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多样的天气》教案冀教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教学内容 2.多样的天气 类型 新授 时间
1. 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2. 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 探究目标
述天气变化。
3. 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教学目标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情感目标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二、进一步强调天气变化的 要素。
A、雨 B、雾 C、土 D、雪
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多样的天气 古代 谚语
本节课,通过自学与指导,学生 知道了天气的概念,了解了古今 预测天气的方法,感受了劳动人
现代 天气预报(科学、便利、准确)民的智慧。
3.愿意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知识目标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 教学重点
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 教学难点
的变化。
课前准备 各种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导学程序 学案
1、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 雪、风向、风力。
述天气?
2、组织交流:电话、网络、
2、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 电视、广播、报纸、谚语等。
天气的方法?
3、组织交流收集到的谚语,
引导学生体会,并从科学 3、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
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 性、准确性、便利性等方面
思考用谚语来预测天气的时用到的图形符号 出阅读要求。 吗?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 吗?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多样的天气 冀人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多样的天气 冀人版

《多样的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对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围绕变化主题进行。

重点是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是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活动目标:1、能用文字词语(包括诗歌)描述各种天气现象(如蓝天、白云、雪景、雪花的形状、树挂、春暖花开等)。

2、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3、能举例说出天气变化对人们一天的心情和生活的影响。

4、能够设计一组符号,用它记录天气的状况。

5、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表示风、雨、雪、阴、晴的图形符号。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各种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要细心观察歌词。

师:细心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什么写的吗?生:天气现象。

师:对了,是天气现象。

我们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风和日丽,有时大雨滂沱,有时烈日炎炎,天气现象又是瞬息万变的,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了,但是这些天气现象又与我们密不可分,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多样的天气。

(板书)二.新授师:老师找了几张关于天气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分写显示晴天、雨天、雾天、雪天的图片)师:这些天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吗?生:雨中的闪电,雨后的彩虹,龙卷风、朝霞晚霞……师:这多样的天气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那么文学家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天气的呢?生:白雪皑皑、晴空万里、万里无云、倾盆大雨,牛毛细雨……师:形容天气的词语可真多啊!下次我们再向别人介绍天气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语加进去。

文学家对天气变化更加敏锐,更加细腻,你知道关于描写天气的名句吗?师: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可真丰富,其实每个人对天气的喜欢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的呢?你能说一说吗?生: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可以出去玩,还可以放风筝。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天气2多样的天气教案2冀人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天气2多样的天气教案2冀人版

2.多样的天气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基础是生活经验,针对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天气变化的现实,围绕多样的天气变化这一主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从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描述天气变化的,并尝试用自己的词语或诗歌来描述天气,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帮助学生调查思考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比较不同时代人们获得天气变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从中体验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重点是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难点是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二、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进行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活动1:活动由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或心情引入,因此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结合情景进行认识,体验天气变化对人们心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天气变化也是文字描述较多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关于天气变化方面的词汇、诗词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图片、食品、课件等方式进行呈现,进行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天气,加深印象。

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天气。

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鼓励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评比,比比谁的描述更形象、恰当、生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野外欣赏天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教材通过资料的形式给出了天气的概念和属性,这样就便于学生将日常的信息和天气相关联了。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什么是天气?怎样描述天气?”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天气的科学概念,并思考如何来表达天气的消息。

关注天气变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教材就通过两种环境:古代人没有天气预报与现代人有了天气预报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预测天气变化方式方法的差异,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获得天气消息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多样的天气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多样的天气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活动:“我最喜欢的天气”
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拓展
一、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一、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
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
二、交流:“播报天气消息”
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
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


一、??????????认识天气
1.????????????自学“科学在线”。2。介绍自学成果。
板书
设计
2.多样的天气
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
我喜欢的天气:天气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
教学反思

表优励缺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一、????????????观看课件:“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二、活动:“描述天气”
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
2.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多样的天气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19版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2多样的天气 》word教案 (2)

2019版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2多样的天气 》word教案 (2)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一、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
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
二、交流:“播报天气消息”
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
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现代教学

自主探究

记录汇报


创设情景

引导观察

分组合作

交流展示


启发引导

激发质疑

师生互动

表优励缺






(第一课时)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类型
新授
课时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
2.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3.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拓展
一、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5)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5)

冀教版四年级《多样的天气》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二单元第1课第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天气”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受和描述天气的变化,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观测天气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对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围绕多变的天气变化这一主题,设计了两个活动。

从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人们怎样描述天气变化的,并努力用自己的词语或诗歌来描述天气,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文学词语(含诗歌)描述各种天气现象(如蓝天、白云、雪景、雪花的形状、树挂、穿暖花开等)。

2、能用文学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2、能举例说出天气变化对人们一天的心情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

教学准备:情景图片、圆片学具多种有关天气现象的资料:录像、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根据当日的天气状况提问学生今天的天气的天气情况以及自己的心情?(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天气变化对人们的心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二、展示课件及视频1、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天气的多媒体课件及视频,并及时引导学生对视频和图片进行描述和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天气的美丽,视频或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多种多样的天气现象,比如学生不常见的朝霞、彩虹冰雹等,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实际天气现象,如观察天空中的云、蝴蝶以及在不同的天气下人们的活动等)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天气描述下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文字,并将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3)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多样的天气 冀教版 (3)

多样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描述各种天气现象2、能用文学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

3、能够设计一组符号,用它记录天气的状况。

4、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5、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6、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7、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8、能举例说出过去和现在获得天气变化消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9、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10、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表示风、雨、雪、阴、晴的图形符号。

教学重难点:(1)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2)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3)会画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各种天气变化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汇报。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1、活动(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晴朗,多云,多阴等)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2)学生思考,汇报。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等)(3)(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

(4)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快把它画下来,配上优美的解说词,让同学们来欣赏,好吗?(5)学生绘画,展示。

(6)教师评价,总结。

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3)学生汇报。

(天气预报,报纸,新闻广播)(4)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

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天气2多样的天气教案2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天气2多样的天气教案2冀教版

2.多样的天气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基础是生活经验,针对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天气变化的现实,围绕多样的天气变化这一主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从生活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描述天气变化的,并尝试用自己的词语或诗歌来描述天气,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帮助学生调查思考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比较不同时代人们获得天气变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从中体验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重点是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本课难点是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二、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进行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活动1:活动由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或心情引入,因此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结合情景进行认识,体验天气变化对人们心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一些常见的天气变化也是文字描述较多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关于天气变化方面的词汇、诗词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图片、食品、课件等方式进行呈现,进行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天气,加深印象。

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天气。

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鼓励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评比,比比谁的描述更形象、恰当、生动。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野外欣赏天气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教材通过资料的形式给出了天气的概念和属性,这样就便于学生将日常的信息和天气相关联了。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什么是天气?怎样描述天气?”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天气的科学概念,并思考如何来表达天气的消息。

关注天气变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教材就通过两种环境:古代人没有天气预报与现代人有了天气预报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预测天气变化方式方法的差异,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获得天气消息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多样的天气》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
1、能感知天气变化的多样性,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2、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

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3、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4、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畅言云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入
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汇报。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2)学生思考,汇报。

(3)观看课件:“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

(4)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

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

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4。

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5)教师评价,总结。

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
(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
(3)学生汇报。

(4)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

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

利用谚语预测天气变化不够准确,不及时,不够科学。

(7)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
(8)学生讨论汇报。

(9)教师小结: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查询,要比谚语准确、便利、科学。

(10)师:你们知道中央播放天气预报时用到的图形符号吗?
(11)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

(三)巩固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