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肌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上端接骶骨,下端游离。
(二)胸骨
胸骨柄
胸骨 胸骨体
剑突 胸骨柄上缘中间凹陷,称颈静脉切迹。 柄和体连结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 可作为临床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三)肋
肋(risb)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 对。
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 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 肋。其中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依次连 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常作为确定肝、 脾位置的标志。 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腰椎
椎体粗大,椎孔呈三角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之间 的间隙较宽。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骶骨
骶骨呈三角形,底向上,与第5腰椎相连。岬是产科测量骨盆上口的重 要标志;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5)尾骨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面有向上的齿突 与寰椎相吻合。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第2~6颈椎的棘突短,末端分叉。
第一节 骨学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末端不分叉 且呈结节状隆起,在体表易触及,是临床 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定穴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骨学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2)胸椎
椎体呈心形,椎孔小而圆,椎体两侧面后部有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 突肋凹,棘突较长且向后下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locomotor system)由骨、关节和 骨骼肌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全身各骨借关节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 活动支架,在运动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 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人体解剖学之肌学

人体解剖学之肌学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肌学张桢第二章肌学第一节肌学概序肌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故称骨骼肌因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可通过人的意志控制,又称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广泛,全身共有600余块,约占体重的40%。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并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所以每块肌都可以视为一个器官。

一、肌的形态分类骨骼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

二、肌的构造肌有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

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性;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力的传递的作用。

长肌的腱为圆索状;扁肌的腱薄而宽阔,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配布与作用骨骼肌通常都跨过关节,并以其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骨的表面。

一般把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起点或定点;把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止点或动点。

肌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轴关系密切,把分布在运动轴同侧,作用完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把分布在运动轴异侧,作用完全相反的肌,称为拮抗肌。

各肌群通过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彼此协调,完成各种运动。

四、肌的辅助结构肌的辅助结构位于肌的周围,具有保护、约束、协助肌等作用,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

(一)筋膜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类。

1、浅筋膜又称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和浅血管、皮神经、浅淋巴管。

有保持体温和保护深面组织、器官的作用。

2、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裹于肌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四肢的深筋膜发达,深入到肌群间并附着于骨,形成肌间隔和筋膜鞘。

深筋膜由保护、约束肌和减少按摩的作用。

(二)滑膜囊滑膜囊由滑膜构成,为双层扁平、密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多见于肌腱和骨面间。

滑膜囊有减少按摩的作用。

(三)腱鞘腱鞘是套在手、足等处长肌腱周围的双层鞘管,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内层为滑膜层,紧包肌腱,可分泌为少量滑液。

人体解剖学_第二章_运动系统-肌学

人体解剖学_第二章_运动系统-肌学

2.咀嚼肌
咬肌(嚼肌) 颞肌
(二)颈肌
胸锁乳突肌
三、躯干肌
(一)背肌 1.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竖脊肌
2.深层肌
1.胸大肌
(二)胸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4.肋间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三)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腹肌
1.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2)腹内斜肌
提睾肌
(3)腹横肌 (4)腹直肌
腰方肌
2.后群
3.腹直肌鞘和白线
白线
弓状线
4.腹股沟管
精索、子宫圆韧带
四、四肢肌
(一)上肢肌 1.上肢带肌 三角肌
2.臂肌
(1)肱二头肌
(2)肱三头肌
人体解剖学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肌学
第三节 肌学
一、概述
(一)肌的分类、构造
1.肌的形态分类 2.肌的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布
1.肌的起止
拮抗肌
2.肌的配布
(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1)浅筋膜 (2)深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腱鞘炎
二、头颈肌
(一)面肌和咀嚼肌 1.面肌
3.前臂肌
(1)前群 (2)后群
(1)外侧群 (2)内侧群 (3)中间群
4.手肌
1.髋肌 臀大肌
(二)下肢肌
2.大腿肌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3)股二头肌
3.小腿肌
(1)胫骨前肌
(2)小腿三头肌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

肌束
肌束是由多个肌纤维组成的 结构,形成肌肉的主体。
肌腱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传递 力量并使骨骼运动。
定义和特征
骨骼肌的定义
骨骼肌是通过与骨骼相连,由肌纤维组成的肌肉。
自主收缩能力
骨骼肌能主动收缩并产生力量,实现人体运动。
条纹状纹理
骨骼肌的纤维具有条纹状纹理,是其内部结构的特征。
功能和作用
1 运动控制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骨骼肌
欢迎来到《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的介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 研究骨骼肌的功能、特征,以及常见的疾病和保健方法。
功能和重要性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组织之一。它们不仅负责提供动力和力量,还是保持姿势和支撑骨骼的关 键。
组成部分
肌纤维
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位, 通过收缩实现运动。
2 维持姿势
骨骼肌通过收缩和松弛控制身体的运动, 使我们能够行走、跑步和举重等。
骨骼肌帮助我们维持坐姿、站立姿势和保 持平衡。
3 保护内脏器官
4 热量产生
骨骼肌在运动和受力时,起到保护内脏器 官的重要作用。
骨骼肌在运动中产生热量,帮助我们保持 体温。
常见的疾病和损伤
肌肉拉伤
肌腱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肌肉拉伤是骨骼肌常见的损伤, 通常由于剧烈运动或扭伤引起。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炎症,通 常由于过度使用或运动不当造 成。
肌肉骨化症
肌肉骨化症是骨骼肌内部形成 骨质,并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
保健和锻炼方法
1
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2
全身锻炼
进行全身性的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强化骨骼肌。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

(2)锁骨:呈“ ~ ”形,内侧为胸骨端, 外侧为肩峰端。
(3)肱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两端。 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 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 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 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 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 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 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 ,有尺神经通过。
、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二)颅的整体观
1.颅顶观
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 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 2.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 (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 经管等。 (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等。
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 骨14。 (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 ,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 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颈椎体小棘分叉 胸椎连肋有肋凹 腰椎承重体最大
抓住要点能分辨 横突有孔最明显 棘突叠瓦下斜尖 棘突后伸宽又扁
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人体解剖学》课件_第二章__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_第二章__运动系统


幼儿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
过小会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衣服、鞋宽松应适度,过于
肥大会影响运动,易造成意外伤害。

(四)供给充足的营养
• 骨的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和磷等,还需要维生素D促 进钙、磷的吸收肌肉生长及 "能量"的贮存,需要大量蛋白 质和葡萄糖。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肌肉发育的重要条件。
• 成人骨组织按排列形式和空间结构分为松 质骨和密质骨。
• 骨密质 • 骨松质
• 2、骨膜
• 分骨内膜和骨外 膜。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 骨外膜富有血管、 神经和淋巴管。
• 3、骨髓
• 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 内;
• 由多种细胞和网状结缔组 织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 分布。在儿童 期全部为红 骨髓,有 造血功能;约到 5-7岁 时,骨髓腔内的红 骨髓 逐渐转变为黄骨髓, 失 去造血机能;骺、短骨 和扁骨中的红骨髓终生 存 在。
• 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 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 ④关节的特点 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 容易引起脱臼。
• (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 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 (一)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

保持正确姿势,形成良好体态,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 质
•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 (四)骨的发生和生长 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二、骨连结
• 骨连结的形式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相连接,称 骨连接。 • 纤维连接:两骨借 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接,中间无 腔隙。

运动解剖学(肌学)

运动解剖学(肌学)
心肌能够通过收缩,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 中流动。
平滑肌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器 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
生殖系统等。
自主控制
平滑肌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 ,控制管道器官的口径和物质 流动。
适应性
平滑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收缩状态,维持器官的 正常功能。
保护作用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保护 器官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持续学习与更新
肌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保 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
肌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 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个性化训练指导
根据个体肌肉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 定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有助于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和其它损伤。
05
运动与肌肉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生长与发育
运动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肌肉纤 维增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适应性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适 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 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肉功能改善
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力 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工作效率。
肌肉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
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强烈收缩导致肌 肉纤维撕裂,引起疼痛和肿胀。
同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的协作与运动
协作
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动作。
运动类型
骨骼肌的运动类型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 不变,而长度缩短或延长;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等动收缩是 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断变化,而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人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系统,包括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

骨骼系统提供结构支持,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和控制运动。

了解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对于学习运动科学、体育训练、康复治疗等方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成人人体有206块骨骼,骨骼提供结构支持、保护内脏、存储矿物质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并由韧带进行稳定。

2.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来推动和控制运动。

人体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通过收缩产生力量。

肌肉收缩有两种类型:静态收缩和动态收缩。

运动中的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控制的。

3.动作解剖学:动作解剖学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关节的角度、肌肉力量和肌肉活动模式等因素。

通过动作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不同动作对关节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

4.关节解剖学:关节是由两个或多个骨头连接而成的结构,它们在运动中提供连接点和可动性。

关节根据结构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关节结构和运动方式对于理解人体运动系统至关重要。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传递运动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从而引发肌肉收缩。

6.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的应用。

它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体育表现和执行各种动作技能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复合运动技能(如滑雪、乒乓球、篮球等)和精细运动技能(如书写、细致操作等)。

7.截肢与义肢:截肢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的部分或全部被切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手肌
1.髋肌 臀大肌
(二)下肢肌
2.大腿肌
(1)缝匠肌 (2)股四头肌

(3)股二头肌
3.小腿肌
(1)胫骨前肌
(2)小腿三头肌
作业
1.人体全身骨骼正面、侧面图像 2.人体全身肌肉正面、侧面图像
谢谢!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2)腹内斜肌
提睾肌
(3)腹横肌 (4)腹直肌
腰方肌
2.后群
3.腹直肌鞘和白线
白线
弓状线
4.腹股沟管
精索、子宫圆韧带
四、四肢肌
(一)上肢肌 1.上肢带肌 三角肌
2.臂肌
(1)肱二头肌
(2)肱三头肌
3.前臂肌
(1)前群 (2)后群
(1)外侧群 (2)内侧群 (3)中间群
2.咀嚼肌
咬肌(嚼肌) 颞肌
(二)颈肌
胸锁乳突肌
三、躯干肌
(一)背肌 1.浅层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竖脊肌
2.深层肌
1.胸大肌
(二)胸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4.肋间肌
(1)肋间外肌 (2)肋间内肌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三)膈
(四)腹肌
1.前外侧群 (1)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肌学
第三节 肌学
一、概述
(一)肌的分类、构造
1.肌的形态分类 2.肌的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布
1.肌的起止
拮抗肌
2.肌的配布
(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1)浅筋膜 (2)深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腱鞘炎
二、头颈肌
(一)面肌和咀嚼肌 1.面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