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试大纲
202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摘要:本文将系统的对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介绍、建筑学硕士专业介绍、考试科目、招生情况、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及清华大学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祥旭考研老师xxx-nls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介绍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成立景观学系。
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
截至2016年9月,建筑学院学生总数为1140人,其中本科生673人、研究生312人、博士生290人,其中国际学生84人;在职教职工总数为124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7人,在海外取得最高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15%;另有兼职教授1人,双聘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专职研究人员64人,博士后44人。
七十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2011年教育部调整学科目录,将原建筑学一级学科调整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在2012年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获得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
在2015、2016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名列第八,在国际评估中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高水平”(High Standing in the World)。
二、建筑学硕士专业介绍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建筑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培养建筑学领域具有职业背景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2020-2021厦门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

2020-2021厦门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厦门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厦门大学的介绍,院系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以及建筑学考研备考经验,建筑学专业院校排名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简称厦大(XM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
二、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161建筑系招生人数:2019总计划:36其中2019学术学位计划:10其中2019全日制专业学位计划:26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01城市与建筑历史02闽台建筑文化03历史建筑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6小时,自带工具及纸)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方向:01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2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其理论03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6小时,自带工具及纸)081304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方向:01广义生态建筑技术与设计02生态城市与闽南建筑节能设计03建筑环境控制技术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6小时,自带工具及纸)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2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其理论03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4城市与建筑历史05闽台建筑文化06历史建筑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07广义生态建筑技术与设计08生态城市与闽南建筑节能设计09建筑环境控制技术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5建筑学基础④501概念性快速建筑设计(6小时,自带工具及纸)三、参考书目: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邹德侬等著.中国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罗小未等编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刘敦桢著.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等相关学术杂志。
建筑学老八校考研难度

建筑学老八校考研难度分析在当今社会,建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备受瞩目,许多学子梦想进入知名的建筑学老八校攻读研究生。
然而,考研难度一直是考生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建筑学老八校是指国内建筑学领域声誉较高的八所学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
今天,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建筑学老八校考研的难度。
教育资源和竞争情况建筑学老八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授和导师的水平较高,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
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学校的声誉较高,报考的竞争也很激烈。
许多考生具有扎实的建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这使得考研难度相对较大。
考试科目和内容建筑学研究生考试一般包括基础理论、专业课程和综合能力测试等科目。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建筑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建筑学老八校的教学质量较高,考试科目和内容也相对较难,加大了考生的准备难度。
研究生生活和学习压力考入建筑学老八校研究生后,学习和科研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建筑学研究生需要深入研究学术问题,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
同时,建筑设计、规划、建造等实践性课程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建筑学老八校研究生生活充满挑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建筑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建筑学老八校的研究生毕业生通常受到各界认可,就业前景较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学毕业生有望在设计院、规划院、建筑公司等单位就业,从事建筑设计、规划、研究等工作。
因此,考入建筑学老八校攻读研究生不仅考验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对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学老八校考研难度较大,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建筑学基础和优异的学习能力。
通过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相信每一位志在进入建筑学老八校的考生都能够取得成功!。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一、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情况: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4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5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03 建筑技术科学 06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科目3 (355)建筑学基础科目4(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二、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2018 081300建筑学60 60 90 90 3252017 085100 60 70 90 90 340 2016 085100 60 70 90 90 325三、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报录比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2018 081300建筑学728 10 02017 085100 1052 79 0 2016 085100 1034 89 /四、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355)建筑学基础《建筑概论》,崔艳秋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初步》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802)建筑理论与历史《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相关教学参考书及相关课程授课内容(803)建筑设计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及参考书设计课程相关授课内容(805)建筑技术《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五、同济大学2018年建筑系录取名单考生编号姓名初试总分复试成绩最终成绩备注102478000001183陈恩山333 255 588102478000001185文质彬337 254 591102478000001192张劭祯352 259 611102478000001199颜炳亮345 253 598102478000001201袁敏267 238 505 少干计划102478000001243靖振奇337 234 571102478000001249刘若骅330 249 579102478000001270叶磊332 265 597102478000001511张文韬325 268 593102478000001522杨鹏宇349 257 606102478000001578谈友华350 263 613102478120105534刘益356 310 666102478130405811李琪336 277 613102478140206054冯津津336 292 628102478141006210黄晓军355 247 602102478150406458卢笑晗334 235 569102478210506620田楠楠328 234 562102478211606755郭昱335 266 601102478321708892冯一鹏342 280 622102478321908968杨小亮348 264 612102478330109596张莹颖347 234 581102478330109605胡治国325 257 582102478330209741吴淑瑜338 233 571102478330209756章豪329 262 591102478330209757金旭涛327 285 612102478330209758王钰君330 242 572102478330410084朱敏燕349 243 592102478330410088李画意337 265 602102478330810265姜晟328 251 579102478331010295罗元胜331 250 581102478340210566张大慧339 263 602102478340410758舒畅334 272 606102478340510839陈祺炜352 272 624102478342211125杨子宣346 299 645102478350111464林菁362 235 597102478350311538刘东林359 237 596102478360711990吴嘉琦330 255 585102478370212499傅宇昕331 278 609102478372913080陶情情375 243 618102478411513364韩龙飞330 261 591102478421814055彭清杉305 241 546 少干计划102478431514539黄子茵346 271 617102478431514543苏添瑞346 280 626102478450715234陆志明292 234 526 少干计划102478450915258蒋芳利327 233 560102478501215471江攀368 268 636102478511115575秦莉雯285 245 530 少干计划102478512015716何畅276 234 510 少干计划102478512915835刘长青359 264 623102478520115887吴泽珠285 248 533 少干计划102478611716233马松瑞334 250 584六、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指导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01102建筑学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大纲

建筑学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大纲科目代码:01102科目名称:建筑历史与理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建筑学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大纲确定如下:一、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专业外语能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350分,其中笔试为200分,面试为150分。
二、复试笔试科目(200分),时间:3小时1、考试要求(1)中国建筑理论部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以及中国建筑所反映的哲学意识、伦理观念、文化心态、美学精神、审美意匠、建筑观念、设计思想等。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外国建筑理论部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当代西方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师的创作理念、作品的特色、建筑创作的基本理论、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1)中国建筑理论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精神、审美意匠。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设计规律。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构成机制。
●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意识、伦理观念、文化心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继承发扬的途径。
(2)外国建筑理论部分●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
●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倾向,主要理论。
●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解构主义建筑的哲学背景。
●解构主义建筑主要理论。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建筑走向。
3、题型结构以分析与论述为主,中国建筑理论与外国建筑理论各占50%,满分200分,时间180分钟。
4、参考书目(1)教材:●《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2)参考书:●《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著,文物出版社,1999年●《论现代西方建筑》,吴焕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刘松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三、复试面试(150分)1、面试要求在参加面试时(初试成绩合格的考生),考生需提供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单以及能够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及证明等)。
2020-202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

2020-202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太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简称TYUT,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理工科优势明显,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5年跻身《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400强。
081300建筑学二、研究方向:01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3建筑技术科学04室内外环境设计05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三、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建筑理论综合④501建筑与室内设计(6小时)注:请考生自带手工绘图工具和 2# 绘图纸 -(建筑学院)2018年研究生考试建筑学复试笔试内容: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四、参考书目:706 建筑理论综合《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以前)》,陈志华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出版社;《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建筑工业出版社。
501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类参考书。
五、太原理工大学近两年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一总分2018081300建筑学40406060280 2017081300建筑学40509090310六、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备考经验: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建筑学专业考研科目

建筑学专业考研科目包括英语、政治、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综合这四门科目。
其中,英语和政治是必考科目,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综合是专业课。
1.英语:考试难度在英语一和英语二之间,具体根据不同学校和年份的要求而定。
考试内容包括阅读、听力、翻译和写作等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政治:考试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基本路线等,主要考察考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建筑学基础:包括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以及外国近现代建筑三个部分。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需要考生对建筑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建筑设计综合:主要考察考生在设计方面的能力,包括设计思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考试形式通常为作图或设计作品,具体要求根据不同学校和年份而定。
总体来说,建筑学专业考研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准备,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以应对考试中的各种挑战。
2020-2021年考研北航1204J7文化传播与管理、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汇总

2020-2021年考研北航1204J7文化传播与管理、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汇总招生情况学院代码及名称:029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业代码及名称:1204J7文化传播与管理(学术学位)专业拟招收人数:10研究方向名称:不区分研究方向专业备注:学制2年,全日制学习方式。
考试科目单元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第一门考试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第二门考试科目201 英语一第三门考试科目303 数学三或712 行政管理基础第四门考试科目812 公共政策分析复试分数线考研排名参考书目712 行政管理基础《公共管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李国正;《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版,周三多;《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谭功荣;《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迈克尔·罗斯金,林振译。
812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陈振明;《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胡象明;《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袁方;《公共行政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版,[美]伊丽莎白.奥萨利文等著;《公共政策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版,李国正;辅导用书:《全国行政管理考研一本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罗宾斯管理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考研建议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
试大纲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试大纲等几大方面。
一、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位于中国首都,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
081300 建筑学
二、学硕招生人数:
全日制拟招生人数(推免生):8(5)
三、学硕研究方向: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历史与理论
04 建筑技术科学
四、学硕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11101 建筑综合知识或11102 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
01-03 方向只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或室内设计、园林景观及其相近专业的考生,不招收其它跨专业考生;
01-03 方向复试科目必选11101 建筑综合知识;
04 方向接收跨专业考生,复试科目可选11101 或 11102。
085100 建筑学(专业学位)
五、专硕招生人数:
全日制拟招生人数(推免生):32(6)
非全日制拟招生人数:25
六、专硕研究方向:
01 建筑设计
02 城市设计
03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
04 建筑技术设计
七、专硕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11101 建筑综合知识或11102 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
只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或室内设计、园林景观及其相近专业的考生,不招收其它跨专业考生。
八、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建筑构造》(第4版)(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1月。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 2002年3月1日;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 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实行日期:2011年3月1日;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 2002年3月1日;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年6月。
九、近三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2018081300建筑学34509090310 2018085100建筑学34509090310 2017081300建筑学50508585321
2017085100建筑学50508585320 2016081300建筑学36368080325 2016085100建筑学36368080320
十、考试大纲:
初试考试大纲:
355 建筑学基础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建筑构造: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501 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考试时间为 6 小时,考试工具由考生自备;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或扩建设计。
以单体建筑为主,包含规划和场地设计等,可能涉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景观、地域文化等设计相关内容。
不指定考试范围。
复试考试大纲:
11101 建筑综合知识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设计理论。
掌握一般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规范及标准。
熟悉一般民用建筑的房屋构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熟悉建筑重点部位的构造节点、构造措施和材料做法。
了解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及技术手段。
11102 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包括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两个部分,其中建筑物理 60%,建筑构造40%。
掌握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的相关理论体系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
理解相关物理现象及其原理;能熟练应用原理及基础知识分析和论述各种建筑物理技术特点。
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能根据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部分构造详图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