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构散热片的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暖通系统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暖通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因其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热门选择。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暖通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暖通系统设计为主题,从系统特点、设计原则、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系统特点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拆卸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的特点,这对暖通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由于构件制造厂内完成,对管道和设备尺寸准确度要求更高;其次,组合式立管安装要采用集成套件形式,并注意灵活性;再次,集中供暖模块化或辐射供暖!?控制要自动化程度更高;最后,在室内空间利用率较大前提下应保证舒适性。
二、设计原则1. 系统整体布局合理在设计之初就应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室内空间布局,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规划暖通系统的布局。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可以将暖通设备安装在模块内,并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网连接各个模块。
2. 结构稳定性和节能性由于装配式建筑对结构稳定性和节能性要求较高,暖通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
采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确保暖通设备与结构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
3. 空调供热技术选择在装配式建筑中,空调供热是主要方式之一。
设计师应根据不同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技术,如集中供热、辐射供热或混合供热等。
同时,还要注意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和能源消耗的控制。
三、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1. 集中供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实施集中供暖存在循环水泵动力消耗大、换热器散热不良等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低压、高效率的换热器,提高换热效果;(2)设计合理的水泵布置和管网结构,降低能耗;(3)增加换热面积,减少系统运行压力。
2. 辐射供暖技术辐射供暖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暖通方式,但如何保证舒适性和供暖均匀度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以下方法:(1)合理选择辐射型散热器,并根据不同区域需要进行区分安装;(2)通过对室内空气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和优化来改善传热均匀性;(3)配备智能控制系统,提高供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热力系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优化设计可以确保热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热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供热方式选择、管道布局和节能措施等。
一、供热方式选择1.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供热方式之一。
通过将暖气管道埋入地面并与室内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整体均匀加热。
优点是节能、舒适且不占空间,但需要合理规划暖气管道的布局。
2. 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可通过冷却循环提供制冷和供暖效果。
该系统灵活性较高,并且其室内机组可以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从而减少了空间占用。
此外,由于空调水系统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因此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精确调整。
3. 水暖设备:传统的水暖设备如锅炉和散热器也可以用于装配式建筑中。
这种方式成本较低,易于维护。
但是,需要注意锅炉和散热器的选型,以确保其高效运行和节能。
二、管道布局1. 管道短而直:在设计阶段,应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并使其尽可能直线排布。
这有助于减少热损失和水力压降,并提高系统的效率。
2. 水平与垂直分区:根据装配式建筑各个区域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将建筑按水平和垂直方向划分成不同的供暖区域。
通过合理分区可以避免由于采暖需求不同而导致部分区域过热或过冷。
三、节能措施1. 防止供热系统漏水:漏水是造成能源浪费和影响供暖效果的常见问题之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加强对管道连接处和阀门密封性的检查,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 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暖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还可以根据居民作息时间进行定时开关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3. 优化绝热处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注重墙体、窗户和屋顶等部位的绝热处理。
采用隔热材料和双层玻璃等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外温度交换,降低供暖负荷。
4. 循环水系统设计:对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引入循环水系统可以减少冷却水或加热水的流速,并通过回收废水中的能量来降低能源消耗。
散热器设计方法

散热器设计1.常用散热器介绍对于安装在PCB表面的元器件来说,其内部热量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入PCB和元器件表面,之后通过对流换热和热辐射的方式进入周围环境;由于元器件表面的面积要远小于PCB表面积,所以通过元器件表面散热的热量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在元器件表面安装散热器,使得元器件上方的散热面积得到扩展(如上图所示),更多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入元器件上表面,之后再由散热器进入周围环境中。
散热器的材料、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是散热器生产的三个重要因素,会影响到散热器的性能和价格。
1.1散热器材料散热器的材料主要有:铝、铝合金、铜、铁等。
铝是自然界中存储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而且质量轻、抗腐蚀性强、热导率高,非常适合作为散热器的原材料。
在铝中添加一些金属形成铝合金,可以答复提升材料的硬度。
在上章的材料介绍中,我们知道铜的导热率是最好的(比铝高将近一倍),但是它的密度也比铝要大3倍,所以相同体积的散热器要比铝重很多;铜存在着加工难度大、熔点高、不易挤压加工以及成本高等缺点,所以铜散热器的应用要比铝合金少很多,但是随着对电子产品性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导致单位体积的功耗大幅增加,所以铜材料散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多。
1.2散热器加工工艺散热器的加工工艺主要有CNC、铝挤、压铸、铲齿、插齿、扣Fin。
1. 铝挤型:铝挤型散热器是将铝锭加热至460℃左右,在高压下让半固态铝流经具有沟槽的挤型模具,挤出散热器的初始形状,之后再进行切断和进一步加工。
——铝挤型工艺无法精确保证散热器的平面度等尺寸要求,所以通常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1, 铝挤型散热器模具成本可以分摊到每一个散热器中,对于大批量产的应用成本较低;2, 齿片高度和齿片间距的比值(Z/X)有限制,通常不建议超过15。
2. 压铸:压铸是一种将熔化合金液体在高压的作用下高速填充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体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加工方法;压铸散热器如下图所示,其尺寸不够精确、表面不光洁(热辐射小)以及星体复杂等特点,后期需要进一步加工;1, 压铸散热器的成本主要在于压铸模具、原材料、机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其模具成本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场合(分摊模具成本);2, 压铸散热器形态比铝挤压性散热器更加多样性,但是散热性能相对更差;3. 铲齿:铲齿是将长条状金属板材通过机械动作,成一定角度将材料切除片状并进行校直,重复切削形成排列一直的翅片结构,如下图所示;铲齿散热器没有模具费用,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需要的场合,其生产成本主要是:原材料、铲齿加工、CNC加工、表面处理等,铝合金和铜是常用的铲齿散热器材料。
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自控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自控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
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造成发动机损坏。
为了解决发动机散热问题,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来管理发动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确保发动机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二、系统设计该自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1.传感器部分: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
2.控制单元部分: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制定散热策略。
如果温度过高,控制单元将会自动开启散热器以加速散热;如果温度过低,则会自动关闭散热器以避免过量散热。
3.执行部分:控制单元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散热器的开关状态,以实现自动控制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三、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部分和执行部分。
1.传感器部分:选择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如NTC温度传感器。
将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散热器上,以便实时检测发动机的温度。
2.执行部分:选择合适的继电器模块作为执行部分,通过继电器控制散热器的开关状态。
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散热器的电源线。
四、软件设计该自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单元的算法设计和执行部分的驱动程序设计。
1.控制单元算法设计:通过编程实现控制单元的温度策略。
当温度超过上限时,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以打开继电器,使散热器工作;当温度低于下限时,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以关闭继电器,停止散热器工作。
2.执行部分驱动程序设计: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控制单元与继电器模块的通讯和控制。
五、实验步骤1.搭建系统硬件框架: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上,将继电器模块连接到散热器的电源线上。
2.编写控制单元的算法和执行部分的驱动程序: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算法和驱动程序。
3.软硬件集成测试:将编写好的驱动程序与硬件连接起来,进行具体的测试,检查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散热结构设计案例

散热结构设计案例一些常见的散热结构设计案例包括:1. 散热片:散热片可以看作是一个传导热量的空间,使得热量可以在其中扩散,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2. 风扇散热:风扇散热是一种通过强制空气流动来加快热量散发的方式。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风扇的大小、转速、方向和位置等因素来实现最佳的散热效果。
3. 液冷散热:液冷散热使用循环的液体冷却器来将热量从CPU等组件中转移。
这种设计需要考虑循环泵的大小、散热器的大小和形状、管道布局等因素。
4. 热管式散热:热管式散热通过将热能从一个端点传输到另一个端点来实现热量散发。
这种设计需要考虑热管的长度、直径、材质和散热器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5. 热管翅片散热系统:这种系统结合了热管和翅片两种散热方式。
热管将热量从热源传输到翅片,而翅片则通过扩大散热表面积,提供更大的热散发面来提高散热效果。
6. 相变散热:相变散热利用材料的相变特性,例如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释放大量的潜热来散热。
这种设计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设备,例如电子芯片。
7. 热管塔式散热:热管塔式散热是一种使用多个热管和散热鳍片组成的结构。
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热传导和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8. 微流道散热器:微流道散热器利用微小通道将热量从热源传输到冷却介质中。
这种设计具有高热传导效率和紧凑的结构,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和高功率密度场景。
9. 聚合散热:聚合散热是一种通过将多个散热结构组合在一起来提高整体散热效果的设计。
例如,可以将散热片、风扇和热管等结构组合在一起,以增加散热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散热结构设计案例,不同的散热结构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散热结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
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散热结构,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
风扇散热器组装系统设计制作——机电控制系统设计

II
江苏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总论........................................................................................................ 1
1.1 1.2 1.3 1.4 课题来源............................................................................................................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 国内外研究现状................................................................................................1 本文研究内容....................................................................................................2
III
江苏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4.4.1 4.4.2 4.4.3 4.4.4 4.5 PLC 选型.............................................................................................. 15 传感器选择...........................................................................................17 电机选择...............................................................................................17 气缸选择...............................................................................................19
散热器工艺及工装设计(带编程)

摘 要本文是对散热器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 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 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
此外还 对散热器零件设计了专用夹具.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 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
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 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
本论文夹具设 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铣床夹具。
本课题主要是设计散热器的加工工艺及数控铣削加工,在设计中采用先设计 加工工艺在根据加工工艺来数控铣削加工。
关键词:散热器,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on the radiator parts processing applic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analysis, including the parts of the plan, the choice of blank, the clamping, the craft route making, tool selec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utting conditions, processing documents. Choose the correct processing methods, design the reasonable process. In addition to the radiator parts designing special fixture.Machine tool fixture of many kinds, among them,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on fixture, size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and a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lant. While widely used in batch production, specially for a workpiece processing services for the fixture, it needs each factory according to workpiece machining technology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n this paper, fixture design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for milling machine.The main task is to design a machine radiator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CNCmilling,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design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NC milling; designed to focus on NC milling.Key Words: radiator,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 documentation, fixture第 1章 绪论1.1 机械加工工艺概述机械加工工艺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 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汽车散热器的设计及其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资料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
第三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安全保密原则;(三)便于利用原则;(四)规范管理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单位设立档案室,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室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工作;(三)负责档案的保管、修复、复制、销毁等工作;(四)负责档案的查询、提供利用工作;(五)负责档案的保密工作;(六)负责档案的统计、上报工作;(七)负责档案的咨询服务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指定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七条资料档案的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收集范围和内容;(二)对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资料,应进行及时收集;(三)对已收集的档案资料,应进行分类、编目、登记。
第八条资料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法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二)对档案资料进行编目、登记;(三)对档案资料进行装订、装盒;(四)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
第四章保管与利用第九条资料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火、防盗;(二)档案资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三)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检查、维护;(四)档案资料出入库房应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资料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资料利用应遵循“先审核、后借阅”的原则;(二)借阅档案资料应填写借阅单,注明借阅目的、时间、归还期限;(三)借阅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损坏、丢失;(四)档案资料归还时应办理归还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f S h a n d o n g ,J i n a n 2 5 0 1 0 1 , C HN)
f o r m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a r o u n d t h e i n d e x i n g p l a t e .T h e c a m s e p a r a t o r i s u s e d t o r e a l i z e h i g h p r e c i s i o n r o t a y r
分度 、 特 制夹 具对 工件 自动夹 紧和 螺旋 振动 盘上 料 。 采 用 多轴 器 钻 孔 、 攻丝, 采 用 5台机 械 手对 工 件
进行 装 配 , 系统应 用 ¥ 7 - 3 0 0的西 门子 P L C控 制 。该 系统 实现 了 自动装 配 。 提高 了装 配效 率 。
关键词: 散 热 片 自动 装配
YU F u s h e n g ∞
,
DU Gui l i n∞
,
L I Ta o ①
,
L I Te ng f e i ①
( 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h a n d o n g J i a n z h u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n a n 2 5 0 1 0 1 ,C H N;
i nd e x i n g .Th e s p e c i a l f i x t u r e i s a p pl i e d t o c l a mp wo r k p i e c e a u t o ma t i c a l l y . Sp i r a l v i br a t i o n pl a t e i s a — do p t e d t o f e e d。 Mu l t i p l e s p i n d l e u n i t i s u s e d f o r d r i l l i n g a n d t a p p i n g. T he iv f e ma n i p ul a t o r s a r e e m— pl o y e d or f a s s e mb l i n g t he wo r k pi e c e .Th e s y s t e m i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Si e me n s PL C.Th e k i n d o f h e a t s i n k c o u l d b e a s s e mb l e d a u t o ma t i c a l l y wi t h hi g h e ic f i e n c y . Ke y wo r ds:He a t Si n k;Au t o ma t i c As s e mb l y;Ma n i p u l a t o r
主题 :生产线设计 御造 及机器人应用
T o p i c s : D 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 r e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L i n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R o b o t s
中图分 类 号 : T P 2 7 8
机 械手
文献标 识码 : A
De s i g n o f a u t o ma t i c a s s e mb l y s y s t e m f o r t y p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h e a t s i n k
典型 结 构 散 热 片 的 自 动装 配 系 统设 计
于复生① ② 杜桂林① ② 李 涛① 李腾 飞①
( ① 山东建 筑大 学机 电工 程 学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1 0 1 ; ② 山东 省 高校机 械 工程创 新 技术 重 点实验 室,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1 ) 摘 要 : 针对 一 种典 型结构 散 热 片的 自动装 配 系统 进行 设计 , 该 设备 共有 大件 上料 、 钻孔、 攻丝、 小件 上料 、 夹 紧、 检测 、 下料 、 清理 共 8道 工序 , 所 有 工序 均匀 分布 在分 度盘 周 围 , 采 用 凸轮分 割器 实现 高精 度 回转
Ab s t r a c t :An a u t o ma t i c a s s e mb l y s y s t e m i s d e s i g n e d f o r a k i n d o f t y p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h e a t s i n k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h e r e a r e a t o t a l o f e i g h t p r o c e s s e s wh i c h i n c l ud e f e e d i n g o f b i g wo r k pi e c e s,d il r l i ng,t a p p i n g,f e e di ng o f s ma l l wo r k p i e c e s,c l a mpi n g,d e t e c t i ng,b l a n ki ng a n d c l e a n i ng o f t h e e q u i pme n t . Al l t h e p r o c e s s e s a r e u n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