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中的语言视差

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中的语言视差
( ) 于 符号 学 一 关 同时 也 存 在 于人 们 对 语 言 文 字 的认 识 和 理 解 上 。 人 们 对 这 一
种往往认 识不 足 , 把语言 的描述看得过 于绝对 , 并将 其作为精 获得 的信息本身也是存 在误 差的 正如 E gn .ia所说 的 ue eAN d
ol rpeet rai u l iot i) 而 , 达 认 为 语 言 ny e rsns e t b t s ds r .因 l y ao t s t 奈
言 , 不 能 改 变 语 言 ; 只 凭 社 会 成 员 问 的一 种 契 约 而 存 在 。 符 号 系 统 独 特 的观 察 和 描 述 事 物 的视 角 及 表 达 方 式 。这 样 也 也 它
题。
并通过包 括语 言在 内的各类 符号系统传递信息 , 交 索绪尔首先将语 言作 为一个整体性结构推 向前景 .这个 号的王国 , 结构不存在于别人 的头脑 中 ,而是作为一个 系统存 在于群体 流思想 。符号之间存 在各种关 系。 每种符号 系统都是一个庞大 所 其 中。语 言 本身 就 是 一 个 整 体 , 个 分类 的原 则 。它 因被 引 入 一 的关 系网 , 以从一种语 言的思维 内容传递 到另一种语言 , 一 种 自然的次序而不容任何分类 。语言是一种客观 的事物 。 是言 翻译表达 手段应该是 “ 多变量 的” 而 并非是从 词到词 的单纯 , 语活动的社会部分 , 个人 以外的东西 。个人不能独立地创造语 转换 .因为不 同语言符号系统的解释者有着属 于 自己的那个
维普资讯
第 9卷 ・ 6 第 期 20 0 6年 1 2月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of S h du ti ns t e uz ou E ca on I t1 ut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摘要: 将符号学运用于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翻译学借鉴了符号学的理论侧重传达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从而达到不同言语产物在翻译上的等值,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翻译中意义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符号学;翻译;所指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一、语义的符号学定义符号学认为意义是一种关系,即符号(语言单位也是一种符号)与符号所标示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任何符号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说明符号之外的某个东西,如果符号不标示符号之外的某个东西,那它就不是符号。

用巴尔胡达罗夫的话说:“符号同符号之外的某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就是意义。

”很显然,符号学给意义所下的定义摆脱了心理主义定义的主观性和神秘性,因而更具客观性、科学性。

同时,符号学定义比语言学定义更加直截了当地触及意义本身,而不留有需作进一步解释的余地,因此比语言学定义更为确切,更有说服力。

但也必须指出,特别是从翻译的角度看,对语义的认识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符号学理论。

符号中所涉及的不会是抽象的符号系统,而会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言语符号。

这些言语符号产生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特定的场合,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

只有把符号学同社会学结合起来,并借助于语言学、交际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才能使符号学理论充分地运用于翻译研究。

翻译学比符号学更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翻译中要做出功能对等的转换,首先必须全面理解原文的意思。

而这种全面理解则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一切因素,从句法到词汇,从词汇到语音,从句子到单词,从本义到转义,从所指到联想等等,都进行分析。

这就使翻译学得出以下合乎逻辑的结论:(1)原文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具有意义,如句法有句法意义,词汇有词汇意义,修辞有修辞意义等等;(2)意义是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割的结合体:某个言语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之所以被看作言语形式,是因为它具有意思,否则它就不是言语形式;意思寓于形式之中,而形式又因具有意思才能发挥其作用。

国际商务合同中三种意义上的翻译

国际商务合同中三种意义上的翻译

2 国际 商务 合 同 中机 构名 称 .
国 际 商 务 合 同 中 最 为 显 著 。例 务 合 同 中 涉 及 大 量 跨 行 业 术 语 , 和 国 际 公 约 、 律 法 规 名 称 的 翻 法
贸 法 运输 、 译 。Pt Ne ma er w r e k把机 构 名称 定 如 : 品 品 名 “ 鳕 ” Aak P l 包 括产 品类 、 易类 、 律 、 商 狭 是 l a o— s
1国 际 商 务 合 同 中 术 语 的 翻 意 义 。但 也 说 明 了要 解 决 汉 语 里 .
特 对 一 的 关 系 必 须 是 很 明 确 的 , 译 。 定 行 业 中 大 量 的 专 业 词 汇 的 外 来 术 语 使 用 统 一 性 问 题 。
国际 商 否 则 , 产 生 误 解 。指 称 意 义 在 在 翻 译 中要 保 持 一致 性 , 会
≮ 0 . ‘ .. I0 . .0‘..‘贸t 务 . 冬‘ .. ‘ ÷I ‘ ÷需.t出外I业 . ‘ - . _‘ — 0 _ ._t .‘ . ÷ } . t ÷ ‘ t._ .善 ■. 0 毒. . . 1 I 用 意义 中 的两分 支联 想意义 和 社 ÷ _ . -. _ .. _ ..要 译 ‘..‘ ÷.÷+÷中午.÷+÷.÷..÷.÷÷÷.÷÷÷÷千÷..午.q c+ ’ ’ . . 卜 ’ - 卜 ’’ ’ -I I 卜 ’’ ’ I -l I
船 东与租 船人 签定租 船 契约后 把
指称 实体 在特 定语境 下 的一对 一
中最 突 出意 义 的 等值 。其 次 , 语
. 的关 系才 能实现 社会 符号 学 意义 .
交 意义 中 的语 域 因素 比较 显著 。 此外 , 内意义 同本 身 的语 言 资 言 源 有 关 系 , 际商 务合 同 中言 内 国 意义 不 突 出, 言 内意义 的传递 但 影 响着 指称 意义和 联想 意义 的传

符号学的文本阐释及其应用

符号学的文本阐释及其应用

符号学的文本阐释及其应用作者:付璐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4期摘要:翻译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语言符号学也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可,从多学科领域来研究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界的共识,翻译范围的广泛性和多维度的本质特性决定了翻译过程的复杂性,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文本的阐释及翻译的应用,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翻译的完善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对结构符号学、解释符号学、文化符号学三种理论的具体阐释,并结合相应的实例说明了三种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符号学;文本阐释;分类一、引言翻译学和符号学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由于二者的自然联系,促使了二者的结合。

符号学(semiotics)既可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最早可追溯到斯多葛派的哲学家(约公元前300年),他们认为,符号是按照严格的规则与词进行的演绎的过程。

近代是符号学取得实质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约20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语言学界开始热衷于符号学问题的探讨,一方面,源自索绪尔的欧洲符号学传统一直强调语言学对符号学的影响。

比如,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担当着其他符号系统解释者的角色;雅各布森也强调语言在符号系统中的中心地位(王铭玉、任伟,2017)。

另一方面,符号学作为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观,对语言学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时期,符号学思想共有四大来源:现代数学和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人文科学、现代哲学思想和现代语言学。

尽管现代符号学源于多学科,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关系确显得异常紧密。

我国最早采用符号学理论来翻译的文章是1988年罗进德“略论符号学的翻译观”和郑伟波的“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

2016年胡壮麟在谈及翻译符号学时曾说:他不急于称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这是一个新的领域。

可见,符号学对翻译的影响目前虽尚未成熟,但其影响力巨大是可以肯定的。

通过对近几年符号学研究的观察及了解,作者发现对符号学分支,如:结构符号学、解释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的应用分析尚不充分,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为符号学对翻译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翻译中的符号学意义体现

翻译中的符号学意义体现

翻译中的符号学意义体现作者:黄建萍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8期摘要:符号学将语言符号的意义划分为语用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

翻译过程中对这三种意义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准确科学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选取陆谷孙、黄梅和刘须明三位译者的《飞蛾之死》译本片段,讨论符号学三种意义在实际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飞蛾之死》符号学译本赏析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103—02一、符号学与翻译1.符号学及符号学意义莫里斯提出符号学包括三种类型的关系:符号预期对象的关系、符号与人的关系、符号之间的关系。

根据符号关系的分类,意义与这三种关系相对应的有三种意义,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柯平,1993)“指称意义”字面来看是指在客观世界或者主观世界中符号所指的具体内容。

例如说到“书桌”,若单看“书”和“桌”或“书桌”字符,没有任何意义。

若将其和客观世界指称的书桌联系,那么“书桌”这个符号就有指称意义。

简单来看,指称意义和我们常说的字面意义十分相似,但两者并不同。

指称意义中符号和其指代的实体相对应,但字面意义指人们看到的符号在脑海里浮现的概念或者形象。

比如,dry goods字面看是“干货”,但正确的是其指称意义即“纺织品”或者“谷物”的意思。

言内意义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句,是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音或格律在诗歌上最典型;词汇意义是对词语进行选择或者安排,比如各种双关语;语法意义是指句子之中各个成分的顺序;语句以及语篇角度的比如排比或者重复等都是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是语言背后的各种背景信息,还有其传达出的情感、社交诉求,等等。

例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中国人见面时习惯问“吃了吗”,表达了社交意义。

再如,冬天,在窗户大开的房间里,小红说:真冷啊!那么这里的语用意义是:把窗户关上。

2.翻译中的符号学过去,由于翻译总是被放在语言学的维度来看,因此总是专注于其“能指”(索绪尔,1891),最终导致翻译变成了特有的语言学类的过程。

试论翻译中语言符号多重意义的运用

试论翻译中语言符号多重意义的运用

V o . o. 1 16 N 2 Ap . 0 r 20 2
试 论 翻 译 中 号 多 重 意 义 的 运 用 五{ 口口符
李 莉 , 陈 浩 东
( 兰州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甘肃 兰 州 7 0 0 ) 3 0 0

要 : 号 学 应 用 于 现 代 语 言 学 , 语 言 学 取 得 了新 的 进 展 , 翻 译 作 为 语 际 转 换 的 过 程 , 符 号 学 尤 其 是 符 使 而 从
语 言符号 学的角度 对其进 行研 究 , 为翻 译学 的发 展指 明了一条新 的 、 阔的道 路 。文 章从语 言符 号 的多重意 广
义 分 析 了 英 汉 互 译 的 过 程 以 及 其 中值 得 注 意 的 问题 。 关 键 词 : 号 学 ; 言 符 号 观 ; 言符 号 的多 重 意 义 ; 汉 互 译 符 语 语 英 中图 分 类 号 ; 1. H3 5 9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3 3 (0 2 0 — 1 40 10 — 64 2 0 ) 20 2 — 3
On u a e o h u t— a i g o i g itc sg s i r nsa i n s g ft e m lime n n fl u s i i n n t a l to n
LILi CHEN o do . Ha — ng
( c o lo o eg n a e S h o fF r in La gu g s,La z o n h u Unie st v r iy,La z o 3 00 n h u 7 0 0.Chia n)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第 2期
20 0 2年 4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外国翻译理论雅科布逊

外国翻译理论雅科布逊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作者简介
•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翻译理 论家。 • 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 国籍。 • 1959年发表著名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 题》,为当代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理论方 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奉为翻译研究 的经典论著。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雅科布逊 4
二、翻译的分析
• 无论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符号之间都 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对等。 •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是用其他 某种语言的完整信息来取代原文信息,而 不是使用分离的符号单元。(对等的符号 单元的组合) • 译者所做的工作是将自己获得的原文信息 重新编码。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雅科布逊 5
任何现存语言中的所有认知经验及其 分类都是可以传递的。一旦出现词汇的 短缺,就会出现外来词或外来词翻译、 新造词、意义转换,并不会阻碍交流。
• • • • 钢---硬的铁 铁皮---薄的铁 螺丝钉---旋转的钉子 粉笔---写字皂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雅科布逊 6
三、对翻译中一般问题的分析
• 以英俄互译为例,说明即使译语中缺乏某 种语法工具,也可以用词汇方法表达。 例:打完电话,问“他干嘛呢?” What is he doing?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雅科布逊
8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雅为三类:语内翻 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 认为符号之间不可能存在完全的对等,翻译是用 某种语言的完整信息来取代原文信息,而不是使 用分离的符号单元,即,将原文信息重新编码。 • 以英俄互译为例,说明即使译语中缺乏某种语法 工具,也可以用词汇方法表达。 • 诗歌从定义上来说是不可翻译的,只能进行“创 造性转换”。

从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看英汉互译中的对等问题

从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看英汉互译中的对等问题
等 , 其次是语际对等 , 最后是语 内对等 。 下 面将通过一 些例证 , 别阐述如何 在英汉互译 中体现这三种 对 分
等。 31 际对等 .符 个完整 的文 本是 由内容 和形式共 同组 成的 。在一 些情况下 , 文

本的信息不单单 靠 内容传 递 , 而是借助某 种外在形式 表达 出来 的。符 际对等 , 指的就是如果源语 中的部分信息不是通过语 言文字表达出来 , 而是通过某种特殊 的形式表达 出的, 在翻译 时 , 者就应当尽量使译文 译 的形式与原 文的形式保持 一致 , 使之达 到效果上 的对 等。这样才 能使 读者更好地把握原文所传达的信息 。英语 中的“ 型诗 ” 异 就是很好的例 子, 所谓 “ 异型诗” 是一 种文字排列非 常独特 的诗 。这种诗 的文字排列 有时像棵树 , 有时像 只鸟等等 。其 内容 从其文 字符号排列方式 就可见 斑, 可见其排列方式 已被赋予 了一定得意义 , 当然在译文 中同样应该 得到体 现 , 这样 才能 达到符 际对等 的效果 , 为更 高级别 的对 等打下 基
1 引言 .
“ 翻译对等 ” 直是 翻译理论 中最具争 议的问题之一 , 一 纵观 翻译 历 史, 各派学者给“ 翻译对等” 了各种不 同的定义 , 功能对 等” “ 下 如“ ,文体 对 等” “ ,形式对等 ” “ 和 语用对等 ” 。u 研究 这样 一个复杂的问题 , 等 要 我 们应 深入翻译本质 , 用一种综合 的方法来研究 翻译对 等 , 而符 号学方 法 正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 的方法 。传统意义 上的符 号学 是研究符号系统 和结构 以及这些符号是怎样处理 和运行 的一门学科。而翻译 是一种跨 文化交 际的过程 , 它本 质是两种符 号系统 的转换 。符号学和 翻译研究 具有相 通性 , 两者都 与信息或 文本 , 即符号 的用法 , 解释和操 作有关 。 因此对翻译研究和符号研究所共有 的一些 问题进 行探讨 是可能的。首 先, 符号 学是分析 翻译 现象最全面 的体系 。它使 得翻译研究跨 出了纯 语言研究 的范 围而进入 了一个更加广 阔绚烂 的天 地 , 即文化 的比较研 究, 能够全 面系统地描写 翻译 中的非语 言的因素。其 次 , 符号学有很强 的逻辑性 和解释翻译现 象的能力 , 助于使翻译 学成文一 门独 立的学 有 科 。因此 , 从符号学 角度探讨 翻译会 为翻译理论 中一些有争议 性的问 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雅各布森是将符 号学 引入翻译 领域的第一人。他 的符号学理论继 承 了传统符号学理论 的精髓 , 同时从语 言学的角度出发 , 对语言和翻译 做出 了独到精辟的论述。 2雅 各 布 森 的 符 号 学 理 论 . 雅各布森认 为 , 言意义与符号有关 , 语 而与所指事物或对象没有多 大关 系。他并不 赞同罗素提 出的认知经验决 定对词义 的理解的观点 。 他认为 ,人们 对词 义的理解 , “ 进而也是对整个语言含义 的理解 , 这并非 取决于人们 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世界的知识 , 而首先取决于语言本身 , 取 决于对语 言的翻译 。 各布森采用皮尔斯 的符号和意义 的理论 , 出 ”雅 指 无论是作 为语言学家或普通的语言使用者 , 任何语言符号的意义都在于 进 一 步把 它翻译 成其 他可替 代 的符号 , 其是 翻译成 更为 发 达的符 尤 号 。” 这种对 翻译本质 的洞 察 , 出了语言 本身 , 超 事实 上已经涵盖 了所 有 的思维活动。换言之 , 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可 以被视 为翻译 , 因为 当我们思考 的时候我们实 际上也在表达 , 或者说我们 在以某种方式 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作者:徐东妮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2期摘要:将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学和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翻译是由一语符向另一语符转换的过程;不同的语符系统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如何将源语中独特的语符准确地转换为能为本族文化所承载的语符系统,是译学界始终关注的焦点。

该文旨在以具体译例对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

关键词:符号学;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翻译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在人类社会多元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系统最为复杂、典型。

运用符号学所提供的分析符号的方法和体系,便能对语言进行比传统语言学更清晰、精确的研究。

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莫里斯提出符号关系的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语义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句法关系;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用关系。

将这三种关系对应到语言符号上,就是语言符号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①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其承载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

“符号‘所指’的核心和主体是概念,也就是语义信息。

除语义信息外,符号还可以承载文化信息、文体信息、情态信息和审美信息。

”②由此可见,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等三方面、三个层次对话语或语篇进行全面理解是必须的。

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换码”过程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分别进行三个层次的理解,不仅将原语的“所指”理解并传达,更需将它所承载的多种信息一并传达到译语中,才有可能用译语将原语的意义、风格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1.三种符号学意义在翻译中的再现1.1指称意义的翻译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与其所描绘或叙述的事物的关系,是语言符号表层的意义,它是语符所代表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

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字面意义有很大联系,但是二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考察问题的。

当译者从指称意义上考虑某个语符时,他是把源语信息中有相对独立性的某个语符与其所指代的实物联系起来,再在译语中找出同一个实体的对等语符;从字面意义考虑时,他是把源语中某个语符最基本的意义换用译语中具有此意义的符号表示。

如“apple head” 和“胸有成竹”,其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是不同的,指称意义分别是“笨汉”和“havea well-thought plan in one’s mind”,字面意义则分别为“苹果头”和“have a well-grown bamboo in one’s heart”。

1.2言内意义的翻译言内意义考察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

它在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次均有体现。

如:发音、词汇、语法、句子、语篇等层面上的排列组合等安排。

在发音关系上,比如英语中有头韵、尾韵、半韵、等音节处理技巧,其中头韵是汉语所没有的,而汉语中运用四种声调表达不同效果也是英语中没有的。

如英语中的头韵:We call a nettle but a nettle, and the faults of fools but folly; 腹韵: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 又如“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译文“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 就不仅成功地传达了这句汉语俗语的所指意义,而且通过尾韵成功地传达除了其言内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对词语的选择、安排,如谐音双关语、一语双叙、拈连、飞白、仿似等修辞格都是利用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形成的。

例如: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方纪《挥手之间》)What a heavy load this aeroplane bore! It carried the hearts of people of the liberated areas, the hopes of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destiny of our country.(李定坤译)原文使用了汉语的拈连的修辞格,是言内意义在词汇层面的体现。

原文中,尽管“飞机载着希望和命运”不是常规的搭配,也不符合逻辑事理,但它符合人们的意愿、想象力和心理。

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言内意义。

语法意义即句子中各成分的语序。

在这一层面上,排比、对偶、层递、设问、顶真、回环、倒装等修辞格和语序、句子的长短、句子结构的紧凑或松散都体现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就使用了汉语中的回环的修辞格。

回环是利用相同的词汇造成词序回环往复的句子,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相依或互斥的关系。

译文“There is poetry in the paintings, and there are paintings in the poetry.(李定坤译)” 均用There be…句型和介词短语in…,“poetry” 与“paintings”这对词都以P开头,它们的交错出现也大致反映了原文句子成分的关系。

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原文的韵味未能在译文中完全得到表现。

这也是言内意义难译之所在。

再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汉语古语,“满”对“谦”、“招”对“受”、“损”对“益”,字字反对,上句和下句字数相等,句法关系相同(主谓宾),意义相对。

译文“Haughtiness invites losses while modesty brings profits.(李定坤译)” 也用主谓宾结构,都用抽象名词做主语,及物动词做谓语,名词复数做宾语,将两句用连词while并列起来,句法关系与原文完全一致,原文言内意义得到完美的再现。

篇章的层次、段落的排列组合、句式的变化、布局的和谐、语义的连贯、自然的衔接都体现了篇章内的符号关系,它们都是言内意义的体现。

1.3语用意义的翻译语用意义反映的是发出话语的人的信息,如身份、年龄、地理方位、态度、个性、意图等信息。

这些信息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语言当中,需要译者去发掘。

语用意义种类很多,包括表征意义、社交意义、祈使意义、和联想意义。

表征意义指话语中揭示发讯人身份及其地理、历史、背景、性别、年龄等等成分。

例如,如果一个美国人说类似“He go to school”, “I having breakfast”,“She in the second floor” 等等,那么几乎就可以断定说话人来自美国下层社会,极有可能是一个黑人。

翻译时要主意这点,力求尽可能多地再现原文的这种语用意义。

社交意义是语言符号同建立、保持某种社会关系有关的方面。

决定社交意义的主要因素有称谓、寒暄性交际、语域等。

在这方面最常列举的例子就是汉语中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称谓的英译。

如“uncle” 一词的意义包含了汉语中的“舅舅”、“叔叔”、“伯伯”、“姑父”、“姨夫”,等等。

在翻译中译者也要特别留心这些称谓所蕴涵的社交意义。

在如中国人的常用的寒暄用语“吃了么?”,“到那儿去啊?”等等,其社交意义远远大于其所指意义,翻译是要再现其社交意义。

“How are you?” 就完全可以做为这句寒暄性的话语的翻译了。

祈使意义指发讯人企图改变受讯人行为或心态的意向,具体表现为命令、督促、说服或乞求。

如:“Close the door!”“Close the door, please!”“Can you close the door?”“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这四句话的所指意义都是相同的,但其祈使意义各有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再现原文的祈使意义。

联想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以及它所暗示的、或者作为它一部分的概念和印象。

例如“猫”在汉语中,经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女性,给人的联想意义是温柔、顺从。

我们常说“她温柔的像只小猫”,“猫一样的女人”等等。

但是在英文中,“cat” 却常常用来指恶毒的、险恶的、心怀不轨的人。

如“She is a cat (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英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它们的所指意义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联想意义却是大相径庭,译者在处理该类词语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传达出词语的联想意义。

2.翻译中三种符号学意义的运用从语言符号系统的角度进行英汉互译,有几方面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以上三种符号学意义在具体上下文中的比重是不同的。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原语符号和译语符号几乎不可能在指称、语用和言内三个意义层面上一一对应。

”③虽然翻译中最理想的莫过于恰有完全对等的表达,但这种情况太少。

译者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三种意义中的侧重点甚至是取舍。

在翻译中应当保证最重要意义的优先传递,同时尽可能多和正确地传达源语的多重意义。

例如,对于大部分双关语的翻译,在保证了其最重要的语用意义的再现,不得不舍弃谐音双关其言内意义。

这样的例子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如:“To some, marriage is a word, to others, a sentence.” “对一些人来说,结婚领的是证书;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结婚领的是审判书。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a monk under un umbrella, without heaven-a man without law or limit”。

其次,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跟语言使用者和整个语言交际的环境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当尤其注意英汉语在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

这一点在语用意义的再现方面体现的尤其突出。

例如,英汉语中典故的翻译和许多文化承载词汇的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为了让译文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原文的意义和内容,常常应该采用一些相关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出现的典故和特定文化承载词汇进行解释和说明,让原文的语用意义更加明确。

例如:“三顾茅庐” “A Han prince three times called on a famous scholar to solicit his help-request somebody in all sincerity to take up responsible post; invite somebody sincerely.” 又如,张谷若先生译哈代名著《徳伯家的苔丝》时,就用脚注的形式介绍了许多基督教的知识和英国风俗习惯,帮助不熟悉该小说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

“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ternoon under notice,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 “譬如现在所讲地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象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