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So眼动追踪系统

合集下载

EyeSo眼动研究实验规范参考手册pdf

EyeSo眼动研究实验规范参考手册pdf

EyeSo眼动追踪系统 眼动研究实验规范参考手册心拓英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Braincraft Technology Co., LTD技术支持邮箱: Support@技术支持电话: 010-8241-9895目录1 内容提要 (3)2 被试者测试规范 (3)2.1 排除与任务无关的分心物体 (3)2.1.1 剌激器附近的分心物 (4)2.1.2 环境噪音 (4)2.1.3 环境光线 (5)2.1.4 主试机与被试机分离 (6)2.2 眼动被试者选择 (7)2.2.1 图像学标准 (8)2.2.2 视觉标准 (9)2.2.3 被试经验 (9)2.2.4 道德标准 (9)2.3 人机交互 (9)2.3.1 显示器可调参数 (9)2.3.2 头部固定 (11)2.3.3 舒适应椅 (11)3 实验者测试规范 (12)3.1 实验者知识与经验 (12)3.1.1 相关基础知识 (12)3.1.2 实验技能 (12)3.1.3 仪器操作经验 (12)3.2 实验者任务负担和效率 (13)3.3 人机交互 (13)4 附件 (13)4.1 《APA道德准则(2002)》 (13)4.1.1 知情同意 (13)4.1.2 知情同意书 (14)4.1.3 隐瞒 (14)4.1.4 退出的自由 (15)4.1.5 被试者免遭伤害的保护 (15)4.1.6 消除有害后果 (15)4.1.7 保密 (15)1 内容提要心理实验的目的是揭示心理现象运动的规律、特性以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就眼动实验系统而言,包含三个要素:实验者(主试者)、实验方法与设备、实验对象。

其中,被试者和主试者,即眼动实验中的人为因素。

眼动实验成功与否,与这两个因素紧密相关。

因此,眼动实验中,实验者必须清楚并熟悉:(1)眼动实验中可能影响主试者、被试者测试的动理因素;(2)通过操控实验条件,降低、避免无关因素对主试者、被试者的测试影响。

眼动追踪系统技术参数

眼动追踪系统技术参数

眼动追踪系统技术参数:
1. 数据采样频率:120 Hz /240Hz可选。

2. *空间解析度:0.06度。

3. 水平方向角度:45度。

4. 垂直方向角度:15度。

5. *摄像头到对象的距离:0.15米到1.5米。

6. *光学系统:遥测式,头部不需佩戴实验装置。

7. *可以通过控制盒进行远程操作,对摄像头的角度、变倍、聚焦和光圈进行电
动调节。

8. *灵敏检测瞳孔大小的变化,检测变化率优于5%。

9. 追踪技术使用暗瞳技术。

10. 失去追踪后回复时间:立即。

11. I/O接口:3个控制模拟输出,3个控制串口输出。

12. 使用环境:黑暗和明亮环境都可以进行全部功能的使用。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要求:提供模拟、数字和系列辅助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
文件存储为ASCII格式再导出;分析注视点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自动计算眨眼次数和速度。

技术服务要求
1.设备安装调试: 在买方指定的地点完成安装调试,并配合买方进行测试验
收。

2.质保期保修12个月,终身维修,质保期外只收硬件成本费。

3.维修响应时间: 接到维修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作出响应,3个工作日内到场排除故障。

注:该设备办理免税,如不能办理免税,所有费用由中标公司承担。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引言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能够测量和记录人眼运动轨迹的工具,能够揭示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信息时的注意力分配。

它在心理学研究、人机交互和市场调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眼动追踪技术是通过测量人眼的运动来获取信息的。

人眼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视觉注视和扫视。

2.1 视觉注视视觉注视是指人眼停留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上,以接收并处理感兴趣的信息。

在视觉注视期间,眼球会稳定地停在某个点上,这被称为注视点。

眼动仪会记录下注视点的位置和持续时间。

2.2 扫视扫视是指人眼在感兴趣的区域内快速移动,以寻找关键信息。

扫视过程中,眼球会不断地跳动,通过扫描整个区域来获取信息。

眼动仪可以记录扫视的路径和速度。

2.3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眼睛内的特殊结构——视网膜上的位移,以及眼球肌肉的运动。

眼动追踪设备通常包括摄像头、红外光源和相关算法。

摄像头会捕捉到眼睛的图像,并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来识别眼球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红外光源用于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便于摄像头拍摄到眼睛的图像。

计算机视觉算法则用于分析图像,识别眼球的位置和运动。

3. 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心理学研究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追踪被试者的眼动轨迹,研究者可以了解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信息时的注意力分配。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来研究记忆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揭示人们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和记忆效果。

3.2 人机交互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追踪用户的眼动轨迹,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用户的注意力分配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反馈或调整。

这对于改进用户界面设计和提升用户体验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于感知玩家对不同虚拟对象的关注程度,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交互。

眼动追踪技术在视觉感知中的应用研究

眼动追踪技术在视觉感知中的应用研究

眼动追踪技术在视觉感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视觉感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眼动追踪技术作为视觉感知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眼动追踪技术在视觉感知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眼动追踪技术概述眼动追踪技术是通过记录人眼的运动轨迹来了解人眼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过程。

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眼动信号中的像差,并据此估计眼球的运动量和方向。

这一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行为研究、眼科医学、人机交互等许多领域。

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眼动追踪系统。

最为常见的是外部型眼动仪,通过摄像机记录眼球的位置并据此推测眼动的方向。

还有一种内部型眼动仪,是将仪器安装在眼部以直接记录眼球的运动信息。

这也为生理学和行为学等领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眼动追踪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1.探究人眼对信息的感知和处理方式,挖掘出人类视觉系统的优势。

2.寻找及开发一种合理的人机交互方式,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3.基于眼动信号的行为研究,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

二、眼动追踪技术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人眼的移动轨迹记录为眼动轨迹,通过分析眼动轨迹来了解人类的行为、认知及决策过程。

对于研究人类行为和认知,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1.语言学领域语言学领域也常常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研究相关问题。

通过记录眼动轨迹,可以了解听者的注意力和认知过程。

例如,同样的语句可能会被不同的听众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因此,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地分析受试者的认知过程,从而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2.认知心理学领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眼动追踪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视觉搜索过程、视觉注意力、工作记忆等方面的研究中。

例如,研究者可以用眼动追踪技术来检测受试者在视觉搜索和决策任务中的注意力转向、视角撤回以及其他行为。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用于查看参与者对于不同信息的反应时间。

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眼动追踪技术(eye-tracking technology)是一种用来追踪人的眼珠运动并记录其注视屏幕上的不同点的技术。

在过去,眼动追踪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机交互中。

在人机交互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起到很多的作用,例如改善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提高交互效率、研究用户行为等等。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1. 人机界面的设计人机界面的设计是人机交互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实时反馈,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对不同部分的交互功能的需求。

在界面设计阶段,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用户实际使用界面时的行为和反应,以及设计者预测用户在进行各种交互任务时的行为。

这样就可以通过改进交互策略来提高人机交互体验,减少用户的工作负担。

2.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改善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而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定位用户在界面上的注意点,进而更好地了解用户行为和行为的动机。

在人机交互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精确地记录用户在屏幕上的注意力分布,这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了解用户对交互设计的反应、用户体验的功效和潜在的缺陷。

3. 界面操作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操作界面。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看向某个控件的方式来触发它的响应,实现更加自然和高效的交互。

4. 数据分析人机交互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同时,数据收集和分析也是人机交互中关键的步骤之一。

眼动追踪技术可以收集大量的用户交互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了解用户交互行为的模式,并通过分析数据来改善交互设计。

总之,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拓展和丰富的领域,它可以深入用户的眼睛,全面了解和调查用户的行为模式,提供更好的交互和 UX 体验。

基于眼动实验的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

基于眼动实验的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

Vol. 41 No. 1Jng52021第41卷第(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 年 1 月JOURNAL OF XNAN UNINERSINY OF SCINNCE AND TECHNOLOGY李磊,王文涛,施云航,等•基于眼动实验的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UL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62(,4((():77-74.LI Lei, WANG Wen0o,S HI Yimhaiy/et al. InVuenccs of emotion on drivers ' attenSou Uased on eye movement expegmenW J] - Jour-vai of Xi'a 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Uan,202( ,41 (1 ) :70-74.基于眼动实验的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李磊,王文涛,施云航,万钰珏,欧阳有鹏,李世银(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为预防和降低由于驾驶员不良情绪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开展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研 究。

首先诱发驾驶员产生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基于眼动实验分析驾驶员在良好和不良情绪下 的注意力状况,得到驾驶员不同情绪下的眼动指标、注视轨迹图和热图分析情绪对注意力的影响关系,最后将实验数据导入SVM 进行机器学习。

结果表明:良好情绪下驾驶员注视到AOI 的人数更多且注视到的AOI 区域数更多,在AOI 注视的时间更长,注视点个数更多;同时良好情绪下驾驶员首次注视到AOI 的时间更短,体现出驾驶员良好情绪下注意力水平优于不良情绪;利 用SVM 预测驾驶员情绪与注意力状况,测试正确率达到93.C7%o 本研究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 行为的预测和预防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有助于减少驾驶员驾驶过程的不安全驾驶行为。

关键词:驾驶员;情绪;注意力;眼动实验;支持向量机中图分类号:X 936文章编号:3277 -9315 (2221) 21 -0277 -27DOI :32.13802/T co V O xabjdxxU. 0221.4112文献标志码: 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flueeces of emotion on drivers' atteetionbased on eye movemeeS experimeeSLI Lei,WANG Wentao , SHI Yu/Vang , WAN Yujuo , OUYANG Yopyeng , LI SSiyin(College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eering ,Xi *ao Unaersity f Sheae end Technolofy ,Xi *ao 710054, CCinn}Abstraca :1v orber to preveot and reduce traffic accipeots caused bp dbvers : Uab emotiovs , a study hasUoo mabe of the efects of emotivs ox dbvers : atteosPox . The dgvers were induced to have good emo-tiovs and Uab emotiovs , 2nd the atteotiox status of dgvers is diOereot emotioxs was explored. Based ox the eye movemeot index , fixatiox trgectoo and heat map , the relatiouship Uetweeo emotiox and atteo ­tiox was analyzed with the expegmeotai data impoOed into SVM for machive leooing. The results showthat : under good mood , the numUer of dgvers watching AOI is more ; and the ngmUer of AOI repiovs is moo,the UxOiov time is Uxger ,2nd the ngmUer of txatiox points 0 more. At the same time , 2gvers isgood mood have shoger time to observe AOI for the tot time. It shows that the drivers : atteotiox levelis good mood is Uetter thav that is Uab mood. SVM is used to predict dOveo ' emotiox and atteotiox , and the test ochocy reaches 93.27%. This study has a ceOais guiding ole is the predictiox and preveotioxof dgvers ' unsafe dOving Uebavior , and helpful to reduce the unsafe dOving Uebaviors of dgvers.Key wo P s : dOver ; emotiox ; atteotiox ; eye movemeot expoimot ; SVM收稿日期:4727-67-07责任编辑:刘 洁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77401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27M716)通信作者:李 磊,男,陕西榆林人,博士,副教授,E-mail :075748584@ qq. com1第111期李磊等:基于眼动实验的情绪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710引言情绪是影响驾驶员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虚拟现实技术中眼动追踪的实现原理

虚拟现实技术中眼动追踪的实现原理

虚拟现实技术中眼动追踪的实现原理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图形和传感器技术将用户沉浸到合成的虚拟环境中的技术。

在虚拟现实中,眼动追踪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能够追踪用户的眼球运动,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的体验。

那么,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眼动追踪是如何实现的呢?眼动追踪技术旨在通过识别和测量用户眼球的运动和视线焦点,来获取关于用户视觉行为和注意力的信息。

在虚拟现实中,眼动追踪是通过传感器和相应的算法来实现的。

眼动追踪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 眼动追踪传感器:眼动追踪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用户眼球运动的装置。

它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头和红外发射器/接收器。

摄像头用于拍摄用户眼睛的图像,红外发射器/接收器则用于测量眼球的位置。

2. 算法:眼动追踪算法是用来分析和解释眼动图片的数据的。

算法通常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通过对眼动数据的处理,算法能够确定用户的视线焦点和注视位置。

眼动追踪的实现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校准:在使用眼动追踪系统之前,需要对系统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建立用户眼球运动和屏幕像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准确地追踪用户的视线焦点。

校准过程中,用户需要在屏幕上按照指示来注视一系列点,系统会记录下用户的眼球位置数据。

2. 数据采集:在校准完成后,系统开始采集用户眼球运动的实时数据。

通过摄像头拍摄到的眼睛图像,系统能够识别出眼球的位置和运动。

3. 图像处理:通过图像处理算法,系统对眼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处理步骤包括人眼定位,瞳孔检测和瞳孔中心计算等。

通过这些处理步骤,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用户的视线焦点。

4. 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分析眼动数据,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眼动参数和指标,如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和眼球运动轨迹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虚拟现实应用中的交互和控制。

眼动追踪技术的实现原理基于人眼的生理特点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通过将传感器和算法结合,能够准确地捕捉和分析用户的眼球运动。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眼动追踪技术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用户体验、市场营销、医学诊断、心理学研究等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眼动追踪技术?它的原理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应用领域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眼动追踪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低成本的眼动仪监测人眼运动来了解人的注意力分布、眼球运动轨迹和眼动速度。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或相机等设备记录人眼在特定时间内的位置,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眼球运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等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反映一个人在观察某个界面、图像或视频时所关注的区域和阅读流程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1.注视点(Fixation Point):人在看某个物体时,眼睛停留在一个位置上的时间称为注视点。

通常,注视点的持续时间在100~300毫秒之间,不同的注视点之间有时会出现眼球快速转动的情况。

2.扫视运动(Saccadic Movement):人的视觉系统以高速扫视的方式来显示整个场景,扫视运动的时间通常比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短得多,只有20~30毫秒。

3.注视序列(Scanpath):注视序列是一个人在观看图像或视频时注视点的顺序和路径,它能够反映一个人在看到一个物体时的注意力分布和阅读流程等。

以上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眼动追踪技术的原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应用。

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领域1.人机交互:眼动追踪技术能够提高用户在互动环境中的效率和便利性,如在游戏界面中控制角色、在广告中搜索信息、在电子书中滚动页面等。

此外,眼动追踪技术还能帮助设计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和互动体验。

2.市场营销: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帮助市场研究人员评估产品包装、广告、展示柜等物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注视序列和注视点,能够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决策过程。

3.医学诊断:眼动追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康复领域,例如通过监测眼球运动来评估患者的视觉认知和空间注意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公司官方网站
3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
技术支持电话:010-8241-9895
心拓英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Braincraft Technology Co., LTD.
专有名词
系统选用的照明光源为波长为 850nm 的红外线 LED 光源,其光谱曲线如 图 1 所示。其规格如附件:OSRAM-SFH-4236 参数(见本文附件一)所示。
图 1 OSRAM-SFH-4236 850nm 红外 LED 光谱曲线
3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LED 伤害评估
若以同调性的雷射光标准来规范非同调光的 LED 光源,显然太过严苛,一 般规格,红外线 LED 的频谱宽度为 50nm,单模态雷射光为 5nm,所以雷射光 的功率密度远大于非同调光 LED 的功率密度。由于红外线 LED 为非可见光,人 眼无法察觉,所以在计算时并不能以光度学的计算方式来计算,我们要以辐射度 学的角度来计算之。在表 1 中,我们介绍四种非游离子辐射的专有名词与基本的 单位。
红外光的生物效应主要是热效应,它取决于以下因素:反射、散射、吸收。 红外线光谱的范围在 0.8~1000µm 之间,通常整个光谱范围被分为三个区段:
1.近红外线(nearinfrared,IRA):波长在 0.8~1.4µm 之间; 2.中红外线(middleinfrared,IRB):波长在 1.4~3µm 之间; 3.远红外线(farinfrared,IRC):波长在 3~1000µm 之间。 波长为 3000nm 以上的红外线,角膜可以完全吸收,3000nm 以下的红外 线,则透过率不断改变。例如,在 2300nm 时,透过率为 25%,1650nm 时为 65%,1200nm 时为 80%,1000nm 时为 100%。这些透过角膜的红外线,如 果波长为 2700nm,可以全部被房水吸收;如果波长为 2300nm,大部分将被 晶体吸收;波长为 1600nm 时,全部将由玻璃体吸收。晶体是一个很活跃的吸 收组织,其透光率随年龄及晶体核硬化的程度而异,其吸收率则与晶体内的类蛋 白含量有关。总之,对于眼球来说,500nm 以上的红外线完全可以被屈光间质 吸收,低于此波长时,屈光间质的吸收即减少,大部分将被虹膜及视网膜的色素 吸收转变为热能。 红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是高温导致角膜蛋白凝结,晶状体局部混浊引起 “白内障”,通常见于玻璃工人和高炉工人患白内障。红外线对眼球的伤害如下: 1.影响角膜(cornea)和较深层的组织如水晶体(lens)和玻璃状液 (vitreoushumor),红外线对眼睛的穿透和波长有关系,在 0.8~1.2µm 波 长的红外线大约有 50%穿透到眼睛的深层组织。 2.暴露到高强度的红外线会使眼睛产生疼痛和上皮细胞烧伤,不过这些效应 会受眨眼反应所影响。 3.低强度长时间的暴露可能加热虹膜和水晶体。 4.红外线所导致的白內障已在吹玻璃工人和熔炉工人发现,主要起因于对水 晶体和其附近的组织加热。 5.视网膜对近红外线(760~1400nm)至为敏感,其伤害可能和因加热组织造 成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变性有关。 总之,过量红外线对人眼造成伤害。起作用因素主要包括辐射时间、波长、 功率及不同组织对红外线不同的吸收率,其中主要因素是辐射功率。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公司官方网站
1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
技术支持电话:010-8241-9895
心拓英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Braincraft Technology Co., LTD.
1 红外线 LED 对人眼伤害
描述
辐射强度Ⅰ
辐射强度为在某一方向上,光源于
(Radiantintensity)
每单位立体角范围内的辐射功率。
辐射亮度 L
辐射亮度为在某一方向上,光源的
(Radiance)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公司官方网站
2
技术支持邮箱:Support@
技术支持电话:010-8241-9895
心拓英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Braincraft Technology Co., LTD.
2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LED 光源选择
EyeSo 眼动追踪系统
红外 LED 安全性评估报告
心拓英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Braincraft Technology Co., LTD 技术支持邮箱: Support@ 技术支持电话: 010-8241-9895 Nhomakorabea目录
1 红外线 LED 对人眼伤害 ...................................................................................................... 2 2 LED 光源选择 ....................................................................................................................... 3 3 LED 伤害评估 ....................................................................................................................... 3 4 附件.......................................................................................................................................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