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合集下载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木构架、斗栱、墙体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的下分的构件和构造古建筑下分概述古建筑的下分,指的是基础与台基部分,从构成机能上看,基础是结构构成因子,它位于墙柱之下,用来承担整个建筑的荷载并传递至下部地基。

台基是围护与装饰构成因子,它将基础包裹在内,形成建筑的基座。

台基一般为砖石包砌的夯土平台,起着保护基础、防水避潮等功能,同时在建筑造型和建筑等级标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古建筑地面也属于下分部分的内容,地面是房屋的室内陆坪,同时也是台基的上表面,地面层有均匀传力及防潮等要求,并应具有坚固、耐磨、易清洁等性能。

古建筑下分-基础构造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结构部分,它承受并传递着建筑物的压力,是保证建筑物稳固的重要部分。

古建筑的基础是指木柱以下的部分,有柱础、磉墩。

通常也将磉墩下面的人工地基算在基础之内。

基础有很多种类型,有夯土基础,碎砖基础,灰土基础,天然石基础,桩基础,砌筑基础。

如下:古建筑桩基(地朾)的排列形式古建筑桩基(地朾)构造知识点1:古建筑地基处理方法需要清楚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几类古建筑地基处理一般比较简单,主要为原土夯实。

当遇到软弱地基时,常综合采用多种处理手段,从已掌握的实物资料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土法,另一种是密实加固法。

(1)换土法,换土法即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杂填土层挖出去,换填无侵蚀性的低压缩性散体材料,分层夯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在实例中有局部换土的,如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唐)、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宋)只在柱础下局部换土。

北京故宫北上门的基础是大面积的碎砖黏土层构成一个整体的基底作为持力层,它的稳固性和承载力都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建筑装饰构造-PPT精选文档

建筑装饰构造-PPT精选文档

架空式木楼地面:
由木搁栅剪刀撑和木地面等组成, 一般将木搁栅放在基础墙上,若跨 度较大时,可加地垄墙或砖墩,在 其上放垫木或沿椽木,在垫木或沿 椽木上放木搁栅,后铺毛地板,与 木搁栅成30度或45度角,而后 放面层,为防止下面木搁栅腐朽应 在基础墙上或地垄墙上设通风口, 同时对毛板下面、龙骨、横撑龙骨 表面涂氟化钠防腐剂,为让木搁栅 更稳定在木搁栅之间设剪刀撑。 (若是单层做法则去掉毛地板即可。
适用范围:高级宾馆、住宅、剧院舞台等处 二、木楼地面的分类 材料分:普通纯木地板、复合木地板、软木地板、强 化地板 结构分:粘贴式木地板,架空式木地板,实铺式木地 板,强化地板
木地面
三、结构层次:
面层和基层
四、构造做法:
粘贴式木地面的构造: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或底层地面的素混凝土结构上做好找 平层,后用粘结材料将木板粘贴在地面上
块材式地面
块材式地面
室外台阶:室内地面与庭院联系的交通设施。 要 求: 方便、防滑、与环境协调。 设计要求: 踏步宽+踏步高*2=600~620mm
踏步数=层高/(踏步高*梯段数)
块材式地面
庭院坡道 要求:坡度小于1:10,轮椅坡道小于1:12而且必需设挡墙。 坡道分:简易型、垂带型 、挡墙壁型与挡墙组合型。 构造: 庭院坡道由垫层、结构层和面层组成。垫层是在素
径比面层小1~2mm
3、 颜料:重量<12%,着色力强、色光、耐光性、耐候性、
水、酸碱
4、分格条:平整、厚度均匀。多用铜条、玻璃条。 构造做法:水磨石地面的做法是在基层上用1:3水泥砂浆找平10--20mm厚,在找平层上嵌分格条,后用1:1.5----1:2.5 水泥石子浆浇入整平待略硬后用磨石机磨光,补浆、抛光 打蜡、养护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墙体、木构架、斗栱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筑中分概述古建筑屋身由墙体、木构架、斗栱(仅在高等级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组成。

屋身构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顶重量);②承重墙构造(屋架落在墙体上,墙体承受屋顶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构造(梁柱和墙体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为墙承重构造,前檐为梁柱构造)。

古建筑墙体作用(1)承载作用,主要应用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中,常见做法为:后檐墙不设木柱,屋架荷载由前部木构架和后檐墙共同承担,或者整个建筑均不设木柱,屋盖和楼盖重量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2)围护与分隔空间,主要应用于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房屋中。

房屋主体结构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

外墙为围护结构。

内墙为分隔结构,通常将室内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内”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数建筑除了左右划分外,还进行前后划分,在建筑内部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墙体材料多为砖、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远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着商业街道两侧,建筑相互毗邻建设,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常常将相邻两幢建筑的边墙高出屋顶设置,形成防火山墙。

另外在古代凡有藏书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砖石结构来替代木结构,也是利用了砖石结构良好的防火性能。

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宫,由于两侧的庑廊过长,在庑廊中部还设置了厚度达3米多的墙体专门用作防火墙。

(4)装饰作用,古建筑在墙体砌筑中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墙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建筑装饰构造

建筑装饰构造

建筑装饰构造:1饰面构造2配件构造饰面构造:又称覆盖式构造,是指覆盖在建筑构件表面,起保护和没换构件作用的构造,饰面构造主要是处理好面层与基层的连接构造方法。

基本要求:1连接牢靠2厚度与分层;一般抹灰层的总厚度:外15-25mm;内15-20mm.抹灰分底层、中层、面层;底层起与基层粘结和初步找平的作用,中层起找平及结合的作用;面层起装饰及保护的作用。

3均匀与平整。

饰面构造的分类:1罩面类饰面构造2贴面类饰面构造3钩挂类饰面构造罩面类:1涂刷2抹灰贴面类:1铺贴2裱糊3钉嵌配件构造:指通过各种加工工艺,将建筑装饰材料制成装饰配件,然后再现场安装,以满足使用和装饰要求的构造。

成型方法:1塑造与铸造2加工与拼装3搁置与砌筑楼地面的功能组成及分类功能:1保护支体结构2满足正常使用要求a隔声要求:隔绝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要求在40-50dB;b吸声要求c防水防潮要求d热工要求e弹性要求3满足美观要求组成:基层、垫层、面层基层作用:承受其上面的全部荷载,它是楼地面的基体。

多为素土或加入石灰、碎砖的夯实土。

一般每铺300mm厚应夯实一次垫层作用:是承受和传递面层荷载的构造层;还具有隔声和找坡作用。

分为刚性垫层和非钢性垫层、刚性一般采用C7.5-C10混凝土面层作用:具有耐磨、不起尘、平整、热工、隔声、防水、防潮整体地面的装饰构造水泥地面:做法:在结构层上抹水泥砂浆,一般有双层和单程两种。

双层:用15-2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作结合层,面层用5-10mm厚1:1.5-2水泥砂浆抹面。

单层:只在基层上抹一层15-2-mm厚1:2.5水泥砂浆,抹平后待其终凝前,再用铁板抹光。

现浇水磨石地面:将天然石料的石屑,用水泥浆拌和在一起,抹浇结硬再经磨光、打蜡而成的。

水磨石地面具有与天然石料近似的耐磨性、耐久性、耐酸碱性、表面光洁,不易起灰,有良好的抗水性,但是导热性强,并且比水泥地面更易返潮。

构造:底层用1:3~1:4水泥砂浆做成12~20mm厚找平打底,面层是有85%的石屑和15%的水泥浆构成。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特殊装饰:如历史建筑 保护修缮中的装饰修复 、特殊功能建筑(如博 物馆、剧院等)的专业 化装饰等。这类装饰需 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和专 业功能需求,实现历史 传承与功能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是 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 综合性概念,它涵盖了 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 对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 价值和审美品质具有重 要意义。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建筑装饰概述 •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总览 • 各层次的具体构成 • 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 层次结构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建筑装饰概述
建筑装饰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建筑装饰是对建筑物内外空间进行艺术化、功能化、人性化处理的过程,包括 但不限于墙面、地面、天花板、门窗、灯具、家具等各种元素的设计与布置。
03 各层次的具体构成
各层次的具体构成
• 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通常被划分为多个层次。 这些层次从基础到配饰,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构成元素和功 能。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具体构成。
04 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 建筑装饰通常分为基础装饰层、主体装饰层和配饰装饰层三个层次,各层次间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以下是对各层次间关 系与影响的详细分析
意义
建筑装饰不仅能够美化建筑空间,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还能彰显 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筑装饰的目的和功能
要点一
目的
建筑装饰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建筑物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 上,通过艺术设计和施工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 、舒适度和实用性的建筑空间环境。
要点二
室外装饰层
建筑外观,环境融合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薛颖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1(029)009
【摘要】该文将建筑装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实用的需求,第二层次是审美的表达,第三层次是意义的承载.这三个方面的层次结构包含各自的内容,并呈理出由低到高递进的关系.首先,文章通过中国建筑装饰和西方建筑装饰的起源论证实用的需要为人类建造活动的第一要素,其他层次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观点.其次,通过审美主体和客体、中西方对美的认识的阐述,说明审美是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最后通过中西方建筑及其装饰的意义的阐释,论述意义的承载是建筑装饰层次结构中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
【总页数】6页(P154-159)
【作者】薛颖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0
【相关文献】
1.2009年度湖北省先进建筑装饰企业、优秀建筑装饰企业经理、建筑装饰企业优秀项目经理表彰公告 [J],
2.对于建筑装饰层次结构的浅谈 [J], 金仲迪
3.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初探 [J], 李洋
4.关于“纸张粉碎机”的层次结构——《“纸张粉碎机”的层次结构》读后的几点思考 [J], 吕峰;
5.建筑装饰收口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J], 胡维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灯光材料选择
灯具材质
根据设计风格和装饰材 料选择合适的灯具材质 ,如水晶、玻璃、金属 等。
光源类型
根据照明需求和装饰效 果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 ,如LED、白炽灯、荧 光灯等。
灯具造型
根据装饰风格和空间特 点选择合适的灯具造型 ,如吊灯、壁灯、台灯 等。
灯光色彩搭配
1 2
冷暖色调
根据装饰风格和空间特点选择合适的冷暖色调, 如冷色系、暖色系等。
简约风格
以简洁、清新、自然为主 题,强调空间的通透感和 开放性,追求简约而不简 单的设计效果。
外观材料选择
石材
包括大理石、花岗岩等, 具有天然的美感和耐久性 ,常用于建筑外墙和地面 装饰。
木材
具有天然的质感和温暖感 ,常用于建筑门窗、栏杆 等装饰。
玻璃
具有透明性和反射性,常 用于建筑幕墙、门窗等装 饰,增加建筑的光感和现 代感。
材料耐久性
考虑材料耐久性,确保装饰材料 经久耐用,降低维护成本。
内部空间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原则
01
遵循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统一、呼应等,营造和谐的色彩
氛围。
色彩心理学
02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择适合不同场合和需求的色彩,如温
暖、冷静、兴奋等。
色彩与照明
03
考虑照明对色彩的影响,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营造舒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建筑装饰的外观层次 • 建筑装饰的内部空间层次 • 建筑装饰的细部层次 • 建筑装饰的灯光层次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建筑装饰的定义
建筑装饰是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 部进行设计、装修和装饰的过程 ,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功 能性。

建筑建筑装饰构造2楼地面装饰构造ppt模版课件

建筑建筑装饰构造2楼地面装饰构造ppt模版课件
其特点是坚固、光滑、耐磨、易清洁、不易 起灰、防水抗渗性好,均匀稳定性甚至超过某些 天然石,造价比天然石低。
这种楼地面装修装饰多用于人流量大、保洁 度高以及防水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水磨石地面按其面层的效果,可分为普通水 磨石和美术水磨石。
美术水磨石是以白水泥或彩色水泥为胶结料, 掺入不同色彩的石子所制成的 。图2.3为水磨石 地面常见设计图案。
陶瓷锦砖出厂前已按照各种图案反贴在牛皮 纸上,以便于施工,见图2.8。
颜料在水磨石拌和物中的掺量,以水泥质量 百分率计,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见表2.1。
表2.1 颜料掺量
颜料掺量 等级
占水泥质 量(%)
微量级 0.1
轻量级 0.1~11~12
2.2.3.2 水磨石地面构造
(1) 找平面 只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做找平层: ① 基层平整度不够好或标高控制得不好,不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面层的构造也各不相 同,但无论何种构造的面层,都应具有耐磨、坚 固、平整、防水、防潮、不起尘、有一定弹性的 性能和装饰效果。
2.1.1 楼地面的构造层次及其作用
建筑物的地坪一般是由承受荷载的结构层 (垫层)、基层和满足使用要求的面层三个主要 部分组成。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荷载,因此,要求基层 应坚固、稳定。
不饱和聚酯涂布地面的缺点是不饱和聚酯的 固化收缩率较大,一般情况下的线收缩率约为 0.2%~0.5%。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加用分格条, 分格条可用铝、铜或塑料制成。另一个是采用较 多的是“打底悬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3) 它是由聚氨酯预聚体、交联固化剂和颜料等
组成。这类地面具有耐磨、弹性、耐水、抗渗、 耐油、耐腐蚀等优点。
它的特点是涂层与水泥基层结合较牢,能在 尚未干透的地面基层上施工,能采用刮涂法涂布, 因此施工方便,工具简单,涂层干燥速度较快, 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不产生裂纹,不起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摘要:建筑历史过程我们能够感受到建筑物的宏伟壮观,建筑装饰更是对建筑物的功能、美感及内涵的体现。

本文首先介绍建筑装饰的基本结构,然后从建筑装饰的性能、审美和文化三个层次对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饰艺术;层次结构
引言:对世界建筑的发展历史进行观赏,我们能够感受到建筑史的庞大与辉煌,观察每个国家的建筑,都能发现具有国家特色的韵味。

建筑装饰不仅能够给人以视觉享受,其代表的涵义也值得探究。

所有的建筑物都具有自身的装饰结构,即使存在差异,但最终的装饰结构还是集合了实用性能、审美观和文化于一体,要以建筑装饰本身结构为基本,从性能、审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建筑装饰的粗鞥次结构进行分析,将装饰层次升华到文明的表达上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进行了解并掌握,才能做好建筑装饰的分析。

1.建筑装饰基本结构
根据地区的差异和地区思潮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装饰的艺术形式都有所差别,又因为多年积累下来的多种的建筑文化形式,导致人们对建筑装饰的艺术有不同看法。

其实,建筑不应该仅仅具有使用的功能,建筑也应该有其自身的文化意义。

如果建筑的功能和文化能够表现出人们的思想,那么建筑就将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发挥出来了。

建筑表现出来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比较抽象,所以人们对这种社会责任很难理解,而建筑装饰的作用就是将人们理解建筑的社会责任更加具体化。

所以的建筑装饰活动都是为了协同建筑而产生,也就是说建筑装饰就是为了更好的将其社会责任表现出来。

所以,建筑和建筑装饰属于一体,但是却因为学科的分类而将两者分开。

建筑装饰的层次关系一般分为三个,分别为实用性能、审美和文化意义。

实用性能是建筑装饰的基础,建筑装饰最基本的属性是实用价值来体现的,这也是其功利性的表现。

同时,建筑装饰也属于一门艺术,装饰的各个方面都和美感相关,建筑装饰的审美表现了其艺术美的特征。

建筑装饰是对建筑结构的眼神,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体现建筑的意义,从这点上来看,建筑装饰对人的精神文化方面也比较重视。

建筑装饰的三个层次是逐步递进的级别。

首先保证实用性能,这是最基本需求,然后通过装饰审美对建筑进行表现,最终实现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

建筑装饰这三个层次属于一个整体,但是针对不同的建筑这三个层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性质的强弱也有差距,但是总之一点这三个层次即使侧重不同,也不可以单独存在。

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 2.1建筑装饰的实用性能层次建筑装饰的实用性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根据对中外各种类型的建筑起源进行分析,基本就是两种,第一是巢居,其次就是穴居。

在古代,人们主要是结合当地的地址特性和气候因素修建建筑物,建筑物的主要目的就是遮风挡雨,符合人类发展,因此从古代修建房屋可以看出,建筑物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是实现建筑本身的功能特性。

建筑的实用特性是人们修建建筑物的根本,这也是建筑装饰的最基础层次,而其他的层次都是建立在实用性能之上。

建筑装饰的发展最基本的
就是要实现其实用性能,然后采用合适的办法对空间结构和建筑物的内部构造不断美化,并且利用人类的审美观,加上一定的方法或措施,科学合理的将建筑的结构和装饰相结合,这样就能够给人类带来视觉方面的享受,也实现了建筑装饰的美学内涵。

建筑装饰的文化层次主要是将一定的历史文化融合到建筑装饰中去,简单来说就是建筑装饰对历史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承载力,我们可以通过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方式,对建筑物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实用性能作为建筑装饰最基本的层次之一,不仅是在审美上有自身的表达方式,在历史的文化传承上有一定的责任,并且都是以建筑装饰的实用性能为基础。

只有建筑装饰具备了实用性能这一基本功能,建筑装饰才能更好的表现其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

2.2建筑装饰的审美层次当今的建筑装饰只具备实用性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当代的建筑装饰也将审美融合进入,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还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审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活动,此活动是以人类的精神层面为基准,也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建筑装饰的一种寄托,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所说的美、丽和乐也就是人们对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外,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也是相似的,即审美是人类较高层次感情需求的表现之一。

建筑装饰是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审美的一种表现,对审美能动性有了一定发挥,并且赋予了建筑物一种审美的表现,但是人们的审美标准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审美标准对建筑装饰给人带来的感觉就会有所不同,对建筑装饰的评价就会有差异。

建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反映社会、民族和时代的不同特征,对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是一种表现,人们对建筑装饰的审美观念也就受到了一定影响。

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中西方的建筑结构的风格也就不同,这其实就是不同的文化传统早就的审美观念的不同,从这点可以反映出,文化、第五差异、历史和传统等很多因素对建筑装饰的审美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建筑装饰的审美过程中,如果将其融入到文化传统或固定的时期内,就无法依靠个人的审美观念对建筑装饰进行评价,这其实也是建筑装饰审美层次的特殊所在。

2.3建筑装饰的文化层次
建筑装饰的文化层次属于最高层次,也是建筑装饰的最终极目标,不仅蕴含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底蕴,也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能够有效的对建筑物所要表达的内涵展现出来,建筑装饰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文化层次来表达建筑的深层内涵,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体现,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在发展中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还对建筑赋予了审美概念,也将建筑装饰上升到文化层面上来。

实际上,每个建筑都是对特定时期或文化的表达,建筑装饰的文化层次也可以成为建筑装饰的意义,可以对中西方的建筑装饰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意义的表达是建筑装饰的最深层次的内涵,这比起实用性能呢个和审美观念来说,更加具体的阐述了建筑装饰的本质。

西方国家是把建筑的含义看做成为建筑环境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

一直以来,建筑就是一定时期内哲学思想的某种展现,不但是体现一种生活实践,更是
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体会。

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也具有比较明显的象征意义。

第一,我国不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装饰,吉祥的含义都一直融汇在其中,吉祥的设计成为了建筑装饰的主要设计理念,可以使用象征、谐音、比喻、组合、表号、图案、文字等很多艺术表现方式把建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相互融合在一起,充分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第二,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也充分体现了礼仪文化、人伦理念,所以,我国传统建筑装饰是将人文艺术和东方哲理结合在一起的体现,同时把建筑装饰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贯通融合,展现出其丰富多彩的一面。

3.结论
建筑装饰使建筑不仅具有了基本功能,还具有审美和文化底蕴,用建筑装饰手段将人类的审美观点和文化意识用建筑的具体方式进行体现,这也是对特定时期的文化的真实描述和表现,对建筑装饰层次结构进行分析,能够领悟到其最基本的实用性能,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及文化的体现和承载,因此性能、审美和文化三个层次对建筑装饰意义都很重大。

参考文献:
[1]薛颖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华中建筑, 2011
[2]沈宝云试析建筑装饰的层次结构商品混凝土, 2012
[3]张波建筑装饰艺术的结构层次研究——以南阳汉化馆设计为例考试周刊,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