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反渗透培训资料

反渗透培训资料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通过对水进行压力处理,将溶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反渗透水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水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篇资料将介绍反渗透培训的关键内容,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1. 反渗透原理反渗透技术基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差异,通过半透膜将溶质从高浓度溶液(浓水)转移到低浓度溶液(纯水)。
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通过溶质而阻挡水分子的特性。
利用外加压力作用在溶液一侧,使水分子逆向渗透,形成高纯度的纯水,而溶质则被拦截在膜外。
这样,我们就能够获得经过反渗透处理的高纯度水。
2. 反渗透系统组成一个标准的反渗透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粗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保护后续的反渗透膜。
(2) 高压泵:提供反渗透过程所需的压力。
(3) 半透膜:选择性通过水分子,阻挡溶质。
(4) 储水罐:存放反渗透后的纯水。
(5)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反渗透系统的运行。
3. 反渗透培训内容在进行反渗透培训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1) 反渗透原理和技术:学员需要了解反渗透的基本原理,掌握反渗透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
(2)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维护:学员需要学习反渗透系统的组件安装和连接,了解系统的正常运行参数,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 故障排除与维修:学员需要学习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了解维修时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维修后的测试和验证。
(4) 水质监测和控制:学员需要了解水质监测的方法和工具,学习如何调整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参数以获得所需的水质。
(5) 应急处理和安全措施:学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掌握急救知识,了解反渗透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
4. 技术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导,供反渗透培训时参考:(1) 安全操作:反渗透系统需要注重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前进行安全检查。
(完整版)反渗透培训

错流过滤与死端过滤
压力
进料液
浓缩液
进料液 压力
透过液
错流过滤
透过液
死端过滤
❖ 浓差极化
❖ 在系统运行时,由于膜表面的浓缩水和给水之间往 往会产生浓度差,严重时会形成很高的浓度梯度,这 种现象叫浓差极化。
❖ 浓差极化将引起出口水质变差,加大膜表面难溶 盐的沉积。损害膜的致密层。
❖ 防止方法:加强运行间的冲洗;提高系统的流速; 降低压力;使水流保持紊流状态。
•正常运行 •水反洗 •加药反洗 (CEB) •化学清洗
❖ 在运行中,固体颗粒物在膜表面积累。因此,需要过滤 后的水对膜进行短时间的反洗或清洗,以恢复膜的性能。 通常系统自动控制程序被设置成每隔15~60分钟便对超滤 膜进行约60秒钟的反洗,有时加入次氯酸钠 (10~50ppm) 进行反洗以对膜进行灭菌消毒。为了达到清洁膜表面的最 佳效果,超滤膜的冲洗过程有几个步骤: 水反洗 :上反洗
超滤的截留范围
原料液 原料流量
截留率=0% 截留率=部分
压力
悬浮固体 胶体 大分子物质
截留率=100%
渗透液
水 盐 可溶性固体
BOD COD 小分子
非对称膜
单个超滤膜元件的过滤方式
内压操作的过滤方式
过滤过程
Pf
原水
透过水
透过水
反洗过程
反洗水 Pb
中空丝膜 浓缩水
反洗水
反洗排水
超滤膜系统的运行方式
加氯 反洗进水
化学清洗模式 • 化学清洗 (清洗液自进水 侧,关闭透水侧阀门,主要清 洗内壁).
空气
进水 清洗进水
过滤水 清洗出水
反洗出水 排水
超滤系统的化学清洗流程
反渗透(逆渗透)培训资料

反渗透培训资料目录第一章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第二章反渗透膜元件的操作与维护第三章反渗透系统的化学清洗第四章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监控与故障分析第五章、反渗透运行与纯水取样的注意事项第一章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第一节预处理的作用及目标一、预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反渗透系统包括原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装置、后处理三部分。
RO 系统对原水的预处理有它特定的要求。
由于原水的种类繁多,其成分也非常复杂,针对原水水质情况及RO 系统回收率等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系统,减少对RO 膜的污堵、结垢,防止RO 膜脱盐率、产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针对目前水源日趋匮乏、水质日趋恶化,选择一个正确的预处理系统,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功能。
众所周知,RO 系统运行失败,多数情况是由于预处理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的。
为了确保反渗透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二、反渗透系统的水源反渗透原水的种类很多,有各种天然水、市政水和工业废水等。
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地表水的范围很广,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
地下水则存在于土壤和岩石内,由雨水和地表水经过地层的渗流而形成。
市政二级污水、电厂冷却排污水等工业水源将成新的途径。
水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和水处理成本。
三、预处理的目的使反渗透膜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有:(1)膜发生化学降解,如芳香族聚酰胺受氯等氧化剂及强酸强碱的破坏;(2)膜表面难溶盐结垢;(3)膜受进水悬浮物、胶体污堵;(4)膜受微生物、菌藻等黏附、侵蚀后造成污堵与膜降解;(5)大分子有机物对膜污堵以及小分子有机物被膜吸附。
反渗透效率与寿命与原水预处理效果密切相关,预处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进水对膜的污染、结垢、损伤等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产水量、脱盐率、回收率及运行成本最优化。
因此,良好的预处理对RO 装置长期安全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其目的细分为:(1)除去悬浮固体,降低浊度;(2)控制微生物的生长;(3)抑制与控制微溶盐的沉积;(4)进水温度和pH 的调整;(5)有机物的去除;(6)金属氧化物和硅的沉淀控制。
RO反渗透纯水培训资料

控制系统与仪表
控制系统
包括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水质稳定。
水质监测仪表
如电导率仪、PH计、浊度仪等,实时监测水质指标,保证出 水质量。
03
ro反渗透纯水制备工艺流 程
原水预处理
去除大颗粒杂质
原水中可能含有大颗粒的杂质, 如泥沙、石头、树叶等,通过预 处理,使用过滤器或沉降等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反渗透过程
高压下的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将纯水和盐分分离。纯水从反渗透 膜的另一侧流出,而盐分则被留在原水中。
废水排放
反渗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需要将其排放出去。
成品水储存与分配
储存和检测
反渗透系统产出的纯水需要储存起来,并进 行水质检测,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分配和输送
根据实际需要,将纯水通过管道或泵分配到 各个用水点,以满足生产或生活用水的需求 。
,去除这些杂质。
降低浊度和硬度
原水中的浊度和硬度可能会影响 反渗透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使 用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和软化剂
)来降低浊度和硬度。
去除有机物和余氯
原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可能会对 反渗透膜造成损害,因此需要使 用氧化剂(如活性炭或臭氧)来
去除有机物和余氯。
ro反渗透系统运行
增压和过滤
通过泵将预处理后的原水增压,并经过精密过滤器进一步过滤, 以确保水分子能够顺利通过反渗透膜。
05
ro反渗透纯水处理技术经 济分析
投资成本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反渗透设备、辅助设备、管道、阀门、 仪表等所需费用。
培训费用
操作人员培训所需费用。
安装费用
包括设备运输、安装、调试等所需费用。
《反渗透系统培训》课件

综合考虑。
03
提高产水量的方法
为了提高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膜组件的排
列方式、增加系统运行压力、降低进水浊度和悬浮物含量等。
脱盐率
脱盐率
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是指反渗透膜对盐分的去除率,通常 以百分比表示。脱盐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反渗透系统对盐 分去除的效果。
影响因素
脱盐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进水盐分、系统运行压力 、反渗透膜的材质和性能等。在选择反渗透膜时,需要根 据实际需求和进水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提高回收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膜组件的排列方式、降低系统 运行压力、提高进水水质等。
能耗与水耗
能耗与水耗
反渗透系统的能耗与水耗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水 资源。能耗通常以千瓦时/吨或千瓦时/立方米为单位,水耗通常以
吨/吨或立方米/立方米为单位。
影响因素
02
反渗透膜的种类和性能对产水质 量和系统的运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反 渗透膜。
后处理
后处理是对反渗透产水的进一步处理 ,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常见的后 处理工艺包括消毒、除盐、去离子和 除气等。
后处理能够提高产水的品质,满足工 业用水、饮用水和超纯水等不同领域 的要求。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消毒方法
定期对反渗透系统进行消毒,以防止微生物滋生,消毒时应选用适当的消毒剂 ,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
PART 05
反渗透系统的应用案例分 析
工业用水处理案例
工业用水处理案例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处理,如电子、电力、化工 、制药等领域。通过反渗透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离子、有 机物、微生物等杂质,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用水,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基础知识 3、水处理基础概念
3.1 水的浑浊度
水中存在的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水产生浑浊,其浑浊的 程度称为浑浊度。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规定不可超过5度。 3.2 水的硬度 水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些,在水加热 或浓缩时可能形成水垢。水中的钙与镁的含量和就是水的硬度。 用mmol/L表示。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 单位为mg/L CaCO3。 3.3 水的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 含 量 。 在 天 然 水 中 , 碱 度 主 要 由 HCO3- 的 盐 类 组 成 。 单 位 为 mmol/L。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单位为 mg/L CaCO3。
水中溶解物质
HCO3-、CO32-、OH-:使水具有形成碳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碳酸钙、 碳酸镁。 SO42-:使水具有形成硫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硫酸钙、硫酸钡。 Cl-:产生金属腐蚀。 F-:过量可致病。 Ca2+、Mg2+:可能形成结垢。 Fe3+、Mn2+:产生气味,腐蚀金属,并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CO2:降低水的pH。 O2:腐蚀金属。
水处理基础知识
2、水的理化性能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 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常温下是无色、无味、 无臭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 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 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 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 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 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 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 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 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RO反渗透_知识培训教材

■ 渗透率—渗透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量的重 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 平方英尺〔GFD表示.过高的渗透率将导致垂直于末表 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表面的污染.
■ 系统压差:是指进水压力减去浓水出水压力
■
由于这些指标能及时反映反渗透的运行情况,反
5、市场上常见的反渗透阻垢剂
近两年市场上国产反渗透阻垢剂较多, 但是多是参照几个大的进口品牌做得.因 此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几个大的进口药剂 厂家. 1、美国清力公司〔Kinglee
代表产品是:
PTP0100 <分标液和8倍浓缩液> PTP2000〔分标液和8倍浓缩液
2、美国Argo 公司的贝迪反渗透阻垢剂
■ 例:产水率、回收率、膜的类型〔目前国内一直采用美 国陶氏、美国海德能膜 ,每天开机时间,全年开机时间. 由于设备的昂贵,上述参数了解后我们最好了解现在客户 现用药剂的厂家、型号、用量、反渗透膜已用多长时间. 运行状况日记录表由技术部或化水车间〔水汽车间、化 产车间取得.
■ 取一次水〔原水水样进行化验〔注意所取水样需在500 ml以上,取水样的瓶子要用干净的新的瓶子以便回来做实 验,筛选适合该水样的药剂及加药浓度,做出可行方案.
渗透用户每天24小时都会跟踪记录.我们去用户那推
荐反渗透药剂时应该注意了解一下这些参数.通过对
比现运行参数与反渗透设备原设计指标的变化,我们
能评价一个反渗透的运行状态,从而给其选择合适的
药剂.
4、现场需要了解的反渗透技术资料
■ 1. 同循环水一样我们需要了解反渗透系统的基本运行 参数,以便于我们以后给客户提供技术方案.
3、反渗透常用参数
反渗透基础知识

反渗透基础知识第一节 反渗透原理1.反渗透的定义?反渗透是渗透现象的逆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渗透是怎么回事。
2. 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的。
举例如下:A. 泡菜、腊肉、咸鱼等的腌渍过程。
(液体渗透)B. 鸡蛋孵化过程中的呼吸。
(气体渗透)C. 喝开水解渴,喝浓盐水口渴。
(液体渗透)D. 家中蔬菜的叶子失水打蔫现象。
(液体渗透)E. 肠胃对营养物质或药物的吸收。
(营养或药物渗透)F. 高等动物通过肾脏的排泄过程。
(废物渗透)G. 咸鸭蛋的制作过程。
(盐分渗透)H. 盐水消毒过程。
(水分渗透)I. 等等。
所以,渗透实际上是水或其他分子通过选择性的半透膜从稀溶液向浓溶液自动扩散的一种自然现象。
需强调的一点是,渗透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驱动力为化学势差。
3. 渗透和反渗透的原理图。
施加外力淡水浓水淡水浓水渗透现象反渗透现象4. 反渗透膜的发展历程 不对称 三层结构 CA 膜 膜5. 反渗透膜的膜面化学介绍与其脱盐原理介绍。
6. 离子或分子的脱除率所呈现的一般规律。
A.一价离子比二价离子脱除率稍低。
B.中性小分子100%透过。
C.分子量>100的分子透过率显著降低。
7. 反渗透膜与纳滤膜切割分子量(MWCO)的介绍。
反渗透膜 MWCO=100纳滤膜 MWCO=200/3008. 反渗透系统的常见专业名词的定义。
C0 C1ROF0 F1C2 F2C0:反渗透系统进水含盐量,ppm;C1:反渗透系统淡水含盐量,ppm;C2:反渗透系统浓水含盐量,ppm;F0:反渗透系统进水流量,m3/h;F1:反渗透系统淡水流量,m3/h;F2:反渗透系统浓水流量,m3/h。
系统回收率:系统的产品水量占系统总进水量的比例。
回收率Recovery = F1 / F0 100%系统透盐率:产品水的含盐量占系统给水含盐量的比例。
透盐率 Passage = C1 / C0 100%系统脱盐率:反映膜系统对盐分的脱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3.4 水的pH值 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为pH= Lg [H+],氢离子的浓度是水的酸碱性的标志,当H+的浓度为107 mol/L时,水呈中性。 H+越多,水的酸性越强,反之水的碱性越 强。对应pH表示即为当pH为7时,水呈中性。当pH为0-7时,水 呈酸性,为7-14时,水呈碱性。 3.5 电阻率 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 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 质的参数。电阻率越高表明盐份越少,绝对纯水在25℃的理论值 为18.3MΩ*CM,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反 之越高。
水处理基础知识 3、水处理基础概念
3.1 水的浑浊度
水中存在的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水产生浑浊,其浑浊的 程度称为浑浊度。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规定不可超过5度。 3.2 水的硬度 水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些,在水加热 或浓缩时可能形成水垢。水中的钙与镁的含量和就是水的硬度。 用mmol/L表示。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 单位为mg/L CaCO3。 3.3 水的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 含 量 。 在 天 然 水 中 , 碱 度 主 要 由 HCO3- 的 盐 类 组 成 。 单 位 为 mmol/L。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单位为 mg/L CaCO3。
水处理基础知识
1.2 污染 全国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4/5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 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使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 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 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 1.3 节约用水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防止 水源污染,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 之急。
水处理基础知识
3.6 电导率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 / 厘米( S/CM),由于 单位较大,一般用微西门子/厘米(μS/cm),是与水中盐份的 多少成一定的关系统,盐份越多,电导率越高。测定值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电导率越高,反之越低。电导率(μS/cm)=1/电阻 率(MΩ*CM)。
水处理基础知识
2.1 天然水的杂质 天然水中的杂质,按照其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颗粒最大的为悬浮物质,粒径约在10-4mm 以上,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以 及有机物等组成;其次为胶体物质,粒径在 10-4~10-6 mm。胶体是许多离子和分子的集合物。天然水 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有机胶 体物质主要是腐殖质;颗粒最小的是离子和分子,称为溶 解物质,粒径小于10-6mm,主要是溶解于水中的以低分子 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天然水在大自然的循 环过程中,无时不与外界接触,在与地面、地层接触时, 溶解了土壤和岩石,卷带了各种悬浮物质;水溶解了来自 空气的和有机物分解出来的气体;水还经常受到工业废物、 排出物、油状物及工艺加工的物料所污染,使水中杂质的 成分变得非常复杂。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一、水处理基础知识 二、反渗透技术 三、纳滤技术 四、技术参数 五、反渗透膜特性 六、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七、反渗透系统工艺介绍 八、市场情况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一、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1、水资源概述
1.1 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命的根本。虽然地球表面的 绝大部分由水所覆盖,总量近13.8亿吨,但只有7%的水 是淡水,其中3%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等,目前还 无法使用。 中国人均水资源为2632m3/人,是世界平均值的1/4。 尤其是中国的北方,可用的水资源只有1200 m3/人。由 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 1.5m。由于水位下降,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诸多 问题。 我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50多个严重缺 水。北京属严重缺水城市,上海属水质性缺水城市。
水处理基础知识
2.2 天然水中的杂质对水质的影响
悬浮物质
泥沙、粘土:使水浑浊、产生粘泥 藻类及原生动物:使水有色度、有臭味、浑浊并产生粘泥 细菌:致病、产生粘泥、产生腐蚀 其它不溶物质:产生沉积
胶体物质
溶胶(如硅胶):致使结垢 高分子化合物(如腐殖酸胶体等):使水浑浊、产生吸附和沉积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2、水的理化性能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 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常温下是无色、无味、 无臭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 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 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 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 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 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 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 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 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 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 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 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 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 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水中溶解物质
HCO3-、CO32-、OH-:使水具有形成碳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碳酸钙、 碳酸镁。 SO42-:使水具有形成硫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硫酸钙、硫酸钡。 Cl-:产生金属腐蚀。 F-:过量可致病。 Ca2+、Mg2+:可能形成结垢。 Fe3+、Mn2+:产生气味,腐蚀金属,并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CO2:降低水的pH。 O2:腐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