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M1E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FiveWsandoneH)

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FiveWs and o ne H)也称六何分析法)什么是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也称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 HERE)、时间(W HEN)、人员(WH O)、方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具体见下表:表:5W1H分析法对象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场所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时间和程序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人员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手段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5W1H分析法分析的四种技巧取消就是看现场能不能排除某道工序,如果可以就取消这道工序。
合并就是看能不能把几道工序合并,尤其在流水线生产上合并的技巧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并提高效率。
改变如上所述,改变一下顺序,改变一下工艺就能提高效率。
简化将复杂的工艺变得简单一点,也能提高效率。
什么是5M1E分析法?

5M1E分析法5M1E的精髓企业和工厂管理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的思路和方向,是“顺藤摸瓜”的那一根“藤”。
15M1E简介5M1E指的是人(Man)、机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s)、测量(Measure),简称:人、机、料、法、环、测。
人(Man)人是5M1E的中心,人起主导作用的工序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质量意识差;2、操作时粗心大意;3、不遵守操作规程;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的厌烦情绪等。
控制措施: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专业培训,颁发上岗证;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如多能工,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5、广发开展TQM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机(Machine)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设备起主导作用的工序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未定期及时点检、保养和维护造成的设备故障引发缺陷;2、缺乏首件检查,造成批量缺陷;3、工人工作的疏忽,造成的缺陷。
控制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2、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3、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料(Material)“料”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用料。
物料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影响的原因有:1、原材料来料不良;2、供应商质量不稳定;3、原材料进场前缺乏必要的检验和判定。
控制措施: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5m1e分析法

5m1e分析法什么是5m1e分析法呢?所谓5m1e分析法,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综合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想方法,按照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过程、影响等要素,对教学系统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判断、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教学前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通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自身实践中积累的一些体会,我认为把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因素与其它领域中的五种方法( 5w1h分析法)结合起来,对教学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新课程为指导,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本身是件好事情,然而,有许多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特长的培养,对新教材的基本理念不清晰,只顾一味地向课堂要时间,而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等方面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但从另一方面看,课堂教学仍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由于新课程改革正在推广,有很多人不太熟悉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甚至连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也不太明白。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一味的沿用原有的陈旧模式,势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认真领会新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教学第一线,从具体问题入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不断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使自己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进入新课改以来,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热火朝天,那么,我们教师究竟应如何进行专业发展呢?为了突破上述教师和学生都有难度的问题,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新授-练习-归纳"三步走教学模式。
所谓"新授"是指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作整体感知,并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概括;所谓"练习"就是对课文重点字词句进行训练;所谓"归纳"就是对所学内容的小结和提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5字培训系列之5M1E

谢谢各位!
5M1E的简介
法(Method)
方法、技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 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 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 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 个条件。
未定期及时点检、保养和维护造成的设备故障引发缺陷; 缺乏首件检查,造成批量缺陷; 工人工作的疏忽,造成的缺陷。
5M1E的简介
控制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 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 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经减少 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5M1E的简介
环境(Environment)
一般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 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
在确保产品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外,还要做好现场 5S的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产,为持久地 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
5M1E的应用
5M1E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向,要解决现场问题还要和 其他管理工具相结合使用,以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 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常见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1、有无计量规范、规程? 2、计量器具选择是否恰当? 3、计量器具有无定期检测?4、有无专职部门人员负责? 5、计量器具检测结果台帐?6、各检测岗位是否配置? 7、计量器具使用有无培训?8、检测人员是否正确使用? 9、计量器具有无定期保养?10、有无定期现场检查跟进?
5M1E十问
环境管理十问
1、物品摆放是否定置? 3、温度和湿度适宜吗? 5、通道是否划定? 7、堆放高度有限制吗? 9、有安全防护措施吗?
5W1H和5M1E在工作中的运用

5M1E的起源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有6个方面,就 是人—机---料—法---测—环境等六个方 面,分析原因以及采取对策也必须从这 六个方面入手,而人—机—料—法---测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M,取名5M1E , 分别是: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Measurement Enviromen
法是否标准、正确. Enviromen环境:工作地的温度、湿度、 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修路原则
问题分析: 1、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 摔上两跤,他会被人耻笑为笨蛋,如果两 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跤,他们会被人耻笑 为两个笨蛋,按“修路原则”正确的反应 是:“是谁修了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 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 在这里摔跤。
修路原则
问题分析: 2、如果有人重复出错,那一定是“路” 有问题,比如: a、对他训练不够(who); b、相关流程不合理(Why); c、操作性太过复杂(Why); d、预防措施不严密等(Why) 。
5M1E的定义
Man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 工装夹具的精 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5M1E的定义
Material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 化学性能等. Method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 选择、操作规程等。
5M1E的定义
Measurement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
举例说明一:
程序文件的制定包含 • 目的:why • 范围: what • 权责:who • 细则:what 、when、 where、 who、 how to do
举例说明二:修路原则
如何做到对事不对人
问题:如果有人出了差错,管理人员应该怎 么办? 修路理论: 当一个人在同一地方(Where)出现两次以 上同样的差错,或两个不同的人在同一个 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 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路”有问题, 此时,做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不是管人,而是修“路”。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5M1E是指5M1E管理方法,是一种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生产效率的管理工具。
它的全称是5M1E管理方法,其中的5M代表着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1E代表着效能。
这个方法最初是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引入的,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和服务领域。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5M1E管理方法中的“5M”代表着五个要素,分别是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这五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们的不合理组合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问题频发。
因此,通过对这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采用科学的生产工艺,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5M1E管理方法中的“1E”代表着效能。
效能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效能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5M1E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许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例如,通过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故障率;通过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安全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5M1E管理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最佳的效能状态。
通过对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异常分析之5M1E&5W2H&8D&5F

異常分析之5M1E&5W2H思考方法&8D 一﹑5M1E法﹕(一)﹑作業者(man)1﹑是否遵守標准2﹑作業效率是否良好3﹑是否具有問題意識4﹑是否具有技朮?5﹑是否具有責任感6﹑是否具有經驗7﹑是否配置適當8﹑是否具有改善意識9﹑人際關系是否良好10﹑健康狀況是否良好(二)﹑機器﹑設備(machine)1﹑是否能負荷生產能力2﹑是否具備制程能力3﹑有無充分點檢4﹑保養是否適當5﹑是否時常發生異常停止6﹑精密度是否足夠7﹑是否發生異常8﹑機器配置是否適當10﹑整理整頓如何(三)﹑原材料(material)1﹑數量有無錯誤2﹑等級有無錯誤3﹑廠牌有無錯誤4﹑品質是否符合規格?5﹑庫存是否足夠6﹑有無浪費現象7﹑處理情形是否良好?8﹑整理整頓如何9﹑衛生安全如何10﹑儲存是否良好?(四)﹑方法(method)1﹑作業標准是否內容完善2﹑作業標准是否有修改3﹑這種方法是否安全4﹑方法是否適當5﹑方法是否能提高效率6﹑作業順序是否適當﹑正確7﹑相互協調是否良好8﹑前后兩段之連接是否良好(五)﹑量規﹑儀器(measurement)1﹑量規的精確度如何2﹑是否定期保養3﹑有無定期校正4﹑操作方法正確否5﹑再現性良好?(六)﹑環境.environment)1﹑溫度﹑濕度是否良好2﹑照明﹑通風是否適當二﹑5W1H法(一)﹑what(什么)1﹑改善對象是什么?2﹑改善的目的是什么?3﹑做什么?4﹑是否其它的可做?5﹑應該必須做些什么?6﹑是否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部分及動作?(二)﹑where(何處)1﹑在何處做?2﹑是否在別處做的效率會更好?3﹑發生在何處?4﹑作業者或作業的地點是否適當?5﹑改變場所﹐或改變場所的組合會更好?6﹑為什么在那地方做?(三)﹑when(何時)1﹑可否改變時間﹑順序?2﹑可否改變作業發生的時刻﹑時期或時間?3﹑何時做最好?4﹑為何需在那時做?5﹑是否在別的時間做較有利?(四)﹑who(誰)1﹑由誰來做?2﹑為什么要他來做?3﹑是否可找其它的人來做?4﹑有誰可以做得最好?5﹑人的組合﹐工作分擔是否恰當?6﹑作業者之間或作業者與機器﹑工具﹑間之關系有無重新檢討的必要?(五)﹑why(為何)1﹑將所有的事物先懷疑多次﹐再做深入的追究?2﹑把其它4w1h用why來質問﹑檢討并找出最好的改善方案?3﹑為可要如此做?4﹑為何要用目前的機器﹑人來做這種工作?5﹑為何要照此方法來做?6﹑為何不那么做?(六)﹑how(如何)1﹑如何使方法﹑手段更簡單?2﹑情形到底如何?3﹑如何使作業方法簡化?4﹑要如何來做?5﹑如何做才省力?6﹑如何做最好?三﹑問題分析改善的8D步驟D1 問題處理之相關內/外部處理人員D2 問題描述:問題的現象說明與標准的差異情況D3 原因分析:對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D4 緊急應變措施:針對本次問題所產生的影響先行采取輔導措施及臨時應變處理D5 永久對策:依據分析出來的原因分別擬定改善對策并責成相關人員負責執行D6 改善成效追蹤:比較改善前后之結果進行效果確認D7 再發防止:改善措施經比較確認后擬定標准化的作業方法D8 處理成員名單:解決此問題的成員名單以英雄榜方式介紹5W2HWhat :做什麼?目的?Who :唯一主辦者、協辦者、利害相關者When :時間觀念,開始時間、進度、完成期限Where :環境分析、市場調查、通路選擇,因地制宜Why :替代案(預備案)、最佳案(更佳案)How :方式、方法(能否突破?)How much :成果評估,效益分析(盈虧+ 機會得失)5F 法Find 收集數據、Filter 過濾無用數據、Figure 分析數據影響程度、Face 提出對策、Follow 跟催結果(有效納入標準維持,無效繼續分析數據直至對策有效為止)。
5M1E和5W1H的学习(10年7月)

以上
1.3.3.2 原材料數量﹑等級和供應商有無錯誤,庫存是否足夠; 1.3.3.3 供應商5M1E發生變更是否及時知悉,相關部品入料是否層別﹑標識無誤. 1.3.3.4 油污浪費現象; 1.3.3.5 來料不良和異常處理情況是否良好,是否能夠追溯; 1.3.3.6 原材料的保存環境是否會影響品質 1.3.4 Method:方法 1.3.4.1 作業標準內容是否完整無誤; 1.3.4.2 作業標準變更時是否及時修訂並宣導; 1.3.4.3 切入之作業方法是否安全有效; 1.3.4.4 切入之作業方法是否能夠保證高質高效; 1.3.4.5 作業順序是否適當正确,各工程之間聯絡和相互協調是否良好. 1.3.5 Measurement:量測 1.3.5.1 計測器是否已經過了校正期限而未校正; 1.3.5.2 量規﹑量具的精度是否符合圖面要求; 1.3.5.3 作業者是否能正确操作計測器; 1.3.5.4 計測器的再現性是否良好. 1.3.6 Environment:環境 1.3.6.1 工作場所溫﹑濕度是否受到管控;
1.3.1.5 作業者是否有責任感﹑榮譽感和工作積極性,精神狀態是否良好; 1.3.1.6 作業者是否具有改善意識,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和動作; 1.3.1.7 作業效率和效果是否良好;
1.3.1.8 作業者是否具有必備的工作經驗,是否适合和適應本工作; 1.3.1.9 對各工程的人員配置是否適當,是否人盡其才,人數是否足夠; 1.3.1.10 從業人員是否能維持良好的工作關係,交接工作是否准确無誤; 1.3.1.11 從業人員身体狀況是否良好.
2.3.1 What:做甚麼 2.3.1.1 改善對象和目的是甚麼; 2.3.1.2 為達到改善目的要切入甚麼動作;
2.3.1.3 切入動作是否切實全面,是否還有其他可切入的動作; 2.3.1.4 應該必須做些甚麼,是否去除了不必要的部分何動作. 2.3.2 Where:哪里 2.3.2.1 異常或不良在何處發生; 2.3.2.2 在何處做,以及為什么要在那里做; 2.3.2.3 是否在別處做的效果和效率會更好; 2.3.2.4 作業者或作業的地點是否适當; 2.3.3 When:什么時間 2.3.3.1 改善動作何時切入,何時達到改善目的; 2.3.3.2 是否在其它時間切入效果會更好; 2.3.3.3 可否改變切入的時間順序. 2.3.4 Who:誰 2.3.4.1 擔當者和責任者是誰以及讓其擔當和管理的原因; 2.3.4.2 由其他人擔當和管理是否更合适; 2.3.4.3 擔當者和責任者可否更替; 2.3.4.4 人員組合和工作分擔是否恰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M1E分析法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1.人(Man/Manpower):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Method):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5.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以上6个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5W1H分析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具体如下:
1、对象 (what)
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
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
2、场所 (where)
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
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 (when)
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
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4、人员 (who)
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Why)?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震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
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6、方式 (how)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运用这种方法分析问题时,先将这六个问题列出,得到回答后,再考虑列出一些小问题,又得到回答后,便可进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工作,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产生更新的创造性设想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