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交通规划新理念_王云玲

合集下载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一、人性化设计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行人与车辆的安全性,以及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在道路布局、交叉口设计、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置等方面,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舒适度。

二、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绿化带和生态廊道的规划,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同时,提倡节能减排,减少道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道路的生态效益。

三、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交通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发布、车辆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历史文化遗址的破坏,同时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景观设计和文化建设,使道路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

五、城市规划一体化城市规划一体化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理念。

道路设计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形成有机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

同时,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实现道路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共生。

六、多元化功能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强调多元化功能,不仅要满足交通通行的需求,还要具备商业、休闲、公共空间等多种功能。

通过多元化功能的整合,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七、安全性提升安全性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注重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提高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性能。

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核心观念之一。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提倡绿色建筑和绿色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城市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越来越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城市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应对措施。

一、生态城市的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但过度的城市交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能源消耗等。

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交通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交通的作用,同时解决环境问题。

首先,城市交通要发挥支持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城市交通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加强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但城市交通也要注意控制其负面影响,例如应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

其次,城市交通要注重发展绿色交通。

发展绿色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绿色交通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

这些交通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减轻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缓解私家车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压力。

最后,城市交通要加强管理和改进技术。

城市交通管理应加强,采取合理措施加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监管,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同时,应该发展高科技交通,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信息化等,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生态城市的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发展公共交通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和减轻环境污染。

大量私家车的使用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而足够的公共交通可以缓解拥堵,减少开车的需求,同时如果使用环保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如电动轨道交通、电动公交等,也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生态理念和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生态理念和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1引 言
目前 ,随 着 现 代 社 会 城 市 化加 速 、 人 口膨 胀 、 通 拥 挤等 问题 的 加 剧 , 境 污 染 交 环 等一 系列 问 题 已对 人 们 的 生 活 质量 造 成 了 严重 影 响 。 随 着全 社 会 环 境 意识 的加 强 , 而 有 关 生 态 城 市 、城 市 生 态 规 划 与建 设 的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活 动 也 在 我 国许 多城 市积 极 开 展 , 取 得 了 丰硕 的成 果 。 现 代 生 态规 并 将 划 的理 论 成 果 导 入 已有 的城 市规 划 理 论 体 系 中 ,能 够 使 规 划 思 路从 传统 的城 市 规 划 方法 向生 态 化 的 城 市 规 划 方法 的转 变 , 延 伸现 代 生 态 规 划 理念 ,加 强相 关专 业 之 间 的相 互 配 合 ,实 现城 市规 划 与生 态 规 划 的 融合 。 城 市总体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 本 依 据 , 政府 重要 的 公 共政 策 , 一项 全 是 是 局 性 、综 合性 、战 略性 的 工作 ,涉 及 政 治 、 经 济 、 化 和社 会 生 活 等 各个 领 域 。 文 科学 进 行 城 市 总体 规 划 的编 制 ,是 保 证 城 市 健 康 发 展 的 重要 于段 。城 市规 划 要 重 视 创 造 宜 人 的 生 活环 境 ,在 编 制 的 技 术 创新 上 实 现 从 传 统 发展 模 式 下 的 需 求 导 向型 转 向可 持 续 发 展模 式 下 的 供 给 导 向型 , 即城 市 资 源 要 素 的 无限 性 向城 市 资 源 要 素 的 有 限 性 转 变, 建立符合资源环境条件的发展模式 。 建 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型社会 , 构建可持 续 发展 的科 学 发 展 观 是 我 国 城 市 未 来 发 展 的一个趋势 ,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 在 总规 层面 , 城 市 的 分 析 注 重本 底 , 对 强 调 生态 环 境 容 量 、 生 态 适 宜 性 评 价 等 方 面 。 文运 用 遥 感技 术 、 态 理 念 和 生 态 规 本 生 划方法 ,对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

北京: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北京: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北京: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周楠森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07()3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被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及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六大类型。

【总页数】5页(P6-10)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北京;自动导向系统;名词术语
【作者】周楠森
【作者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
【相关文献】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J], 刘淇
2.加快机构发展重在政策落实——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J], 《社会福利》编辑部
3.落实“三大理念”提高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创新技术成果
(一) [J], 孙河川;朱玲
4.落实“三大理念”提高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创新技术成果(二) [J], 孙河川;朱玲
5.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宇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J], 秦凤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为例杨保军 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摘要: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示范意义,总结“指标体系建立→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的生态型规划步骤,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生态城;生态型规划1 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综合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在这样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国内出现了若干“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尝试,中新天津生态城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

2007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定,中新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

以下就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探讨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

2 中新生态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从选址来看,中新生态城以非耕地为主,体现了保护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标;位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在规划中将重点研究和推广节约、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现了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标;靠近中心城市,能够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体图1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位置现了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目标。

同时,中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中,具有“先行先试”的作用。

它的顺利建成,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城运作与管理模式的推广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意义。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的规划分析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的规划分析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的规划分析◎周立红刘清华一、绿色交通概述分析绿色交通就是在进行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核心,进多种形式均衡发展的一种城市交通运行方式。

绿色交通不仅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而且能够将“以民为主”的规划原则,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展开协调以及统筹规划,能够进一步发成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始终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关系协调、促进发展作为目标。

在绿色交通理念下进行交通运输规划,促进城市居民出行时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提出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绿色交通理念的交通运输规划,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能够有效控制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中公共成本压力。

将绿色交通理念深入到实际的交通运输规划工作中,能够在根本上控制交通运输发展与生态环境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路线,有效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生态情况,完善我国绿色交通实践体系。

实际上,绿色交通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基础延伸出的一项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能够达到的实践性建设目标。

绿色交通理念能够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理念与环境保护原则,优先选择项就是步行出行,之后是非机动车出行,接下来是公共汽车出行,最后是私家车出行。

实行绿色交通建设主要是构建可持续发展下的交通网络,在满足人们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城市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来缓解社会经济发展下我国城市交通运输行业压力,降低城市交通运输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作为绿色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交通工具,能够有效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均衡发展,而可持续发展也是绿色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绿色交通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并控制交通运输运行成本,推进绿色交通与城市环境建设有效融合,促进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实现。

也就是说,绿色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运输方式为公共交通运输,使步行出行与非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绿色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方式,促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合理互补,协调发展。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研究_记录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研究_记录

《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研究》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相关理论及实践概述 (5)2.1 交通强国建设理论基础 (6)2.2 公路养护体系发展现状 (8)2.3 国内外公路养护试点经验借鉴 (9)三、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关键要素分析 (11)3.1 试点目标与任务 (12)3.2 试点范围与对象选择 (14)3.3 试点内容与路径设计 (15)3.4 试点预期效果与影响评估 (16)四、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实践案例分析 (17)4.1 案例一 (18)4.2 案例二 (19)4.3 案例三 (20)五、结论与展望 (22)5.1 研究结论总结 (23)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4)一、内容描述文章概述了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了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公路养护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深入探讨了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为指导思想,强调了要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谋划试点体系布局。

注重创新养护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和水平。

文章对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包括优化试点体系结构、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完善养护管理制度等方面。

我特别关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文章还讨论了政策环境、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对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公路养护工作的全局性和复杂性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个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公路养护试点体系布局研究的深入了解,我深刻认识到公路养护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徽循环”理念下的生态规划实践探索

“徽循环”理念下的生态规划实践探索

不仅是连接城市生态网络 的主体,而且承载着微观生态 实践,应引起规划部门的高度重视。生态型城市功能区
具有一定独立性和 自主l 生 ,通过组织生态元素,形成高
市管理者应遵循 “ 自组织”理念,抛弃建设初期广为流
行 的疾风暴雨式开发模式,转而推行 “ 微降解、微能
源 、微> 中 击、微更生、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等城
用型 规 划 技 术 手 段 。
规 划实 践 中得 到 了充 分 运 用 。规 划从 微 单 元 、微 交 通 、微 能 源 、微 降解 、微 > 中 击 、微 开 发 6个 方 面 探 索 了低 碳 、生 态 的 实
[ 关键词]“ 微循环”理念 ;生态规划;城 市功能区;绍兴 [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0 2 2( 2 0 1 3 ) 0 1 — 0 0 2 0 - 0 4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 [ 文献标识硼 A ‘ Mi c r o - c i r c u l a t i o n ” Ec o l o g i c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P r a c t i c e : Sh a o x i n g e c o l gi o c a l p l a n n i n g / Y u n Sh u a n g , 1 3 a n Xi n l i
大系统当中,以实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康、可控、便于管理的生态体系。 论基础与实践前沿。
“ 微循环”理念便是适 用于生态型城市功能区规划的理
进绿色环保低碳,已成为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
本要求,亦是城市规划师必须坚持的行动准则。生态文
2“ 微循环”理念引进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 、复杂性、社会 陛的系统工程,是 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 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必须通过长期坚持 、精心规划、合 理推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l 。生态城市的健康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第 8 期( 总第 180 期)
交通标准化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现, 人们理解的所谓“交通规划”, 实际上就是道路 市均有质的不同。作为城市规划一部分的交通规划
网 规 划 。 而 这 种 状 况 在 中 国 一 直 延 续 到70年 代 末 也必须转变传统规划观念, 摒弃传统的规划方法,
的定义, 他指出, 生态交通是指贯彻以自然为本的
笔者认为, 对生态交通可以定义为: 生态交通
设计理念, 通过将现存及创新科技所发展出来的方 是生态城市下的交通, 是与生态城市融为一体并与
法与成果对交通系统做统一的整体评估, 并对交通 其协调发展, 具有超前性、进化式、适应性和自组
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和交通环境进行规划、 织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生态交通首先应满足交
2 生态交通的内涵
影响要满足生态极限的约束。其实不然, 真正的生
对生态交通内涵的把握是研究生态交通的首要 态交通强调的是一种生态化的理念— ——一种和谐共
问题, 到现在为止, 对生态交通还没有统一的定 生的关系。交通环境的生态化只是这种关系下的一
义。项贻强[1]在其研究论文中曾经给出了生态交通 种表现。
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与城市学科的交 具、交通环境、交通对象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
叉应用, 由此而诞生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 统。李晓燕认为, 生态交通是在以生态学为理论基
众多学者对 “生态城市”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 础 , 考 虑 生 态 极 限 的 约 束 和 满 足 交 通 需 求 的 前 提
Key wor ds: eco- city; eco- transportation; traffic planning; planning idea
!!!!!!!!!!!!!!!!!!!!!!!!!!!!!!!!!!!!!!!!!!!!!!
济带动影响或为其服务的, 可供 开发并发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相关产业。服务区功能定 位应统一于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 整体发展战略, 服务于高速公路 收费经营主业。科学合理的服务 区功能定位可以带动高速公路车 流量的增加, 对高速公路收费业 务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因 此 , 在进行服务区功能定位时需要以 服务高速公路收费经营主业为主 要判断思路, 从而确保服务区功 能定位的科学性, 为全面推动高 速公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 理论支持与理论保证。
内容片面; 二是交通规划理念不足、规划观念滞 种新的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念。规划的最终目标是 后。专家学者一直着眼于对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 通过实现三维层面的完整结合, 使得交通系统不仅 219
研究, 却很少想到交通规划理念的转变。很多交通 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又是具有生态特性的有
问题都起源于规划思想理念的不同。规划理念是对 机体。
建设和管理, 以确保生物基因的自由交流和生态系 通的基本要求, 同时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8 统的完整, 借以维系交通与环境的协调、交通与资 它从生态学的基础出发, 把生态的原理应用到交通
源的协调、交通与社会的协调、交通与发展的协 系统规划设计中, 强调了一种理念的转变。它不是
调。张亚平认为, 生态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 传统的交通概念, 也不仅是追求环境的保护和交通
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 这使得交通规划具有了未
近二十年来, 交通学术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 来学的意义, 也是对未来居住区的主动性、预测性
上述方法的研究与完善, 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 的把握。
同济大学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一枝独秀; 交通部公 4.2 交通生态整体规划
路 规 划 研 究 院 和 原 长 沙 交 通 学 院 形 成 了OD流 派 ;
服务区功能定位确立的目的 是促使服务区向着正确的方向高 速、健康地协调发展。因此, 在 服务区功能定位的判断中要以服 务区利益为重, 以大局为重, 妥
善处理好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 间的层次协调关系, 基于服务区 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对服务区 进行定位。此外, 服务区产业协 调还包括服务区产业与其他区域 产业的协调关系。要把服务区的 备选产业放到其他区域产业的发 展中来观察, 去分析服务区的地 位以及备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一个服务区的发展优势应该是比 较优势, 是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后得出的优势。如果仅仅站在自 己的立场上, 就难以看到自己的 劣势, 那样定位就会不准确。
补和完善, 最终还是与实际需求相差很远。城市交 地域和部门以及有关的一切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
通问题不断上演, 分析其原因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 考虑[10]。
城市交通规划本身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生态整体规划是以
不足, 如规划过程的死板、僵化、假设条件过多、 整体规划方法论为理论基础, 遵循生态价值观的一
城市格局的形成和转变, 对城市形态、生态环境以
由上述可知, 对于生态交通的定义大都侧重于
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都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探求 交通环境、资源和交通的高效率。现在很多人一提
生态城市下的交通规划理念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极 起生态交通, 首先想到的就是交通环境, 认为生态
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就是交通环境的生态化, 交通对环境的各方面
3. 从 获 取 服 务 区 经 济 效 益 出
发进行服务区功能定位 服务区功能定位的实施要以
获取服务区经济效益为目的, 通 过科学的规划, 合理的产业选择 及产业布局, 在投入相同的情况 下, 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使服 务区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的良好态势。
4. 从 服 务 区 产 业 协 调 发 展 出 发进行功能定位
城市交通内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动态协调。王如松 3 传统交通规划的反思
认为, 生态交通是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
20世纪50 年代以前, “交通规划”这一词还未出
!!!!!!!!!!!!!!!!!!!!!!!!!!!!!!!!!!!!!!!!!!!!!!
定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 还有待于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 [4] 高 速 公 路 丛 书 编 委 会 . 高 速
期。1979 年, 随着美籍华人交 通 专 家 来 访 , 国 人 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 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下
对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才有了初步的了 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
解和认识。“做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是进行交通调查 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
与需求预测”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
很有价值的研究和阐述。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 下, 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 最大程度地降低因
的一个复杂部分, 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着关键作 交通系统正常运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用。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统一的交通系统的 形成向生态化演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即生态化的城
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或促进着 市交通系统。
传统交通规划截然不同的三维层面结合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态交通; 交通规划; 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 U49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4786( 2008) 08- 0217- 04
New Idea of Eco- city Tr affic Planning
WANG Yun- ling, DING Wei- dong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不是全盘否定或
长安大学提出了总量控制的布局优化理论[3]; 东南 抛 弃 近 、 现 代 规 划 的 理 论 与 方 法 , 而 是 批 判 的 继
大学在规划理论预测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开发 承, 并引入新的思想和手段, 注入新的观点和内

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4];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 容, 这就是基于生态价值观和整体规划方法论的交
是服务区产业开发与发展的方向 文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公路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
标, 是对服务区发展规划的高度 参考文献
交通出版社, 1999.
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也是 [1] 朱 军 . 中 国 高 速 公 路 管 理 的 [5] 郗恩崇. 高速公路管理学[M].
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规划的一种 现 状 及 思 考 [J/OL]www.cnki.net,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整个交通规划方向的整体性把握, 只有具有科学的
交通生态整体规划三维层面的结合包括: 功能
规划理念, 才能够促使传统交通规划过程发生质的 上的结合、空间层次上的结合、时间上的结合。
(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Abstr 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traditionl traffic planning, a new idea of eco - transportation pla - nning— —— EITP ( Ecologically Integrated Traffic Planning)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c of ecological value. 217 EITP is a planning methodology integrated by three- dimensional layer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mpletely.
作者简介: 张全胜( 1980- ) , 男, 长安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左 庆乐( 1963- ) , 男,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 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2007- 11-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