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病变基本影像学表现
骨和关节检查方法和正常影像表现

正常影像体现
二、软组织正常影像体现
涉及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关节软骨等
X线检验因为其缺乏自然对比而不能显示各自组织构造, 或仅可经过低密度脂肪组织观察到肌肉间轮廓
CT在软组织窗因为低密度脂肪组织烘托下可清楚显示肌肉、 肌腱和软骨
MRI上,肌腱、韧带、纤维软骨和空气均呈低信号;肌肉 和透明软骨呈中档偏低信号;可清楚显示椎管内软组织
③ 必要时两侧对照。
肘关节正侧位
膝关节正侧位、轴位
腰椎正侧位、斜位
X线检验措施
• 血管造影:血管病变、良恶性鉴别、血供
检验措施
二、CT:
➢断面成像,克服组织重叠,对构造复杂旳某些 深在部位(如脊柱、骨盆和颅面骨等)能很好 旳显示;
➢密度辨别力高,能显示平片发觉不了旳细小病 变,如小旳骨质破坏、细微旳钙化以及软组织 肿胀或液化。并可测量CT值。
X线片
MRI
正常小儿骨骼
长骨
➢ 骨龄
• 定义:骨旳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旳
时间,和骺线完全消失(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 旳时间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表达即为骨龄。
• 意义:骨龄判断(即根据正常男女各骨骨化中心出
现时旳年龄和骺线闭合时旳年龄作为正常骨龄原则, 判断个体骨旳发育情况)可发觉骨发育异常,对诊 疗内分泌疾病和先天畸形综合症由一定价值
– 序列:SE(自旋回波) 迅速SE 脂肪克制 T1WI T2WI PDWI
– 方向:冠 矢 横
增强:
– 目旳与意义同CT – 动态增强可了解血液灌注
T1W
T2W
T1W FS
T1W Flash
C- C+
超声成像检验
四肢关节正常变异、常见病变及创伤的影像表现

MRI检查的优点是对于软组织的 显示效果非常好,有助于判断病 变的性质和程度,但费用较高,
检查时间较长。
05
CATALOGUE
四肢关节病变影像表现与诊断
关节炎病变影像表现与诊断
骨关节炎
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和 囊性变。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模糊,关节腔内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
骨小梁
不同个体间骨小梁的分布 和形态存在一定差异,这 种差异在影像学上表现为 骨小梁的变异。
02
CATALOGUE
四肢关节常见病变
关节炎病变
骨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硬化。
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增宽、关节面侵蚀、关节半 脱位。
关节肿瘤病变
关节创伤性病变影像表现与诊断
骨折
01
骨折部位骨质连续性中断,可伴有移位或成角畸形。根据骨折
类型和部位的不同,影像表现也有所不同。
脱位
02
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关节周围软
组织肿胀或出血。
韧带损伤
03
韧带部位连续性中断或形态改变,可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出
血。
THANKS
感谢观看
骨囊肿
单囊或多囊状骨质膨胀,内含浆 液或血性液体。
骨巨细胞瘤
囊状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呈“肥皂泡”样改变。
骨肉瘤
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可见 Codman三角或“葱皮”样改变
。
关节创伤性病变
骨折
骨皮质断裂、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
脱位
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周围软组织肿胀。
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放射状
骨 膜 反 应 : 放 射 状
花 边 状 骨 膜 反 应
骨 膜 反 应 : 花 边 状
骨膜三角
骨密度增高: 骨与软骨内钙化
1、生理性:喉软骨、环状软骨、 肋软骨钙化。
2、病理性:
骨密度增高: 骨与软骨内钙化
X线表现 斑点状、小环状无结构的高
密度影,较局限,或不规则的斑 片状阴影。
2、X线表现: (1)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皮质变薄。 (2)骨结构模糊; (3)骨外形改变; (4)假骨折线;
3、常见于以下疾病:佝偻病;成人骨软化 症或其它代谢性疾病。
骨 质 软 化
干骺端结构模糊,毛刷状
骨 骼 变 形, 见 假 骨 折 线
骨密度减低:骨质破坏
1、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蚀、代 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破 坏、脱落。
不对称: 软骨增生与坏死同时存在,
或破坏程度不一。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间隙不对称
关节软骨下的骨破坏
X线表现
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 消失,失去光滑完整的边缘;可 伴关 节间隙的改变。
关节面破坏
关节面破坏,间隙变窄
外髁关节面不完整
骨性关节面下囊样变
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呈类圆形低密 度影,边缘可见反应性骨硬化。
指 骨 骨 内 钙 化
肋软骨钙化
耻 骨 联 合 软 骨 钙 化
骨骼变形
1、定义: 骨骼的大小、外形、塑形异常。
2、常见于:骨的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炎 症,代谢性、营养性、遗传 性疾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骨 骼 变 形
股 骨 下 端 增 粗 变 形
肿 瘤 所 致 弯 曲 变 形
软组织病变征象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肩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 肩袖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无菌性炎性退变,最常见于冈上肌腱。在
MRI上,变性的冈上肌腱连续性完好,T1WI和T2WI信号均增高,但 T2WI信号不如关节液,可伴有肌腱的增粗或变薄(图)。
肩峰下骨赘形成
肩峰下滑囊炎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女,59岁,左肩部疼痛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横 轴 位 解 剖 与 观 察 要 点
斜
冠 状
冠 状
位
面
解 剖
显 示 冈
和
上
观
肌 腱
察
最
要
好
点
斜 矢 状 位 解 剖 和 观 察 要 点
肩 关 节 病 变
撞击综合征
• 1972年由Neer首先提出,是指肩关 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 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 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 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 的或混合多样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 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X线平片对评价肩袖至
关重要,它可以鉴别其 它类似肩袖撕裂的病理 过程,如骨折或钙化性 肌腱炎;钙化性肌腱炎 可引起肩袖撕裂,特别 是在老年患者和有小灶 性钙沉积者。
1.肩峰下撞击与肩袖损伤
•冈 上 肌 出 口 位 (Y位)对了解出
口部位的结构性狭 窄以及测量肩峰-肱 骨头间距是十分重 要的。拍摄方法: 侧 身 35° , 球 管 方 向与肩胛骨在一直 线上,并向下倾斜 20°。
• 稳定性: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证了其灵活性,但它牢固性及稳定性 较其他关节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
基本生物力学
• 动态稳定结构:穿过关节的肌肉与肌腱,包括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 腱。
骨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一基本病变X线表现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临床特点:常见于:老年妇女和关节活动障碍病人易发生病理骨折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或密度减低呈分层状改变。
椎体鱼脊样变形或楔形变,骨小梁稀疏纵行排列。
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矿物质含量减少。
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
病因:Vit D缺乏,钙磷排泄过多,肠道吸收功能减退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承重骨骼常变形:如O型腿、X 型腿,骨盆三叶变形。
常见假骨折线:假骨折线1-2mm宽透明线,对称出现,好发于耻骨、坐骨、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代替,骨组织消失,骨皮质、骨松质均可发生病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呈筛孔状或虫蚀状或中断消失或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
病因:慢性炎症,外伤,原发性骨肿瘤,代谢性疾病如甲旁低,氟中毒。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致密,骨髓腔变窄。
骨质坏死:局部骨组织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组织学: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病因: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死,外伤骨折后。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死骨外表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绝对高密度,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相对高密度骨膜反应:膜增生或骨膜反应,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
病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转归:与骨皮质融合、新生骨吸收、肿瘤侵蚀破坏。
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的密影,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骨/软骨内钙化:病因:软骨类肿瘤出现软骨内钙化,骨梗死所致骨质坏死可出现骨髓内钙化。
骨关节正常及基本病变-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可修改文字

及缺损; – 破坏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脱位和变形。
•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瘤及痛 风等。
3、关节退行性改变
• 概念: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 组织取代,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 窄。随着病变进展,可累及软骨下的骨 质,导致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 节面凹凸不平。
(三)四肢骨关节的X线解剖
1、概述 (1)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成人管状骨分为骨干、骨端。 1)骨干:分骨膜、骨皮质、骨松质与骨 髓腔。骨皮质为密质骨,致密度较高。 2)骨端:由骨松质组成,皮质很薄。
(2)关节的X线解剖
1)关节间隙: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 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 半月板、关节腔和少量滑液。X线上关节 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间隙。 2)骨性关节面:边缘光滑锐利的线样致 密影,相距匀称,间隙清晰。 3)关节囊 4)韧带 5)关节内外脂肪层。
5、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成形两过程。 (1)骨化
膜化骨:盖骨、面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躯干骨和四肢骨 下颌骨和锁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
(2)骨的生长和成型
(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
1、间接连接:即滑膜关节 (1)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4)滑液囊 2、直接连接 (1)纤维连接 (2)软骨连接 (3)骨性结合
2.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 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 节区密度增高。
– 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增宽
• 常见于炎症、外伤和出血性疾病。
2、关节破坏
• 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为病理 组织所侵犯、代替。
• X线表现 – 病变仅累及关节软骨时,X线上仅关节间隙狭
放射课件:骨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9
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或因神经营养障 碍导致骨的溶解吸收而造成局部的骨缺失。
X线表现: 骨质缺损: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 失,全无骨质结构 病灶形态:虫蚀状、鼠咬状、斑片状、囊状、 浸润状、溶冰状 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规整或不规整,有、 无硬化环 病灶数目:单发或多发
77
颈椎退性性变,项韧带钙化
78
臀部软组织钙化
臀部软组织由于 长期注射形成原 形结节影。
79
囊虫钙化
盆部、双 大腿肌肉 内有多数 大米粒状 钙化斑最 长着达 1.5cm
80
软组织内脂肪或气体影
脂肪瘤、脂肪肉瘤 软组织气体:外伤、术后、含气器官穿孔
破裂、产气杆菌感染、组织退变等原因引 起
21
内生骨瘤
X线平片,左股 骨颈髓腔内环状 影,其内有骨小 梁结构。
CT-MPR,周边 薄层骨皮质与内 部松质骨显示更 为清楚。
22
慢性骨髓炎:窦道显示清晰
23
MR
髓腔病变显示较平片和CT敏感 破坏区T1WI呈中低信号,T2WI信号
增高 正常骨皮质呈低信号,其破坏呈相对
高信号
24
骨髓炎 平片:骨破坏,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肿胀。 MRI:髓腔异常信号,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 。
86
一、关节肿胀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大,密 度略增高,软组织结构欠清晰
CT或MR检查优于X线平片检查 见于急慢性关节感染、骨折及脱位
87
关节肿胀 (关节滑膜结核)
88
返回
二、关节间隙异常
表现为增宽、变窄 或宽窄不均
增宽可见于关节积液 变窄可见于关节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发生明显骨质破坏,一般无骨质疏 松。
关节退变时滑液通过病变的软骨及骨 性关节面渗入骨端形成囊肿样改变或 关节炎性血管翳、肉芽组织侵蚀破坏, 形成的骨性关节面下囊状骨破坏。
关节滑膜结核,软骨破坏常开始于边缘, 逐渐累及骨质,表现为边缘部分的虫蚀 状破坏。
类风湿性关节炎到晚期才引起关节破坏, 也从边缘开始,多呈小凳状。
关 节 破 坏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结 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常由于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 其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 症所致。
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强直 关节脱位
(一)关节脱位
是组成关节骨骼的脱离、错位。对位
关系的完全或部分丧失。
完全脱位:原相对的关节而彼此不接
触。
半脱位:相对的关节面尚有部分接触。
关节脱位多为外伤性,也有先天性或 病理性。任何关节疾病造成关节破坏 后都可能发生关节脱位。
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感染、肿 瘤、痛风等。
其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 仅见关节间隙变窄,
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区 的骨破坏和缺损。
关节间隙变窄和骨破坏的程度不同, 严重时可引起关节半脱位和变形。
关节破坏是诊断关节疾病的重要依据。 破坏的部位与进程因疾病而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软骨破坏开始于关 节持重面或从关节边缘侵及软骨下骨质, 软骨与骨破坏范围可十分广泛。
纤维性强直常见于关节结核及类风湿 性关节炎晚期。
左侧髋关节正位平片显示髋关节间隙消失 ,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有骨小梁通过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 竹 节 椎 )
(三)关节退行性病变
早期改变始于软骨,为缓慢发生的软 骨变性、坏死和溶解,并逐渐为纤维 组织或纤维软骨所代替,广泛软骨坏 死可引起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肿胀常见于关节炎症、外伤和出 血性疾病。
X线均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密度增高,厚度加大, 分层不清,而难于区别病变的 结构,大量关节积液可见关节 间隙增宽。
膝关节结 核侧位平 片显示关 节软组织 明显肿胀, 密度增高;
谢谢
继而造成骨性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 并于骨缘形成骨赘。
关节囊肥厚、韧带骨化。
关节退行性变多见于老年,以承受体 重的脊柱和髓、膝关节为明显,是组 织衰退的表现。
此外,也常见于运动员和搬运工人, 由于慢性创伤和长期承重所致。
不少职业病和地方病也可引起继发性 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退行性变的早期X线表现主要是骨 关节面模糊、中断、消失。
关节强直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 需结合临床、不能单靠X线诊断。
骨性关节强直:
X线显示关节僵直,关节间隙部分或完 全消失,内有骨小梁穿过关节面连接 两侧骨端。
骨性强直常见于化脓性关节炎及强直 性脊椎炎晚期。
纤维性关节强直:
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的后果,虽 然关节活动受限或者活动消失,关节 僵直,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 且无骨小梁贯穿。
原 发 性 退 行 性 骨 关 节 病
创 伤 性 关 节 炎
退行性脊椎关节病
B A
A:髋关节正位平片显示关节面下见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影(↑); B:膝关节轴位CT平扫显示关节面下胫骨骨皮质内圆形低密度影(↑);
(四)关节破坏
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 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
X线:多可直接显示关节脱位,为最常 用的方法
CT:能显示X线难以显示的关节脱位及 合并损伤
MRI:不但可显示关节脱位,尚可显示 合并损伤
右髋关节正位平片显示右股骨头与髋臼分 离,股骨头向后上移位,右髋关节脱位;
(二)关节强直
关节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对应两 关节面间因骨或纤维组织连接而使关 节丧失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