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时间同步方案
时间同步系统及智能变电站对时技术0827PPT课件

平太阳时
平太阳时就是天球 上的一个假想的点,它在 赤道上运动的速度是均匀 的,且与真太阳时的平均 速度一致,其解决了真太 阳日作为时间标准的不均 匀性,因此得到了各国的 广泛认同。
时间的基本概念
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
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
时间的基本概念
闰秒
由地球自转速率不均匀性引起的UT1与TAI的差值,须采用 在UTC时刻中加1秒或减1秒的闰秒(即跳秒)措施来补偿。
闰秒的时间定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也就是说使UTC在 6月30日或12月31日这两个日期的最后一分钟为61秒或59秒。
近二十年来,世界时每 年比原子时大约慢1秒,在 确定原子时的起点后,二者 间的差逐年累积,到2010年 已达34秒。
目录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时间同步网的组成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网由设在各级电网的调度机构、 变电站(发电厂)的时间同步系统组成。在满足技术 要求的条件下,网内的时间同步系统可通过通信网络 接收上一级时间同步系统发出的有线时间基准信号, 也能对下一级时间同步系统提供有线时间基准信号, 从而实现全网范围内有关设备的时间同步。
目前已发送的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 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建成由30 多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 定位系统。
1 对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 时间的基本概念 3 授时技术 4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5 智能变电站的对时方式 6 时间同步方法 7 守时性能
量事件和顺功序角记动录态装监置测、、厂机站
GPS
组自动和控电制网设参备数、校安验全的稳准定
智能电网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

( 长沙 理 工 大 学 电气 与信 息 工程 学 院 , 南 长 沙 湖 40 0 ) 1 04
捅 要 : 据 智 能 电网 对 时 间 同 步 要求 高精 度 和 高安 全 性 的原 则 , 智 能 电 网 时 间 同 步 方 案 进 行 研 究 . 用 北 斗 / 根 对 采 G S双模 授 时 和 I E 5 8协 议 相 结 合 的 电力 系统 时 间 同步 技 术 , 据运 行模 式 和 授 时精 度 的不 同分 别 给 出适 用 P E E18 根 于 主 站 、 站 的 不 同时 间 同 步 配 置方 案 , 而 实 现 整个 智 能 电 网 的时 间 同 步. 对 时 间 同 步 系 统 的 误 差 进 行 分 析 与 子 从 并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394 (010— 3—5 17—1021)3 050 0
Hi h p e ii n tm e s n h O z tO e ho o m a tg i g r c so i y c r ni a i n m t d f r s r r d
L ewe YANG i gy , NG u r n F IZ — n, Jn — u PE Sh —o g, ENG Ke
( c o lo etia ndif r t n En i e rn Ch ng h nv riyofS in ea d Te h lg Ch n Sh 0 4, ia S h o fElcrc la n o ma i g n e ig, a s aU ie st ce c n c noo y, a g a4 0 0 Ch n ) o 1
c o z to r m p ov d hr nia i n a e i r e . Ke r s s r rd;Be— y wo d : ma t g i iDou;GPS;I EEE 8;tm e s c o ia i n e r r 18 5 i yn hr n z to r o
智能电网的时间同步体系配置方法

智能电网的时间同步体系配置方法朱婷婷;曹娜;屈旭峰【摘要】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has set the target of constructing a strong smart grid.To enable the smart grid to regulate operational mode quickly and acquire strong onlin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capability and intelligent self-healing ability,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trong communication support network to obtain effective data tha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real situation of the grid nodes,and establishing a synchronous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the entire network is a ba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nchronous system for the SDH loop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the existing gri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nchronous mode of the existing SDH looped communication network,and points out the pseudo-synchronization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ooped synchronous network.Furthermore,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in site selection of GPS base stations as well as the isolated island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s in the looped synchronous network,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blem of many types of hardware of different criteria in the time synchronous configuration of secondary sub-station equipment in the 3-layer 2-network hierarchy of the intelligent substation,and finally proposes a time synchronous networking scheme for the entire grid.%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为使智能电网具备快速的运行方式调节能力、强大的在线监测分析能力、智能化的自愈能力,必须建立坚强的通信支撑网络以获取能够准确反映电网节点现实情况的有效数据,而建立全网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是通信网络的基础保障。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的构建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的构建摘要:电网自动化时间同步系统主要是统一变电站内所有自动化设备及计算机服务器的时间,使各种设备工作在统一的时钟信号下。
从而为变电站内各类运行设备提供精确、安全、可靠的时间基准。
时间同步系统提高线路故障测距、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电网事故分析和稳定控制水平,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网自动化;时间同步系统;功能构建一、工程概况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是彬长集团为确保矿区供电安全可靠,加强供电管理,达到专业化管理目的而成立的专业管理队伍。
主要承担彬长矿区地面供电系统八站一所供配电设备、设施及产权线路的维护检修、运行管理、电费结算等工作;公司有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4座,10kV 开闭所1座,年用电量60000kwh,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还将建设3座变电站,到时对时间的统一要求更高;同时在彬长服务中心十楼设电力调度中心,集中对各站进行电力调度管理和咸阳地方电力公司调度中心进行业务对接工作。
目前公司各子站均配备一台GPS卫星对时装置,负责各自站内设备及各类系统的时间校准;调度中心配备一台GPS卫星对时装置,负责调度中心各套系统及设备进行对时。
各之站对时装置与合调度中心对时装置未进行网络连接,各自对时装置自称系统,不能形成有效的网络对时,公司内时间严重不一致,发生事故时时间成为了最难解决的问题。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对同步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大,对时钟统一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有了统一时钟,既可实现全网各站以及站内系统在统一时间基准下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后的故障分析,也可以通过各开关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发展过程。
统一时钟(频率和时间)是电力通信网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措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电力业务网之外的频率时间同步网来支撑整个电力通信网以及电力业务网。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介绍.

GPS 北斗GPS北斗
主控继电室
时间同步系统 主时钟机柜 主时钟 CT-TSS2000
(GPS+北斗+铷原子授时)
光电转换器
直流220V 交流220V 交流220V 接地
防雷器 防雷器
220kV继电室
IRIG-B(DC)码
500kV继电室
时间扩展装置 机柜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CT-KZ001
B码
普 通 厂 站 时 间 同 步 系 统
必要
卫单 星应 单用 钟系 统
数 字 化 厂 站 时 间 同 步 系 统
重要
全 省 广 域 时 间 频 率 同 步 网
全 国 广 域 时 间 频 率 同 步 网
异常重要
不同的 需求对 应不同 的解决 方案
需要
2013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因时间错误造成国调中心和四川省调相关 系统和设备故障,使四川二滩电站和瀑布沟电厂发电机组异常关机。 2013年4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国调中心发布2013年82号文件,要求 加强对时间的运行管理。高精度时间同步对电力系统已经异常重要!
16
解决方案
模式二
17
解决方案
模式三
组网特点
配置双套北斗/GPS,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均采用PTP对时方式;AB 网双网双备,两个PTP主钟在线工作,通过BMC算法决策工作状态;AB网核 心交换机作为外部时钟失效后的备用PTP主钟;
共享网络资源授时,站控层PTP与MMS共享网络资源,间隔层 、过程层PTP与GOOSE,SMV共享网络资源;组网与数字化变电站的 网络结构一致,没有额外的连接线;对PTP输出的时间跳变进行 严格控制,不得超过100ns;保障时钟设备在故障退出网络运行后 重新进入网络参与对时的平滑接入; 现阶段,这种以太网网络精确时间同步技术在数字化变电站 的IED设备的支持度高,检测机构也有针对性检测,没有强制要 求但设有委托性测试,也有相关的检测标准正在制定,推动该项 技术的成熟和安全应用。
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GPS同步时钟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boulifairy导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方面为各控制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对各种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火电厂热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方面为各控制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对各种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用价格并不昂贵的GPS同步时钟来统一全厂各种系统的时钟,已是目前火电厂设计中采用的标准做法。
电厂内的机组)、辅助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的主时钟通过适宜的GPS同步时钟信号接口,得到标准的TOD(年月日时分秒)时间,然后按各自的时钟同步机制,将系统内的从时钟偏差限定在足够小的范围内,进而到达全厂的时钟同步。
一、GPS同步时钟系统及输出1.1GPS同步时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由一组美国国防部在1978年开场陆续发射的卫星所组成,共有24颗卫星运行在6个地心轨道平面内,根据时间和地点,地球上可见的卫星数量一直在4颗至11颗之间变化。
GPS同步时钟是一种接受GPS卫星发射的低功率无线电信号,通过计算得出GPS时间的接受装置。
为获得准确的GPS时间,GPS同步时钟必须先接遭到至少4颗GPS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本人所在的三维位置。
在已经得出详细位置后,GPS同步时钟只要接遭到1颗GPS卫星信号就能保证时钟的走时准确性。
作为火电厂的标准时钟,我们对GPS同步时钟的基本要求是:至少能同时跟踪8颗卫星,有尽可能短的冷、热启动时间,配有后备电池,有高精度、可灵敏配置的时钟输出信号。
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的应用

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的应用摘要: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设备协调、频率控制、数据采集、事件记录、通信系统同步以及电力市场和负荷管理。
这些应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关键词:时间同步系统;数字同步网;电网;应用电网对时间同步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问题,电网数字及时间同步系统的应用可通过修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方式,以提高时间同步系统在天基授时中的可靠性。
通过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时间源,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其他时间源的不可靠性而引起的时间误差。
同时规范系统在时间源选择、跟随等状态下的运行机制。
这样可以确保系统选择合适的时间源,并避免错误的时间信号和时间跳变。
由此,时间同步系统将能更好地满足电网对时间同步的要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并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一、数字同步网概述(一)数字同步网的层次结构电网电力数字同步网的结构由三级节点构成,分别是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和三级节点。
一级节点是电网数字同步网的最高级别,配置有铯钟、GPS和BDS等设备。
一级节点作为全网基准钟(PRC),为整个电网提供标准的时间和频率基准。
一级节点设置在南方电网总调和主干传输网的一个枢纽节点,其中总调节点为主用,另一节点为备用。
它主要为下级节点及主干传输网提供同步基准源。
二级节点是电网数字同步网的第二级别,也配置有铷钟、GPS和BDS等设备。
二级节点作为省基准钟(LPR),为本省区域提供标准的时间和频率基准。
二级节点设置在各省中调和省传输网的一个枢纽节点,其中中调节点为主用,另一节点为备用。
它主要为下级节点及本省传输网提供同步基准源。
三级节点是电网数字同步网的最底层,同样配置有铷钟、GPS和BDS等设备。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分析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分析摘要:变电站同步系统主要作用是通过接收授时系统所发播的标准时间信号和信息来校准本地时钟,实现标准时间信号、信息的异地复制。
从而为变电站内各类运行设备提供精确、安全、可靠的时间基准,以满足不同等级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网络时间协议一、智能变电站主要对时方式1.1硬对时(脉冲对时)主要有PPS(秒脉冲信号)、PPM(分脉冲信号),以及PPH(时脉冲信号)。
对时脉冲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输出的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进行时间同步校准,对时精度高,但不包含年月日等时间信息,传输信道包括电缆和光纤。
硬对时按接线方式可分成差分对时与空接点2种方式。
1.2软对时(串口报文对时)主钟通过串口以报文的形式发送时间信息,报文内容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在内的完整时间。
待对时装置通过串行口读取同步时钟每秒1次串行输出的时间信息实现对时,串口又分为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方式。
一般精确度为ms级,输出距离从几十到上百米。
串口对时往往和脉冲对时配合使用,弥补脉冲对时只能对时到秒的缺点。
1.3编码对时目前普遍采用IRIG-B码(美国靶场仪器组B型码)对时,有调制和非调制2种。
IRIG-B码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对时方案,输出的帧格式既包含了对时的准时沿,又包含了串口报文对时的时间信息。
IRIG-B码可靠性高、接口规范,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不便于组建时间同步网。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B码对时又分为光B码和电B码,对时精度可以达μs级。
1.4网络对时网络对时是以电力自动化系统现有数据网络提供的通信通道为依托,为接入网络的任何系统提供对时。
主时钟将时间信息按特定协议封装为数据帧,发送给各被授时装置,被授时装置接收到报文后通过协议解析,获取当前时刻信息,校正时间,达到与主时钟时间同步的目的。
网络对时方式的授时精度因所采用协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NTP(网络时间协议)授时精度可达到50ms;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授时精度可达到1s;PTP(精确时间协议)授时精度可达到1μ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2期华电技术Vol.33No.122011年12月Huadian TechnologyDec.2011智能电网时间同步方案杨京渝(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根据智能电网对时间同步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要求,给出了智能电网时间同步方案,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授时和IEEE 1588协议相结合的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
根据运行模式和授时精度的不同,分别给出了适用于主站、子站的不同时间同步配置方案,从而实现整个智能电网的时间同步。
关键词:智能电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授时;时间同步中图分类号:TM 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1951(2011)12-0036-03收稿日期:2011-08-111智能电网概况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通过硬件基础和技术手段可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1-2]。
智能电网系统的建立和数字化电网的实现需要全网时间同步的紧密支持。
因此,建立安全、可靠、高精度的时间同步系统,是当代电网乃至未来智能电网运行的一项基本要求。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时钟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信号接收单元,是以GPS 信号为“主”的外部时间基准。
实践证明,GPS 由于自身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的精确时间同步系统的要求。
当前的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性很差,制约了电力系统综合性能的提高,无法适应智能电网的需求。
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时间同步方式解决现代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以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
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地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我国初步完成北斗二代系统的基本组网功能。
按照计划,2012年将形成亚太地区天源服务能力,在2020年前发射35颗卫星,环绕地球运行,最终组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3]。
未来建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完全兼容并极大地扩充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现有功能。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的崛起,将在快速定位、双向数据通信和精密授时3大领域充当重要的角色,也将打破美国GPS 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满足未来智能电网对时间同步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全网时间同步方案,采用北斗/GPS 互为备用作为智能电网的时钟源,同时给出了全网时间同步框架以及IEEE 1588时间协议的具体应用规则。
该方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全网时间同步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GPS 授时技术GPS 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陆、海、空领域提供定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
GPS 由卫星星座、地面测控站和用户设备3大部分组成。
GPS 的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构成,他们均匀分布在6个与赤道夹角为55ʎ的近似圆形轨道上,轨道间夹角为60ʎ。
这种布置方式可保证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能同时收到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
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该系统的作用是:跟踪观测GPS 卫星、计算编制卫星星历、监测和控制卫星状态、保持精确的GPS 时间系统、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和控制命令。
GPS 接收机是用户部分的核心部件,它接收多颗GPS 卫星发出的信号,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输出定位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卫星状态信息等,接收机输出的时间信息包括串行口输出的年、月、日、分、秒和频率为1Hz 的秒脉冲[4]。
但GPS 天线安装位置要求苛刻,从而导致馈线铺设难。
各站GPS 时间系统相当分散、庞大,现场维护困难,易受美国控制。
美国采用了有选择可用性政策SA (Selective Avaibility ),但没有承诺过服务质量,可以控制任何区域、任意时段的GPS 信号而不影响自己和盟友的正常使用。
因此,GPS 的自主性和可靠性都得不到保证。
我国若大规模采用GPS ,一旦发生危机或战争威胁,就会对我国电网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5]。
3北斗授时技术北斗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第12期杨京渝:智能电网时间同步方案·37·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由空间卫星、地面中心控制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
北斗一号空间部分由2颗地球同步导航卫星和1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这3颗卫星距离地面约3600km,分别位于赤道面东经80.0ʎ,140.0ʎ和110.5ʎ,由它们完成中心控制系统与用户收发机之间的双向无线电信号转发。
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由1个中心控制站、若干个卫星定轨标校站、差分定位标校站和测高标校站组成。
地面控制中心不仅是北斗的控制和管理中心,而且还是北斗的中枢,它由信号收发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时间分系统、监控分系统和信道监控分系统等组成。
用户终端由信号接收天线、混频和放大电路、发射装置、信息输入键盘和显示器等组成,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用户终端分为通信终端、卫星测轨终端、差分定位标校终端和授时终端等[6]。
北斗卫星授时功能具有安全、准确、全天候和通用的特点,具有单向和双向2种授时功能,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利用定时用户终端完成与北斗之间的时间和频率同步,提供100ns(单向授时)和20ns (双向授时)的时间同步精度。
目前,华东电网公司所管辖的富春江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南京东善桥变电站、上海南汇变电站安装的北斗授时监控装置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4IEEE1588时间协议为提高广域时间同步精度,网络精密时钟同步委员会在2002年年底发布了适用于网络化测量和控制系统的高精度网络时钟同步协议———IEEE 1588协议[7]。
该协议具有占用网络带宽小、对系统资源要求低等优点,采用时间分布机制和时间调度概念,客户机可使用普通振荡器,通过软件调度与主控机的主时钟保持同步,过程简单、可靠,能够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另外,协议中各类同步报文均是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与网络协议(UDP/IP)的多播报文发送,非常适合在目前技术成熟的以太网上实现,是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网络时钟同步协议。
5时间同步方案积极开展智能电网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既是电力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大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全局考虑,多数应用都只针对某个具体问题,不同装置各自配置独立的GPS接收机,仅实现装置内的局部同步,而非系统的全局同步;各个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都是时间孤岛,各机房的时间系统也没有统一的精度要求和安全标准。
现在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形成了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中心的主站系统,以电站监控(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等)为主的子站系统。
由于主站、子站的运行模式不同,对授时精度的要求也不同[8]。
针对该问题,笔者分别给出了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案。
5.1主站系统时间同步方案主站系统通常由分布在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市(地)公司、县公司的多级系统组成,所管理的电压等级、管理范围和用户不同,因此,要各司其职,完成综合管理功能;主站系统通过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网络,互联成为大型管理信息系统(MIS),由于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的需要,系统之间是互联的,所以接入的计算机数量较大[9]。
主站系统主要包括电能量采集装置、负荷/用电监控终端装置、电气设备在线状态检测或自动记录仪、控制/调度中心数字显示时钟、火电厂/水电厂/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能源管理系统(EMS)、电能计费系统(PBS)、继电保护及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负荷监控/用电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
这些管理系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为秒级,授时精度达到0.01s即可。
主站授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主站授时网络结构图由图1可知,主站系统以北斗/GPS互为备用作为该系统的时钟源,采用高稳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作为本地时钟,运用北斗和GPS双模授时·38·华电技术第33卷技术对高稳晶振进行校频以实现时钟同步。
若北斗和GPS 都被干扰而不能正常使用,高稳晶振自动进入保持状态,继续提供高精度频率和时间信号输出,以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
主站系统以网络作为系统的信息交换媒介,因此,采用IEEE 1588时间协议(PTP )来实现以太网的精确时间同步。
对于要求精度更高的智能电网来说,IEEE 1588标准精确时间协议顺应了报文同步的趋势,它借鉴了NTP 技术,但其在硬件上要求每个网络节点必须有一个包含实时时钟的网络接口,可实现基于PTP 协议栈的相关服务[10]。
主站系统以省调度主站时钟为主时钟,市调度主站、县调度主站为从时钟。
主时钟周期性地给从时钟发送Sync 报文,紧接着发送Follow-Up 报文,该报文携带上个消息的实际发送时间t 1,从时钟记录Sync 报文的到达时间t 2,随后在t 3时刻发送Delay-Rep 报文给主时钟,主时钟记录报文到达时间t 4并发送De-lay-Resp 报文把t 4告知从时钟。
从时钟根据4个时间信息计算出时间偏差t offset =[(t 2-t 1)+(t 3-t 4)]/2,传输延迟t delay =[(t 2-t 1)+(t 4-t 3)]/2。
从时钟利用计算出来的时间偏差修改本地时间,从而与主时钟同步。
上述关于主、从时钟的时间偏差与传输延迟的计算是在报文往返延迟对称的假设下进行的。
但主、从时钟之间的距离往往较长,受网络波动的影响,消息传输延迟相差可能性很大,即引入了很大的非对称性误差,将会严重影响同步精度。
针对该问题,在主、从时钟之间布置若干个透明时钟,逐级同步,减少网络抖动的影响,做非对称性校正,可以排除交换网络造成的非对称延迟的影响,减少了大型拓扑中的积聚误差[11]。
P2P 透明时钟如图2所示。
图2P 2P 透明时钟在图2中,总的驻留时间t a =(t 2-t 1)+(t 4-t 3)+(t 6-t 5),各段路径延迟之和t b =t b1+t b2+t b3+t b4。
主时钟给从时钟发送Sync 消息和可选的后续消息(Follow-Up )消息之后,从时钟得到时间偏差t offset =t 7-t 0-t a -t b 。
同时还应在调度端建立监视系统,定时采集场站端时间同步设备运行状态,如卫星接收状态、调度信号源、设备硬件运行状态等,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对故障进行统计。
5.2子站系统时间同步方案子站系统直接监测和控制电网运行,分布广、同步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接入子系统的设备非常多,接入方式也相当复杂,所以采用自治时间同步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