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教育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一、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90年代末互联网进入中国,在线教育产品也在彼时诞生,随着之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产品开始出现新的玩法。
中国在线教育产品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90年代末-2005年)、探索阶段(2006-2012年)、成长阶段(2013-2017年)到现在的初步成熟(2018年至今)稳定发展阶段。
其中,在2017年中,由于直播、短视频等新的内容传播方式等出现,在线教育产品也开始积极探索,并逐渐据此变现,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在线教育产品中的应用也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从营销角度来看,这也会成为在线教育产品广告投放的渠道和卖点之一。
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在线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此在线教育潜在用户庞大。
2015年我国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5303万人。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至2.32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3122万人,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9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530万人。
2019年TOP10的广告主主要集中在职业培训、语言培训、高等教育和K12类别中,而2018年主要集中在语言培训、K12中。
这表明,随着近年来工作对人才专业度要求提高,用户对个人能力的需求增加,2019年在线教育广告主开始重视成人教育市场,加大营销费用。
在2019年广告主经常使用营销新技术的领域排名中,教育类排名第三,与娱乐、服饰等领域相比,在线教育营销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用户的决策时间都较长,且市场上的在线教育产品种类多,数据量大,获客方式复杂,在AI营销、Martech等技术等帮助下,在线教育产品有个性化的卖点,可实现精准化的投放。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流 量 支 持
豌豆思维 成立,起步 于线下
宝宝玩英语、叽里呱 啦等启蒙英语类培训 机构开始受到关注
豌豆思维转型线上,火花、你拍 一、掌门少儿等线上思维接连成 立;K12机构入局,猿辅导、摩比 思维线上、有道
语文GMV增长迅速
斑马英语规模化收入,带动AI课 多巨头入局,字节跳动
兴起;好未来旗下小猴AI成立; 旗下启蒙品牌瓜瓜龙成
巨头VS初创业
跑规模VS精细化运营
小班直播VS轻课…
4
启蒙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2020年启蒙教育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学科教学启蒙占主导
注释:1)家庭启蒙赛道市场规模企业确认收入口径,仅核算通过低价课程包或VIP订阅产生的学习服务收入,不含企业流量运营带来的广告收入;2)智能培养指辅助特定学科学习 的操控类、综合类硬件;3)智能陪伴指智能音箱、机器人等可进行启蒙教育的载体。来源:亿欧智库,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23e 2024e 2025e市场规模(亿元,高预测)
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长率(%)2019-2025年智能陪伴赛道市场规模
13
16
19
23
27
33
46
62
75
90
108
131
157
222
2019 2020e 2021e 2022e市场规模(亿元,低预测)
2023e 2024e 2025e市场规模(亿元,高预测)
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标准化,保证教 学质量对于直播课,通过优化组班模型及技 术赋能,提升用户体验及教师人效通过工具提升辅导老师人效不断优化服务SOP,保质提效
向K12导流尚需验证,拓品类 提升ARPU及LTV
各品类互为流量池且可捆绑销售 降低CAC
教育事业发展全国及各地省市区统计数据:中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研究与发展课题.成果情况统计

511298
2446
252
3600
451968
2280
58
286
62934
48
1
235
74653
291
36
1543
369626
1790
201
4177
581921
2693
74
1522 2376 332 995 496 234
326733
1432
105
411782
2027
152
58970
408
30
149875
1732 3635 302 93 289 64
3实39现08金58额(千
2856428 510262 24168
463065 2311401 616392
1616868 1526315 70392 130713 41347 5223
647
19
63965
201
4
14875
59
1
摘编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
技术转让 合同数
11207
3940 6416 851
838 2281 8088
2785 6654 506 477 663 122
转让
收入(千元)
3405840
2266667 1083725 55448
588894 1555138 1261808
948251 2032962 114965 141539 116914 51209
知识产权授权
184934
专利出售 项数
6115
65881 94210 24843
2481 3127 507
2018-2022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分析

2018-2022年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趋势1、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学前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许多家长的重视,且行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轮热潮。
一方面,结婚高峰往往伴随生育高峰,两者的时滞期很短,由此也将不断催生与婴幼儿消费相关行业的发展,学前教育将尤为突出。
随着目前第二波婴儿潮人口生育高峰的来临,预计未来学前教育的需求将出现明显的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之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与人民的知识水平大幅提高。
因而年轻人认为他们的孩子唯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在将来得到良好的工作机会,才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家庭才会有较高的威望。
2、师资力量日益增强因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学前教育这一专业来培养专门的幼儿教师,而且还有很多专业的幼师学校,这都是健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体现。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幼师则是辛勤的园丁,只有有耐心、勤奋的园丁才能教出更好的学生,因此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扩大和充实幼儿的师资力量,提高相应的幼师的专业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体系正在进行逐步的完善,特别是学前教育的教师资格培训体系更是日趋健全,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团队对于提高幼儿自身智力以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3、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育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是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日益完善的。
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了,应试教育只重视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弊端日益显现,其就要求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发挥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学前教育确实在探索,在前进。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西方的现代观念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要经过摸索、实验,将先进的观念变成中国本土的东西,才有可能在中国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行业发展前景2017年1月1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正式通过,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民办幼儿园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细则,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和发展将迎来历史性的春天。
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发展新方向分析

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发展新方向分析一、智慧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
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4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22906亿元,同比增长4.1%。
201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32222亿元,同比增长6.7%,教育支出占2018年GDP比重为3.58%。
国际上衡量教育支出的标准线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 4.07%~4.25%,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国人均GDP早已跨入800~1000美元行列,但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未达到4.07%~4.25%的国际标准。
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投入总额逐年增长,但相对于我国逐年增加的教育需求来说仍然是不足的,未来我国教育行业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
2012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已达2233亿元,2013年以来,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到了2017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增长至4542亿元,同比增长19.09%。
综合在线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综合测算得出,2018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约为5320亿元,同比增长17.13%。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基本现状分析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基本现状分析中国教育细分市场份额。
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体量约为2.68万亿元,增速约为12%。
教育行业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三个驱动因素,即人口、教育渗透率、学费。
但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红利将逐步消逝,未来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教育渗透率和学费的提升。
虽然人口红利逐步消逝,但产业变革、教育服务升级带来渗透率和学费的提升,预计未来行业仍能保持稳健增长。
二胎生育政策放开,新生儿阶段性增加后回落,预计未来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将保持低位。
直至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我国的出生人口数有明显的上升。
2017年-2018年新生人口分别为1723万人、1523万人,其中2018年新生人口为1962年以来最低值。
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生育成本高导致大家不愿意生,包括女性劳动参与率高带来生育机会成本增大,双职工家庭的看护时间问题,教育成本高企等问题;二是由于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90年代后出生人数减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适龄结婚和生育人数的下降。
1、政策引导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上市路径被封死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国不断推出鼓励幼儿园发展相关政策。
2017年尤为密集。
其主旨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各级政府不得限制。
幼儿园可以自己定价学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民办幼儿园自主确定”。
政策利好,幼教市场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而资本也同样对此趋之若鹜。
幼教产业成为资本市场的“盛宴”,幼儿教育成为“最昂贵的教育”。
在利益的驱使下,幼儿园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空调费等层出不穷。
为此,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整顿,遏制幼儿教育的逐利性,增强幼儿教育的普惠性,幼儿教育市场迎来重大变化。
2、出生人口难有增长,消费升级+入园率提升为增长点“1+2+4”家庭结构,财富漏斗效应下教育消费升级。
由于过去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为1个孩子+2个父母+4个老人的家庭结构,家庭的资源集中于1个孩子身上,能负担更高的教育成本。
教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教育投资及在线教育情况分析2018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总体表现为教育投资逐渐回暖,行业大趋势向好。
截至2018年4月共录得教育一级市场投资1943起;其中2018年前4个月合计录得128起并购,同比增长80%,反映出一级市场教育投资持续回暖的态势.具体来看,资金往中后期项目聚集,复投率提升。
从细分赛道来看,在线教育在经过最近几年商业模式试错和市场验证后,领跑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备受资本青睐,大额融资不断.从融资数量看,2018年前4月数据同比增80%,呈现逐步回暖趋势。
分年度来看,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资在2014至2017年保持高热度。
2015年达到顶峰523起,随后两年市场逐渐降温,教育投资市场趋于冷静。
2017年以来,教育投资大体呈现逐季度上升态势,教育投资逐渐回暖,2018年数据显示出进一步上升趋势,前4个月同比增长80%。
2010—2018年中国教育投资走势分析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以来教育投资逐季度回暖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融资轮次看,前期投资占主导,后期投资占比逐步提升。
教育行业投融资中,总体上前期投资占比最高,达到79%。
除此之外,在后期投资中,投资者在新三板(3%)、战略投资(3%)等轮次中也会选择投资进入.2017年以来前期投资占比降到70%以下,2018年持续下滑,前期投资占比降到69%。
与之对应的2018年后期投资占比为17%,与2017年持平,为近5年最高。
教育市场投资进入分化期,存量标的融资能力有所强化,市场更加关注成熟标的.前期投资整体占比接近79%(教育)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教育投资整体后移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后期融资细分轮次看,战略投资占比提升,产业资本谋求业务协同。
将近几年后期融资细化来看,战略投资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近五年来数额占比皆呈增长趋势,2018年1-4月战略投资同比增长114%.战略投资的投资方大部分为美股、A股或新三板挂牌教育企业等产业资本,投资目的从投资回报向业务协同延伸,上市公司加速通过一级市场投资谋求教育业务协同发展及资源整合.战略投资占比数量与金额占比双双显著提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教育细分行业来看,K12教育热度不减,儿童早教、教育信息化、兴趣教育、教育综合服务领域投资热度提升。
2018 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

2018 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作者:郭必恒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3期2018年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总体上进入了稳步发展的“常态”,此前的三年里,连续出台的系列文件和规定,对中国整体的艺术教育持续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尽管高校艺术教育前进的脚步并不慢,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发展综述高等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一环,它显著区别于中学艺术教育、小学艺术教育和学前艺术教育,这也是由于高等教育迥然有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其区别的程度远大于中学与小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办学目标、学科体系、人才培养、科研创造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在我国,这一差异化程度更高。
我国由于有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都受到这一因素的强烈制约而缺乏自主性。
在艺术教育不纳入普通高考的条件下,在基础教育领域所设立的“艺术教育”颇有纸上谈兵的味道。
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生,再到学生家长,对此均心知肚明。
因而,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我们总是高喊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发文件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但在落实的层面,则完全走了样。
故而,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尽管艺术教师强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但中小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们却缺乏认同,他们把艺术课堂当成了完成其它高考科目的“自留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在摆脱了高考因素羁绊的大学阶段,艺术教育才能显示出它的部分自主性和多样性。
然而,恰恰也是在大学阶段,艺术教育(在此处泛指针对所有学生的艺术公共性教育)反而从强度要求上远低于基础教育阶段。
目前所见到的大学艺术教育的强度硬性指标,是2006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教育行业发展报告一、新行业发展带来多方机遇图1:中国教育市场产业预测来源:德勤研究1.1 教育行业新的发展动态中国教育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皆处于不断扩张阶段。
德勤预计2018年中1.1.1 学前教育市场盈利模式多样化学前教育市场稳定增长,早教行业的发展仍将具有广阔前景随着2015年国家宣布的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2016年出生总人口达1,780万,成为2000年以来的巅峰。
未来几年的新生婴儿数量也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预计到2020国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68万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前三名分别是个人培训教育市场、K12与STEAM 教育市场和民办幼儿园教育市场。
预期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年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将超过1.2亿人,这将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规模基础。
根据学前教育市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估算出,预计2020年整体学前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
另一方面,80后90后逐渐成为家长,整体社会的家长结构开始年轻化,他们对学前儿童的投入、关注以及需求更加超过从 3.36万亿元,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并实现10.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前。
同时伴随着我国新生儿数量、入园率、幼儿园费用的齐增长,社会整体对0~6岁学前教育市场的需求急速增加,教育低龄化的趋势越发显着,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中国学前教育市场的消费升级在即,即全面的专业早教系统之下,孩子身心健康的高质量成长、全方位技能熏陶,更成为家长们的目标所在。
2018在线教育市场占比9.32%2020在线教育市场占比10.41%培训教育学历教育—民办学历教育—公办培训教育学历教育—民办学历教育—公办在线K12+STEAM在线职业在线K12+STEAM 在线职业从国家政策方面,对学前教育市场的落点仍集中在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方面,并增加了针对幼儿园方面的教育开支。
根据财政部披露的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显示,2018年教育支出预算为1,711.22亿元,比2017年执行数增加105.01亿元,增幅为6.5%。
而其中以普通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增幅最大,二者预算分别为8.03亿和20.64亿,较上一年度执行数增涨35.6%和21.5%。
早教行业线上线下齐发展,亲子优质内容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从早教行业供给端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品牌早教中心图3: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增幅最大来源:财政部共有11,000个线下教学网点,前八大早教中心的教学网点合计约2,400家,市场集中度约22%,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早教市场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与此同时,诸多线上线下早教品牌凭借其在各自领域独特的运营模式、产品结构等获得融资,特别是亲子类型的内容提供者获得更多关注。
例如儿童有声故事品牌凯叔讲故事,于2018年3月获得B+轮1.56亿元融资。
凯叔讲故事至今共发布4,000+个故事,同时以故事入口为依托,拓展出非课堂儿童教育、“父母训练营”、亲子电商“凯叔优选”、智能硬件“随手听”等多条产品线,围绕IP 打造多种形态的商业闭环,而非单个具有流量价值的“广告牌”。
得益于此,凯叔讲故事的收入也从2016年下半年营收6千万元升至2017年的两亿元。
同样主打用户原创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讲故事的启蒙听听也成为了佼佼者,凭借20万个主播妈妈的资源,启蒙听听计划打造的是线下亲子中心,提供早教、家庭休闲和游乐等一站式服务。
随着早教行业渐渐步入正轨,能够提供优质内容,贴合用户需求的早教企业具备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2:2012—2017中国出生总人口(万人)来源:Wind1,5501,6001,6501,7001,7501,8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5%10%15%20%25%30%35%40%05101520253035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2017执行(亿元)2018预算(亿元)增长率幼儿园信息化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平台型模式盈利仍待市场验证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的《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各省(区、市)要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幼儿学籍管理、幼儿园动态监管和学前教育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表1:早教重点融资企业图4:学前教育生态圈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来源:德勤研究目前学前教育整体生态包括多种类型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其中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类型主要可分为幼儿园多媒体产品和家园共育平台两类。
1. 幼儿园多媒体产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幼教白板、投影机、教学主机、一体机等,软件为多媒体数字课件等。
培训机构(线上及线下)玩/教具企业教育出版传媒企业教育信息化企业园所机构/早教中心0—6岁儿童及家长2. 家园共育平台为幼儿园和家长提供实时沟通的平台,并搭载个性化育儿方案等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目前,家园共育app 市场已形成了掌通家园、贝聊、智慧树等较为知名的产品,但各类产品同质化略微严重,基础功能(如生活视频、食谱情况、上课情况、活动照片等)相似的情况下差异性仅体现在软件色彩与操作方式等方面,且多数尚未探索出可行的盈利模式(通常前期免费推广给幼儿园使用)。
幼教信息化产品通过整合各类打造幼教内容平将注册用的细分领域之一Frost日与此同时,K12教育培训市场依然呈现分散格局。
根据培训企业收入和市场布局,可以划分为三大梯队。
其中第一梯队是全国性巨头,布局遍布全国,包括好未来、新东方,年营收水平在100亿元以上,不仅支撑起千亿市值,而且遥遥领先于第二梯队;第二梯队是区域性龙头,主要是区域发展较好,营收水平在5—30亿之间,如学大教育、精锐教育、龙文教育、卓越教育、高思教育、昂立教育等;第三梯队主要是区域性机构,营收水平多在5亿以下,包括佳一教育、龙门教育、大智教育、金石教育、四季教育等。
1.1.3 直播模式进一步助力在线教育快速增长在线教育市场尚未饱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率的急剧升高,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
涵盖的教育阶段从胎教幼教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等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兴趣培养、技术训练等各个门类。
根据艾瑞数据,2018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351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2,727亿元,增长率达16%。
基于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用户市场庞大,以及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在线教育市场远未饱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图7:2017年中国各阶段学生课外辅导参与程度图8:K12课后辅导培训市场竞争格局来源:Frost &Sullivan来源:公开资料整理0%10%20%30%40%50%60%70%幼儿园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第三梯队(营收5亿以下)第二梯队(营收5—0亿)第一梯队(营收100亿以上)6%2%图10:好未来公司在线教育收入高速增长来源:公司年报在线教育业务收入(百万美元)YoY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FY4Q16FY1Q17FY2Q17FY3Q17FY4Q17FY1Q18FY2Q18FY3Q18知识付费教育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200亿元在线教育的另一个较为活跃的细分市场是在线知识付费教育市场。
随着用户对知识需求深化和消费意识的觉醒,以“轻知识”为产品的教育付费模式相继出现。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同比增长近三倍。
伴随着市场教育程度逐步提高、愿意为优质知识服务付费的人群基数不断增长,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较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8.5%。
目前知识付费产品主要可以分为内容方自主生产、平台方与内容方合作打磨以及平台方自营三大类别。
其中,自营类产品大多来自由内容平台转型而来的知识付费平台。
知识付费平台及部分头部内容方的发展路径大致包括三个步骤:1. 通过免费内容广泛获取用户关注;2. 通过小额付费服务(如问答、听书等)在关注人群中筛选出具有潜在付费意愿的用户;3. 不断拓展内容覆盖领域的同时,通过分层次的差异化知识服务类型满足付费用户从浅层了解到深度学习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形成阶梯式产品矩阵。
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偏好的服务模式不同,而不同服务模式下用户所偏好的内容类型也存在差异。
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设计产品内容及形式,未来将成为平台方提升运营能力、赋能内容方的重点。
1.2 教育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本从2017年以来,中国教育产业从整体来看呈现的特征如下。
1.2.1 各类教育政策频出,指导教育产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民促法修正案细则逐步落实。
2017年,李克强总理指出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策略。
教育信息化投入逐年加大,信息化推进带来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形态等多个创新,促进教育企业技术优化;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2017年,《民促法进一步修改意见》出台,针对学校法人属性不清、财产归属不明、支持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民促法的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管理,合理划清学校的法人属性和财产属性,促进营利性民办教育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各取所长,健康发展。
2018年8月10日,司法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新民促法正式立法前的必要步骤。
《送审稿》是继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修订版本。
此次《送审稿》较4月份修订稿基础上有着进一步的改动,介乎《民促法》和各省市具体条例之间,实施条例在中观层面指导意义显著,且司法部出台而非教育部,意味着实施条例的进程正在加快,预计2018年底有望落地。
但此次《送审稿》仍是框架性原则规定,核心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具体登记办法暂未明确,目前大部分学校还处于未选择营利性/非营利性的“混沌状态”。
当民促法条例明确至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具体登记部门时,民促法的实质作用方可生效。
表2:民促法修正案对民办教育的影响来源:德勤研究1.2.2 在线教育、科技教育依然是当下投资热点所在,港股和美股迎来教育机构上市。
中国教育行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鉴于其现金预收模式下的稳定现金流,企业高定价权和产品高附加值带来的高毛利率,以及教育行业与新技术相结合可能产生的新产品和新业务增长点,都让教育产业对资本市场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