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注意事项(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完整版)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旅游景区给排水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给排水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般的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较远,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基础设施无法到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给水水源旅游景区应当采取多种供水方式。

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方案:(选择距离酒店 3.5公里的半坡12生肖石处水源地,距水源地20米上游有淡水河,可以为水源补充备用)2、用水量指标在一般的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 80%或 90% 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其用水量标准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来测算;在城市或城镇里居民的一天是完整的,而旅游景区的游客是存在周转率的,一天里可能有几批次的游客周转,因此除过夜游客外,不过夜游客的日用水量是远小于规范里规定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的。

3、日变化系数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和城市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目前的旅游还属于假日经济,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的游客规模会远远大于日常时期的游客规模,有些旅游景区甚至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异,用水量也会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猛增的态势,则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里面日变化系数的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供水日变化系数见下表。

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峰游客量与日常游客量的规模等数据,再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测算。

表一:城市或城镇供水日变化系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1-1.3 1.2-1.4 1.3-1.5 1.4-1.8 4、污水量计算和污水排放系数污水量的多少关系着排水管径的大小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因此污水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推荐7篇)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推荐7篇)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第1篇1.根据设计地区的气象,雨量记录及园林生产,游乐等废水排放的有关资料,推求雨水排放的总流量。

2.在与园林总体规划图比例相同的平面图上,绘出地形的分水线,集水线,标上地面自然坡度和排水方向,初步确定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并注明控制标高。

3.按照雨水管网设计原则,具体的地形条件和园林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管网的布置,确定主干渠道,管道的走向和具体位置,以及支渠,枝管的分布和渠,管的连接方式,并确认出水口的位置。

4.根据各设计管段对应的汇水面积,按照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渠支管到干渠干管的顺序,依次计算各管段的设计雨水流量。

5.依照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再结合具体设计条件并参照设计地面坡度,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域,坡度,管径或渠道的断面尺寸。

6.根据水力,高程计算的一系列结果,从《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或地区的给排水通用图集中选定检查井,雨水口的形式,以及管道的接口形式和基础形式等。

7.在保证管渠最小覆土厚度的前提下,确定管渠的埋设深度,并依此进行雨水管网的一系列高程计算;要使管渠的埋设深度不超过设计地区的最大限埋深度。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第2篇水景作用:1. 系带作用2. 统一作用3. 焦点作用4. 基面作用特点:1. 亲和2. 延伸3. 藏幽4. 渗透5. 暗示6. 迷离7. 萦回8. 隐约9. 隔流10. 引出11. 引入12. 收聚13. 沟通14. 水幕15. 开阔16. 象征水景湖池设计:在园林造景中建造人工湖和水景池,最重要的是作好水体平面形状的设计,其次还应对水体驳岸的结构进行设计,而水景结构中重要的水景附属设施。

内容:1. 湖池平面设计2. 水面与环境的比例3. 水面各部分的比例4. 水深设计5. 岸线设计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第3篇雨水口: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的构筑物。

一般的雨水口,都是由基础,井身,井口,井蓖几部分组成的。

倒虹管:由于排水管道在园路下布置时可能与其它管线发生交叉,而它又是一种重力自流式的管道,因此要尽可能在管线综合中解决好交叉时管道之间的标高关系。

景观排水注意事项

景观排水注意事项

景观排水注意事项景观排水是指在园林、城市绿化等景观设计中对地表水进行合理引导和排放的措施。

合理的景观排水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水和地表水的积聚,降低水logging的风险,并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景观排水设计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1.水文调查:在进行景观排水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水文调查,了解场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降水情况等信息。

通过水文调查,可以为景观排水的具体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场地排水分析:对场地进行排水分析,包括地表水流的方向、流速等。

通过排水分析,可以确定合适的排水路线和排水设施的设置,确保水流畅通。

3.合理规划排水设施:在景观设计时,应合理规划排水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如雨水花园、地下雨水收集系统等,保证景观设施与排水设施的协调统一。

4.排水设施的设置:排水设施的设置应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坡度较大的场地,可以考虑设置梯田状的排水设施,以减缓水流速度;对于低洼地带,可以设置雨水收集池或湿地,以存储和处理雨水。

5.材料选择:在进行景观排水设施的选择时,应选择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材料。

例如,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沥青等,以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

6.绿化布局: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应考虑到排水设施的存在,并合理布局植被。

选择适应排水设施的植物,如耐水的植物,以减少水logging的风险。

7.施工质量控制:在景观排水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于排水管道的铺设,要保证坡度合理,无阻塞,并进行检验和测试。

8.定期维护管理:景观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定期清理排水设施中的杂物和淤泥,保持设施的畅通性,并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

总之,在景观设计中,景观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景观排水设计能够减少水logging的风险,保障景观环境的良好运行。

景区给排水设计(DOC)

景区给排水设计(DOC)

景区给排水设计一、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甘肃省徽县,地处西秦岭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东邻秦川,南通巴蜀。

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浅山丘陵,属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植被茂盛,物产丰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

由于《三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对于给水工程设施的规划内容不够全面,为减少由于缺少给水设施对景区长远发展的桎梏,根据实地考察及与业主方考论,本项目确定在景区游客集散地严家坪村敷设输配水管道2.5Km,在东沟峡上游水源充足区新建取水构筑物物1座,并沿东沟峡景区新建步道外围敷设输配水管道7.5Km,共计10Km。

严家坪村作为景区基础发展的根据地,是前来景区旅游游客的集散中心,是景区面向游客最前沿的标杆。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景区长远期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给水工程设施的建设能保证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饮食、住宿条件。

现阶段严家坪村仅有1条DN150给水管从村中横穿而过贯穿长度370m,支管敷设DN100仅为90m,仅沿主管道两侧用户接入主管道用水,较远区域用户暂时未敷设给水管道,给水现状较差,远远不能达到发展景区旅游的条件二、设计依据:(1)《室外给排水计规范》 (GB 50013-2006) (2)《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01-2004)(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68-2008)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38-2005)(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8) 《城镇给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9)《三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三、给水工程:1、预计设计用水量:由于在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80%或90%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用水量标准无法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来计算。

景区给排水设计

景区给排水设计

景区给排水设计一、项目背景:本工程位于甘肃省徽县,地处西秦岭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东邻秦川,南通巴蜀。

全县辖15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南北为山地,中部为浅山丘陵,属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美,植被茂盛,物产丰饶,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

由于《三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对于给水工程设施的规划内容不够全面,为减少由于缺少给水设施对景区长远发展的桎梏,根据实地考察及与业主方考论,本项目确定在景区游客集散地严家坪村敷设输配水管道2.5Km,在东沟峡上游水源充足区新建取水构筑物物1座,并沿东沟峡景区新建步道外围敷设输配水管道7.5Km,共计10Km。

严家坪村作为景区基础发展的根据地,是前来景区旅游游客的集散中心,是景区面向游客最前沿的标杆。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景区长远期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给水工程设施的建设能保证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饮食、住宿条件。

现阶段严家坪村仅有1条DN150给水管从村中横穿而过贯穿长度370m,支管敷设DN100仅为90m,仅沿主管道两侧用户接入主管道用水,较远区域用户暂时未敷设给水管道,给水现状较差,远远不能达到发展景区旅游的条件二、设计依据:(1)《室外给排水计规范》 (GB 50013-2006) (2)《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01-2004)(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68-2008)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038-2005)(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8) 《城镇给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9)《三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三、给水工程:1、预计设计用水量:由于在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80%或90%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用水量标准无法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来计算。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景观水景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等多重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水景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景观水景规范标准的一些最新要点:1. 规划原则:- 景观水景应与周边环境协调,符合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

- 应充分考虑水景的生态功能,避免对自然水体造成破坏。

2. 设计标准:- 水景设计应遵循美观、实用、安全的原则,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水质的清洁。

- 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水质管理:- 景观水体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

- 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以保持水质。

4. 安全措施:- 景观水景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意外落水。

- 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施,如救生圈、救生绳等。

5. 维护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水景维护管理体系,定期对水景进行清洁和维护。

- 对于水景中的植物和设施,应定期进行修剪和检查。

6. 节能与环保:- 景观水景的照明和泵站等设备应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 应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7. 智能化管理:- 鼓励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景的水质、水位等信息。

-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景的自动化管理。

8. 公众参与:- 在景观水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 应设置教育性标识,普及水景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9. 法规遵守:- 所有景观水景项目都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 对于特殊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应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规定。

10. 持续改进:- 景观水景的设计和管理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理念,以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规范标准旨在指导景观水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给排水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给排水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给排水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排水是必须的。

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这个领域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呢?为了让您在使用给排水时更加安心,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给水规定和注意事项1.安装前必须检查水源:在给水系统安装之前,必须先检查水源是否有污染。

如果出现污染情况,需要及时清理,并保证干净的水源才能投入使用。

2.给水管道必须有隔离设备:为避免供水管道内出现反流,必须在管道上设置隔离设备。

3.禁止私拉乱接:在使用、维修和改建给水管道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合格的管材和配件,并严禁私拉乱接。

4.给水管道应定期检查:为保证给水系统正常运行,给水管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维护,并严格按照规定更换老化管材和配件。

5.禁止占用消防水源:为保障消防用水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严禁占用和损坏消防水源。

排水规定和注意事项1.满足排水条件与要求:在排水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满足排水条件,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并应严格按照排水标准设计、施工和验收。

2.排水管道必须有正常通风:排水管道要有正常通风,防止建筑内出现恶臭。

3.排污口、检查井必须设置:排水系统中必须设置排污口和检查井,以方便维护、清洁和排清杂物。

4.禁止私拉乱接:在排水管道的安装、维护和改建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合法的管材和配件,并严禁私拉乱接。

5.定期检查和清理:排水构件和管道摆放位置必须做好标志和记录,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出现疏漏导致堵塞情况。

在以上规定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强对给排水的关注和维护。

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

给排水设计注意什么内容

给排水设计注意什么内容

给排水设计注意什么内容给排水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内外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和规划,以便合理、高效地排除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污水。

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卫生环境和安全,并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监测分析环境在进行给排水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区域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

包括了解地形地貌、气候、降雨情况等自然环境因素,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水质、供水压力等情况。

这些信息将对后续的设计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2. 合理选择排水设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给排水设备,如下水道、污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化粪池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品质、适用性、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考虑节水管理给排水系统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节水管理。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用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卫生设备,或者安装节水器来减少用水量。

4.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需要合理规划设施的布局。

例如,可以将厨房、浴室等产生大量水流的部分集中布置,以便于管道布置和维护。

同时,要合理规划管道的通路,避免管道冲突和交叉,提高系统的排水效率。

5. 考虑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材料选择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的排水用途和外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塑料、铸铁、钢管等。

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管道直径设计,以保证排水流量的顺畅和稳定。

6. 考虑管道通风和防臭设计给排水系统中的管道通风和防臭设计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通过合理的通风和防臭设计,可以保持系统的良好通风和卫生环境,避免异味和污染的产生。

7. 考虑排水系统的安全性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

包括合理设置排水检查井和排水口,保证系统的排气、排水畅通,防止管道堵塞和积水。

同时,对于特殊场所和特殊行业,还需要注意防止污水倒流和交叉污染等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旅游景区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在当前的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其给排水设施规划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门传统学科,难免会带上城市的烙印。

如何正确理解旅游景区与城市的给排水设施建设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设、如何升级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旅游景区给排水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给排水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旅游景区给排水设施城市化严重旅游景区给排水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给排水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

目前,旅游景区给排水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

但是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就会导致给排水的模式化、给排水设施的城市化。

模式化的给排水没有注意到旅游景区与城市的差异化问题,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对于给排水设施的实际需求;而城市化的给排水设施建设,不仅冲淡了旅游景区原有的景观意境,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而且由于此类规划缺乏前瞻性,不适应旅游景区环境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渐沦为障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二、旅游景区的区域差异,不能按照惯性思维照搬城市的给排水要求一般的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较远,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基础设施无法到达,因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给水水源旅游景区应当采取多种供水方式。

远离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2、用水量指标在一般的旅游景区,由于存在较大的流动游客,80%或90%的人口规模属于流动人口,其用水量标准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来测算;在城市或城镇里居民的一天是完整的,而旅游景区的游客是存在周转率的,一天里可能有几批次的游客周转,因此除过夜游客外,不过夜游客的日用水量是远小于规范里规定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的。

3、日变化系数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和城市城镇的日变化系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目前的旅游还属于假日经济,因此,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的游客规模会远远大于日常时期的游客规模,有些旅游景区甚至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异,用水量也会在节假日期间出现猛增的态势,则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里面日变化系数的规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供水日变化系数见下表。

旅游景区的供水日变化系数应当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峰游客量与日常游客量的规模等数据,再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测算。

表一:城市或城镇供水日变化系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1-1.3 1.2-1.4 1.3-1.5 1.4-1.84、污水量计算和污水排放系数污水量的多少关系着排水管径的大小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因此污水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里的污水量只需要估算,因此计算污水量时采用日给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见《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必须是用平均日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

日污水排放量=平均日用水量X污水排放系数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个问题:在绝大部分的旅游景区里,污水只是生活污水,绿地广场、道路等的用水不会产生污水,基本也不会存在工业废水,因此上面公式里日用水量里必须要刨除不产生污水的用水类型,只采用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和公建配套设施的用水量。

旅游景区详细规划排水工程中的污水量一定要通过详细计算求得。

q0NQ p=24X3600式中Q p——区内平均日污水量(L/s)q0——区内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N——区内规划设计人口数(人)5、污水处理设施(1)、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或城镇的位置是比较远的,因此要想使用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就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建设排水管道,并且技术难度大。

为此就需要在距离景区附近合适位置规划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在这个时候考虑到景区污水量有限,设置污水处理厂不现实,沼气池或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

在这里提供一种便捷实用的方式,就是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环境景观无影响,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冲厕或绿化,实现达标排放。

表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参数处理量(m3/h)1357.5101520304050占地面积(m2)6142030506575115155185造价8万——30万/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2)、新型处理工艺技术,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BR),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生物需氧量,市政污水经膜生物反应器(MBR )处理后可达到市政生活用水的要求。

还有超滤(MF )技术,它是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来分离水中颗粒物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 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

利用超滤膜(MF )能够将雨水净化处理,使其可被利用于市政生活的多个方面。

6、厕所的设置景区内的厕所如果按照城市厕所造型设计则会影响景区的档次和景观效果,应当把厕所外观看成是一个景点设计,给予它一定的表现元素,使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此外比较关键的是厕所的处理技术,有水源的景点可采用生态节水的厕所,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建设星级厕所。

无水或少水景区可采用免水生物处理厕所,该厕所的核心是安装了一个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中有可定期补充的生物填料,滑入反应器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得到降解,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菌。

粪便发酵完成后变成主要成份是腐殖质的有机肥。

这种肥料可以直装出售,也可以用于就地的绿化工程 。

表三:不同厕所类型的比较厕所类型新鲜水资源臭味下水道对周围环境污染清掏运输粪尿异地处理旱厕×√×√√√传统水冲厕所√√√√√√打包性×轻××√√免水型生态厕所生物处理性×轻××√×好氧生物处理×轻××××膜分离性×轻√×√√循环水冲型菌剂处理型×轻××××水冲型厌氧处理型√轻××××备注:“×”代表不需要或不具有,“√”代表需要或具有,“轻”表示轻微。

7、给排水管道管径及坡度由于旅游景区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游客规模的波动性,使得景区给排水必须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

一般来说景区的给排水规模较小,管径相对来说也小,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都规定了最小的管道管径和相应的流速等,拿排水来说,它规定污水管和雨水管的最小管径为300mm,可是很多景点的排水量是很小的,采用300mm的管径太浪费了,用150mm或200mm就足够了。

由于地形的缘故,坡度、设计流速和设计充满度都具有特殊性,为了满足景区市政需要和节约投资,应当适当突破城市规范的限制。

8、消防工程旅游景区的消防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景区可以用生活供水管网作为消防供水来源,很多的景区景点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周围的河湖水系,开挖一定的水体,布置垂钓池、人工湖等景观水系,作为临时消防用水。

室外消防栓的布置间距也不宜小于或等于120m间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其间隔距离。

三、正确处理与相关规划设计的关系1、与景区总体规划的关系给排水工程设计应当根据总体规划所确定游客规模、公建配套设施规模等计算给排水的规模,根据用地布局及发展方向,确定给排水的规划范围,明确排水区界,进行给排水系统布局;从具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选择合适水源、拟定污水排放标准,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出水口位置等。

2、与其他单项工程规划的关系给排水应当与道路工程规划、用地工程准备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燃气、电缆管线规划等相互配合、协调,解决彼此矛盾。

给排水管渠应沿道路布置。

道路的等级、宽度、横断面以及交通状况与给排水管渠布置有密切关系,道路宽度直接影响连接管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要在街道两侧同时设置给水或排水管道;此外道路的纵坡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管渠布置,特别是反坡,将会加大管道埋深,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道路交通与管渠布置的密切配合。

在给排水管渠布置及附属物设置中要根据用地规划中改变了的地形条件,因此,必须先了解用地安排和竖向规划设计。

3、给水与排水工程之间的关系给水和排水工程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给水工程中的水源、取水口的选择与污水处理设备、排放口的位置决定,都要经过通盘考虑,避免污染给水水源。

主要参考资料[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 刘兴昌主编市政工程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8]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绿维创景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