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意义

合集下载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
1. 提高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胸痛中心的建设可以提高医院对胸痛患者的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2. 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胸痛中心可以提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ACS患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3. 减轻医疗负担:胸痛中心可以提高对胸痛患者的诊治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4. 推动医疗改革:胸痛中心的建设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推动医疗服务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5. 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胸痛中心的建设可以提高医院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

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意义及内容

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意义及内容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初见成效
2019.10 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 设方案拟定工作
2019.12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方 案汇报(执委会)
2020.3 经委员会专家视频会讨 论定稿
2020.4 发布了《胸痛救治单元 建设实施方案》
2020.6 胸痛救治单元开放注册
2020.7 一个月注册达500家
2020.8 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填报 平台上线
数据来源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质控平台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China Alliance of Chest Pain Centers
STEMI患者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仍居高不下
S2FMC时间国内参考标准为180分钟,基层 版胸痛中心S2FMC时间仍保持在350分钟 左右,存在上升趋势。
基层版胸痛中心在公众教育宣传方面承担 着 重要职责,受众群体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且 交通不太便利,基层版胸痛中心在建 设过程 中应不断拓展网络医院(覆盖辖区 内所有胸 痛救治单元)范围,积极开展普 及教育工作,提高民众意识。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China Alliance of Chest Pain Centers
胸痛救治单元的主要任务
胸痛救治单元
➢ 快速接诊急性胸痛患者 ➢ 结合自身条件提供规范化基础诊疗 ➢ 与上级医院建立高效联络机制确保高危急性胸
痛患者及时转运
➢ 负责本区内公众教育及患者康复管理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China Alliance of Chest Pain Centers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China Alliance of Chest Pain Centers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步骤
•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 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 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认证标准(全文)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认证标准(全文)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认证标准(全文)一、建立基层胸痛中心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已占到城乡死亡原因首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指出:我国目前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近1亿的高危群体,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其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

急性心肌梗死每年250万,死亡率成快速上升趋势。

而我国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因此目前无论发病比例还是发病总人数农村都大于城市。

此外即使在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胸痛患者首先是到基层医院就诊,而建立基层胸痛中心可使大部分病人能得到更及时、更规范诊治。

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能力相对而言较差,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匮乏和稀缺,救治理念落伍,基层医疗机构尤其乡村医生的继续再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救治理念和救治知识的更新较慢,对胸痛疾病的快速诊断和准确救治能力不足。

在基层医疗机构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救治普遍存在着下列延迟问题:1,救治时间延误,“STEMI 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研究”显示只有7%接受溶栓的患者D2N时间<30min,22%患者D2B时间<90min。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显示:平均发病-就诊时间为140min。

2,救治转运延误,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显示:发病-就诊时间在2级医院是5h ,3级医院是8h。

“ChinaPEACE研究”显示,在2001年至2011年间虽然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迅速,能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数量明显增加,得到介入治疗患者数量明显增高,但STEMI患者死亡率并未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再灌注治疗中急诊介入治疗比重有所增加,但接受溶栓治疗比例反而下降,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较10年前并无明显变化。

实施方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

实施方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

实施方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1. 项目背景胸痛中心的建设旨在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

胸痛中心的建设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2. 建设目标1. 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胸痛中心应具备完善的诊断设备和技术,能够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明确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2. 提供高效的治疗:胸痛中心应具备完善的治疗流程和制度,能够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3. 提升医疗质量:胸痛中心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3. 实施方案3.1 组织架构1. 设立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胸痛中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 设立胸痛中心医疗小组,负责具体的医疗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

3. 设立胸痛中心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4. 设立胸痛中心科研小组,负责相关的科研工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3.2 设备配置1. 心电图机:用于胸痛患者的初步诊断,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心脏疾病。

2. 心脏超声机:用于进一步诊断心脏疾病,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

3. 放射性检查设备:如CT、MRI等,用于检查心脏血管疾病。

4. 紧急抢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呼吸机等,用于胸痛患者的紧急抢救。

3.3 技术培训1. 对医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对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对胸痛患者的护理能力。

3.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3.4 质量控制1. 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和护理工作的质量。

2.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 项目进度安排1. 第1-3个月:进行组织架构建设,设备采购和安装,人员招聘和培训。

2. 第4-6个月:开展科研工作,完善技术方案,进行内部试运行。

3. 第7-12个月:正式运行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心内科“四大中心”建设的意义(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心内科“四大中心”建设的意义(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胸痛中心建设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胸痛中心
(单中心)
胸痛中心联盟
(医疗联盟)
全市模式
(全域覆盖、全民 参与、全程管理)
最大限度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即出现症状-首次医疗接触-完成初次诊断的总时 长);
最大程度提升急性胸痛和各种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实现20各17年级绵阳医市疗胸痛机中构心联之盟间成立的120急救体系数据20共19年享绵与阳“无胸缝痛中对心接联全;市模式” 启动 实胸现痛中对心全、房市颤中范心围、心内衰胸中心痛、患高血者压救达标治中心的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 (即“三全模式”)。
心内科“四大中心”建设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房颤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房颤中心建设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
房颤患者人数:1000万以上
2015年中国数据:
发病率:0.05% 患病率:0.2人/100人(≥20岁)
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胸痛中心建设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胸痛中心建设
仁爱 诚信 敬业 创新
胸痛中心的建立:
➢ 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再灌注的治疗率; ➢ 缩短ACS早期救治时间; ➢ 降低ACS死亡率、致残率和医疗费用; ➢ 尽早准确筛查出肺栓塞、 主动脉夹层以及 ACS低危患 者,以减少误诊、 漏诊及过度治疗。
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
胸痛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政策: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PPT课件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PPT课件

3
4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 制体系。
患者满意度:关注患者满意度, 提高患者满意度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某某
降低死亡率
胸痛中心能够快速诊断和治疗胸痛患
01
者。 02 胸痛中心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胸痛中心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
03
平。 04 胸痛中心能够加强患者教育。
提升医院声誉
提高患者满意度:胸痛中心 能够快速诊断和治疗胸痛患 者。
提高医疗质量:胸痛中心能 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提高医院知名度:胸痛中心能 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2
03
04
培训对象:医护 人员。
培训内容:胸痛 中心建设标准。
培训方式:线上 培训。
培训周期:定期 培训。
流程优化
01
优化就诊流程。
04
优化培训流程。
02
优化诊疗流程。
03
优化转诊流程。
3
胸痛中心的运营管理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操作规 程。
定期评估:对胸痛中心的运营管理进 行定期评估。
提高医院竞争力:胸痛中心能 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2
胸痛中心的建设要求
设备配置
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 患者心电活动
心电图机:快速诊断心 电图异常
心脏超声仪:评估心脏 结构和功能
血管造影设备:诊断血 管狭窄和阻塞
急救设备:如除颤器、 呼吸机等。
通讯设备:与急救中心、 其他医院保持联系。
人员培训
01
培训与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 教育。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提高服务 质量
患者教育
01

胸痛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胸痛中心建设应知应会

兰陵胸痛中心建设应知应会题目1、什么是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是做什么的)?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规范化治疗的平台/通道。

2、胸痛中心成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胸痛中心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快速、规范的诊疗通道,缩短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

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

3、我院胸痛中心成立是哪一天?2017年3月28日。

4、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的认证类型是什么?基层版包括溶栓和本院急诊P C I5、我院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启飞院长。

副主任委员是栗向明副院长。

行政总监是黄宗银主任;医疗总监是贾德权主任。

秘书刘秀广;协调员左志勇。

6、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的五大要素是:(1)基本条件与资质;(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4)培训与教育;(5)持续改进。

7、胸痛中心的“三全模式“指的是什么?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

8、首次医疗接触(F M C)是指什么?患者发病后首次诊疗接触医务人员的时间。

9、(1)D2B是什么意思?患者进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的时间,要求是<90分钟。

(2)F M C t o B时间?指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的时间。

要求<120分钟。

10、急性胸痛患者必须在接诊后几分钟内完成常规心电图检查?10分钟内11、怀疑A C S患者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的检测并得到结果?20分钟内。

12、D2N是什么意思: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注射溶栓药物的时间,要求<30mi n13、院外突发胸痛怎么办?立即呼叫120或5120120急救电话,要求送来我院胸痛中心。

14、急性胸痛患者自行来院后如何就诊?直接到我院胸痛中心就诊,不用先挂号。

15、我院胸痛中心在哪里?急诊内科门诊。

16、胸痛中心核心科室有哪些?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

17、我院胸痛病人是否先救治后付费?都是先救治后付费18、我院胸痛中心相关科室时钟是否统一?是19、胸痛中心三大会议是什么?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意义(内容详细)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意义(内容详细)

医疗系统绿色通道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医学精制
11
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流程优势
院前传输12导联ECG 等生命检测信息
患者来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
医学精制
院前启动
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导管室准备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FMC-to-B
12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医学精制
7
胸痛中心的模式
传统概念
缩短院内时间
协调
医院内多个学科
建立
院内绿色通道
现代概念
缩短总缺血时间 整合
医学精制
公众教育 基层医院 急救体系 PCI医院 区域不同医院整合
建立
区域协同救治 模式
8
NCDR-CATHPCI:D2B与死亡率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P Value
医学精制
20
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
1.基本条件与资质
2.对急性胸痛患者的 评估和救治 3.院前急救系统与院 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4.培训与教育
•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 治能力
• 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 指南流程化
• 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 短救治时间
•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 合力
5.持续改进
• 保持持续改进的机制,改进效果
医学精制
26
根据医院情况,申请认证不同类型胸痛中心
中国胸痛中心 认证标准
上年度PCI总量≥200例

上年度急诊PCI量≥50例

≥2名以上独立完成急诊PCI能力的医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
精品课件
全球胸痛中心的发展历史
精品课件
CPC显著提高STEMI救治能力
大幅缩短再灌注时间 • 1981年第一家CPC • 2000年 D2B < 90min的达标率35% • 2005年 平均D2B 95min • 2010年 平均D2B 65min 显著提高再灌注比例 • 德国2012年发表的CPU注册结果
建立
区域协同救治 模式
NCDR-CATHPCI:D2B与死亡率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Age >75
Median D2B, min
Mortality
92.7 12.5%
84.4 11.2%
77.7 11.4%
73.4 11.1%
Anterior MI
Median D2B, min
✓ 院前传输EKG79.9% ✓ 10min内完成EKG 76.6% ✓ 97%接受PPCI治疗 ✓ 平均D-to-B 31min
精品课件
胸痛中心的模式
传统概念
缩短院内时间
协调
医院内多个学科
建立
院内绿色通道
现代概念
缩短总缺血时间 整合
精品课件
公众教育 基层医院 急救体系 PCI医院 区域不同医院整合
PCI所需的各类耗材;导管室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能力;
✓ 导管室过去1年PCI手术量不少于200台,急诊PCI(包括直接PCI及补救
性PCI)不低于50例。
急诊科基本要求:
✓ 急诊科主任愿意承担胸痛中心建设任务;
✓ 设置了胸痛中心的功能分区:包括分诊台、急性胸痛诊室、抢救室、急
5
性胸痛观察室等区域; ✓ 建立了指导急性胸痛快速分诊、快速诊疗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规范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意义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李治红
精品课件
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
冠心病总体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2002~2014年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Resource:《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精品课件
2002~2014年城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CHINA PEACE-急性心肌梗死回顾性研究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医院领导层理解胸痛中心建设的意义,明确
1
承诺支持胸痛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的建设 和发展提供人力、资金、流程优化、院内外
协调等方面的行政支持。
2 成立了胸痛中心的组织机构,包括医院层面 的胸痛中心委员会以及任命了总监和协调员。
制订了胸痛中心管理制度:至少包括数据库
3
管理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讨论会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
精品课件
院前启动
✓ 术前准备 ✓ 知情同意 ✓ 导管室准备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FMC-to-B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D-to-B(N) 缩短FMC-to-B 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
精品课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社区人群教育
胸痛中心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政策
国家卫计委189号文件
• 主要目标: 1. 提高早期再灌注治疗率 2. 缩短早期救治时间 3. 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医疗费用
• 实施方案: 1. 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2. 加强网络医院胸痛中心或卒中中心建设
3. 加强公众教育和专业人员培训 4. 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病救治规范和持续质量
诊疗的流程图,并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流程图;
✓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首次医疗接触后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等。
精品课件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标准
心血管内科专业基本条件要求:
✓ 心血管内科在区域内为优势学科,能为本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提供心血管
急危重症抢救、复杂疑难病例诊治以及继续教育等服务和支持;
4
✓ 配备有不少于6张的冠心病监护室(CCU); ✓ 具备急诊PCI能力,导管室基本设备能满足急诊PCI的需要,并常备急诊
Mortality
86.3 7.2%
79.6 6.3%
72.8 6.5%
69.3 6.9%
Cardiogenic
Shock
ResMoureced:iMaenneeDs D2SB, ,Peterson min
88.8 2E7D,.4W%ang
Y,
et
84.0 2al8..3N%Engl
J
77.4
69.4
恶性肿瘤 筛查机制
高危孕产妇和新生 儿筛查机制
武汉卫计委发文:全市规划, 统一推进
武汉卫计委发文推进全市胸痛中心建设
目标:用3年时间,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胸痛中心,
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网络
精品课件
发布及修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精品课件
五大要素及其主要目的
精品课件
院内死亡率并未明显改善!!!
Li J et al. Lancet. 2014 Jun 23. Epub ahead of print 精品课件
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
精品课件
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D2B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 有效协作机制 医保… … 早期再灌注率低:5%---预后差
评估机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天津把胸痛中心建设作为20大民心工程之首
精品课件
江苏省发文全省进行胸痛中心建设
精品课件
苏州市“531”工程
心脑血管疾病 筛查机制
规划第一期覆盖市级5 家三甲、20家基层医 院、98家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疗服 务中心。 最终将覆盖全市近 3000家医疗机构。
精品课件
智慧急 救 协同 平台
Me2d.6.2401%3;369:9012-9709.2%
Mortality 精品课件
P Valu
e
0.01 0.19
0.01 0.79
0.001 0.60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D2B=55’,FMC2B=280’,入门-出门时间=116’,总缺血时间=601’
0:00
5:005:21
精品课件
7:17
9:06 10:0110:23
如何最大限度缩短总缺血时间
出现症状
院前急救系统 运转时间
患者相关延迟
院内绿色通道
总缺血时间
医疗系统绿色通道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域协同救治体系 精品课件
——建立区
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流程优势
院前传输12导联ECG等 生命检测信息
患者来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