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飞行动画

合集下载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共77张PPT)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共77张PPT)
动物运动规律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相 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伸展 收缩
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
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 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兽类动物跳跃和扑跳动作的运动规律,基本上相似于奔跑动作, 不同之处是:在扑跳前一般有个准备动作阶段,身体和四肢紧 缩,头和颈部压低或贴近地面,两眼盯住前方目标。跃起时爆 发力甚强,速度很快,身体和四肢迅速伸展、腾空,成弧形抛 物线扑向猎物。前足着地时,身体及后肢产生一股前冲力,后 脚着地的位置有时会超过前脚的位置。如连续扑跳,身体又再 次形成紧缩,继而又是一次快速伸展、扑跳动作。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燕子
阅读课本(P68--P75页)
• 雀类:如麻雀、画眉、黄莺、山雀、蜂鸟等小鸟,它们的身体一般短小,翅翼不大,嘴小脖子短, 动作轻盈灵活,飞行速度较快。它们的动作特点:

幼小衔接-认识鸟类-PPT课件

幼小衔接-认识鸟类-PPT课件

为什么鸟蛋是椭圆形的?
鸟蛋产出前在妈妈肚子里是球 形的,表面柔软有弹性。
在产出的时候,鸟蛋被一点儿 一点儿挤压出来,挤压改变了 蛋的形状,随着蛋逐渐变硬定 型,就变成椭圆形的了。
不仅鸟蛋是椭圆形的,鸡蛋也是椭圆形的, 就连6500万年前的恐龙蛋也是椭圆形的。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像蜜蜂一样,它飞行的时候 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还喜 欢吃花蜜,所以叫蜂鸟。
问答互动环节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
在课件中设置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 题,增加课堂互动性。
即时反馈
设计即时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答案解析
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掌握 知识点。
测验反馈机制构建策略
设计测验题目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合理的测验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
大雁飞的时候为什么排成一队?
大雁飞行的时候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型。
排在最前面的大雁扇动翅膀时会产生一股上升气 流,后面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会节省很多力气。
飞在最前的大雁是最辛苦的,所以领头的大雁每隔 几分钟会轮换一次,这也体现了雁群的团结互助呢。
为什么有些鸟秋天要飞到南方?
北方的冬天太冷了,而且没 有食物吃,很多鸟只能飞到 南方去生活。等到明年春暖 花开的时候,它们又重新回 到北方。
但是也会有一些鸟会特意飞往北方过冬。比如 朱雀,它的每个冬天都是在北方度过的。
为什么海鸥喜欢跟着轮船飞?
轮船前进的时候会在船后面和上空产生一股上升气 流,借助这股气流,海鸥可以毫不费劲地飞翔。
轮船在航行的时候会激起阵阵浪花把很多小鱼、小虾打得 晕头转向,海鸥跟着轮船后面飞行还很容易就能填报肚子。

Maya制作鸟类翅膀骨骼设置及动画

Maya制作鸟类翅膀骨骼设置及动画

Maya制作鸟类翅膀骨骼设置及动画在这个教程中,我们可以做一个翅膀模型来进行教程的学习,实例中的模型用了1600个nubs plane做成的,如果你先太麻烦的话,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平面模型来替代,还有纹理贴图也可用其他的贴图纹理取代。

1.2.3.4.首先翅膀的羽毛都是有nubs plane组成,因为羽毛有不同的纹理表现,羽毛有展开和收缩得动画,而且彼此独立,所以用简单的nubs plane比较好。

上面看到的四个图是分别用了四个层来处理,而且分别群组,让他们各自独立。

上面四个图分别是翅膀外面的羽毛部分,中间部分,里面部分和最里边的羽毛部分,最里边的羽毛要混和翅膀到鸟的身体上。

这几个部分再放置的时候要小心避免交叉,因为鸟的翅膀要伸展和收缩。

下面我们看到的贴图纹理是ps公司从农家和资料库中搜集扫描的羽毛的纹理图片和他们的阿尔法通道图,这些羽毛纹理看上去都有一些弯曲和弹性,这样材具有自然的真实性。

上面我们看到的是渲染好的翅膀羽毛图,上面纹理四层,每层纹理相同而有各自独立。

每一层的纹理具有一个稍稍弯曲的角度,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羽毛的the pivot 的x轴上适当的旋转,建立一个比较自然真实的形态就像上面图上所看到的那样。

翅膀的羽毛都是一絮一絮的,最里边的羽毛有些模糊,是因为它要合并在鸟的arm上,而且要建一个单独的骨骼来控制它。

下面来做翅膀的骨骼总共15个骨骼分为三个组包括:前面中间部分和里面部分。

在这里,需要一个骨骼来单独负责翅膀侧部的羽毛部分。

当the elbow 和shoulder 拖动翅膀的时候展开和收缩身体。

上面的那个图是翅膀展开之后的三个展开而又分别分离的骨骼群组,最外面的支持翅膀比较大的外展形态。

他们在翅膀飞行和静止是的状态还要受鸟的关节的动作控制和影响,因此再调整关节的动作是要小心。

其次,当静态的羽毛需要各自独立以适应轴关节并且很好的为翅膀的张开和收缩。

(蓝色的圆圈)红色的圆圈住的骨骼更多的表现鸟的肩部的自然拍打的动作,臂部肌肉arm surface 它也跟随着几个骨骼运动并且和身体blend融合在一起。

如何使用AE制作飞鸟穿越天空的动画

如何使用AE制作飞鸟穿越天空的动画

如何使用AE制作飞鸟穿越天空的动画在Adobe After Effects(AE)中,你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技巧来制作出让飞鸟穿越天空的动画。

本教程将为您提供一步一步的指导,以帮助您实现这一效果。

第一步:准备素材首先,您需要准备一张适合用作背景的图像。

可以选择一张天空或云朵的照片,以营造出逼真的效果。

确保该图像的分辨率和项目设置相匹配。

其次,您需要制作或下载一张飞鸟的PNG图像,以便在动画中使用。

您可以在免费的图像库或矢量图网站上找到合适的素材。

第二步:创建合成打开AE并创建一个新的合成。

在合成设置中,设置合适的尺寸、帧速率和时长,以适应您的项目需求。

第三步:导入素材在项目面板中,右键单击空白处,选择“导入文件”,然后选择您准备好的背景图像和飞鸟图像。

将它们拖放到合成面板中。

第四步:调整背景将背景图像拖放到新建立的合成中。

根据需要,您可以使用“尺寸调整工具”调整图像的大小和位置,以使之填满整个合成区域。

第五步:添加飞鸟将飞鸟图像拖动到合成中,并使用“尺寸调整工具”调整其大小和位置,使其看起来适合于背景。

确保飞鸟图像的分辨率适合您的合成设置。

第六步:创建运动路径选择飞鸟图层并单击窗口菜单中的“关键帧助手”,然后选择“蒙特卡洛图层”。

在效果控制面板中,选择“蒙特卡洛路径”并点击“新建”。

您可以调整路径的形状来决定飞鸟的飞行路线。

第七步:添加动画在时间轴上,将当前时间光标移到您想要开始动画的帧上。

然后,选中蒙特卡洛路径,点击图层菜单中的“动画”并选择“到此动画”。

接下来,将当前时间光标移到您想要结束动画的帧上,再次选择“到此动画”。

第八步:调整动画效果选中飞鸟图层并点击窗口菜单中的“关键帧助手”,选择“时针融合”效果。

在效果控制面板中,您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增加或减少动画的流畅度和自然性。

第九步:导出动画当您完成了动画效果的调整后,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出”选项,然后选择合适的文件格式和保存路径。

点击“导出”按钮,即可将动画保存为常见视频格式(如MP4)。

经典动画运动规律四足动物与鸟类

经典动画运动规律四足动物与鸟类

人的下肢和动物的后肢的比较
人的上肢和动物前肢的比较
3、爪类动物因 皮毛松软柔和, 关节运动的轮 廓不十分明显。 蹄类动物关节 运动就比较明 显,轮廓清晰, 显得硬直。
4、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 头开始朝下点动,前脚伸直时头朝上。
5、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从俯视 角度看,肩部线和臀部线成交替向前的状态,身体也随之扭动。
昆虫的种类繁多,按其动作特点来看,可分为以飞为主、以 爬为主和以跳为主三种类型。 1、以飞为主的昆虫 (1)蝴蝶,画蝴蝶飞舞的动作时,应先设计好飞行路径,其 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一般翅膀一张向上, 一张向下。两张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身体的幅度。中间可以 不加动画或只加一张动画。
昆虫的飞行的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
小鸟飞行中常常是夹翅飞窜,然后急速扇动双翅.
小鸟快速飞翔时,翅膀扇动频率高,常用流线表现。飞行时 形体变化小
小鸟很少双脚交替行走,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在大鸟飞行中,还 要注意身体和尾部 的运动。飞翔中身 体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上下的移动。 当翅膀向上时身体 向下,当翅膀向下 时身体上升。尾部 起平衡作用,翅膀 向上,尾部也向上
第二节 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奔跑 一、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规律及绘制 狗走路步骤: 1、先画1、5,身体不变,前后两组脚对称。前两脚八字直开, 后两脚一中直,一中曲。 2、第3与1,前两组与后两组交换,1的两直脚左右交换。 (1和3左右换前组) 3、在2与4中,一组脚中,一只登直,一只向前腾空弯曲,另一 组前后弯曲,一只腾空,一只着地。(2与4左右换后组)
(3)蜻蜓,蜻蜓的特点是头大身子细翅膀长。在飞行时一般不能灵活转变

鸟类运动规律

鸟类运动规律
2019/10/10
案例分析: 海鸥翱翔飞行动作
阔翼类翱翔
翅翼伸展 双腿伸直向身体后方 节奏较缓慢 动作变化较少 设计好轨迹
2019/10/10
案例分析: 鸽子空中滞留动作
身体会竖起成直立状态 双翅作水平方向扑打动作
2019/10/10
案例分析: 小兔子飞行动作 8张原动画
2张原动画
2019/10/10
雀类的翅膀较小,身体较圆,动作灵活、急促, 飞行时翅膀扇动速度快到不易看清运动过程, 常夹翅飞窜或停在空中急扇双翅。喜欢跳跃前 进。
夹翅飞行是雀类飞行中一个常见的动作,画此 类动作时,雀类的身体可以略加拉长,加上适 当的速度流线能加强飞行的速度感。
2019/10/10பைடு நூலகம்
2019/10/10
动作分析A
1.翅膀上下扇动形态变化较多,动作柔和优美 2.动作一般比较缓慢,翅膀扇下时展开,动作有力,抬起比较收 拢,动作柔和。 3.翅膀向下扇动和抬起的时间差距较大 4.有时会展开翅膀体现滑翔动作
2019/10/10
绘制步骤B
绘制大鸟飞行动作时,可以大致分为4个步骤:
确定节奏 绘制原画 1和6
鸭、鹅游水时,双脚交替运动,脚逆水下划 时蹼张开,动作有力且呈外弧线状,脚向前 收回时,蹼紧缩沿内弧线运动,以减少阻力。 鸭、鹅游水动作柔和,尾部稍微左右摆动。
2019/10/10
2019/10/10
Xenu对于链接测试 的自动生成结果记 录后保存到测试质 量报告中。
链接测试 表单测试
表单测试中的项目 按照测试方案说明 中的索引条目逐条 进行。
绘制中间画 绘制其他动
4和8

1秒15
2019/10/10

《鸟岛》教学设计与反思

《鸟岛》教学设计与反思

《鸟岛》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鸟岛》这部经典动画片,并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鸟类的关爱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鸟岛》这部动画片,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资源:1.《鸟岛》动画片2.图片、真实鸟类标本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播放《鸟岛》的片段,引发学生对于鸟类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鸟类是如何繁衍生息,并适应不同环境的呢?”2.欣赏与讨论(20分钟):观看《鸟岛》的完整片段,让学生欣赏该动画片的内容,并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飞行方式等。

在观看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关注鸟类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现象。

3.小组合作(15分钟):4.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鸟类调查研究成果的展示与分享,其他同学进行听讲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在展示与分享的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5.创作活动(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鸟类,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独特的鸟类模型。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鸟类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展示与评价(20分钟):五、教学反思:通过《鸟岛》这部动画片的欣赏与讨论,学生对于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作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评价环节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了新的启示和提升。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

五章 动画运动规律 动物运动2

五章 动画运动规律 动物运动2

动作分开后的示意图: 从起跳到双脚腾空的过程
1
从在空中到落地的过程
三、跳。 凡扑兽类动物如鹿,羊,马等蹄类动物 运用跳跃动作,凡爪类动物如狮,豹,虎,猫除 了跳跃,还运用身体屈伸,猛烈扑跳捕捉猎物。
1、跳跃运动基本相似于奔跑动作,不同的是:在 扑前有准备动作。
2、身体和四肢紧缩,头和颈部压低贴进地面,两 眼盯住目标,跃起时爆发力甚强,速度很快,身 体和四肢迅速伸展,腾空,成弧形抛物线扑向猎 物。
7-昆虫运动规律
以跳为主的昆虫:
1、弹跳有力,蹦跳的距离较远,跳时成抛物 线。头上的触须作曲线运动变化。
图例:
飞行昆虫:蝴蝶。
1、先设计好飞行的运动线,画时遵循运动路线。 2、翅膀一张一下,两张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身
体的幅度。中间画可以不加或只加一张。
飞行昆虫:蜜蜂、苍蝇。
1、双翅扇动的频率快而急促,
图片:
有足的爬行动物还有鳄鱼和蜥蜴。
1、它们都是用四肢前后交替爬行,由于鳄鱼身体 沉重,在陆地上爬行迟钝,
2、爬行时,尾巴随步子左右缓慢摆动。成波形曲 线运动。
3、蜥蜴身体较鳄鱼小,尾巴细长,动作敏捷。 图片:
无足爬行动物以蛇为例。
1、动作特点:朝前游动时,身体向两旁作S形运动,头部微 微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越到尾部摆动幅度越大。
同样可以将其运动分解。
图例
熊的走路示意图:
3-四足动物 走 运动规律
一、走 。兽类大部分均属于四条腿走路的“趾行”或 “蹄行”动物(即用脚趾部位走路)。它们的基本动作是:
1、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后脚蹋前 脚)。
2、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 弯曲。(都有蹬腿的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飞行动画
【教学目的】
介绍鸟类的基本运动规律,以便在Maya的实战操作中运用原理,制作鸟类的飞行及表演动画
【学习重点】
鸟类的基本运动规律
1 鸟体构造
1.1 鸟类善于飞翔的身体因素
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

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之处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

因善于飞翔。

前肢特化成专门用于飞行的器官——翅膀,后肢用于行走和支持体重。

鸟的嘴由角质喙构成,用于觅食,理羽、衔物,配合灵活的颈椎,鸟类的嘴可以部分代替“手”的作用。

鸟类的身体成纺锤体,可以在飞行时减少阻力和保持重心稳定。

骨髓间充满空气,具备气囊。

鸟类食量很大。

消化得也特别快,因而使鸟的体力特别强。

此外,鸟的神经系统发达,视力强,体重相对较轻,体表被羽毛等等。

1.2 鸟类按体型分为两类
1.2.1 阔翼类
如鹰、雁、天鹅、海鸥及鹤、鹭等,这类飞禽和涉禽,一般是翅膀长而宽,颈部较长而灵活。

天鹅
信天翁
它们的动作特点是:
1、以飞翔为主,飞行时翅膀上下扇动变化较多,动作柔和优美。

2、由于翅膀宽大,飞行时空气对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还有阻力),托起身体上升和前进。

扇翅动作一般比较缓慢,翅膀扇下时展得略开,动作有力;抬起时比较收拢,动作柔和。

3、飞行过程中,当飞到一定的高度后,用力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利用上升的气流展翅滑翔。

4、阔翼鸟的动作都是偏缓慢,走路动作与家禽相似,涉禽类腿脚细长,常踏草涉水步行觅食,能飞善走。

他的提腿跨步曲伸动作,幅度大而明显。

5、大鸟翅膀上下扇动的中间过程,需按曲线运动要求来画动画。

1.2.2 雀类
如麻雀、画眉、黄莺、山雀、蜂鸟等小鸟,它们的身体一般短小,翅翼不大,最小脖子短,动作轻盈灵活,飞行速度较快。

黄鹂
蜂鸟
它们的动作特点是:
1、动作快而急促,常伴有短暂的停顿,琐碎而不稳定。

2、飞行速度较快,翅膀扇动的频率较高,往往不容易看清翅膀的动作过程(在动画中,一般用流线虚影来表示扇翅的快速)。

飞行中形体变化甚少。

3、雀类由于体小身轻,飞行过程中不是展翅滑翔,常常是夹翅飞窜。

小鸟的身体有时还可以短时间停在空中,急速地扇动双翅,寻找目标。

4、雀类很少用双脚交替行走,常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2 鸟类飞翔动画
鸟类的飞行原理是:通过翅膀的扇动,向下拍打气流,利用气流的反作用力提升自己在空中的高度,维持它的飞行。

假设鸟在水平飞行。

当鸟的翅膀完全伸展开时,鸟在空中的高度相对达到最底点。

当鸟开始收起翅膀时,它在空中的高度相对达到最高点。

鸟类的翅膀可
以收放自如,但由于生理构造的特点,翅膀中间的关节可以向下和向后弯曲。

因此当鸟类拍打翅膀的时候,为了增加向下时的阻力,翅膀伸展。

为了减小向上的阻力时,翅膀收缩。

这是一组鸟飞行循环动作,有前视图和侧视图。

图8跟随图1,图1同样重复着这个飞行姿势,到下一次循环。

注意图2、3和4翅膀有略微弯曲(避免与上面的气流冲撞),这个部分飞行动作略慢,用了更多的画幅表现,从而看上去时间比较久,在图5、6和7,翅膀完全伸展,以获得更多的浮力,图8 快速向下扑打,完全展开的翅膀,获得推力在空中穿过。

注意:不是所有的鸟类翅膀的动作都这样剧烈,这组图表现的是小型鸟类。

鸟类适应于空中的快速动作。

它们是流线型的,在空中消耗最小的能量。

它凭借着气流的方向,帮助飞翔动作,飞翔时腿部蜷缩着紧贴身体或朝后拖曳着。

鸟类飞行的气体动力学非常复杂,这里不必详加叙述。

飞行的冲击力来自鸟翼向身体下面的空气气垫的有力一击。

这时,空气阻力使用羽毛之间紧密闭拢,而翅膀的面积则尽可能地张大,最大限度地增强冲击力。

鸟类胸部肌肉发达,向下的冲击很有力。

控制翅膀向上的肌肉力量则要小得多。

在这一动作中,翅膀部分地折叠起来,使面积缩小,而羽毛象叶片似地分开,让空气从间隙穿过。

身体经常稍微的向上倾斜,在向下一击时身体略略抬高,翅膀向上时,身体有稍稍落下。

在正常的飞翔中,翅膀不是笔直地上下的。

向上扑打时,翅膀略向后,向下扑打时,略向前。

这与我们料想中向前飞行的翅膀动作正相反,不过向前的推动力实际上是由于翅膀表面适当的倾斜度产生的。

翅膀的这种向前和向后的扑打,尤其是当鸟盘旋在空气时(这时身体几乎垂直,翅膀的扑打几乎水平)特别明显。

当鸟飞升或降落在地上时也是这样。

在一个飞翔的循环动作中,向上一击和向下一击的动作时间大约一样。

除非较大的鸟,向下的一击要慢些。

循环的长度要看鸟的大小而定。

一般说,大鸟比小鸟动作要略慢些。

例如,麻雀的翅膀在一秒钟内可有12个完整的扑打,而一只苍鹭或一只鹳一秒钟只完成两次。

动画1——9是重复的飞翔动作循环。

动画1身体在空中稍稍下降,当翅膀向下压时,身体稍稍上升,如6。

翼梢的翎毛散开,向后拖着以产生柔韧感。

注意这些翎毛在向上一击如何分开——7和8——以便于空气从中穿过。

鸟儿在拍打翅膀的同时孩子还会进行上下运动。

那么究竟在什么位置上开始运动呢?
当翅膀向下运动时(1),从高空气流中获取浮力,鸟儿的身体便自然的处于气流上方。

保持向下伸展的姿势在空中滑行一段时间之后(2),翅膀再向上展开。

这时为了避免与上面的气流冲撞,翅膀需要略微弯曲(3),并迅速向上展开(4)。

而只要瞬间偏离了气流的方向身体便会失去浮力。

这时,即使是略微的倾斜,身体的位置都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鸟类的上下运动。

除了燕子、蜂鸟等动作迅速的鸟类之外,缺乏这种上下运动,便无法逼真的表现出鸟类的特征。

而越是体积大,动作缓慢的鸟类,这种上下运动越显得必不可少,它凸现了鸟儿拍打翅膀的力度。

当向下扇动时鸟儿显得稍稍高于水平线,而当它向上扇动的时候稍稍低于水平线。

2 鸟类飞行的动画制作
1、首先熟悉一下这只鸟的所有可key帧层级。

2、将时间滑条位于第零帧,根据鸟类的飞行规律,摆出第一个pose。

(1-8见bird_001.mb)
3、将时间滑条位于第7帧,根据鸟类的飞行规律,摆出第二个pose。

4、将第一个pose复制到第14帧。

这样一来,这个飞行循环就完成了。

5、选中鸟的所有的层级,在graph editor中,选中所有的动画曲线,使用copy和paste将
这个飞行循环拷贝粘贴7次,得到112帧的飞行动画。

6、选中鸟的胸骨、脖子、头部这三根骨胳,在第35帧、第42帧、第49帧上,使鸟头部抬起。

7、选中鸟的jaw这根骨胳,在第35帧、第42帧、第49帧上,使鸟嘴部张开。

8、选中鸟的舌头的骨胳,在第35帧、第42帧、第49帧上,使鸟舌头抬起。

这样,在鸟飞行的过程中,它长嘴叫了一次的动画blocking做出来了。

9、接下来,做各个部分的overlap。

(以下见bird_002.mb)首先做翅膀的。

选中翅膀的c到g的骨骼,在graph editor中选中所有的曲线,往后拖三帧。

- 11 -
选中翅膀的f和g的骨骼,在graph editor中选中所有的曲线,往后拖一帧。

用同样的方法,使chest和neck骨骼拖后一帧。

使head骨骼拖后两帧。

使tailD和tailE 骨骼拖后两帧。

使tailB和tailC骨骼拖后一帧。

酌情对clow调整一下。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基本的鸟类飞行动画。

【作业】
利用所学鸟类的运动规律,制作鸟类的飞行和表演动画。

-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