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技术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技术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章项目来源及公司介绍
一、项目来源
烟叶是卷烟的主要原料,它不仅关系着卷烟制品的质量,而且关系着卷烟商品的花色品种及类型。
卷烟工业要求生产的卷烟商品有饱满的吃味,适当的劲头,浓郁的香味,低含量的焦油。
“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具有提高烟叶和烟丝醇和度、减少烟气中的杂气、抑制烟气中低沸点物质的生成、改善燃烧效果、促使烟叶或烟丝快速醇化、提高烟叶的生理成熟度和化学成熟度的作用。
把该产品按一定比例加入各类烟叶(包括当年新烟叶和多年陈旧烟叶)和各类卷烟配方中后,能明显提高烟叶和卷烟的吸食品味,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杂气、刺激,使香气更加饱满。
由于烟叶、烟丝品质得以改善,使得各类烟叶进入卷烟配方的可用性大大提高,缓解了高档卷烟在品牌扩张时对高档烟叶的需求压力,有效地提高了烟叶资源的利用率。
更重要的是,该产品对于中低档卷烟的品质和档次提高幅度特别显著,能让广大烟民在不提高消费标准的前提下,把抽上“好烟”变为现实。
因此,它的发明将导致一场烟草的革命。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我国加入WTO后烟草业面临的困境,编制而成。
三、公司概况
1.公司名称: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云兴路99号
3.邮政编码:某
4.公司法人:
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在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生物科技研发、生产企业。
其前生是云南卷烟材料分厂,该厂在过去的十多年一直致力于高新烟草科技产品的生产。
根据国家和行业的需要,几年来相继研制成功了一系列烟草领域的科技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该系列技术属于发明专利,主要有:1、“丙纤滤棒效果醋纤化”(专利号:某)。
2、“高科技卷烟过滤棒”(专利号:某)。
该产品曾获省、市、区科技进步奖,第十三届科技发明奖,中国专利十五年成就最佳项目奖等多项奖。
3、“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专利号:某)。
该产品多次被行业内外有关知名人士给予了“将导致烟草重大变革”的高度评价。
公司现有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团队精干、富有创造精神。
公司的几项发明,属于烟草领域中比较先进的技术。
公司秉承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大力弘扬“负责,求实,创新”的行业精神,不断投入资金,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烟草高科技的思路,在产品生产上精益求精。
公司希望通过各界的鼎立支持与协助,真正实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第二章产品概况
一、产品介绍
卷烟工业,将原烟(初烤烟)经过打叶、复烤而未经发酵和醇化的干烟叶称为新烟,新烟还不适宜吸食,更不宜直接用来进行卷烟工业生产,还必须进行发酵处理。
因为新烟在品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颜色偏淡甚至带青;缺乏芳香、和谐、悦人的香气而带有不同程度的生青气或其它杂气;吃味苦涩、呛辣、粗糙、刺激性强烈;燃烧性较差。
而烟叶在一定的含水量和温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陈化(即自然发酵),其颜色、杂气、吃味等方面都能得到明显改善,一般表现为:颜色加深变佳,并均匀一致;香气变纯变浓、青杂气减轻、刺激性减弱、吃味醇和;燃烧性、韧性和弹性增强。
但是自然醇化成本很高,以红塔集团为例,每年要花费大概500多亿,而其他实力较弱的烟厂则承担不了如此高的费用。
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以下简称醇化剂),是我公司以解决烟叶多年自然发酵的困难、让消费者在不提高消费标准的前提下,能够抽上醇和、纯净、高品质的卷烟为目的而研制的专利产品。
它是采用云南高寒山区特有的几种植物提取物,配以具有提高烟叶活性的生物制剂经过高科技技术加工而制成的产品,色泽为浅淡黄色,以食用酒精和部分丙二醇为溶剂,流动性能良好的液体,且无毒、无害。
通过对样烟烟气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加入该产品以后,烟气中的多种重金属如铋烯全、砷、铅、汞、铋、铬、镍、镉、硒等都因燃烧度和的提高,而相应减少;并且焦油、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氨减少,苯比(a)蒽、屈、苯并(a)芘等主流烟气中的多环芳烃也减少;同时主流烟气中的酚类化合物,如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儿茶酚、苯酚、间+对甲基苯酚、邻甲基苯酚等都相应减少。
该厂品具有提高烟叶和烟丝醇化度,减少卷烟烟气中的杂气,抑制烟气中低沸点物质的生成,改善燃烧效果的作用,并能促使烟叶快速醇化,以提高烟叶的生理成熟和化学成熟度。
在按一定比例加入各类烟叶(包括当年新烟叶和多年陈旧烟叶)和各类卷烟
配方后,经过物理化学的渗透和平衡,醇化剂的活性成分进入烟丝的分子结构中,并利用化学键和物理力的作用,激活烟叶的生物分子,使烟叶的生理和化学成熟度有所改进,从而有效的缩短了烟叶的醇化时间,使之可用性得以明显提高。
因为,烟叶经过烘烤,叶片组织死亡,内部生理过程结束,细胞透性增大,氧化易于进行。
吸湿性和吸收异味性加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利于醇化剂的渗透和醇化作用。
在燃烧过程中,醇化剂的有效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起燃烧催化作用,使烟叶的燃烧更加完全;较为完全的燃烧,有利于低分子化合物和有害物质的减少,这些物质的减少将使烟气中的杂气明显减少,打破了杂气和香气的平衡,香烟的内在质量得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能明显提高烟叶和卷烟的吸食品味,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杂气,提高香气,还能取代部分香料,能为烟厂节约成本。
二、产品特性
1、可以用在制丝生产线上。
在不提高成本的同时,提高香烟的品质,使低档烟在口感、杂气、谐调、醇和等方面达到并超过高档烟的水平,并且可以除去生烟草味、降低焦油含量、增加香气;
2、可以使用在薄片生产上。
能有效减少纸腥味、杂气,使薄片能够起到更好的替代作用,由于烟叶的品质得以改善,各类烟叶进入卷烟配方的可用性大大提高,从而可以缓解各类卷烟(包括高档卷烟)在配方中对高档烟叶的需求压力,也就是说缓解了高档卷烟在品牌扩张时对高档烟叶的需求压力,有效地提高了烟叶资源的利用效率;
3、可以用在霉变的烟叶和烟丝上。
能除去霉变烟片或烟丝的霉味和霉斑,增加其油润度和鲜亮度,从而使废烟叶变成优质烟叶。
可见,该产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利润非常可观。
国内多位知名烟草专家对该产品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产品的使用将导致21世纪的一场烟草革命。
三、国内外各专业机构对该产品的评吸结论
产品自发明以来,在国内外部份不同档次,不同品牌的卷烟中进行了小试或中试,并且多批次的由烟草行业内的各级专家、工程技
术人员、品烟师和行业外有关领导、知名人士及具有多年抽烟经验的烟民进行评吸,评吸结果良好,并且都给了较高的评价,一致认为该产品对烟草业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1、2007年5月7日,公司邀请了云南烟草行业技术专家,大学教授、政府部门有关领导、新闻媒体、相关人士、部份国外烟厂厂长和技术人员及十名市民代表参加了该产品的评吸会。
会上当场实际作样,并与原样进行对比,就“香气”、“协调”、“刺激”、“杂气”、“余味”、“呛味”等感官指标各自打分评价。
评吸结果最后归纳为: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后的样烟和原样相比,清晰度增强、杂气、刺激性明显减少、余味改善、卷烟档次大幅度提升。
2、2007年3月23日,贵州烟草工业公司部份技术人员、烟草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中心领导及烟厂的技术人员,对使用了“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的同一种品牌卷烟进行评吸对比。
评吸结果一致认为: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处理的卷烟较原产品有明显的改善,杂气降低、香气有所提高、燃烧有所改善、烟气醇和度提高、谐调性改善。
3、2007年4月2日,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组织了调香技术专家和原料技术专家,对加入了该产品的样烟和原烟进行了评吸,一致认为:“烟气浓度”和“烟气透发性”指标有改进,并在去杂气方面有作用。
因为“卷烟烟气浓度”和“烟气透发性”有所改善,则意味着烟气中的大量有害元素量减少,即对人体危害减少。
4、2008年4月2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的部份领导、专家在用该产品做的样烟和原样进行评吸比较后,也认为“……能明显提高烟草和卷烟的吸食品味,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杂气,提高香气,品质得到改善……”。
5、2006年,河南许昌烟厂、天昌国际烟草公司,把我们的产品施加在末级烟、CX2K复烤后的烟、B2K复烤后的烟、X4F原烟和本来的原烟进行比较,结论如下:①烟丝颜色的鲜亮度和油润度有所改善。
②杂气明显减轻、余味、刺激性有所改善。
6、2007年5月8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别对用该产
品做的烟和原烟进行卷烟感官质量检验。
除了在光泽、谐调两个指标上没有多少变化外,其香气提高,杂气减少、刺激减少、余味改善,样烟总分超过原烟。
7、2007年5月8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用单料烟使用我们的产品之后和原样进行感官鉴定,结果为:香气质提高、杂气减少、刺激减少、灰色变好,其它指标变化不大。
8、2007年12月,该产品分别在云南的几个烟厂试验,评吸后一致认为:使用该产品后,烟气浓度减轻、杂气、刺激减少,品质提高。
9、2007年5月20日经国家烟草工业总公司的安排,在沈阳卷烟厂(包括营口烟厂),把该产品分别对贵州遵义CXK、CYIK烟叶做的烟丝、辽宁阜新C4L烟叶做的烟丝,进行定量试验,评吸意见如下:①杂气、辣味、刺激明显减少,特别是用在上部烟叶上效果更明显。
②烟丝的颜色油润度提高。
10、2007年2月至11月,分别在越南、缅甸、老挝等部份烟厂做样对比。
该产品用在这些烟草技术相对较低的国家生产的卷烟上,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其卷烟品质。
11、2007年12月在宁波生产的烟草薄片上进行对比试验。
用上该产品后,原薄片的刺激性和纸腥味有极大的改善,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薄片在叶组配方中的作用。
12、昆明烟厂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委托,对该产品进行鉴定,认为:香气的集中度较好,杂气减低、喉部的尖刺感有所减轻,烟气轻、醇和、余味舒适。
13、云南**烟草集团技术中心用80%未经自然发酵的生烟叶加20%三年自然发酵的老烟叶混合后,添加“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做成卷烟,经该厂领导和技术人员评吸后,认为卷烟的生烟草味已除去,口感较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够被广大人民认可的产品,必然是好的产品,它肯定会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四、产品毒性检测
2006年10月31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2003,对“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的送检样品进行毒理学试验,结果如下: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
在本实验条件下,“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对昆明种雌、雄性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10000mg/kgBW。
根据经口急性毒性分级评价,属实际无毒。
五、产品分析测试报告
1、2007年1月31日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对“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进行分析,结论为:吸光度在波长为660nm时为0.505;在波长为620nm时为0.515;在波长560nm时为0.570;在波长480nm时为0.655;在波长450nm时为0.705。
波美度°Bd为18.5,粘度为14.1,ph4.93。
2、2006年7月12日昆明烟叶复烤厂在烟丝中加入“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与原烟丝加入等量水后的几项指标进行检测,结论如下:
3、2007年1月30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之后的样品烟的烟草化学分析检验结果如下:水溶性总糖25%,还原糖22.8%,总植物碱2.5%,氯0.74%,钾1.56%。
4、2007年5月18日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对该产品的检测结果如下:
5、2007年2月5日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的样烟和原烟在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铬、镍、砷、硒、镉、汞、铅、3种多环芬烃、7种酚类、氨等进行检测。
(说明:此时检验的原烟和加入“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做的样烟,是委托国外烟厂代为生产的。
由于该厂设备等原因,使之生产的样烟每支重量大大超过原烟,平均原烟为每支0.96克,样烟却为1.00;原烟平均吸阻为880pa,样烟却为950 pa;原烟水份为4.06克,样烟却为3.94克。
以上原因导致在抽吸口数上原烟为8.8口,而样烟却为10.1,即样烟比原烟多抽1.3口。
因此,吸片重量增加,则所有样烟的检测数据必然偏高。
而抽吸口数只有按8.8口,才有可比性。
通过换算不难看出,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后,烟气的各项指标都有改善,这和实际测试的结果相符)。
结论如下:
①卷烟主流烟气质量检验(检验依据GB5606.5-2005)
②元素分析测试报告(检验依据:样品微波消解后,汞元素采用测汞仪测定,其它元素采用ICP-MS 测定)
③分析测试报告
Ⅰ、氨(ug/支)(检验依据:离子色谱法检测主流烟气中的氨):
原烟18.28 样烟20.45 换算后数字17.43
Ⅱ、检验依据:GC-MS 法检测主流烟气中多环芳烃
苯比[a]蒽(ug/支) 屈(ug/支) 苯并[a]芘(ug/支)
原烟
33.08 42.67 18.54 样烟 35.84 47.25 19.21 换算后数字 30.55 40.27 16.48
Ⅲ、检验依据:HPLC 法检测主流烟气中的酚类化合物:
6、2007年10月云南烟草**集团使用“强化烟丝醇化生物制剂”制成**品牌样烟和原烟送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幅射与放射研究所,对烟气和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几十个元素进行检测。
其中几个数据为:
通过以上检测数据可以看出,该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六、使用方法
1、在实验室的应用:①对原配方的对比试验:在生产线上取一定量的未加料烟丝和加料后的烟丝作为对比样,在未加料烟丝中添加2-3%比例的醇化剂,经平衡后,制成烟支小样,同时用加料后的烟丝作对比样,进行评吸分析。
②单叶组实验;选择**一等级的新烟叶,用同一等级的陈烟叶(最好是贮存期16个月以上的陈烟)作为对比样。
将他们制成烟丝,在新烟样中加入2-3%的醇化剂,陈烟可以按工艺要求加入同等量的料液或水,将它们制成对比样进行评价。
③在进行配方实验中,按照设计的叶组配方,在添加一定量的薄片和梗丝的基础上,一组以加醇化剂为主,另一组以加常规料液为主组成对比样,对其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感官分析。
④这种实验也可以在薄片和
梗丝加工中进行。
2、在实际中的应用:操作过程中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喷洒香精香料的阶段加入该产品,具体方法如下:使用量一般在0.5—1%,即该产品的使用量为所处理烟叶、烟片或烟丝总量的0.5—1%,具体使用量视烟叶(烟片)、烟丝品质情况及所需要达到的品质标准而确定;在确定上述使用量后,用5倍以上的净水(最好用矿泉水稀释并搅拌均匀),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喷在烟叶(烟片)、烟丝上。
一般来说,使用在烟丝上其效果最好,即在制丝线上使用最为理想,因为在此阶段使用便于烟丝对醇化剂的充分吸收,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处理的烟丝,经1—12小时的醇化作用,便可进入制丝的下一个程序。
该产品为食用级生化物质配制而成,经有关权威机构检测,实属无毒产品。
并且,在使用该产品后,烟气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及多种有害物质均能减少。
七、自然醇化的不足之处
烟草为茄科(Solanaceae)烟属(Nicotiann),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当年产的新烟叶,由于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青杂气、刺激性强、吸味不纯净和燃烧性较差等缺点,吸食质量低劣,不适合制造烟草制品。
烟叶经过自然醇化后,质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在相当时间的储存后,烟叶的颜色、香气、吃味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善,经过储存的烟叶品质的改善和变化我们称之为“自然醇化”。
也就是说,烟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存储的过程,就是烟叶自然醇化的过程,也就是让烟叶在自然气候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促使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经过复烤的烟叶,一般应经过1—3年储存过程中的醇化以改善烟丝品质,才能成为卷烟材料。
醇化是烟叶生理生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自然醇化的过程是缓慢的,一般需要1.5-2年时间。
自然醇化后的烟叶品质的改善一般表现为:色泽加深(消除了微青色)而均匀一致,叶面粘性减小,韧性和弹性增加,加工时出丝率提高;嗅闻和吸食时香气显露,杂气减少;入口时刺激性减轻,吃味醇和、柔顺;烟丝燃烧性增加;烟叶干重稍有下降。
自然醇化后烟叶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发
生了一系列化学成分的变化。
经过检测,其结果是氨基酸、总糖、烟碱都有显著减少,其中糖、非挥发性酸减少量较多,烟碱、氨基酸次之,干物质的减少量最多为2.5%c。
由于可溶性酸类物质的增加和可溶性碱类物质的减少,烤烟在醇化后,Ph值从5.22降至4.80,这是导致烟叶吃味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醇化后的烟叶颜色变深,一般是由于氨基酸与糖反应形成类黑素。
烤烟型烟叶在第一年储存期内的醇化作用较为显著,对于烘烤中变黄不足而产生的青黄烟叶,在经过自然醇化后,凡是品质较好而微带青色者,其青色会退去转呈黄色,其内在质量与黄色烟叶相似。
含青度较高,甚至是青色的烟叶,在醇化过程中青色也会逐渐消失,呈现黄褐色或褐色。
有些青色(俗称“死青”)经过长期的醇化,变化不大,刺激性依然较强,吃味改善不明显。
不同质量的烟叶表现出不同的醇化能力,烟叶品质的改善所需的醇化时间也各不相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烤烟醇化过程需要1—2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完成。
醇化时间的长短与烟叶种类、产地、等级、品质等自身的质量特征密切相关。
一般条件下,烤烟醇化时间较短,晒烟次之,晾烟醇化时间最长。
烤烟中以身份适中、内含物质中糖分充足、品质优良的中部烟叶自然醇化时间短一些;身份厚重、质地坚实的上部烟叶醇化时间较长一些;身份轻薄、质地粗松、内含物质少的脚叶,即使经过较长时间储存,其醇化作用不明显;质地过于薄弱的烤烟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不能达到适度的醇化。
不同地区所生产的烤烟由于其品质量有差别,醇化时的长短也各不相同。
复烤后含水率稍高一些的烤烟,醇化时间相对短一些,颜色加深,如果外界温、湿度控制不当,就有霉变的危险。
在温暖湿润地区存储烟叶,醇化过程较短(酶的催化作用和化学反应较强);在寒冷、干燥的地区储存烟叶,醇化过程较长、自然醇化能力较弱、醇化期较长。
如果储存库房具有控制库内温、湿度交换的设备,使库内环境处于稳定适宜条件下,烟叶的醇化作用能得以正常进行,醇化时间就可以缩短,自然醇化作用就缓慢。
虽然,经过多年自然发酵的烟叶其杂气和醇和度相对要好得多,但也未必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烟叶的醇化时间过长,会使得其内在品质逐渐下降。
过度醇
化的烟叶香气减弱、色泽过深、同时,烟叶的保湿能力降低、叶片发脆、影响烟叶加工的成丝率;
2、醇化时间过长还会占用烟厂厂房,影响烟厂资金周转。
烟厂每年收购的烟叶中都有相当部份杂气和刺激较大的上部烟叶,不能过量使用在叶组配方中,因而造成积压,年复一年的大量堆积,使之成为各烟厂的沉重负担。
条件好的烟厂可以将烟叶自然发酵多年,但是还有相当多的烟厂因为经济、烟叶来源等问题,甚至连一年自然发酵都很难做到;
3、烟叶是一种怕潮、怕干、怕热、怕压、易霉变、易虫蛀的商品,是各种商品养护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商品。
多年自然发酵需要烟叶压库资金、银行利息、仓储费用、人工翻包费用,自然损耗、除湿、防毒、除虫、除霉、保温等一系列费用。
这些费用使得卷烟生产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对于国家和烟厂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第三章中国烟草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加入WTO对中国烟草业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
我国政府在加入WTO时已明确承诺将逐渐降低卷烟、烟叶、烟用辅料以及有关产品的关税,逐步取消烟草及有关产品的配额限制及其非关税壁垒,承诺期大约有5—8年,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届时我国经济将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中国成为WTO成员后,烟草业正处于国内外多重压力之下,即将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近年来,反吸烟运动在全球的扩展,使得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的烟草市场出现了较大萎缩。
随着中国烟草加入世贸组织缓冲期的结束,世界上早已对中国烟草市场垂涎已久的国外烟草也将象饥饿的狼一样,疯狂地对中国烟草大举进攻,急欲在中国烟草市场分得一杯羹,争得一席地。
因为,中国有3.1亿的烟民,约占世界吸烟人口的25%;中国每年消费香烟1.7万亿支,占世界销售市场的1/3左右份额(目前全球卷烟产销总量大约在11000万箱左右)。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这说明中国烟草市场非常肥沃。
几乎没有哪个国际烟草公司不准备进军中国,而且谋取运作已非一年两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烟草市场逐步放开。
根据承诺,卷烟进口关税税率由入世前的65%降低到2003年的25%,税率的大幅下调刺激了进口大增,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卷烟原料的进口成本。
目前国内市场上卷烟及其原材料、辅助材料的竞争明显加剧,国外优质烟叶与国产烟叶价格逐步持平,许多名牌洋烟价格甚至低于国产名烟价格。
我国于2003年底前取消针对外烟销售的“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这意味着香烟零售终端市场大幅放开。
从前,只有经过国家烟草部门批准的商业企业可经销外烟,今后凡持有国内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个体工商户都可从事外烟的销售。
为此,世界前3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等跨国烟草公司开始跃跃欲试,此前他们就一直视中国为“最后堡垒”和“最大福地”。
可以预见,零售终端市场的放开,势必对国内传统专卖体制形成极大冲击力,中国烟草行业将会出现下滑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