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三章第一节.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具 增大体系压强 向体积缩小方向移动 体系压强减小 体 减小体系压强 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体系压强增大 措 升高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减小 施 降低温度 向放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增大
规 律
改变一个条件
向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减弱这种改变
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说出此图表示改变什么条件?
V
V正 V逆
V'正 V'逆
时间
此图表示: 增大反应物 浓度时,正 反应、逆反 应的速率变 化情况
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 还是从逆反应开始?然后是改变什么 条件?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V逆
突变 逆反应开始。
降温或减压。
V正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讨论】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 v正和 v逆怎样变化?会同等程度的增大或减小吗?
N2 (g) + 3H2 (g)
2NH3 (g)
压强(MPa) 1 NH3 % 2.0
5 10 30 60 100 9.2 16.4 35.5 53.6 69.4
结论:压强增大, NH3%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2,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下
B 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 n > p
) B、A 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知识小结:溶液稀释的PH计算有关规律
1、强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一个单位。
2、弱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不到一个单位 3、 pH=6或8时,不可忽略水的电离,只能 接近7;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7:酸不 能等于或大于 7;碱不能等于或小于7。 4.酸(碱)溶液稀释时,OH-(H+)的物 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方法二:用pH计测定
三、pH的计算 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或c(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 再根据以上方法求 无限稀释接近7
➢pH计算1—— 强酸的稀释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100倍,pH 值等于多少?
解: [H+]=
=1.0 ×10-5mol/L
➢pH计算4—— 强酸与强酸混合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1的盐酸溶液和pH值等于4 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值等于多少?
解:pH=-lg[H+] =-lg(1×10—1+1×10—4)/(1+1) =-lg5×10—2 =2-lg5 =1.3
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5—— 强碱与强碱混合
关键: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8 弱酸强碱或强酸弱碱混合
(1)PH为12 的NaOH溶液和PH为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相 混合,则混合液呈__酸___性
(2)PH为12的氨水和PH为2的盐酸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呈 __碱____性
(3)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某碱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PH_大__于__等__于__7
√ 6、pH值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H+] 物质的量的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三章第一节.pptx

(3)晶体呈现自范性的原因:晶体的自范性是 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 _周__期__性__的__有__序__排__列____的宏观表象。 想一想 1.固体粉末一定不是晶体吗? 提示:不一定。许多固体粉末用肉眼看不到 晶体外形,但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 可观察到规则的晶体外形,因此许多固体粉 末是晶体。
空白演示
•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课程标准导航 1.了解晶体的特点。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 区别差异。 3.了解晶胞的概念,能够计算晶胞中的粒子 个数。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解析:选C。晶体内粒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 期性有序排列,这一结构特征决定了晶体具 有自范性、固定的熔点。硝酸钾粉末用肉眼 看不到晶体外形,但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 微镜下可观察到规则的晶体外形,因此硝酸 钾粉末是晶体。
要点2 晶体化学式的确定方法 探究导引2 怎样描述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 的排列? 提示:描述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的排列时, 只需描述晶胞的结构。 探究导引3 晶体和晶胞有什么关系? 提示:晶胞是晶体微观空间里的一个基本单 元,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 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2)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_平__行__排列的,取 向_相__同___。 (3)整块晶体中所有晶胞的__形__状___及内部的原 子_种__类__、个数及_几__何__排__列__是完全相同的。
想一想 2.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是否表示一 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提示:不表示,只表示每个晶胞中各类原子 的最简整数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1.1《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名师课件

2.(2015·全国卷Ⅱ,37节选)A、B、C、D为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 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 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09440158
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O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
(2)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 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答案:(1)3d104s24p2 2 (2)O>Ge>Zn
4.(2016·全国卷Ⅱ,37 节选)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 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 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09440160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3d 能级上的
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_。 (2)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9 kJ/mol,INi
=1753 kJ/mol,ICu>INi 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84s2 或[Ar]3d84s2 2 (2)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 3d10 电子,镍失去的是 4s1 电子
探究二 原总子结核:外电核子外排电布表子示排方布法 的表示方法
●问题导引●
以C为例:
电子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
·C···
+6 2 4
电子排布式
1s22s22p2
简化电子排布式 [He]2s22p2
价层电子排布式 2s22p2
电子排布图 1s
2s
(轨道表示式)↑ ↓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强弱电解质(36张PPT)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 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 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C.NH4HCO3 B.Cl2 D.SO2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解析: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 所不同。CH3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水溶液理应 能导电;Cl2和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的生
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也导电(Cl2+H2O
SO2+H2O 为非电解质。 答案:D
HCl+HClO,
H2SO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栏 目 链 接
♨ 特别提示: 1. 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 强电解质:强 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 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 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 解质;如:BaSO4、BaCO3等。
栏 目 链 接
Cl2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因此只有SO2
要点二
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 子的过程。电离不需要通电,且一般为吸热的。电离方程式 的书写如下: 1.强电解质 完全 电离,符号用“________” ,如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3_1电解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盐酸
D Pt
Pt H2SO4
H2O
解析:A 中可加入水,B 中可加入 CuO 或 CuCO3 固体,C 中可通入 HCl 气体。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时,发生的电极 反应完全相同的是( A )
A.NaOH、H2SO4 B.CuCl2、Cu(NO3)2 C.Na2SO4、NaCl D.KNO3、AgNO3
具体如下:
(2)依据电极产物——如果电极上析出 Cl2 或 O2,它一定是 阳极;如果电极上产生 H2 或析出金属,它一定是阴极。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阴、阳极 实际题目中往往不给出电解池的电源,而是给出一些实验 现象,据此先判断出是何种离子放电,从而确定出电源的正负 极和电解池的阴阳极,并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的判断 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Ag 以前), 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 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放电顺序即为得、失电 子能力顺序)。 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NO-3 >SO24->F -。
【解析】 依据放电顺序阴极先放电的是 Cu2+,故阴极开 始析出的是 Cu,A 错误;阳极先放电的是 Cl-,故阳极开始产生 的是 Cl2,B 错误;由阴极反应 Cu2++2e-===Cu,n(Cu2+)=0.1 mol,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达到 0.2 mol 时,Cu2+放电完毕, 阴极放电离子变为 H+,C 错误;阴离子 Cl-先放电,后是 OH-, 在水溶液中 SO42-不参与电极反应,D 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沉淀反应的应用.pptx

小结
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实质上都是沉淀溶解平 衡的移动的过程,其基本依据主要有: 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方溶向解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方溶向解移动。 ③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方沉向淀移动。 ④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 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的溶方解向移动。
练习
1.硫酸钡在硫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小? BaSO4(s)Ba2+(aq)+SO42-(aq)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课前复习
1、沉淀的溶解平衡: 一定条件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与沉淀生成的速 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 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的溶解平衡。
2、特征: 逆、等、动、定、变
①内因: 3、影响因素
②外因: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4)
沉淀反应的应用
[情景1]“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多,尤其 是Ca2+和Mg2+。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 是会给生活带来好多麻烦,比如用水器具上会结水 垢、肥皂的洗涤效率减低等。硬水软化通常是将硬 水中的Ca2+、Mg2+除去。
沉淀反应的应用
②牙已膏知里Ca的5(P氟O离4)3子F的会溶与解Ca度5(P比OC4)a35O(PHO反4)应3O。H更请小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使用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原因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Ca5(PO4)3OH+F-Ca5(PO4)3F+OH-
6.3×10-36 1.59×10-19
2×10-53 2.93×10-25
1.沉淀的生成
1)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 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 方法之一。 2)方法: ①调p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探究权威预测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例1 (2012·中山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 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Br、HCl、BaSO4 B.NH4Cl、CH3COOH、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
【解析】 强酸(如HBr、HCl)、强碱[如 NaOH、Ca(OH)2、Ba(OH)2]、盐(如BaSO4、 NH4Cl、Na2S、NaF)均为强电解质;弱酸(如 CH3COOH、HClO)、弱碱(如NH3·H2O)均为 弱电解质。
2.有关电离平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 浓度和离子浓度相等 B.电离平衡状态下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 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C.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弱电解质分子电 离成离子和其离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均在进 行
D.改变条件时,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在 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_或______熔融状态下 __能_导__电_____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 _都__不__导__电_______的化合物。
想一想 1.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吗? 提示:电解质概念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像 金属单质和电解质溶液均能导电,但它们都 不是化合物,所以也不是电解质。
答案:(1)①②⑧⑩ (2)③④ (3)⑤ (4)⑥ ⑦⑨ (5)⑥⑦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探究导引2以氯化氢和醋酸的电离为例,分 析强、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情况。 提示:强电解质:除水分子外没有电解质分 子存在,只有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
弱电解质:由于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有未电离的电解质分 子。如除水分子外,盐酸中只有H+、Cl-, 醋酸中有CH3COO-、H+、CH3COOH。
3.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强酸6种:HCl、 H2SO4、HNO3、HB r、HI、HClO4
强电 强碱4种:NaOH、KOH、Ca OH2、Ba OH 2
解质 绝大多数盐包括BaSO4、CaCO3等难溶性盐
弱酸:HClO、 H2S、 H2SO3、H2CO3、 H3PO4、
CH3COOH、H2SiO3 弱电
空白演示
•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课程标准导航
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与物质类别、物 质结构的关系。 2.了解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及其在水溶液中 的电离。 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其影响 因素。 4.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
【解析】 该题考查了电离平衡的判断及 其特点。溶液中除电解质 电离出的离子外, 还存在电解质分子 ,能证明该电解质是弱 电解质,但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 错误; 根据 CH3COOH CH3COO-+H+知, 即使 CH3COOH 未达平衡状态,CH3COO- 和 H+的浓度也相等,B 错误;
NH3·H2O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各粒子的 浓度不变,而不是相等,何况NH3·H2O电离 程度是很小的,绝大多数以NH3·H2O的形式 存在,C错误;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 离且电离程度依次减小,D正确。
【答案】 A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和H+ 即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B.溶液中CH3COO-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等可证明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C.当 NH3·H2O 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NH3·H2O、NH+4 和 OH-的浓度相等 D.H2CO3 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 弱
c(H+) c(HA) 接近于0 最大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变
(2)一元弱碱BOH
c(OH-) c(B+) c(BOH)
等体积等浓度 的B+、OH-溶 液相混合时 达到电离平衡 前 达到电离平衡 时
最大 减小 不变
最大 接近于0
减小 不变
增大 不变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 解质完全电离,符号用 “===”。 如: HCl===_H__+_+__C_l_-________ CH3COONH4===C__H_3_C_O__O_- __+__N_H__+ 4 ____ Ba(OH)2===_B_a_2_+_+__2_O_H__-__________
解析:选 C。弱电解质电离用“
”表
示,强电解质的电 离用 “===”表 示。
CH3COOH、 NH3·H2O 是弱电解质,
NaHSO4、BaSO4 是强电解质。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探究导引1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
要点归纳
1.在溶液中的电离
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
解析:(1)强电解质是溶于水全部电离的电解 质,①②⑧⑩是强电解质; (2)③④是溶于水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属弱电解 质; (3)⑤属于化合物,它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 并不是它自身电离使溶液导电,所以是非电 解质;
(4)⑥⑦ 都是单质,⑨是混合物,既不是电 解质也不是非电解 质; (5)⑥⑦ 中均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 电,氨水中有自由移动的 NH+ 4 和 OH-,能 导电。
③多元弱碱用一步 电离表示。
如:Cu(OH)2 __C_u_2_+_+__2_O_H__-_____ ④两性氢氧化物双 向电离。
如:H_+_+__A__lO_2-_+__H_2_O (酸式电离)
Al(OH)3
_A_l3_+_+__3_O_H_-__ (碱式电离)
三、电离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 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幂之积与溶液中未 电离的分子的浓度幂之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用符号K表示。
α增大
离子(产物)浓度 减小,平衡右移
3.电离平衡的移动(以 NH3·H2O 为例)
NH3·H2O NH+ 4 +OH-
升温 加H2O 加盐酸
加入少量 NaOH固体
加入少量 NH4Cl固体
平衡移动方 向
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c(OH-)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c( NH+4 )
解析:A。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 后,各种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但不一定相等。
3.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CH3 COOH===CH3COO- + H+ B.NaHSO4 Na++H++SO24- C. BaSO4 ===Ba2++ SO24- D.NH3·H2O===NH+ 4 +OH-
2.表示方法
c A+ ·c B-
对于 AB A++B-,K=___c__A_B______。
3.K的意义 表征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 K值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_越__大_____。 4.影响因素 K只与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对同一弱 电解质,温度一定,电离常数一定;温度升 高时,电离常数_增__大_____。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即时应用
2.(2012·吉林一中高二月考)已知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 /c (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水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D.加CH3COONa
解析:选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n(H+)增
想一想 2.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还会继续电 离吗? 提示: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 后,还会继续电离,只是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2.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及各微粒浓度的变化
(1)一元弱酸HA
HA初溶于 水时
达到电离 平衡前
达到电离 平衡时
c(A-) 接近于0
增大 不变
(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C_H__3C__O_O__H_较__难__电__离___________
1 mol/L HCl 溶液
1 mol/L
CH3COOH溶 液
实 验 操
溶 液 的
数 值
结
_不__相__同______(填“相同”或 “不相同”)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
作
p H
论 酸中c(H+)_不__相__同________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总结 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
论 不同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完全电离
大多数盐 部分电离
弱酸 弱碱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 电解质在溶液中_电__离__成__离__子_______的速率和 _离__子__结__合__成__分__子__ 的 速 率 相 等 , 电 离 过 程 就 达到了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
大,n(CH3COOH)减小,c(H+) /c (CH3COOH)=n(H+)/n(CH3COOH)增大,A 正确;降低温度,平衡向左移动,n(H+)减小, n(CH3COOH)增大,二者比值减小;加少量 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n(H+)增大,但n(H+) 增大程度不如n(CH3COOH)增大的多,故比 值减小,C错误;加入CH3COONa,平衡向 左移动,比值减小,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