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区域ppt 湘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区域ppt 湘教版

2.功能区
(1)概念
功能区是指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
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
的范围组成。
“知识窗”——区域的空间尺度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 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 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活动 阅读有关海南岛的一组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
位于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位, 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 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如: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降 水 量 和
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划分依据
受夏季风 影响程度
的不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地 理 位 置 、 自 然
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不同
文化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语言、宗教等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 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⑴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邻近 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 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此既是我国对外开 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
⑵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 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⑶海南岛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 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B
400mm
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 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湘教版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ppt课件(共35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区域内部的相似 性和连续性,区 域之间具有显著 的差异性
因地制宜发展 经济,开发区 域优势资源的 依据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 性,区域内部也有差异 性,但不是主要的
*对应训练*
B 下列对区域的主要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其大小迥异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其边界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表现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学点二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 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它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 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集中, 工业区呈岛状
对外联系
交通发达区域交通线呈网络状
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 (1)从总体上看,区域空间结构可以分为乡村地域和 城镇地域,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
大
以农业为主
以农业人口为主, 人口密度小
小 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人 口密度大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 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 动作用
2.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如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条带状或组团 式,平原地区多集中式
社会经济活动 如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 现为线状和网络状等
人口状况
人口稠密的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 岛状,人口稀少的区域,城市表现为 点状
城市化 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
•
区域内部的相似 性和连续性,区 域之间具有显著 的差异性
因地制宜发展 经济,开发区 域优势资源的 依据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 性,区域内部也有差异 性,但不是主要的
*对应训练*
B 下列对区域的主要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其大小迥异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其边界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表现为相似性,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学点二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 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它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 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集中, 工业区呈岛状
对外联系
交通发达区域交通线呈网络状
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 (1)从总体上看,区域空间结构可以分为乡村地域和 城镇地域,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
大
以农业为主
以农业人口为主, 人口密度小
小 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人 口密度大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 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 动作用
2.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如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条带状或组团 式,平原地区多集中式
社会经济活动 如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 现为线状和网络状等
人口状况
人口稠密的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 岛状,人口稀少的区域,城市表现为 点状
城市化 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54张PPT)

非城市用地减少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活动
分析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
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谈谈导致 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活动
分析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
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谈谈导致 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
变化: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
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活动
1. 在下表的4个地区中, 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
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
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和推进 主要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阅读
区域产业划分
一个地区的产业,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划分为哪三大类?各有 什么作用?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 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区域核心 ——中心城市或工业基地、交通运
输枢纽、著名旅游胜地等
空间网络系统 ——交通运输线路、信息网络等组
成的地域分布体系
外围空间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9
2010年下学期
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共36张ppt)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2.相同图幅下,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 观,反之,就越具体、越详细。
区域的类型
认识区域
1. 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
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都具有联系。
认识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小组讨论: 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 性的形成。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方法.
区域的划分目的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
A.经济发展
B.社会公平
C.环境保护
D.文化创新
4.全国主体功能区
(1)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2)主要类型: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 开发区域四类。
认识区域
5.区域空间尺度
区域的类型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指 标,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依据单一指标来划分,如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
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
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 文化区等。 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 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按照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相同图幅下,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 观,反之,就越具体、越详细。
区域的类型
认识区域
1. 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
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都具有联系。
认识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小组讨论: 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 性的形成。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方法.
区域的划分目的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
A.经济发展
B.社会公平
C.环境保护
D.文化创新
4.全国主体功能区
(1)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2)主要类型: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 开发区域四类。
认识区域
5.区域空间尺度
区域的类型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指 标,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依据单一指标来划分,如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
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
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 文化区等。 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 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按照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共30张PPT)

第三产业指 除第一、二产业 以外的其他各业
2.影响因素: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结构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
P7 活动一:
在下表的4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哪两 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 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16.读图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
南北跨度大,受太阳辐 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规 律的影响,南北方向上 热量的差异明显。
夏季风能够影响的范围
(1)确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域界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 相似 性。由于本区域 纬件度和(3干的)为差湿什异程么,我度区国的域东变内部化部季是的风区差区域异的内性南部也、差十北异分差形明异成显明的,显主其,要中而原西热因北量。十条旱
区域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具体地区地理 环境的结构、特征、发展变化以及区 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地理学科。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 分出来的。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 或界线。
知识点导航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
西北
干旱
半干
东
旱区
部
季
青藏
风 区
高寒
区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例: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景观特色、 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区域的基本含义ppt11 湘教版优质课件

4、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发展状况
产业构成
区域状况
第一产业比重大 城市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
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
经济发展水平高
P7 活动1
A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 济发达; AB两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 CD两地农业经济所占较大比重; D地经济相对落后,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 低。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市
地
基础和依托
地
域
域
带动作用
(2)空间分布形式:
项目 农业 交通运输线路
城市和工业 城市群和工业区
类型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结论
区域是汇集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 等产业,点、线、 面相结合的自 然—社会综合体
P4活动1:
区域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基本要求: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2.能描述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3.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别和形态; 4.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发展要求: 能描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有: (l)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
中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 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服
晚期
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 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
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区域的基本含义ppt4 湘教版优质课件

P2活动
地点 景观特点(气候 、地形、 土壤、水文、植被等)
热带沙漠 干燥、炎热;耐旱植物;骆驼
热带雨林 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植被茂
密 ,高大乔木为主
热带草原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大型动物
生存:狮子、长颈鹿、羚羊(季节性迁移)
高山地区 干燥,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
温较低,人烟稀少
比较图所示三个 人文区域的差异
5、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分布的形式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6、中国经济具有活力的长江 三角洲,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群。杭州湾跨海大桥、洋山港、 沪崇苏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 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 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差异性。 3.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 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课堂总结:
联
系
有的模糊
相似性和连续性
密
切
内部
区域间
差
界线
异
优势、特色和功能
显
著
有的明确
课堂总结:
社会经 济活动
自然地 理条件
人口 状况
城市 化
区域空 间结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优质课件(共34张PPT)

3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2020/10/24
“一 二 三”
“二 三 一”
“三 二 一”
2020/10/24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2020/10/24
2020/10/24
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区域的界线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共同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 的差异性 D、最高级的区域是整个地球表层
撒哈拉沙漠
亚马逊平原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热带草原
喜玛拉雅山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020/10/24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界线:界线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2、异同: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 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3、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2、下列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区域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C、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2020/10/24
3、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和工业点表现为岛状 ②城市群和工业基地表现为点状 ③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状 ④农业表现为面状
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太阳能丰富 C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2020/10/24
“一 二 三”
“二 三 一”
“三 二 一”
2020/10/24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2020/10/24
2020/10/24
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B、区域的界线都是明确的 C、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共同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 的差异性 D、最高级的区域是整个地球表层
撒哈拉沙漠
亚马逊平原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
热带草原
喜玛拉雅山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020/10/24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界线:界线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2、异同: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 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3、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2、下列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区域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C、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2020/10/24
3、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和工业点表现为岛状 ②城市群和工业基地表现为点状 ③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状 ④农业表现为面状
4、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太阳能丰富 C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功能区
(1)概念
功能区是指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
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
的范围组成。
“知识窗”——区域的空间尺度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 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 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干旱
植被
水文
少数耐 旱植物
河流少 内流河
气候
干旱
风蚀地貌
地貌风积地貌
发育差 肥力低
土壤
青藏地区→形成“高”“寒”为主体的整体 性特征
2.差异性
(1)含义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
上的差异性
(2)表现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
旱 地 秦岭-淮河
西
水
南 林
田
区
1 、世上诸般美好事物中,有两者最公平,那就是青春与梦想,它不分尊卑,人人都可享有。 3 、拼搏是成功的通行证,美貌是失败的墓志铭。不要再斤斤计较于你的容貌,关键是打造自己强大的内心。朋友,凤姐就是榜样啊,你长得比她还励志,你行的! 6 、凭借财大气粗来改变自己在公众中的丑陋形象是不明智的,一切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不是靠攀高结贵。 2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6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15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7 、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8 、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不安全感。 17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懦弱,也没有永恒的坚强,万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严,活出你的坚强,才真正的体现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 有价值! 7 、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现在;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 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求大同存小异”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3.开放性
(1)含义
每个区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 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表现
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要素之间,以及 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 整体性也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 就无所谓开放性。所以,区域的三个 特征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割裂 开来。
⑴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邻近 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 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此既是我国对外开 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
⑵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 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⑶海南岛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 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B
400mm
活动 阅读有关海南岛的一组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
位于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位, 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 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 、区域的含义
1.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 出来的。
2.特点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 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特征相对一 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采 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既可以根据 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 分。
⑴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
⑵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热 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
⑶地形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海岸平原带面积狭 窄。
⑷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有 利于经济作物发展。
⑸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海南岛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1)概念
均质区是指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
致性的区域。 (2)划分
①按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 区域。
②按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域
教材P5“活动”分析:
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 成的。造成封闭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高山或 者其他地理事物阻隔。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 的地理环境(地形)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另 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少,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如: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降 水 量 和
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划分依据
受夏季风 影响程度
的不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地 理 位 置 、 自 然
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不同
文化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语言、宗教等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 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