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句法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五章--句法结构分析

第五章--句法结构分析

变换式2: NP+Vf着+N→N+Vf+在+NP A.椅子里坐着客人→A′客人坐在椅子里 B.床上躺着病人→B′病人躺在床上 C.门口蹲着小狗→C′小狗蹲在门口 D.头上戴着鸭嘴帽→D′鸭嘴帽戴在头上 E.门边贴着对联→E′对联贴在门边 F.墙上挂着字画→F′字画挂在墙上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变换式1: N1+V+C+N2→N1+把+N2+V+C
A.我写好了报告→A′我把报告写好了
B.他戴好了帽子→B′他把帽子戴好了 C.他穿破了袜子→C′他把袜子穿破了
D.小王打碎了玻璃→D′小王把玻璃打碎了 E.老李喝完了酒→E′老李把酒喝完了
F.他收拾完了行李→F′他把行李收拾完了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四)对汉语一些特殊结构的处理 1.二分与多分
层次分析法以二分为主,也不排斥多分, 该二分还是多分取决于语段内部的组合 层次。例如: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三分:
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四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2.状动宾结构 对一般的有状语有宾语的短语切分顺序,
叫 小王 吃 A B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5.双宾语结构 双宾语就是一个动词后边带上一个间接 宾语(往往为与事)和一个直接宾语 (往往为受事)。 用层次分析法对它进行切分,也存在这 种可能: 给他书
A B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三分。
6.非连续结构 一个语段中的两个直接成分之间,插
第五章 句法结构分析
• 什么是句法结构 • 句法结构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方式。 • 一个具体的句法结构通常称为一个结构

第五章句法学(掌握).

第五章句法学(掌握).

第五章句法学(掌握)基本知识点:句法分析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

会以S(主语)+V (谓语)+O(宾语)+OC(宾语补语,objective complement)的方式作分析说明。

后来他从事翻译工作,发现遇到难句时,这样的分析相当费事,有时反而混淆不清。

于是他再看O。

他在耶斯柏森(Otto Jespersen,一八六○-一九四三年,丹麦语言学家,研究英语语法专家)的著作,看到耶斯柏森对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的分析,指出句中的him president是以nexus作为宾语,成为elected的 object。

这个nexus是耶斯柏森的造语,我们称之为“叙述关系”,又称“主(语)谓(语)关系”,或“二元语校”。

Nexus源于拉丁语nectere,是to bind之意,因此作连结、关系、中心、核心解(如 the cash nexus 是“现金交易关系”。

耶斯柏森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分析性句法”(Analytic Syntax)中,对“主谓关系”(又作宾谓结构)解说相当全面。

句法关系1.句法关系syntatic relationship2.并列coordinate3.从属subordination4.修饰modification5.前置修饰pre-modification6.后置修饰post-modification7.限制restriction8.双重限制double-restriction9.非限制non-restriction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Members of the Sentence)为什么又要分词类,又要分句子成分呢?两者既然关系密切,为什么不合并起来谈呢?合并起来,容易造成混乱,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同一个词类可以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同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担任。

那么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成分是句子中起一定功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现代汉语专题 第五章 综合分析

现代汉语专题 第五章 综合分析

现代汉语专题第五章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对语言的整体性理解和应用。

本章将对综合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一、综合性分析的定义综合性分析是指对现代汉语语言素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综合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二、综合性分析的方法在进行综合性分析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文本分析:通过对现代汉语文本的深入分析,包括句子结构、词组搭配、修辞手法等方面,来获取更全面的语言信息。

2. 语法分析:对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3. 词语分析:对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句法分析:通过对句子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以理解句子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特点。

5. 语义分析:对句子的意义进行分析,包括直观意义和隐含意义,以理解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

三、综合性分析的意义综合性分析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综合性分析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语言分析和思辨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四、综合性分析的应用综合性分析可以应用于多种语言研究和研究领域。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语言研究中,都可以通过综合性分析来深入理解和应用汉语语言知识。

此外,综合性分析还可以用于语言教材编写、语言测试等方面。

总结:综合分析是现代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汉语语言素材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知识。

综合性分析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法分析、词语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

综合性分析在现代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语法 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 句法成分


特殊成分 (独立成分)----独立语
2.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
句子成分是分层次组装到一起的,不是在同 一个平面上,因此分析时应该用层次分析法。
结构主义语法理论析句法:
主要采取从大到小分析法,优点是充分揭示层次 性,反映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缺点是不讲关系,不 顾格局,战地面积大,不实用也不太科学。
传统语法是中心词分析法,找六大成分并且再
动词性偏正短语 主

]

介词短语
中〈

|| 谓
状] 中 状] 中
定 )中
量词短语
动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
3、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 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 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作谓语。 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特点。 名词性词语做谓语比较少见,有一定的 条件限制。
如何判断多层定语
一朵大红花
定 )中
定)中
定)中
! 注意:在判断时必须按步骤进行,不能先走第二步。 第一步:看中心语前面的词语能否成为一个短语,如果 能成为一个短语,就不是多层定语。
第二步:如果中心语前面的词语不能成为一个短语,就 用每个词语分别修饰中心语,可以修饰就是多层定语。
小赵 是 (大连)人。 受动作的关系。
“土豆烧牛肉。”的主语和宾语类型是什么?
当事宾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细分起来,其关系是 多种多样的。
(1)表处所:回南方、坐火车(回到……、在……上车) (2)表时间:熬夜、过中秋节(在……里熬夜、在……时 过) (3)表工具:编柳条、喝小杯(用……编) (4)表方式:存活期、寄航空(用……的方式) (5)表原因:避雨、缩水(因……而躲避) (6)表目的:交涉过财产问题(为……而交涉) (7)表类别:他当班长,我是学生(他是班长) (8)表存在:那里有鱼(鱼在那里) (9)其他:上年纪、出风头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第五章 第八节 复句和句群(答案)

第五章 第八节 复句和句群(答案)

3、特点 没有语音停顿,关联词大多用副词,精练、 紧凑、明快。 4 、运用 (1)可紧缩 你爱去不去。 (2)可独立成句、可充当句子成分、可作分句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是错误的。 没有调查研究就下结论,你的观点很可能是错 的。
5、区别紧缩复句与复句、单句
句法成分、语音停顿、关联词语 练习(一)
指出下列复句类型: 转折 1.他终于答应了,尽管有些勉强。 2.就算我的看法不对,也不能给我戴自私的帽子 啊。 假设 因果 3.既然孩子喜欢音乐,就给他买一架钢琴吧。 条件 4.不管公鸡叫不叫,天总是要亮的。 5.你要是不忙,就带我到外面转转。 假设 6.注意态度,以免争执。目的 目的 7.你把作业交给老师,好让他批改。
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不是你的客人。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的客人。 (并列)
3)分句间意义关系:联系紧密
*天气冷,可是我身上还在出汗呢。(转折) *生旦净末丑,好汉不回头。
4)复句的停顿:内部,;: 前
后 。?!
① 他把锄头扛在肩上,爬上山去。(顺承) ② 这说明了一个真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解说) ③ 风,在城市上空盘旋;树,脱帽为它送行;街, 成了叶的舞台。 (并列)
偏正类练习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
1.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事物相联系, || (并列)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 (并列)如果不是为 人民群众所掌握, | (假设)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假设)也是不起作用的。 2.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 (并列)虽然小, || (转 折)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 |||(并列)在地 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3.孔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 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的,却一点 也没有。 4.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爱因斯坦, | (因果)不仅因为他 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 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是鼓舞我们为 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法成分分析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呢? 原因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大关 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 从表面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线性 序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结合的松 紧程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有着层次的透景。 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的词和词,总是按一定的句 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如:他刚来。 句子或句法结构所具有的这种构造特征,一般 称之为“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分析的过程是: (1)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 语; (2)再看充当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以决定后 面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 (3)最后指出附加在主语、宾语、谓语前后的所有附 加成分。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表示方法:
1.加线法 比较通用的符号是: 主语= 谓语 —宾语 ~~~ 补语 < >
•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 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 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 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法就是“层次分 析法”。 • 如:他弟弟喜欢外国小说 • 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
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切分,第 二步是定性。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 |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 _| |__ _| 述补关系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 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 分的显性语法关系(亦称语法结构关系), 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 (亦称语义结构关系)。
• 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 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就得寻求新的分析 手段。变换分析法正是适应这种研究的需 要而产生的。它能揭示出同一个句式可能 表示几种不同的动-名语义关系,解决句 法多义的问题。
3.分化歧义的能力差 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这个句子是有歧义的: A、我上次来觉得这张照片放在这里显得挺小气的,怎 么现在看起来顺眼了?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意思是原来的太小了,现在的比原来放大了一点儿, 刚好合适。) B、我是按尺寸定做的镜框,怎么装不进去了呢?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比要求的尺寸大了)
• 对于变换分析,首先必须认识清楚,“变 换是句式的变换”。用朱德熙先生(1986) 的话来说,“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 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 决不能将变换看作是某两个具体句子之间 的变换。明确这一点很重要。按照这个精 神,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遵守以 下一些原则。
• 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变换矩阵, 这个变换矩阵由三部分组成: • 一是我们所要研究分析的句法格式(称为“原句 式”)及其一个个具体的实例;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 阵的左边。 • 二是与原句式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另外的句法 格式(称之为“变换式”)及其一个个具体的实例; 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 • 三是表示原句式和变换式之间变换关系的箭头, 置于原句式及其实例和变换式及其实例之间(用一般 的箭头,如“ ”,表示变换关系成立;用加斜杠 的箭头,如,“ ”表示变换关系不成立)。 •
四、实际操作上的问题
如: 他从小贪图安逸。 (*他贪图)
他的想法都合乎事实。 (*想法合乎)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1. “主干”离开了“枝叶”就不成立或站不起来。
如: 我弟弟不喜欢京剧。 (≠弟弟喜欢) 你可便宜他了。 (≠你便宜) 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事业有害。 (≠团结有害) 2.离了枝叶,“主干”虽成立或站得住,但意思完全 变了。
⑵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 例如:“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是个歧 义句,句子成分分析法不能加以分化,但 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加以分化。
按A,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主谓 述宾 /述补 述补
按B,句子应分析为: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主谓 述补 述补
⑶有助于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 语法规律。
这场错误避免 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
定语(
) 状语[
]
(淘气的)弟弟 [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 — ~~~
2.图解法
三、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⒈采用加线法和图解法分析句子,简明清晰、 形象直观。 ⒉有利于确定句型。 ⒊有利于识别病句。 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 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 展。
层次分析法的图解方法
1.分析层次图解法(从大到小)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合层次图解法(从小到大)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局限
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⑴适用范围广 句子成分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分分 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围之 内。 层次分析法它既可以用来分析单句的结构, 也可以用来分析复句的结构,还可以用来分析 合成词的结构。
•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 也叫做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特 点是: 第五章 • 1、认定语法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 的句子成分。 汉语句法分析 • 2、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 3、作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
第一节 成分分析法
• 从句法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的分 析方法,称之为“句法分析法”。
•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要点: •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 2.认为句子有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 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 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 语)。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 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 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 附加成分; •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这场错误可以避免。
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了。
例如,汉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不自由,有很大的 限制,这正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所获得的一条语法 规律。
2、层次分析的局限
层次分析包含切分和定性两方面内容。 一是切分,找出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 二是定性,确立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 是什么句法关系。至于包含在句法结构内部的 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它则无法揭示。 •例如:我写了一封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