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一些新的碳的同素异型体陆续被发现,如富勒烯、石墨烯等。其中研究的重点为内嵌富勒烯,即碳笼内部嵌入了金属或其他元素的特殊富勒烯,由于内嵌富勒烯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在生物医药、电子期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直流电弧放电的方法制备了金属钇富勒烯的原灰,以二硫化碳为溶剂提取原灰,然后旋蒸置换成甲苯溶液,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金属富勒烯,最终得到了纯度很高的

Y@Cs-C82

Y2@C3v-C82以及

Y2C96的样品,并且分别对

Y@Cs-C82

Y2@C3v-C82以及

Y2C96进行了包括质谱、光谱等在内的表征。2.通过

Y2@C3v-C82或C60的两个

1,3-偶极的反应探讨了Y2@C3v-C82的化学性质。

利用Y2@C3v-C82或C60与N-苯基苯碳酰亚肼基氯(DPNI)的高选择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稳定的富勒烯衍生物

Y2@C3v-C82(C13N2H10)(2a)和

C60(C13N2H10)(2b)。同时,通过Y2@C3v-C82或C60与N-甲氧基甲基-N-(三甲基硅烷)苄基胺(SMBA)的高选择性反应得到了相应的两个稳定的富勒烯衍生物

Y2@C3v-C82(C9NH11)(4a)或C60(C9NH11)(4b)。

并且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这两个反应都改变了Y2@C3v-C82的电子结构,同时

C60的电子结构也都发生了改变;单晶X射线衍射的结果显示

Y2@C3v-C82(C13N2H10)(2a)、

Y2@C3v-C82(C9NH11)(4a)和C60(C9NH11)(4b)的加成位置均在[6,6]-键;3.通过Y@Cs-C82和溴代丙二酸二

乙酯在DBU的催化作用下反应,获得了4种富勒烯衍生物,得到其中产物3的单晶,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反应明显改变了

Y@Cs-C82的电子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的结果显示

Y@Cs-C82的衍生物为单键加成,并且加成的位置位于两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的顶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和考点归纳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放出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金属+酸盐+H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FeCl2+H2↑(铁锅有利身体健康)(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Fe+H2SO4FeSO4+H2↑(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 注意: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回答这几点:金属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Cu+FeSO4(铁表面被红色物质覆盖,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2Ag+Cu(NO3)2 (铜表面被银白色物质覆盖,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Fe+2AgNO32Ag+Fe(NO3)2 (铁粉除去硝酸银的污染,同时回收银)(注意Fe化合价变化:0→+2)现象的分析:固体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 BCB + AC 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如 Fe+CuSO4Cu+FeSO4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 H2+CuOCu+H2O C+2CuO2Cu+CO2↑ 五、金属活动顺序表 应用: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即左边),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即越靠近左 边,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阳离子越稳定;越靠近右边,金属单质越稳定,对应阳离子越活泼。)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氢以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注意:(1)浓硫酸、硝酸除外,因为它们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2)铁和酸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理 解为弱肉强食,弱的占位置(离子或化合物的位置)占不稳,被强的赶走;强的占位置占 得稳,弱的不能将它赶走!】 注意:(1)K、Ca、Na除外,因为它们太活泼,先和水反应。如2Na+2H2O2NaOH+H2↑ (2)变价金属Fe、Cu、Hg发生这种置换反应,化合价变化:由0价→+2价。 金属化学性质的中考考点知识: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方法:弱肉强食,能反应的是强的把弱的赶走,与酸反应越剧 烈,说明活动性越强;不能反应的是弱的赶不走强的。 例: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 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 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 Z> Y C、Z> X>Y D、Y>Z >X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基础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基础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2.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Ti和稀盐酸不反应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4.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

中考化学总复习试题第13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3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2018,广州)将铜丝插入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B ) A.HCl溶液 B.AgNO3溶液 C.MgSO4溶液 D.Ba(OH)2溶液 2.(2018,百色)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放出,X和Z 无变化,将X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D ) A.X>Y>Z B.Y>X>Z C.Z>X>Y D.Y>Z>X 3.(2018,成都)金属与盐酸的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 B.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C.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 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 4.(2018,娄底)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均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 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 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C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5.(2018,雅安)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X的化学式为CuSO4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6.(2018,北海)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7.(2018,南宁)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 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预习内容 1 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 2 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 3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 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 会运用钠和铝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钠和铝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过程 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 钠与O2的反应: [学生实验1]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吹气生火(细节略)。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2 铝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可观察到铝的燃烧。 [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何乐群)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 Fe Zn 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课前预习 1.完成家庭小实验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 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Mg Al Fe Cu Au 2. 铝的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 3.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写出铁、镁、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换反应:。 二、自主体验 活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1.在一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条,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 察现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 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 稀盐酸稀硫酸 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想想四支试管控制的条件有什么异同比一比,盐酸与稀硫酸的现象一样吗? 小结与交流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置换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我学会了控制变量,即: 三、自我检测 1、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通过对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对金属镁、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金属铝片、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稀盐酸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镁、铝都能与氧气反应,这种性质上的相似性是由结构的相似性决定的,这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 三、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1.共性 (1)跟非金属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

〖讲述〗因为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不仅能跟单质O2反应,而且还能与其它金属单质反应(如卤素、硫等),甚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设问并组织讨论〗 (1)回忆复述Mg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回答〗(1)Mg能跟水反应,加热反应更明显: Mg+2H2O===Mg(OH)2+H2 〖提问〗铝跟水反应吗? 〖演示实验〗Al与沸水反应 将去掉膜的Al条放在沸水中(用投影仪做此实验)。 〖观察、回答〗 (1)Al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2)结论: 2Al+6H2O===2Al(OH)3+3H2 〖提问〗初中化学课中同学们学习过CO2的有关性质,知道CO2不支持燃烧。这是一瓶CO2,瓶壁无色透明,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瓶中,观察镁条是否熄灭?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Mg与CO2反应 〖观察、思考、记录〗 1现象:Mg条在CO2中剧烈燃烧,放出白光和大量热,有大量白烟生成,瓶壁上有黑色固体生成。 2结论: CO2不支持燃烧是具有相对性的;Mg不仅能与游离态的O2反应,而且能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表现出强还原性。

内嵌金属富勒烯

摘要 富勒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碳笼结构高分子化合物, 其分离、纯化是影响该研究领域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概述了富勒烯及内嵌金属富勒烯的性质及应用,同时还介绍了富勒烯、内嵌金属富勒烯的柱色谱分离。色谱法是目前分离富勒烯的重要手段, 本文概述了该法在富勒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色谱法富勒烯分离纯化 Abstract Significant increases of fullerenes yields, as well as the additional, selective extractions of higher order fullerenes were achieve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s of fullerenes from the obtained soot extracts were performed by continue elution, in one phase of each proces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original, defined gradients of solvents, from pure hexane or 5 % toluene in hexane to pure toluene, on active Al2O3 columns, by the new, improved methods.The advances in chromatographic purification using alumina, as well as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 main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se molecules are reported. Keywords: Carbon soot, Basic and higher fullerenes, Solvent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跟踪【第13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第13讲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2014,广州)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2.(2013,宜宾)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B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3.(2014,株洲)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B ) A.X B.Y C.Z D.W 4.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5.(2014,福州)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B ) A.蒸馏水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6.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B ) A.Fe、Ag、Cu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7.(2014,成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8.(2014,上海)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初中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绝大部分金属有金属光泽,请观察实验台上的镁条有没有金属光泽? 师:对,没有,拿砂纸对镁条进行打磨,会发现什么? 我们来试试。看,镁条也表现了金属光泽,那为什么打磨之前看不到呢?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本,有没有人试着来回答一下? 哦,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是不是被氧化了啊? 对! 就是被氧化了,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氧化是金属的一种化学性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对比探究,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通过短片来看一下,金属的第一个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即金属的氧化性。 师:视频播放完了,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呢? 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说吧! 师:哦,这位同学说,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有火星,最后生成了黑色的物质;铝在空气中加热,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过一会儿不再变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呢? 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我们得出结论:氧化是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的表现。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观看下一个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铁、铝能与酸反应,产生了一种能燃烧的气体———氢气,铜不能与酸反应。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并和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自纠。 师:同学们方程式都对比完了吗? 有全对吗? 真是太棒了。 师:好,同学们仔细观察铁、铝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规律吗? 是不是发现,金属和酸的反应就好像金属把酸中的氢给挤走了一样? 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师: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 (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 (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 (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 (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 (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合金知识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 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化学性质》三)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要点诠释】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金属可以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与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要点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 H2↑ Fe+CuSO4=FeSO4+Cu Cu+2AgNO3=2Ag+Cu(NO3)2 【要点诠释】 1.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A+BC=AC+B

第6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练本)

第一部分广东中考考点研究 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5讲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6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值:56分建议时间:70分钟)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1. (2018铁岭)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 CuCl2 B. AlCl3 C. FeCl3 D. AgCl 2. (2018山西)验证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 MgSO4溶液 B. KCl溶液 C. 稀盐酸 D. ZnCl2溶液 3. (2018德州)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 MnCl2+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 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4.(2018龙东)现有X、Y、Z三种金属,X可将Z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将X和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稀硫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无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 Y>X>Z C. Z>X>Y D. Y>Z>X 5. (2018新疆建设兵团)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图 A. 铁丝需要砂纸打磨 B.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 D.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 Cu+FeSO4 6. (2018兰州)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A. Fe、Cu、AgNO3溶液 B. Fe、CuSO4溶液、Ag C. 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D. Fe、CuSO4溶液、AgNO3溶液 7. (2018成都)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 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B. 铜片表面有气泡 C. 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D. 活动性Cu>Zn>Mg 8. (2018贺州)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可能有Ag、Cu、Al C.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D.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9.(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 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②通过实验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水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纳入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使他们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放在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达到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贯穿于整个金属化学性质探究的讨论始终,既突出了重点,又利于难点的突破。再结合使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金属锈蚀的图片帮助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巩固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而本课题中金属的每一点化学性质在前面的学习中均已有所了解,特别是金属与氧气的反

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

内嵌钇金属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化学性质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一些新的碳的同素异型体陆续被发现,如富勒烯、石墨烯等。其中研究的重点为内嵌富勒烯,即碳笼内部嵌入了金属或其他元素的特殊富勒烯,由于内嵌富勒烯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在生物医药、电子期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直流电弧放电的方法制备了金属钇富勒烯的原灰,以二硫化碳为溶剂提取原灰,然后旋蒸置换成甲苯溶液,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金属富勒烯,最终得到了纯度很高的 Y@Cs-C82、 Y2@C3v-C82以及 Y2C96的样品,并且分别对 Y@Cs-C82、 Y2@C3v-C82以及 Y2C96进行了包括质谱、光谱等在内的表征。2.通过 Y2@C3v-C82或C60的两个 1,3-偶极的反应探讨了Y2@C3v-C82的化学性质。 利用Y2@C3v-C82或C60与N-苯基苯碳酰亚肼基氯(DPNI)的高选择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稳定的富勒烯衍生物 Y2@C3v-C82(C13N2H10)(2a)和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2Mg + O 2= 2MgO 4Al + 3O 2= 2Al 2O 3 △点燃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把一小块钠放在蒸发皿上加热。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2Na + O 2 = Na 2O 2(淡黄色,过氧化钠) 结论:钠的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取用钠的方法:用刀切开一小块钠,观察断面变化。 现象: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地变暗。 反应:4Na + O 2 = 2Na 2O (白色) 注意实验安全性! ① 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② 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③ 玻璃片上进行切割 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 2 = 2Na 2O (白色) 点燃:2Na + O 2 ======== Na 2O 2 (淡黄色) 产物的稳定性:Na 2O <Na 2O 2 科学视野:特殊的氧化物——Na 2O 2 Na 2O 2的性质 实验探究:① 用棉花包少量Na 2O 2,吹入CO 2。现象:棉花剧烈燃烧 思考:为什么Na 2O 2与CO 2反应后,棉花会剧烈燃烧? 因为反应产生了氧气和放出热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实验探究: ② 用棉花包少量Na 2O 2,再滴加水。现象:棉花剧烈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 2的用途:供氧剂、强氧化剂 2、其它金属与氧气反应 科学探究:点燃镁条和加热铝箔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产物滴落;而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点燃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重要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016.10.20) 一、金属单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Cl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O2:分别写出Na、Mg、Al、Fe、Cu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S:分别写出Na、Al、Fe、Cu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Na与O2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g与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Fe与Br2、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水反应: 分别写出Na、Mg、F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Na、Mg、Al、Fe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与强氧化性酸: 分别写出Al、Fe(少量、过量)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别写出Cu与稀HNO3、浓HNO3、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常温下,Al、Fe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 分别写出Na、Mg、Al、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特殊反应 ①Mg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l与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金属的冶炼 分别写出Na、Mg、Al、Fe的工业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二、金属氧化物 1.与水 ①分别写出K2O、CaO、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l2O3、FeO、Fe2O3、Fe3O4、CuO (填“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直接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 2.与酸: 分别写出Na2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特殊反应特别记: ①分别写出Na2O2与水、盐酸、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Al2O3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分别写出FeO溶于稀硝酸,Fe2O3溶于HI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Y>X>Z D.X>Z>Y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 3.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4.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 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6.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Y、X 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内嵌富勒烯相关总结

内嵌富勒烯相关总结 一、内嵌富勒烯种类 内嵌富勒烯种类种类很多,一般按内嵌物种类来分,有:单金属内嵌富勒烯(La@C60、Sc@C82)、双金属内嵌富勒烯(La2@C80、Ce2@C72)、三金属内嵌富勒烯(Y3@C80)、金属氮化物内嵌富勒烯(Sc3N@C80)、金属碳化物内嵌富勒烯(Sc2C2@C84)、金属氧化物内嵌富勒烯(Sc4O2@C80)等。 二、内嵌富勒烯和富勒烯反应活性对比 内嵌富勒烯和富勒烯都可以发生很多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亲核亲电加成、周环反应等,他们的反应活性差异来自于内嵌富勒烯的内嵌物,内嵌物的不同对反应的影响也不同,要看内嵌物对富勒烯电子云密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Fe和Co的内嵌富勒烯产物 ①Fe的内嵌富勒烯产物 合成并研究了M@C60(M=Na,Fe,Al)和C60的压缩力学性能,发现Na@C60,Fe@C60,Al@C60和C60的能量增量ΔE有Na @ C60> Fe @ C60> Al @ C60> C60的顺序。当M @ C60分子以小应变压缩时,Na@C60,Fe@C60和Al@C60分子的刚度具有Na@C60> Fe@C60> Al@C60的顺序,这表明三者的贡献嵌入的金属原子对C60的分子刚度符合Na> Fe> Al的顺序;然而,当M@C60分子被压缩而变形很大(l> 30%)时,Na@C60,Fe@C60和Al@C60分子的刚度具有不同的顺序Na @C60

有D5d点群对称性的富勒烯的情况下,Co5@Cn配合物的磁矩取决于富勒烯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碳笼中Co5簇的取向。 四、分析内嵌富勒烯和富勒烯结构差异 富勒烯:富勒烯的结构都是以五边形和六边形面组成的凸多面体,形状呈球型、椭球型、柱型或管状。通常富勒烯的分子对称性较高。 内嵌富勒烯:内嵌富勒烯和富勒烯的结构差异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结合了金属或其化合物,由于内嵌物的电子云对C的离域电子有影响,可能会改变C-C键的键长,同时由于内嵌物的存在,内嵌富勒烯对称性通常要比同样C数量的富勒烯低一些。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设计出简单可行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探究活动,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及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小烧杯、镊子、小刀、滤纸、蒸发皿、火柴、酒精灯、滴管、玻璃片、试管 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铝箔、HCl、NaOH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 2. 铁和水蒸气反应 ①水蒸气的产生 ②铁与水蒸气反应 ③检验产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节课内容的延伸,而且就本课时的内容来讲,它包含了金属化学性质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既:金属与酸和水的作用;以及一些特殊的金属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如,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本课时的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掌握金属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与水的反应)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1.3、重点、难点 重点: 钠与水的反应,铁粉和水蒸气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难点:铁粉和水蒸气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 二、教法 以上重点、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 1.对于钠与水的反应,因反应比较剧烈,我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我做演示实验,让同学们根据提前给出的一些提示自己总结出实验现象,并试着做出科学的解释。根据实验现象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2. 运用对比的方法:钠能与水反应,那么铁呢,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进行反应。 3. 在铝与氢氧化钠的溶液的反应教学中,也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总结出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学法 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复习初中学习的金属与酸的反应,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金属活动顺序表,在氢以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提出疑问让同学们思考“金属遇到水会如何呢?”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视频事例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接着下面进行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对上面的悬疑找到答案。 (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进行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在做实验时,提醒学生观察反应时钠所处的部位,形态,钠球的运动和大小的变化情况,周围水雾的产生和发出的响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并正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不可以与冷,热水反应,能否与水蒸汽反应呢?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如将铁烧红插入到水中,或将铁粉与水蒸汽在高温下反应等。引导学生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