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樊花丽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总结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总结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幼儿爱动的天性,幼儿年龄小,好奇心重,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安全无小事”,稍不留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在故事发生后,我们要理性分析安全事故。
幼儿园常见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避免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一、磕碰青、肿、淤血处理方法:切不可用手揉伤处,应让幼儿试着慢慢活动,确认有无大碍。
如无大碍可为幼儿伤处涂些芦荟胶以去瘀消肿。
二、伤处破皮处理方法:对伤处进行消毒,拿药用棉签蘸些许碘酒或消毒水(碘伏)轻擦伤处进行消毒,应从伤处向脏处擦,避免细菌进到伤处引起伤口感染。
三、流血处理方法:遵循一捂二按三包方法,先将伤处捂住,再用力用手按住止血,之后用纱布包扎并送往医院。
四、异物进耳、吞入异物1、异物进耳处理方法:可以用手电筒照明用具照耳朵使异物飞出,也可往耳朵里倒些许油,使异物滑出。
2、吞入异物处理方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幼儿从身后抱住,用力按压其胃部,使气流将异物被排除出,并拨打120。
五、烧伤、烫伤烧伤、烫伤处理方法:首先要第一时间让孩子脱离热源,把烫伤部位放在洁净的凉水中冲淋掉皮肤上的残留物,防止烫伤范围扩大,如果烫伤部位没有办法放在凉水中冲淋,可用冷湿的毛巾覆盖在局部,然后每隔1-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在毛巾上面放置冰块以保证毛巾冷湿而持续降温,这样有助于及时散热,减轻孩子的疼痛感及烧伤程度。
在冷却烧伤部位之后,可用宽松而合身的衣物覆盖在烫伤部位,以防止伤面感染。
烫伤面积大而且深或已经出现水泡伴有剧痛,不要弄破水泡,立即送去医院处理。
六、摔伤、扭伤1、摔伤(指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掉或滚落下来,分为头部有伤口,头部无伤两种情况);处理方法:孩子摔下或滚落后马上哭起来,冷敷前额,让孩子安静下来,观察四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安静就是最重要的应急措施,若孩子发生痉挛、呕吐、头痛、眼、耳、鼻周围有出血,有意识丧失现象,立即送医。
幼儿园意外摔伤的急救及处理方法?

当幼儿园发生意外摔伤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1. 镇定安抚: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力安抚受伤的幼儿,以防止他们感到惊慌或焦虑。
2. 检查伤势:小心地检查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明显的骨折、扭伤、擦伤或出血。
避免移动伤口,以免加重伤害。
3. 停止出血:如果有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住伤口,并提高受伤部位的位置,以减少出血。
4. 冷敷:如果受伤是肿胀、疼痛或骨折,可以用冰袋、冷水毛巾或冷冻食品包裹冷敷受伤部位。
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5. 不可移动伤势:如果怀疑骨折,应避免移动伤势。
可以利用绷带或床单进行简单的固定,以稳定伤处,然后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6. 寻求医疗协助:若伤势较严重,或无法通过以上方法缓解疼痛或止血时,应尽快将幼儿送往医疗机构或拨打当地急救
电话。
7. 通知家长和幼儿园管理人员:及时通知相关的家长和幼儿园管理人员,向他们说明发生的事故和应对措施。
记录相关的细节和时间,以备日后参考和报告。
请注意,这些是一些建议性的急救和处理方法,只能作为参考。
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尤其是对严重伤势或无法确定的伤势,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此外,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并确保相关的急救设备和物品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地方,但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掌握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孩子的生命,还能减轻伤害程度。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一、跌伤和擦伤孩子们在玩耍、奔跑时容易跌倒,造成皮肤擦伤或软组织损伤。
急救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孩子的受伤部位,观察有无破皮、出血、肿胀等情况。
2、若只是轻微擦伤,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灰尘和杂物。
3、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污垢。
4、伤口较小且表浅时,可涂抹碘伏消毒,然后贴上创可贴。
5、若伤口较大、较深或出血不止,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二、烫伤幼儿园里可能会发生孩子不小心接触到热水、热汤等导致烫伤的情况。
急救处理方法:1、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 3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2、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保留粘连部分,用剪刀剪去周围未粘连的衣物。
3、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
4、不要在烫伤部位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以免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5、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三、鼻出血孩子在玩耍时可能会因为碰撞、挖鼻孔等原因导致鼻出血。
急救处理方法:1、让孩子保持安静,坐下并身体稍微前倾,头略低,张口呼吸。
2、用手指捏住孩子两侧鼻翼,持续按压 5 10 分钟,帮助止血。
3、同时,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或鼻部,促进血管收缩。
4、若出血不止,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四、异物入眼孩子们在玩耍时可能会有灰尘、沙粒等异物进入眼睛。
急救处理方法:1、让孩子闭上眼睛,轻轻转动眼球,刺激眼泪分泌,将异物冲出。
2、若异物仍未排出,可用干净的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眼角,尝试取出异物。
3、切勿用手揉眼睛,以免损伤角膜。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他们在这里学习、玩耍、成长。
然而,意外伤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充满活力和冒险的环境中。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和家长都应该学习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以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轻度划伤或擦伤孩子们在玩耍中可能会受到轻度的划伤或擦伤,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1.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2. 使用消毒剂:涂抹适量的碘酒或者酒精,以消毒伤口。
3. 覆盖伤口:贴上透气性好的创口贴或者纱布,防止细菌感染。
4. 观察伤口: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密切观察伤口,如有感染迹象或不适,请立即就医。
二、小面积烧伤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接触到各种热源,小面积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之一。
在应急处理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步骤:1. 冷却伤处: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以减轻疼痛和减少烧伤程度。
2. 避免破坏:切勿用手直接触碰烧伤部位,也不要挤压烧泡。
可以轻轻覆盖干净的纱布或绷带。
3. 就医处理:如果烧伤严重、涉及较大面积或者有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就医处理。
三、摔伤或骨折孩子们活泼好动,摔倒和骨折是难以避免的。
紧急处理骨折时,请遵循以下步骤:1. 切勿移动:如果怀疑骨折,请切勿移动患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2. 保护伤处:使用软垫或其他物品固定伤处,防止晃动。
3. 冷敷肿胀部位:使用冷敷物冷敷肿胀部位,以缓解疼痛和减少肿胀。
4. 就医处理: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四、咬伤或抓伤孩子们在玩耍时可能会互相咬伤或抓伤。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 清洁伤口:用清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2. 止血处理:如果伤口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伤口,直到止血。
3. 使用抗菌药膏: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防止感染。
4. 观察伤口: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密切观察伤口,如有感染迹象,请立即就医。
幼儿园意外伤害(摔伤)应急预案

幼儿园意外伤害(摔伤)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理原则
以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二、预防措施
保持幼儿园室内外地面干燥、整洁,无杂物、积水。
检查游戏设施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定期维护和修理。
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不奔跑、推搡。
三、应急处理流程
事故发生时,教师应立即查看幼儿伤情,安抚幼儿情绪。
若幼儿只是轻微擦伤,教师可为其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
如幼儿摔伤较重,出现流血、骨折等情况,教师应立即通知保健医生和园长,并拨打120 急救电话。
保健医生到达现场后,对幼儿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园长应及时赶到现场,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通知幼儿家长。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教师和保健医生要密切观察幼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
家长到达后,向家长说明幼儿的伤情和处理情况。
救护车到达后,教师和保健医生陪同幼儿前往医院,并及时向园长汇报情况。
园长安排好园内的工作,跟进幼儿的治疗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后期处理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组织教师对事故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原因,改进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受伤幼儿进行跟踪关怀,协助家长做好幼儿的康复工作。
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课件 (一)

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课件 (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意外伤害时常发生,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是每位老师和家长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意外伤害急救方法的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淤血、瘀伤等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1. 冰敷:将冰袋放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冰敷可以有效降低组织的代谢率,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2. 热敷:对于早期受伤的软组织损伤,可以采用热敷。
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加速受损组织的恢复和修复。
3. 按摩:轻度淤血、瘀伤可进行按摩。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按摩时间不要过长。
二、清洁伤口的处理方法1. 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步骤。
在清洁伤口前,必须彻底洗手。
2. 清洁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对于严重的污染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以杀死细菌。
3. 消毒:对于创面较大或较严重的伤口,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但是请注意,不要过度消毒,以免对伤口造成更大的损伤。
三、骨折、脱臼的处理方法1. 确认伤势:在发现孩子有骨折或脱臼症状时,要先确定伤势的类型、程度和部位。
2. 固定受伤部位:用软垫或纱布进行局部固定,以避免伤口进一步扩大和血管破裂。
3. 包扎敷料:将受伤部位包扎好,缓解疼痛。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四、窒息、溺水的处理方法1. 窒息:如果孩子突然窒息,应立刻抱起孩子,拍打背部,以协助清除孩子口鼻部分异物。
2. 溺水:若孩子溺水后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尽快将孩子送到医院。
以上是针对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方法,为了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请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以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摔伤应急处理措施

幼儿园摔伤应急处理措施
1.只是红肿没有破皮,可立即采取冷敷的方式处理,瘀血较重者在24小时以后才能用热敷,切记不能揉搓。
2 .蹭破皮肤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是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
如果表皮擦伤,首先用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涂上红汞或甲紫。
如果伤口较深且瘀血多,应立即止血,然后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 .宝宝若是从高处摔跌下来,可能会造成脑震荡、颅内出血,或内脏受伤出血等,若宝宝表现为呕吐、脸色苍白、大量冷汗、呼吸急促、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送医院检查,途中动作要轻。
4 .若患儿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
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
人不慎摔倒,枕部重重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可能颅底却已发生骨折。
幼儿园常见事故急救知识普及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由于幼儿的活泼可爱和好奇心强,幼儿园常见的一些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对于这些意外情况,急救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家长更好地应对幼儿园常见事故,本文将对幼儿园常见事故的急救知识进行普及,希望能够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轻微擦伤和割伤对于轻微擦伤和割伤,首先要做的是将伤口冲洗干净,停止流血,使用消毒棉球进行消毒,然后贴上创可贴或纱布敷料即可。
若伤口较大或出血较多,应立即用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止血,然后及时就医。
二、脑震荡脑震荡是幼儿园常见的意外情况之一,一旦发生脑震荡,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安静,不要让患者进行剧烈活动。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症状发生,应及时就医。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可以给患者冷敷头部,减轻疼痛。
三、烫伤和烧伤幼儿园中,烫伤和烧伤也是常见的意外情况。
对于烫伤和烧伤,首先要迅速将伤口放置在凉水中进行冷却,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
若伤势较重,应立即就医。
四、窒息和呼吸困难窒息和呼吸困难是幼儿园中较为严重的意外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将患者扶正,用力拍打其背部以促使其排出异物。
如果患者无法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并及时送往医院。
五、骨折和扭伤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常常活跃,骨折和扭伤也较为常见。
对于骨折和扭伤,应首先稳定患部,用绷带固定,并准备好冷敷物品。
应平躺伤者,并及时就医。
总结起来,幼儿园急救知识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切记要教育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意外的发生。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及时有效地救助孩子,保障幼儿的安全。
希望大家加强学习,提高急救技能,共同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
六、突发性哮喘突发性哮喘在幼儿园也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
当孩子因突发性哮喘发作时,首先要安慰患儿并让其保持安静,找到用于紧急支持的哮喘吸入器,孩子越平静,对它的治疗效果就会越好。
确保周围的空气流通,如无紧急吸入器,可待救护车途中利用雾化治疗,同时给予患儿舒适支持,如咖啡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蛰伤
1、立即在被蛰局部寻找 到蜂针并拔除,然后再拔 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 的吸收。 2、蜜蜂蛰伤用肥皂水洗 净。黄蜂蛰伤则涂以醋酸 或食醋。 3、用南通蛇药(季德肚 蛇药),用温水溶化后涂 于伤口周围;或用六神丸 等药研末湿敷患处,有解 毒、止痛、消肿之功效。
异物入体之
外 耳 道 异 物 紧急救助方法
幼儿外耳道异物 可引起耳鸣、耳 痛、外耳道炎及 听力障碍,应及 时取出。
非生物异物
(如小石块、钮扣、豆类)倾斜头、单 腿蹦跳的动作,将物品跳出。
小昆虫
1、马上带孩子到暗处,用手电筒的光线 引虫出来; 2、用食用油(甘油亦可)滴3~5滴入耳,过 2~3分钟,把头歪向患侧,小虫一般会随 油淌出来; 3、用生姜汁或食醋滴入耳内,虫即自出。
小外伤之
挤 伤 紧急救助方法
幼儿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严重时会出现 骨折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救助方法 参照跌伤。
安全门档
安全门塞
小外伤之
咬(蛰)伤 紧急救助方法
狗咬伤
应以最快速度就地用大量 清水冲洗伤口。冲洗伤口要 彻底,冲洗时要用力挤压周 围软组织,设法把沾在伤口 上的狗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 冲洗干净。冲洗伤口一定要 认真,这对抢救成败起着决 定作用。
幼儿意外伤害急救方法
前言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 儿童的第一“杀手”。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 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 知识的缘故,很多教师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 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什么是幼儿意外事故?
是指幼儿无法预见、不可抗拒的伤害事故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1 环境中有安全隐患
2 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3
幼儿好奇、好动、活泼
4 幼儿的运动功能不完善
幼儿园内常见的意外事故
小外伤
异物 入体
突发 疾病
烧烫伤
跌伤 割伤 挤伤 刺伤 咬(蛰)伤
鼻腔异物 眼内异物 外耳道异物 气管异物 咽部异物
切不可用小棍捅、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 鼓膜。
异物入体之
气 管 异 物 紧急救助方法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 下的幼儿。幼儿口含食物哭闹、嬉 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
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 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 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 加以处理。
让患儿俯卧在教师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在患 儿的两肩胛骨间适当用力拍击4次。拍背不见效时, 可让患儿平卧,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内放在患儿的脐 与剑突之间,用另一手掌压住拳头,有节奏地使劲向 上向内推压,促使横膈膜抬起,用肺底产生的气流逼 使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除。
2 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以上进行止血,在伤口上涂红汞,或 用绷带包扎,也可用云南白药。不可用带棉或有绒毛的布块 直接盖在伤口上。如果伤口比较大,可使用创可贴,并每日 更换。
小外伤之
刺伤
竹刺、木刺或花草的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 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
紧急救助方法
先将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得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将刺 全部挑、拨出来,不应留残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 扎在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紧急救助方法
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 未排出,且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孔深处,甚 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异物入体之
眼 内 异 物 紧急救助方法
沙尘 小飞虫
异物种类
铁砂等硬物
化学物品
生石灰
翻上眼皮的方法是: 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
踝关节扭伤后检查
(1)间接腓骨按压,在腓骨尖近端约10cm挤压; (2)直接内踝挤压,大拇指按压内踝; (3)直接挤压中足和后足,如图所示
小外伤之
割 伤 紧急救助方法
幼儿在使用剪刀等文具或快速地触摸纸边、草叶等,都有可能 会发生类似的事故。
1 清洁伤口:用肥皂及冷水洗净伤口,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 伤口中,祛除残留物确保伤口干净。
人咬伤
1、状况发生后,第一时间 用香皂和清水仔细地清洗 伤口。 2、如果伤口破皮或者流 血——要马上用一块干净 的布敷在伤口上,用手指 压一压。 3、不管伤口是否严重,都 要到医院进行咨询。
异物入体之
鼻腔异物
幼儿出于好奇,常把小豆子、小珠子、钮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 鼻中,这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教 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
对于婴幼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头向下垂,同时 轻拍其背部。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 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以上方法不奏效,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教育孩子吃东西时不能说话。幼儿进餐时禁止恐吓、责骂、 逗弄幼儿,防幼儿哭、笑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外伤之
跌 伤 紧急救助方法
瘀伤
用冷毛巾或毛巾包冰块敷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利镇痛和消肿 。
外伤
先清洁伤口周围,如果伤口较深,用自来水或盐水洗伤口,并用酒 精消毒,情况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
骨折
处理骨折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要移动受伤的肢体。若骨折处有伤 口,应先止血,然后包扎伤口。最后用夹板或木板固定伤肢。固定伤 肢时,必须固定骨折部位之上及其下的两个关节位。
第一步
让幼儿轻轻闭睛,切不可揉搓眼睛, 以免损伤角膜;
第二步
用两个手指头捏住上眼皮,轻轻向前 提起,往患儿眼内吹气,刺激流泪冲 出异物,也可翻开眼皮查找,用干净 的纱布或手绢轻轻沾出沙尘。
第三步
若运用以上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 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 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化学物品及生石灰的紧急救助方法略
惊厥(抽风) 中暑 鼻出血
热烧伤 水烫伤 电击伤
食物 中毒
食物中毒 误服
小外伤之 跌 伤
保持地面、特别是卫生间的干燥,发现有水迹要立刻抹干;
窗户要加设安全栏,窗户旁不摆柜子、椅子等,以防幼儿爬去后堕下;
预防方法
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地板上有凹陷、破损,应立即修补; 做好安全教育,上下楼梯、玩大型玩具时教师要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