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基本识图知识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识图PPT培训课件

道路工程识图PPT培训课件

实际道路工程图纸的审核与修改
总结词
图纸审核要点
总结词
图纸修改流程
详细描述
了解图纸审核的要点,如完整 性、准确性、规范性等,以确 保图纸质量。
详细描述
了解图纸修改的流程,包括修 改申请、审核、实施等环节, 以确保图纸修改的合理性和有
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道路纵断面图是表示道路垂直方向的投影图,展示了道路的起伏变化和坡度情 况。
详细描述
在纵断面图中,可以看到道路的起伏变化和坡度情况,包括坡度、坡长、坡向 等信息。此外,还可以看到道路的高程变化、排水设施的位置和高度等。纵断 面图对于了解道路的起伏变化和排水情况非常重要。
道路横断面图的识别
总结词
确定修改内容
根据审核结果,确定需要修改的内容 和位置。
修改图纸
根据确定的修改内容,对图纸进行修 改。
图纸修改的原则和步骤
审核修改后的图纸
对修改后的图纸进行再次审核,确保修改无误。
归档保存
将修改后的图纸进行归档保存,以便后续使用和查阅。
05 道路工程识图案例分析
实际道路工程图纸的解读
总结词
掌握图纸基本要素
道路横断面图是表示道路横向剖面的投影图,展示了道路的 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详细描述
在横断面图中,可以看到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包括行 车道、路肩、边坡、排水设施等部分的尺寸和高度。此外, 还可以看到道路的横向坡度和排水方向等信息。横断面图对 于了解道路的结构和排水情况非常重要。
道路交叉口的识别
总结词
道路交叉口是两条或多条道路相交的节点,需要特别注意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安全设计。

第3讲 公路工程识图基础知识

第3讲  公路工程识图基础知识

二、公路工 程施工图常 用图例
三、公路基本组成
1.路 基
路堤 半挖半填
路堑
2、路 面
•面 层 位置、作用、质量要求。 要保证结构强度、刚度、不透水性、温度稳定性、平 整度、粗糙度和耐磨性。
• 联结层 作用是为加强面层 与基层的联结,提 高面层的抗疲劳能 力。
•基 层 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工业废渣修筑。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中心线、对称线等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见各有关专业制图标准 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始轮廓线
断开界线 断开界线
(3)图框线、标题栏线
图框线、标题栏线的宽度表(mm)
(4)总图制图图线。
总图制图图线应根据图纸功能,按下表规定的线型选用。
(2)工程建设制图常见线型及用途表
名称

实线



虚线
中细Βιβλιοθήκη 粗 单点中 长画线

粗 双点长
中 画线

折断线
波浪线
图线的线型、线宽及用途表
线型
线宽 b
0.5b 0.25b
b 0.5b 0.25b
b 0.5b 0.25b
b 0.5b 0.25b 0.25b 0.25b
一般用途 主要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图例线
0.7b
地下开采区塌落界限
0.5b
建筑红线
0.5b
断线
0.5b
新建人工水体轮廓线
2.比 例
(1) 比例的选取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原始比例是 比值为1的比例,即1:1。放大比例是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缩小比例是比 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道路桥梁工程识图

道路桥梁工程识图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1.明沟识读
与公路地面排水相同,城市道路采用明沟排水 在街道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 构造物。
明沟可设在路面的两边或一边,也可在车行道 的中间。明沟断面通常采用梯形,如下图7-27所示 可识读出明沟的结构形式、截面尺寸、边坡坡度和 组成部分所使用的材料等。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图7-27 明沟构造图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2.暗管识读
由街沟、雨水口、连接支管、主干管、检查井 和出水口等部分组成的埋置在地下的排水系统称作 暗管系统。
道路上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水依靠设计的道路 纵横坡度流向行车道两侧的街沟,然后顺街沟的纵 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由地下的与雨水口相 连的连接支管将雨水接入到主干管,再排入附近河 流或其他天然水体中去,如下图7-28所示暗管排水 图。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规定 道路中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行车道 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设计时, 保持缘石顶面线与道路中心线的纵坡设计线平行,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7.5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图识读
5.锯齿形街沟识读
交替地改变缘石顶面线与平石(或路面)之间的高度 ,即交替地改变平石标高,在其低凹处设置雨水进 水口,并使进水口处的路面横坡放大,在两进水口 之间的分水点处的横坡减小,使行车道两旁平石的 纵坡度跟着进水口和分水点标高的变动而变动,这 样,街沟底路面边缘的纵断面就变成锯齿形,故称 为锯齿形街沟。
图7-33 检查井构造图

公路工程识图讲义

公路工程识图讲义
鞍部的等高线由 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 谷的等高线组成,即 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 内,套有两组小的闭 合曲线。
鞍部的等高线
39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相 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1.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35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36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助曲线用0.15 mm的细短虚线表示。
45
五、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2)闭合性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如不在 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图幅内闭合。所以, 在描绘等高线时,凡在本图幅内不闭合的等高线, 应绘到内图廓,不能在图幅内中断。
(3)非交性 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 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96
图12-11曲线段的组成
97
• 铁路曲线上,有六个点是控制曲线位置 的重要点,分别是两直线段的交点 (JD)、第一缓和曲线起点即直缓点 (ZH)、第一缓和曲线终点即缓圆点 (HY)、圆曲线中点(QZ)、第二缓和 曲线起点即圆缓点(YH)和第二缓和曲 线终点即缓直点(HZ)。这六个控制点 在线路平面图中应当明确标注出来,并 标明该点的里程。

桥梁工程识图(1)(10)

桥梁工程识图(1)(10)
从图中还可了解到桥梁的起点桩号为K2十668.48,桥 梁的终点桩号为K2十711.52,桥梁的中心桩号为K2十 690。
平面图 平面图采用从左至右分段揭层的画法表达。平面图的左半部分
为桥梁护栏及桥面部分的半平面图;右半部分为桥墩和桥台平 面图。 对照横剖面图可知:桥面宽度9m;墩台桩均为两根,其中心距 为6.6m,盖梁宽为10.21m,桥墩桩径为1.2m,柱的直径为1m, 桩顶设置lm高的系梁;桥台的桩、柱直径均为1m,未设置系梁 。图中还示出了伸缩缝以及连接道路和桥梁的1/4椭圆锥形护 坡等。
14
主要内容
桥位处的地形、地物、水准点、钻孔位置; 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的分布位置,如滑坡、断层等; 桥位与河流的平面关系; 桥位与公路路线的平面关系及桥梁的中心里程等。
桥位平面图
如图所示,桥位平面图中的地形、地物、水准点 的表示方法与路线平面图相同。
由于桥位平面图采用的比例比路线平面图大,因 此可表示出路线的宽度,此时,道路中心线采用 细点画线表示,路基边缘线采用粗实线表示。图 中还表示出了钻孔位置(孔1、孔2)和水准点(BMl) 的位置。
总体布置图可作为施工放样、确定墩台水平位置及各部分 标高、构件预制、架设安装的依据。
立面图上主要表达桥梁的总长、各跨跨径、纵向坡度、施工 放样和安装所必需的桥梁各部分的标高、河床的形状及水位高度。 立面图还应反映桥位起始点、终点、桥梁中心线的里程桩号等及 立面图方向桥梁各主要构件的相互位置关系。
平面图上主要表达桥梁在水平方向的线型、桥墩、桥台的布 置情况及车行道、人行道、栏杆等位置。
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 荷载,并将它及本身自重传给地基。
组成: 墩(台)帽 墩(台)身 基础
53
54
桥梁工程图

CAD道路与桥梁绘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CAD道路与桥梁绘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回头曲线
• 回头曲线【switch-back curve;reverse loop】指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回头展线时 所采用的曲线。在山区地形中,地面的自然坡度很陡,为了延长路线来降低路线的纵坡度,在同一 坡面上回头展线时所采用的回转曲线。偏角150°~180°。
• 当山区因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自然展线困难时所设置的回头形状的曲线称作回头曲线 (圆心角接近于或大于180°)。
• 3)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如图(8-6)。尺寸界线一端应靠近所标注的图形轮廓线,但不得相连,另一端 宜超出尺寸线1-3mm。图形轮廓线、中心线也可作为尺寸界线。
图8-6 尺寸界线的标注
• 4)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与被标注尺寸的轮廓线的以及互相平行的两尺寸线的间距一般在5-15mm之间; 同一图纸这种间距大小应当保持一致。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即大尺寸线包小尺寸线,如图8-7所示。
C.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 该图线断开。
中心线断开
(5)狭小部位尺寸
(6)对称形体
当对称形体的图形 只画一半或略大于一 半时,尺寸线应略超 过对称中心或断裂处 的边界线,并在尺寸 线一端画出箭头。
(7) 球面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应在“”或“R ”前面加注符号“S ”。对标准件,轴或手柄的前端,在不引起 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符号“s” 。
线宽组合
四、图线 表8-3
常用 线型 及宽 度
图线 之间 的净 距不 小于 0.7m m。
五、坐 标 为了表示地区的方位和路线的走向,地形图上需画出指北针或坐标网格。
图8-3 •• 当水需平要 线标 上注 、的 下控 分制 别坐 标标 注点x轴不、多y时轴,的宜代采号用及引数出值线,的如形图式8-标4所注示。。

看懂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方法

看懂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方法

看懂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方法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方法桥梁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工程设计。

其中,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是桥梁施工的关键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看懂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桥梁施工的技巧和方法。

一、整体阅读在拿到桥梁施工图后,首先需要从整体上了解图纸的比例、标高、尺寸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建立对整个桥梁结构的宏观认识,为后续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同时,注意观察图纸的细节,如线条的粗细、构件的连接方式等,这些都会影响桥梁的施工和质量。

二、构造物配筋图构造物配筋图是施工图中的核心部分,它展示了桥梁各个部位的配筋情况。

要理解构造物配筋图,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钢筋的类型:根据桥梁的不同部位和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种类的钢筋。

如直径、形状、抗拉强度等。

2、钢筋的布置:了解钢筋在桥梁各个部位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和排布方式。

3、钢筋的连接:熟悉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捆扎等,以及连接点的设置和处理。

在阅读构造物配筋图时,需要注意观察细节,理解图纸中标注的含义。

例如,观察钢筋的布置是否合理,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规范等。

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施工条件和工艺,从而更好地理解图纸。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阅读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施工前需要仔细阅读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材料采购、设备调试等。

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4、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设计师沟通,避免因误解图纸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5、注意施工安全,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总结看懂桥梁施工图及识图构造物配筋图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

相关人员需要从整体上了解施工图,掌握构造物配筋图的阅读方法,注意施工中的安全事项。

只有深入理解施工图,才能更好地指导桥梁施工,确保桥梁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能。

路桥工程基本识图知识

路桥工程基本识图知识
C形曲线仅限于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路线严格受限制时方可采用。
7.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是在山区越岭线的特别困难地段,
以延长展线方式克服高差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曲线类型。
回头曲线一般是由一个主曲线、 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 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
第六节 路线平面设计成果
1. 设计图:路线平面设计图 道路平面布置图
• 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测量→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定线测量→两阶
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 三阶段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 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简介
设计阶段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书勘 定测
测 设
初测

任 初测 务
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
初步设计(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 (设计概算)
补测
定测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预算 )
技术设计 (修正概算)
定测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预算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 一阶段设计: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 • 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路桥基本识图
01 路桥工程概述 02 平曲线形识图 03 纵断面识图 04 横断面识图 05 道路定线方法
Chapter 01
路桥工程概述
道路工程 规划 设计 施工 养护 运营管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以说自从人类 诞生后,就开始了路的历史。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 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 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道路的分类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 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分类:公路按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分为以下四类: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路面类型:分为铺装路面、简易铺装路面和砂石路面。按路面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半刚性路面.刚性路面
1. 城市道路分类
(1)分类的依据 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
能。 (2)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快速路:为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集散交通,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解决局部区域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城市道路分级
(1)分级的依据: 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 (2)城市道路分级:除快速路外,其余各类道路按照分级依据划 分为Ⅰ、Ⅱ、Ⅲ级。
桥涵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按建设规模大小、桥梁结构类型、用途、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跨 越障碍物的性质、上部结构中行车道所在的位置等进行分类。
隧道: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可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河底和海地)以及城市隧道等;隧道按其横断面 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马蹄形、眼睛形(孪生形)等;隧道按其用途可分为交通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 隧道、城市隧道、人行隧道等)和运输隧道(包括输水隧道、输气隧道、输液隧道等)。
Ⅰ级标准:大城市(指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各类道路采用。 Ⅱ级标准:中等城市(20万~50万)各类道路采用 Ⅲ级标准:小城市(20万以下)各类道路采用。 (3)设计年限: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10~15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北京、西安、太原、郑州、石家庄、开封等城市的旧城区 均属于方格网式。
路桥工程基本知识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路桥基本识图
01 路桥工程概述 02 平曲线形识图 03 纵断面识图 04 横断面识图 05 道路定线方法
Chapter 01
路桥工程概述
道路工程
规划
设计
施工
养护 运营管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以说自从人类 诞生后,就开始了路的历史。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 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 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2019/8/3
一、道路 (一)古代道路发展
1、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 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 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 ,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 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
• 省道:S105
• 县道:X101 • 乡道 • 村道
国道网分类: 首都放射线:编号1,12 南北纵线: 编号2, 28
东西横线: 编号3, 30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国家高速 公路网
一般 国道
主骨架 公路
干线公 路
农村公路
“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示意图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示意图
国道主干线
国道主干线 规划线
2019/8/3
2、商朝已经懂得夯土筑路。 3、周朝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 4、战国时期,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 重要,甚至一国道路的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 5、秦朝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当时强调“车
同轨、书同文”。
2019/8/3
6、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邮驿与管理制度上,更加完 善。
2.公路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
体系。公路技术标准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方针,是法定的技术要 求,公路设计时都应当遵守。
确定各级公路技术指标的因素:
路线在公路网中的功能; 设计交通量和交通组成; 设计速度。
• 技术指标分类:线形指标、载重指标、净空指标
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重庆、口、九江、遵义
、南宁、青岛等大范围区
域为自由式
地形起伏较大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区域。
莫斯科、巴黎、伦敦、 柏林、东京、成都等
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干道系统。
北京、西安、南京、上 海、武汉、杭州、郑州 、合肥等城市,旧城为 方格式,外围发展为环 形放射式,形成混合式 结构。 各类城市采用
• 主要技术指标:行车道宽度、视距、极限最小半 径、最大纵坡等
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
•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 、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 •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 • 二级公路为15年 • 三级公路为10年 • 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 • 设计路段长度: • 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不宜过短。 • 高速公路不宜小于15km • 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10km。
1.公路分级 (1) 公路为什么要分级原因: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规划交通量、路网建设和功能等的要求,公路必须分等级建 设。 (2)分级的依据
功能:拟建公路是作为干线公路[采取措施控制出入]、集散公路还是支线公路。 适应交通量:由各级公路服务水平[四级:自由流.稳定流.饱和流.强制流]与所具有的 通行能力决定的。
7、隋朝匠人李春等在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洨河上修建 了著名的赵州桥
2019/8/3
194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有8.1万公里 改革开放之初公路总里程89万公里。
2019/8/3
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规划 修建省级干线网。
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
全国公路网
• 国道:G102,G222,G301,70条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分级 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 .六车道.八车道。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注意:分级以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