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正常分娩(医学PPT课件)

正常分娩(医学PPT课件)
分娩后。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对应的子宫肌层 与宫颈发生不同的变化。
子宫功能性改变
❖1.妊娠期阶段: ❖ 子宫平滑肌处于静息状态,缺乏足够量缩宫素
受体,对缩宫素无反应;宫颈解剖结构稳定,宫 颈坚硬。
子宫功能性改变
❖2.临产前阶段: ❖ 子宫肌层缩宫素受体大量增加; ❖ 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增加; ❖ 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 子宫应激性增加,对缩宫素的反应增强; ❖ 宫颈软化成熟及子宫下段形成良好。
胞因子及胎儿成熟机械作用,使下段形成及宫颈 成熟。宫颈间质胶原蛋白分解、重新排列,透明 质酸增加,硫酸表皮素下降,使宫颈软化成熟。
小结
❖妊娠晚期的炎症细胞因子、机械性刺激等多因素作 用使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诱发前列腺素及缩 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和子宫肌细胞 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子宫由妊娠期的稳定状态转 变为分娩时的兴奋状态,从而启动分娩。
对称性和极性
❖对称性: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均匀协 调的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再以2厘 米/秒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15秒左右协调的遍及 整个子宫。
❖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宫底:下段为2倍。
缩复作用
❖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 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虽松弛,但不能恢复到 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宫缩节律性的观察指标
❖ 宫缩持续时间 ❖ 宫缩间歇时间 ❖ 宫缩强度
检测节律性的方法
❖ 腹部触诊
❖ 胎儿电子监护
宫缩节律性检测
宫缩节律性的变化规律
❖临产开始: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间歇时间 长(5—6分),不强。
❖产程进展: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强度逐渐增加。

最新妇产科课件正常分娩PPT课件

最新妇产科课件正常分娩PPT课件
血腥味、无臭、持续4~6周 血性恶露(lochia rubra) 3日 浆液恶露(lochia serosa) 2周 有菌 白色恶露(lochia alba) 3周 有菌
1. 子宫复旧不全时血性恶露时间长,有臭味
产褥期处理
一般处理
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 指导首次哺乳、 防治产后出血 阴道后壁血肿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急剧下降 垂体催乳素与哺乳有关 月经复潮(先有排卵)
不哺乳的产妇产后6-10周月经复潮 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 哺乳的产妇产后4-10个月月经复潮 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腹壁的变化
色素沉着消退
妊娠纹改变
银白色
腹壁松弛
产褥期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
9—10cm 0.5 小时
减速期
破膜:羊水性状 胎心 胎头 抗炎 催产
其他:血压 饮食 排便 活动 休息
+ + +
+ +
交叉式产程图
伴行产程图
1.临床表现:
宫口开全 胎膜破裂:自然 人工 宫缩增强
胎头压迫骨盆底,排便感,加腹压。 会阴膨隆,变薄,肛门松驰。
胎头拔露: 胎头着冠 :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仰伸-复位-外
分娩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1.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 宫口扩张:
潜伏期:规律宫缩——宫口3 cm,
1cm/2-3 小时.<16小时;
活跃期:宫口开3cm——宫口开全,
共4小时<8小时。
先露下降:
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
胎膜破裂:
1.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 宫口扩张:
初乳、过渡乳(7~14天)、成熟乳 哺乳期用药

正常分娩护理查房PPT课件

正常分娩护理查房PPT课件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01
04
执行情况回顾
高危因素筛查:产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 ,识别并处理高危因素。
02
05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产后 出血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加强产程观察: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3
06
定期对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 估,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05 产妇心理支持与舒适度管理
产妇心理需求分析和满足途径
安全感需求
提供安全、温馨的环境,确保产妇和胎 儿的安全。
尊重与归属感需求
尊重产妇的隐私和个人意愿,使其感受 到被关注和归属感。
信息获取需求
及时提供产程进展、胎儿状况等信息, 满足产妇的知情权。
情感支持需求
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缓解其 紧张和恐惧情绪。
持生命体征稳定。
后续康复关怀和支持
心理支持
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恐惧等 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康复训练
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计划,帮助其恢复身体功能。
营养支持
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促进身 体康复。
随访和监测
定期对产妇进行随访和监测,了解其康复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体温。
体检
03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外观、心肺听诊、神经系统检查
等,以发现可能的先天异常。
新生儿健康状况评估标准
阿氏评分
根据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和对刺激的反应进 行评分,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
体重和身长
测量新生儿的体重和身长,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器官功能检查

正常分娩ppt课件

正常分娩ppt课件

PGE2↑ ←羊膜
E ↑P↓使子宫对Pitocin敏感性↑
内皮素ET作用(直接、间接)
胎儿方面
胎盘供应相对不足,经ACTH中介,使
胎 儿 胎 盘 单 位 合 成 E3↑→ 蜕 膜 内 PGF2a ↑→宫缩
神经介质理论 解释十分勉强
子宫受自主N支配,交感能N兴奋子 宫肌层α受体促子宫收缩,乙酸胆碱能 N使细胞膜Na+内移,K+外移,加强子宫 收缩
宫颈的变化 初产妇颈管先消失,宫口再扩张 经产妇两者同时进行
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胎儿
胎儿大小 越大阻力越大
胎头是胎体的最大部分
胎位 横位阻力无穷大
矢状缝和囟门确定胎位的标志
胎儿畸形 多半增加分娩阻力
精神心理因素
应激使儿茶酚胺↑刺激子宫β受体, 宫缩抑制,血压升高,胎儿缺血缺氧、 胎儿窘迫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 mechanism of labor
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 不同形态,被动地行一连串适应 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 全过程
衔接(engagement)
胎头双顶径进入入口平面,胎 头颅骨最低点达坐骨棘水平, 以枕额径衔接
下降(descent)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 贯穿分娩全过程
俯屈(flexion) 缩小头周径
总之,胎儿成熟,通过内分泌和机 械作用等,将成熟信息传递给母体,诱 发并促进子宫收缩
影响分娩四因素
产力 起动力作用 可变因素 产道 起阻力作用,不可变因素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正常分娩 各因素正常并相互适应
胎儿顺利经阴道分娩
产力
子宫收缩力 主要产力 腹及膈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特点 节律性 阵痛后间歇期有利胎儿供氧 对称性和极性 宫缩力发挥最大效率 缩复作用 迫使先露下降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ppt课件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ppt课件
其他激素如雌激素和孕酮也对 分娩过程有影响,它们调节着 妊娠晚期的子宫收缩和宫颈成 熟。
03 正常分娩的准备与护理
产妇的准备
01
02
03
心理准备
产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对分娩过程有正确的 认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 恐惧和焦虑。
身体准备
产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 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保持身体健康。
胎儿窘迫
总结词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而 发生的一系列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 症状。
详细描述
胎儿窘迫的原因包括胎盘早剥、脐带 绕颈、母体严重贫血等。处理方法包 括吸氧、改变体位、终止妊娠等,严 重时需进行紧急剖宫产。
产后出血
总结词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是分娩期严重并发 症。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正常分娩概述 • 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 • 正常分娩的准备与护理 • 正常分娩的过程与应对 • 正常分娩的并发症与处理 • 正常分娩的未来展望与科学研究
01 正常分娩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正常分娩是指产妇在自然状态下 ,经过子宫收缩、宫颈扩张、胎 儿及胎盘娩出的过程。
06
正常分娩的未来展望与பைடு நூலகம்学研 究
科学研究进展
生物医学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技术,深入研究正常分娩的生理机制和病 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评估新技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正常分娩相关疾病的发病趋势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正常分娩ppt课件图片

正常分娩ppt课件图片

饮食和休息
产妇在分娩前应保持充足 的饮食和休息,以保持体 力和精力,有助于顺利分 娩。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产程延长
如果产程超过一定时间(如第一产程超过16小时,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医生可能会采 取措施,如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或进行会阴侧切等手术。
胎儿宫内窘迫
如果胎儿出现缺氧或胎心异常等宫内窘迫症状,医生可能会采取紧急措施,如进行剖宫产 手术。
分娩过程是自然生理现象,受到 激素和神经调节的影响,是女性
生殖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经历一系 列的生理变化,如宫缩、宫颈扩 张、胎儿下降等,这些变化有助
于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产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规律宫缩开始,宫颈扩张至10厘米 ,胎儿头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此阶 段持续时间较长,大约需要10-12小 时。
分娩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故事一
在某医院,一位年轻的爸爸在产房外守候了整整一夜,他手 捧鲜花,等待迎接他和妻子爱情的结晶。这个故事展现了亲 情和爱情在分娩过程中的力量。
故事二
一位医护人员在分娩过程中,不辞辛劳地帮助产妇,为她提 供心理支持和关爱。这个故事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 人文关怀。
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经验一
一些准妈妈在孕期就开始和其他准妈妈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互相学习。她们通 过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娩过程和应对方法,减轻紧张情绪。
经验二
一些医院开设了分娩课程,为准爸爸和准妈妈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 他们更好地应对分娩过程。参加这些课程可以增加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和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题。
营养补充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 养均衡,特别是钙、铁 、维生素等必要的营养

正常分娩 妇产科ppt课件

正常分娩 妇产科ppt课件
分娩是生理现象,又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产妇情绪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
体交换不足→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 产 妇体力消耗过多,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胎儿 窘迫 耐心安慰,鼓励孕妇进食 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 松技术 开展陪伴分娩(Doula制度)
15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9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 面中点的曲线,代表骨 盆轴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直 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 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一般为60度
10
产道
(二)软产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2.生理缩复环
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 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 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 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
2.协助胎盘娩出 3.检查胎盘胎膜 4.检查软产道 5.预防产后出血
43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体征
每分钟心率 呼吸
肌张力 喉反射 皮肤颜色
0分
0 0 松弛 无反射 全身苍白
1分
2分
<100次
≥100次
浅慢,不规则

四肢稍屈曲 四肢屈曲,
有些动作
活动好
躯干红,四肢 咳嗽,恶心
青紫
全身粉红
44
胎先露在通过骨产道时,为 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 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 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 全过程
16
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1.衔接
2.下降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儿娩出
17
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 骨盆入口平面, 胎头颅骨最低点 接近或达到坐骨 棘水平,称衔接。

自然分娩-课件(PPT演示)

自然分娩-课件(PPT演示)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
二、剖宫产
利处:
可短期内取出胎儿是解决 难产或母子有异常情况的 一种有效手段,减少产妇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孕妇及家属对剖宫产要有正确的 认识,不要盲目要求剖宫产。
弊处:
对产妇而言是一次较大的手 术,容易引发手术并发症及 感染等对二次生育有一定的 影响不利于胎儿的神经发育 胎儿容易诱发呼吸窘迫综合 症及吸入性肺炎等疾病
临产诊断
1. 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 2. 进行性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 3. 胎先露部下降
分娩过程
临产前的特征变化:
1、规律子宫收缩,至少每十分钟有一次,以后逐渐加强。 2、宫颈口逐渐开大。 3、先露逐渐下降。
分娩过程
分娩过程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第四产程
从规律的子宫收缩至宫口开全,直 径约10厘米(初产妇需16-20小时, 经产妇6-8小时)。 胎儿娩出期(≤2小时)
自然分娩入院待产包清单
类别 证件类 杂物类
饮食类
名称 身份证 产检病历及围产卡 准生证 医保卡 现金或银行卡 记事本,便笺纸 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手机及充电器 MP4或书刊杂志
脸盆 巧克力及其他零食
功能性饮料 餐具一套
一次性水杯 弯头吸管 软面抽纸
数量 夫妻双方
2 1 1 都准备 1 1 1 若干 2 若干 若干
体位图
对减慢太快的第二产程有效 有助于降低已升高的血压 与散步交替应用可促进分娩进展
体位 作用
良好的休息 有些重力
侧卧位
直体坐位
前倾位
缓解背痛及背部按摩的好体位
开放式膝胸卧位
髋部屈曲>90º 30-45分钟
漫 步 舞
手膝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子宫下段形成 – 宫颈的变化 – 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
12
第七章
正常分娩
骨盆入口平面
•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 点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 入口横径:
– 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 平均13cm
• 入口斜径:
– 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 左右各一,正常值平均12.75cm
7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子宫收缩力
• 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 (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8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子宫收缩力
• 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 控制),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 左右对称,再以2cm/s速度向子宫下 段扩散,约需15秒均匀协调地扩展整 个子宫
值平均11.5cm
图7-5
•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 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9cm
15
第七章
正常分娩
骨盆出口平面
• 出口前矢状径:
–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 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 出口后矢状径:
–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 常值平均8.5cm。
9
第七章
产道
正常分娩
•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
– 骨产道(真骨盆) – 软产道两部分
10
第七章
骨产道
正常பைடு நூலகம்娩
• 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 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 骨盆入口平面 – 中骨盆平面 – 骨盆出口平面 –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11
第七章
软产道
正常分娩
• 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 曲通道
–宫口开全时达10cm
19
第七章
正常分娩
胎儿因素
• 胎儿大小:
– 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 胎头颅骨:
– 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及一块枕骨构成。颅骨间缝 隙为 颅缝,包括矢状缝、冠状缝、人字缝、颞缝、额缝。颅缝交界 处较大空隙为囟门,有前囟(大囟门),及后囟(小囟门)
20
第七章
正常分娩
胎头径线
– 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 – 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 – 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 – 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
6
第七章
产力
正常分娩
•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 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量,第三产程可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 肛提肌收缩力:
– 第二产程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及娩出,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 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 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16
第七章
正常分娩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 骨盆轴(pelvic axis):
–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此轴上段向下 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 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
• 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
• 双顶径:
–两侧顶骨隆突间距离,妊娠足月时 平均约9.3cm
• 枕额径:
–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距离,妊娠 足月时平均约11.3cm
21
第七章
正常分娩
胎头径线
• 枕下前囟径:
–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 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5cm
• 枕颏径:
–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距离, 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2.5cm
22
第七章
正常分娩
胎儿因素
• 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 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 头先露 – 臀先露
• 横产式: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 肩先露
23
第七章
正常分娩
精神心理因素
• 分娩是生理现象,又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 产妇情绪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子宫收
缩乏力,产程延长→ 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 胎儿窘迫 • 耐心安慰,鼓励孕妇进食 • 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 • 开展陪伴分娩(Doula制度)
• 机械性理论
机械性
• 内分泌控制理论
– 孕妇方面:前列腺素、缩宫素、雌激素与孕 激素、内皮素
– 胎儿方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胎盘、 羊膜和蜕膜的内分泌活动
• 神经介质理论
神经 介质
分娩 动因
内分泌 控制
3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决定分娩的因素
•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 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
24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 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 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 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 全过程
25
第七章
正常分娩
衔接 下降 俯屈 内旋转 仰伸 复位及外旋转
胎身娩出
26
第七章
正常分娩
枕先露分娩机制
• 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 • 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
4
第七章
产力
正常分娩
•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 逼出的力量
• 包括:
–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 – 肛提肌收缩力
5
第七章
产力
正常分娩
• 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特点为:
– 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 度,一般为60°
17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子宫下段形成
• 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长达7~10cm
18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宫颈的变化
• 宫颈管消失: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 –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短缩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
进行
• 宫口扩张:
–临产前,初产妇的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 产妇能容一指
《妇产科学》正常分娩 配套课件
第七章
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
• 定义:
–妊娠满28周(196天)及以上,胎 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 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 分类
–早产:28~ 36周末 –足月产:37周 ~ 41周末 –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
2
第七章
正常分娩
分娩动因
分娩发动原因复杂,公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3
第七章
正常分娩
中骨盆平面
• 中骨盆前后径:
–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 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图7-4
•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14
第七章
正常分娩
骨盆出口平面
• 出口前后径:
–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