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共38张PPT)

3、电气革命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成就
思
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电磁 感应现象)
技术成就:发电机(电气时代到来的标志),电 动机,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等。
Page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拉第
出生在英国一个铁匠的贫困 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14岁当 装订书籍的学徒。在七年的学徒 期间,利用订书的空闲时间,如 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 自然科学的书籍。后来,他毛遂 自荐,在22岁时当了大化学家戴 维的实验助手。1831年,法拉第 经过7年反复试验,发现电磁感应 现象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Page 12
参考导学提纲
议
材料一:早在18、19世纪就有许多英国人居住在郊区 而到城市中工作,这种生活方式使美国人后来创造出 “通勤”一词,然而这一现象本身至少是早在 18世纪后 期到19世纪,就成为英国人当中的一种典型现象。
——欧阳萍:《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
1、通勤生活方式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通勤生活方式?
发明:留声机;电灯;复印机;同步发 报机;活动电影放映机
Page 10
4、电气革命的影响
思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2.社会结构的改变: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 的形成。 4.社会生活:增加了社会财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多彩。 5.世界形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 一个整体(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消极影响:带来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环境污染、贫富 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从而妨碍了世界各国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31张ppt)

(二)电气革命的成就
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地点:美国、德国 主要发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发电机和电动机 的发明和使用、内燃机、化工 电灯、电话、汽车、飞机
爱迪生 “发明大王”
爱迪生(1847— 1931),美国著名 发明大王,一生完 成了2 000多种发明。 从他16岁发明自动 定时发报机算起, 平均每12天半就有 一项发明,其中包 括电灯、留声机、 发报机、电影、电 车、蓄电池、打字 机、水泥等等。
(二)条件
1. 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 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 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3. 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 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4. 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 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瓦特所说的“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和 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 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 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 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 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 程叫做工业革命。
共同影响: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环 境问题等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中国没赶上的原因: 第一次:自然经济、专制统治、闭关锁国 第二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顽固派 的阻挠 第三次:国共内战、受到敌视、封锁、“左” 倾错误等
高中历史人教版课件 必修三 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共33张PPT)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2、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
象有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
③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 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
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比尔·盖茨说:“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 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无足轻重的公司。”这说明 A.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 B.微软被小数人控制和利用 C.微软高级人才很少 D.微软发展面临困境
——恩手格斯工《作英坊国—工—人机阶级器状工况厂》
材料四: 1760年,英国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
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形的成大许城市多已工经业有城7个市。和特工别业是国新兴家工
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材料五: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利
标 志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重点 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规模
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 进展慢。
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开,发展 快。
新时代 开辟“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扩展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 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性, 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生产需要的产物
1、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
政治: 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经济: 18世纪工场手工业发展使机器生产成为可能,要
【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件 (共38张PPT)

(4)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5)城市面貌和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诞生 (1)研制:
(2)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用于生产、办公、军事等 各个领域,走进家庭。 (3)特点: 存储量大、运行速度快、体积小、轻便实用、 能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工作 (4)影响: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3.2 消极影响
(1)煤炭大量开采,能源结构改变,同时也加 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开始。 (2)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级对抗加剧。 (3)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 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
电气革命的出现
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
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 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 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 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 他考虑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 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皮特驾驶汽车奔驰在 宽阔的马路上。
法拉第,1831年他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象,实 现电磁学的重大突破,为研制发电机奠定了理论 基础
1866年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爱迪生在自己发明的留声机旁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伏打
莫尔斯
伏打电池
莫尔斯发报机
1897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改进了无线电传送和接收设 备,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3、互联网的功能: 提供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 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 疗、网上谈心等 4、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 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16张PPT)

D
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D.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5、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
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
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
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对于互联
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
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
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
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
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B.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近300年间,科技发展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跨越了哪三个时代?
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
“电气时代”
电子计算机、 “信息时代” 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经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工业革命的开展急需解决动力问题 3、技术: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发现和发明
(二)瓦特改良蒸汽机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功率 2、18世纪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三)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1、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适应工厂的动力需要,推动了社会生产 2、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过程
1、1946年,美国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现代信息技术的 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互联网产生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5-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
①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
概 况
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 联网的产生
③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
①使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8-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项目
相 原因 同 点 产生
过程
不 同 点
产生方 式
生产组 织形式
蒸汽革命
电气革命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场
需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其直接动力;科学理论的突
破和技术、经验的积累;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然后投入到生产生活
-20-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2345
参考答案:(1)因特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2)海报反映出因特网的发展使世界变得多彩多姿,带来了知识的爆炸,带来了生 活方式的革命等。 (3)言之有理即可。
-21-
(3)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技术 进步的强大动力以及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和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14-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支撑欧洲人1871年以后的进步信念的核心是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 命所带来的令人瞠目的物质增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钢、化工品、□□以及 石油产品引领了工业的新发展。”材料“□□”中的文字应是(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
①1946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
概 况
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1969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 联网的产生
③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
①使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8-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项目
相 原因 同 点 产生
过程
不 同 点
产生方 式
生产组 织形式
蒸汽革命
电气革命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市场
需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其直接动力;科学理论的突
破和技术、经验的积累;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然后投入到生产生活
-20-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2345
参考答案:(1)因特网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2)海报反映出因特网的发展使世界变得多彩多姿,带来了知识的爆炸,带来了生 活方式的革命等。 (3)言之有理即可。
-21-
(3)科学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技术 进步的强大动力以及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和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14-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分析
“支撑欧洲人1871年以后的进步信念的核心是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 命所带来的令人瞠目的物质增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钢、化工品、□□以及 石油产品引领了工业的新发展。”材料“□□”中的文字应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24张PPT)

D 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2.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B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随堂练习
3.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
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目标导航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为例,说 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 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习探 究一 “蒸汽时代”的影响
预习验收
(一1.)政背治景::17利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
学校
家庭
学生 社会
积极影响: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改变了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负面影响:
电子海洛因、不良信息。
拓展升华
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你赞成吗?请 你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成就为例 说赞成明。你的观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D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4、如果选D.择能一源个动符力合不这同
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为
C 其A命.工题业,近最代恰化当的是: B.交通立体化
C.信息网络化
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手工 作坊——机器工厂
2.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B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随堂练习
3.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
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目标导航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
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为例,说 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 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习探 究一 “蒸汽时代”的影响
预习验收
(一1.)政背治景::17利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
学校
家庭
学生 社会
积极影响: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改变了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负面影响:
电子海洛因、不良信息。
拓展升华
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你赞成吗?请 你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成就为例 说赞成明。你的观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D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4、如果选D.择能一源个动符力合不这同
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为
C 其A命.工题业,近最代恰化当的是: B.交通立体化
C.信息网络化
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手工 作坊——机器工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2、经济: 18世纪工场手工业发展使机器生产成为可能,要 解决动力问题
3、技术: 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二)过程:
瓦特18世纪60年代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 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 工厂的需要)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三)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想见能见”
“想见常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想见就见”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主要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
蒸汽时代 → 蒸汽机
“想见能见”
电气时代 → 电力
5200万磅社,会增生加产到力18大40年幅的度4提55高90镑。生铁产量
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 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机料器二工代:场“替新手了生工手的业工工作工业具能坊,够→用成机工长器厂起大代来替,工了只业作是厂坊因房。为”它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
“电气时代奠基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迈克尔·法拉第
瓦特蒸汽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问 世的? 瓦特是如何改良蒸汽机的? “蒸汽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 响?
3、技术: 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发现和发明
(二)过程:
瓦特18世纪60年代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 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 工厂的需要)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三)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想见能见”
“想见常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想见就见”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主要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
蒸汽时代 → 蒸汽机
“想见能见”
电气时代 → 电力
5200万磅社,会增生加产到力18大40年幅的度4提55高90镑。生铁产量
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 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机料器二工代:场“替新手了生工手的业工工作工业具能坊,够→用成机工长器厂起大代来替,工了只业作是厂坊因房。为”它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
“电气时代奠基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共46张PPT)
迈克尔·法拉第
瓦特蒸汽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问 世的? 瓦特是如何改良蒸汽机的? “蒸汽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什么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精品课件
2.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为何称 为“电气时代”?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 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 垄断组织形成。
③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来
——瓦特改社良会蒸生汽产机特别是工业
1.背景:
革命的必然结果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对动力的需求; ③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纽可
门蒸汽机已经用于矿井抽水;
2.过程: ①18世纪初钮可门蒸汽机
②18世纪60年代瓦特的单动式蒸汽机
③18世纪80年代瓦特的联动式蒸汽机 —“万能蒸汽机”精品(课件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精品课件
知识结构
从 蒸 汽 机 到 互 联 网
“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器革命的出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品课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前预习:
瓦特蒸汽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问世的? 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如何? 为何称其为“万能蒸汽机”?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精品课件
一、“蒸汽时代”瓦特的蒸到汽机的出现是
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②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 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 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⑤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
聊天等。
万国工业博览会是全世界第一场世
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 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 文化与工业科技。这次博览会历时5个多月,吸引 了6039195 名参观者。精品课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
精品课件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精品课件
电动机
1866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同?
蒸汽机
发电机
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
同
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
主要是在英国一国且 在多国由多个科学家
由瓦特一人完成
的共同努力完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2.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 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 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 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精品课件
消极影响
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 不安; 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 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1.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 可能见到的现象有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 明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③各国代表 团乘坐飞机参赛 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 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
第一台成功 运作的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 制造第一台成功运 作的蒸汽机。
缺陷:热量浪费太 大,效率不高;只 有简单的往复式线 性运动。
精品课件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 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 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 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格 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达到50.2%。 材料三:1807年,富尔顿研制蒸汽轮船; 1819年, 横渡大西洋。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 结起来。19世纪50年代,英国铁路长度已近一万 千米。
19世纪的欧洲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 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 成的第一台蒸汽机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精品和课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二、“电气时代”
1.发展过程 ①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3.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发现:农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管理 、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品课件
法拉第(1791—1867)
出生在英国一个铁匠的 贫研困究家电庭磁,感只应上现过象两年小学, 14岁实当验装示订意书图籍的学徒。在七 年的学徒期间,利用订书的空 闲时间,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 后来,他毛遂自荐,在22岁时 当了大化学家戴维的实验助手。 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 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精品课件
3.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转 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③形成了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 体(蒸汽交通运输工具)。
精品课件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 需要呢?它有没有弊端?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精品课件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形成及概况
背 ①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景 ②美苏争霸
功能:提供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
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 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
传输
精品课件
2.互联网的影响
精品课件
2.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为何称 为“电气时代”?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 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 垄断组织形成。
③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来
——瓦特改社良会蒸生汽产机特别是工业
1.背景:
革命的必然结果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对动力的需求; ③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纽可
门蒸汽机已经用于矿井抽水;
2.过程: ①18世纪初钮可门蒸汽机
②18世纪60年代瓦特的单动式蒸汽机
③18世纪80年代瓦特的联动式蒸汽机 —“万能蒸汽机”精品(课件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精品课件
知识结构
从 蒸 汽 机 到 互 联 网
“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器革命的出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品课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前预习:
瓦特蒸汽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问世的? 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如何? 为何称其为“万能蒸汽机”?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精品课件
一、“蒸汽时代”瓦特的蒸到汽机的出现是
积极影响 ①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②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 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 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⑤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
聊天等。
万国工业博览会是全世界第一场世
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 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 文化与工业科技。这次博览会历时5个多月,吸引 了6039195 名参观者。精品课件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标要求】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
精品课件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精品课件
电动机
1866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同?
蒸汽机
发电机
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
同
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
主要是在英国一国且 在多国由多个科学家
由瓦特一人完成
的共同努力完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2.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 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 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 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精品课件
消极影响
①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 不安; ③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 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1.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 可能见到的现象有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 明②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③各国代表 团乘坐飞机参赛 ④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 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
第一台成功 运作的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 制造第一台成功运 作的蒸汽机。
缺陷:热量浪费太 大,效率不高;只 有简单的往复式线 性运动。
精品课件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 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 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 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格 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达到50.2%。 材料三:1807年,富尔顿研制蒸汽轮船; 1819年, 横渡大西洋。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 结起来。19世纪50年代,英国铁路长度已近一万 千米。
19世纪的欧洲
陈列在英国伦敦科 学博物馆内的瓦特制 成的第一台蒸汽机
体积过于庞大,噪音污染精品和课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二、“电气时代”
1.发展过程 ①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精品课件
课堂检测
3.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发现:农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管理 、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品课件
法拉第(1791—1867)
出生在英国一个铁匠的 贫研困究家电庭磁,感只应上现过象两年小学, 14岁实当验装示订意书图籍的学徒。在七 年的学徒期间,利用订书的空 闲时间,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地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的书籍。 后来,他毛遂自荐,在22岁时 当了大化学家戴维的实验助手。 1831年,法拉第经过7年反复 试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精品课件
3.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转 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③形成了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
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 体(蒸汽交通运输工具)。
精品课件
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是否能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 需要呢?它有没有弊端?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精品课件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形成及概况
背 ①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景 ②美苏争霸
功能:提供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
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 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
传输
精品课件
2.互联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