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习的一种新形式,它已经在国内外得到
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针对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现状。
国内的移动学习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大力普及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移动设备学习。
具体来看,在移动学习应用上,国内的数字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数字阅读、
在线视频学习、手机学习工具等软件应用已经成为学习者的主要选择。
其中移动学习App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学校园、职业培训、企事业单位等教育培训机构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
此外,在行业领域的移动学习,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旅游、医疗、电子商务
等领域,很多企业都选择将手机移动学习用于职业培训、员工技能提升等方面。
国外移动学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地区。
在教育培训领域,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学习方式。
美国的几所著名大学也已经开始探索移动学习的应用,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这些大学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移动学习平台,通过移动设备的应用,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其次,在国外,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移动学习应用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如纸牌
游戏、快乐学习等带有游戏性质的移动学习方式也开始得到关注和推广。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移动学习已经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何衡量、技术的推广等等。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里,教育机构、技术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创新移动学习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学习。
《2024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范文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移动学习以其灵活、便捷、个性化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本文旨在综述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移动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的学习活动。
其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等。
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三、移动学习研究的发展历程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
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的理论探讨和技术实现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移动学习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涉及到教育、培训、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四、移动学习研究的主要成果1. 理论研究: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逐渐完善,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
这些理论为移动学习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2. 技术实现:移动学习平台和工具不断涌现,如APP、微信小程序等。
这些平台和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3. 应用实践:移动学习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远程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等。
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当前移动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1. 技术瓶颈:虽然移动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网络速度、设备兼容性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移动学习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2. 学习模式: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实现和应用上,对于学习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如何设计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育资源:移动学习资源相对匮乏,且质量参差不齐。
如何开发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六、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发展: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的网络速度和设备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移动学习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移动学习的国内外现状。
了解当前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指导我们在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旨在对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推动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移动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情况;2. 探讨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教学、学习和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效果;3. 分析移动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作用;4. 分析影响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包括技术、政策、资源、师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移动学习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者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而对于学生来说,移动学习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移动学习的发展情况和趋势,还可以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深入探讨移动学习的特点、国内外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移动学习的发展方向,推动教育教学的改善和创新,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移动学习的概念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无线网络技术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
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移动学习通过电子书籍、在线课程、视频教学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N899;% 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移动 计算技术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它能够为学习者带 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他又进一步对此做了 解释,认为移动学习应该能够使学习者通过移动电 并且在这个 话或 &*+ 随时随地享受片断化的教学, 过程中, 往往更多使用的是无线信息设备。 我国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 室给移动教育做出如下定义:移动教育 4 $@C;671IE>8A;@: = 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 动网络、 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 学生和教师通 !" 过使用移动设备 4 如手机等 = 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 交互式教学活动。 )O8C98 和 D;<E7;97I 结合了远程教育的思想,对 移动学习做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义: 移动学习就是能够 使用任何设备、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接受学习。 综合而言,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一个定义是: 移 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 个人数字助理 &*+、 动通信设备 4 如移动电话、 &@>J? = 等 获取教育信息、 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 7A&) 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 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二、 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目前, 移动学习在国外已广受关注, 国外已经将 移动学习作为未来网络学习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外 的移动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 发达国家, 其研究时间较早, 研究范围及内容也比较 广泛深入。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目 前的 1 5 6789:;:< 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 1 5 更多地用于 6789:;:< 的经验把 $ 5 6789:;:< 推向市场, 企业培训, 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 他们立足于学 校教育, 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 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 P:;G8Q 移动学习项 目中,研究者试图将 H+& 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中,
《2024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范文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
移动学习以其便捷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在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习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移动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的学习活动。
其特点包括:便捷性、灵活性、个性化、交互性等。
移动学习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三、移动学习研究现状1. 研究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涉及教育技术、移动计算、远程教育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移动学习的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 研究成果(1)理论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如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
(2)方法与技术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移动学习方法和技术,如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3)应用方面:移动学习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
同时,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需求,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移动学习应用和平台。
3. 研究方法目前,移动学习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移动学习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四、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问题当前,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包括:移动学习的有效性、学习者接受度、技术选择与应用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如何提高移动学习的质量、如何保证移动学习的安全性等。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移动学习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资源和推荐。
此外,随着5G等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和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移动学习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可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
随着移动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现状。
中国移动学习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国内许多机构和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并投资于移动学习。
在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应用已经不断增加。
很多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都推出了各种形式的移动学习产品,如在线课程、移动学习平台等。
同时,国内很多新创公司也在积极开发移动学习应用软件,例如知乎、饿了么、腾讯课堂等平台,在公开课、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领域均有所涉及。
1.美国:在美国,移动学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各行业中均有应用,特别是在职业培训领域,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在美国,学校和大学已经开始使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学习软件来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并且移动学习也被广泛应用在了远程教育领域。
2.日本:在日本,移动学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职业培训领域。
日本的职业培训机构使用移动学习提供在线课程、研修等服务,此外,移动学习还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员工培训中。
3.欧洲:欧洲地区移动学习应用非常广泛。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是移动学习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欧洲地区的许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推出了各种形式的移动学习产品和服务。
此外,欧洲还有许多新兴企业专注于移动学习领域,开发出各种应用软件,提供相关服务。
三、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市场都在迅速发展。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新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便利、高效的学习方式。
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移动学习是指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学习和教学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移动学习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从国内来看,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应用。
中国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移动学习应用得到了强力的政策支持,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了各种移动学习产品和服务。
一些大学开设了在线课程,并结合移动学习技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一些教育机构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了各种在线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视频、教材、习题等;还有一些企业推出了一些移动学习应用,如语言学习、编程学习、考试辅导等工具,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而从国外来看,移动学习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已经在移动学习领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实践。
美国的一些大学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提供了在线课程,并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和教学;英国的一些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些移动学习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加拿大的一些企业则开发了一些移动学习工具,如虚拟实验室、图书馆资源等,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国外的移动学习在技术应用和资源开发方面相对较为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移动学习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条件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移动设备和网络环境相对不完善,限制了移动学习的推广和应用。
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无法完全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和特点。
移动学习的内容和资源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移动学习应用过于商业化和功利化,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移动学习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还需克服一些技术、设备、教学和内容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移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

移动学习国内外现状研究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移动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早在2000年代初就开始了。
最初,研究者主要关注如何将课堂教学内容移植到移动平台上,探索如何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传输和展示。
也在研究如何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学习者所需的即时反馈和学习辅助工具。
随着移动设备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国内的移动学习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研究者开始关注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和环境,例如在线协作学习、游戏化学习和虚拟现实学习等。
也开始深入探索移动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如构建适应性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推荐系统等。
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移动学习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提出了关于移动学习的教育标准,推动了移动学习在学校中的应用。
英国国家教育技术战略(NGfL)和澳大利亚移动学习创新基金(M-Lab)等组织也积极推动移动学习的发展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外在移动学习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两者的研究重点和方法略有不同。
国内的研究更注重技术应用和实践,探索如何利用移动平台进行教学和学习;而国外的研究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移动学习的教育效果和影响。
移动学习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虽然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师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和能力培养等,但移动学习在提供个性化学习和拓宽学习场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移动学习在学校、企业和社区等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总第 !%& 期
成 人 教 育
!"#$%&#$ ’(操作的移动学 础上增加了本体技术,主要是提高教育资源和教育 习环境, 从而使学习者和教师能够通过 #$% 手机或 服务的开发规范、 动态扩充、 可定制性, 并为教育语 义 #BC 打下了基础。 &’()*+,-./ 随时随地访问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研 “移动教育” 究项目的其中一个阶段就是要进行课程模块的开发 教育部 项目。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 测试和评价。 三所, 分别是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移动 项目的核心内容有两个, 一是建立 0 1 2/().3.4 是一个由欧盟资助的移动学习项 “移动教育” 目。 这个计划是为 5" 6 78 岁的缺乏基本的读写和数 教育” 信息网, 利用中国移动的短信息平台和 @%A< 平台向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教育科研、 教学管理、 生活 理能力的青年群体而建立的。0 1 9/().3.4 研究计划 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 : 个国家的 ; 个组织共同承 资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让师生员工能够享用 更加优质优惠的移动电话服务 D 二是建立 “移动教 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使用各种移动通信 担, 历时 : 年。 “移动教育” 手段为这一群体创建一个移动学习环境,同时开发 育” 服务站体系, 在各主要大学建立 服务 “ ” 出适合他们的移动学习资源,包括各种课程服务和 站, 为参与 移动教育 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以 产品。 及电信卡、 手机、 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 无线网络设 “移动教育” 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 <22 从语言学习入手, 备等 项目相关产品。 开发出了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模块包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括了生词训练、 测验单词和词组翻译等功能。 研究表 项目, 虽然研究者们在开发学习内容、 学习工具和其 “ ” — 学习者在 明: 他应用程序方面有一些成果,但是在研究移动学习 0 1 9/().3.4 是一种 碎片 式经验—— “移动” 中 = 如乘火车、 逛街等 > 无时不受到外界干扰, 内容设计规范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人们无法遵循一 因此,0 1 9/().3.4 对他们集中注意力提出了很高的 定的原则设计移动学习内容。 同样, 使用者和选择者 要求。同时, 学习是一种个人情感体验过程, 语言学 也无法对移动学习内容的质量进行评估。 习尤其需要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在情感安全环境里进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移动学习的研 行操练的机会。 因此, 提供的友好的界面表达方式是 究热点集中在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系统终端软件的 十分重要的。 例如, 当你答对问题时, 它会表示祝贺; 研发和理论研究这三个方面。 初步探讨了 #$% 等技 术及 E70B 开发语言等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总结 当你答错时, 则鼓励你重试。此外, 学习者受挫会丧 了三种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包括基于短消息的学 失自信, 降低学习效果。例如, 糟糕的移动电话链接 !" 和嘈杂的学习环境会导致语音识别受阻、菜单 “导 习、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以及基于校园无线网的准 移动学习。然而,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 航” 失灵、 考试过程中互动反应失效。 这样, 学习者受 步, 还存在着学习系统不稳定、 操作性较差、 课程学 挫后不想继续学下去,或者会产生一种潜意识—— — 习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这也说明移动学习有着较 该学习系统笨拙,缺乏人文关怀,提供的是一种低 为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 这些都将 效、 无亲和力的学习方式。 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预测前沿技术的应用、 个性化的 对学习资源开发 <22 的建议是:移动学习应注 重开发最适合于听觉、 零碎时间、 受外界干扰的学习 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整个系统的绩效改进、 标准 者的那部分内容。 鼓励学习者学习个性化, 以便与自 化问题等, 将成为以后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己的学习风格和背景需要相吻合。 F 5 G 刘豫钧,高淑芳 H 移动学习—— — 国外研究现状之综 三、 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 ) 述 F E G H 现代教育技术, : 7??8 57 6 5:H 我们国家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实践始于 75 世纪 F 7 G 叶成林 H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F E G H 电化教育研究, 初,主要是在教育部的策划发展。与欧美等国家相 (: ) 7??8 H 比, 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 研究规模还比较小, F : G I()(.J 2/,./)K L-94/) M-&/N(O(O/9H P,/ A-9/ -Q 0-O39/ 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R/S3T/& 9. B 1 2/().3.4 1 Q3)&* BU+/) 3/.T/& #3*, $V3)/9/&& / 1 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 — 移动教育理论与实 9/().3.4 /.S3)-.’/.* F E W X2 G H 中国移动教育 H F 8 G 周逊 H 3+S" —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 F 0 G H 北京: 电子 践。该项目是由国内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北京大 工业出版社, 7??:H 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研究的,项目持续 F ; G 何林娜 H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F 0 G H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的时间是从 7??7 年 5 月到 7??; 年 57 月。 版社, 7??8H 北大移动教育实验室研究移动教育始于 7??5 F " G &()3-9( EH K <(’+&-. EH %H K YZ-) 3./. A[ %)-’-*3.4 年 ; 月, 其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 ’9/()3.4 O\ *,/ ].3#$% %)-^/T* #3*,3. L4,/) B_ZT(*3-.K 动教育平台: 基于 @<0 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 ,**+[ W W VVVH 3T*/H -)4 W P?5‘aaCA$Ab W *?5‘7;8H +_QH 平台、基于 @%A< 的移动教育平台和基于本体的教 F c G 03N/ @H K @/-QQ <H [ 0//*3.4 *,/ T,(99/.4/[ %)-_ZT3.4 育资源制作、 发布与浏览平台。 其中第一个版本主要 ’ 1 9/().3.4 ’(*/)3(9& Q-) \-Z.4 (_Z9*&V3*, .Z’/)(T\ (._ 93*/)(T\ .//_&K ,**+[ W W VVVH ///H O,(’H (TH ZN W ’9/(). W +(+/)& W dP$Re 涉及移动计算技术,第二个版本是关注移动学习开 7? +(+/)H +*QH 发和资源共享问题,第三个版本主要在前平台的基
摘 要:在移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种各样的移动数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受着 影响。文章对移动学习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并对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数字化学习; 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项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S,2 1
近年来, 移动技术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最热门的 话题, 随着 #$%、 #&’(、 )*$+,--./、 01112-,3 ../ 等 无线协议产品一次次成功的商用运营,各种各样的 移动数字设备已悄悄地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 学习方式也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 移动学习 4 $ 5 6789:;:< = 这个概念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移动 学习是数字化学习 4 $ 5 6789:;:< = 和移动应用技术两 者相结合的产物,它带给了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 习的全新感受,也使那些厌倦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学 习者重新焕发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 移动学习的定义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如今还没有定论,存在着 三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趋向。 第一, 是将移动学习理 解为远程学习的一种形式; 第二, 认为移动学习是数 字化学习的扩展; 第三, 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开展研 究, 认为移动学习的移动性、 情境相关的特点使其成 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技术与方式。在芬兰,由 196>(? 0:%;A7、 B767:@9 $@C;67 与 0B D@9:7CE F:@G8A;@: 联 (@:、 合发起的名为“B767:@9H+& 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的 研究报告中给出的移动学习的定义是:由于人们地 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 端设备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F:@G67I<7&68:7A 公 司 认 知 系 统 部 主 任 )689JKE;:: 从技术的角度对移动学习做了这样的定 这 义: 移动学习是通过 0+ 设备实现的数字化学习, 些 0+ 设备包括 &86L%、H6:I@G%)1 设备和数字蜂窝 “移动学习是移动计 电话等。在谈到移动学习时说: 算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 它包括随时、 随地的学习资 源, 强大的搜索能力, 丰富的交互性, 对有效学习的 强力支持和基于绩效的评价。它是通过诸如掌上电 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所进行的 数字化学习。 *M7 等人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一 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开展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 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
!"#$%&#$ ’()*+,
成 人 教 育
!"#" $ "# 总第 !%& 期
文章编号: .--. 5 2S!T 4 ,-.- = -. 5 --!" 5 -,
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任海峰 . , 赵 君, 4 .3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信息中心R 黑龙江 哈尔滨 ."--,!; 黑龙江 哈尔滨 ."--,! = 3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贸易经济系,
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N899;% 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是:移动学习是移动 计算技术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它能够为学习者带 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他又进一步对此做了 解释,认为移动学习应该能够使学习者通过移动电 并且在这个 话或 &*+ 随时随地享受片断化的教学, 过程中, 往往更多使用的是无线信息设备。 我国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 室给移动教育做出如下定义:移动教育 4 $@C;671IE>8A;@: = 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 动网络、 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 学生和教师通 !" 过使用移动设备 4 如手机等 = 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 交互式教学活动。 )O8C98 和 D;<E7;97I 结合了远程教育的思想,对 移动学习做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义: 移动学习就是能够 使用任何设备、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接受学习。 综合而言,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一个定义是: 移 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 个人数字助理 &*+、 动通信设备 4 如移动电话、 &@>J? = 等 获取教育信息、 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 7A&) 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 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二、 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目前, 移动学习在国外已广受关注, 国外已经将 移动学习作为未来网络学习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外 的移动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 发达国家, 其研究时间较早, 研究范围及内容也比较 广泛深入。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目 前的 1 5 6789:;:< 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 1 5 更多地用于 6789:;:< 的经验把 $ 5 6789:;:< 推向市场, 企业培训, 另一类则由教育机构发起, 他们立足于学 校教育, 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学习和管理。 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 P:;G8Q 移动学习项 目中,研究者试图将 H+& 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