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英文版)ppt(5)解析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英文版)ppt (5)

Building Link State Packets
The packet starts with the identity of the sender, followed by a sequence number and age, and a list of dual items( neighbor, the delay to it ). The hard part is when to build them, at regular intervals or when some significant event occurs? Practice shows that once an hour is often enough.
计算机网络
The Network Layer
The Network Layer
Topics
Network Layer Design Issues
Store-and-Forward Packet Switching
Implementation of Connectionless Service
Routing Algorithm Basics
The routing algorithm is that part of the network layer software responsible for deciding which output line an incoming packet should be transmitted on. If the subnet uses datagrams internally, this decision must be made anew for every arriving data packet since the best route may have changed since last time. If the subnet uses virtual circuits internally, routing decisions are made only when a new virtual circuit is being set up.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件CH9-5ed 无线网络

802.11g 2.4 GHz 最高为 OFDM 54 Mb/s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 同时上网,价格最高,信号传播 距离较短,且易受阻碍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 同时上网,信号传播距离最远, 且不易受阻碍,价格比 802.11b 贵
高校教育精品PPT 20
9.1.3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层协议
便携接入(portable access)——在受限的网络 覆盖面积中,用户设备能够在以步行速度移动 时进行网络通信,提供有限的切换能力。
游牧接入(nomadic access)——用户设备的地 理位置至少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保持不变。如用 户设备移动了位置,则再次进行通信时可能还 要寻找最佳的基站
CSMA/CA 协议
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 CSMA/CD, 而只能使用改进的 CSMA 协议。
改进的办法是把 CSMA 增加一个碰撞 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功能。
802.11 就使用 CSMA/CA 协议。而在 使用 CSMA/CA 的同时,还增加使用 停止等待协议。
下面先介绍 802.11 的 MAC 层。
高校教育精品PPT 2
9.1 无线局域网
9.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
AP1
AP2
高校教育精品PPT 3
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 所有的站在本 BSS 以内都可以直接通信, 但在和本 BSS 以外的站通信时 , 都要通过本 BSS 的基站。
AP1
其实 B 向 A 发送数据并不影响 C 向 D 发送数据
这就是暴无露站线问局题(域exp网os的ed特sta殊tion问pr题oblem)
B 的作用范围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 同时上网,价格最高,信号传播 距离较短,且易受阻碍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 同时上网,信号传播距离最远, 且不易受阻碍,价格比 802.11b 贵
高校教育精品PPT 20
9.1.3 802.11 局域网的 MAC 层协议
便携接入(portable access)——在受限的网络 覆盖面积中,用户设备能够在以步行速度移动 时进行网络通信,提供有限的切换能力。
游牧接入(nomadic access)——用户设备的地 理位置至少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保持不变。如用 户设备移动了位置,则再次进行通信时可能还 要寻找最佳的基站
CSMA/CA 协议
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 CSMA/CD, 而只能使用改进的 CSMA 协议。
改进的办法是把 CSMA 增加一个碰撞 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功能。
802.11 就使用 CSMA/CA 协议。而在 使用 CSMA/CA 的同时,还增加使用 停止等待协议。
下面先介绍 802.11 的 MAC 层。
高校教育精品PPT 2
9.1 无线局域网
9.1.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
AP1
AP2
高校教育精品PPT 3
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 所有的站在本 BSS 以内都可以直接通信, 但在和本 BSS 以外的站通信时 , 都要通过本 BSS 的基站。
AP1
其实 B 向 A 发送数据并不影响 C 向 D 发送数据
这就是暴无露站线问局题(域exp网os的ed特sta殊tion问pr题oblem)
B 的作用范围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件

物理层的定义
01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的功能
02
提供物理连接、传输比特流、定义接口标准等。
物理层的协议
03
包括EIA/TIA-232、EIA/TIA-499等。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模型
包括信源、信宿、信道、发送 设备、接收设备等。
数据传输方式
包括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 带传输等。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TCP与UDP的比较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 靠的、基于数据报的传输层通信 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但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和较低的 通信开销,适用于一些实时性要 求较高的应用。
TCP协议和UDP协议在连接方式、 可靠性、传输速度、通信开销等 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TCP协议 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而UDP 协议则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 应用,如音视频通话、在线游戏 等。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外 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等;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 备组成。
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 域网(WAN);根据传输技术,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功能。
VS
应用
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办 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 疗、智能制造等。同时,随着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新版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课件.ppt

2
第 1 章 概述(续)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3
第 1 章 概述(续)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 (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 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 共享文档。
33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 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 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 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 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第一层 ISP
第一层 ISP 第二层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 ISP NAP 本地 ISP
第一一一级层级IIISSSPPP
NAP 第二层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 ISP
第二层 ISP
大公司
本地 ISP
本地 ISP
本地 ISP
公司
本地 ISP
A 校园网 校园网
B 校园网 校园网
主机A → 本地 ISP → 第二层 ISP → NAP → 第一层 ISP → NAP → 第二层 ISP → 本地 ISP → 主机B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 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 源。
第 1 章 概述(续)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3
第 1 章 概述(续)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 (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 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 共享文档。
33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 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 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 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 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第一层 ISP
第一层 ISP 第二层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 ISP NAP 本地 ISP
第一一一级层级IIISSSPPP
NAP 第二层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 ISP
第二层 ISP
大公司
本地 ISP
本地 ISP
本地 ISP
公司
本地 ISP
A 校园网 校园网
B 校园网 校园网
主机A → 本地 ISP → 第二层 ISP → NAP → 第一层 ISP → NAP → 第二层 ISP → 本地 ISP → 主机B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 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 源。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教学PPT

网络层协议=邮局的投递服务,只负责递送到传达室 传输层协议=传达室的收发服务,负责递送到每个职工
OSI七层模型
链路层的任务
两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Ethernet, X.25, A传输数据
(主机间的逻辑通信)
Ethernet, X.25, ATM, …
OSI七层模型
网络层的任务
沿两端点间的最佳路由传输数据 (主机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层的任务
…
Ethernet, X.25, ATM, …
两端点间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 (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
…
通信子网
传输层
对网络层的连接进行管理,在源端与目的端之间提供可靠的 、透明的数据传输,使上层服务用户不必关心通信子网的实 现细节。 传输层的特点 以上各层:面向应用,本层及以下各层:面向传输;
与网络层的部分服务有重叠交叉,功能取舍取决于网络 层功能的强弱; 只存在于端主机中; 实现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端到端”的连接 在这一点上与网络层的区别是什么?
7、分层结构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 每一层都直接使用下层向它提供的服务, 然后向上层提供同 级的服务 B 在层次结构中,每一层用户需要知道它和下层之间的接口提供 什么服务 C 对等层利用协议进行通信 D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E 当层次结构中的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其他各层也需要作相应的 改动,系统会受到很大影响。 8、网络协议要素中( )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 。 A语义实体 B语法 C服务 D协议范围
第一章随堂作业
1、OSI模型中的哪一层处理以下问题: (1)把传输的位流分成帧 (2)在通过子网的时候决定使用哪条路径 2、请简单描述网络环境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并回答以下问题: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上交换的单元称为帧,而在网络 层上交换的单元称为分组,那么应该是帧封装分组,还是分组封装帧 ?理由? 3、一个系统有n层协议的层次结构。应用程序产生的消息的长度为m 字节。在每一层上需要加上一个h字节的头。请问,这些头需要占用 多少比例的网络带宽?
计算机网络(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Andrew 编著.ppt

0
bn
2 T
T
g(t) cos(2 nft)dt
0
2T
cn T
g (t )dt
0
2019-6-26 5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6
2.1.2 带宽有限的信号
带宽定义:在传输过程中振幅不会明显减弱的频率宽度。
例1、设数据传输率为:b比特/利润留成,发送8比特所需 时间:8/b秒,第一个谐波频率是b/8 Hz.语音线路频率在 3000Hz以上,则可以通过的最大谐波数是24000/b.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26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2.3 无线传输
2.3.1 电磁频谱
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30000GHz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不归零NRZ编码: 正电表1,负电表0,光纤:有光1,无光0
2、带宽效率: o 2个比特信号1、0交替才能在正电负电间循环,由尼奎 斯定律:至少B/2Hz的宽带才能获得B bps的传输速率 o 4个信号级别,可以携带2个比特,如00,01,10,11 减少了所需的带宽
bn
2 T
T
g(t) cos(2 nft)dt
0
2T
cn T
g (t )dt
0
2019-6-26 5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6
2.1.2 带宽有限的信号
带宽定义:在传输过程中振幅不会明显减弱的频率宽度。
例1、设数据传输率为:b比特/利润留成,发送8比特所需 时间:8/b秒,第一个谐波频率是b/8 Hz.语音线路频率在 3000Hz以上,则可以通过的最大谐波数是24000/b.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26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2.3 无线传输
2.3.1 电磁频谱
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30000GHz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不归零NRZ编码: 正电表1,负电表0,光纤:有光1,无光0
2、带宽效率: o 2个比特信号1、0交替才能在正电负电间循环,由尼奎 斯定律:至少B/2Hz的宽带才能获得B bps的传输速率 o 4个信号级别,可以携带2个比特,如00,01,10,11 减少了所需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件》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 星网络等。
3 按拓扑结构划分
总线型、星型、环形、网 状等。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客户-服务器结构
客户端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
对等结构
所有主机都被视为对等关系,可以相互通信与资源 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
网络层
负责将数据帧通过路由器传送。
数据链路层
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
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是一组通信协议,包括TCP、IP等,用于实现互联网络中的通信。
网络设备与网络拓扑
路由器
用于在不同网络间传输数据。
交换机
光纤
用于在局域网内连接多台计算机。
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通 信线缆。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
电子邮件
2
快速、方便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3
互联网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共享。
远程访问
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其他计算机或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件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 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覆盖范围划分
2 按网络性质划分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互联网等。
计算机网络英文课件

Chapter 1: Computer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Resource sharing, high reliability, saving money Powerful communication medium(electronic mail, videoconference) e-commerce (electronic commerce)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Mobile Users
Mobile computers, such as notebook computers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ar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segments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merger of cell phones and PDAs into tiny wireless computers,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portable office wireless networks on campus wireless networks on military Privacy Freedom of speech Copyright ……
Two computers are said to be interconnected if they are able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he connection need not be via a copper wire; fiber optics, microwaves, infrared, and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can also be used. Networks come in many sizes, shapes and forms.
Resource sharing, high reliability, saving money Powerful communication medium(electronic mail, videoconference) e-commerce (electronic commerce)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Uses of Computer Networks Mobile Users
Mobile computers, such as notebook computers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ar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segments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merger of cell phones and PDAs into tiny wireless computers,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portable office wireless networks on campus wireless networks on military Privacy Freedom of speech Copyright ……
Two computers are said to be interconnected if they are able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he connection need not be via a copper wire; fiber optics, microwaves, infrared, and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can also be used. Networks come in many sizes, shapes and for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uting Algorithm Basics(3)
Metrics used for optimization
Distance Number
of hops Time delay
Two major classes of routing algorithms
Non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s
������ ������ ������ ������ ������
Shortest Path Routing Flooding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Link State Routing Hierarchical Routing
Routing Algorithm Basics(2)
All optimal routes from station A to other stations in the network, jointly constitute a sink tree Routers have to collaborate to build the sink tree for each source station or destination station.
or Static: the routing table is computed in advance, off-line, and downloaded to the routers when the network is booted. Adaptive or Dynamic: change their routing decisions to reflect changes in the topology, and usually the traffic as well.
计算机网络
The Network Layer
The Network Layer
Topics
Network Layer Design Issues
Store-and-Forward Packet Switching
Implementation of Connectionless Service
Shortest Path Routing Dijkstra Algorithm
Basic Idea: during each step, select a newly
reachable node at the lowest cost, and add the edge to that node, to the sink tree rooted at the source node built so far.
Flooding
Basic idea: Forward an incoming packet across every outgoing line, except the one it came through.������ Basic problem: how to avoid “drowning by packets”?������ Use a hop counter: after a packet has been forwarded across N routers, it is discarded.������ Be sure to forward a packet only once (i.e. avoid directed cycles). Requires sequence numbers per source router.������ Flood selectively: only in the direction that makes sense.������ Flooding makes sense only when robustness is needed, e.g. in military applications
Implementation of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Comparison of Virtual-Circuit and Datagram Subnets
Routing Algorithms
Correctness Simplicity Robustness Stability Fairness Optimality
Routing Algorithm Basics
The routing algorithm is that part of the network layer software responsible for deciding which output line an incoming packet should be transmitted on. If the subnet uses datagrams internally, this decision must be made anew for every arriving data packet since the best route may have changed since last time. If the subnet uses virtual circuits internally, routing decisions are made only when a new virtual circuit is being set up.
Shortest Path Routing
Idea: build a graph of the subnet, with each node of the graph representing a router and each arc of the graph representing a communication line. To choose a route between a given pair of routers, the algorithm just finds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them on the graph. the labels (weights) on the arcs could be compu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distance, bandwidth, average traffic, communication cost, measured delay, and other factors. Shortest Path Criteria: sum of the weights all the way, or, the number of h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