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策略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开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策略研究,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在全面了解农业机械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要求,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化;推进策略引言:农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农业逐步加快推广与发展的步伐,传统人工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成为了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推动农业发展和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破解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
1.1能够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耕作条件,可为农业机械化指明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农村农业生产力。
1.2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化肥、农药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
可以大大降低农作物种植生产中的劳动量,压缩成本投入,有利于丰富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资源最大化利用,从而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
同时,生产力的提升又会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广与应用案例

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广与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新农业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新农业农机装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农业农机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无人机可以通过航拍技术获取大量的农田信息,帮助农民精确施肥、测量土地面积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智能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智能农机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种地、授粉、收割等农业操作的智能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消耗。
四、数字化农机监控系统的应用案例数字化农机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GIS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种植地的温度、湿度、施肥量等参数,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五、智能化农机在果业中的应用案例智能化农机在果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例如智能化摘果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识别成熟的水果并进行收果,提高了采摘效率和产品品质。
六、农机装备的智能维修系统智能维修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农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发出维修提示,提高了维修效率和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七、精准农机装备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案例精准农机装备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求进行施肥、喷药等农业操作,达到最佳的农业生产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八、农机装备在农村电商中的运用农机装备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九、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广的难点与挑战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技术培训、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难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十、结语新农业农机装备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能够积极拥抱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总结:新农业农机装备推广与应用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帮助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
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

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第二章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概述 (3)2.1 智能农机装备的定义与分类 (3)2.2 智能农机装备的关键技术 (3)第三章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策略 (4)3.1 研发目标与任务 (4)3.1.1 研发目标 (4)3.1.2 研发任务 (4)3.2 研发流程与方法 (5)3.2.1 研发流程 (5)3.2.2 研发方法 (5)第四章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 (5)4.1 感知技术与传感器选择 (5)4.2 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6)第五章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 (7)5.1 决策算法与应用 (7)5.1.1 算法选择 (7)5.1.2 算法应用 (7)5.2 控制策略与系统设计 (7)5.2.1 控制策略 (7)5.2.2 系统设计 (7)第六章智能农机装备系统集成与验证 (8)6.1 系统集成方案 (8)6.2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8)第七章推广策略与模式 (9)7.1 推广策略制定 (9)7.1.1 政策引导与扶持 (9)7.1.2 技术培训与宣传 (9)7.1.3 示范推广与应用 (10)7.2 推广模式选择与实施 (10)7.2.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 (10)7.2.2 产业链协同推进模式 (10)7.2.3 企业主导模式 (10)7.2.4 农户参与模式 (10)第八章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案例分析 (10)8.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10)8.1.1 案例一: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0)8.1.2 案例二:智能收割机在小麦收割中的应用 (11)8.1.3 案例三:智能灌溉系统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11)8.2 农业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案例 (11)8.2.1 案例一: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8.2.2 案例二:智能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农业决策中的应用 (11)8.2.3 案例三:智能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第九章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11)9.1 政策法规分析 (12)9.1.1 现行政策法规概述 (12)9.1.2 政策法规对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影响 (12)9.2 产业发展建议 (12)9.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2)9.2.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2)9.2.3 提高企业竞争力 (13)9.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3)10.1 研究结论 (13)10.2 研究展望 (13)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
推动农机新技术新装备鉴定推广应用提升油菜籽机收减损作业质量

专题探讨|四川农业与农机/2024年2期|>>>(总第119期)本栏目由本刊与四川省农机鉴定站合办农机鉴定推动农机新技术新装备鉴定推广应用提升油菜籽机收减损作业质量1油菜籽机收质量现状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任务。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油菜面积,但油菜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远低于水稻、小麦、玉米,收获机械化率更低,通过“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查询,截止2024年3月13日,全国通过鉴定且证书现行有效的谷物收割机有441个机型,玉米收割机有1186个机型,油菜籽联合收割机仅有25个机型。
油菜籽机收损失率合格率低。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油菜籽机收比武、试验鉴定和调查等方式对在四川作业的16台油菜籽收获机开展了机收损失率实测,其中14台收获机机收作业时作物完熟,籽粒含水率在15%~25%之间,检测结果为机收损失率最低为5.9%,最高为19.3%,平均损失率为11.5%,且只有3台收获机作业机收损失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不大于8%的合格要求;另外2台作业时作物分别处于过熟期和黄熟期,损失率均超过了25%。
机收损失率合格率低一直阻碍着油菜籽收获机械化发展。
油菜籽收获机作业质量存在差距,不同结构机型差距明显。
在2022年四川油菜籽机收作业大比武中,作物完熟,油菜籽粒含水率为20%,5台联合收获机在同一块油菜地里同时作业,实测结果机收损失率最低6.0%,最高19.3%。
参赛机手均有多年驾驶经验,机务工作时间均超过5年,同场竞技,田间试验条件基本相同,机收损失率出现较大差异,反映出不同油菜籽收获机作业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作业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油菜籽收获机割台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传统结构,割台喂入机构驱动型式为拨禾轮+侧竖割刀;另一种为近年出现的新型割台,割台喂入机构驱动型式为拨禾链+侧边锥型螺旋分禾导入装置。
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的意义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引入新的耕作技术、新的育种方法以及先进的农机设备等,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其次,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新技术的引入可以减少人工投入和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使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再次,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从传统的生产型向加工型、服务型转变,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最后,农业科技的推广也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然而,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
由于农民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存在成本压力以及传统的习惯等原因,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是推广政策和机制不健全。
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然而现实中政府在农业科技领域缺乏长期的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同时缺乏科学、高效的推广机制,导致科技推广效果不佳。
此外,农业科技的推广也存在着区域差异。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然而,另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自身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有效地推广农业科技,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三、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发展方向面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问题,需要在政策、机制和技术等方面做出改进和创新,以促进农业科技的更广泛推广与应用。
新型农机技术应用及推广路径

新型农机技术应用及推广路径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做好农业生产工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推广、应用新型农机技术,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推广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论述了国内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途径,分析了其推广过程中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使用风险建立保障机制;针对高额成本出台补偿措施;针对农机适用范围的限制,鼓励示范引领;改变传统生产观念,提高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优化推广思想与方式。
实践证明,应用新型农机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推广难点;农业引言农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新型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在农机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已初步建成农机化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农机化建设,提升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农机技术能够切实的解决传统农业在资源、劳动力等各方面上存在的局限性。
本文对农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使农机技术更够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
1现代新型农业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不同于传统农业,现代新型农业具有集约化、市场化、商品化、机械化等特征。
商品化指的是目前农产品能够实现自由的市场以及货币交换,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商品,而当商品化率越高时,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市场化指的是以价格机制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经济中另一要素就是价格,它与成本、交易平台等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对我国的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集约化指的是在一定的面积中投入相应的劳动以及资金等,从而能够在较小的面积土地中获取更高收益;机械化指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情况与建议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情况与建议1. 引言1.1 介绍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民主要靠传统的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我国农业部门开始引进和推广农业机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人口结构和就业模式的变化,传统的人力劳动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推广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经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农业机械技术将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阐述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基层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广农业机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通过推广农业机械技术,还可以提升农产品加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 正文2.1 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基层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很多农民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智能化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意义及应用建议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技术的有力支持,农机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中,针对性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力度和深度,最大程度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优势,从而减轻农业劳动的强度,提高农业作业效率,确保农业产业效益持续增加。
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应用,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实现科技和农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能化应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意义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可以大大提高农机设备利用率,从而促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从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来看,它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具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特点,也是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可以提高农机设备作业的精准性农机设备是农业机械技术应用的载体,而且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需要通过农机设备来实现,农机设备的高效运行可以充分展示出农业机械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从而让更多的劳动群众直观感受到新技术的应用优势,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中。
首先,在农业生产中,农机设备对种植土地进行耕作时,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掌握土壤的粘度、温度、湿度、营养物质含量等信息,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基肥施加,最后结合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耕作机的齿轮开合度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使土地耕作深度合理,土壤得到细化,为农作物根系发育提供有利环境;其次,在播种环节,可以根据种子类型和土壤土质综合信息,对播种机的下籽量进行科学选定,实现对播种密度的精准把控,这样可以确保农作物种子顺利发芽,提高种子发芽成活率。
2、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工作的开展中,对智能化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可以使农机设备的性能发挥达到理想状态,更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为农业增收增益打下基础,这也间接的确保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持续良好。
首先,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支持下,构建智慧化控制中心,确保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在掌握农作物生长信息和基本指标后,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适时采用水肥一体机,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足够,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吸收转化率,在此基础上保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为品质良好打下基础;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小型气象环境精准监测设备高效运行,从而实时掌握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信息和指标,例如温度、湿度、风向、降水量等,同时参考本地天气预报,第一时间启动温湿度调控设备,为农作物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产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一种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吾托库尔买买提吐尔逊任课教师:玉米联合收获机和摘棉机在精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书作者:吾托库尔买买提吐尔逊指导教师:杨宛章摘要: 棉花是精河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因为各种原因延迟了棉花采收期。
玉米虽然在精河县的种植面积不多,可是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收入资源,同样的原因玉米的采收期也延迟了好几天,降低了玉米的产值,所以推荐了两种机械来解决这写问题。
关键词:摘棉机;农业机械;棉花采摘;玉米;收获机;联合收获机。
前言:棉花采收相对较晚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采面积较去年增加 20 万亩左右,加大了机械采收任务;1/ 16二是今年棉花播期较去年推迟 10 天左右,成熟期相应推迟;三是机采棉前期收购价格高,中后期有所下降,部分机采棉农暂时停采观望;四是棉花收获中后期降雨降温等天气过程延迟了棉花采收期。
1. 精河县(地区)的情况简介地理情况 2010 年,精河县行政区总面积 1 118 712.11 公顷,耕地 63 823.57 公顷,园地 1 967.27 公顷,林地 299 387.42 公顷,草地 529 129.49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8 482.7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3 769.1 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28 160.74 公顷,其他土地 83 991.82(包括兵团)。
精河县(地方)耕地由水浇地、枸杞地、水田、菜地 4 个 2 级类型组成。
全县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2.35%,水浇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8.5%,枸杞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10.2%,水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23%,菜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0.07%。
人口情况 2010 年末,精河县总人口为 143383 人(含兵团)。
其中:地方人口114776 人,农业人口 76842 人,占总人口 66.95%,非农业人口 37934 人,占总人口 33.05%。
男性人口 58809 人,女性人口 55967 人。
农、林、牧的产值 2010 全年粮食总产 63076 吨;棉花总产 57616 吨;枸杞总产 12247吨;蔬菜总产 13482 吨,。
---------------------------------------------------------------最新资料推荐------------------------------------------------------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1 万亩,森林覆盖率 9.93%。
精河县地方年末牲畜存栏头数 36.65 万头。
其中农区年末牲畜存栏达 17.96万头;商品率达 57.08%;肉类总产量 5996 吨;绵羊毛产量 737 吨;牛奶产量 5407 吨;禽蛋产量 778 吨。
农牧民的年收入至 2010 年末,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 29.99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 1.0003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 10.2 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 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560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 1.4 万元。
2. 精河县(地区)的农、林、牧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 1 2.1 农、林、牧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精河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工业门类齐全。
多年来,精河县依托丰富的本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逐步形成了一红(枸杞)二白(棉花、盐业)一绿(瓜果蔬菜)和突破发展奶牛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精河县小麦、玉米、油料、黑瓜子均能获得高额丰产;棉花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精河枸杞个大、色红、质优、含糖量高,其产量已占有全国枸杞总产量的半壁河山。
3/ 162019 年,全县枸杞良种化率达到 85%以上,单产达到203.03 公斤,总产达到 3.35 万吨,产值达到 5 亿元以上。
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枸杞产业的直接经济收入达到 2019 元以上,枸杞产业在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所占份额达到 20%,该产业对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 10%。
其中:科技示范基地-托里乡生态健康果园内示范种植的枸杞干果亩均产量达 210 公斤,200 亩健康果园总产达 42019 公斤,与非示范园相比,单价每公斤新增 35 元,亩增效益 7980 元,200 亩健康果园新增 159.6 万元。
所生产枸杞果经检测品质达到生态健康果品质量标准要求,优质果品率达到 85%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户,为精河枸杞提质增效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019 上半年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1171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501 万元,林业产值 2365 万元,牧业产值 25753 万元,渔业产值 11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435 万元。
截止目前,精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22.8 万亩。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1 万亩。
其中:春小麦种植面积 4.1 万亩;玉米种植面积 2.0 万亩。
---------------------------------------------------------------最新资料推荐------------------------------------------------------ 棉花种植面积 88.3 万亩;枸杞 17.2 万亩;油料作物 0.97 万亩;甜菜 0.96 万亩;其他农作物 7.9 万亩。
其中打瓜籽 1 万亩。
苜蓿 3.6 万亩。
粮食作物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去年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比较低,因此,种植户适当的调整了种植面积。
棉花一直作为我县传统大宗农作物,农民早已熟练掌握棉花种植管理技术,有很大的种植惯性。
而且棉花有较高的价格补贴,再加上受去年其他农作物价格低迷的影响,为降低种植风险,提高效益,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
上半年牲畜期末存栏 56.76 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 2.54 万头;牛存栏2.19 万头;羊存栏 51.54 万只. 上半年牲畜出栏 12.05 万头/只,其中生猪出栏 1.15 万头;牛出栏 0.40万头;羊出栏 10.41 万只。
上半年肉产量达 3150 吨,其中:猪肉 666 吨;牛肉 496 吨;羊肉 1632吨;禽肉 203 吨;牛奶产量 3669 吨;禽蛋产量 341 吨。
精河县有lt;lt;精河县河西养鸡场gt;gt;,2009 年 7 月投入两万余元将两栋鸡舍全部改造,实 2 现机械化清粪和5/ 16喂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0 年存栏量达 10000 只,纯利达 15 万元。
2010 年 10 月养殖场扩大规模至 2019 平方米,存栏量达23000 只。
2019 年 4 月开始投入使用,预计纯利达 35 万元左右。
3 2.2 列表说明农、林、牧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表 1 精河县农作物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表农作主要生产环使用机械种类使用人工情况物种节类棉花耕整地大中型拖拉无机;铧式犁播种移栽简评使用机械是否合适合适;现在都用农业机械来完成此工作小中型拖拉一个人检查盖膜情合适;滴灌浇水时可以机;覆膜播种况;浇水的时候肥料把肥料加上机;加上都需要人工完成合适;滴灌浇水之类的田间管理收获不需要采棉机 40%的收获工作由人合适;现在政府逐渐推工来摘荐使用采棉机合适;现在都用农业机械来完成此工作合适;现在都用农业机械来完成此工作玉米耕整地大中型拖拉无机;铧式犁播种移栽小中型拖拉无机;玉米播种机田间管理收获不需要玉米收获机都需要人工完成合适;滴灌浇水之类的 50%的收获工作由人合适;适合精河县的田来完成小麦耕整地大中型拖拉无机;铧式犁合适;现在都用农业机械来完成此工作播种移栽小中型拖拉无机;2BF12 型小麦播种机合适;现在都用农业机械来完成---------------------------------------------------------------最新资料推荐------------------------------------------------------ 此工作田间管理不需要都需要人工完成不合适,小麦的管理工作本来就少收获雷沃谷神 GE50 无小麦机 4 合适,都由机械来完成表 2 精河县林果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表林果种类主要使用机械种使用人工情简评使用机械是否合适生产类况环节枸杞修剪修剪器人工完成不合适;没有修剪机械施肥滴灌设备来人工施肥占合适;费用很低,农民们都能接受施肥 50%左右的范围内合适喷药背负式电动人工完成喷雾器收获无都由人工来不合适收获苹果修剪修剪器人工完成不合适合适;费用很低,农民们都能接受的范围内合适施肥滴灌设备来人工完成施肥喷药背负式电动人工完成喷雾器收获无人工完成不合适表 3 精河县河西养鸡场各主要生产环节中使用机械和使用人工的情况表畜禽种类主要生使用机械使用人工情简评使用机械是否合适产环节种类况饲草收饲料机械获加工需要一个人合适,饲料机械是鸡场建设设备,按比例添加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饲料润滑系统等组成鸡搅拌投链板式喂只需要一个合适,链板式喂饲机正适合用于平喂饲机人来控制机养和各种笼养成鸡舍械设备需要一个人合适,嘉能机电的第五代水泵就是来冲洗专门抽鸡粪鸭粪由人工来收不合适,要是想用全自动鸡蛋收集集工具就得从改造养鸡场开始 5 粪便清压力水泵理畜产品无7/ 16收集 2.3 分别说明农、林、牧哪个种类哪个生产环节所需人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并说明迫切需要使用机械的理由。
2019 年,精河县棉花总播面积 91.3 万亩,其中:机收面积 50 万亩,占总播面积 54.8%,人工采摘面积 41.3 万亩,占总播面积 45.2%。
据了解,棉花采收相对较晚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采面积较去年增加 20 万亩左右,加大了机械采收任务;二是今年棉花播期较去年推迟 10 天左右,成熟期相应推迟;三是机采棉前期收购价格高,中后期有所下降,部分机采棉农暂时停采观望;四是棉花收获中后期降雨降温等天气过程延迟了棉花采收期。
所以强烈推荐用摘棉机械来完成收获工作的的大部分。
精河县的玉米种植面积本来就不多,可是收获工作往往都是人工来完成,因为精河县的工人不多,来不及及时完成收获工作,年年都会延迟 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