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合集下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8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8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8篇心得体会使人们领悟生命的哲理,为自己增添更多深度和内涵,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规划,是自我成长的不竭动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篇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实现丽水科学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超越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

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谱写好中国梦丽水篇章的现实要求。

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既顺应当今世界绿色潮流发展的时代要求,策应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更是源于对我市市情和自身优势的科学考量。

绿水青山是丽水最大的资源和后发优势,我们必须坚定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将生态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案例》一、概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早已被人们熟知,它提醒着我们环保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这种理念的践行也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探寻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局面。

二、案例一:冰岛的清洁能源利用冰岛是一个富含火山活动的国家,而这种地质特点给冰岛带来了清洁能源的宝藏。

冰岛充分利用地热和水力资源,将其转化为电力和热能,为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冰岛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对工业排放和资源开发进行严格管控,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可以说,冰岛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给了世界一个成功的案例。

三、案例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面临着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挑战。

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发展等多项政策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在扶持绿色科技企业、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不仅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加速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举措为世界展示了我国在践行绿水青山理念上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四、案例三:挪威的环保旅游挪威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美丽风景的国家,而且挪威人民对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

在挪威,人们利用国家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环保旅游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挪威的峡湾、雪山等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而且在开发旅游业时也严格控制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种绿色旅游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经济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国家宝贵的自然遗产。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三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多种方式和丰硕成果。

这些案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
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实行环保政策:政府可以加强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通过限制排放物、减少垃圾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2. 倡导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活方式,比如节能减排、环保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等。

3.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

4. 推广可持续发展:建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推广可持续发展方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5. 增加环保投资:加大对环保领域的投资,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自然环境,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 1 -。

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和启示

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和启示

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实践和启示
嘿,你知道吗?绿水青山那可真是大自然给咱的宝贝啊!就像咱家里的传家宝一样珍贵。

你想想,那山清水秀的景色,多美啊!可怎么才能让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呢?咱来看看那些成功的实践例子。

就说有的地方搞起了生态旅游,那游客多得哟,就跟蚂蚁搬家似的!大家在这美丽的山水间玩耍、享受,这不就带动经济发展了嘛!这不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钱了嘛!这多棒啊!还有啊,发展特色农产品,那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多受欢迎啊!这不也是绿水青山带来的财富嘛!这难道不是给咱的启示吗?咱得好好保护这绿水青山,让它源源不断地给咱带来财富,不是吗?。

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

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水青山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而政府也在积极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但是,仅仅有绿水青山还不够,必须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

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

首先,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加强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环保产业。

其次,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投资绿色产业,支持绿色项目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推进环境治理。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进生态补偿制度,通过补偿机制,鼓励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同时,还应当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如制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政策,鼓励绿色消费等。

总之,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府应该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加大力度,鼓励企业投入环保产业,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法律监管,推进生态补偿制度等,以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目标。

- 1 -。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6年第18期近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围绕“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新战略,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给汝城林业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森林康养,加快产业转型,助推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汝城林业系统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新课题。

审时度势,发展森林康养势在必行随着时代变化,传统林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立足汝城实际,转变观念、转型升级、转换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林业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1、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二百余年的工业化道路,工业文明进展很快,社会物质财富总量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但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异常等一系列问题和压力也相应增大。

而人们关注生命,重视健康,注重康养,社会逐步跨入了休闲养生时代。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强力刺激休闲度假康养式旅游上升,已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

2、旅游产业的新兴助力。

汝城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现状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为“有资源、没品牌,有景点、没效益,有名气、没人气”。

名而不强、全而不专是当前汝城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森林康养是新兴的旅游方式,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结合汝城温泉资源,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温泉养生、休闲旅游、健康度假”的康养福地。

审题求证,发展森林康养优势独特汝城县地处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位于我国三条主要鸟类迁徙通道的中路通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有最清新的空气、最清澈的河水、最清爽的气候,这些都是发展森林康养的有利因素。

1、康养资源丰富。

一是有优良的生态。

汝城县现有森林面积15.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1%,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20.42万立方米,活立竹总蓄积量4975.34万株,是全国林业先进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汇编(16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汇编(16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汇编(16篇)1. 青海湖保护工程:青海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保护青海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青海湖保护工程在保护青海湖水质、生态、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丽江古城保护工程: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保护丽江古城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要求,也是保护自然资源的要求。

丽江古城保护工程在保护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绿水青山做出了示范性作用。

3. 北戴河海滨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北戴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保护北戴河海滨生态环境既是保障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北戴河海滨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在保护海滨生态环境、水质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程: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既是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安全。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程在保护植被恢复、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绿水青山做出了示范性作用。

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效用水工程: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农业生产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既是保护水质量和地质环境,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效用水工程在综合治理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保护长江水环境既是保护水资源和地质环境,也是保障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监测和治理水污染、防止水减少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绿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贡献。

7.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工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保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也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

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体会6篇

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体会6篇

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体会 (2) 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体会 (2)精选6篇(一)2024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我带来了很深刻的学习体会。

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醒着我们,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过去,我们可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告诉我们,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应该将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其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提醒着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当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论是从节约用水、垃圾分类,还是从行走替代开车、减少碳排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做起,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这让我深感自己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此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启发着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限资源的地球上,我们所依赖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都需要我们保护和合理利用。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

这让我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共识和行动。

综上所述,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体会。

它提醒着我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促使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也引发了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深思。

我相信,只有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加可持续和美好的金山银山。

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体会 (2)精选6篇(二)2024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味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我在这个期间的学习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7年第6期乡村视野
一、青山苍翠,碧水迢迢。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曾经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

如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让昔日荒秃的石头变成绿水青山,更变成了带富山里人的金山银山。

从乌江之畔到茂兰山下,从武陵山脉到草海之滨,一个绿色生态贵州正在崛起。

 二、绘就绿水青山生态蓝图
初夏时节,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

近处溪流淙淙、鸟鸣山涧,远处绿色的山峦上升起了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

绿色,是贵州的底色。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提是守住绿水青山。

“然而贵州地貌特殊,开门见山,闭门见山,千重山,万重山,山山相连。

要想在喀斯特地貌上造林,把石山变青山,十分困难,我们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贵州黔南州政府副州长黎燕萍感慨地说。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办公室信息处处长刘跃辉介绍,贵州省在天保工程实施前,面临着植被破坏、石漠化严重、经济窘迫等多种困境。

“由于过度砍伐,没了树木的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日益严重。

森林植被的破坏,不仅让土地变得贫瘠破碎,更带来了贫穷。


为了扭转“越砍越穷”的局面,打赢“治石造林”攻坚战,贵州人民发挥“敢想、敢闯、敢干”的贵州精神,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调减木材产量、开展公益林建设、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等措施,厚植生态基础,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贵州的石山渐渐变成了青山。

数据显示,贵州天保一期工程投资31.47亿元,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关闭了以天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厂,累计减少商品材消耗509万立方米,有效管护森林面积8469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371.7万亩,建设种苗基地68个。

天保工程二期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截至2016年年底,已投入48.71亿元,完成公益林建设140万亩,实施国有中幼林抚育96.6万亩。

 而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并进已成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途径。

2016年7月8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贵州林业行动》。

根据这一行动,到2020年,贵州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贵州。

三、描绘百姓富裕锦绣画卷
6月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位于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纳灰村道路整洁幽静,一栋栋布依族特色民居中,农家乐的主人们笑容灿烂,迎接八方来客。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山为媒,大力发展山地经济,创造了以陡坡石旮旯地带种植花椒为主的“顶坛模式”、以石山半石山地种植金银花为主的“坪上模式”、以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种植早熟蔬菜为主的“者楼模式”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的“晴隆模式”。

这些模式和创造留住了黔西南的青山绿水,改变了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贫瘠。

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贵州的绿水青山日益成为乡村旅游的优质资源,编织出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业带动就业234万人,受益人数超过470万人。

旅游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2016年,贵州旅游业呈现高位运行,全域旅游初见成效,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凸显,“山地公园省”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对贵州的发展来讲,通过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天保工程等,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已经从思想认识层面上升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贵州省林业厅巡视员杨洪俊介绍,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贵州大力推进山地林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刺梨、油茶、核桃、茶叶、木本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打造生态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促进山区百姓走上增收致富路。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