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法制浆

生物制浆技术(1万吨)

零排放无污染免切草免加热生物纸浆 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研究单位 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植物纤维制品研究所 1.2 项目产品和规模 日加工龙须草、稻草、麦草、芦苇、麻类等原料45吨,日生产纸浆30吨,年产1万吨生物纸浆。 1.3 项目收益(按售价最低的稻麦草纸浆计算) 年产值4000万元 税后利润1760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税金787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销售利润率(达产年)为44% 销售利税率(达产年)为63.7%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8% 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2.6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为1.95年。 1.4 项目内容 造纸行业的污染主要是在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目前传统的都是应用化学制浆法,产生大量的污水,据“中国造纸工业2004年度报告”显示:2003

年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为31.8亿吨,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18.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52.6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0%左右,但无论应用多么先进的治污工艺技术和设备,花费多高的治污费用,还是或多或少总要排放含有COD、BOD的具有污染性的污水。 要想彻底解决造纸行业的污染,惟有改变传统的化学制浆法。 生物制浆法是应用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专家经多年研究成功的“生物分解(HYH7黑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漂白及漂白用水零排放的纸浆漂白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FYR6软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LYH9褐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ZYB5厌氧白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可实现零排放,整个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水是循环使用,不存在COD、BOD和悬浮物SS,因为在生物分解过程中,真菌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分解生成H2O和CO2,H2O和CO2又生成碳酸,碳酸进一步软化植物木素利于真菌分解木素,没有废物排出。没有一滴废水排放。制浆水循环使用。(而化学制浆法是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溶于火碱水后用大量清水洗净后排放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就是彻底解决了世界造纸行业的污染大难题,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不仅如此,生物制浆法还是个节能大项目,与传统化学制浆法相比较,节电66%,节煤100%,节水99.8%,节省原料植物资源50%以上。所以,生物纸浆的生产成本仅是化学纸浆的50%。 由于生物制浆法中的真菌不伤害植物纤维,因此用生物制浆法生产出的麦草浆经“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结果证明(2000年10月10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酸化—UBF—混凝法 关键词:造纸废水,造纸废水处理 该工艺设备简单、工程造价低、用地省、上马快、运行成本低,特别是采用了UBF厌氧反应器处理黑液,省去了UASB厌氧法中的三相分离器,可操作性强、实施简单,因此适合中、小型制浆造纸企业废水的治理。 湖南某造纸厂采用芦苇碱法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约为18000m3/d,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较为成熟的造纸废水处理方法是碱回收法,但成本较高使中、小型造纸企业无法承受。根据该造纸厂的实际情况,采用酸化—UBF—混凝法处理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生产工艺及排污 该厂生产工艺及废水排放情况见图1。 2 废水水质 废水主要来源于挤浆机的黑液、洗浆机的黑中段水、漂白机的白中段水和外排白水,其中黑液为2000m3/d,中段水(包括黑、白中段水和外排白水)为16000m3/d,各种废水水质见表1。

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该造纸厂限期处理所排废水,并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中的一级标准,总排口下游1km处的蒸水河水水质要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中Ⅲ类水质标准。 3 处理流程 根据该厂的实际情况,采用先处理黑液再与中段水(含外排白水)合并处理的方法,即先将黑液酸化回收木质素并经厌氧生化处理后,再与中段水、白水混合并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流程见图2。 蒸煮浆料由蒸球压入喷罐内,定量泵到水平带式洗浆机进行逆流洗浆,洗出的黑液经纤维回收池进预沉池,再排入水解酸化池,反应之后泵入酸析池,经加酸、压滤等处理并回收木质素,滤液与酸洗处理水再经过投加石灰水调节pH值、去除大部分硫酸盐后泵入UBF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处理,之后混入中段水均质调节池,均质调节后的综合水经投加混凝剂后再排入辐流沉淀池分离,沉淀后的上清液可达标排放,池底污泥靠刮泥机和重力排入污泥浓缩池,经浓缩后加混凝剂进行化学调节,再用压滤机脱水成为含水率约为70%的泥饼外运。 4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见表2。

最新制浆原理与工程

1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 2 1.解释化学法制浆常用名词术语。 3 活性碱:烧碱法蒸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中的活性碱指 4 NaOH+Na2S,常以Na2O或⑷有效碱:烧碱法指NaOH,硫酸盐法指NaOH+1/2Na2S, 5 常以Na2O 或NaOH 表示。⑸活化度:碱液中活性碱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 6 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⑹硫化度:白液的硫化度是指 7 Na2S 对活性碱的百分比。绿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 8 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⑺蒸煮液:蒸煮液系指原料蒸 煮时所用的碱液⒃纸浆硬度:纸浆硬度表示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和其他还原性9 10 物质的相对量。可用高锰酸钾、氯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测定,以用高锰酸钾最 11 为普遍。 12 2.化学法制浆主要分哪几类?碱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 13 的特点是什么? 14 化学法制浆:碱法制浆、亚硫酸盐法和溶剂法制浆。 碱法:烧碱法、;硫酸盐法、多硫化钠法、预水解硫酸盐法、氧碱法、石灰 15 16 法、纯碱法等。最常用的是硫酸盐法和烧碱法。 17 亚硫酸盐法: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中 性盐硫酸盐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碱法特点:碱法蒸煮对原料的适应范围比较 18 19 广,硫酸盐法几乎适用于各种植物纤维原料,还可用于质量较差的废材、枝桠 20 材、木材加工下脚料、锯末以及树脂含量很高的木材。烧碱法适用于棉、麻、 草类等非木材纤维原料,也有用于蒸煮阔叶木的,很少用于蒸煮针叶木。 21 22 3.硫酸盐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是什么?

制浆原理与工程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

亚硫酸盐法制浆和碱法制浆的区别

亚硫酸盐法制浆 最早采用的亚硫酸制浆方法系传统的酸性亚硫酸盐法,是1867年由美国人B.C.蒂尔曼所发明。1874年在瑞典建成第一个亚硫酸盐制浆工厂。这种制浆方法由于所使用的主要化学原料为硫及石灰石,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所制得的纸浆颜色较浅,可不经漂白而直接用于生产许多品种的纸。纸浆的纯度较高,易于进一步加工精制。这些重要优点使亚硫酸盐法制浆在1890年至1937年间,成为产量最大的一种化学制浆方法。但这种传统的酸性亚硫酸盐法对植物原料的适应范围不广。如松属和一些阔叶木材及草类原料均不宜采用这一方法。制浆过程所产生的蒸煮废液当时缺乏较好的回收处理方法,排放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937年以后硫酸盐法制浆发展较快,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酸性亚硫酸盐法制浆的重要地位。1940年以后,亚硫酸盐法制浆也经过不断改进。逐步淘汰溶解度低的亚硫酸钙蒸煮液,改用溶解度较高的亚硫酸镁、亚硫酸钠和亚硫酸铵等蒸煮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蒸煮废液中回收化学品和热能的方法,从而大大减轻了蒸煮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发展了采用中性和碱性亚硫酸盐制浆的方法,从而极大地扩大了对植物原料的适应范围和纸浆的品种。但由于其蒸煮废液的回收利用技术还不及碱法制浆的蒸煮废液回收技术完善和成熟(见制浆黑液碱回收),且回收的经济效益较低,故在生产化学浆方面,通常尚不能与硫酸盐法相抗衡。分类 一般根据亚硫酸盐蒸煮液的组成和其pH值的不同,将亚硫酸盐法制浆分为4类。 蒸煮 蒸煮是亚硫酸盐法制浆的核心。在蒸煮过程中,整个物理化学反应大体分为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为蒸煮液对原料的渗透与磺化,第二种作用为反应生成物的溶出和原料分离成纤维状纸浆。实际上这两种作用都能同时发生,并非截然分开。蒸煮液对原料的渗透既依靠蒸煮液本身的扩散作用和原料的毛细管作用,也借助于蒸煮过程压力升高而强制渗入。蒸煮液渗入原料之后,主要与原料中的木素发生磺化反应生成木素磺酸或木素磺酸盐,统称为磺化木素,它易溶于酸液中。除此之外,还有纤维中所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在蒸煮液这一酸或碱性介质中不同程度地受到降解,并且部分水解溶出,其他成分如脂、蜡、单宁等也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而大部分溶出。 从蒸煮的浆料中,通过洗涤分离出来的蒸煮废液,含有蒸煮液与纤维原料反应生成的溶出物及残余蒸煮液。这种废液的生化耗氧量很高,色泽很深,如直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蒸煮废液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亚硫酸盐法制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废液基本区分为两大类:以碱性蒸煮液蒸煮产生的废液一般称为黑液;以酸性蒸煮液蒸煮产生的废液一般称为红液。红液溶质的组成随所采用的原料和蒸煮液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无机物主要是残余的蒸煮液组分以及从原料中溶出的无机盐类。有机物则主要为从原料中溶出的木素磺酸盐的水解产物,及半纤维和纤维素降解后的水解溶出物。在木浆红液中以己糖类为主,在草浆红液中,则以戊糖类为主,并有少量的低碳醇与糖醛。在红液干固物的元素组成中,碳约占32%,氢占3.5~4.5%,硫占3~10%。因而在适当浓度下,红液可以燃烧而具有一定的热值,1g红液干固物的低位燃烧热值约为1200~1800J。红液的这些特点使之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或通过浓缩燃烧进行无机化学品及热能的回收(钙盐基废液不能回收化学品)。 碱法制浆

制浆原理与工程.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 1.解释化学法制浆常用名词术语。 活性碱:烧碱法蒸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中的活性碱指 NaOH+Na2S,常以Na2O或⑷有效碱:烧碱法指NaOH,硫酸盐法指NaOH+1/2Na2S,常以Na2O 或NaOH 表示。⑸活化度:碱液中活性碱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⑹硫化度:白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活性碱的百分比。绿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⑺蒸煮液:蒸煮液系指原料蒸煮时所用的碱液⒃纸浆硬度:纸浆硬度表示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相对量。可用高锰酸钾、氯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测定,以用高锰酸钾最为普遍。 2.化学法制浆主要分哪几类?碱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化学法制浆:碱法制浆、亚硫酸盐法和溶剂法制浆。 碱法:烧碱法、;硫酸盐法、多硫化钠法、预水解硫酸盐法、氧碱法、石灰法、纯碱法等。最常用的是硫酸盐法和烧碱法。 亚硫酸盐法: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中性盐硫酸盐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碱法特点:碱法蒸煮对原料的适应范围比较广,硫酸盐法几乎适用于各种植物纤维原料,还可用于质量较差的废材、枝桠材、木材加工下脚料、锯末以及树脂含量很高的木材。烧碱法适用于棉、麻、草类等非木材纤维原料,也有用于蒸煮阔叶木的,很少用于蒸煮针叶木。 3.硫酸盐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是什么? 硫酸盐法蒸煮的优缺点 优点:①对原料适用范围广。②脱木素速率快,蒸煮时间较短。③纸浆强度高④蒸煮废液回收 技术和设备比较完善。⑤硫酸盐浆的用途广,针叶木本色硫酸盐浆可用于抄造纸袋纸、电缆纸、电容器纸、包装纸。漂白浆用于生产文化用纸及其他用途。阔叶材和草类原料的硫酸盐浆常用于生产文化用纸或生产纸板等。⑥较少发生树脂问题和草类浆的表皮细胞群问题。⑦允许木片 中有相当量的树皮。⑧可从一些材种的蒸煮放气时回收松节油和从蒸煮废液中提取塔罗油等副产品。 缺点:①纸浆得率低。②成浆颜色较深,比亚硫酸盐浆难漂。③蒸煮时产生的恶臭气体污染大气。亚硫酸盐法蒸煮的有缺点 优点:①本色浆较白,易漂。②得率较高。③生产精制浆不需要预水解。④各种原料的废液可用于生产饲料、酵母、粘合剂、香兰素等,针叶木的制浆废液可生产酒精。缺点:①原料要求比较严格。②大都需要耐酸设备。③蒸煮时间较长。 ④亚硫酸盐浆的强度较硫酸盐浆低。⑤亚硫酸盐法蒸煮废液的回收仍存在经济问 4.蒸煮药液浸透的原理、影响因素和强化药液浸透的措施是什么? 蒸煮药液浸透的原理:根据药液浸透推动力的不同,浸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压力浸透,它的推动力是压力差,即毛细管作用和外加压力的作用。另一类是扩散浸透,即扩散作用,它的传质推动力是药液的浓度差。外加压力的高低和药液的黏度的大小都会影响压力浸透。纤维轴向的毛细管作用总是大于横向毛细管作用的50~100 倍。扩散浸透效果主要取决于毛细管的有效截面积和药液的浓度差,同时还与药剂分子或离子的活性和大小有关,且受温度和原料水分影响。影响因素:药液的组成温度、压力纤维原料的种类和料片的格。

酸碱法制浆简介

制浆方法介绍 硫酸盐法(碱法)和亚硫酸盐法(酸法)是两个基本的化学制浆方法。硫酸盐法由于在化学品回收和纸浆强度方面的优点而居于统治地位。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前很普遍的亚硫酸盐法已是日落西山。尽管如此,亚硫酸盐法仍有其支持者,已提出对其工艺改进使其更具竞争力的建议。 1 硫酸盐法 硫酸盐法是指木片在NaOH和Na2S的溶液中进行蒸煮。碱液的侵袭使木素分子碎解成较小的组分,木素钠盐溶解于蒸煮液中。硫酸盐法制浆可制造强韧的纸产品;但其未漂浆呈深棕色。硫酸盐法有独特的臭味气体,主要是有机硫化物,它对环境有污染。 自从Carls.Dahl将硫酸钠引入蒸煮系统,硫酸盐法作为烧碱法(它只利用氢氧化钠作为活性化学品)的改进工艺,已历经百年以上。以后将蒸煮液中的硫酸钠改为硫化钠,使得蒸煮软木时的反应动力学和纸浆性能均大为改善。因为硫酸钠曾经时传统的补充化学品,所以称之为“硫酸盐法”。蒸煮碱液中硫化钠的存在对硬木制浆影响不大,有些硬木浆至今仍沿用烧碱法生产。 硫酸盐法制浆的化学原理 蒸煮液中的木素被氢氧离子和硫氢离子(SH-)化学裂解成碎片。然后木素碎片溶解成苯酚盐或碳氧化物离子。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半纤维素和若干纤维素)也收到侵袭,并一定程度被溶解。在一个典型的可漂浆蒸煮中,约有80%的木素、50%的半纤维素和10%的纤维素被降解。 2 亚硫酸盐法 在亚硫酸盐法中,使用亚硫酸(H2SO3)和亚硫酸氢根(HSO3-)的混合物与木素起反应,并使其溶解。亚硫酸盐与木素形成木素磺酸盐而溶解于蒸煮液中,残留的木素化学结构基本上是完整的。亚硫酸盐的化学盐基可以是钙、镁、钠或铵离子。亚硫酸盐制浆可在很宽的pH范围内进行。“酸性亚硫酸盐”意味着以过量游离亚硫酸(pH 1-2)进行制浆,而“亚硫酸氢盐”蒸煮是在低酸度条件(pH3-5)下进行。 亚硫酸盐浆色泽比硫酸盐浆浅,漂白容易,但其纸页要比相应的硫酸盐法纸浆脆弱。亚硫酸盐法适用于云杉、冷杉和铁杉之类的软木和杨木、安木之类的硬木;但多树脂软木和含丹宁的硬木则很难处理。这种对材种的敏感性以及较低的强度,和化学品回收方面的较大困难,均是使亚硫酸盐制浆在与硫酸盐制浆竞争中败北的主要原因。由于亚硫酸盐法对树皮的布宽容性,向全树削片发展的趋向使它进一步处于劣势。 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化学原理 亚硫酸盐蒸煮期间发生的主要反应大致表述如下: 1、游离的亚硫酸与木素化合生产难溶的木素磺酸 2、在有盐基存在的情况下,形成易溶的木素磺酸盐 3、由于水解磺化,木素被裂解成更小更容易溶解的分子碎片 4、半纤维素被水解成糖类

制浆造纸废水的种类及特性

制浆造纸废水的种类及特性 一个典型的碱法制浆造纸厂按工序排出三股水,一是制浆蒸煮废液,通称造纸黑液;二是分离黑液后纸浆的洗、选、漂水,也称中段水;三是抄纸机上的白水。其中白水是可以处理后回用的。中段水是黑液提取不完全所剩下的部分,应占总量10%以内。在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全厂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因此,黑液排放是造纸厂污染的主要根源。造纸所用植物原料均含有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即聚糖类)三大成分,造纸主要利用纤维素,蒸煮制浆就是尽可能的获得原料中的纤维素,并不同程度的获取半纤维素,木素、剩余半纤维素和加入的碱(或亚铵)一起进入黑液中而被抛弃。就数量而言,以麦草为例,纤维素仅占40%,木质素约25%,半纤维素约28%,即制浆厂仅利用了原料的40%,而丢弃了原料的60%,因而纸厂排放污染物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造纸废水的特性 造纸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因原料的种类、生产工艺方法和产品品种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生产规模、设备和管理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大规模生产和先进的水处理设备以及管理可以大大减少造纸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1.备料废水 在木材湿法备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泥沙,在草类原料备料中是水封除尘产生废水,这两种废水均可通过澄清后循环使用。 2.黑液、红液 黑液是指用烧碱法和硫酸盐法直接蒸煮原料(麦草、木片等)而产生的废水。黑液中含有大量的碱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物等有机物,还含有各种钠盐。红液是指用亚硫酸盐法直接蒸煮原料而产生的废水。

这部分废水的CODCr高达100g/L,BOD5也有50g/L,必须通过碱回收和红液综合利用来回收原料并减少污染。 3.洗选废水 洗浆为了最大限度提取黑液,提高化学药品的回收率。如果管理得当、封闭用水,基本上不排出废水。少量的清洗水呈棕黑色,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 4.漂白废水 漂白是在多段过程中进行的,并使用不同的漂白剂,常用氯气、次氯酸盐、二氧化氯和烧碱等。该工段是工厂外排废水的主要来源,有毒、处理难度较大。 5.冷凝水废水 冷凝水废水是指多效蒸发中各效二次蒸汽的冷凝液、清洗和泄漏的废水。这股废水中含甲醇、乙醇和丙酮等小分子有机物,同时还含有有机硫化物。 6.制浆废水 制浆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性有机物 和流失的小纤维,废纸造纸制浆废水中还含有脱墨废水。该废水中含有有机氯化物,CODCr较高。 7.造纸白水 造纸白水中含有大量悬浮固形物如纤维、填料和涂料等,还有可溶解的有机污染物,CODCr一般500~800mg/L,BOD5为 200~350mg/L。为了减少污染、节约用水,造纸厂通常采取部分回用或全部回用。剩余的白水可通过纤维回收、过滤、气浮或沉淀等方法进行简单处理后再回收使用。但是,长期循环使用会导致各类

溶解浆的生产工艺特点及项目技术改造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溶解浆的生产工艺特点及项目技术改造 作者:周海东 作者单位: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技术中心,湖南岳阳,414002 刊名: 中华纸业 英文刊名: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年,卷(期):2011,32(9) 被引用次数:14次 参考文献(4条) 1.雷以超,刘站,黎姜,雷尚楠竹溶解浆的制备[期刊论文]-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6) 2.时圣涛DDS AlphaTM溶解浆置换蒸煮技术[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0(2) 3.中经纵横2010中国溶解浆产品市场供需现状与投资发展建议报告 2011 4.一种桉树溶解浆粕的制浆方法[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00(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侯书庆生产溶解浆应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中华纸业2011,32(9) 2.景罗荣.JING Luo-rong Dual CTM溶解浆双置换蒸煮技术[期刊论文]-中国造纸2011,30(3) 3.雷以超.刘站.黎姜.雷尚楠竹溶解浆的制备[会议论文]-2008 4.寻春珍溶解浆高利润之路还能走多远[期刊论文]-中华纸业2011,32(9) 5.赵洪恩醋化级木浆粕用途及工艺简介[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2010(23) 6.张云.张美云.杨亚玲.李金宝.ZHANG Yun.ZHANG Mei-yun.YANG Ya-ling.LI Jin-bao木聚糖酶处理对麦草溶解浆制备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纸业2011,32(2) 7.涂启梁.付时雨.詹怀宇.柴欣生.TU Qi-liang.FU Shi-yu.ZHAN Huai-yu.CHAI Xin-sheng蔗渣甲酸法木素脱出动力学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造纸学报2008,23(2) 8.吕卫军.蒲俊文.漆小华.Lv Weijun.Pu Junwen.Qi Xiaohua聚木糖酶在溶解浆制备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造纸科学与技术2007,26(2) 9.杨占平.曹建华.杨爱军烟用二醋酸纤维素丝束Ф54/350H纺丝系列技术研究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烟草学报2004,10(2) 10.蒋福宾.杨正业.王颖.曾华辉.李俊杰.宋宝玲.JIANG Fu-bin.YANG Zheng-ye.WANG Ying.ZENG Hua-hui.LI Jun-jie.SONG Bao-ling蔗渣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期刊论文]-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9,17(2) 引证文献(12条) 1.吕锡峰国产马尾松生产溶解浆的漂白工艺探讨[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5(16) 2.万洪安,盖栋梁,焦国栋国产化高速卫生纸机研制开发[期刊论文]-创新科技 2014(14) 3.万洪安,李跃进,焦国栋杨木特种浆清洁制浆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创新科技 2014(12) 4.段超,冯文英,张艳玲,徐明,张升友热水预水解对杨木预水解液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3(10) 5.周正培麦草溶解浆掺配意杨APMP浆生产产妇卫生纸过程与工艺探索[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3(04) 6.毛世秀30万吨溶解浆浆板机生产线的设计[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2(12) 7.李明预水解硫酸盐法溶解浆蒸煮设备[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2(10) 8.宋建新苇浆粕生产工艺技术探讨[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1(17) 9.何亮预水解硫酸盐置换蒸煮制备马尾松溶解浆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纸和造纸 2013(06) 10.谭丽红,周鲲鹏,徐应盛,汪芳,党佩溶解浆反应性能及灰铁含量的控制[期刊论文]-中华纸业 2013(06)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 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2) 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

制浆方法综述

制浆方法综述 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已经历了数时代的发展,在国民经济领域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纵观制浆工艺的发展,我们看到,用于制浆的手段多种多样,方法层出不穷,但归纳起来主要以碱法制浆为主。 传统的碱法制浆包括石灰法、烧碱法、硫酸盐法、亚硫酸盐法和预水解碱法。其中以烧碱法和硫酸盐法为主,这两种方法可广泛用于多种原料的蒸煮,也可用于生产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近年来为了加速木质素的脱出,保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少受降解,从而提高纸浆得率,改善成浆的质量,或者为了减轻环境的污染,添加各种添加剂的碱法制浆发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国内外木浆的生产以硫酸盐法为主,草浆的生产仍以碱法(包括硫酸盐法)为主,而烧碱蒽醌法和碱性硫酸盐蒽醌法等均有很大的发展,其制浆得率高,白度好,纸浆强度大。易洗、易漂、易抄和泡沫少等方面均占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乐观。 现就目前应用的主要制浆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 硫酸盐法 不同的制浆方法所采用的蒸煮液组成不尽相同,现时用来进行硫酸盐蒸煮的蒸煮液,都是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主的常规蒸煮液。个别厂也有用以氢氧化钠和多硫化钠为主的蒸煮液。 硫酸盐法蒸煮的主要目的是在使碳水化合物尽可能少受降解的条件下,尽量和尽快的脱除木素。脱除木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脱木素的化学反应、反应顺序、反应历程和反应速率,也包括反应生成物的性质及影响等,在此就不做详细的介绍。 1.1 添加助剂的硫酸盐法蒸煮化学 为了加速脱木素速率或保护碳水化合物使之少受降解,或者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近20年来,都在添加助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保护碳水化合物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现将添加助剂的硫酸盐法蒸煮化学介绍于下。 1.1.1添加无机氧化性助剂的蒸煮化学 (一) 添加多硫化钠(铵)的蒸煮化学 用多硫比钠蒸煮,可以提高蒸煮得率,主要是由于多硫化钠的氧化作用,它能使碳水化合物醛末端基形成各种碱稳定的糖酸末端基,从而停止剥皮反应[1]。 R纤CHO十S2- 十3OH-→R纤COO⊙十2S-十2H2O 此外,用多硫化钠蒸煮,还能加快脱木素速率,这是因为增加了S-离子的缘故。同时,发现多硫化钠纸浆容易漂白(较硫酸盐浆易漂),漂剂消耗快,要加强漂白条件的控制,否则将会影响纸浆的粘度[2]。 (二) 添加亚硫酸钠的蒸煮化学 硫酸盐法蒸煮时可以添加亚硫酸钠代替部分NaOH和Na2S。 亚硫酸钠的用量不多时,添加的亚硫酸钠有助剂的作用,它能氧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醛末端基为羧基,例如:

硫酸盐制浆方法的发展历史、生产体系及其意义

硫酸盐制浆方法的发展历史、生产体系及其意义 摘要:硫酸盐法制浆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一种制浆方法,其蒸煮过程作为制浆造纸生产中的重要工段,蒸煮的质量与得率直接影响成纸的质量、工厂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对硫酸盐制浆的认识、了解、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通过硫酸盐法制浆的蒸煮工艺、蒸煮过程控制的发展以及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来介绍硫酸盐制浆方法的发展历史、生产体系及其意义 关键词:硫酸盐法制浆连续蒸煮器蒸煮过程发展 一、硫酸盐法制浆的发展 硫酸盐法为德国的C.F.达尔在1884年所发明。美国在1928-1934年首先实现了对其蒸煮废液进行碱回收的工业化。此后由于散装货物改为分装需用大量的包装纸类,结果使硫酸盐法迅速发展起来。1946年二氧化氯漂白技术的出现,克服了硫酸盐浆不能漂白到高白度的困难,更加推动了本法的发展。 硫酸盐法制浆所用的化学药品为NaOH和Na2S,也含有少量的Na2CO3、Na2SO4和Na2SO3。在制浆过程中造成的化学药品的损失可以通过往燃烧炉中加入硫酸钠来补偿。由于在碱回收过程中以廉价硫酸钠为补充药品。 自从Carls.Dahl将硫酸钠引入蒸煮系统,硫酸盐法作为烧碱法(只用NaOH)的改进工艺,已经历百年以上,后来又将蒸煮液中的Na2SO4改为Na2S,使得在蒸煮针叶木时的反应动力学和纸张性能均大为改善。因为Na2SO4曾经是传统的补充化学药品,所以称之为“硫酸盐法”。 在硫酸盐法制浆的过程中,蒸煮设备及其控制的发展尤为重要的。 随着对纸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要求蒸煮后的纸浆低硬度、高强度,同时提高蒸煮纸浆的质量与得率,传统的蒸煮技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国外制浆造纸先进国家很早就开始就从蒸煮技术、在线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1-3]。 文献[4]介绍了在深度脱木素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种典型的改进硫酸盐蒸煮方法,如快速置换加热间歇蒸煮RDH(Rapid Displacement Heating)和超级间歇蒸煮(Super Batch Cooking),改进连续蒸煮MCC(Modified Continuous Cooking)和在MC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度脱木素改进蒸煮法(EMCC)等。我国在这几个方面都起步较晚,但都已有了初步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四川宜宾造纸厂[5]针对我国非木树制浆蒸煮现状对低能耗间歇蒸煮技术的研究;山东滨州造纸厂、江苏新沂造纸厂对蒸煮设备改造,实现简单微机控制的实践;90年代青州造纸厂等实现的间歇蒸煮DCS控制;以及青州、南平、广州等造纸厂引进的卡米尔连续蒸煮器及其DCS控制系统[6]等。 在现代的造纸工业中,制浆过程基本都用DCS控制系统,但是DCS控制系统也是一步一步的发展而来的,对蒸煮过程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化学品用量和能量输出来获得最大的纸浆产量并且为使操作平稳,尽量减少参数的变动(例如有效碱浓度),同时减少Kappa 值的波动,使浆料均匀。可将蒸煮过程控制分为间歇蒸煮控制和连续蒸煮控制。 在蒸煮控制初级阶段,国外许多国家采用单一的温度或时间程序控制,但对蒸煮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单参数的程序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自从Vroom[7]在1957年根据Arrhenius方程原理,把蒸煮温度和时间合并成H因子以后,许多国家都陆续采用了H因子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A 间歇蒸煮控制系统

制浆工艺过程

制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解成本色浆或漂白浆的生产过程。而其中化学法制浆是利用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处理植物纤维原料,将原料中的木素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油脂、树脂等溶出,并尽可能地保留纤维素和不同程度地保留半纤维素,使原料纤维彼此分离成浆。而机械方法则一般采用磨浆机使植物纤维原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分离成浆。 『化学法制浆』 蒸煮就是把原料,木片或者是草片装进蒸煮设备中,立锅或者是蒸球,加入化学药品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最后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放汽,第一次是在升温到一定温度或者是一定压力下,进行小放汽,目的是排除蒸煮器内的空气和其他气体,避免产生假压,妨碍温度继续上升,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当蒸煮完成后,进行大放汽,就是把蒸煮器内的压力通过喷放的方式降到零,从而完成倒料。木片或者是草片进行蒸煮,会因为原料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蒸煮,但是蒸煮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尽可能地保留纤维素和不同程度地保留半纤维素,使原料纤维彼此分离成浆。 『机械法制浆』 采用磨浆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分散成纤维,采用该方法生产的浆料被称为机械浆。如果在磨浆之前进行一定的化学处理,得到的浆料被称为化学机械浆。发展高得率法(机械法)制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 充分合理地利用植物纤维原料资源2. 减轻制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3. 满足产品性能的需要。SGW(Stone Ground Wood)磨石磨木浆、PGW(Pressurized Ground Wood)、压力磨石磨木浆TMP (Thermo-Mechanical Pulp)、预热盘磨机械浆CTMP(Chemi-Thermo-Mechanical Pulp)化学预热机械浆。 『洗涤、筛选、净化和浓缩』 原料经过蒸煮工段的处理后,只是形成了浆,在这些黑浆中含有大量的蒸煮废液和少量粗渣、泥沙等杂质,因此必须经过洗涤、筛选、净化和浓缩的后续处理。 纸浆洗涤和废液提取是同步进行的,就是把蒸煮后的浆料中的残余的药品等洗净,得到干净的浆料。在满足纸浆洗净度要求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水获得较高浓度较高温度的废液,获得废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废液的处理。 粗浆中含有少量对造纸有害的杂质,如化学浆中的未蒸解分、纤维束、树皮等,以及外来的杂质如砂石、金属杂物、橡胶和塑料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会损害设备,妨碍正常生产,因此筛选和净化将除去这些杂质,满足生产需要。筛选和净化是两种工作原理不太相同的过程,筛选是以几何尺寸进行分选,净化则是从物料的密度和几何尺寸同时进行分选,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以达到获得要求的浆料。 纸浆在完成上述的工序时往往需要较低的浓度。当上述工序完成后,为了满足后续漂白工段的浓度要求,另外为了满足贮存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浆料输送的需要,需要将浆料进行浓缩。此外,浆料浓缩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洗涤的过程,有利于提高纸浆的洁净度,减少后续漂白的药品消耗。 『漂白』

竹材碱法制浆的工艺条件探讨

竹材碱法制浆的工艺条件探讨 陈昌国 一、中国造纸原料的结构现状及竹材制浆的前景 1、中国造纸原料结构现状及竹子资源状况。据2001年统计,国内纸浆消费中,木浆占23.1%,国产木浆不足7%,非木浆占32.9%,其中竹浆仅占1。0%,废纸浆占44%。中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量只为世界平均的21.3%和2.6%。制约纤维原料资源的矛盾突出。而我国的竹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有39属,500多种。2000年竹林总面积355hm2,年产量约5.6亿根,2000万吨(风干),而工业用竹量不足20%,在制浆造纸上的应用不到5%。 2、竹子制浆造纸的前景。 1)、竹子的纤维特征及与其它纤维原料的比较。下面是几种造纸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比较:

从纤维素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看,竹类的平均纤维长度一般在1。7~3.1之间,高于杨木和桉木(阔叶木),低于马尾松;平均纤维宽度一般在9.6~24.0之间,接近按木(阔叶木),特别是慈竹和毛竹;非纤维细胞,慈竹为16.2%低于桉木。 2)竹子的化学成分特点。下面是竹子与其它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比较表:

从以上比较看,竹材是一种优良的制浆造纸原料。 3)竹子制浆实践。据调查,世界上较多利用竹子制浆的有:印度,阿根廷、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中国、日本等国。其中印度年产竹浆136万吨。世界上主要的竹浆生产国及产量情况如下表:

4)竹子和其它一年生植物与木材原料的的造纸特性:

注:Revs(PFI)-打浆机转速。 二、竹子碱法制浆的工艺条件探讨 制浆工艺的发展及各种工艺的比较证实,以硫酸盐法为代表的碱法制浆工艺以其纸浆成本低、成浆强度高、得率较高、化学药品回收技术完备的诸多优点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也仅以硫酸盐法为例,对竹子的制浆工艺条件进行粗浅的探讨。 1、工艺路线的选择 (1)工艺路线选择:总结各厂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选择以下的工艺路 线是可行和适宜的。 竹子鼓式削片机筛选洗涤间歇蒸煮除节洗涤筛选浓缩两段氧脱C/D EO D (2、流程选择的说明 (二)设备选择: 1、备料:选用Pallmann削片机,双层圆筒式竹片筛,螺旋脱水机。 2、蒸煮:采用立式蒸煮锅、锥底形喷放锅、外置强制循环加热系统。 3、洗、筛设备:选用真空洗浆机、高频振框式圆筛、鼓式真空浓缩机。 4、氧脱及漂白:内流式高剪混合器、氧反应器、氧反应喷放锅、C/D漂白塔、EO反应塔、D漂白塔、真空洗浆机。 (三)工艺条件的确定 1、备料。备料主要考虑的是尽量保证所提供的料片不影响蒸煮的均一性和尽量

2020年硫酸盐法制浆臭气环境影响与环保措施

2020年硫酸盐法制浆臭气环境影响与环保措施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0年硫酸盐法制浆臭气环境影响与环 保措施 【摘要】硫酸盐法生产本色浆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制浆工艺和配套的碱回收工艺,在制浆蒸煮和碱回收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浓度的臭气,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以广西某公司硫酸盐制浆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简要介绍硫酸盐法生产本色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 【关健词】硫酸盐法制浆;臭气;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1引言 硫酸盐制浆主要包括备料工段、蒸煮工段、洗选工段及配套的碱回收。硫酸盐制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臭气的主要工序是蒸煮

工段和碱回收。公司采用的DDS置换蒸煮工艺,DDS工艺过程包括装料、温充、热充、升温/保温、置换、泵放等步骤。公司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对偏流、槽区液位的预测、放锅过程堵塞预测等技术问题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降低臭气的产生浓度。为减少蒸煮喷放臭气的溢出,减少废气污染,项目设置臭气回收系统,将小放气和槽罐废气收集洗涤后与蒸发工段臭气一起送碱回收炉燃烧。项目碱回收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蒸发、燃烧、苛化工序处理制浆黑液,并在回收过程中加入芒硝(Na2 SO4 ),以补充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品的损失。为满足生产、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车间采用成熟的国产板式降膜蒸发器、单汽包低臭型碱回收炉、白液压力过滤器、预挂式白(绿)泥真空过滤机等,并在设计中考虑了高、低浓度臭气的收集、输送和处理,在碱炉烟囱安装臭气自动燃烧器,当臭气在碱炉燃烧不完全或发生碱炉故障时,臭气自动燃烧会自动起动,避免臭气未经燃烧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各种制浆方法简介

各种制浆方法简介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345954.html,

制浆是指将木材(或其它纤维原料)转化为纤维物质的任何工艺过程, 可以是化学过程、机械过程或两者结合的过程。
化学浆 热磨机械浆TMP
磨石磨木浆SGP
制浆 机械浆
木片磨木浆RMP
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345954.html,

1. 机械法制浆,通过机械能将植物纤维原料
分散成纸浆的方法。得率高(85-95%)、纤 维短、杂质多、强度差、白度不稳定、印 刷性能好,能耗大。 2. 化学机械浆,通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相 结合的方式,使植物纤维原料分散成纸浆。 得率中等(55-85%),纸浆的性质介于机械 浆和化学浆之间。如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 浆(NSSP),高得率硫酸盐浆和高得率亚硫酸 盐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345954.html,

3.化学浆,用化学药品和热能将植物纤维原 料分散成纸浆,很少或者没有机械能。得 率低(40-55%),纤维长,强度好,纸张光 学性能稳定,印刷性能差。如硫酸盐浆 (KP)、亚硫酸盐浆(SP)、烧碱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345954.html,

+ 优点,设备简单,得率高,纸张不透明度,
具有较好的印刷性能。 + 缺点,能耗大,浆的质量不稳定,难控制, 成纸强度低,纸张在日光中容易变色。 + 90年代前,主要用于生产新闻纸,但要加 30%左右针叶木化学浆,以满足强度需要, 目前逐渐被淘汰。 + 阔叶木不适合该方法生产纸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8a5345954.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