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汉字的构造方法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汉字的构成特点

中国汉字的构成特点

中国汉字的构成特点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

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形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

例如胡。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三种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指、诗、估、格
左声右形:救、歉、剑、钦
上形下声:空、露、花、崭
上声下形:盂、货、娶、基
内形外声:闻、问、闷、瓣、辫、辩
内声外形:园、囤、病、衷、阁、匣
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

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又如“闻”,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中就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假借成嗅觉动词。

汉字结构特点

汉字结构特点
汉字结构特点
结构方式
例字
结构特点
独体字结构
米、日
字占格子中央,方方正正,结构协调,如重心平稳、双架协调、笔画匀称、适当变化等
品字形结构
品、森
由三个相同的独体字组成,结构对称,各部分相等或相近
上下结构
思、霜
由上下部分组成,上部分通常较小,下部分较大,或上下部分大小相近
上中下结构
意、褒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大小可能相等或不等,但整体结构协调
左右结构
村、搞
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分通常较小,右部分较大,或左右部分大小相近
左中右结构
街、滩
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大小可能相等或不等,但整体结构协调
全包围结构
圆、国
由一个外部框架包围内部部分,形成封闭的结构
半包围结构
医、庆
由部分框架包围内部部分,形成半封闭的结构,包括上三包、下三包、左下包、左三包、左上包、右上包等多种类型

字体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特点

字体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特点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 “音符”)。形旁是指示字旳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达字旳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以“木”为主,就有“枝、柱、栋、柏”,以 “水”为主,加上音符,就有“沼、泽、湖、淋” “篮”字形旁是“竹”, 表达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达它旳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 分方言);“齿”字旳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旳形状,上方旳“止”是声旁, 表达两字韵母相同。伴,有一种人做伴.
中文是由象形 、象意旳文字发展起来旳。有旳外物有形象能够描绘,有旳意思能够利用图像和笔画来体现 ,可是有诸多代表某些事物旳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旳方式
·中文书写旳一般规律
中文是由象形 、象意旳文字发展起来旳。有旳外物有形象能够描绘,有旳意思能够利用图像和笔画来体现 ,可是有诸多代表某些事物旳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旳方式
中文是由象形 、象意旳文字发展起来旳。有旳外物有形象能够描绘,有旳意思能够利用图像和笔画来体现 ,可是有诸多代表某些事物旳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旳方式
根据汉子字义设计
中文是由象形 、象意旳文字发展起来旳。有旳外物有形象能够描绘,有旳意思能够利用图像和笔画来体现 ,可是有诸多代表某些事物旳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旳方式
假借
中文是由象形 、象意旳文字发展起来旳。有旳外物有形象能够描 绘,有旳意思能够利用图像和笔画来体现 ,可是有诸多代表某些事物 旳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象意旳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体现,于是就假 借已经有旳音同或音近旳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旳字旳形义完全不合 旳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旳假借,那就是 上面所说旳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旳"北"无 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旳"背"来表达北方旳意思。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阐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汉字是中国文字系统中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独特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其一,汉字的构造原理是形声相合。

汉字中的大多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形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基本部首的组合形成,而声旁则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示声音的字体组成。

形声相合的方法使得每个汉字都能同时表达含义和音质。

其二,汉字的构造原理是符号象形性。

汉字最初是通过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模仿来形成的。

汉字的很多部首和偏旁是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形的特点。

例如,“木”字部分形状类似于一棵树,“日”字的形状类似于太阳,具有象征意义。

这种符号象形性的特点使得汉字在表达事物形象和概念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

其三,汉字的构造原理是几何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汉字的构造和形状经过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结构系统。

汉字的构造涉及到画笔的顺序、笔画数、笔画顺序和笔画顺序等基本要素。

汉字的构造原理是以几何规律为基础,通过叠加、重叠、平行和相交等方式形成不同结构的字形。

这种几何和结构的相互关系使得汉字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追求平衡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汉字的构造原理和特点包括形声相合、符号象形性和几何结构的相互关系。

这些特点使得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并在汉字的书写、阅读和理
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汉字书写的结构特点和技巧

汉字书写的结构特点和技巧

汉字书写的结构特点和技巧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拥有丰富的结构特点和独特的书写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汉字书写的结构特点和一些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古老而美丽的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构造和排列。

(1)构造: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义元”和“形元”两个方面。

其中,“义元”是汉字的内涵,即字面上的意思;而“形元”是汉字的外形,是字形的组成单位。

在字形构造上,汉字通常由左右、上下、中间等多个部分组成,形成各种形状独特的字形。

(2)排列:汉字的排列非常规则,采用横行书写的方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这种排列方式是因为汉字的构造特点决定的,汉字的构造通常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逐渐延伸的。

这种排列方式不仅有助于书写的顺畅,也有助于阅读的流畅。

二、汉字书写的技巧(1)笔画结构:汉字的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掌握好笔画的结构对于汉字书写非常重要。

在书写过程中,可以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书写,确保每一笔都清晰地划出。

同时,要注意掌握好笔画的触笔方向和力度,使字形更加流畅。

(2)正楷练习:练习正楷是掌握汉字书写的关键。

正楷是指规范的、标准的汉字书写形式,具有较高的美感和可读性。

通过反复练习正楷,可以提高自己的字形水平,使字写得更加工整、端正。

(3)结构演变:汉字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演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学习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些汉字的演变历程,理解汉字结构的发展规律,这对于提高书写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非常有帮助。

(4)围棋棋盘法:围棋棋盘法是一种辅助书写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掌握汉字书写的结构特点。

这种方法以围棋棋盘为参照,将字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字形的构造和排列。

三、汉字书写的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掌握好汉字书写的技巧和理念,对于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汉字书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

语文基础知识之汉字的构造汉字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的,它是世界各国文字当中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之一。

远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汉字已经相当发展了,迄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我们学习的工具。

要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就有必要学习有关汉字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里着重讲一讲汉字的构造。

关于汉字构造的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的说法。

"六书"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六种造字和用字的方法,也就是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文中所概括出来的六种名称,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根据汉字由表形到表意再到表声的演变特点,"六书"次第应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表形部分包括象形、指事;表意部包括会意;表音部分包括形声、转注、假借。

一、象形象形即用描摹事物的形状来表示意思。

如"日"就是太阳形象,中间一点,指的是太阳里的黑影。

"月"就是月牙的形象,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故以月牙的形象表示"月"字。

"行"象四通八达的大路。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

但客观事物是纷繁无穷的,而创造能代表客观事物形象的符号确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象形文字适应不了这种要求,它本身需要来一个剧烈的变化,后来出现了小隶书和楷书,彻底打破了象形文字的结构,使象形字失夫了象形的作用。

所以,今天的象形字都是不象形的。

二、指事具体的事物可以象形,抽象的概念就无法象形了,只能用一种能够表示这种抽象概念的符号,把它表示出来。

这种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方法,就叫指事。

指事字大体有两类,一种是纯符号。

在长横上边的符号,表示"上"的概念;在长横下边的符号,表示"下"的概念。

还有一种"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指事的符号,造出一个新字。

汉字的构造与意义

汉字的构造与意义

汉字的构造与意义汉字是中国文字的象形文字,具有复杂的构造和丰富的意义。

它的构造方式独特,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

本文将对汉字的构造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汉字的构造方式1.象形字汉字最早的形式是象形字,它们通过直接描绘物体的外形或特征来表示意义。

例如,“日”字表示太阳,就是通过描绘太阳的形状来表示的。

2.指事字指事字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线条来表示事物的概念或意义。

这些符号和线条并不直接描绘物体的形状,而是通过表示与该事物有关的概念或特征来表达意义。

例如,“上”字表示向上的方向,通过一个上升的箭头来表示。

3.会意字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复杂的意义。

这种构造方法准确地表达了词语的含义。

例如,“休”字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在树下休息的意思。

4.形声字形声字由“形”和“声”两个部分组成。

形部表示该字的意义,声部表示该字的读音。

这种构造方式是汉字中最为常见的。

例如,“喝”字由“口”和“曷”组成,形部表达喝的意义,声部表达喝的读音。

5.转注字转注字是在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上额外的注音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这种构造方式常见于古代的文献中。

例如,“国”字表示国家,加上注音符号“八”就表示有很多国家。

6.假借字假借字是指一个字的本义是某个词,但被用作另一个词的音义借代。

这种构造方式常见于汉字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例如,“夏”字本义是一个季节的名称,但被用作姓氏”夏“。

二、汉字的意义汉字丰富多样的意义是因为它们不仅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具体对象和概念,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内涵。

每个字都凝固了千百年来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智慧的结晶。

1.抽象意义汉字不仅描绘了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还能表示抽象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爱”字表示亲情和爱情,这是一种抽象的感情。

2.文化意义汉字的意义还融入了广泛的文化内涵。

例如,“美”字表示美丽和美好,它在中国文化中承载了对美的追求与崇尚。

3.哲学思想意义汉字中也有许多表达哲学思想的字。

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系统,具有丰富的结构特点。

这些特点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也影响了汉字的形态演变和书写方式。

首先,汉字的结构特点可以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类型。

象形字是通过描绘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来表示其含义,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水字就是水流的样子。

指事字是通过指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含义,如上、下、左、右等表示方位的字。

会意字是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字的意义来表示新的含义,如火加木就是火烧木头,表示焚烧的意思。

形声字是通过一个部分表示字的声音,而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如“告”字,右边的“口”部分表示其读音,左边的部分表示告诉、宣布的意思。

其次,汉字的结构特点还体现在部首、笔画和偏旁的使用上。

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部首可以快速查找字的位置和意思,如“木”部就代表与木有关的字。

笔画是汉字的最基本的书写单位,它们的粗细、长短、曲直都有一定规律,如一横代表一笔,竖有丨、丿、乙等多种形状。

偏旁是汉字的辅助构造部分,通过偏旁可以推测字的意义和读音,如“女”是一个常见的偏旁,与女性有关的字往往带有“女”偏旁。

此外,汉字的结构特点还可以从字形、字义和字音三方面来考察。

字形是指汉字的外形,它们的线条、交叉、形态都有一定规律,如“心”字中上下结构的两个“丿”表示心形。

字义是指汉字的意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大”字在描述人体部位时表示胸部,在描述物体大小时表示尺寸。

字音是指汉字的发音,因为汉字的发音和字母不同,所以学习者需要通过拼音的学习来掌握正确的发音。

总之,汉字的结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汉字学习的关键。

通过了解和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希望大家能够培养对汉字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汉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汉字的构造方法及其特点,是教学和识记汉字的基础。

汉字有特殊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如果掌握了,教学和识记汉字就比较方便。

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形表意,也就是用其形象符号来表达意思,这也是古人造字的基本原则。

而最能“象其形、摹其状”者,莫过于“象形字”,所以,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汉字六书”中最初的一种当然是“象形”。

对许多汉字,我们都可以“望文生义”,即看其形象而揣摩它的意思,原因就在象形字如同图画,一看就明白。

所谓“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基础是“象形”,其次是“指事”、“会意”和“形声”三种,“转注”和“假借”是借字而用或借字注字的方法,不是直接的造字方法。

“汉字六书”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而又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它们是一个系统,不能把它们分裂、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它们等同、并列起来。

汉字从古到今,无论字形、字音、字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决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必须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专门理论来作科学的解说。

而教师,对这些知识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方便于教学实践。

汉字造字法的发展走过了“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趋向表音(形声)”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制文字的确立。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字”又有具体的解释,“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用象形和指事的方法构造的字是独体字,用“会意”和“形声”的方法构造的汉字是合体字。

无论就结构还是表意而言,显然,独体字是合体字的基础。

1、象形字象形字就是描画某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

从古文字研究的证据看,古人造字最初就是用这种最简洁的书写符号来描摹事物的实际形状,“日”、“月”、“木”、“水”、“山”、“石”、“田”、“火”等等,就是这样造出来的象形字。

这些字以形表意的特点在小篆以前的各种书体中是看得非常明显的,只不过在现在常见的简化了的宋体字里看得不太明显罢了。

在所见常用字典和常用字里,象形字所占比例极小,但它却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不仅直接生化出独体的指事字,就是合体字中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象形字构成的。

《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364个。

汉代以后,一千多年来只造了“伞、凹、凸”等少数几个象形字,现在已不再用这种方法造字了。

由于汉字的字形变化具有渐进性发展的特点,所以,至今许多汉字还留有象形的影子,仔细琢磨就可以看出它的原形来。

例如“人”是“企、伐、侄、俭、仙”等字的构字成分,“贝”是“财、购、贸、狈、败”等字的构字成分,“马”是“驴、驮、驾、妈、骂”等字的构字成分。

因此,从字源上了解象形字的形、义、音,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大批现代通用汉字的字义和读音。

经过长期变化,很多象形字都变得不那么象形了,可是,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文字体系的大变动。

其实在任何一种文字体系中,字形的变化都是缓慢渐进的。

至今看来,有些汉字还留着一条象形的尾巴,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看出它的影子来,例如口、身、耳、手、山、田、井、水、火、云、电、雨、伞、门等等,其“形象”依在。

若按“汉字六书”的分类,有些不是象形字的汉字,就它现在的字形来说,也有很强的象形性。

例如“笑”,上面是“竹”,下面是“夭”,又是合体字,也可理解为形声字,但人们越端详它越觉得它喜眉笑脸的。

有人说它是“打竹板奏乐使人笑得直不起腰(夭)来”,也有人说它是“用竹子打犬”,都说明了它很形象。

再如“哭”字,很像个顽童在张口大哭。

再如新兴汉字“乒乓”,不但像声,而且像形。

后起汉字“甩”不是很像一只手用力往外扔东西吗?简化字“风”不是很像横扫落叶的狂飙吗?“喜”字不是很像人们张口喜乐的样子吗?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

“象物之形”,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

用这种方法构造汉字没法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汉字由表形向表意发展,于是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2、指事字“指事”,是在已有的象形字上加一简单的笔划而构成一个新字,“指事”其实就是指那里意思就在那里,比如,在“木”的“根”上(下部)加以短横,就成了“本”字;在“刀”的左面加一点,就成了“刃”字。

像“一、二、三”等字和“上”、“下”等。

有些指事字是象形字加象征性符号。

例如表示树根的“本”,表示树梢“末”,表示刀锋的“刃”等。

“刃”字,甲骨文是在一个“刀”的象形字上,在表示刀的刃口的地方加上一个点,指出这里是刀刃。

这一个点就是指示符号,因而构成了“刃”字。

《说文解字》说:“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指事字和象形字不同。

象形字是一个独体实物的形象;指事字是在独体实物形象(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或者是纯粹的抽象符号。

象形字的特点是“指点”,表意没有象形字那么明显,一般可以单独画出来的;指事字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

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真正抽象的意义,既然无形可象,也就难以“指点”出来。

例如“休息”的“休”、“忍耐”的“忍”,这些“事”怎么“指”?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

《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个。

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

符号表示意思的指事字并不是万能的,有时表达得很不清楚。

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造字的办法:会意。

3、会意字用符号表示指事字,有时表达得不清楚,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

这种造字办法叫会意。

许多会意字是很有趣的,透射出先民们丰富联想和超人的智慧。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多是象形字)组合成新字的构字方法。

象形字,其意义本来就明显的表现在形体上,如“日”、“月”,现在二者合一,成为“明”字,意思是两个发光之物合在一起以示“光明”之意。

一看这个字,就能想到和领会它的意思了,这就是“会意”。

再如“看”,是“手”在“目”(眼睛)上,当然是“看”的意思了;“人”在“木”(树)旁,是“休”,“休息”的意思;“炙”,肉下有火,是“烤肉”的意思;“爪”在“木”上,是“采”,手在树上采果子的意思;“掰”,是俩手往开分的意思;俩人为“从”,三人为“众”,二木成“林”,三水为“淼”,诸如此类,合形而成新字,望之便知其意,心领神会。

会意,也可说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

例如:把“日”和“月”合在一起造成一个光明的“明”,把“鸟”和“口”合在一起造成一个鸟叫的“鸣”,把“刀”“牛”“角”三个字合在一起造成了一个解剖的“解”字。

有些会意字的字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字,倒像个符号,其实是个古字的变形,现在我们叫它偏旁或部首。

例如“家”字上半部分古时写的是屋子的象形。

下边的“豕”就是猪,那时候,人和猪常住在一个屋子里,所以有猪的地方就常有人家。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

《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

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孬”等。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

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

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有些会意字,其造字之意颇能反映古人的某些概念,如“盗,上半部分“次”表示张口流出口水之意。

下部分是“皿”,皿指盛食物的器皿。

“盗”即古代之偷。

如何用文字来表示偷的意思?古人用次、皿二字来表示:好吃的东西是偷的对象,这是一种颇为特殊的联想,由此亦见古人造字时表情达意,十分大胆率真,也颇具幽默感。

在用字的时候,偷的对象自然不可能有固定的范围了。

会意字有两类,一类是异体会意,另一类是同体会意。

异体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例如:莫、盥、典、鸣、休、焚、取、伐、跌、忐、忑等字;同体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例如;林、森、晶、舜、颓、双、多、哥、从、比、赫、棘、众、磊等字。

还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素重叠组成的。

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

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炎”;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

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这要从字源分析说起。

繁体字“婦”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

“女、帚为婦”就像“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

武则天取名为“瞾”,这个字是她为自己所造,意思是以天为法,日月当空。

这个字也有会意的意思。

过去中国算命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测字。

测字也叫拆字,就是把一个汉字拆成几部分,然后加以解释,预测吉凶。

测字就有会意的意思,也是对汉字原理的一种理解和运用。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一次在苏州看见有个算命先生在给人测字,他就让跟随的老太监去试一试。

老太监看了看身上的帛农,就写了个“帛”字,测字先生说:“‘帛’字,上面是‘白’,下面是‘巾’,‘白巾’是办丧事用的。

你家里恐怕有人要出事了。

”正巧这位老太监的父亲最近得了重病,老太监一听,心里不是滋味,全身直冒冷汗。

乾隆心想,这个算命先生还测得挺准,让我来考他一下。

乾隆故意也写了一个“帛”字,让他去测。

测字先生把乾隆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连忙鞠躬行礼说“先生大富大贵呀!”乾隆问他怎么知道,他指着“帛”字说,“上头是个‘白’字,皇帝的‘皇’字上头也是个‘白’字,‘帛’字下边是个‘巾’字,皇帝的‘帝’字下面也是‘巾’字,所以‘帛’字是‘皇头帝脚’,您有天子之命啊!”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心里十分开心,就命随从赏了算命先生一锭银子。

算命先生拿到一锭大银,心花怒放,因为这比他平时几个月的收入还多。

晚上,高兴地讲给老婆听,老婆听了疑惑地问他:“为什么同一个字,你有两种说法呢?”他告诉老婆,“第一个人年纪大,面带愁容,我估计他家里多半有了丧事;第二个人年纪轻,却气度不凡;第一个人穿得讲究,却好像他的仆人,我想这个年轻人肯定来头不小,所以就拣好听的说,让他高兴高兴,果然就赏了我一锭大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