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合集下载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窒息 ■处理 清除原因 心脏复苏

预防: 母婴分睡或保持距离 , 头侧向一边

9、中毒
CO中毒 脱离中毒环境、使现场通风,保暖 食物、药物中毒

误服: 可适当饮用100--200ml水稀释毒物, 去医院前携带造成中毒的药物及说明

10、交通事故:重在预防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坐车时抱紧小孩——防止跌出窗外 过马路应有家长带领,不要在车旁,车 下玩耍。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一、意外事故的预防

1.活动场所 2.生活用品 3.玩具 4.药品 5.食物
意外事故的预防 (各种场合) 1.活动场所:地面硬、家具圆角、门有弹簧,水 缸加盖 栏杆窗阳台楼梯口 2.生活用品:热水瓶、锅电器、刀剪放于取不到 处 3.玩具:不用小、锐利、带毒 者。 小物件--- 避免造成耳鼻气管、支气管食管异物 锐利--刺伤; 带毒-中毒

处理:① 清除原因 ② 保护创面 ③ 较小创面

清洁被单包裹



用肥皂水冲洗局部,手足部位灼伤时可将患部 浸入冷开水中30-45分钟,可止痛 不需包扎 伤面可涂“万花油、玉树油”, 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纱布包扎, 小水泡不应挑破, 大水泡可在消毒条件下挑破底部
5、毒虫蛰(咬)伤

一般昆虫咬伤,局部涂氨水,清凉油, 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冷敷止痛

二、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1创伤 ※骨折、脱位、脑震荡
送至医院
# 创伤: 1.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2. 用消毒纱布局部包扎、压迫止血、 抬高出血部位 骨折、脱位、脑震荡---送医院

# 鼻出血 1、半卧位擦拭流出血液 2.用棉球填塞鼻腔 3.同时压迫鼻翼两侧 4.在鼻根部敷冷水毛巾 数分钟后取出棉球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危险。

因此,家长和监护人有责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1. 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儿童安全意识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首要步骤。

向孩子们灌输安全知识,教会他们警惕危险行为和场所。

2. 家庭环境安全:确保家庭环境对儿童来说是安全的,使他们能够在一个无隐患的空间成长。

注意清理地板上的杂物、移除尖锐和易碎物品,并时刻关注插座和电器线路是否存在漏电隐患。

3. 防止溺水事故:许多溺水事故发生在家里或近水区域,如浴缸、游泳池等。

确保儿童不可接触到深水区域并密切监护他们。

4. 道路交通安全:儿童在道路上更容易遭受交通事故的危险。

教育儿童横过马路时要停下来观察车流量,并与他们分享正确的交通安全常识。

5. 安全玩具和设施:确认儿童使用的玩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确保游乐场和运动场等公共设施的安全性。

6. 家庭急救知识:学习常见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和简单止血方法。

如果家中有儿童,准备一个急救箱并高度熟悉其中所含物品的用途。

二、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步骤即使经过预防措施,意外伤害还是可能发生。

因此,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步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常见意外伤害的基本急救指导:1. 呼吸困难:如果发现儿童呼吸困难或窒息,请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求助,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2. 大出血:在遭受严重外伤导致大面积出血时,家长需要按住伤口位置,并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压迫止血。

同时,保持儿童舒适和尽快就医。

3. 骨折和扭伤:在怀疑儿童骨折或扭伤时,应立即稳定患处,并避免移动患肢。

使用绷带固定骨折处,并尽快就近寻求医疗协助。

4. 烧伤和烫伤:如果儿童遭受了烧伤或烫伤,请将受影响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降温。

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接触伤口,而是使用凉水或湿毛巾。

及时覆盖上清洁的敷料并送往最近的医院治疗。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处理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婴幼儿受到的伤害往往会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产生长期而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为了避免和减少婴幼儿的意外伤害,家长和保姆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巧,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应急处理方法。

一、家庭意外伤害的类型1. 跌倒伤婴幼儿在学步时,容易跌倒,对头部构成意外伤害威胁。

处理方法:先检查婴儿的头部是否肿胀,如果有肿胀需要立刻用冰块进行冰敷。

如果婴儿有疼痛感,需要立刻送医院检查。

2. 烫伤烫伤的危险性很高,尤其是当热水壶和热汤等物品放在婴儿够不到的地方时,婴儿容易因为好奇心而靠近物品造成烫伤。

处理方法:将患处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冲洗至少20分钟或者到疼痛减轻,然后到医院进行治疗。

3. 淤伤婴儿在活动时,容易碰撞到身边的物品或者其他婴儿身体来自获得淤伤。

处理方法:在碰撞部位敷冰,以减轻肿胀疼痛,然后到医院检查治疗。

4. 窒息与呼吸困难婴幼儿的呼吸道非常娇嫩,因此很容易被细小的异物、食物、药物等卡住而出现窒息和呼吸困难。

处理方法:被卡住的异物无法自行清除时,应该立刻拍打其背部,可以采用Heimlich法急救(就是用手拍背,让异物快速清除出来)。

二、家庭意外伤害的预防1. 清洁卫生环境婴儿的免疫系统比较弱,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等各种疾病,因此,家长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干净。

2. 确保家居安全家里需要安装防护网和栅栏等防范措施,使得婴儿无法到达危险地带。

3. 需要定期接种疫苗儿科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建议所需接种的疫苗,以提高婴幼儿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

三、注意事项1. 家长需要随时观察婴儿的行为和活动,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2. 保姆应该带上急救箱,熟悉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及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结论:婴幼儿期是人们成长过程中最容易遭受意外伤害的期间,保持清洁卫生环境、设施安全、定期接种疫苗和学习基本急救知识,都是减少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现场急救(托幼)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现场急救(托幼)

02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
家庭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安全
安全教育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消除家居环境中的安全 隐患,如将危险物品和清洁剂存放在婴幼儿 无法触及的地方,确保窗户、阳台安全等。
家长应教育婴幼儿关于安全的基本知 识,如不接触火源、电源等危险物品, 不随意吞食异物等。
监督与看护
家长应时刻关注婴幼儿的活动,不要 让婴幼儿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特别 是在洗澡、做饭等高风险活动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现场急救措施
如发现婴幼儿窒息,应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婴幼儿抱起,用双手臂环绕其腰部, 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向内上方快速按压,直至异物排出或 婴幼儿出现意识丧失。
注意事项
如婴幼儿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平时应加强安全 教育,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
社会预防措施
安全法规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婴幼儿 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 范婴幼儿用品、游乐设施 等的安全标准。
宣传教育
媒体、社区和学校等应加 强婴幼儿安全教育的宣传 力度,提高家长和社会的 安全意识。
公共设施安全
政府应确保公共场所如公 园、游乐场等的安全性, 提供安全的设施和环境。
03
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托幼机构为婴幼儿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卫生保健
托幼机构提供定期的卫生保健服务,如免疫 接种、体检等,确保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和影响
现状
婴幼儿意外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 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 意外伤害包括跌倒、碰撞、烫伤 、窒息等。
影响
婴幼儿意外伤害不仅对孩子的身 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其心 理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 恐惧、焦虑、抑郁等。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

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防范与急救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婴幼儿的意外伤害日益增多,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痛。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生命安全,父母需要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措施,以及必要的安全常识。

本文将分析婴幼儿的常见意外伤害,并提供一些建议性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一、跌倒伤害跌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特别是在学步期。

要预防这种伤害,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室内环境安全:- 定期检查家中的地毯、地板、楼梯等是否平整,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地面。

- 避免在地板上放置滑动的物品,如玩具车、滑板等。

2. 室外环境安全:- 给孩子选择一个平整、无石头、无杂物的活动场所。

- 监督孩子在室外玩耍,避免走到斜坡或不平整的地面。

3. 安全设施:- 家中的楼梯应安装扶手和防滑设施。

- 孩子学步时,可以使用安全带或辅助器具,保证孩子的安全。

如果婴幼儿不幸发生跌倒,家长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判断是否有骨折等严重伤害,如有,应尽快就医。

- 孩子只是受了点轻伤时,可用冷敷法缓解疼痛,并注意伤口消毒。

二、烫伤与烧伤婴幼儿由于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低,很容易被热水、热饮料或者热食物烫伤。

预防这种伤害需注意以下事项:1. 温度控制:- 在喂养或者给婴幼儿洗澡时,要先测试水温,以免太热而烫伤皮肤。

- 热饮料或热食物在给婴幼儿食用之前要适当降温。

2. 防止接触:- 将热液体或食物放置在婴幼儿够不着的地方,避免他们触碰。

- 使用隔热杯、碗等容器,以减少烫伤的风险。

对于烫伤与烧伤的紧急处理,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将烧伤部位立刻放入冷水中冲洗,冷却烧伤部位。

- 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并使用无纺布覆盖伤处。

- 尽快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三、溺水伤害溺水是致命的婴幼儿意外伤害。

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需要管理以下防护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 家中的水池、浴缸等未使用时应关闭盖子,以免婴幼儿独自进入。

- 避免将婴幼儿床放置在与水源接近的地方。

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

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

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作为家长,我们时刻关注着宝宝的安全,尤其是婴幼儿易受伤的特点让我们更要提高警惕。

意外伤害是婴幼儿的主要伤害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的几个方面,以及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

1. 家居安全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大部分都发生在家里,因此,确保家居安全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确保家中的插座安全。

用安全插座盖或插座盖板覆盖未使用的插座,以防止宝宝触摸电源。

此外,要确保家中没有突出的电线,以免宝宝被绊倒或咬到电线。

其次,要注意家中的楼梯安全。

在楼梯上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以及安装安全门,防止宝宝爬上楼梯或跌落下来。

同时,要避免在楼梯上放置杂物,以免婴幼儿滑倒或跌倒。

另外,还要确保家中的婴幼儿用品安全。

购买符合标准的婴儿床、婴儿车、婴儿座椅等产品,避免宝宝受伤。

同时,要确保育婴员和家人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婴儿用品,避免误伤。

2. 婴幼儿饮食安全饮食安全对婴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要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烫的食物,以免烫伤婴幼儿口腔和食道。

在喂食时应等待食物降温至适宜的温度再喂。

其次,要避免给婴幼儿喂食不符合年龄的食物。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过早引入固体食物或易过敏的食物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为宝宝选择适合其年龄的食物。

此外,定期检查食品和奶粉的保质期,并储存正确的方式,以免给宝宝食用过期或受到污染的食品。

3. 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但意外伤害仍然不可避免。

了解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帮助。

首先,急救包是必备的。

家中应备有急救包,并确保急救包内的物品齐全,包括消毒棉、绷带、止血带、消毒药膏等。

同时,要确保家人熟悉急救包中各物品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学会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

例如,宝宝被刀具割伤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止血,并送往医院就诊;宝宝被蛇咬伤应将患处固定,并尽快将宝宝送往医院就诊;宝宝误吞异物应立即抱起来,给予简单的拍背动作帮助其咳嗽将异物排出。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家庭对于婴幼儿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婴幼儿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让家长们十分头痛的难题。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探索能力还不成熟,常常处于危险中。

为了帮助家长有效地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并正确进行急救处理,本文将从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预防1. 家居安全在家中,家长应该时刻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是卧室和客厅。

家长应该确保婴幼儿睡觉的床铺稳固可靠,避免床的四周有尖锐的物体。

客厅内电线要整齐有序,将危险品和易碎物品放置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另外,家中应安装防护门和窗栏,以防止婴幼儿爬高、跌落的意外发生。

2. 餐具安全婴幼儿的饮食需要家长精心照料。

餐具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家长在选择和购买婴幼儿餐具时,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避免使用有毒的塑料餐具。

此外,在喂食时,应将座椅固定好,避免婴幼儿滑落或翻倒。

将热食物和饮品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3. 温度控制婴幼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热和冷的刺激。

在洗澡时,家长应先测试水温,确保水温适中,避免婴幼儿被烫伤。

在夏季,家长应避免将婴幼儿暴露在过高的室外温度下,以防止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在冬季,家长应记得给婴幼儿穿上足够的衣物,保持室内温暖,防止婴幼儿受凉。

二、急救处理1. 意外溺水婴幼儿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其进行急救处理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婴幼儿溺水,家长应首先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并把婴幼儿置于平稳的地面。

然后,迅速采取心肺复苏术(CPR)进行急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2. 窒息和窒息婴幼儿窒息和窒息是危害较大的意外伤害,需要家长迅速进行救助。

当婴幼儿出现窒息时,家长应立即采取背向打击,将婴幼儿的腹部向胸前挺起,以刺激呼吸道。

如果婴幼儿仍未恢复呼吸,家长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急救电话。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婴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1、异物伤害:当幼儿误将异物放入嘴中不慎被噎住或呛住气管时,教师要立刻将幼儿的身体前倾,同时轻轻拍打幼儿的肩胛部位,或用手指深入幼儿口腔刺激催吐。

若催吐失败,应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治疗。

若遇幼儿被鱼刺卡住,可用勺子等器具轻压幼儿的舌头,然后用镊子深入吼部将鱼刺慢慢夹出。

若无法将鱼刺取出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2、压伤:让受伤的幼儿原地静坐或平躺,同时仔细检查被压伤部位的外表状况。

若是四肢压伤,可用冷水浸湿或用裹了冰块的毛巾敷于受伤部位。

若是胸腹部被挤伤,应将幼儿身体放平,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创口内又无异物时,用伤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创口做消毒处理。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创口进行包扎,可在创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刻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创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创口进行消毒处理。

5、扭伤: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刻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6、擦伤:轻微的擦伤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创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

对较为严重的创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7、骨折:发现幼儿骨折,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送望医院救治。

在急救处理前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血应采取止血措施。

为使骨折处得以固定,可在幼儿骨折部位用宽绷带和木板等把骨折处的关节暂时固定住。

若是颈部受伤,要让幼儿仰卧,并用有一定厚度的软质物品垫在颈部两侧,以稳定颈部原有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生1-3月内婴儿常见 原因:1.母亲哺乳睡着后,乳房压住婴儿
口鼻
.
2 .成人手臂或被子捂住婴儿脸部 3. 外出包裹太严,误将婴儿窒息---捂被综合征 4. 吐奶时,用毛巾或塑料布按拭,不注意毛巾 盖在脸上 5. 婴儿吐奶—呛入气管—窒息 6.无成人,婴儿嘴上奶液引来小猫等,小动物躯 体或尾巴压迫婴儿口鼻---窒息 7.喂药
.
3异物
1)鼻腔异物 2)外耳道异物 3)眼异物 4)咽部异物
.
1.鼻腔异物常见异物:豆、谷、纽扣、
纸团果核小玩具
处理:
a.用手紧压无异物鼻孔,做擤鼻状,
b.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腔-打喷嚏
c.送医院
.
2)外耳道异物
常见异物:石子、草棍、谷物、小昆虫
爬入
处理:小者双氧水冲出,

.
窒息
■处理
清除原因
心脏复苏
预防:
母婴分睡或保持距离 ,
头侧向一边
.
9、中毒
CO中毒 脱离中毒环境、使现场通风,保暖 食物、药物中毒
.
误服: 可适当饮用100--200ml水稀释毒物, 去医院前携带造成中毒的药物及说明
.
10、交通事故:重在预防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坐车时抱紧小孩——防止跌出窗外 过马路应有家长带领,不要在车旁,车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处理
.
一、意外事故的预防
1.活动场所 2.生活用品 3.玩具 4.药品 5.食物
.
意外事故的预防 (各种场合)
1.活动场所:地面硬、家具圆角、门有弹簧,水
缸加盖 栏杆窗阳台楼梯口
2.生活用品:热水瓶、锅电器、刀剪放于取不到

3.玩具:不用小、锐利、带毒 者。
小物件--- 避免造成耳鼻气管、支气管食管异物
锐利--刺伤;
带毒-中毒
.
二、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1创伤 ※骨折、脱位、脑震荡 送至医院
.
# 创伤: 1.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2. 用消毒纱布局部包扎、压迫止血、 抬高出血部位 骨折、脱位、脑震荡---送医院
.
# 鼻出血 1、半卧位擦拭流出血液 2.用棉球填塞鼻腔 3.同时压迫鼻翼两侧 4.在鼻根部敷冷水毛巾 数分钟后取出棉球
.
用肥皂水冲洗局部,手足部位灼伤时可将患部 浸入冷开水中30-45分钟,可止痛
不需包扎 伤面可涂“万花油、玉树油”, 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纱布包扎, 小水泡不应挑破, 大水泡可在消毒条件下挑破底部
.
5、毒虫蛰(咬)伤
一般昆虫咬伤,局部涂氨水,清凉油, 或复方青紫(声门)--呛咳、发绀(气管) 处理: a用手取出 b.拍背法;急救者取坐位,患儿俯卧于急救者膝
部,头部略低,,急救者用掌根部拍击肩胛间 脊柱部位,可咯出异物 c.推腹法:
.
c.推腹法: 患儿仰卧急救者站于左侧,左手置于上腹部,
适当加压,右手置于左手上方边按边向胸部滑 动,以增加胸腔压力推压数次,可咯出异物 支气管或气管自然咯出的机会只有1--4%
下玩耍。
.
三.心肺复苏
体位: 通畅气道 人工呼吸 心脏复苏
.
四.*惊厥
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防舌咬伤 刺激(指压、针刺)止惊 降温(物理) 有热惊厥者,应积极控制体温 送医院 预防
.
谢 谢!
.
.
7)食道及胃肠道异物
多见于1-5岁小儿,常见异物,纽扣,硬币,别针等 处理: a。光滑的小异物---食大量芹菜、韭菜促进异物排出,连
续检查大便3天--是否排出 b.其余应手术治疗
.
4.灼伤
指高温物质(开水、热汤、热油、蒸汽)、 火焰、腐蚀性化学物质,所致外伤
处理:① 清除原因 ② 保护创面 清洁被单包裹 ③ 较小创面
.
蜜蜂、蝎子蛰伤:应取出毒刺,用肥皂 水、5%碳酸氢钠冲洗,
后者可用普鲁卡因封闭止痛。
.
6、溺水
处理:
清理口鼻异物,拉出其舌头
倒出积水:腹部置于抢救者肩部,头肩下
垂,快步奔跑
心脏复苏
.
7、电击伤
处理:1.脱离电源:用不导电物挑开电线 2.心肺复苏 3.处理并发症
.
8、婴幼儿意外窒息
大者: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异物脱落
送医院
.
3)眼异物 常见异物:灰尘、砂石、谷皮 处理: 眼药水冲出 翻开眼睑用冷开水冲出, 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拭出 送医院 勿用手揉擦
.
4)咽部异物 常见异物:鱼刺 镊子取出 勿轻易用饭团咽下
.
5)喉部异物
处理:异物为液体或油类时:抱起患儿, 头低 拍背,引起咳嗽,咳出异物,不能咳出时 送至医院。异物为固体时:立即送医院手术取 出,送医院途中将小儿背部向前,一手放胸部, 一手放背部,作向前挤压动作,以助呼吸和吐 出异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