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与脑外伤的康复
脑卒中康复 (2)

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和治疗方法,帮助
患者恢复和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脑卒中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康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康复:通过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和康复锻炼等手段,促进肌肉功能和协调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
2. 言语康复:通过言语疗法、语音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等
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言语障碍。
3. 认知康复:通过认知训练、记忆训练和注意力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4. 社交康复:通过社会技能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
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环境和改善心理状态。
5. 药物治疗:针对脑卒中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凝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的持续努力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参与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方法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方法脑卒中(Stroke)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疾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病症。
脑卒中后遗症是指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在康复期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的无力、感觉异常、言语障碍、认知能力减退等。
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方法。
1. 肢体功能康复脑卒中后遗症中最常见的就是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无力、肌张力异常、肌肉萎缩等。
为了恢复肢体功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热敷和冷敷等手段,刺激肌肉,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功能性训练:通过常规训练、活动训练等手段,加强患者的肢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提高肢体的控制能力。
•辅助器具使用: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行走和保持平衡。
2. 言语功能康复脑卒中后遗症还常常伴随着言语障碍,包括失语、言语不流利等。
为了恢复言语功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言语治疗:通过语言康复专家的指导,采用语音训练、语言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能力。
•语言刺激:给予患者语言方面的刺激,如阅读、书写、听力训练等,促进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恢复。
•辅助工具使用: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语言板、语音识别软件等,帮助患者进行沟通和表达。
3. 认知功能康复脑卒中后遗症还可能引发认知功能的减退,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
为了恢复认知功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问题解决训练等,刺激患者的大脑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辅助记忆工具: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记忆工具,如便签、记事本、手机应用等,帮助患者记录重要事项和提醒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家居环境调整:为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可以将居住环境布置得简洁明了,减少干扰和混乱。
脑卒中后功能恢复与康复策略

脑卒中后功能恢复与康复策略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供中断或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和康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残疾的发生。
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动功能恢复、感觉功能恢复和语言功能恢复。
首先是运动功能恢复。
脑卒中常常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受损,表现为肢体无力、瘫痪等。
运动功能恢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进行。
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按摩、热敷、电疗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和肌肉训练,通过重复训练和练习来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的恢复,例如步行、上下楼梯等。
其次是感觉功能恢复。
脑卒中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感觉能力,包括触觉、温度感知和体位感觉等。
感觉功能恢复主要通过康复训练进行,包括触觉刺激、温热疗法、活动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感觉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最后是语言功能恢复。
脑卒中常常导致患者的语言能力受损,表现为说话困难、理解能力下降等。
语言功能恢复主要通过康复训练进行,包括说话练习、听力训练、语音训练等。
此外,辅助性的工具和技术,如语音助听器、咀嚼器等也可帮助恢复语言功能。
除了针对具体的功能恢复训练外,脑卒中的康复策略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脑卒中患者应该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纤维的摄入。
同时,适量的锻炼和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药物治疗和管理。
脑卒中患者常常需要服用抗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药物来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同时,管理其他合并症,如心脏疾病、糖尿病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心理支持和心理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面对失能和残疾的现实,所以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康复包括认知训练、行为疗法、情绪调节等,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和康复策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综合考虑不同功能的损伤情况和患者个体差异,采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同时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支持,才能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颅脑损伤康复培训课件

语言和交流障碍康复
• 40%以上存在交流障碍 • 失语症和构音障碍--最常见 • 康复目标
①促进交流的恢复 ②帮助制定代偿的交流方法 ③教育并促进交流机会,减少孤独感,
满足愿望和需求 • 康复原则
针对性治疗(言语治疗师)
早期集中强制性训练
增强和代偿性交流系统
脑卒中颅脑损伤康复
40
3/12/2021
概述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组急性血管疾病,是指由于急性脑血管破 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 续时间>24小时或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脑卒中颅脑损伤康复
1
3/12/2021
出血性脑卒中 脑 卒 中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有症状)
脑卒中
运动功能降低或缺失 患者期望运动
通过治疗引发肌肉 活动及训练运动控制
肌肉和神经元 继发改变—— 挛缩、萎缩及 其他废用改变
痉挛
(废用综合症)
“代偿”
陷入无效的、刻 板的协同运动
(误用综合症)
创造环境,激励学习
恢复有效的 各种活动
3/12/2021
脑卒中脑卒中恢颅脑复损伤模康复式图
9
康复评定
6
Kim3/1Y2/2H02,1Park JW,Ko MH,et al. Yensei Med J 2004,45(2):241-6.
Figure. Cortical surface-rendered images of gray matter change. Gray matter increases displayed on a standard brain for the (a) CI therapy group and for the (b) comparison group.
脑外伤的 康复

早期(Ⅱ、Ⅲ)对患者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
若颅底骨折且骨折线通过气窦或岩骨,伴
有硬脑膜撕裂时,则可发生脑脊液鼻漏或
耳漏。这类颅脑损伤属于内开放性,但处
理与闭合颅脑损伤的相同,故仍列为闭合
性颅脑损伤。
• 根据创伤后遗忘(PTA)的时间长短,
闭合性颅脑损伤分为:
• 脑震荡:为轻型损伤,指PTA<1小时的颅脑损 伤,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线粒体变化,ATP酶消失 ,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等改变,但临床上无明 显症状,将来也无后遗症; • 脑挫裂伤:为器质性颅脑损伤,不仅电镜下可 见损伤,肉眼亦可见解剖性的破坏,可有神经 系统阳性体征。其中PTA 1~24h为中型;1~7 天为重型,7天以上为极重型。
⑤感觉障碍:由于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域受损
引起,也可因脑部中枢损伤出现特殊的感觉
功能紊乱。
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包括言语错乱、构音障碍、 失语、命名障碍、言语失用、阅读困难和书写困难等, 构音障碍多见。
⑦颅神经损伤:多见面神经、听神经、动眼、滑车、 外展和视神经。 ⑧迟发性癫痫:是指损伤一周后才出现的癫痫,是 由于瘢痕、粘连和慢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刺激所致。
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 疗,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代 偿是很重要的
分类
按损伤方式分为:
开放性损伤:指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同时 破损,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损伤:指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 骨折,但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 整,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
SD
有意识,但不能自理生活。记忆、注意、思维、 言语均有严重残疾,24h均需他人照顾。特点: 有意识但不能独立。
MD
脑卒中的康复恢复和生活指导

脑卒中的康复恢复和生活指导脑卒中,即脑出血或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康复恢复,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康复过程中,除了医疗治疗,家庭支持和生活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康复和恢复过程,并提供相关生活指导。
一、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方法1. 医疗治疗:脑卒中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患者还需要住院治疗。
医疗治疗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恢复功能。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物理活动和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理疗等。
物理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3. 言语治疗:脑卒中后,很多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或理解能力下降的情况。
言语治疗可以通过声音训练和语言练习来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
通过与言语治疗师进行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语言能力。
4. 心理治疗:脑卒中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重大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波动和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二、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生活指导1. 饮食指导: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他们应该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减少进一步的心血管病变。
2. 运动指导: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恢复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如散步、瑜伽、徒手操等。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久坐。
3. 日常生活指导: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些指导,以保证他们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例如,避免用瘫痪一侧手臂和腿进行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体检和用药,保持充足的休息,减少精神压力等。
4. 家庭支持:脑卒中患者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家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监督饮食和药物的正确使用,并提供情感支持。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得不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手臂或腿的麻痹、失语、认知障碍等永久性后遗症。
因此,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改善平衡和协调、恢复语言能力等。
在功能锻炼期间,康复医生通常会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肢体或言语锻炼。
在功能锻炼中,关键在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密切配合。
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反应来进行调整和修改。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恢复或提高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能力。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物理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运动训练是指通过运动来增强肌肉、改善平衡和协调、恢复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等。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力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力量和耐力,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拉伸训练拉伸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拉伸方法来恢复患者的肌肉和运动能力。
肌肉刺激训练肌肉刺激训练是指通过肌肉电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和舒张,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言语康复治疗言语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感知、理解和表达语言能力的方法。
言语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语音计划语音计划是通过各种语音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语音能力。
语言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语言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来提高患者的记忆、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脑卒中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心理治疗方案,通过各种心理疗法来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康复1. 背景介绍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局部血管阻塞引起的脑部损伤。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和康复过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康复是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复发。
2. 脑卒中康复的内容脑卒中康复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内容:2.1 护理康复护理康复是指通过改善患者生活环境、提供合适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恢复的一种康复方式。
具体的护理康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洗漱、上下床等。
•导尿护理: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防止尿液潴留。
•压疮预防:为长期卧床的患者提供合适的体位,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2.2 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是通过运动和理疗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肢体功能。
物理康复一般由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进行指导和操作,具体的物理康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动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理疗:通过按摩、温热疗法、电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肌肉活动和血液循环。
2.3 言语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言语障碍,言语康复是通过语言训练和语言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言语功能。
具体的言语康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训练:通过正常发音的模仿和练习,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发音能力。
•语言治疗:通过语言矫正、语音辅助设备等手段,提升患者的言语表达能力。
2.4 心理康复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心理康复是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抑郁和焦虑。
具体的心理康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咨询: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理解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积极、良好的心态。
3. 脑卒中康复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脑卒中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康复过程需长期进行,患者和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级:一般反应 病人对无特定方式的刺激呈现不协调和无目的 反应,与出现的刺激无关
Ⅲ级:局部反应 病人对特殊刺激起反应,但与刺激不协调,反 应直接与刺激的类型有关,以不协调延迟方式 (如闭着眼睛或握着手)执行简单命令
Ⅳ级:烦躁反应 病人处于躁动状态,行为古怪,毫无目的,不能辨别人与 物,不能配合治疗,词语常与环境不相干或不恰当,可以 出现虚构症,无选择性注意,缺乏短期和长期的回忆。
60年代后期,Luria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功 能重组的理论,提出脑损伤后的残留部分,通 过功能上的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了的 功能,并认为在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训练是 必须的,因此这一理论又称为再训练理论 (relearning theroy)
Ⅴ. 出现相对独立的协 同运动活动;
Ⅵ. 运动协调接近正常
协同运动(Synergy)
偏瘫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 当让病人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 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 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活动,并形 成特有的运动模式,并在用力时特别 明显。
上肢屈曲协同运动
肩胛骨∶ 上提、后缩 肩∶外展,外旋(内旋) 肘∶屈 前臂∶旋后(前) 腕∶屈 指∶屈,内收 拇指∶屈,内收
常用的认知评定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Rancho Los Amigos (RLA)认知障碍分级;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MMSE) ; ❖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 (NCSE) ; ❖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 ; ❖ 感知评估表。
Rancho Los Amigos 认知功能评定
• 偏瘫患者的痉挛常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如 屈肌痉挛模式、伸肌痉挛模式。
有关痉挛程度的评定--Ashworth量表 (A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
Fugl-Meyer评测:
运动、 平衡功能、 感觉、 关节活动度等
定量平衡能力评定
定 量 平 衡 能 力 评 定 表
(六)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 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 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身体动作 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等基本动作和技巧。
常用量表:
• Barthel指数(BI) • 改良Barthel指数(MBI) •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脑卒中
又称中风(stroke) 、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分类:缺血性(TIA、脑栓塞、脑梗死)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颅脑损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闭合性、开放性损伤 伤情不同,预后各异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 的神经功能障碍,同时伴有各种认知、 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及大脑综合 能力的障碍。
Ⅵ级:适当反应
病人表现出与目的有关的行为,但要依赖外界的传入与 指导,遵从简单的指令,过去的记忆比现在的记忆更深 更详细。
Ⅶ级:自主反应
病人在医院和家中表现恰当,能自主地进行日常生活活 动,很少差错,但比较机械,对活动回忆肤浅,能进行 新的学习,但速度慢,借助结构能够启动社会或娱乐性 活动,判断力仍有障碍。
共同特点:
(1)起病急骤;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意识、运动、感觉、语言、 认知、精神情绪等障碍。
二.康 复 评 定
(一)运动障碍评定
1.评定偏瘫的发展与恢复过程:
Brunnstrom 六阶段评定
Ⅰ. 无任何运动
Ⅱ.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 式
Ⅲ.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 动
Ⅳ.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 的活动;
Ⅴ级:错乱反应 病人能对简单命令取得相当一致的反应, 但随着命令复杂 性增加或缺乏外在结构,反应呈现无目的、随机或零碎的; 对环境可表现出总体上的注意,但精力涣散,缺乏特殊注 意能力,用词不达意常常不恰当并且是闲谈,记忆严重障 碍常显示出使用对象不当,可以完成以前常有结构性的学 习任务,如借助帮助可完成自理活动,在监护下可完成进 食,但不能学习新信息。
Ⅷ级:有目的反应
病人能够回忆并且整合过去和最近的事件,对环境有认 识和反应,能进行新的学习,一旦学习活动展开,不需 要监视,但仍未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能力,如抽象思维, 对应急的耐受性,对紧急或不寻常情况的判断等。
(五)精神情绪的评定
❖ 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临床步态分析记录表;
(二)言语障碍的检查; 构音障碍检查
(三)吞咽障碍评定
吞 咽 障 碍 评 估 表
(四)认知障碍的评定
认知属于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范畴,它包 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理解和智能 等。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意识的改变、记忆障碍、 听力理解异常、空间辨别障碍等。
3. 运动障碍评估
ROM-T+MMT评估; Ashworth 量表评估; Fugl-Meyer评估; 定量平衡能力评定; 临床步态分析;
肌力,ROM评定
Electrical goniometer
偏瘫痉挛评定:
痉挛(spasticity):
• 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的不随意收缩, 肌张力明显增高即称痉挛,是在被动活动 时产生过大的抵抗感。
三。康复机理
1. 自然恢复
2. 脑的可塑性 (brain plasticity) 功能重组(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脑可塑性与功能重组
同侧支配、功能转移、突触阈值变化、再 生作用等
功能再训练 是CNS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
脑的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从内部
通过结构和功能的调整和重组来适应损伤后的 变化。
上肢伸展协同运动
肩胛骨∶前伸,向下; 肩∶内旋,内收; 肘∶伸展,旋前; 腕∶微伸; 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下肢屈曲协同运动
骨盆∶上提,后缩; 髋∶外展,外旋; 膝∶屈; 踝∶背屈,外翻; 趾∶伸
下肢伸展协同运动
骨盆∶下降,后缩; 髋∶伸,内收,内旋; 膝∶伸; 踝∶跖屈,内翻; 趾∶屈曲,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