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六种构字法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

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
汉字的构造方法主要有六种: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形声法、转注法和假借法。
1.象形法: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物体或事物的形状、特征、动作来构造汉字。
例如,“日”字象征太阳,形状就像太阳的光芒;“山”字象征山脉,形状就像山的轮廓。
2.指事法:通过通过用线条来表示具体的指事物。
例如,“上”字通过一个竖线表示向上的方向;“下”字通过一个横线表示向下的方向。
3.会意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新的意义。
例如,“心”字和“忄”(心的变形部分)形成的汉字都带有与情感相关的意义。
4.形声法:将一个字的字形部分与另一个字的音旁部分组合起来,表示与原字相近或相关的意义。
一个汉字往往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构成。
例如,“居”字的“车”部分表示“形”,“且”部分表示“声”,合起来表示居住。
5.转注法:通过在古代文献中的注释中使用一个字的解释来表示另一个字的意义。
例如,古代注解中用“孔”解释“恐”字,后来就用“恐”表示害怕的意思。
6.假借法:通过借用一个字的音义来表示另一个字的意义。
例如,“台”字本来表示高地,后来也用来表示台子的意思。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六书”解说为( )、( )、( )、( )转注、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六书”解说为( )、( )、( )、( )转注、简说许慎“六书理论”“六书”是东汉著名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比如“心”字,整个字形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中间两个短横形象地勾画出了左右两个心室,让人看到字形便明白字义;“鹿”字,着重勾画了鹿头顶上两只**的犄角,以及细长灵活的腿,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让人一目了然;“大”字,像一个站立的人,上面的一横是人的肩膀,当一个人肩挑重担,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我们就说他长大了。
其实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
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
这种方法其实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
于是汉字开始由表形向表意发展,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
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我们看“亦”字,像一个站立的人,这两点指示的是腋窝的位置,所以“亦”的本意就是指腋窝;再来看“刃”,这一点指示的是刀上最锋利的位置,就是刀刃。
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
一般说来假借字都是同音字。
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
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用字法,即:旧字翻新。
而这种借旧翻新的方法,却往往是借而不还。
“北”字,描绘了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借用“背”这个同音字,来表示“北”这个方向。
比如词语“败北”,古代称战败为“败北”,为什么呢?意思是打不过转背而逃。
再看这个“西”字,它的形状是一个鸟巢,夕阳西下,倦鸟归巢,于是古人就用鸟巢来代表西方。
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

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1.象形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最早的形式都是模仿自然或人造物体的形状。
例如,“人”字就是一张向右伸开的手,表示一个人的形态;“日”字就是一个圆圈,象征着太阳;“水”字就是两个波浪形,表示水流的形态。
这类汉字因为直观易懂,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广泛传播。
#2.指事指事是汉字中最简单的一类,常常是由指向一个事物的手势演变而来的。
例如,“上”字的“一”就是指向上的手势,表示向上方向;“下”字的“丶”就是指向下的箭头,表示向下方向。
这类汉字虽然简单,但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会意会意是汉字中具有表现力和深层含义的一类,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象形字合成的汉字。
例如,“众”字是由“人”、“口”、“目”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表示一群人眼睛张大,口中喊叫的情景。
这类汉字往往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特定的意义。
#4.形声形声是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类,是由形部和声部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形部通常是象形或指事,表示汉字的外形或意义;声部则是表示汉字的读音。
例如,“旦”是一个指事字,表示日出的样子,而它的声音“dan”是与“单”、“胆”等汉字相同的。
这类汉字具有很好的表现力和易记性。
#5.转注转注是汉字的一类特殊构成方式,是指将原来表示一个字义的汉字,转化为另一个字义的汉字。
例如,“圭”原来表示用来量度的一种瓦尺,后来又被用来表示一种玉器;“来”原来表示一种柿子,后来又被用来表示“到达”的意思。
#6.假借假借是指从一种语言中借用了一个表示某种意义的汉字,来代替原来不具有这种意义的汉字。
例如,“沙漠”中的“沙”,本来是指“沙土”的,但在“沙漠”中,它则表示荒芜、贫瘠的意思。
这类汉字虽然不是原本含义,但是由于使用频繁,所以也成为了汉字艺术的一部分。
以上是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不同的构成方式带来了汉字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我们应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汉字,发扬汉字文化的传统。
汉字概说-04汉字形声字分析(1)

形声字和声符的数量
• 李燕、康加深(1993)建立了“现代汉语形声字 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中的7000通用汉字,数据库的字段有:汉字字形、 汉字的结构、形声结构读音、声符、声符读音、 表音和繁简汉字等信息。根据作者的统计,7000 常用字中,形声结构共有5631个,占通用字总数 的80.44%。他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 析: • (1)声符。5631个形声字中,使用了1325个不 同的声符,其中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成字 的有1119个,占声符总数的84%。声符的构字从 1到23不等,平均每个声符的构字量为4.25个。
声旁的规则性
• 规则性效应(regularity effect)是指能够用 规则推导的语言属性。例如“青”构成的 形声字“清”,两个字的读音一致,我们 在读这个字的时候,只要读声旁的读音就 读对了,这样的特点可以推导到同一声旁 类似的形声字中,比如“蜻”,学习者利 用“青”的读音来推导“蜻”的读音,这 就是规则性在起作用,一般把这样的作用 就叫做声旁规则性效应。
第四讲 汉字形声字分析
2014.10.21
汉字的构字法
按照意符、音符和记号在汉字中的组合情况,苏培成将现代 汉字的构字法分为以下6种: (1)会意字,由意符和意符构成,如“从”、“伐”、 “炎”、“尖”等。 (2)形声字,由音符和意符构成,如:“澳”、“吧”、 “搬”、“苞”等。 (3)半意符半记号,由意符和记号构成,如“布”、“蛇” 等。 (4)半音符半记号,由音符和记号构成,如“球”、“诛” 等。这两类基本都是古形声字,只是读音或意义发生变化 后,音符和意符变成记号了。 (5)独体记号字。如“山”、“日”等,就是古代的象形 字。 (6)合体记号字。如“角”、“龟”、“鹿”、“马”等, 这些字是古代的象形字,由于字形的演变,这些字不再象 形了。
现代汉字的六种构字法是

现代汉字的六种构字法就是?一、会心字1 、定义 : 会心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组成的字。
2、会心字的种类(1)由不一样的意符组合而成 : 伐 -- 人、戈 , 泛指砍 ; 拿-- 合、手, 合手为拿 ;掰 -- 手、分、手 ; 两手分开。
(2)由同样的意符重叠而成 : 矗 -- 三直表示直立、高耸 ; 晶 - -三日形容光明 ; 磊 -- 三石表示石头多; 炎 -- 双火表示火焰升腾。
(3)从繁体字中简化而来 :宝、笔、尘、粜、籴、泪、灭。
二、形声字1 、定义 : 由意符与音符组成的字叫形声字。
2、声符与整字的关系(1)音符与整字读音同样 :奥 -- 懊、澳; 巴 -- 爸、芭、笆、疤 ; 垂-- 锤、捶、椎、陲、棰 ; 朱-- 株、珠、蛛、诛。
(2)音符与整字声韵同而调不一样 : 攀 -- 襻 ; 用-- 拥、痈 ; 魏 -- 巍; 于-- 盂、芋、宇、纡。
(3)有些古代形声字 ,到了现代音符已经不可以正确表音 , 简化后改用能够表音的音符:肤--肤;护--护;态--态;钟--钟; 桩--桩。
(4)有的形声字的意符能够兼通古今 :油 :从水由声 ,本指水名。
现指油脂。
油脂古代称膏。
涝 :从水劳声 ,本指水名。
现指雨水过多 ,水淹。
(5)有的形声字的音符兼表意 :娶: 从女取声 ," 取"兼表 "获得 ", 指嫁取。
驷 : 从马四声 ," 四 "兼表意 , 指一车套的四匹马。
懈: 从心解声 ," 解" 兼表散开 ,指懒惰。
(6)有的形声字音符有所省略 , 传统汉字学把这样的形声字叫做省声字 :珊,从玉 ,删节声 ; 氮,从气 ,淡省声 ;徽 ,从系 ,微省声。
二、声符、意符的组合方式 :形声字的意符与音符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八种 :左形右声 : 肝、惊、糊、裱、纲。
右形左声 : 鹦、鹉、雌、刚、甥。
上形下声 : 霖、茅、耄、竿、崮。
六书的内容及造字法和用字法

六书的内容及造字法和用字法六书,又称“六法”,是中国古代对汉字构造和用法的六种基本分类。
这六种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 象形:这是最早的造字方法,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该事物。
例如,“山”字就是模仿山的形状,“人”字则是模仿人的侧面形状。
2. 指事:这种方法是通过简化或抽象事物的某一部分来表示该事物。
例如,“木”字就是通过简化树的形状来表示树木,“刀”字则是通过简化刀的形状来表示刀具。
3. 会意:这种方法是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象形或指事的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例如,“明”字就是由“日”(太阳)和“月”(月亮)组合而成,表示光明。
4. 形声: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个字的形(即形状或图像)和声(即音节)来表示该字的意义。
例如,“林”字,左边的“木”是形,右边的“木”是声,表示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5. 转注: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变一个字的形或声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例如,“老”字原本表示老年人,后来也用来表示年老的状态。
6. 假借:这种方法是通过借用一个字的形或声来表示另一个意义。
例如,“鱼”字原本表示鱼类,后来也用来表示钓鱼的行为。
在用字法上,六书也有其独特的规则。
例如,象形和指事的字通常作为部首使用,会意和形声的字则可以单独使用。
转注和假借的字则通常用于引申义或借用义。
六书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用法,对于理解和学习汉字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掌握六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状、声音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字。
然而,六书并不是汉字的全部。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构造和用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例如,现代汉字中就有很多新的造字方法和用字规则。
因此,虽然六书是汉字的基础,但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字。
六书以及发展历程概括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是“造字法”,会意、形声是“组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1.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3.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4.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5. 转注:属于“用字法”。
举例说明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举例说明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汉字的造字法有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下面将分别进行解释和举例。
首先是象形。
这种造字法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来构成字形的。
比如,“日”字是太阳升起的样子,“山”字就是描绘了山脉的形状,“马”字是马的全身形状,等等。
这种造字法最为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它所代表的含义。
其次是指事。
这种造字法是根据物体的特点或属性来构成字形的。
比如,“上”字就是手在指向天空,“下”字就是手在指向地面,“左”字是手指向左边,“右”字是手指向右边,等等。
这种造字法常见于表示方位、位置、方向等。
第三种是形声。
这种造字法是将一个“声音”部分和一个“形状”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字形。
比如,“喜”字,音为“xi”,形状是“口”和“禾”组合而成,表示“口中的禾谷,表示庆祝收获的喜悦之情”,“鸟”字,音为“niao”,形状是“鸟”的部分和“隹”组合而成,表示“鸟类的通称”,等等。
这种造字法也常见于表示人物、动物、植物等。
第四种是会意。
这种造字法是将两个或以上的字形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字形,表示一种新的含义或概念。
比如,“长”字,是两个“人”字相连而成,表示成年后身材逐渐增高,“两”字是两只手相交为“夹”,表示两个事物相互连接或交织在一起,等等。
这种造字法常见于表示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的复合。
第五种是转注。
这种造字法是将一个字的原本含义转用于另一个概念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字形。
比如,“筷”字的本义是用来耙地的工具,“太极”本义是指一种武术中的招式,然后它们逐渐转化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用来夹菜的筷子”和“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
最后是假借。
这种造字法是利用一个字的音义特点来假借出一个新的字形。
比如,“利”字原为“锐利”的意思,可以假借为“有好处”的意思,,“案”字原为“桌子”的意思,可以假借为“事情的记录和处理”的含义,等等。
这种造字法常见于表示抽象的含义或新的概念。
总的来说,汉字的造字法六书十分多样化,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象形
《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jié)诎(qu),日月是也。
”根据实物
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象形是汉字造字之基础。
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
指事、会意,形声都是在象形的基
础上进行变化的。
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有364个。
如:日、月、车,牛、虎、犬、止、目、人、女、行、贝、鼎、皿眉、高、夕,自,齿,瓜、羊、舟。
象形字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很少。
实物中有些形状难画,而有些抽象意义又画不出来,有很大局限性,于是“指事”方法就产生了。
正面象形:大、目、自
侧面象形:女、马、人、虎、高
俯视象形:车、舟
仰视象形:日、月
特征象形:牛、羊、止
底面象形:燕、(逆)
二、指事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指事字,《说文解字》中收集了129字,如:上,下,中,亦(腋)、厷(肱)、本、
末、朱,寸、刃,甘,。
三、会意
《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hui),武信是也。
”将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呈现新的意义。
会意造字比指事造字要广泛一些,《说文解字》中共收1167个,
比指事字多1038个。
会意字又分两类:
1、象形会意。
如秉、及、友、休、并、莫、斗、执、武、牧、看、饮、初、典、毓、依、安、北、
突。
2、象义会意。
如信、男、明、劣、尘、森
四、形声
《说文解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按事设形,再取谐声合成。
特总是形旁表义,声旁标音,注入了音标的成分,给造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说文解字》收形声字7697个,占字的大多数。
形声字是汉字从表意走向表音的突破。
1、形声字的形旁有提示字义的功能,帮助人们理解字义。
如
草字头,与植物有关,如草、花
金字旁,与金属有关,如钢、铃
双人旁,与走路有关,如征、循、徐
2、形声字中有的声旁也有表意功能。
如
暮、箕、授、擒、浅、钱、贱、笺
3、形旁在字的形体中的位置不一样。
如
形在上:茅、空、简
形在下:基、恐、筑
形在左:路、松、结、理
形在右:救、钦、锦
形在:辩、闻、嬴
形在外:衷、园、匮
形在右下:倏、腾、
形在左下:颖、疆、裁
3、形声字的表音功能较弱。
有的同一声旁,但读音不同。
如盒、恰、拾、答、鸽。
有的不同声旁,读音又相同。
如粒、唳、砺、莉、例、读lì。
有的同一汉字有不同的读音,如降落的降读jiàng,投降的降读xiáng。
五、假借
《说文解字》:“假借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没有这个字,依声音相同假托于其他事,只要声音相同,与意义没有联系。
假借没有创造新字。
令,原为接受命令,后借用为县令的令。
长,原为头发长,后借用为县长的长。
而,原为胡子,后借用为连词“而”。
六、转注
《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部首相同,意义相近,用了相互注释容的含义。
转注也不造新字。
考与老、顶与颠可互训。
七、汉字造字的文化意义
汉字造字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历史痕迹,对我们认
识古代社会有一定的帮助。
1、与农业劳动有关的汉字:男、为、辰、器、网、斤、刀、亡、禾、
2、与动物饲养有关的汉字:鷄、豕、狗、
3、与居住建筑有关的汉字:厂、广、家、穴、门、宫、
4、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汉字:娶、昏、妾、童、妻、夫、监、衣、淫、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