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反应釜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设计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引言:介绍反应釜的基本概念、用途和重要性。

2. 反应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介绍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反应釜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特性、反应速率等。

3. 反应釜的材料选择:介绍不同材料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特定反应条件的反应釜材料。

4. 反应釜的容积和尺寸设计:根据反应物的量和反应速率,确定反应釜的容积和尺寸,包括直径、高度等。

5. 反应釜的加热和冷却系统设计:介绍不同的加热和冷却方法,选择适合的系统,包括传热介质的选择、传热面积的确定等。

6. 反应釜的搅拌系统设计:介绍不同的搅拌方式和搅拌器的选择,包括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等。

7. 反应釜的安全措施设计:介绍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包括压力控制、温度控制、泄压装置等。

8. 反应釜的操作和维护:介绍反应釜的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以及定期维护和保养。

9.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的反应釜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
设计过程、问题解决思路等。

10. 课程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反应釜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完整word版)反应釜设计

(完整word版)反应釜设计

(完整word版)反应釜设计第一章反应釜釜体与传热装置搅拌设备常被称作搅拌釜(或搅拌槽),当搅拌设备用作反应器时,又被称为搅拌釜式反应器,有时简称反应釜。

釜体的结构型式通常是立式圆筒形,其高径比值主要依据操作容器的装液高径比以及装料系数大小而定。

传热方式有两种:夹套式壁外传热结构和釜体内部蛇管联合使用。

根据工艺需要,釜体上还需要安装各种工艺接管。

所以,反应釜釜体和传热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釜体的结构和部分尺寸、传热形式和结构、各种工艺接管的安设等。

1.1反应釜釜体1.1.1确定反应釜釜体的直径和高度在已知搅拌器的操作容积后,首先要选择筒体适宜的长径比(H/D i ),以确定筒体直接和高度。

选择筒体长径比主要考虑一下两方面因素:① 长径比对搅拌功率的影响: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P ∝D 5(其中D :搅拌器直径;P :搅拌功率),P 随釜体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很多,减小长径比只能无谓的损耗一些搅拌功率。

一次一般情况下,长径比应该大一点。

② 长径比对传热的影响:当容积一定时H/D i 越高越有利于传热。

长径比的确定通常采用经验值。

表1-1种类罐体物料类型 H/D i 一般搅拌罐液-固或液-液相物料 1-1.3 气-液相物料 1-2发酵罐类 1.7-2.5在确定反应釜直径和高度时,还应该根据反应釜操作时所允许的装料程度---装料系数η等予以综合考虑,通常装料系数η可取0.6-0.85.如果物料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泡沫或沸腾状态,η应取较低值,一般为0.6-0.7;若反应状态平稳,可取0.8-0.85(物料粘度大时可取最大值)。

因此,釜体的容积V 与操作溶积V 0有如下关系:V=V 0/η…………………………………………………………………(1.1)选取反应釜装料系数η=0.8,由V=V 0/η可得设备容积:V 0=V ×η=1×0.8=0.83m 选取H/D i =1.0,由公式m D H V D ii 08.10.10.14433=??==ππ……………………………………(1.2)将计算结果圆整至公称直径标准系列,选取筒体直径 D i =1000mm ,查《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表8-27,DN=1000mm 时的标准封头曲面高度h=250mm ,直边高度h 2=25mm ,封头容积V h =0.1513m ,由手册查得每一米高的筒体容积为3195.0m V =。

反应釜的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的设计课程设计

反应釜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反应釜设计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

3. 学习反应釜的材料选择原则及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反应釜初步设计的能力,包括选型、计算和材料选择。

2. 提高学生通过实验、图表分析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反应釜设计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和节能等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分工与协作。

本课程针对高中化学或物理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反应釜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介绍反应釜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 分析反应釜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釜体、搅拌装置、加热和冷却系统等。

2. 反应釜设计原理与关键参数- 探讨反应釜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材料选择、热力学和动力学考虑。

- 讲解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关键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3. 反应釜设计方法与步骤- 引导学生了解反应釜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选型、计算、材料选择等。

- 指导学生运用相关公式和图表进行反应釜设计计算。

4. 反应釜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反应釜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设计优缺点。

5. 反应釜设计模拟与优化- 引导学生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反应釜设计的模拟和优化。

- 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设计参数,提高反应釜的性能和安全性。

多反应釜喷雾强化天然气水合物连续制备装置及工艺流程 说明书

多反应釜喷雾强化天然气水合物连续制备装置及工艺流程 说明书

多反应釜喷雾强化天然气水合物连续制备装置及工艺流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反应釜喷雾强化连续制备天然气水合物的装置及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在天然气工业领域,现有的天然气储运技术有:通过管道方式运输天然气;采用低温技术将天然气液化(LNG);在储罐中装入天然气专用吸附剂,将天然气进行吸附储存的吸附储存天然气(ANG)技术;将天然气转化为液体产品等技术。

目前天然气管道输送仍然是天然气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但是其初投资大。

LNG由于要低温液化,运营成本很大。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NGH)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气储运技术,它具有以下优点:蓄能密度大,在标准状态下1 m 3 NGH可储存150~180 m 3的天然气;制备技术条件容易,NGH可以在6MPa以下、-10~10℃条件下进行制备,与LNG相比在制备技术上避免了超低温的环节;水合物的热物理性比较稳定,储存安全;可有效地进行NGH的再气化,采用简单的加热手段就可将固体状水合物直接转化成可使用的气态天然气。

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有可能替代液化天然气技术成为未来天然气大规模储运手段之一。

由于水合物分解需要大量的热量,因此只需切断传热途径,就可以使水合物状态长期稳定,可以保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目前实现工业应用的天然气水合物制备技术可以分为搅拌式、鼓泡式和喷雾式。

搅拌式:通过搅拌可以增强水合物形成气与水的接触,促进水合物的溶解和水合物的形成。

缺点是需要消耗搅拌功,密封效果不易保证。

鼓泡式:使水合物形成气泡在水中运动、破碎,扩大气-水接触面积,以增加气体在水中的浓度,加快成核速率,减少诱导时间。

但是未反应完的气体需要通过压缩机使气体升压,然后和其它气体混合再次进入反应器,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

喷雾式:通过使用喷嘴使水雾化形成众多细小水滴,以次增大气-水接触面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

该方式无须其他搅拌装置,使得制备装置设计更加简单,容量增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喷嘴数量。

一种聚合反应釜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一种聚合反应釜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一种聚合反应釜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釜的控制与调节:釜的控制主要包括控制釜的开关和关闭、控制釜内的压力、温度和搅拌速度等。

将釜的开关和关闭设置为自动控制模式,可以通过信号传感器来监测釜内的压力和温度。

当压力和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加热或冷却功能,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搅拌速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以控制反应的效果。

2.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好的反应温度曲线,自动调节加热和冷却设备,保持反应温度的稳定。

3.压力控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压力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因此,该系统应该包含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釜内的压力,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反应压力范围,自动调节加热和冷却设备,保持反应釜内的压力在设定范围内。

4.进料控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需要逐渐添加反应物料。

进料控制系统应包含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反应物料的流量。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反应物料流量曲线,自动调节进料速度,以控制反应过程。

5.搅拌控制:搅拌是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促进反应物料的混合和均匀分布。

搅拌控制系统应包括搅拌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搅拌速度曲线,自动调节搅拌设备的转速,以达到所需的混合效果。

6.反应物浓度控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反应物浓度控制系统应包括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根据浓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反应物浓度,自动调节进料速度或反应时间,以控制反应物浓度在设定范围内。

以上是一种聚合反应釜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釜的控制与调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进料控制、搅拌控制和反应物浓度控制等方面。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反应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并降低安全隐患。

反应釜成套工程设计方案

反应釜成套工程设计方案

反应釜成套工程设计方案1. 概述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它广泛用于化学物质的合成、加氢、催化、蒸发等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应釜成套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釜体结构、加热方式、搅拌方式、制冷方式、安全措施等内容。

2. 釜体结构设计2.1 材料选择釜体材料是反应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反应釜的使用寿命和成本。

常用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玻璃钢等。

本工程设计选择使用SUS304不锈钢作为釜体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2.2 釜体结构釜体结构应合理设计,以保证反应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反应釜成套工程采用立式圆柱形结构,采用内胆外护褶板加固方式,背部设有支撑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顶上开设泥门,并设有活动导管以便于作业时的出料。

底部采用锥形设计,以方便物料的排放和清洁。

3. 加热方式设计加热方式是影响反应效果和产量的关键因素。

本工程设计采用电加热管作为加热源,加热区域设在橙化管内;在反应釜配套设备中设置温度控制仪进行温度的精确控制。

4. 搅拌方式设计搅拌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反应物质的接触和混合。

搅拌方式应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特点进行设计,本工程设计采用机械搅拌方式。

搅拌器采用桨形叶片,以确保良好的混合和物料的流动性。

搅拌器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使得清洗更方便。

5. 制冷方式设计反应釜在一些需要低温反应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制冷。

本工程设计采用制冷机组和制冷螺杆泵将制冷水泵入反应釜内进行制冷。

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和避免因冷却导致的温度过低和压力过高,采用温度控制仪对制冷过程进行控制。

6. 安全措施反应釜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

本工程设计设置以下安全措施:•采用不锈钢铠装加固防止爆裂•前、后部设有安全阀、压力表、温度控制仪等安全保护装置•反应釜底部设有可控的自动排液装置7. 结束语反应釜成套工程的设计方案包含了釜体结构、加热方式、搅拌方式、制冷方式、安全措施等内容。

基于ANSYS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

基于ANSYS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

基 金项 目: 广东石 油化工 学院青 年创新人 才培育项 目( 3 1) 2 64 0 作 者简 介: 王海秀(92 )女 , 18一 , 湖南资兴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
第3 期
王海秀 : 基于 A S S N Y 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H12 T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5o 2 1)3 0 8 0 17 —69 (0 10 —0 1 — 3
天 然气 水 合 物 是 由天 然气 与水 在 高压 低 温 条件 下 结 晶形 成 的固态 笼 状化 合 物 , 3的天然 气 水 合物 1 m
Jn.01 u 2 1
基 于 A S S天 然 气 水 合 物 反 应 釜 的 有 限元 分 析 和优 化 设 计 NY
王海秀
( 东石油化 工学院 化 工与环境工程 学院, 东 茂名 55 0 ) 广 广 200
摘要: 采用有 限元分 析软件 A S S 对天然气水合物反应 釜进行 了应 力计算 和分析 。在保证 其它要 求 的情 况下 , NY , 以重 量最 小 为优 化 目标 , 对其重要尺寸进行 了优化设计 和计算 , 得到了最合理 的尺寸 , 达到减小容 器总质量 、 降低 成本 的 目的 。这对 水 合物法储运天 然气 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N Y ; A S S 天然气水合 物 ; 反应釜 ; 有限元分析 ; 优化设计
1 9
择筒体壁厚及封头壁厚为主要的优化参数 , 使得容器在给定的刚度和强度要求下总重量 最小。则该壁
厚 高压 容器 优 化设计 的数 学模 型见 式 () 1。
m n ( =W iF )
1 6≤ t ≤ 2 1 0

利用水合物法将放空天然气进行捕获工艺设计

利用水合物法将放空天然气进行捕获工艺设计

利用水合物法将放空天然气进行捕获工艺设计水合物法是一种将天然气中的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捕获和储存放空的天然气。

下面将介绍水合物法的工艺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

一、工艺设计流程:1.原料准备:准备纯净的水和放空的天然气作为反应原料。

确保天然气中的杂质含量低以提高水合物的产率。

2.控制条件:确定合适的压力和温度条件。

水合物的形成需要适当的压力和低温。

一般来说,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水合物的产率。

3.反应器设计:设计合适的反应器以容纳反应原料并促进反应。

通常采用高压反应器和冷凝器,以提供适当的反应条件。

4.制备工艺:将天然气和水流经反应器,在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分离和收集:将水合物晶体从反应器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收集。

可以采用过滤、离心等技术分离水合物晶体。

6.再生和储存:对分离出的水合物晶体进行再生操作,将甲烷释放出来并循环利用。

可以采用降低压力和提高温度的方法进行再生。

释放出的天然气可以进行储存和利用。

二、关键要素:1.压力和温度:水合物的形成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需要确定合适的处理条件。

一般来说,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水合物的形成和稳定。

2.反应器设计: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反应原料的投入和排出、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反应速率的提高等因素。

适当的反应器设计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3.分离和收集技术:水合物晶体的分离和收集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分离。

常用的方法包括过滤、离心等。

4.再生技术:水合物晶体的再生操作需要对甲烷进行释放,并将水合物晶体回收再利用。

选择合适的再生技术可以提高工艺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5.储存和利用:释放出的天然气可以进行储存和利用。

储存技术的选择和储存条件的控制对于水合物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水合物法是一种捕获和储存放空天然气的有效方法。

通过合适的工艺设计和关键要素控制,可以提高水合物的产率和效果,并实现天然气的循环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天然气水合物就是俗称的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对其进行开采利用,对缓解当今能源危机具有战略意义。

在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开采深海海底浅层非成岩地层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所以一种固态流化开采的新思路被提出。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低压、高温下在极低的地理位置中形成的,所以难以获取。

若能采用一系列技术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人工合成,便减少了难以开采的世纪难题。

本研究所涉及的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实验是在刚成立的全球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中进行,自行设计制造相关实验装置,以达到实验室快速合成天然气水合物,为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实验样品。

1 系统回路设计合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操作规程包括:抽真空、注蒸馏水、注甲烷气体、合成天然气水合物。

抽真空作业是在所有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启动空气压缩机和循环泵,抽离反应釜内的空气,观察釜顶压力表读数适时关闭压缩机和循环泵。

注蒸馏水作业是调节截止阀V-04的开度,启动柱塞泵向反应釜注蒸馏水,由流量计G4的读数适时关闭截止阀V-04。

注甲烷气体作业是调节截止阀V-01、V-03的开度,向反应釜注适量甲烷气体,根据压力表P1及流量计G1的读数,判断是否达到反应的适宜条件。

当达到理想压力、流量时,依次关闭截止阀V-03、V-01。

合成天然气水合物是调节截止阀V-03的开度,启动循环泵和空气压缩机,使高压甲烷气体通过釜顶气相出口经循环泵通过釜底气相入口的气体分布器进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合成反应。

根据电阻测量得到的电阻变化率图表,调节截止阀V-01、V-03开度达到注气增压的效果;实时改变恒温水浴的温度参数,控制釜内温度使反应条件适宜水合物合成。

回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回路流程图2 反应釜设计本论文介绍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反应釜系统设计:反应流程的优化设计、测量方案的优化设计、合成装置的设计开发。

其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是反应釜的设计。

结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反应条件、存在形态、物理特性,对其合成反应釜进行完备设计。

反应釜主要由釜体、上下盲板、气相入口、气相出口、液相入口及测量装置等组成。

釜体的主体结构为空心圆柱体,与上下盲板以垫压O型密封圈及法兰螺纹连接,法兰与螺栓共计16套,上下各8套,在盲板外沿均匀分布;在釜体上开有上下呈十字分布的2组通孔,上下各加装一套点测量电阻装置,其连接方式采用新型的垫压O型密封圈的密封技术;在下盲板上开有气相入口的通道,加装带有气体分布器的气相接口;在上盲板上开有气相出口及液相入口的通道,用于连接气相出口接头与液相入口接头,在上盲板上圆心处开有外接测量温度、压力设备的通孔,加装了温度、压力测量设备。

反应釜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反应釜示意图3 设备选型3.1 反应釜由于本实验反应物有蒸馏水,为避免反应釜生锈故采用304不锈钢。

反应釜的抗压强度为12MPa,在高压条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系统设计李孟渚 杨雄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摘要:本文旨在研制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快速合成装置,用于实验室快速合成天然气水合物,对天然气水合物反应釜系统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配套仪器的选择方案。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合成反应釜 系统设计 仪器选择Design for reaction still of natural gas hydrateLi Mengzhu,Yang Xio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engdu 610500,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rapid synthesis unit of natural gas hydrate developed for rapid and large scale production in laboratory,which include the design of reaction still and instrument selection.Key words:natural gas hydrate;reaction still;system design;instrument selection146件下装置不发生变形,在低温条件下不发生破裂。

为避免生成的冰对实验产生影响,设计5000mL的反应釜,以保证在有冰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合成足量的天然气水合物用于研究。

反应釜上的法兰选用DN150PN25;盲板选用DN150PN40;总尺寸h=376mm,Φ300mm;釜体尺寸Φ159*5mm。

3.2 便携式气体加压系统本项目采用设备型号为MGU-D15-1-150-F的便携式气体加压泵。

便携式气体加压系统达到设定的最终压力时,增压站会停止运行;长时间保压,保压期间无热量消耗;工作压力可以通过调节驱动空气压力来控制。

压缩比1:15;最大输出压力15MPa;最高工作温度80℃;气体放大器型号DLE15-1-NN。

3.3 水合物低温水浴槽本项目采用水合物低温恒温水浴槽,该设备分为三大模块: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内外循环系统。

制冷系统采用风冷式全封闭压缩机制冷,具有制冷速度快、噪音低等优点,还具有过热、过电流多重保护装置。

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微机显控制,可修正温度测量值偏差,具备上下限温度超温报警、PID自动控制、软件触摸设定温度等功能。

内外循环系统具有内、外循环功能。

外循环时将槽内恒温液体外引,外引后的液体作为冷源(热源),降低(升高)槽外部实验容器的温度,大大扩展设备使用范围。

设备的定制编码为15B3;电源电压220 V;安装功率3.9kW;可测温度范围-20~95℃。

3.4 水合物气体增压系统本项目采用的水合物气体增压机主要为螺杆空压机和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适用于排气压力<1.6MPa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由筒体、封头和各种用途的管接头等组成。

螺杆空压机具有除尘效果好、换热效果好、分离效果优的特点。

如表1~2所示。

表1 水合物气体增压机规格参数名称规格参数名称规格参数设备型号25A润滑油量/L12排气压力/MPa 0.8容积流量/(m 3·min -1)3.0电压/V 功率/kw38018.5电流/A比功率/[Kw·(m 3·min -1)]378.2表2 气液分离器规格参数名称规格参数名称规格参数设备型号102200-LJ001容积/m 30.02尺寸Φ219*4*610mm 工作压力/MPa1.3最高工作温度/℃设计温度/℃<150150设计压力/MPa 耐压试验压力/MPa1.431.923.5 其他零件本实验装置所需输气管内径均为3mm,全部中间连接件内径尺寸均为3mm,压强计量程为15MPa,精确度为0.1MPa,气体流量计量程为10000mm 3/s,反应釜与循环泵之间连接液体过滤器,其类型为T型卡套式过滤器,目的是过滤循环气体中的蒸馏水。

4 结束语本研究通过设计计算,成功研制出天然气水合物快速合成反应釜,根据各个工作参数设计了合成水合物的系统回路,其中加入了气循环系统,在防止水合物集中固定生成在某处的同时又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最终快速合成了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天然气水合物。

这为后续研究水合物的合成奠定了实验基础,为水合物组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样品及实验平台。

配水器工作筒外径较大,密封在隔离封隔器的密封筒内,是注水管柱卡死的主要原因。

打捞配水器工作筒时,应该优选“下击为主,倒扣、磨铣和上击打捞为辅”的方针。

在打捞管柱底部增加钻铤,增加管柱的下击力。

3.3 磨铣、套铣组合解卡套铣作业是提高打捞效率,增加打捞作业成功率的主要手段。

空心集成注水管柱由于需要满足分层调配,分层酸化等作业的需求,一般在配水器工作筒内投入配水器芯子,因此,配水器工作筒上下都要求下入大尺寸油管,其中以3-1/2″油管居多。

打捞作业时,往往无法满足套铣作业的需求,而逐根倒扣打捞存在耗时长,跑钻多等缺点,因此,采用磨铣及套铣作业相配合,即将节箍进行磨铣后,进行套铣作业。

即“磨铣+套铣”组合解卡打捞技术。

可以有效地解决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无法套铣的难题。

3.4 化学除垢清洗通过大量的陆地实验,优选“破胶剂+无机垢清洗剂”组合使用。

其中破胶剂溶解包裹在外层的有机垢,无机垢清洗剂溶解包裹在内层的有机垢,在有利于解卡的同时,可以减少“二次卡死”。

4 技术实施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打捞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渤海油田的5口井的作业,成功率100%。

其中,2层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打捞1口,3层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打捞3口,6层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打捞1口。

随着海上油田注水井数量日益增加,相应的打捞作业也是相应增多。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打捞解卡作业的成功率,缩短作业工期,降低了作业成本。

5 结束语1)空心集成注水管柱打捞技术适用于海上油田垢卡细分层注水管柱的打捞。

2)针对“垢卡”管柱和“砂卡”管柱的不同,对垢卡空心集成注水管柱的打捞钻具组合进行了优化设计,有利于垢卡管柱的解卡打捞作业。

3)化学除垢清洗有利于垢卡管柱的打捞。

参考文献[1]邓建明. 渤海油田防砂技术[M].北京:石油工艺出版社,2013:1-3.[2]程心平,王良杰,等. 渤海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海洋石油,2015,35(2):61-65.[3]刘卫坡,龙江桥,等. 海上一趟多层大直径防砂管柱打捞实践[J].油气井测试,2015,24(1):44-46.[4]王辉,邓晗,等. 分层注水管柱及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14(2):56-59.(上接第13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