端条件 (4)需与其它技术结合应用
4
5.2各种膜分离技术及其原理
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 反渗透膜、纳滤膜
按材料分:合成有机聚合物膜、 无机材料膜
5
6
7
8
膜分离技术类型
按分离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9
5.2.1反渗透
▪概念:将溶质通过一层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从溶 液中分离出来。分离时的推动力是压强,由于被分 离物质的分子量和直径大小差别及膜孔结构不同, 其采用的压强大小不同。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高达 10 MPa。膜孔径范围在0.0001~0.001 μm之间;
▪原理:
由于超滤和反渗透过程都是用一种半透膜把两种不 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淡水或盐水),因此都存在渗 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 一般说来,无机小分子的渗透压要比有机大分子溶
质的渗透压高得多。
10
11
渗透是由于存在化学势存在梯度而引起 的自发扩散现象。
溶液中水的化学势
16
超滤的基本方程
JvLp(p)
Lp
:穿透度(单位时间、 单位膜面积的处理量)
应用:生物制品的浓缩和纯化:小分子如柠檬 酸和抗生素,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
17
5.2.3微滤
▪适用范围:尺寸为0.1-10μm(微米级)的微生 物和微粒子的截留与浓缩、净化与分离特点: 相态不变,无需加热、操作压力低,泵与管对 材料要求不高,可用间歇和连续操作。
膜分离: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的过滤介质进 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膜分离过程的实质是物质透 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近似于筛分过程。
3
膜分离的特点 (1)能耗低,无相变 (2)操作条件温和 (3)污染难清除,不能耐受极端条件 (4)需与其它技术结合应用
4
5.2各种膜分离技术及其原理
按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 反渗透膜、纳滤膜
生物分离工程膜分离3课件PPT

但如前所述,膜分离的最大问题是膜污染引起的透 过通量大幅度下降。如合理地解决膜污染和清洗问题, 保持较高的透过通量,错流过滤将会替代传统的过滤技 术和离心分离技术,成为菌体分离的重要手段。 2 小分子生物产物的回收 氨基酸、抗生素、有机酸和动物疫苗等发酵产品的 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以下,因此选用MWCO为l×104一 3×104的超滤膜,可从发酵液中回收这些小分子发酵产物, 然后利用反渗透法进行浓缩和除去相对分子质量更小的 杂质。
膜的分离操作
• 超-微滤的工作模式可分为浓缩、透析和纯化三种。 1、浓缩 主要用于以菌体或蛋白质浓缩为目的的膜分离。 在浓缩悬浮粒子或大分子的过程中,产物被截留 在料液罐中。
在分批浓缩中,浓缩物的最终体积Vc,可由其 初始体积V0和透过体积Vf之间的质量平衡来确定。 Vc = V0 – Vf 体积浓缩系数CF
V0 t 存在如下方程: Rk (c0 / c)1/ R c0 c ln( cs / c)dc
c
将各种参数带入上式,得到浓缩倍数与时间 的关系见下表:
2、洗滤或透析: 在悬浮粒子或大分子的透析过滤中, 产物被膜截留住,低相对分子量溶质 (盐、蔗糖和醇)则通过膜。主要以 除去菌体或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 质为目的。 透析过程中向原料罐中连续加入水或缓冲液, 若保持料液量和透过通量不变,则目标产物和小 分子溶质的物料衡算式为:
多级串联连续操作
膜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法在生物产物的回收和纯化方面的应用可归纳为 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培养基的除菌; (2)发酵或培养液中细胞的收集或除去; (3)细胞破碎后碎片的除去; (4) 目标产物部分纯化后的浓缩或洗滤除去小分子溶质; (5) 最终产品的浓缩和洗滤除盐; (6) 制备用于调制生物产品和清洗产品容器的无热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乳肽的研究不多,主要是进行蛋白酶的筛选 和酶解工艺的优化,如1991年,肖安乐等人筛选出胰蛋 白酶的胰酶是水解变性乳清蛋白质的最佳酶种;1994年, 王凤翼等人对胰蛋白酶控制水解α-酪蛋白的最佳条件 进行了优选;张和平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热敏性乳清 蛋白,获得热稳定好、易溶解的多肽,并以此开发出稳 定性良好的乳清饮料;1995年,于江虹也从牛乳酪蛋白 中分离提纯获得酪蛋白磷酸肽,证实了其在小肠中可与 钙、铁等矿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人体对钙、铁 的吸收;广州市轻工研究所生产的酪蛋白磷酸肽CPP含 量达85%以上,易溶于水,加工性能稳定,已在我国市 场上推出。最近,我国生物工作者开发了采用微生物发 酵控制、蛋白转化率高的乳肽产品,其中氨态氮占20% 左右、肽态氮占80%左右,产品无不良气味,已获专利; 湖北工学院吴思方等人进行了固定化胰蛋白酶生产酪蛋 白磷酸肽的研究,CPP得率为21.3%,产品中CPP总含 量为15%,此工艺中酶可重复多次使用,既降低了成本, 又有利于产品分离和生产自动化。
1.6 生物活性肽的生产方法
天然活性肽的分离提取
分离生物活性肽的膜 处理工艺和设备
专业:化学工艺 姓名: 朱道学
第一部分
生物活性肽
主要内容
1.1 生物活性肽研究简史 1.2 生物活性肽定义、功能、特性、作用 1.3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1.4 重要活性肽研究简介 1.5 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理 1.6 生物活性肽生产方法 1.7 生物活性肽产品
大豆肽的生产有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酸法因水解 程度不易控制、生产条件苛刻、氨基酸受到损害而很少 采用;酶法水解易控制、条件温和、不损害氨基酸而大 多被采用。酶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选用胰蛋白酶、胃 蛋白酶等动物蛋白酶,也可选用木瓜和菠萝等植物蛋白 酶。但应用较广的主要是放线菌166、枯草芽孢杆菌 1389、栖土曲霉3942、黑曲霉3350和地衣型芽杆菌2709 等微生物蛋白酶。
1.3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1.4 重要活性肽研究简介
①乳肽 早在20世纪50年代,某公司即以乳酪蛋白酶解制取了
第一代的酪蛋白肽和氨基酸混合物,含5~8个氨基酸组 成的肽和70%以上的游离氨基酸,用于低抗原性防过敏 牛奶粉,在市场上行销40多年;60~70年代,开发出第 二代的高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2个氨基酸 组成的肽和40%~60%的游离氨基酸。以上两代产品的 游离氨基酸含量过高,影响了产品的风味和生物效价; 90年代,推出了低度水解乳清蛋白肽混合物,含10~15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和20%以下的游离氨基酸,产品风味 明显改善,生物效价提高。
果以胃蛋白酶-链霉蛋白酶两步水解法为佳,产品得率 为81.0%、苯丙氨酸含量为0.30%。1991年,Shinya等 人用嗜碱蛋白酶和肌动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制取 了无苦味高F值寡肽,产率为56.0%,F值20.00,AAA 含量为1.86%。
1996年,西班牙的Bautista等人用肌动蛋白酶和 Kerase中性蛋白酶酶解葵花浓缩蛋白,制取高F值寡肽, 产率为24.8%,F值为20.47,AAA含量为1.01%。王梅 也在1992年首次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降解玉米 黄粉;成功地研制出高F值寡肽混合物,产率为7.9%, F值为31.00,AAA含量为0.06%,完全符合高F值制剂 的要求,为解决玉米湿法淀粉厂副产品──黄粉的综合 利用开创了新路子。
科学家已在人体中发现了100多种生物活性肽,这 些肽具有传递生理信息,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对于人 体的神经、消化、生殖、生长、运动、代谢、循环等系 统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非常重要,所有疾病的发生、 发展、治疗、康复都与肽有关系。
因此,科学家建议,针对身体需求,在满足了人体 的基本营养摄入后,适当补充肽营养,对于健康和疾病 康复是大有好处的。
5.其他活性肽
其他功能的活性肽:降胆固醇肽、促进矿物质吸收 的肽(CPPS)、酶调节剂(如促胰酶肽)、激素 肽如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S)、白蛋白胰岛素 增效肽、抗菌多肽(如乳酸链球菌素、橡胶素)、 抗癌多肽(如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环已肽)、抗艾 滋病肽(如GLQ蛋白)等。
食品感官肽:甜味肽(如赖氨酸二肽)、苦味肽 (如咖啡肽)以及酸味肽、咸味肽、风味肽、抗氧 化肽、表面活性肽等。
高F值寡肽即是由动、植物蛋白酶解后制得的具有 高支链、低芳香族氨基酸组成的寡肽,以低苯丙氨酸寡 肽为代表,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F值是指支链氨基酸 (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摩尔比值。
1976年,Yamashita等人首次利用胃蛋白酶和链霉蛋 白酶从鱼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中制得含低苯丙氨酸 的寡肽混合物,产率分别为69.3%和60.9%,苯丙氨酸 含量分别为0.05%和0.23%。1982年,Nakhost等人用α -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A酶解大豆蛋白,也制得相似 的产物。1986年,Soichi等人进行了多种酶分别酶解乳 清蛋白制取低苯丙氨酸寡肽的多种工艺、方法试验,结
抗菌多肽的优点
不产生耐药性 杀菌速度快 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价值
1.小肽 吸收快速、低耗、不易饱和 为某些特殊身体状况的人群补充营养 对乳酸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
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低抗原性,渗透压比氨基酸低。
2.免疫活性肽
人乳或牛乳中的酪蛋白含有刺激免疫的生物 活性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通过酶促反应, 可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肽,很多肽都具有免 疫活性。有些肽除了具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吞 噬能力外,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功能
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 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 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特性
①它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氨基酸和蛋白质都高。
②它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是一个例子。
高F值寡肽具有消除或减轻肝性脑病症状、改善肝 功能和改善多种病人蛋白质营养失常状态及抗疲劳等功 能,除可制作治疗肝疾药品外,还可广泛用作保肝、护 肝功能食品,烧伤、外科手术、脓毒血症等高付出病人 及消化酶缺乏患者的蛋白营养食品和肠道营养剂,高强 度劳动者和运动员食品营养强化剂等。
④谷胱甘肽(GSH)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 肽键缩合而成的活性三肽,广泛存在于动物肝脏、 血液、酵母和小麦胚芽中,各种蔬菜等植物组织 中也有少量分布。谷胱甘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 被称为长寿因子和抗衰老因子。日本在50年代开 始研制并应用于食品,现已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我国对谷胱甘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 段。
②大豆肽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酸法或酶法水解后分离、精 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 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 机盐等成分,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大豆肽的蛋白质含 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需 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丰富。大豆肽与大豆蛋白相比, 具有消化吸收率高、提供能量迅速、降低胆固醇、降血 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 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 良好的加工性能,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化 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合成法等4种,其 中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极具发 展潜力,目前即以酵母发酵法生产为主。
由于谷胱甘肽分子有一个特异的γ-肽键,决 定了它在人机体中的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蛋白 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氧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内 源酶的活力、代谢和细胞保护、参与体内三羧酸 循环及糖代谢,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 清除体内过多自由基、解毒护肝、预防糖尿病和 癌症等功效,因此而成为机体防御功能肽的代表。 谷胱甘肽除可在临床上用作治疗眼角膜疾病,解 除丙烯酯、氟化物、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溶 剂等中毒症状的解毒药物外,还可用于运动营养 食品和功能食品添加剂等。
1.2 生物活性肽定义
定义1: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 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 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
定义2:生物活性肽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具有多种 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其分子结构程度不一,可从简单的二肽到环 形大分子多肽,而且这些多肽可通过磷酸化、糖基化或酰基化而 被修饰。
根据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可用大豆肽为基本素材,开发肠胃
功能不良者和消化道手术病人康复的肠道营养食品的流态食品、 降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增强肌肉和消 除疲劳的运动员食品、婴幼儿及老年人保健食品、促进脂肪代谢 的减肥食品、酸性蛋白饮料和用作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发酵 促进剂等。
③高F值寡肽
3.神经活性肽
多种食物蛋白经酶解后,会产生类鸦片活性 肽(如脑啡肽、生长激素抑制剂、舒缓激肽 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LH等神经活性肽, 可起到镇痛及调节人体情绪、呼吸、脉搏、 体温的作用。
4.降压血肽
许多蛋白质的酶解产物中都有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ACEI, 即降血压肽)通过抑制ACE的活性来实现降 压功能的,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1992年,Haque.Z.U和Mozffar.Z研究了胰蛋白酶、凝 乳蛋白酶等酶的固定化反应器制取乳肽的工艺,可以通 过调节流速来控制反应程度,并通过重复使用酶来降低 成本。1989年,Maubois.J.D.和Ieonil.j.研究了带超滤膜 的酶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加入钙和磷酸根离子,用于制 备酪蛋白磷酸肽和去磷酸化酪蛋白多肽。
抗菌多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抗菌肽是生物体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肽,可分为环状肽、唐肽和脂 肽3类。在动植物防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中起 到重要的防御作用。
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机理
首先结合在质膜上。 接着其分子中的疏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